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骑行的好处:乐活族——健康生活,乐在其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20:47:54
Jim Plunke / 日记 / . 乐活族——健康生活,乐在其中 2007.07.18 10:05 这是一个好朋友的文章。 它发表在《世界知识》杂志。

序: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们不幸福;社会参与程度高了,但我们的责任心下降了;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但邻里交往并不更加温馨;表达爱的手段丰富了,但欺骗爱的故事更加离奇和普遍;嘴上经常挂着朋友的字眼,友谊却被放在物质的天平上;每周洗澡净身擦车多了,但我们并不健康卫生;有钱的房前绿地多了,但灵魂缺少阳光,绿也就蜕变成灰色,国家强大了,但并不怎么受西方尊重;脸上的笑多了,内心的蜡泪伴随尊严的破灭而与日俱增。

                                     杨锐

                                           -- 休假前的呓语

                   乐活族——健康生活,乐在其中

   我的学生阳阳1997 年“背井离乡” 去了美国,走时可谓一无所有:没有钱,没有大学文凭,没有亲人相伴。据说走时已经作好了“八年抗战”的准备,就是说在美国苦熬若干年、坐满‘移民牢,’待拿下绿卡后再做打算。说实话,当初他走的时候,我这个老师就替他捏了把汗,怕他流落他乡、寄人篱下,最终闹不好还可能“客死他乡”呢。然而,让我意料不到的事发生了。2000年当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暂住加州圣迭哥市的时候,竟与他在哥市不期而遇。让我大为惊诧的是那个当年一无所有、少小离家的瘦弱青年此时已成长为高大健硕、阳光、英俊的沙滩男孩了。此时的他也拿到了“绿卡”。我不禁心生疑窦,总想打探一下他的虚实。当然,阳阳也觉着又找到“组织”了,几乎每周都要借各种场合给我作个小小的‘思想汇报’:原来他现在的工作是某家电脑公司的程序编制员,收入在当地属中产阶层;政治观点倾向民主党,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周末经常在社区做义工,吃有机食物,经常去gym 健身等等。一日他竟突发‘奇语’,声称自己属于LOHAS一族,其创造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理念在美国方兴未艾。看来我这个研究美国社会文化的专业人员有必要聚焦一下这一代人了。



  “乐活”(LOHAS)指的是一种健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Life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1998年,美国社会学者雷·保罗(Paul Ray)在《文化创造:5000万人如何改变世界(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中提出了“乐活”的概念:即一群人在做消费决策时,会考虑到自己与家人的健康和环境责任。目前在美国和欧洲分别有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人属于“乐活”的大家庭,他们倡导并实践着向自然靠近,向身心解放靠近的生活方式。



  “乐活”是20世纪末许多西方青年经历了物质享乐、过度消费的空虚之后,所产生的集体反思,具有明显的青年亚文化的特点。当有些人还在追求名牌轿车、山珍海味的奢华时,“乐活族”早已嘲笑他们落伍了。对“乐活族”而言,快乐的不是拥有物质和所占资源的多少,而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和态度。名利也许能带来快感,但生态平衡与身心健康才是(快)乐(生)活的根本要义。这一独特的价值观将“乐活族”区别于其他人群:要做好事,要自我感觉好,要健康有活力 (do good, feel good and look good)。



  “乐活族”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不畏人言,身体力行,他们倡导:每天进行瑜伽、太极这样自然温和的运动;善待他人,以宽容友善温和的心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积极和身边的人分享乐活生活;不抽烟,也尽量不吸二手烟;尽量选择有机食品和低油、低盐、低脂的健康食品;穿棉麻等天然质地的衣物;选择自然并且自由的“有机旅行”方式,不破坏环境,自觉保护生态;电脑、电视等电器不使用时关闭电源;将自己多余或无用的物品捐赠给福利组织;将马桶和水龙头的流量关小,尽量一水多用,比如洗菜水刷碗,洗衣水拖地;多乘坐公车或步行上班,或驾驶低油耗型小车。一言概之,就是在生活中注入自我爱护和环境保护的元素,并保持有规律的运动以缓解身体和精神的压力。



    这场诞生于美国的“乐活”风尚已然登陆中国。当2004年中国媒体开始频繁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一时髦词汇的时候, LOHAS的概念便已由中国民间吸纳并以音译的形式引入中文词汇。尽管没有被官方机构认可,也没有引起商业巨头的注意,“乐活”却悄然兴起:深圳已经出现了在房顶上种草和可循环利用污水、垃圾的生态小区;北京已经出现了告别暖气和空调的住宅区;“花卉大餐”等标榜有机食品的餐厅也越发受到追捧;不少健身会馆也推出了“乐活卡”项目。“乐活”这一积极健康的非主流的生活方式已越来越多受到有识青年的倡导和推崇。



   回顾二战以后的半个世纪,我们不难发现美国总是站在世界文化和生活潮流的浪尖。其独特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变迁在各个不同的时代造就了具有广泛影响的不同的亚文化群体,比如五十年代的“跨掉的一代”,六十年代的“嬉皮士”、七、八十年代的“X一代”,以及现今的“乐活族”。他们既相互区别又紧密相连。



   “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概念由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于1948年提出,代指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美国地下反对保守文化的颓废诗人和青年作家。Beat一词带有“颓废、疲塌”的意思,因此“垮掉的一代”也被称为“垮掉派”(beats)或“疲塌派”(beatniks)。



   “垮掉的一代”的产生伴随着国内民权运动和反战情绪的日益高涨,基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政府信任的逐渐丧失,垮掉派通过惊世骇俗和充满叛逆的文学形式来表示抗议。垮掉派成员放荡不羁,多为瘾君子,反对保守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反对以军事工业综合体为代表的冷战文明,反对传统艺术形式,支持性解放和毒品合法化。他们寻求在多样强烈的经历中直接表达感受,又向往禅宗等东方宗教中的顿悟。垮掉派的文学创作受到美国19世纪先验主义作家和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并吸取了欧洲存在主义的思想和东方佛教及禅宗的元素。艾伦·金斯堡和杰克·凯鲁亚克是垮掉派的灵魂人物,金斯堡(Allen Ginsberg)的代表作长诗《嚎叫(Howl)》用赤裸裸的意象,毫无遮拦的描述和激烈的言辞对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进行无情的嘲弄,抨击了美国社会政治生活的黑暗;杰克·凯鲁亚克的半自传体小说《在路上(On the Road)》以卡萨迪为原型塑造了一个执著自我、热情疯狂与玩世不恭的形象,体现了垮掉派追求自我、反对保守的强烈个性。



   “垮掉的一代”对战后美国青年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离经叛道构成了反对传统主流价值观的先锋力量,也为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提供了精神支持。随着如火如荼的政治变革和文化反叛, “垮掉派”在60年代很快演变成了“嬉皮士”。



   “嬉皮士”(Hippie)起源于hip一词。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爵士乐大行其道,非裔美国人开始用hip来表达新潮、精致、摩登之意。1940年,哈里·吉布森(Harry Gibson)新创了hipster一词,用来形容爵士乐和摇摆乐的演奏者,并逐渐演变为形容带波希米亚风格的反传统文化。随后,美国小说家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用hippie一词替代hipster,经由圣弗朗西斯科记者麦克·法隆(Mike Furlong)普及开来。嬉皮文化受到佛学,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法国存在主义等思想的影响,极力批判清教对工作,奉献,责任,理性,成功地过分强调,主张人类应该为了现在而活,解除宗教教义教规对人性的压迫,认为人性应回归到现实,回归到自我。嬉皮文化的核心是反传统,反权威,反社会现存社会机构,主题是爱与和平、致幻剂和摇滚乐。

随着1965年越南战争扩大化,美国在泥沼中越陷越深,政府的暗箱操作将大部分的美国民众蒙蔽在“胜利即将到来”的谎言中,嬉皮士在校园和公共聚集地踊跃举行宣讲会和游行抗议,批判美国政府的对越失误和战争的非正义性。在生活上,嬉皮士继续“垮掉的一代”对于毒品的尝试,大麻,海洛因,LSD等各类致幻剂是他们获得灵魂解脱,达到超我意识的必备品。他们极力谴责社会对种族间通婚的禁令,主张性解放,恋爱自由,主张社会应该对同性恋与双性恋抱以宽容态度。他们热爱摇滚乐,鲍勃·迪伦(Bob Dylan)、甲壳虫乐队(Beatles)和滚石乐队(Rolling Stone)是嬉皮士的精神领袖,通过音乐他们呐喊着对政府、权威,和传统价值观念的不满,以及对自由和真诚的渴望。1969年的伍德思托克(Woodstock) 摇滚音乐节便是嬉皮精神的最好诠释。这场在纽约举行的音乐狂欢吸引了三十多万摇滚乐迷,他们不畏大雨和泥泞,高歌爱与和平,并在致幻剂与性爱中体会到了“存在”的意义和集体诉求。



   尽管参与反传统文化的青年仅占美国青年人口的一小部分,但是极少有人不曾受到嬉皮文化的影响。反叛的气息和燃烧的激情弥散于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不仅造就了嬉皮士们与父辈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也在美国社会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可是,当喧嚣结束,演出停止,生活恢复平静,“X一代”孕育而生了。



  “X一代”(Generation X)最早出现在1964年查尔斯·哈姆布赖特(Charles Hamblett)和简·戴佛森(Jane Deverson)合著的同名小说里,故事描写了20世纪末青年一代的冷漠与拜金主义。随后比利·伊多将其作为庞克乐队的名称,于1978年发行了第一张专辑。但这个词直到1991年道格拉斯·库普兰德(Douglas Coupland)的另一部同名小说《X一代:速成文化的故事(Generation X: Tales for an Accelerated Culture )》的出版才广泛流行起来。



  “他们无法做出决断,他们宁愿在喜马拉雅山远足也不愿意在大公司步步高升。他们中鲜有英雄,没有颂歌,也没有自己的风格。他们追求娱乐,但是其兴趣仅仅局限于电视节目中。他们憎恨雅皮,嬉皮和瘾君子。他们推迟结婚,因为他们恐惧离婚。”



   1990年7月16日的美国《时代》杂志把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4800万美国人都聚合到了“X一代”的名义下。按照《时代》杂志的概括,“X一代”是由一天到晚“挂着钥匙的孩子”成长起来,电视成了父母的替代品,他们有一种被抛弃感,充满怨言且惧怕责任。面对“种族冲突,无家可归,艾滋病,破碎的家庭与联邦赤字”的社会现实与生活问题,“X一代”成了父辈眼中“没有指望的一代”。他们频繁更换工作让雇主大为头痛,他们常常刷暴信用卡购买奢侈品,但事实证明,曾经被认为是自私、没有责任感、我行我素和物质主义的“X一代”现在成为了美国社会的中流砥柱,并改变了人们之前对他们的看法。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了自己的公司,成立了家庭,也有了孩子。他们是出名的家庭主义者,愿意为了家庭放弃事业,他们对未来生活甚至退休生活有详实美好的计划。



   虽然“X一代”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与美国的传统有很大不同,但他们之间的传承并未割裂。与他们的父辈“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们相比,这一代人虽然天性上更加倾向反叛,却不那么激烈,而是更多地修复了上代人与传统的裂痕。他们之所以没有与传统彻底决裂,这是与美国品质教育的努力分不开的。美国的青少年“品质教育”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中学校长协会发起的。据美国“重视品质同盟会”的研究,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和公德,这些超越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传统的价值观念是青少年(“X一代”)“道德品质”赖以建立的六大支柱,是每个青少年务必遵循的道德准则。通过自下而上覆盖了一千五百多个学区,涉及二千四百多万名学生的品质教育,加在“X一代”头上的那些陈词滥调,比如自私、懒鬼、没有责任感等等纷纷不攻自破了。



   当20世纪的尾声敲响新世纪的大门,乐活族开启了美国文化潮流的新篇章。走过茫然的颓丧,狂放的反叛,和平静的回归,美国的青年们从历史中苏醒,找到了一种全新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乐活族们重新思考生活、重新审视时尚、重新定义流行,在现代与自然的矛盾中追寻并实践着一种和谐快乐而可持续的新的活法。

编后语: 快乐地活着。 这将是我们近日播出的话题。 Dialogue今年是十周年,我们的宗旨无非是为了尊严和快乐,国家集体个人都应该为了这个原则而存在。 期待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