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梦镇吧历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 小许庄小学韩正华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3:52:45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

1、  在省厅“试行意见”的指导下,结合我县实际,建立一套贯穿义务教育全程的、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相结合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2、  为实现评价对学生素质发展时空分布和自然流程的同步跟踪,我们决定把省厅“试行意见”中提出的学生综合素质构成的理论模型,还原成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原生状态”,组成对学生行为具有标志性鉴别意义的生活板块,从而建立一套“好用”、“实用”、“管用”的行为评价系统。

3、  、为了兼顾“县城推进”和“学校自主发展“的双重需要,增加本方案对义务教育不同学校和不同学段的适用性,原则框架的搭建要坚持全县统一,操作细则的制定要给学校和教师留下充分的自主调整的空间,防止因统得过死而影响评价的多样性发展。

一、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的概述

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好“谁来评”(评价主体)、“评什么”(展示平台)、“怎样评”(评价机制)、“依照什么来评”(评价标准)、“多长时间评一次”(评价周期)、“评价结果怎样呈现”(呈现方式)、“评价结果怎样认定”(统计办法)等一系列问题。我们的基本框架是:

1、  评价主体

我们把班级作为执行评价的基本单位,以班级为核心,建立评价的责任分配体系,以便于开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和家长参评的“多元评价”。

建立由班主任领导、由科任教师任辅导员、由家长和学生代表参加的“班级管理小组”,对所在班级实行责任承包,并具体负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要,每个班级的学生宜划分成若干10人左右的“互助小组”,通过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协作、互助机制。

学校建立教师、家长和社区代表相结合的教育网络,推动校内、外互动,并运用这个网络,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指导和评价。

2、  评价项目

        本着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原生状态”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生活的时空分布和自然流程,我们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搭设了三个展示平台:一是“学科学习”平台;二是“专题教育活动”平台;三是“课余生活”平台。其中“学科学习”平台对应学科课程,“专题教育活动”平台和“课余生活”平台则对应校本课程。这三个展示平台,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锁定的三个目标,也是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三维系统的基础。

3、  评价周期

      “学科学习”评价分学科进行,每单元综合一次,“专题教育活动”评价分专题进行,每项活动综合一次,“课余生活”评价分项目进行,每周综合一次。三项评价每学期做一次总评。

  4、评价机制

(1)“单元清”机制。我校在借鉴洋思中学“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贯彻“三维目标”的要求,建立和推行“单元清”机制。学生“学科学习”评价正是依靠“单元清”机制来完成的。

(2)、“学生自我教育”机制。我校在2003年启动了“学生自我教育”活动,通过“心灵对话日记”、“互助小组垦谈”、“自我发展达标”三项活动,调动学生在综合素质养成方面的自主精神和互助意识。该项机制的建立,为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提供了活动方式。

 (3)“学校互动共育”机制。出于对学生“课余生活”进行指导和评价的需要,以往以信息沟通为主要功能的“教师家访制度”和“家长会制度”,要完善成目标一体,责任分担的“家校互动共育”机制。该项机制是学校和家长实现协同评价的活动平台。

(4)“公认、公示”机制。学校制定综合素质评价的“公认、公示”制度,保证教师和学校在各方公认的基础上进行等级认定,对公认的评价结果能够及时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以确保评价的信度和效应。

(5)“待合格帮教”机制。学校针对项目的责任级别、帮教的难度,制定对考评项目定为“待合格”或“不合格”学生的帮教预案,并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启动,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5、认定模式

(1)“奖惩两极设定”模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所面对的许多项目,大多都有内容复杂,不确定因素多,评价要素不易捕捉,合格标准不够直观的特点。因此,我们为这样的评价项目预先设定奖惩项目,通过建立“奖惩记录”来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初步归纳,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形成等级。我们把这种做法称作“奖惩两极设定”模式。

“奖惩两极设定”模式的意义,一是通过设定表彰奖项和底线标准,准确的捕捉和锁定评价的标志性要素,使复杂项目的评价变得可以操作;二是通过“奖惩两极设定”,对评价工作量最大的“合格”评价实行排除认定,这样就简化了评价过程;三是通过“奖惩两极设定”,增强评价的激励和制约作用,充分发挥评价教育功能。

(2)“合格单级认定”模式。有些考评项目,评价要素单纯,合格标准直观,只适于做是否“合格”的单级认定,不便于执行多级评价等级。对这样的项目,我们只作“合格”、“待合格”的认定,这种认定办法就是“合格单级认定”模式。

    6、呈现方式

 本方案实行等级评价。除个别适合“合格单级认定”的项目以外,其它项目评价结果一律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来呈现。

 为有效减轻如实执行负面评价的压力,给考评项目“不合格”的学生保留一个自我更新的余地,我们对“不合格”的认定采取“限期缓认”的办法,既在考评项目没有达到“合格”标准的情况下,先作“待合格”认定,并提出改进要求,设定观察期限,相关学生在规定期限内提高了认识,改善了行为方式,弥补了缺陷和损失,就可以改定为“合格”,而在“待合格”的观察期限内,仍未实现“合格”的学生,就要最后定为“不合格”。这样,就加大了评价对学生发展的激励作用。

7、统计办法

在评价中,我们需要根据数据间的不同关系,来制定相应的统计办法。其中,“‘奖惩两极设定’  数据综合办法”适用于根据原始数据进行基础等级认定,其它综合办法适用于根据基础等级对终端等级进行认定。

(1)“奖惩两极设定”数据综合办法。在没有违纪记录的前提下,只要有一项获奖记录,既为“良好”;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获奖记录的为“优秀”;没有获奖记录的为“合格”。在有违纪记录的情况下,无获奖记录的为“待合格”;有获奖记录的,则根据两方面的数量和性质,以及违纪记录后学生的表现,酌情定为“合格”或“待合格”,但一般不能定为“良好”或“优秀”。对于“待合格”项目,根据在规定时间内有无改正或补救,现实表现是否已经合格,酌情改定为“合格”或“不合格”。

(2)“合格单级认定”项目累计办法。所有项目能够在自觉状态下达到“合格”为“优秀”;所有项目在监督状态下能够达到“合格”的为“优秀”;有“待合格”认定,但已经在规定期限内符合要求的为“合格”;如仍未达到合格标准为“不合格”

(3)过程与终端数据综合办法。当一个考评项目的过程等级与终端等级产生之后,有以下四种情况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优秀”:一是终端评价等级和过程评价全部项目等级均为“优秀”的;二是终端评价等级为“优秀”,过程评价等级全部为“优秀”、“良好”的;三是终端评价等级为“优秀”,过程评价项目多数为“优秀”、“良好”,其余少数项目等级均为“合格”的;四是终端评价等级为“良好”,过程评价各项等级均为“优秀”的。终端评价等级为“良好”,过程评价等级均在“合格”或“合格”以上的,其综合等级可定为“良好”;当终端数据为“合格”时,过程数据均为“合格”或“合格”以上的,综合等级可定为“合格”;过程数据与终端数据中尚有“待合格”项目的学生要定为“不合格”。

(4)并列项目累计办法。所有项目均为“良好”或“良好”以上等级的为“优秀”;“良好”及“良好”以上等级达到或超过半数其余项目均为“合格”的为“良好”;“良好”及“良好”以上的等级没有达到半数,其它项目均为“合格”,或所有项目均为“合格”的为“合格”,尚有“待合格”项目的为“不合格”。

(5)分数、等级转换办法。学科考试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80分以上(含80分)为“良好”,70分以上为合格,不满70分为“待合格”。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办法

一、“学科学习”评价

1、  建立单元考评机制。

    新课程以贯彻“三维目标”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项教学目标达成的周期来看,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单位,应该放在教学单元。因此,我们以单元考评为单位进行“学科学习”评价。

    学校除对学科教学进行单元运作外,对科学实验,信息技术操作,体质健康测试,语文汉字书写、口语交际、课外阅读、写作训练,外语听力训练,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教学内容,也要作为特殊单元进行运作,并制定相应等级评定标准,执行单元考评。

对学生单元学习水平的评价,需要从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两个维度进行,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我们采用“奖惩两极设定”的模式,一方面建立“突出表现奖”,一方面建立“违纪行为记录”,依靠两极数据来判断学生学习行为的等级。对学习成绩的评价,我们通过“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基础上的单元小结来实现。

2、  单元学习行为评价办法

(1)“突出表现奖”

学生单元学习“突出表现奖”包括:“进步奖”用以表彰学习过程中努力超越自我,在某方面取得明显进步的学生。“探究奖”用以表彰在学习中注重过程体验,善于探求、运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在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合作奖”用以表彰在学习中具有团队精神,主动帮助同学,善于利用互助机制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互动学习活动中表现突出,对小组互助学习的开展有较大贡献的学生。“学以致用奖”用以表彰善于建立不同学科之间,前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勤于动手,积极实践的学生。“创见创举奖”用以表彰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方法,独到见解,或者产生了富有创意的作业、学生作品。“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奖”用以表彰在学校倡导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方面持之以恒,养有所成的学生。

(2)违纪行为记录

建立学生单元学习的违纪行为记录,目的是通过确定违纪项目来建立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约束底线,具体类型包括:考勤记录中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行为;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谎报或瞒报学情;在学习活动中对教师、同学不合作,不能接受教师的批评、指导和要求,对同学的帮助或求助不予配合;在集体学习场合行为失当,阻碍教师教学进程,分散同学注意力,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不能主动攻关,在学习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放弃争取的努力;对于自身已经意识到的不良学习习惯没有改正的勇气和毅力,放弃矫正的努力,采取妥协态度,以至长期犯同样的错误。

(3)单元学习行为的等级评定

 学生单元学习行为评价的等级认定,依据综合“突出表现记录”和“违纪行为记录”两个数据产生,具体办法参照“两极设定数据综合办法”操作。

3、  单元学习成绩的等级评定

单元小结测试分数产生之后, 根据“分数与等级转换办法”转换为相应等级,既为该单元“单元清”等级。

4、  单元学习总评

学生单元学习等级的最后评定,通过综合“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两方面的等级来实现。具体整合办法依据上文规定的“过程和终端数据综合办法”操作。

二、“专题教育活动”评价

      为落实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学科课程以外,学校还要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其中系列专题教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些活动以专题形式开展,因此专题就成为评价的基本单位。

1、  评价项目

需要纳入评价视野的专题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学生自我教育活动”(心灵对话日记活动、互助小组恳谈活动、自我发展达标活动)“思想教育活动”(理想教育、传统教育、价值观教育、团课、队课教育、主题读书教育活动)“公民教育活动”(爱国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家庭伦理教育、时事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活动”(礼仪教育、性教育、远离毒品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环保活动、助残活动、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学科拓展教育活动”(文体活动、艺术活动、科技活动)。这些活动由学校精心选择,系统规划,在义务教育阶段专题教育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年度专题教育计划,并将重点活动项目指定为评价项目。

 指定为评价项目的活动应具备适于评价的条件,第一,应该是该类活动中意义重大的;第二,应该是全员参加,机会均等的;第三,活动环节构成应该是知行统一的。

2、  评价标准

专题教育活动评价适于采用“两极设定”模式。“突出表现奖”的奖项包括:“自主参与奖”表彰活动中充分发挥独立自主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活动的个人或小组,以及主动担任特殊任务,对活动有重大贡献的学生。“知行统一奖”,表彰在活动中善于联系自身实际,知行统一,践诺守信,积极行动的学生。重点表彰意义重大、情节突出的“好人好事”。“热爱集体奖”,表彰在活动中集体观念强,乐于助人,善于利用互助机制发展自己的学生。“独到见解奖”,表彰在各项活动中善于独立思考,具有探索精神,认识水平提高快,善于归纳、整理和积极发表个人观点,具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自我更新奖”,表彰在专题教育活动中有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错误,善于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设计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在自我提高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学生。“优秀特长奖”,表彰在各类活动中善于自我展示,有突出成果、优秀作品,或者受到各级奖励、表彰的学生。

建立违纪行为记录。对活动中出现的迟到、早退或旷课行为 ;对因态度消极而未能按要求完成学校布置的活动任务的现象;对活动中出现的影响活动政常开展、情节较重的过失;对知行不统一,行动不积极,在活动中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对放任自身的不良习惯,面对缺点、错误缺乏改正的决心和毅力的现象要明确指出,记录在案,以示规范。

    3、评价等级的产生

       专题教育活动评价等级通过综合“两级设定”数据产生,具体操作依据,“两极数据综合办法”执行。

 三、“课余生活”评价

    学生的课余生活,是教育学生、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课程资源。对这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需要建立相关规范、指导机制以及相应的评价系统。

1、  生活习惯

评价范围,在学生生活习惯养成过程中,以下项目应该纳入评价视野:“卫生习惯”、“饮食习惯”、“衣着习惯”、“言语习惯”、“健身习惯”、“礼仪习惯”、“安全习惯”、“消费习惯”、“诚信习惯”、“审美习惯”、“自省习惯”等。

评价机制。首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明确每一项生活习惯养成的具体要求,从正反两个方面建立对学生生活习惯养成的指导规范,明确学生必须养成哪些习惯,必须远离和戒除哪些习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其次,根据学生生活习惯养成的需要,制定生活习惯养成的规划,在全面启动的基础上,确定各学段逐项养成、分段达标的重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发展, 运用“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的“自我发展达标”机制,动员学生针对各自不同的弱项,自我教育,自主攻关。另外,要借助“学生自我教育活动”和“家校互动共育”机制,制定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和教师参评的具体办法,通过多元评价来认定学生的等级。

 等级产生办法。生活习惯养成评价实行周评。在周行为考评中,采取“合格单级认定”模式进行“合格”或“待合格”认定。学期总评等级依照“合格单级认定项目累计办法”分项产生,然后,依照“并列项目累计办法”累计各项等级,产生“生活习惯”养成的综合等级。

2、  课余爱好

学生的课余爱好的形成,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养成的过程,作为施教者和监护人,既不能硬性强加,也不能放任自流,只有因势利导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对学生课余爱好的评价,首先要明确“外部条件允许、符合个人兴趣、审美情趣高雅、有益身心健康”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本着张扬个性、养有所成的精神,有意识的选择自己的一般爱好和特殊爱好,建立并调整好自己的“爱好群”。学校向学生推荐一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活动项目,同时也要明令禁止、坚决抵制在青少年中流行的一些不健康的“时髦爱好”。

学生的课余爱好内容因人而异, 评价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因而比较适于采用“奖惩两极设定”模式来进行操作。该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奖”应设立如下奖项:“双赢奖”,用以表彰能够正确摆布课余爱好和学业之间的关系,适度发展自己的课余爱好,做到学业和课余爱好互相促进,共生双赢的学生;“特色才艺奖”,用以表彰在课余爱好养成中兴趣专一,持之以恒,在特定项目上达到较高水平、具有突出成绩的学生;“爱好广泛奖”,用以表彰兴趣广泛,爱好较多,并且干什么像什么,在多方面都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团队协作奖”,用以表彰能够和谐相处,合作互助,在共同的课余爱好的开发中实现共同进步的学生团体。

“违纪行为记录”要重点约束下列行为:课余生活空虚,无所事事的;沾染不良嗜好的;不能自控,对某种课余爱好过度痴迷以致影响学习的。

 学生课余爱好的评价每个月进行一次,等级认定依照“两极数据综合办法”操作。

3、公民素质

学生公民素质的养成是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的培养目标之一。

在公民素质培养方面,应纳入评价视野的项目有:“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礼仪修养”、“心理修养”、“生活能力”、“信息生活”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素质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要逐项制定行为规范,明确具体要求,这些项目的评价,适合用“奖惩两极设定数据综合办法”逐项判定等级,再用“并列项目累计办法”进行总评。

“遵纪守法”。该项目的“突出表现”奖项包括:“依法维权奖”,用以表彰在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家庭或所在团体合法权益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遵守纪律奖”,用以表彰顶住各种威胁和诱惑,努力改正自身不良习气,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文明自律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法律援助奖”用以表彰在身边熟悉的人遇到涉法问题的时候,能够主持正义,积极宣传规劝,努力动员他们依法行事的学生;“公共道德奖”。用以表彰在保护公共卫生和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该项目的“违纪行为记录”项目包括:“影响公共卫生、破坏公共设施和公共秩序的行为;违反地方法规、校规,情节较为严重的行为;触犯刑律的行为 。

“尊老爱幼”。该项目的“突出表现”奖项包括:“孝敬长辈奖”,用以表彰在孝敬老人方面尽心尽力,坚持经常,表现突出的学生;“扶助救援奖”,用以表彰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该项目的“违纪行为记录”项目包括:对老人不孝敬的行为;欺负弱小的行为。

“礼仪修养”。该项目的“突出表现”奖项包括“仪表奖”,用以表彰日常生活中在仪表修养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礼貌奖”,用以表彰日常生活中在文明礼貌方面养成良好习惯,表现突出的学生;“和睦奖”用以表彰交际原则正确,善于化解矛盾、冲突,尊敬教师,团结同学,人际关系良好的学生。该项目的“违纪行为记录”项目包括:用暴力手段解决纠纷引发冲突的;在仪表方面的追求偏离正确方向,违反学校规定的;对师长、同学不礼貌,或存心挑拨,故意制造摩擦,造成人际关系恶化的。

“心理修养”。该项目的“突出表现”奖项包括:“阳光心态奖”,用以表彰充满自信,乐观豁达,在任何处境下都能健康向上的学生;“心理养成奖”,用以表彰能够积极调整心态,敢于战胜心理弱点,正确化解心理危机,在心理修养方面取得较大进步的学生;“心理援助奖”,用以表彰主动对身边的人提供心理疏导,使之摆脱危机,在心理援助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该项目的“违纪行为记录”项目是:明知自己的心理弱点或心理缺陷,却不主动调整,听任它对自身的侵害,以致造成不良后果的。

“生活能力”。该项目的“突出表现”奖项包括:“生活技能奖”,用以表彰在日常生活技能掌握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自卫自救奖”,用以表彰自卫自救的知识、技能丰富熟练,在天灾人祸面前善于自卫自救、用于救助他人的学生;“社团活动奖”,用以表彰在课余的有意社团创建和活动的参与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该项目的“违纪行为记录”项目是:学校规定的生活自理项目不能自理。

“信息生活”。该项目的“突出表现”奖项包括:“关心时事奖”,用以表彰在通晓国内外大事,正确分析、评价时事,对时事有个人见解的学生;“健康上网奖”,用以表彰在网络生活中遵守法律和道德准则,有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的学生;“信息能手奖”,用以表彰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熟练的搜集信息,科学的分析、整理信息,并能够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该项目的“违纪行为记录”项目是:热衷于小道新闻的搜集、并不负责任的进行传播的;沉溺于网络游戏,甚至涉足不健康网站,影响正常生活和身心发展的;网络交往无原则、不慎重,与网友交往轻率的;利用信息手段从事黑客活动,违反国家网络管理条例,或从事其它不健康活动的。

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期总评

对学生“单元学习”、“专题教育活动”、“课余生活”三方面的评价,每学期要总评一次。总评采取综合表现等级加综合素质评语的方式呈现。

   1、学生综合表现等级

学生综合表现等级,是在汇总学生“单元学习”、“专题教育活动”、“课余生活”三方面的平时数据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行为评价三个板块的各自等级,一般都要分两步进行汇总。首先通过纵向累计,分别产生各单项的学期等级;然后通过对各单项等级的横向综合,产生该项目的学期总评等级。两种统计都属于对并列项目的综合,具体操作依照规定的“并列项目累计办法”进行。

2、学生综合素质评语

学生综合素质评语,是班级管理小组在省教育厅“试行意见”的指导下,在综合分析“学生综合表现”等级的基础上产生的。评语应高度概括学生在综合素质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特殊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形成,充分肯定学生相对于自己的进步,并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希望。

五、注意事项

1、建立规范和预案

本方案是一个原则框架,它只能在各学校完备的学生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运行。因此,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社区文化和学段特点,在国家制定的中小学学生守则的指导下,对本方案提出的每个评价项目都要提出具体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这是贯彻本方案的必要准备和重要基础。

 针对学生在评价中出现的“待合格”和“不合格”项目,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帮教预案”。预案应明确执行帮教承包人,帮教活动的目标、原则和对策,帮教承包人的责任落实方式,以及启动各种对策的条件等等。没有健全、有效的“帮教预案”,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就无法最后落实。

2、发挥主观能动性

本方案针对义务教育全程,有许多具体情况不能兼顾。因此,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影响评价一致性的前提下对方案作适当调整,不可拘泥章制条款。

3、  营造荣誉氛围

要制定具体的表彰方案,对于学生获得的奖项,要采取给家长或社区发喜报、开发布会、开专人报告会、运用各种媒体展示等手段,烘托荣誉氛围,增加激励的力度。各种奖项的记录,以及发给学生的奖卡、奖章、奖状,或者是荣誉册,都是评价、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要精心设计,认真使用。

4、保证评价的信度

评价的严肃性和可信性是评价的生命。随意滥用,前后标准不统一,个别人说了算,极端化或情绪化的评价,甚至有意偏袒或抱有成见,都会使评价失去信度,失去作用。

评价要根据参与面设定多元评价,坚持在公认基础上的公示原则,教师正确引导,在认真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执行评价,公开结论,并通过规定程序公示。评价成绩存档是一份重要的工作。评价的过程数据和终端数据,都要按要求填写表格, 交学校档案室妥善保存,防止改动和丢失。

学校建立评价信度的过程监控机制,随时考察评价的执行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引进期待机制

对于所设各种奖项,学生可以作为奋斗目标提前申请,让教师和同学帮助,监督自己达标,也可以由教师、同学作为一种期待提出来,和学生达成定期实现的协议,然后督促他努力实行。

5、与普通话水平相互渗透

为进一步做好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各年级在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时,要将普通话的运用情况与之有机结合,发现在课堂、课下及任何角落与老师、同学交流时不能很好地使用普通话的学生,决不能定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