剑三怎么增加气力值:章草沿革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1:18:26
章草沿革简介 2007-03-11 09:27 P.M.  章草就形式而言,可分为两条脉络:

               一脉是虽承袭两汉书风,但又于结体和运笔处杂以今草的章草作品。如三国时期的《楼兰

魏晋简》、三国吴人陆机《平复帖》、古楼兰出土的《济白帖》、卫灌(“王”旁)的《顿首州民

帖》,此四者皆为墨迹。

               一脉是以三国吴时皇象、魏人索靖为主,用笔是隶结体为楷的规范化章草,传世有《急就

章》、《月仪帖》、《出师颂》等。此处需另提东晋王羲之所书《十七帖》,此帖书法已完全是

改造和革新后的章草了。

               魏晋的章草较之两汉的章草更为格式化。它上承古隶“古”、“拙”之气,下开今草

“峻”“狂”之源,形成无法逾越的章草盛世。

               隋唐时,章草这门书体几乎失传,仅有武则天《升仙太子碑》、贺之章《孝经》的前半微

带章草笔意,却不可称为完全的章草。

               宋代书法在中国整部书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尚意书风”吹遍南北,名家辈出。极力显

个人风貌的宋代书家不屑被中规中矩的章草缚住手脚,故习章草者寥寥,仅有黄伯驹偶作章草,

但可惜传世作品不多。

               书法在宋代融合了晋唐之风,到元明时期,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全面回归,也使几尽遭人遗

忘的章草被从新捡拾出来,焕发出新的光彩——章草的复兴时代终于到来了!这时期的代表人物

及代表作品有:赵孟兆页《急就章》、赵雍《千字文册》、邓文原《临急就章卷》、俞和《临张

芝帖》、宋克《急就章》。他们的章草都各具特色,自成风格。章草以楷书为基础,用笔精细,

书卷气足,在点磔处加重了波磔或夹以小草(如邓文原的《急就章》)。许多书家虽不意驻足章

草,却借章草来丰富和完善各自的行草书。元明章草名家虽深浸古法,但又非守旧,以赵孟兆页

为主导的文人书风竟持续元、明、清三朝五世纪之久,影响可谓深远。

               清代书家对章草几近无人问津,惟“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以左手作章草,终因人单

孤,难以打开局面。民国初期的沈曾植作章草,带动了近现代的一大批章草名家,出现了众多的

章草名作,如沈曾植《赣州八镜台诗卷》、《古书摘录轴》、《杜甫诗轴》,丁佛言《远公遁迹

诗轴》,张继《录文文山正气歌轴》,张默君《波罗揭谛轴》,王邃常《千字文》、《十八帖》

等。

               沈氏章草脱胎于《急就章》,复润以明人宋克笔意和钟繇古拙笔势,狠辣奇险之余更具强

烈的书卷气。沈曾植选择章草来化裁北碑,可谓独具慧眼。章草在经历了隋唐的衰绝、元明的复

兴,较之汉以及魏晋之章草,在笔法上已变。沈氏能在此采撷章草之体势、笔法,变转折处圆笔

为方笔,改昔人在章草上加入行、草、楷等元素而为在行、草上加入章草元素,可谓丕变。他的

这一变革推动了章草的深化,为章草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另值一提的是拜沈曾植为师的王邃常,不但章草作品自成风貌,而且所编《居延汉简选

胜》、《武威汉简选胜》,更为今人研习章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根据前面对章草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章草发展的脉络及其风格的演变和走过的

兴衰,它的庄严与率意,感动了古今无数的人,并将在未来以新的发展变化继续和人类文明与进

步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