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月小姐这样服务:伟大的嬉皮士文化(图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10:40
追溯到60年代美国,那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从马丁·路德·金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越南战争、人类登陆月球、赫鲁晓夫扬言要消灭美国等等都发生在这短短的10年中。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美国二战以来最为深刻严肃的历史时期。源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丰富和接二连三生活问题的刺激,当时的年轻人生存在百无聊赖的迷惘和日益增强的社会责任感的双重矛盾中,在摇滚乐的催化下,年轻人开始融合这双重矛盾中,最终形成了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一种完全自发而纯粹精神性的运动,嬉皮运动。嬉皮运动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独立思考和反叛尝试;开创了自己的生活空间……今天人们仍然喜欢用“纯真、激动、伟大”这样的字眼来形容60年代,不单单是为了回味那遥远的过去,更是源于一种感情的回归。
(自编的饰品、长发、早期的嬉皮士就是这样。图为两位鹤立鸡群的嬉皮)
  虽然有许多原因,但越南战争成为最终导致嬉皮运动全面爆发的导火索。战争开始后,数以万计的美国青年被派往前线,流血、死去。而在当时,越南战争明显是违反民意的,尤其在年青人当中更是如此。在全美校园里,一浪又一浪的反战游行示威此起彼伏。此后不久发生的多宗国民警卫队枪杀游行学生的事件再次火上浇油,最终导致了嬉皮运动的全面升级。在1967年那个被称作summeroflove(爱之夏)的夏天里,“MakeLoveNotWar”(要爱情、不要战争)成为了最有号召力的嬉皮口号。(抛弃世俗与肉体,嬉皮士就是如此纯粹与表面上的不可理喻。图为两位赤身裸体的嬉皮——他们可不一定是情侣)

  很明显,人们至今对嬉皮还存在还很多误解。事实上,60年代留长发的不一定就是嬉皮、嬉皮扮相的也不一定就是嬉皮,更不要说仅仅沿袭了***、性解放的后来者,那么什么样才算是嬉皮呢?

(长发、留须、因毒品与性而生的快乐与无拘无束。图为一群典型的嬉皮村民)
60年代老嬉皮是绝对排斥暴力的(虽然偶尔也有例外,但大多发生在被动的情况下),他们只是消极地制造着自己的世外桃源,在“爱与和平”的思想下,用纯粹精神对抗社会既成的价值观念。嬉皮们的生活非常明显地继承了美国最古老的原住民——印第安人的一切,最显著的一点就是简单原始的群居生活。此外,像印第安人那样在头上佩带羽毛(嬉皮则改为了象征爱与和平的花朵)、身穿古怪的衣物、喜欢吸食烟草(嬉皮则改为了LSD)这些外在特点均符合后来对于嬉皮的形容。更为重要的是,印弟安人崇尚纯精神、热爱生命和大自然、与人为善的本性和嬉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也有这样一种说法,印度安人是最早的嬉皮。 (过着原始群居生活的嬉皮)

关于嬉皮
(以着怪异的服装向虚伪、陈腐的上层社会发起挑战是嬉皮们愿意做的,但幸运的是这种露臀装并没有流行起来)
1966年,旧金山嬉皮获得了压倒的势力,怪诞的发式、奇异而具部落的服装款式、特殊的言谈举止,无一不为年青人所倾心。嬉皮们主张打破原有的生活模式,反对既成的社会体制。嬉皮组成分子包括了白级阶级、蓝领阶级、高级知识分子和社会中各行各业的青年,这种全然凭着自我觉醒的全面性亚文化运动的大本营在旧金山的Haight、Ashbury一带,他们实行自治的原始社区(Commune)的模式共同生活在一起。如著名的jefferson Airplane(杰佛逊飞船)、Warlocks(感恩而死前身)的成员本身也是生活在这样的自治社区中。在嬉皮的社会中,他们从组织的劳动生产中自给自足,也有人用音乐来赚取生活费用,贩卖服装和饰物也是他们挣钱糊口的方法。生活方式虽有不同,但是全体的嬉皮都持着同样的生活信条,即“爱与和平”。 (即使再寒冷,嬉皮们也相信村子远比城里那些钢筋水泥搭起来的监狱要暖和的多)

  “这个家伙是个烂嬉皮!”60年代的标准负责任的家长会对他们的女子这样说。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反正不是什么好人。的确,在当时看来,嬉皮正在游离出传统的生活准则,徘徊在自己假定的理想世界中,并为之感到无比自豪。许多年青人在宣布长大成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成为嬉皮,所以嬉皮运动在后期也不可避免地被视为了一种时尚,这或多或少有些玷污了嬉皮最早的初衷。

  嬉皮今安在?21世纪还需要嬉皮思想吗?纯精神的东西还有号召力吗?60年代走来的老嬉皮依然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随着社会的进步衰老,他们大多已经50多岁了,已经无力为任何光荣与梦想而奔走呼号,他们更多地成为历史的见证。今天的年轻嬉皮更多地在消极避世方面延续着嬉皮的称谓,他们没有什么社会责任感,没有什么影响力,在此消彼长的发展中沉沦。

嬉皮的发展历史

  嬉皮最初的思想动机开始于40年代,在短短的30年中,美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从那时起就已经开始了出现了一种“反establishment”思潮,establishment这个词本身就是非常宽泛的,几乎包涵了全体既成的社会成份,从社会习俗到国家政府,包罗万象。叛逆先锋诗人Allen Ginsberg(艾伦·金斯堡)被认定为这种思绪的教父,在他的带领下,人们首先从文学角度着手,宣泄内心极大的挫折感和他们认为错误的一切。进入50年代后,这种诗歌开始和音乐结合起来,这个时期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在它的影响下,叛逆思想开始广为流传。这个阶段的思想先锋们更多地是在咖啡馆、爵士乐俱乐部这样的场合进行交流,当时他们被称为Beatniks(嬉皮士的早期称谓),他们大多衣衫褴褛,留着大把络腮胡,永远带着太阳眼镜,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们极为明显的叛逆倾向性。Beatniks绝大多数是一些诗人和音乐家,独特的身份赋予了他们更为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两种类型的人往往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者倾向,他们大多喜欢用“I’mHip”来表明称呼自己和朋友。也有人喜欢有Hippie一词,日后Hippie即是源于此。60年代,继承了Beatniks思想的一代新人开始被称为Hippie,他们走出了狭小的咖啡馆,来到校园、乡间。Berkley地区在那段日子里几乎天天举行各种抗议活动和示威游行,种族主义、贫苦、妇女权利等等问题经常成为嬉皮声讨的对象,偶尔会发生一些过火的行为,所以那时嬉皮被捕的事情屡见不鲜。嬉皮运动开始时规模很小,而且发展缓慢,但在音乐和越南战争介入后,形势立刻得以改观。越南战争无需赘述。音乐则是后来更具影响力的因素,通过Joan Baez、Bob Dylan、Arlo Guthrie等抗议歌手的参与,音乐凭借流行性很快把嬉皮思想传递开来,尤以Bob Dylan为最,他横跨60、70年代,领导着美国摇滚内在思维的进行和发展。直到今天,他的存在仍在思想内涵的领域上发生着重要作用,然而他最巨大且具决定性的影响,仍是特指为60年代。 [ 此贴被雪侍宵在2007-06-30 14:41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斯大林 好评度 +10 2007-06-30 优秀文章 斯大林 好评度 +10 2007-06-30 优秀文章 斯大林 好评度 +10 2007-06-30 优秀文章 斯大林 好评度 +10 2007-06-30 优秀文章 斯大林 好评度 +10 2007-06-30 优秀文章 斯大林 好评度 +10 2007-06-30 优秀文章 隐藏评分记录清空我的评分动态6 条评分 回复 引用 举报顶端 雪侍宵 离线

 

 

级别: 从四品上太中大夫

爵位: 男爵

 

显示用户信息 

  • UID12831
  • 精华 18
  • 发帖3113
  • 配偶未婚[向他求婚]
  • 历史币6291 元
  • 白银31542 两
  • 黄金0 两
  • 交易币0
  • 好评度1525 点
  • 管理积分0 点
  • 学术积分10 点
  • 在线时间388(时)
  • 注册时间2007-06-17
  • 最后登录2009-07-29
只看该作者   小中大   沙发  发表于: 2007-06-30 (对于现在的歌手来说,举行一场有数万观众列席的演唱会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但嬉皮时代可并非如此——只要你拥有迷幻音乐,那么你便拥有数十万忠实于这种摇滚风格的铁杆歌迷。图为当时司空见惯的露天郊外音乐集会。)     60年代中后期,超大规模的露天音乐演出造就了嬉皮运动最辉煌的时期。朴素思想、爱、和平、性开放、***、反战呼声和几十万嬉皮共同出现在演出台前,一切都温馨的、混乱、疯狂、肮脏在嬉皮伟大的质朴情怀下显得高尚起来。

  辉煌是短暂的,它或许也该如此,在1969年Woodstock音乐节达到顶峰后,嬉皮运动逐渐开始衰落。这其中自有原因,比如公民权利的普遍提高和越南战争的结束等等。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80年代的里根执政时期,美国在和前苏联的各种竞争中屡屡胜出,加之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优越感,人们已经开始习惯用个人角度考虑问题,而嬉皮运动一直依靠的是集体力量,这种从“我们这一代”到“我这一代”的巨大思想转变最终使嬉皮们丧失了存在的前提。这个阶段为“我这一代”年青人瞩目的是先前为嬉皮不齿的“种族主义”,3K党抬头和白人至上主义的膨胀成为了标榜前卫的一种手段,“爱与和平”的旗帜就这样被人们仍到了阴沟里
(毒瘾发作——让嬉皮臭名昭著的现象之一)

与嬉皮相关的艺术作品
1.鲍勃·迪伦:《别回头》   这部记录片是对BOB·DYLAN1965年英国巡演的忠实记录,导演彭内贝克用影象清晰的说明那时鲍波与批头士是多么的不同,与同时期的《苦难日之夜》相比,《别回头》更直接,深刻,对自己的拍摄对象也没有造星般的刻意吹捧,甚至还有毫不掩饰的刻意嘲讽,但是,再冷静的镜头都无法掩盖年轻迪伦的灿烂光芒,同现在的老迪伦相比,年轻的他无与伦比的傲慢,机智,激情洋溢,而其中一段以跨掉派代表艾伦·金斯堡为背景的开场 更是弥足珍贵。 2.披头士:《苦难日之夜》
披头士的第一部电影《A Hard Day's Night》诞生于1964年。随即推出的这张同名专辑收录了电影中出现的歌曲以及与电影无关的几首作品。制作这部电影的最初目的是进一步宣传披头士,而数十年后,这部黑白色调的小制作却成为公认的经典。

在音乐上,这张专辑获得巨大成功,留下数首名作,如《A Hard Day's Night》,《And I Love Her》,《Can't Buy Me Love》等。

专辑的封面设计,后来作为波普艺术风格的典型教案,引用至今。
3.滚石乐队:《gimme shelter》
美国1970年梅氏兄弟经典记录影片,描述的是发生於1969年Woodstock音乐节四个月之后的冬天,Rolling Stones发起的Altamont免费演唱会在暴乱中落幕,一个黑人青年在舞台前被活活刺死,在冲突中挂彩的孩子不计其数。本片的名气远在woodstock之下,但就意义与成就来说不遑多让的Rolling Stones乐队传奇演唱会枪杀事件的电影。这支乐队可以说是六十年代摇滚的终结者,当然它的表面现象是1969年12月,当时,在美国有大量乐迷的Rolling Stones在美国加州奥德蒙举行一场免费演唱会,当天有40万观众来到现场,但悲剧发生了,被聘来维持秩序的飞车党在演唱会上演了暴力的场面,一名观众被追杀而死。这部记录片记下了“滚石”乐队最值得珍藏的瞬间,也记下了“地狱天使”的凶猛身影,本来是来维持次序的他们最终却与部分观众大打出手,让60年代爱与和平的聚会的巨大神话在瞬间倒塌,正因为这些无比真实的镜头,这部电影在摇滚文献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关于乐队

  应该说现在用任何无与伦比的溢美之词来形容目前的“滚石”乐队都不会为过:当今乐坛最伟大的乐队,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乐队之一,流行乐史上最重要的乐队之一,摇滚史上最有影响的乐队之一,现场演出表现最棒的乐队之一。

“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的名字取自于前辈艺人Muddy Waters的一首歌曲“Rollingstones Blues”。乐队从1962年年底开始在伦敦的Marquee Club表演,自此他们开始了不凡的音乐生涯。早期的The Rolling Stones的作品走的是民谣和节奏&布鲁斯路线。1965年,“滚石”发表的第一首上榜歌曲“满足”(Satisfaction)奠定了乐队的基本音乐风格,不仅如此,这首名作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取得了很大的反响,它引导了摇滚乐的创作演变为具有社会意义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

60年代末,The Rolling Stones发行的几张出色专辑《乞丐的宴会》(Begger’s Banquet)《魔鬼陛下的乞求》(Their Satanic Majesties Request)以及后来的《让它流血》(Let It Bleed)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成为了摇滚史上的经典杰作。那个时代,The Rolling Stones的作品比The Beatles更有现实意义和反叛性,他们的歌曲反映了60年代西方青年最有共鸣的心声,这些率直,纯朴作品也是当时欧美大众文化的典范,“滚石”乐队本身也建立了自己富有个性与时代感召力的形象。我们不会忘记这些令人百听不厌的不朽名曲:“Street Fight Man”(街头战士)、“Gimme Shelter”(给我庇护)、“Jumping Jack Flash”(闪光的爆竹)、“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你总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Ruby Tuesday”(闪亮的星期二)、“Sympathy For The Devil”(恶魔的怜悯)、Start Me Up”(从我开始)┅┅。

鼎盛时期的“滚石”乐队能精确,生动地演绎布鲁斯音乐,另外他们表现的成熟,丰富的硬摇滚(Hard Rock)曲风能使人激动不已,The Rolling Stones形成的夸张,豪放的音乐表现特征也使他们成为经典摇滚(Classic Rock)的奠基者之一。The Rolling Stones与The Beatles(甲壳虫)、The Kinks(奇想)还有The Who(谁人)等乐队一起开创了60年代英国新摇滚文化的新纪元。

进入70年代以后,“滚石”推出了象《Sticky Fingers》(小偷小摸)和《Exile On Main Street》(街头流亡者)这样优秀的唱片。The Rolling Stones在各地的演唱会使无数歌迷领略到了摇滚乐无穷的魅力与巨大快乐,“滚石”确实影响了后来许多出色乐队的创作和成长。

80、90年代,“滚石”依然活跃于音乐舞台,他们1988年发行的专辑《钢轮》(Steel Wheel)引起了很大的轰动。94年的专辑《Vooddo Lounge》与1997年专辑《Bridge To Babylon》(巴比伦之桥)均取得了乐评界的好评并在销量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The Rolling Stones的音乐历程几乎见证了整个摇滚乐的发展,与当年同样伟大的“甲克虫”(The Beatles)乐队相比,“滚石”远具有旺盛的创作力和生命力,The Beatles从60年代初至1970年只生存了8年时间,而The Rolling Stones至今已辉煌了40年,可以说“滚石” 是目前举世公认的资历最深,地位最高的乐队组合。

“滚石”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狂放、自由的美。在他们洒脱,亮丽,厚实的乐曲声里,体现了一种超然忘我的纯真与叛逆。The Rolling Stones用最直接,最可爱的音乐形式带给你对人生,对爱情和理想的一种美好向往与回味。

“滚石”也是个擅长现场演出的乐队。这么多年以来,The Rolling Stones始终频繁地活跃在各地的舞台,据说他们一年的演出次数近百场,同时他们的专场音乐会也是最受全球歌迷欢迎的。“滚石”在主流经典摇滚的创作与表现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如果你在现场,一定会被他们绚丽多变,热力四射的情感表达所鼓舞,在其那些Non-stop精彩绝伦的不朽名曲中陶醉甚至忘乎所以。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隐藏评分记录清空我的评分动态 共 条评分 回复 引用 举报顶端 雪侍宵 离线

 

 

级别: 从四品上太中大夫

爵位: 男爵

 

显示用户信息 

  • UID12831
  • 精华 18
  • 发帖3113
  • 配偶未婚[向他求婚]
  • 历史币6291 元
  • 白银31542 两
  • 黄金0 两
  • 交易币0
  • 好评度1525 点
  • 管理积分0 点
  • 学术积分10 点
  • 在线时间388(时)
  • 注册时间2007-06-17
  • 最后登录2009-07-29
只看该作者   小中大   板凳  发表于: 2007-06-30 乐队主要成员:
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主唱,1943年7月26日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的达特福德
基斯·理查德(Keith Richards):吉他手,1943年12月18日生于英国肯特郡的达特福德
朗·伍德(Ron Wood):吉他手,1947年6月1日出生于英国伦敦
查理·沃茨(Charlie Watts):鼓手,1941年6月2日出生于英国米德尔塞克斯郡

附: “滚石”乐队光辉成绩:

英国金榜史上唯一同时分别在60、70、80、90年代都有专辑作品跃登冠军的乐团
Billboard单曲累积统计—乐史上10大艺人/乐团之一(列名第7位)
Billboard专辑累积统计—乐史上10大艺人/乐团之一(列名第6位)
缔创8首全美排行冠军单曲、2首亚军曲、13首TOP 10、18首TOP 40
缔创9张全美冠军专辑、5张亚军专辑、20张TOP 10专辑
缔造10张英国金榜冠军专辑、5张亚军专辑、15张TOP 10专辑、3张冠军EP
英国金榜战果辉煌—缔造8首冠军单曲[包括:“(I Can‘t Get No)Satisfaction”、“Paint It Black”、“Jumpin‘ Jack Flash”]2首亚军曲、11首TOP 10与17首TOP 40


                    4.彼得·方达:《轻骑士》

获奖纪录:获第22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禁级:XXX [剧情]故事发生在美国加州南部。嬉皮士打扮的怀特和比利骑着两辆时髦的哈雷摩托车来到一家小酒吧,他们从毒品贩子杰索斯手里买了一些毒品,然后奔赴机场,在那里,怀特和比利又成了卖方,他们把毒品卖给一位刚下飞机的大亨,从中赚取了一大笔中介费。怀特将赚来的钱藏在摩托车油箱里,然后开始了他与比利横贯美国东西的旅行。他们的目的地是路易斯安娜州,他们要参加那里的狂欢节。
  跨过科罗拉多河大桥,两人进入了亚利桑那州。夜晚,他们就在野外过夜。途中,一个陌生人搭上了他们的车。他们一同经过雄伟陡峭的岩石、穿越荒无人烟的沙滩,来到一个印第安人居住区。这里就像一个接待站,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有印第安人,也有从城市来的嬉皮士。陌生人看上去对这里很熟悉,和一个叫莉莎的姑娘打得火热。怀特和比利带着莎莉和莎拉两个姑娘到河里游泳。陌生人对怀特说这是个好地方,怀特却表示早晚要离开。
  怀特和比利来到墨西哥州的织女城,在那里他们遇到一个少年鼓乐队,便不知不觉地加入了这支队伍,结果被警车盯上,稀里糊涂地进了监狱。一个叫乔治的年轻律师和二人同住一间牢房,乔治家庭富有,但却情愿关在监狱里自在地酗酒,免得在家里听父亲的责骂。乔治帮怀特和比利解了围,并表示愿与他们一块去新奥尔良。
  在宿营地,怀特劝乔治抽点儿大麻,乔治禁不住诱惑抽了几口。这天,三人来到一家餐馆,餐馆里所有的人都向他们投来敌意的目光,并对他们的嬉皮士打扮议论纷纷。见此情景,三人只好离开。几个姑娘想乘他们的摩托车兜风,怀特也没敢答应。
  夜晚,怀特和伙伴们围着篝火聊天。乔治对美国社会的变化大发感慨,比利则不解为什么一路上碰到的人都那么害怕他们。半夜,三人都已熟睡,几个手持木棒的男人突然偷袭了他们,乔治被活活打死,比利和怀特也被打得头破血流。
  比利和怀特终于脱险,来到了新奥尔良,走在大街上,人们都化着妆,戴着面具,正举着火把游行。两人带着两个妓女离开狂欢的队伍,来到一个公墓,吃了***的他们,产突然亢奋起来,大声哭喊着,仿佛听到了来自天国的朗读《圣经》的上帝之声。
  比利和怀特十分兴奋,满怀过富人生活的梦想离开了新奥尔良。突然,一辆货车从他们身后驶过,车上一个凶恶的男人举枪瞄准了他们。枪声响起,比利应声跌倒,怀特停车奔向比利,用上衣把比利盖上,然后驾车追赶凶手。又是一声枪响,“轰”地一声巨响,怀特摩托车爆炸了,熊熊烈焰燃烧起来……
  [焦点]本片作为一部狂飙突进式的“嬉皮士电影”,其主人公们吸毒和性放纵的生活方式引起了强烈的争议。
  [背景]本片虽因描写的人物而引起争议,但这并未影响它获得奇迹般的成功,1969年本片因奥斯卡奖七项提名而在欧洲大受欢迎,在第22届戛纳电影节上,本片夺得了最佳处女作奖。本片投资40万美元,票房收入却达2500万,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与其时代背景不无关系。上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面对越战失利和政治丑闻,对国家失去信心,很多人依靠吸食大麻来麻痹自己的神经,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垮掉派”文学、迷幻摇滚等艺术形式应运而生,本片便是这一时代的产物。
  本片的成功使影片的作者彼得。方达和杰克。尼科尔森一夜成名。而对于影片导演兼主演丹尼斯。霍柏来说,本片亦可谓他一生中电影成就的顶点。1955年,他与詹姆斯。迪恩合作,参演《无因的反抗》时,大概不会想到,他后来的电影生涯会与反叛联系在一起。其实,早在霍柏11岁时,他帮助叔叔打理农场,就发现了酒精的妙处,之后,就再也没离开过它。他嗜好毒品,甚至尝试过每一个品种。当上演员后,他仍然保持着固执妄想的个性,他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曾经和他合作过的詹姆斯。迪恩,他甚至还极力模仿迪恩赌气时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姿态,为此,他吃了不少苦头,在拍摄《一门四虎》的一个镜头时,他因执意模仿,被导演叫停重拍了80多条。本片之后,霍柏即率摄制组前往拉美地区拍摄反映前辈福勒在秘鲁拍片经历的影片《最后的电影》,但由于某些政治原因,这部影片最终并未公映,他也因此终止了自己的导演事业,而以一个演员的身份重新亮相影坛,一直持续至今。在他30多年的电影生涯中,他演出过《蓝丝绒》、《生死时速》、《水世界》等著名影片,而作为导演,他拍摄的《本色》同样为人瞩目,但就像《公民凯恩》之于奥逊。威尔斯那样,本片是丹尼斯。霍柏终生难以逾越的高峰。
  本片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彼得。方达和霍柏境遇相仿。彼得从小就生活在父亲亨利。方达的阴影之中,他10岁那年,身为贵族后裔的母亲割腕自杀,8个月后,父亲娶了位21岁的年轻姑娘,这使他的心灵受到重创。在陪同父亲旅行结婚的途中,他用枪打穿了自己的腹部,幸亏附近一位常给监狱犯人看病的医生救了他。做演员后,他也并不顺心,同大名鼎鼎的姐姐简。方达不同,他几乎没演过什么像样的角色。
  然而,一件事把两个失意的人联系在了一起:霍柏结婚了,妻子是制片人利兰。海沃德的女儿,岳母则是亨利。方达的前妻。婚后,霍柏并没有放弃以前的生活方式,他常常借酒撒疯,殴打妻子。1968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正在多伦多为一部影片做宣传的彼得。方达因找不到印度大麻而萎靡不振,在给霍柏打电话闲聊时,一个念头突然闪过他的脑海。他对霍柏说:“我想到一个影片题材:两个人为贩卖毒品,骑着摩托车横穿美国。”霍柏连声叫好,两人一拍即合,《逍遥骑士》由此诞生。然而,本片上映后,却受到好莱坞传统制片人的冷遇,不过学生、嬉皮士和艺术家们却大为赞赏,尤其是在嘎纳电影节上,雷鸣般的掌声把它送上了最佳处女作的领奖台,以至于多年后,它的宣传海报还被贴在巴黎大学生区街上显著的位置。
  本片可算是欧美公路片的先驱,对后来欧美“公路片”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它的影响下,上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公路片”,并涌现出了像文德斯、大卫。林奇这样成绩显著的公路片大师。“公路片”并不以展示风光为目标,而是以一种流动的视点,在时空上大容量、大跨度地揭示社会现状,因而也成为社会批判性电影的一种常用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片不仅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嬉皮运动的经典符号之一,更是新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分水岭,它的成功,如同狂风暴雨,席卷了好莱坞,致使各大公司几乎在一夜之间淘汰了整整一代编剧、导演及行政管理人员,而换上了新一代的年轻制作者,利用年轻人与现存社会的矛盾,把革命包装成畅销的梦幻产品。
  [欣赏]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处在一个混乱时期,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风气都在发生变化,年轻一代更是不顾一切地追求个性的解放。本片正是这一时期美国青年人寻求“极端自由”的体现,它不同于以暴制暴反抗社会的《帮尼与克莱德》,而是以一种消极的、避世的态度来反叛社会。从1954年马龙。白兰度的《野小子》开始,酷劲儿十足的叛逆摩托党就在银幕上耀武扬威,到1969年的《逍遥骑士》,摩托英雄可以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应该说,《逍遥骑士》是一部充满了惶惑、否定、叛逆和悲剧的存在主义式公路电影,就像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所描述的那样:“我与之交往的人只是那些疯狂的人,他们为疯狂而生活,为疯狂而交谈,也疯狂地寻求着得到拯救;他们渴望同时拥有一切东西。这些人从不抱怨,语出惊人,总是燃烧、燃烧、燃烧,就像传说中那些闪着蓝色幽光的罗马蜡烛一样……”影片中两个留着长发、奇装异服、携带着毒品四处游荡的主人公,最后被一个过路的卡车司机莫名其妙地开枪打死,这种叙事方法,并非好莱坞之惯常,但却获得了奇迹般的成功。
  可以说,本片的这种成功奇迹,是时代与英雄互动式作用的结果,当怀特和比利两位“逍遥骑士”披着长发、奇装异服,驾着哈雷摩托,在摇滚乐中穿越美国蛮荒之地时,他们进行的是一场文化冲突的征战,这种征战和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时代精神相呼应。作为一部表现嬉皮士生活的电影,本片片名《逍遥骑士》“Easy Rider”意为“逍遥自在的”、“温和的”等,也正很好地反映了片中怀特与比利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想妨碍任何人,自由自在,但在守旧者看来,他们却是一种威胁。本片通过两个嬉皮青年的死亡之旅暗喻出美国这个“民主国家”内部的腐朽黑暗。
  作为一部公路电影,本片剧情围绕主人公的旅途展开,片中荒无人烟的大草原、高耸入云的岩石,都让人联想到经典的西部片,而它借助富有诗意的美国南部蛮荒风光与追寻自由青年的放纵行为相互映衬,则寄寓了对昔日美国精神的怀念及追问,美好生活是否已经远离人们?是否永远遥不可及?在彼得。方达和丹尼斯。霍柏他们看来,西部荒原是人类自由精神和美国早期开拓精神的最后的前哨站,昔日的自由精神与今天的反叛姿态之间有着精神上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共同的对立面则是虚伪的道德观准则和价值观。本片没有简单地停留于公路风光的展示,而是以绮丽的自然风景作为尖锐主题的反衬,进而烘托出这一现实悲剧的严肃与残酷。
  本片的浪漫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具有西部风情的风景上,片中主人公也和早期的西部开拓者有着惊人的相像之处,他们都无视时间的束缚,作为一个“终极自由”的追求者,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但却仍然义无反顾。霍柏与方达,由于自身的命运与品格,对片中社会边缘人的心境体味至深,因而演起来得心应手,也正因为他们这种怀旧情绪和历史情结,提高了本片的价值,赋予了本片超越单纯、展示时代判逆者形象的层次,并最终获得文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