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卒的走法:必修2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高一政治教案>>教案设计>>莲山课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0:42:25
必修2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22 15:11:29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
【课标再现】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10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
¨       用各民族互助的实例,说明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表达全国人民珍惜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愿望。
¨       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自治权的规定,用实例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       正确理解和把握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3.11概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       综合有关资料和事例,说明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       综合有关资料和事例说明: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种民主的真实性需要制度的保障,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党制度,今天再给大家介绍两种制度(政策),它保障着少数民族人民和信教群众也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
二、正文
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学生活动:P74的“探究与共享”
(通过对有关西藏解放前和解放后图片、数据的对比,说明西藏实现历史性跨越得益于我国实施的正确的民族政策。http://www.tibetpic.com/tibetpic/)
(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学生活动:结合中国民族分布地图,选择自己所了解的民族,举例印证P75的观点。
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边疆;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
举例: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我国少数民族可以概括五个字,第一个是多。55个少数民族,成分也多,人口也多;第二个是大,少数民族地区占地面积大,占全国面积的64%;第三个是长。历史很长,我国是自古以来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和捍卫祖国,共同创造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这个历史的特点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原苏联完全不同,有自己历史的特点。第四个特点是边,边疆的边,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聚集在边疆地区,我举一个数字讲,我国陆地边境线是22000公里,其中19000公里占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一个特点我不愿意说,但不得不说,相对来说和全国相比,穷。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41%,却占贫困人口45%。
2.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学生活动:阅读P1/78的内容,举例分析为什么我国能够形成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原因分析:
(1)国家性质表明,各民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2)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3)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得到法律的保障(宪法)
(4)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处理民族关系
举例:旧西藏5%的农奴主压迫95%的藏族同胞。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学生活动:阅读P-2/75-1/76,举例分析三大原则的相关内容。
(1)民族平等——首要原则
基本内涵:A.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B.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举例:P76的全国人大的少数民族代表分布图
(2)民族团结——重要原则
A.基本含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B.意义: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恶化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举例:中国的新疆东突事件和巴以冲突等说明问题。
(3)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
A.基本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B.原因分析: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学生活动:结合漫画“输血与造血”,你觉得怎样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C.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P77,了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意义。
(4)三大原则的关系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B.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C.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D.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
(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法律的确认,也是各族人民的现实体验,要珍惜并巩固发展它。
学生活动:“忆一忆”为什么我国能够形成新型的民族关系(见上)
2.处理好民族关系既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
(1)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作为当代学生,要把巩固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学生活动:背景材料:“车臣危机的由来”,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对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那么,我们国家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的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过渡〕为了落实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原则,特别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在制度上也给予了保证。
学生活动:阅读P-2/79,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并进行概念的解析。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含义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物)
概念解析:
根本前提:国家的统一领导
实现形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民族自治地方与自治机关
(1)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举例:中国民族自治地方155个[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云南省共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
最早成立的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成立。最早成立的自治州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50年11月24日成立。最早成立的自治县是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1950年5月6日成立。
(2)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享有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学生活动:思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江苏省的区别联系,进而突出其双重性地位。
共同点:都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地方行政区域(补充共性的事例,如: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其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地方行政机关)
不同点:依法享有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突出只有一定的自治权,没有司法终审权。)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1)自治权的含义
是自治机关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2)主要的自治权
学生活动:阅读P80,把对应的自治权的序号填在右侧的圆圈内。
第一,立法自治权
举例: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性条例。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信访条例》《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关于严厉打击“赔命金”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定》等。
第二,变通执行权
举例: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1981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从西藏少数民族历史婚俗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将《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姻分别降低两岁,并规定对执行变通条例之前已经形成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以维持。
第三,经济自治权
举例:在税收方面,全国只有西藏一直执行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收各种税费;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
第四,文化管理自治权
举例: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农牧民子女上学实行免费吃住等政策。据统计,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的近40年间,西藏财政支出共计875.86亿元,其中的94.9%来自中央补贴。近十年来,共计援藏干部2000多人,援助资金及物资101.66亿元(不含中央同期的117个援建项目的资金)
第五,其他自治权
举例:《可可西里行动》(导演:陆川)保护藏羚羊的“野牦牛队”的巡山保护队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学生活动:阅读P1/81—3/82,思考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社会基础
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社会基础
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民族关系——————政治基础
2.现实意义(显著的优越性)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举例:从新疆高级人民法院获悉,原东突伊斯兰圣战者组织首要分子吾吉买买提·阿巴斯近日被依法判处死刑。“东突”势力的主要恐怖活动:爆炸、暗杀、袭击警察和政府机关、实施投毒、纵火,策划、组织骚乱、暴乱事件;2000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维吾尔青年联盟”主席尼合买提·波萨科夫因拒绝与恐怖组织“东突解放组织”合作,被该组织成员枪杀在家门口。1996年8月27日,6名恐怖分子身着迷彩服,乘车到叶城县江格勒斯乡政府,割断电话线,杀死副乡长和在此值班的一名警察。自1990年至2001年,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在中国新疆境内制造了至少200余起恐怖暴力事件,造成各民族群众、基层干部、宗教人士等162人丧生。440多人受伤。
参加邓小平、张运逸等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的壮族领袖人物是韦拨群。毛泽东书写挽词的内容是:马本斋同志不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举例:到2003年底,中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28种本民族文字, 开斋节期间,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公民均放假一天,工资照发。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少数民族代表415名,占代表总数的13.91%,高于人口比例5.5个百分点。每个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举例: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11个因人口较少且聚居区域较小而没有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中9个建有民族乡。人口在1万以下的民族有7个:高山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
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建立了13所民族高等院校,主要用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举例:2003年,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GDP)完成10381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大关。1994-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GDP年均增速为9、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生活动:阅读“印度教派冲突”的材料,思考这对我国处理宗教问题有何借鉴意义?
“2002年3月,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再次爆发大规模的宗教冲突,截止5日,至少已造成499人丧生,其中有73 人是警方为了维持秩序而开枪击毙的。据报道,3日当天,4名穆斯林在古吉拉特邦代奥克尔镇遭到印度教徒的袭击被烧死,警方开枪打死了2名袭击者。在凯达区,印度教徒继续在3个村庄进行袭击穆斯林的行动,警方开枪打死4名袭击者,另外3人在械斗中丧生。当天的骚乱还蔓延到印度中部省份北方邦。3日,当地发生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冲突的事件,一名穆斯林被打死。此次教派冲突是印度自1993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1993年在孟买爆发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暴力冲突造成800人丧生。”
(——我国必须重视宗教问题的处理,这关系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一)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对待宗教的态度是: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信与不信的自由;信这个教与信那个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内有信这个派与信那个派的自由;有过去信现在不信,也有过去不信现在信的自由。
理解:政策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另一方面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学生活动:宗教自由不是没有任何约束的,是与法律的约束相一致的。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辩证理解:权利+义务
举例:宗教活动应该在宗教场所内进行,不能到处搞祭祀。
3.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