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冲冲奉命把花送qi:琵琶声断月黄昏——读杨玉香《答林景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6:01:47

琵琶声断月黄昏——读杨玉香《答林景清》

作者:天地间一怪人   标签:杨玉香林景清2011-02-25 21:40 星期五 晴  相思,一般说的是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老舍在《二马》中说过:“相思只有甜味,单思完全是苦的。”看下面这首诗,是甜是苦?
  
  销尽炉香独掩门,琵琶声断月黄昏。愁心正恐花相笑,不敢花前拭泪痕。
  
  作者杨玉香是明宪宗时期秦淮河畔的名妓,也算才女。写这首诗时,她才十五岁。书上说她“色艺绝群,性善读书,不与俗人偶,独居一室。”且看她如何写出少女的孤独感和相思情。“销尽炉香独掩门”,作者终日闭门不出,看着炉香烧尽。炉将熄,灯将灭,往往使人心灰意冷,给人以悲剧感和无助感。“琵琶声断月黄昏”,白天好过,夜晚难挨,何以遣怀,唯有寄托琴弦。古代的才女往往琴棋书画都会,弹琵琶可能是基本功。作者看着月照花间,却无心去赏,遂随手弹奏琵琶,然“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结果,真的把琴弦拨断,显示了愁情之重。“愁心正恐花相笑,不敢花前拭泪痕。”弹着弹着,止不住留下泪来,但又不敢用手拭泪,原因竟然是怕眼前的百花取笑。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活脱脱把少女的羞涩之情和活泼之心描绘得淋漓尽致。
  
  何人让杨玉香如此牵肠挂肚?就是林景清,闽县一个有钱公子。才女往往眼光高,书上说杨玉香“贵游慕之,即千金不肯破颜。”那林景清是怎么赢得杨玉香芳心的呢?林景清喜欢狎妓,和杨玉香的一个姐妹邵三相好。他犯了文人的臭毛病,就是爱写诗。事也凑巧,他的诗被杨玉香意外看到,杨玉香“击节叹赏”,并自作多情,补题一首诗。这时,林景清来找邵三,与林玉香打个照面,“一见魂销”。自古男儿皆好色。林景清请求邵三帮忙,邵三也大度,带他“穴壁潜窥”,看到“玉香方倚床仁立,若有所思。顷之,命侍儿取琵琶作数曲。”林景清情不自禁,归馆以诗寄之。写的是:“倚床何事敛双蛾?一曲琵琶带恨歌。我是江州旧司马,青衫染得泪痕多。”把自己渲染得相当悲切。礼尚往来,杨玉香也得答诗,写的是什么?就是本文开头那首。可见,此诗写作的时间并非二人恋爱之后,而是“一面之缘”之后。这不就很明白了,一个有情,一个有意。等林景清再访杨玉香时,二人“一见交欢,恨相知之晚也”。当晚,“景清留宿轩中,则玉香真处女也。”林景清真是艳福不浅,他还自鸣得意地留下艳诗:“十五盈盈窈窕娘,背人灯下御红妆。春风吹入芙蓉帐,一朵花枝压众芳。”
  
  二人同居数月,林景清要回家了。杨玉香真是痴情,发誓洁身以待,并将所住琼华馆改名“一清馆”。另外,还说了几句名言:“见郎欢喜别郎忧。妾心正似长江水,昼夜随郎到福州。”可怜女子,别后六年没有收到林景清任何音信。奇怪的是,也没有留下任何相思之诗。
  
  六年后,林景清到金陵寻访杨玉香时,邵三缟素出迎,告诉林景清:“自君去后,妹闭门谢客,持斋诵经,或有强之,万死自誓。竟以思君之故,遂成沉疾,一月之前死矣。”林景清感动不已,当晚独宿杨玉香房中,睹物思人,不能入睡,遂吟诗一首:“往事凄凉似梦中,香奁人去玉台空。伤心最是秦淮月,还对深闺烛影红。”真是个才子!
  
  世事弄人,红颜薄命。林景清可能是个花花公子,也可能是个情义之人。据说他没回金陵,原因是当时东海倭寇烧杀劫掠,怕伤着性命,等倭寇平息,已整整六年。我倒觉得这不可信。可怜杨玉香,身在红尘,无依无靠,孑然痛苦地由希望走向绝望,走向人生的终点。
  
  秦淮河还在流淌,洋溢着别样的风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