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七秀技能文艺喊话:元-赵孟頫书法大全【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34:17
  赵孟頫
<久疏上状帖><前岁到杭帖><病来月余帖>《违远帖》《秋深帖》
《惠书帖》<跋赵大年《江村秋晓图》>      
《无逸》《半亩田帖》<七言绝句>《游道场山何山诗》《跋黄庭坚墨竹赋卷》
《留别瀋王诗帖》《论裴行俭书法》<疮痍帖>《陶渊明五言诗》
《致景亮书册》<跋东坡书醉翁亭记>
<近来吴门帖><过蒙帖>
《与季博提拳尺牍》《论虞世南书法》<真空帖><欲到海上帖><专遣帖> <吴中帖><书赞>《致季博札》<尘事帖>《致鲜于枢尺牍》《上中峰札》《宗阳宫帖》<与中峰和尚尺牍>  <种松帖(东衡帖)>《行书杂书三帖卷》<补唐人摹王羲之讲堂帖><前日航帖> <临王羲之太常帖><大字杜诗轴><先妻帖><旬日帖> <论枕卧帖><论裴行俭帖>《酒德颂》《别去未久帖》《道经生神章》《临王羲之太常帖》跋赵伯骕《万松金阕图》  

赵孟頫 久疏上状帖

赵孟頫《久疏上状帖》(与亲家太夫人书),纸本,行草书,凡十四行,计106字,书于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赵赴京前夕,《中国书法全集》将此札与《秋深帖》合称《代管道升书二札》。

释文:家书拜上亲家太夫人。道升谨封。(来人廿两)道升跪覆 亲家太夫人尊前:道升久书上状,不任驰仰。二哥来得书,审即日履候安裕,深用为慰。且蒙眷记,以道升将有大都之行,特有白番布之惠,祇拜厚意,感激无已。旦夕即行,相去亦远,临纸驰恋,余唯加餐善保。不宣。道升跪覆。

赵孟頫 前岁到杭帖

赵孟頫《前岁到杭帖》,29.9X152.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记事再拜 吉卿郎中阁下。赵孟頫谨封。孟頫记事再拜。吉卿郎中阁下:孟頫前岁到杭,多有溷扰,杜门卧病,甀然拜谢,唯有倾仰而已,兹托过爱,有所禀愍,其详悉托进之提点,备细陈渎,切望以孟頫故,力赐宛转,早得完备,拜赐非浅、非浅也。未由承教,唯珍重、珍重。不宣。孟頫记事再拜,二月十四日。

赵孟頫 病来月余帖

赵孟頫《病来月余帖》,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家书再拜,进之提点真人亲家。赵孟頫谨封。孟頫稽首再拜 进之提点真人亲家:(下缺数字)病来月余,眠食都废,憔悴疲剧,极无聊赖,春寒计惟道体清安。孟頫昨为女婿处张人事,曾转烦于耶律处致辞,今耶律已满,欲烦任吉卿于金郎中处宛转一言,但得赵元委官徐推所问,断绝其事,幸甚,仆以作吉卿书,其事甚详,委全在进之备说,乃所望也,专此干烦,千万用情为愍。不宣。孟頫稽首再拜 进之提点真人亲家看。

  赵孟頫《违远帖》赵孟頫《秋深帖》 赵孟頫《惠书帖》跋赵大年《江村秋晓图》行书





     趙孟頫小楷《无逸》现藏故宫博物院。
  《无逸》没有年款,原帖与(1301)萧 (奭斗)隶书《无逸》、(1299)杨毅桓篆书《无逸》同装在一起,《石渠宝笈》初编卷十三著录,曰“元人三体书无逸篇一卷”。杨书为大德己亥(三年),萧书为大德辛丑(五年)。赵书大约也在这个期间,那么就是四十六至四十八岁时的中年之作了。《无逸》有的地方笔弱气虚。

释文(繁体):

    嗚呼厥亦惟我周大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懷保小民,惠鮮鰥寡,自朝至于日中昊,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文王不敢盤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四五十年。周公曰,嗚呼繼自今嗣王,則其無淫于觀,于逸,于游,于田。以萬民惟正之供。無皇曰:今日耽樂,乃非民攸訓,非天攸若。時人丕則有愆,無若殷王受之迷亂,酗于酒德哉:周公曰:嗚呼:我聞曰,古之人猶胥訓告,胥保惠,胥教誨。民無或胥譸張為幻。此厥不聽,人乃訓之,乃變亂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則厥心違怨,否則厥口誼祝。周公曰:嗚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茲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則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時,不啻不敢含怒。此厥不聽,人乃或譸張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則信之,則若時,不永念厥辟,不寬綽厥心,亂罰無罪,殺無辜,怨有同,是叢于厥身。周公曰:嗚呼嗣王其監于茲。吳與趙孟頫書

赵孟頫《半亩田帖》 李翱七言绝句诗《七绝诗》册,元,赵孟頫书,纸本,行书,纵34.7cm,横35.3cm
   
释文:
   
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事,雲在青天水在瓶。子昂爲中庭老書。
   
末识:子昂爲中庭老書。張珩私印博山潘厚審定等藏印。
   
作品未见著录。
   
此为赵孟頫书自作七言绝句一首,诗中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句借用了唐代朗州刺史李翱向禅僧药山惟俨请道的故事。药山以手示上下,并对李翱说:云在天,水在瓶。
   
此帖虽仅短短五行大字,却笔力深沉稳健,气势恢弘傲放,结体严谨端庄,首尾富于变化。书风虽显苍老,但依旧雍容洒脱,是赵氏晚年大行书中的精品。
《游道场山何山诗》彩本《跋黄庭坚墨竹赋卷》《留别瀋王诗帖》《论裴行俭书法》疮痍帖赵孟頫尺牍陶诗帖赵孟頫《陶渊明五言诗》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赵孟頫《致景亮书册》跋东坡书醉翁亭记    
尺牍册页\<近来吴门帖> 过蒙帖(与总管相公宗兄) 赵孟頫《与季博提拳尺牍》  《论虞世南书法》真空帖(乐善堂帖)
 欲到海上帖(三希堂法帖)致师孟十札帖之五·专遣帖(三希堂法帖) 吴中帖(乐善堂帖) 趙孟頫  书赞 保母砖跋卷 《致季博札》 赵孟頫尺牍册页\尘事帖 赵孟頫《致鲜于枢尺牍》   赵孟頫《上中峰札》 

赵孟頫《违远帖》纸本,纵29.7cm,横29.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中的“兄长教授学士”是赵孟頫的长兄孟迈。这通书札与宗阳宫帖是同一时期书写,风格相近。

  释文:孟頫拜覆兄长教授学士尊前。孟頫违远,已復兼旬。不胜尊仰。近闻回自彰南。甚望尊旆过此一番。如蒙惠然賁临。深慰下情。因五兄便。草草拜覆。颙俟之至。不备。十二日。孟頫拜覆。

赵孟頫《秋深帖》纸本,册页,纵26.9cm,横53.3cm,18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上有宣统玺印及李肇亨鉴藏印等4方。这是管道昇给婶婶的问安、馈赠的家信,实为赵孟頫所书。其笔力扎实,体态修长,秀媚圆活,畅朗劲健。赵氏信笔写来一时忘情,末款署了自己的名,发觉后忙又改过,现在还可以看出涂改之迹。

  管道昇(1262-1319),字仲姬,吴兴人,赵孟頫之妻,赵魏宫室封魏国夫人。《书史会要》载其“有才略,聪明过人。为词章、作墨竹笔意清绝,亦能书。”仁宗皇帝曾让人把赵孟頫、管夫人及子赵雍的书法装裱为卷轴并收藏于秘书监,“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也。”

  释文:道昇跪复婶婶夫人妆前,道昇久不奉字,不胜驰想,秋深渐寒,计惟淑履请安。近尊堂太夫人与令侄吉师父,皆在此一再相会,想婶婶亦已知之,兹有蜜果四盝,糖霜饼四包,郎君鲞廿尾,烛百条拜纳,聊见微意,辱略物领,诚感当何如。未会晤间,冀对时珍爱,官人不别作书,附此致意,三总管想即日安胜,郎娘悉佳。不宣,九月廿日,道昇跪复。

赵孟頫《过蒙帖》纸本,行书,纵29.5cm,横39.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帖中的总管相公应是赵氏同宗。此札一是感谢他对家兄照顾,二是为其友人求助。

  释文:孟頫记事顿首再拜,总管相公宗兄阀下,孟頫前者家兄过蒙照管。此皆吾兄以孟頫之故。感激难胜。即日炎热。伏惟尊候胜常。学宾康振係。旧在常学有俸。其人至贫。藉此以活。而近乃有住支之行。望吾兄怜其寒素.特与放支。岂胜幸甚.未由侍教。伏乞倍保尊重。不宣。孟頫顿首再拜。
 

赵孟頫《宗阳宫帖》纸本,纵27.5cm,横28.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是赵氏任江浙儒学提举时写给属吏之信札。据方家评介,此札笔力厚重,笔法精美,当是赵氏五十岁左右时书写。

  释文:孟頫记事再拜。彦明郎中乡弟足下。前者所言宗阳宫借房。请任先生开讲。今已借得门西屋两间。彦明疾早择日收拾生徒為佳。想吾弟必不迟了也。专此不宣。十月十三日。孟頫再拜。

赵孟頫《致中峰和尚札》纸本,纵30.5cm,横62.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书於延祐五年,其时,赵氏已六十有五。中峰和尚,浙江钱塘人,俗姓孙。他早年出家,后主天目山中峰狮子院,称中峰和尚,与赵氏交往密切。据编者所知,赵氏写给中峰和尚的书札,有近二十札留存於世。

  释文:手书和南上中峰和上吾师侍者。弟子赵孟頫谨封。弟子赵孟頫和南上记中峰和上吾师侍者。孟頫窃禄叨位。日逐尘缘。欲归未能。南望驰企。以中来得所惠书。审道体安稳。深慰下情。远寄沉速香极仞至意。拜领。感激难胜。以中后得报。知吾师颇苦渴疾。欲挽以中过腊。坚不可留。谨发其回。今想已平復。圣旨已得。碑文都已圆备。就有人参一斤。五味一斤拜纳。何时南还。临纸驰情。老妻自有书。不宣。弟子赵孟頫和南上记。中峰和上吾师侍者。

赵孟頫《致中峰和尚札》

赵孟頫《国宾山长帖卷》纵26.3cm,横103.2cm,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是写给友人的书札,应是其大德十年五十三岁时书。此札挥洒自如,颇得右军神韵。

  释文:孟頫顿首。国宾山长学士友爱足下。孟頫自顷得答字云。行当入城。日望文旆之来。而岁事更新。已復一月。其悬想之意殊拳拳也。人至得所惠字。乃知疾患渐安。极用為慰。户役造船之扰。虽不能不动心。然要当善处。恐未可缘此便应释老之归。释老二家。又岂能尽无事耶。此却非细事。更须详思。切祝。切祝。承索先人墓表。谨以一本上纳。盖光子没四十余年。而墓石未建。念之痛心。故勉强為之。才(薄)劣不能制奇文。力薄不能立丰碑。此皆可深恨者。非国宾相知。不敢及此。名印当刻去奉送。承别纸惠画绢。茶牙。麂。鳩。鱼干。乌鷄。新笋。荷意甚厚。一一祗领。不胜感激。偶有上党紫团参一本。恐可入喘药。附去人奉纳。冀留顿。未承教间。唯厚自爱。不宣。闰月一日。孟頫再拜。乌鷄不阉者求一二对作种。无则已之。 手书再拜復国宾山长友爱足下。赵孟頫谨封。老妇附承堂上安人动履。

赵孟頫《惠书帖》纸本,纵31.0cm,横38.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是给达观长老的书札。据方家评介,此札结字方阔,点画丰腴,风格稳健,富有姿态,应是大德初年四十四岁左右时书写。

  释文:达观长老禅师:孟頫和南上记拜封.孟頫和南上覆达观长老禪师道契。孟頫政此驰仰。忽承惠书。深切欣浣。凉笋之餉。尤见厚意。领次感激 所索书已与施老言之。不復赘及。田提领记事敬此奉纳。余唯早还不宣。孟頫和南上覆。

赵孟頫《致季博札》纸本,纵27.7cm,横49.4cm,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季博,即束季博,与赵氏交谊深厚,并结成亲家。此札為赵氏盛年所书,有项元汴等收藏印。

  释文:孟頫顿首再拜:季博提举相公尊亲家阁下。孟頫顷草率奉记。随蒙赐答。极慰倾驰之情。兹承惠书知。体中小不安。不审所苦者何。今进何乐。堂上尊夫人想日来履候康和。欲得令弟踅还。今发一文字去。如此即可归也。人回。谨此具復。炎暑。唯厚加珍爱之祷。不宣。赵孟頫顿首再拜。记事顿首再拜。季博提举相公尊亲家。忝眷赵孟頫谨封。

赵孟頫《近来吴门帖》纸本,纵28.4cm,横49.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是写给段德辅教諭的书札。

  释文:孟頫记事顿首。德辅教諭仁侄足下。近来吴门。曾附便寄占与德俊令弟。不见回报。不审前书得达否。昨令弟求书老子。今已书毕。带在此。可疾忙报令弟来取.长兴刘九舍亦在此。德辅可来嬉数日。前发至观音。已专人纳还宅上。至今不蒙遣还。余钱千万付下。以应用俟。颙俟。老妇附致意堂上安人。不宣。十四日 孟頫记事顿首。 赵孟頫  与中峰和尚尺牍  赵孟頫代书  管道昇与尊亲太夫人尺牍    赵孟頫 行书种松帖(东衡帖)
《行书杂书三帖卷》
 赵孟頫 补唐人摹王羲之讲堂帖 楷草 元 赵孟頫 前日航帖 行书

元 赵孟頫 临王羲之采菊帖 草书

元 赵孟頫 家书二札卷之一·书物并箱帖 行书元 赵孟頫 别去未久帖 行书元 赵孟頫 跋国诠《善见律》 行书元 赵孟頫 临王羲之太常帖 草书元 赵孟頫 大字杜诗轴 行草元 赵孟頫 赵氏一门合札·先妻帖 行书

元 赵孟頫 杂书四帖·旬日帖 行书

元 赵孟頫 与鲜于枢墨迹合册册之一·论枕卧帖 行书元 赵孟頫 与鲜于枢墨迹合册册之二·论裴行俭帖 行书 酒德颂   元 赵孟頫 别去未久帖 行书元 赵孟頫 道经生神章 楷书元 赵孟頫 临王羲之太常帖 草书跋赵伯骕《万松金阕图》 赵孟頫 尺牍诗翰册十三帖之二·柔毛帖(致明远提举贤弟坐右) 行书单国强考订  1. 此帖收于《赵孟頫尺牍诗翰》(《石渠宝笈初编》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为致明远提举之书信。  2. 《柔毛帖》,《式古堂书画汇考》作《怀想帖》;单国强于〈赵孟頫信札系年初编〉中作《柔毛帖》。  3. 上款“明远”,同于《惠竹帖》。信中所曰“柔毛”即羊的别称。其书写时间亦当在大德、至大年间任江浙儒学提举之时。大德\至大间,按至大元年计释文:孟頫书致 明远提举贤弟坐右:  孟頫别来,每切怀想,极寒,计惟动履胜常。兹有柔毛一牵,牟粉十封,朱橘一盘,蜜果十桶。专仆驰纳,聊见微意,一笑留之,幸甚。不宣。孟頫书致。赵孟頫  七札册之一·不望采风帖(致埜堂提举友旧执事) 行书 七札册,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雅雯 赵孟頫尺牍初探孟頫再拜 野堂提举友旧执事:  孟頫不望风采,恍不记时,僧来得所惠书,道旧如梦,其慰何可胜言。且承谆谕俾书先安人墓石,极仞不鄙,既严命所临,又有景亮之嘱,即以如戒写付去僧,但恐笔札荒芜,恐不可以用以上石,然景远学士之文自可传达也。外承润笔之惠,尤佩厚意,感激感激,草率具答。不宣。孟頫顿首再拜。 1. 此为致野堂提举札。  2. 《风采帖》,单国强〈赵孟頫信札系年初编〉作《不望风采帖》;《式古堂书画汇考》作《风采帖》。  3. “不望风采,恍不记时”表明身体欠佳;所提“景亮”,即外甥,姐夫张伯淳之子张景亮;“景远学士”即周驰,其字景远,号如是翁,少有文名,尤工书法,为赵孟頫家乡至友。  4. 由此信内容可知,野堂提举拜托赵孟頫为其先安人书写墓石,并给予“润笔之惠”。赵言因有外甥景亮之嘱,故不敢拖延,同时还自谦“笔札荒芜,恐不可以用以上石”。  5. 单国强先生推测此帖应写于元贞年间。赵孟頫 韦苏州诗 行书赵孟頫 韦苏州诗 行书赵孟頫 手札十二帖之四·小女帖(暂名)(静心相干执事) 行书静心相干执事孟頫再拜谨封孟頫再拜静心相干执事:孟頫自去秋疾患,新年方稍安,而小女不幸弃世,哀痛度日,诸况皆恶。人至得所惠书,就审,雅候胜常,为慰千万。承付至手卷等,已一一看过,语之出人矣。签题亦已如命写出九歌,实以无心情可书,稍迟写纳。外款惠盐肉,领次知感人还草草具复。老妇附此致意。阃政安人且善?体侯安胜?不宣。孟頫再拜。十九日。1、此卷提及静心即吴森,至大三年同舟北上并为题兰亭十六跋的吴静心2、信中“孟頫自去秋疾患,新年方稍安,而小女不幸弃世,哀痛度日,诸况皆恶。”,“小女不幸弃世”时间在皇庆二年正月二十日。①②“去秋疾患,新年方稍安“是一条重要线索,另有一些帖子中也提到疾病问题,可相印证,补年表之缺。3、是春赵假满即返京,故此札应写于皇庆二年二、三月间的十九日。 赵孟頫 跋赵光辅番王礼佛图克利夫兰美术馆藏跋苏轼《治平帖》 行书赵孟頫 致张景亮书札册·荣上帖(致张景亮县尹贤甥坐右) 行书赵孟頫  张景亮帖 行书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单国强考订 1. 收于《致张景亮书札册》,中国历史博物馆藏。为致张采之书信。 2. “景亮”,即张采,字景亮,姐夫张伯淳之子,小赵氏十余岁,官河南宣慰副使,吴江知州。 3. 此信是代“语溪濮慰润”求婚,“语溪”即石门县,“濮慰润”指当地望族濮鉴之子允中,赵氏为濮允中的小令(即次子)来求张采之女秀姐,望结良缘。 4. 据考,此札当作于至治元年十一月二日。 因赵虽于大德年间曾任江浙儒学提举,然其时濮允中次子尚幼,不可能提亲;后于延祐六年再度返乡养老,然延祐六年和七年之时,赵忙于处理官夫人丧事,且心情哀痛,按常理濮家不大可能托以婚事。而赵于七年秋去杭州,并赴濮家为濮鉴撰墓志铭,至翌年(至治元年秋)方归故里吴兴,其时,濮家才有可人遣人来请赵提婚事。故以为写于至治元年十一月二日为当,八个月后赵即去世。
赵孟頫 远顾帖钤印:赵孟俯印鉴藏印:李应征印、李李氏鹤梦轩珍藏记、无恙、李■鉴■、贝墉曾观、安山审定、子清所见、董光裕印、邦葽之印签条:元承旨荣禄大夫赵文敏真迹。谢希曾(清雍正-乾隆间,18世纪)题:文敏此书置之右军中帖几无以辨。安山。钤印:阿曾秘玩赵文敏手札所见者七纸,一宋商邱藏五短札,一王位州藏定武帖。又寄陈直齐一札,合此为七,与鲜于太常、饶介之、苏昌龄五纸并缪氏物。缪氏文子善鉴赏,为顾维岳后一人,所藏多可信。 钤印:曾著录:1.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卷十六(作《远顾帖》)。 2.清·谢希曾:《契孽堂书画录》卷一,《元名贤真迹》册之一。 3.清·端方:《壬寅销夏录》第八册,《元名贤词翰》册之一。 4.《宋元墨宝》第一集,有正书局影印。 5.《宋元明清书法丛刊》,第二卷,第70页,二玄社,东京。 6.黄君实:《宋元明清四朝翰墨》第二卷,第70-71页,二玄社,东京,1996年。 7.《徐邦达集》(五)《古书画过眼要录·元明清书法(壹)》117页,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出版。元 赵孟頫 画羊图跋。八十年代上海书画出版社《常用字字帖》徐伯清书行书部分与此酷肖。赵孟頫 即事绝句轴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行书赵孟頫 杂书三段帖卷之二·玄都坛歌 行书跋李衎《四清图》 纸本 行书 纵37.4厘米 横551.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跋《化度寺碑》 纸本 行书故宫博物院藏跋《定武兰亭帖》 纸本 行书 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 别去未久帖(致子明经历郎中契友阁下) 行书  上海博物馆藏别去未久帖(致子明经历郎中契友阁下) 此帖可能为至治二年三月十五日书,与后之“旬日帖”笔迹相仿,病情亦略能吻合,书中人物不能一一考证,记之以求方家 暂以无年考编号赵孟頫 报国一游帖(致德敷总管高谊足下) 行书 存疑赵孟頫 致季宗源书札二帖之一·度日帖 行书宗源总管相公尊亲家阁下:  孟頫近附便上候,当以达听。即日春气向昏,伏惟尊履佳胜。(以上四行明嘉靖年间按家乘填补)(一行残缺)度日已及,瓜而未代,见星而出,戴星而归,簿书期会,埋头其间,况味可想。复欲戏弄笔研。如在江左时绝不可得。凡此皆二哥在此所见,当能一一为尊亲家道,故不敢缕除耳。三哥随不肖来,甚知相累,不肖受此苦恼,乃命所当然。而三哥因不肖故,亦复如是,负愧无可言者。久留于此,觉甚不便,今附因长老小归,便发其归家,唯是贫者,无以为厚赆,极不安耳,因其得归,此拜覆,拙妇附此起居诸位夫人。不宣。黄雅雯据单国强文  1. 此札收于《赵孟頫致季宗源二札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乃致宗源之书。  2. 上款“宗源”,即季渊,字宗源,曾任靳州路总管,赵之姻亲。有曰赵女嫁其子克兆,然赵婿中无季姓者,亦或三子赵奕之岳父耶?此处待考。  3. 信中称宗源为尊亲家,据单氏考,赵孟頫与管道升于至元二十三年(1288)结婚,则至少二十年后方有儿女亲家,如此则已至大德十年(1306)左右,若为三子岳丈,时间又更晚。然信中另述及二哥、三哥随赵上任,可知任职地据家乡不远,当写于江浙任上。(大德十年到至大二年间)  4. 赵孟頫在休病四年复出做官,此信内容则具体倾诉了他对繁冗公务甚感烦苦之心情:“见星而出,戴星而归,簿书期会,埋头其间,况味可想”。又对随往的二哥、三哥也跟著受累感到愧疚,言“不肖受此苦恼,乃命所当然。而三哥因不肖故,亦复如是,负愧无可言者”。字里行间所表达之苦恼、负愧情绪真切感人。赵孟頫 致季宗源书札二帖之二·近见帖 行书二月廿六日眷未赵孟頫拜覆。  近见张萱《横笛仕女》(金御府题、凡五人),精神明润,远在乔仲山《鼓琴仕女》上,又李昭道《摘瓜图》真迹(思陵题),神品,绢素百破碎,山实水纹用笔圆劲,树木皆古妙,人物面如渥丹,马绝骏传,世间神物也,破处皆绍兴间填补。又董元《江村春日卷子》(思陵题),青绿、微脱落,山实皆不描,但描浪纹树石屋木而已,虽较唐画差少古意,而幽深平旷,兴趣无穷,亦妙品,闻有宣和韩干黄马一匹,未见,并此报知。单国强考订为江浙任上  1. 此札收于《赵孟頫致季宗源二札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亦为致宗源之信札。  2. 上款所指“宗源”,与致宗源总管“度日札”同,故此札亦当书于江浙任上。信札内容为告知宗源近来所见古画名迹:张萱的《横笛仕女》、李昭道的《摘瓜图》及董元的《江村春日卷子》,似有收购之意。赵孟頫 久不上记帖(代管道升书,又名二哥久出帖) 行书安书拜上 尊亲家太夫人妆前。道升谨封。  道升跪覆 尊亲家太夫人妆前:  道升久不上记,伏想淑侯请安。二哥久出。兹喜锦还,计惟尊亲家均此欣慰,兹因遣人到宅上,漫有紫栗十斤、冬笋十斤、宽椒饼百枚、白菜三百窠,拜纳,乡里荒凉,无佳物可以寄意,辱一笑,幸甚。正寒,仗冀保暖。不宣。道升跪覆。  四十、《久疏上状帖》(与亲家太夫人书)  家书拜上亲家太夫人。道升谨封。(来人廿两)  道升跪覆 亲家太夫人尊前:  道升久书上状,不任驰仰。二哥来得书,审即日履候安裕,深用为慰。且蒙眷记,以道升将有大都之行,特有白番布之惠,只拜厚意,感激无已。旦夕即行,相去亦远,临纸驰恋,余唯加餐善保。不宣。道升跪覆。单国强考订 1.此帖收于《赵氏一门合札》,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所藏。为赵代管道升致尊亲家太夫人之信。 2.上款“尊亲家”,当指儿女亲家,应为赵雍岳父季博家。赵雍生于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若二十岁结婚,为至大二年(1309),所以此札必书于是年之后。信中又述“遣人到宅上”,赠送紫栗、冬笋等物,可知其时尚在江南,则时间应不晚于至大三年(1310)九月赴京时。赵孟頫 赵孟頫管道升尺牍合壁卷·久疏上状帖(代管道升书) 行书家书拜上亲家太夫人。道升谨封。(来人廿两)  道升跪覆 亲家太夫人尊前:  道升久书上状,不任驰仰。二哥来得书,审即日履候安裕,深用为慰。且蒙眷记,以道升将有大都之行,特有白番布之惠,只拜厚意,感激无已。旦夕即行,相去亦远,临纸驰恋,余唯加餐善保。不宣。道升跪覆。
单国强考订 1.纸本,行草书,凡十四行,计106字。选自《赵孟頫管道升尺牍合璧卷》,故宫博物院藏。 2.此札亦为赵代笔,又称《与亲家太夫人书》,《中国书法全集》将此札与《秋深帖》合称《代管道升书二札》。 3.信中明确提到“道升将有大都之行”、“旦夕即行”之语,因可断定此信乃书于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赵赴京前夕。
元.赵孟頫《雪睛云散帖》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徐邦达的《重订清宫旧藏书画录》鉴定为伪作赵孟頫  临王羲之太常帖 草书赵孟頫 临王羲之采菊帖 草书赵孟頫 道经生神章 楷书本图刊于《书法丛刊》1995.3,仅见赵书题签和张雨吴全节跋尾,求诸同好该刊还提及赵画《携琴访友图》本坛尚未收录中国书法全集赵孟頫卷年表中提及又名《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