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无法保存png格式:人教版普高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第五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0:52:07

第五单元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引言分析

  本单元的引言部分简明介绍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程,选择了衣食住行、交通、传媒等比较典型方面的内容,从三个阶段分析了变化的状况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使教师和学生充分了解和感受在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大环境下,中国社会生活变化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同时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建设具有时代内涵的精神文明,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才会发生根本改观。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我们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通过访谈、调查、查阅资料、比较学习的方法全面审视世界环境下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使学生在感受历史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步具备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探讨人民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以及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因素,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在全面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基础上,间接获取认识社会、实践社会的经验。
第十四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难点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局面出现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以来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国门洞开,使原来落后的中国被迫向世界先进文明靠拢,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也说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才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才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这一部分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学生通过图片、访谈、切身体会等有比较直接的感性认识,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易于调动学生思维。

  本课引言部分选用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给光绪皇帝的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于“与欧美同俗”,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开启民智的意义。辫子尽管不是汉族的装束,但已通行了几百年,由长期生活积淀形成的心理习惯已经积重难返。主剪者更把这一行动视为支持革命的召唤,到辛亥革命前夕形成高潮,人们欢欣鼓舞地选吉日,拜祖宗,放爆竹,剪辫子。对辫子的态度,是非荣辱的两极对立和迅速转化,极为敏感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中社会风尚的起伏激荡。由此,体现出维新派人士在改良道路上的进步性。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为什么康有为提出“断发易服”主张?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导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教材以鸦片战争为界限介绍了战争前后人们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选取了比较有典型性的衣、食、住、风俗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了解西方的社会生活影响了中国,中国也在国门打开后开始向西方学习。在讲述变化内容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完整认识,同时获得研究历史问题的必要方法。

  (1)动荡变化中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以鸦片战争为转折点,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开始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1840年,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谋求打开中国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蓄意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据此,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主权等一系列主权遭到破坏。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商品侵略和资本侵略,西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也随之传入我国。最早认识到中国落后状况的有识之士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随后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先后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使国人进一步了解西方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社会生活也从多个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变化更为明显。

  (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教材中运用具有时代气息的图片、文字资料展现了衣、食、住、风俗方面的变化,教师还可以适当运用影视、音像等资料的生动再现补充历史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

  从“衣”的方面来说。人们的衣着服饰基本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审美价值取向。首先,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逐渐进入城市居民生活。其次,辛亥革命期间,青年学生率先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经过改制的中山装受到维新人士的欢迎。第三,20世纪20、30年代,服饰有了更大变化。在服装变化中,穿洋装是一大时尚,这不能简单地归于崇洋的倾向。民主制的确立激励了人们对西方民主社会的向往,人们醉心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认为由这种思想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社会的前进方向,洋装是文明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喜爱。社会实践的结果是,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服装,而是促进了中国服装的改良。中山装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以西服为模本,改大翻领为立领,四个贴口袋,五个扣。女性服装一改宽大直筒式的满装,依照西方的人体曲线美加以剪裁,演变成今日的旗袍。这都是沿用西式服装的审美和价值观念,结合中国传统的某些形制而创作的新服饰,可谓西体中用最成功之作。穿什么,不穿什么是个人行为,一些先进的思想家们把个人安排生活的自由视为个体自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力。个性解放的呼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生活欲望,在穿着打扮上追新求异,西装革履,长袍马褂,真正开始了服装自由穿着的时代。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服装的变化得风气之先,敏感地表现了文化气候的走向。

  从“食”的方面来说。民以食为天,饮食受到自然环境、生产水平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同时具有强烈的民族地域特性。中国的饮食种类丰富,特点明显,南方和北方不同的生产方式和作物种类导致地区性差异明显,南方以稻米为主,北方以面食肉类为主。北京作为都城,除了宫廷菜以外,各大菜系涌入京城,特别是鲁菜几乎成为京菜的代表,八大楼以及具有北京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东来顺涮羊肉等老店享誉京城。此外,种类繁多、口味丰富的各色小吃更是深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有些一直流传至今,依然受到民众的喜爱。鸦片战争后西式餐饮成为大城市的消费时尚。西式餐馆出现,西式点心、饮料、糖果也为大众接受,如上海等城市中,出现了由国人经营的第一家西菜馆──“一品香”,西餐的传入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饮食结构。

  从“住”的方面来说。中国南北方的民居结合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江南的民居等。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从沿海到内陆一些城市设立了外国人的使馆、领事馆、洋行、货栈、银行、近代工厂等也纷纷出现,相应出现了具有西方建筑特色的各式洋房,供外国人居住。一些官员和富商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电灯照明在城市中出现,房屋格局、生活设施、装饰风格都有了很大变化。上海、广州、青岛成为中国近代城市的典型代表。教材选用了北京传统四合院和新建洋楼的照片,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分析两者的不同,感受居住条件的变化。也可以进一步探讨形成这种建筑特点的深层原因,如四合院体现出的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秩序,长幼有序的传统道德观念,富贵吉祥的人生理想境界,安详恬淡的日常生活情趣,由此感受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从“风俗”的方面来说。鸦片战争后,人们痛感中国积弱由于民智未开,欲启民智必先革除社会中的陈规陋习,鸦片、缠足即为两大现象。近代社会风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倡导“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主张改革婚姻制度。随着辛亥革命的兴起,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人们把断发易服作为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主文明的直接斗争。民国时期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断发易服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导下的风俗改良,不同于历代改元易服之举,历史上的变衣冠所变的形制,不变的是伦理性和等级性,民国初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和燕尾服作大礼服,是对封建服式等级制的彻底否定。孙中山还提出“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作为改良服饰的指导思想,这一与现代文明接轨的服装观念在中国的实施,使得人人须臾不可离身的服装,彻底摆脱封建伦理的规范,向着实用、经济、卫生、美观的方向发展,这是服装史上的重要转折。妇女缠足实际上是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的具体体现,妇女处于对男子的从属和依附地位,缠足大小成为男子品评女性美的一种畸形尺度,不仅在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而且成为文人笔下描绘和宣扬的对象,这种对女性身体的摧残反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特征。而主张断发反对缠足这种纯粹的个人行为,在中国反对封建的进程中成为思想启蒙的先声。

  近代社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近代城市生活之中,广大农村依然存在着旧式的生产和生活习俗,处于落后、封建的状态。

  第二目,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教材分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后)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情况学生可以通过家庭和身边的变化有更加直观地了解,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可由学生作介绍,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1)新中国后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教材在第一段中说明人民当家作主是建国后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城市居民的劳动就业问题,使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通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打击不法商贩的投机倒把活动,稳定物价,得到群众的拥护,统一财经的措施解决了供求、劳资等矛盾;合理调整工商业,调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又进行了增产节约运动。这样到50年代初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基本保障了人民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社会风尚的主流。

  教材第二段说明了改革开放后发展原因是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沿海到内地形成开放的新格局,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建国后社会生活的表现: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没有彻底执行八大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50年代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城镇人口增长过快,也成为经济增长的沉重包袱。60年代与苏联关系破裂、自然灾害产生了较大影响。总体来看,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大,还需进一步解决温饱问题。这一时期,许多生活必需品都凭票证供应,定量供应,在此可根据教材中选用的图片进行分析。有收藏爱好的同学还可以进行实物展示,增加生动性和感染力。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政府下令取缔了卖淫嫖娼、贩毒吸毒等丑恶现象。改革封建婚姻制度,改变包办婚姻,提倡婚姻自主,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妇女,提高了妇女的地位。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构建了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范式,也为婚姻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变化也可以从衣、食、住、风俗等方面进行学习。从“衣”的方面来说,人们走出了过去千篇一律的“蓝海洋绿海洋”,开始追求五颜六色、款式新颖的服饰,追求个性化的表现,甚至品牌效应。衣着的变化不但说明人们富裕了,也说明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也在悄然变化,而且服装材质丰富,设计新巧,工艺水平也提高了。这些充分说明我们国力在增强。这方面学生体会很多,可适当补充,同时引导注意攀比、高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食”的角度来看,经济体制改革后,粮食产量增高,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取消实行了几十年的票证,1987年政府发动了“菜篮子工程”,可结合教材中学思之窗的内容,完成思考题。也可结合本地情况进行社会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从物资匮乏到产品极为丰富,从最初的填饱肚子到现在的食不厌精,普通人家的餐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可通过自身感受分析饮食内容和饮食观念的变化源于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

  从“住”的方面来说,人民的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由普通平房到简易楼房再到90年代以后国家启动安居工程,保障中低收入职工的住房福利,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1991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七平方米,2001年已经达到10.5平方米,十年的时间增加了50%。到2001年底,中国城乡住宅竣工面积已经达到13亿多平方米,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产业。人们的居住质量也在进一步改善,不仅满足于宽敞舒适,在环境优雅、价格适当、个性装饰等方面有了更多要求。为使城市建设更趋于合理化、规范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城乡规划的监管。同时,中国的住宅建设更加注重人性、生态和环境保护。

  从“社会风俗”方面来讲,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五一”“十一”长假,成为人们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黄金周。居民的休闲生活更加多彩,休闲度假、郊区游、出境游以及娱乐健身等逐步成为市民生活的新内容,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关心自己、关爱他人、关注社会成为新的社会时尚。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一目的教学,重点在于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顾近代历史的开始标志鸦片战争进行知识的再认再现,导入新课程的学习。变化的原因首先在于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政策,可以设问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与学生用辩证观点共同探讨危害和客观进步的因素。其次回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影响,从而得出中国的进步是在与列强不断斗争、不断学习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的结论。在讲述“近代生活变化的表现”时,通过衣、食、住、风俗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利用教材中的图片,也可补充一些这一时期的资料,重点突出变化及意义。例如孙中山先生提出“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作为改良服饰的指导思想,据此原则设计出中西合璧的中山装,依据“礼,义,廉,耻”定前身四个口袋,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依据五权分立原则,前身改为五粒钮扣,依据三民主义原则,将袖口定为三粒扣;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以其特有的政治意义很快推广,而且成为中国人具有代表性的服装。再如社会风俗的变化,重点要突出“断发易服”的意义,可结合康有为的上书进行分析,了解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鼓励学生阅读“历史纵横”拓展相关知识,推荐学生阅读鲁迅小说《风波》、《阿Q正传》等,了解文学创作后的历史背景。

  关于“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一目的讲述,分析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时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简单介绍了解稳定物价的必要性,建议学生通过访谈进行了解,搜集一些全国和地方的票证实物或图片,通过直观认识思考50-70年代经济发展特点。对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化,学生可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式学习,结合教材所给图片、数据资料,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如居民收入和财富大幅度增加、衣食住行发生巨变、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发展重大变化。建议学生通过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粮票、布票、购货本等实物或图片

  凭票购物、凭购货本买东西,没有票证即使有钱也没有用。可见当时的物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还不能让大家随意购买。在三十年前,这些东西是居家过日子的命根子,比钞票还重要,在那个时代,许多东西光有钞票是买不到的。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产品不能充分满足人民需要。跟共和国一起长大的这一代人,小时候常喝牛奶的不多。因为当时收入低,奶牛也少。解放初期,全北京只有1500头奶牛。改革开放后,喝牛奶的人多了,以至于排队取奶成为街头一景。现在老百姓越来越注意营养均衡,口味新鲜,健康绿色食品这个词对我们大家来说已是很熟悉了。

  案例二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三大件的变迁、更替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问题,由70-80年代初期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的空调、冰箱、电视机,到现在升级为电脑、住房、小轿车,消费能级从百元、千元级商品向万元级、十万元级攀升。个人信贷消费、刷卡消费迅速普及,住房、汽车、通讯、教育、旅游成为新消费热点,2003年销售各类汽车40.8万辆,实现零售额305.2亿元。

  案例三 中国女子的传统服装──旗袍,来说明当时的服饰变革。

  旗袍始于清代,清太祖努尔哈赤领军南征北战,统一了关外女真族各部。设立了清军中的红、蓝、黄、白四正旗。入关后又增添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镶旗,以此来区分、统驭所属军民,称做“八旗”。八旗所属臣民的妇女习惯穿长袍,是满族妇女的土著服装,故此而得名。

  今天我们所见的旗袍,是汉族女子在穿着中吸收了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旗袍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彩虹。今天中国的旗袍已将美的憧憬、美的风韵洒向世界。世界许多国家的女性也对中国的旗袍情有独钟。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你认为,导致当今中国产品丰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解题关键:把握时间关键词“当今”,求答项“产品丰富的原因”。

  思路引领:从经济、政策、科技、物质文明的创造者角度回答。

  答案提示: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工农业产品增加;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先进品种;科学技术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影响变化的主要因素。

  解题关键: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变化表现及原因。

  思路引领:列举衣、食、住、风俗方面的变化,分析外因和内因。

  答案提示:变化表现:衣的方面,从长袍马褂到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食的方面,从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讲求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健康;住的方面,从传统平房到宽敞楼房;风俗方面,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习俗。变化原因:外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传入中国。内因: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主动向西方学习;中国共产党以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工作重心。

  学习延伸

  (答案略)

  付文 北京二十二中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轨迹

  取火之物,向用火石,其色青黑,以铁片擦之,即有火星射出,与纸吹相引而生火,人家莫不备之;光绪乙未、丙申之际,始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输入品。夜间取光,农家用篝(俗称油盏),城镇用陶制灯檠,家稍裕者,则用瓷制或铜锡制者。有婚丧事,则燃烛,光绪中叶后,多燃煤油灯,而灯檠遂归淘汰。洗面擦身之布,旧时多用土布,有用高丽布者已为特殊,其布仿于高丽,质厚耐久。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洗衣去垢,曩日皆用本地所产皂荚,自欧美肥皂行销中国后,遂无有用皂荚者。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箱箧之类,乡间盛行板箱,中上人家则用皮制者,嫁妆内所备多用硃漆,余则用广漆;光宣之间,西式提箱仿造于沪地,于是旅客多购用之。

  ──选自黄苇、夏林根:《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关于妇女走出深闺,出入休闲场所的报道。说明中国传统妇女观念发生改变。

  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所以别内外而防淫欲,意至深也。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目贻不禁……此风日甚一日,莫能禁止。

  ──《二人摸乳被枷》,载《申报》,1872年6月4日

  康有为断发易服的奏折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选自见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孙中山关于剪辫子的论述

  我们为剪辫的最后目的,应该大家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剪辫子时,才把辫剪掉。若是一个一个地把发辫剪下,是不相宜的。这种愚蠢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去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耻辱中的一种,我们应该立刻地把许多耻辱全体去掉的。

  ──选自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

  黄遵宪劝止缠足

  1897年10月,梁启超应邀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在当地提倡不缠足,按察使黄遵宪马上予以支持。黄遵宪首先列名不缠足活动发起人,接着亲撰布告,劝告人民不要缠足:“天地生人,本无生女悲惨之意,父母爱子,时仅生疾毁伤之忧。故圆颅方趾,麻木偏枯则为疾,属毛离里,疾痛弱化之谓慈。自薄俗流传,公理蒙晦,求工纤趾,肆彼忍心,毒螯千年,波靡四域,肢体因而脆弱,民气以之凋残,几使天下有识者伤心,贻后世无穷之唾骂。

  ──高洪兴:《缠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新式婚姻日渐增多

  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备证书(有新郎、新妇、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姓名),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即媒妁)、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

  ──许珂:《清稗类钞》第5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

  五四时期人们关于婚姻自由的看法

  五四时人认为,婚姻自由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恋爱自由。恋爱是“男女结婚的中心要素”,“必定先有恋爱,方可结为夫妇,必定彼此永久恋爱,方可为永久的夫妇”。(2)婚姻自主。婚姻主体对主婚权的把握是实现婚姻自由的关键。他们强调婚姻要“完全凭着男女两人自由的意志,互相结合”。(3)离婚自由。“在现社会内,自由结婚与自由离婚一样很重要……如果不同时鼓吹自由离婚,那就这自由婚制也成了锁镣”,因此,“自由结婚与自由离婚并行齐进”。(4)再嫁自由。认为寡妇再嫁问题,完全是“一个个人问题”,要按本人的意愿去办,万不能“为了褒奖条例,为了贞节牌坊”,而断了再嫁的念头。强调婚姻缔结当事人的权利,强调婚姻以爱情为基础,强调夫妇双方在自由同意基础上的婚姻的道德性,无疑是切中封建婚姻的实质,是对传统婚姻观的有力冲击。

  ──引自陈文联:《论五四时期探求“婚姻自由”的社会思潮》,《江汉论坛》2003年第6期

  婚姻法

  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三条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十七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经区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国家安居工程的有关规定

  实施国家安居工程的目的是结合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城镇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的进程,促进城镇住房建设。

  实施国家安居工程要为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提供政策示范;要实行政府扶持、单位支持、个人负担的原则;要以大中城市为重点,由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国家安居工程住房直接在成本价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并优先出售给无房户、危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出售给离退休职工、教师中的住房困难户,不售给高收入家庭。

  ──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国家安居工程实施方案》,载《中国房地产》,1995年第4期

  2.课文注释

  民国初期服饰变化

  1912年6月27日的《大公报》在描述天津女子服饰时写到:“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戴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穿洋装的,这是剪发的一起。不剪的呢,大半不梳辫子啦,有搞在两旁边的,梳在后头的,有知百个式样。”同年8月20日《时报》刊载的《苏州之士煞》一文,对苏州人士的装束评论说:“绸伞高擎足踏革履之女界学生华丽煞”,“马鞭高挥自穿之将弁人材气焰煞”,“草帽高带口衔雪茄之少年学生时髦煞”。当时,上海已成为全国服饰的中心,巴黎的时新服饰,在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这里,各地又追踪上海。即使南京、苏州、北京也都昂首以瞻。可见,在此时人们的服饰变化已经日渐频繁,西方时装也越来越被中国百姓所接受。

  辫子与留美幼童

  1872年派至美国的留美幼童一到新大陆,美国人就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称他们为“猪尾巴”。这使留美幼童大伤脑筋。幼童们又极喜欢美国的体育运动,而辫子有时会带来很多麻烦。一位美国朋友这样描写道:“这许多孩子们的装饰,除了拖着一根辫子,与我们无异。当他们踢足球的时候,将辫子塞进内衣里,有时候缠在头上,辫子一闪开,对对手的诱惑过大”。有的幼童将辫子盘在头顶,用帽子使劲压住,生怕美国人看见,极个别胆大的幼童索性将辫子剪掉,见中国长官时则用假辫子蒙混过关。但时间久了,难免不露出马脚。谭耀勋、容揆等人就因为剪掉了辫子被开除。他们知道回国后有杀头的危险,就隐藏于美国,拒不回国。留学生监督吴子登就以留美幼童剪辫为由,诬蔑他们政治上不合格,要求清廷将幼童中途撤回。结果使中国首批留美生的留学活动中途夭折了。辫子成了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包袱。

  废止缠足运动

  早在清末,废止缠足的天足运动就已经展开。天足,即天然之足,清朝末年发生的反对缠足、崇尚天足的天足运动是由一批维新志士发动起来的。早在1883年(光绪九年)康有为就在老家广东南海联合一些开明乡绅创立不缠足会。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康有为、康广仁又在广州成立粤中不缠足会,提倡妇女不缠足。成立之初,会员便达万人以上。与此相呼应,在广州附近的顺德也创立了戒缠足会。另一位著名维新派领袖梁启超也积极从事反对缠足的活动,并致力于从事反对缠足的宣传工作。1898年在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专门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痛陈缠足之害。随着维新运动的失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的反缠足运动告一段落。此后,更多的知识分子投入到了反缠足运动中。进入民国,天足运动进一步深入发展,政府已经把放足和禁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民国建立伊始,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就下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无论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国民政府时期,尽管战乱不断,但政府对缠足的劝禁工作从未停止。到了抗日战争前夕,尽管这一陋习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彻底禁绝,但杜绝这一陋习基本被广大民众所认可和接受。

  菜篮子工程

  所谓“菜篮子工程”,是指政府为解决城市居民的副食品消费所采取的改进副食品产供销渠道的一系列措施。从1988年5月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将产、销通盘考虑,解决我国主要鲜活农产品供需矛盾突出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菜篮子”工程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列入“菜篮子工程”范围的副食品品种大致有五类:如肉猪、禽蛋、蔬菜、水产品、奶牛等,通过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将科研、生产、批发(供应)、销售、管理等部门集中起来,组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以丰富市场供应,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经过十年来的实施,我国蔬菜、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和水果等六大类鲜活农产品的产量以年均7%到13%的速度增长,使我国居民的“菜篮子”日益丰富充足。截止到2002年,我国年人均蔬菜占有量已跃至311.1千克,远远超过世界人均105千克的水平。现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昆明等许多大中城市蔬菜日上市品种在50个以上。菜篮子工程取得了喜人成绩。

  3.学术观点

  略

  4.插图说明

  略

  5.参考资料目录

  1.陈文联:《论五四时期探求“婚姻自由”的社会思潮》,见《江汉论坛》2003年第6期。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李喜所:《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菜篮子工程》,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

  5.高洪兴:《缠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6.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英]阿绮波德·立德著,王动成、刘云浩译:《穿蓝色长袍的国度》,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第十五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交通事业的发展

  难点

  交通事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情况,两者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们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进程,密切了各地区的交流和联系。学生对部分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建议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学会将研究历史的方法应用于实践。

  本课导言部分从中西方两个角度说明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世界历史影响极其深远,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使整个世界感受到震动,随着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自然也随之而来,中国感受到工业文明的气息。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认识到交通事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建议教师从世界成为整体,人们如何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角度提问学生,从回答中认识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车、汽船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汽车、飞机的出现说明交通工具的发展对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认识到通讯工具在促进人类的联系和发展方面不可缺少的作用。

  第一目“铁路和公路”和第二目“水运与航空”是关于交通事业发展的内容。建议首先由学生借助“历史纵横”回忆中国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的情况,可引用唐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并结合中国南北方地区差异请学生总结出“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的特点。其次分析这种现象变化的原因是鸦片战争以后,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革新首当其冲。第三,了解开明人士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的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等方面都产生了哪些变化。最后总结这些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铁路是工业化的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巨大的推进作用。中国铁路的修建经历了曲折的历程。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陵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路,遂搁置修路倡议。19世纪70年代,英美两国商人擅自修建了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这是一条全长14千米的窄轨铁路,不到一年乘客超过15万人,由于清政府反对,不久拆毁。1881年,清政府筹建了唐山到胥各庄的第一条铁路。当斯蒂芬孙发明的火车将要在我国开辟运输新纪元的时候,朝廷的大臣们却害怕这惊天动地、狂吼怒驰的火车头会震坏了“皇陵”的风水,最后竟指令用马匹来拖拉,结果演绎了一出世界铁路史上绝无仅有的“马拉火车”的笑话。甲午战后,帝国主义通过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方式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近1万千米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列强竞相设厂开矿,掠夺中国的资源。

  说到“中国铁路”时,我们必然就要提一位中国铁道工程师──詹天佑,建议教师指导学生搜集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有关资料进行补充。近代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朝野,人们视铁路为不祥怪物,如李鸿章就说修建铁路会“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后来,列强将铁路作为“割地之快刀”,逼迫清政府“借外债”、“用洋匠”,在牺牲主权的情况下修筑铁路,中国官吏或者迷信外人,轻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或是狂妄自大,以为“铁路无他,不过是堆土、垒石、架木、盖铁而已”。直到1905年,清政府派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才真正开辟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崭新篇章。由此,伴随着陈旧落后的运输局面和“以夷变夏”腐朽思想的打破,一个“开风气、通利源”,“南北冲途,成一大路”的新时代正式到来。正如晚清著名维新派人士梁启超所说,铁路既兴之后,令世人耳目一新,“人人有海若望洋之思,恍然知经国之道之所在。”由此,詹天佑成为中国近代铁路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关键词。他一生参与、主持修建的关外、新易、京张、粤汉、汉粤川等铁路,成为我国早期铁路典范,为我国铁路路网的规划,线路的勘探、设计、施工,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提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代表了炎黄子孙永不屈服的民族气节,周恩来总理评价他是“中国人的光荣”。今天,“詹天佑奖”已成为中国土木工程项目的最高奖项,在世界上亦影响深远。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城、兰新等铁路,开通了西南、西北的交通线。90年代,贯通南北的京九铁路全线通车,将北京和香港紧密相连,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地区稳定有重大意义。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青藏铁路通车,使西藏和内地联系在一起。建议结合图片,补充青藏铁路的修建情况,使学生感受到民族自豪感。

  随着铁路的延伸,机车制造和运行速度也有很大发展。建议阅读“学思之窗”的相关内容和教材提供的四幅图片,感受从蒸汽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在技术上的突飞猛进,以及铁路提速对人们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公路交通方面,建议从道路交通、汽车工业、能源利用三方面介绍。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汽车,成为权贵、富商的代步工具,但是公路交通发展较为缓慢,原因有三:一是政治腐败,二是民生凋敝,三是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新中国成立后,公路建设成果显著,修建了青藏、康藏、新藏公路,武汉、南京长江大桥等。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一些偏远闭塞的地区也被公路联系起来。2002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176.5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增长迅速,2002年全年新增通车里程5693千米。建议阅读“历史纵横”,结合本地区情况了解城市交通现状。如调查本地区高速路、快速路建成通车情况;调查本班同学上学的主要交通方式;调查本地区新型交通工具(地铁、轻轨)的应用。石油的发现和汽车的普及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建议回顾中国石油工业的生产和大型油田的建设历程,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认识到人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形成可持续发展战略。

  航运方面,明朝郑和之后到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没有进行大规模航海行动,鸦片战争后,外国凭借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国门,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在中国自由进入沿海和内河口岸的特权,并垄断了中国的航运业。打破这一局面的是洋务运动中,为补充军事工业的不足,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第一个民用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从此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新中国成立后,航运业由国家统一管理,获得较快发展。

  航空事业的发展,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驾驶“飞行者号”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飞的梦想。中国的航空业起始于自己研制的第一架飞机的腾空。建议学生讲述冯如的故事,感受和学习他的爱国情怀。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在美国奥克兰市郊区试飞成功。1910年,他制成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在当年国际飞行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偕同助手携带两架飞机返回祖国,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任广东政府飞行队队长。1912年,他驾驶飞机在广州郊区燕塘操场上空进行飞行表演,飞机失事壮烈殉职,成为为革命和航空事业献身的英雄,被安葬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旁。1920年,从北京至天津的首条国内空中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为此,北洋政府还发行了国家第一套航空邮票。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情况,可以简单讲飞虎队的故事引发兴趣。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8万千米。改革开放后,乘坐飞机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前两目学习之后,建议教师指导学生总结交通事业的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可以从交通便利、快捷,运输量大,利于经济交流,给人民生活带来方便等角度进行归纳。

  第三目通讯工具的变迁,建议一从第二次工业革命通讯业的成就导入,建议二设计关于学生通讯工具的拥有和使用情况的调查表,引入通讯业的发展。首先介绍电报在中国的发展。1871年,丹麦的电报公司秘密从海上将海缆引出,沿扬子江、黄浦江铺设到上海市内,并在南京路12号设立报房,中国开始能够快捷地接收到信息,跟上时代的发展。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利用去台湾视察的机会提出设立台湾电报局,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此后形成通达的电讯网络。20世纪初,上海崇明设立无线电报局。此时电报主要用于军事和商业,民间使用较少。

  当今人们的主要交流方式之一是电话,1900年南京的电话局是最早的市内电话局,打破了通信事业由外商垄断的局面。但电话的发展非常缓慢,到1949年全国电话容量只有37万门,用户26万户,普及率仅0.05%。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快速发展,2003年,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随着科技发展,可视电话、电子邮件等更加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层出不穷。学生可以搜集一些不同时期的电话图片,增强对通讯工具的直观认识,感受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由此分析通讯工具变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建议从发展经济、信息的传递速度、人与人的联系、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角度进行探讨。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内容丰富,可以查阅搜集的资料很多,建议教师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影像等资料,引导学生注重历史的发展脉络,始终把握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变化”这一线索,展示变化的内容,并分析变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对于教材中的“学思之窗”和“历史纵横”应充分利用,比如关于火车机车的发展历程,教材概括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高速列车的制造情况,既显示了我国在机车制造方面的科技水平,又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是非常丰富和充实的资料。在学习这段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机车的形式和特点,思考机车的改进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然后归纳机车发展的优势,完成思考题,在学习中发展学生观察、思维、分析和表达能力。对于教材中没有充分讲述的铁路部分,建议补充关于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情感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城市交通,可根据本地区情况进行调查,如将学生分组研究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的情况,根据数据分析整理地区交通的优势和整改方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供团体协作的机会。

  关于通讯工具的发展,教师可以首先设计关于学生通讯工具的拥有和使用情况的调查表,从现实入手,引起学生的关注。这部分内容突出电话的发展,手摇电话、移动电话、可视电话等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时代进步的表现,特别是手机的普及,使人与人的联系更加方便,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在讲述教学内容之后,建议对两个变化所导致的社会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发挥历史教学的功能。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京张铁路逸事

  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案例二 青藏铁路创造多项世界铁路之最,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的建成刷新了一系列世界铁路的历史纪录。

  一、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千米,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

  二、青藏铁路也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全线总里程达1142千米。

  三、青藏铁路还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千米。

  四、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

  五、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

  六、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七、海拔4704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

  八、全长11.7千米的清水河特大桥,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九、建成后的青藏铁路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千米,非冻土地段达到120千米,这是目前火车在世界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于2006年7月试运行。

  案例三 长翅膀的老虎──飞虎队

  “飞虎队”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1941年7月来中国参与抗日,当时美国尚未对日宣战。“飞虎队”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1937年7月初,应宋美龄之邀,陈纳德抵达中国考察空军。几天之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陈纳德接受宋美龄的建议,在昆明市郊组建航校,以美军标准训练中国空军。他还积极协助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并且亲自驾机投入战斗。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20日,日机空袭昆明,美空军志愿队起飞迎战,一举击落日机4架。1942年2月8日,日机进行报复式空袭昆明,又被美空军志愿队击落12架。自此以后,昆明再也没有受到日机的空袭了。当地人民称赞美空军志愿队为“长翅膀的老虎”,译成英文为FlyingTiger,这就是“飞虎队”名称的由来。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国民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解题关键:机车改进对社会的影响

  思路引领:从经济、社会生活角度考虑

  答案提示:运输量大,有利于各地区的物资交流和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快捷;机车内部环境舒适,给百姓出行带来方便。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解题关键: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

  思路引领:交通和通讯业受到的外来影响,中国人独立自主的发展。

  答案提示:交通:鸦片战争后,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1881年,清政府筹建了唐山到胥各庄的第一条铁路。1905年,清政府派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才真正开辟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崭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城、兰新等铁路,开通了西南、西北的交通线。90年代,贯通南北的京九铁路全线通车,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青藏铁路通车,使西藏和内地联系在一起。火车机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历程。铁路营运居世界第四位。公路交通方面,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一些偏远闭塞的地区也被公路联系起来。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目前,我国已成为航运大国。

  通讯: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利用去台湾视察的机会提出设立台湾电报局,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崇明设立无线电报局。1900年南京的电话局是最早的市内电话局,打破了通信事业由外商垄断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快速发展。

  付文 北京二十二中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张之洞议电报之利

  这是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出于国防方面考虑要求架设电报的奏折。

  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设有紧急,诚恐缓不及事。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鹜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

  ──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选自《张之洞全集·奏议》,卷27,1928年文华斋刻本。)

  晚清汽船航运的发展

  在这段史料中记述了汽船被广泛接受后,传统的沙船航运日渐衰败的情况。

  本邑地处海疆,操航业者甚火。通商以前,俱用沙舱,以其形似沙鱼,故有此名。浦滨舳舻衔接,帆樯如栉。由南载往花布之类,曰南货;由北载来豆饼之类,曰北货。当时,本邑富商,均以此而获利。道光中,行海运,岁漕百万,由沪至天氏亦借沙船,官商称便。自汽船盛行后,搭客运货,更为利便,而沙船之业遂衰,即海运亦归招商局承办。今之沙船,寥落如晨星矣。

  ──黄苇、夏林根编:《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铁路国有,巩固国防

  这段资料说明民初要求铁路国有,兴办铁路,进而发展实业,巩固国防的呼声。

  今日不讲民生主义则已,欲讲民生主义,当先防异日大铁道公司之弊。欲免此弊,须使铁路归国家公有,以杀其势。此国有政策合与民生主义者。

  路归国有,利在个人。路归国有,利在国家。在人为私利,在国家为公利。

  世界大势,是由水运而趋陆运。故欧美各邦路线密若蛛网。近且有横贯欧亚之大计划。盖国势随路线而扩张,事业因交通而发展。历史俱在,斑斑可考。我国幅员广阔,为统一计,沿边各路,方亟待第次兴办……此国策可以促进实业、巩固边防。

  ──谭人凤:《粤汉铁路说帖》,上海《民立报》1912年7月8~9日

  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情况

  民国十年,邑人穆湘瑶与南汇朱祥绂合组上南交通事务局,推举朱祥绂为局长,修筑上[海]南[汇]县道,由公司垫款筑路,与交通局缔结租路有轨行车契约,以三十年为期。路自浦东周家渡浦滩起,南经杨思桥、三林塘,又南至天花庵南而入南境百曲,以达周浦为第一段,计路线长二十四华里,在邑境者十六里,向南经沈庄、杭头以抵新场为第二段,再向东南至大团、泥城为第三段。路面宽四十英尺。十年十月兴工,十一年六月工竣,九月开驶行车,十三年冬改用铁道,修建水泥桥六座,十四年春改驶钢轮,每小时一班,与浦东轮渡衔接,人咸称便。

  ──引自黄苇、夏林根:《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课文注释

  轮船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清末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同治十年)李鸿章令朱其昂拟章试办。次年重订章程,招商集股,正式成立。名义上商办,实际上是官商合办,大权归官方掌握。第一期资本100两,至1881年(光绪七年)才凑足。总局设上海,分局设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处。承运漕粮,兼揽商货。1877年以高价购进美商旗昌轮船公司一批旧轮和设备,扩大经营;但因管理腐败,又遭帝国主义在华航运势力排挤,一直难以维持。1885年盛宣怀奉命加以“整顿”,由“官商合办”改为“官督商办”,仍连年亏损,甚至“远不如昔”。1909年(宣统元年)又行改组,归邮传部管辖。1930年国民党政府借口整理,改为国营。1932年归属交通部。从此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垄断航运事业的机构。抗日战争期间,总局先迁香港,后移重庆,战后迁回上海。到1947年11月止,共有船460艘,33万余吨。解放后收归人民所有。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运货铁路──唐胥铁路

  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运货铁路。1879年清政府允准开平矿各局出资,修建一条自唐山至胥各庄的运煤铁路,并派矿务局英籍工程师金达监修。后因顽固守旧派反对,未能成功。次年矿务局再请示修建该铁路获准。1881年6月唐胥铁路建成,全长11千米。利用废旧零件装制火车头,遂正式通车。后陆续延至天津和山海关。

  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及飞行第一人──冯如

  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1883年生于广东恩平县。12岁时因生活所迫赴美国旧金山谋生。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立志建立中国自己的航空事业。1907年冯如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9月21日,他驾驶自制飞机翱翔在奥克兰市天空,以2640英尺的航程超过莱特兄弟首次试飞852英尺的成绩。美国报纸惊呼:“中国人航空技术超过西方。”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l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于1911年3月回国到达广州。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1月9日,广东光复,冯如立刻参加革命军,被任命为陆军飞机长,准备组织飞机侦察队。1912年,他在广州一次飞机表演中失事蒙难,年仅29岁。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都是从西方传入的,只有人力车是1873年6月从日本传入的,20世纪初,上海已有人力车约9000辆,发展很快。

  早在1868年,上海已经出现了自行车。自行车最早是由洋商行出售的。1899年,苏州官府禁止中国百姓在城内骑自行车,其他城市也有过这类规定。由于道路的限制,自行车成了一种被禁止的交通工具。到1904年春,西南大都市成都仅有7辆自行车。直到20世纪,自行车才开始流行。

  汽车最早传入中国是1901年。当年,匈牙利人李恩时带进两辆,但没有产生什么影响。1902年侨居上海的外国人柏医生又带进一辆,并在上海街头行驶,引起市民的惊奇。当年,上海有汽车8辆,1911年达到300多辆,此后在其他城市也相继出现。

  1899年电车传到中国。电车的运行给市民带一种全新的现代交通感受。1906年2月16日天津电车正式营业。

  对于远距离的交通工具来说,轮船传入中国最早,其次是火车和飞机。

  1829年4月,一艘从孟加拉开出的小轮船驶抵广州城,这是到达中国的第一艘轮船。到20世纪初,轮船已航行在中国各大可通航的水域以及沿海港口。

  20世纪初,牵引火车的全部是蒸汽机车,但车速不慢。

  飞机是最能激起人们的幻想而又最晚被创造出来的现代交通工具。1909年广东人冯如造出了性能优良的飞机。1910年他在旧金山作首次飞行表演。1911年冯如又驾机在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地作飞行表演,顺道回国,在广州作飞行表演,这是中国百姓第一次见到飞机。

  电报在近代中国的命运

  电报作为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清咸丰初年开始传入中国,但正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当时,列强为了利用电报这种全新的通讯工具,提高政令军情传达的速度和效率,加强对中国侵略、控制,均提出在中国铺设电线的要求,一时成为中外交涉中引人注目的焦点。

  1865年,上海驻华领事巴夏礼向李鸿章提出铺设淞沪电线遭到婉拒后,英商竟然暗地在浦东自行铺设电线数十里。李鸿章遂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密令上海县令动员乡民,乘夜拔毁所有英商铺设的电线。英商因属私设,无从告官,有苦说不出。

  1874年,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清廷看到了通讯工具落后、消息闭塞的害处,朝野上下对电线铺设与否展开争论。而此时列强加快了使电报进入中国的进程。1871年,英国人悍然在香港与上海之间铺设了电线。总理衙门对既成事实消极应对,允准铺设水线,仍禁止铺设陆线。沈葆祯反对这种消极政策,重申李鸿章的主张,既然抵挡不住洋人,不如立足现实,自行铺设电线、举办电报事业。

  1877年,直隶总督李鸿章最终主持自行铺设了从天津机器东局至直隶总督衙署、长达16千米的电线,随后命于大沽、北塘炮台铺设直达天津电线,自此号令淮军各营,顷刻响应。1881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同时于紫竹林、大沽口、济宁、清江、镇江、苏州和上海等七处设电报分局,委派洋务精英盛宣怀、郑藻如、刘含芳、唐廷枢、郑观应、经元善等人筹办津沪电报。最初采取商办模式。不久,复改为官督商办。到19世纪90年代,电报局成为规模仅次于轮船招商局的新式企业,业务遍及南北各省。自此,近代中国的电报业发展起来。

  3.学术观点

  自行车在新的条件下是否仍应作为人的主要代步工具而继续存在

  一部分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行车是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当时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居民拥有的自行车开始向私家车、摩托车、助动车转移,自行车交通方式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共交通发展的日益完善,尤其是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人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家庭,加上城市的不断扩大,出行距离越来越远,自行车作为传统的出行工具已经落伍,加之对交通的影响,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理应逐步退出城市街区。而另一部分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在我国大城市发展的当前状况下,自行车交通方式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继续存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还因该大力提倡。从国外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重新认识自行车节省能源、灵活便利的突出优点,自行车作为绿色交通工具开始重现魅力。但我国城市却反其道而行之,许多人认为自行车是落后的交通工具,在城市内部应当消灭自行车,有些城市甚至“虐待”自行车,对自行车交通是给出路而不给方便,这是极其错误的。对于自行车对交通的影响,只要对自行车交通发展进行合理引导,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和避免的。

  4.插图说明

  上海的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极吸引力和排斥力的高科技交通工具。简单地说,排斥力使列车悬起来、吸引力让列车开动。2001年3月份动工建造的上海磁悬浮列车,整个工程投资89亿人民币。2002年12月31日,上海磁悬浮列车举行开通典礼,之后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试乘。2003元旦,上海磁悬浮列车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5.参考资料目录

  1.子荫、周艳琼:《中国交通工具百年回眸》,载《江苏交通》2000年第5期。

  2.黄苇、夏林根编:《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陈旭麓、方诗铭等:《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出版社1982年版。
第十六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教学目标

  二、知识结构

  三、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

  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与分析

  本课内容是大众传媒的变迁,首先解题,了解什么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可由学生总结出有哪些主要的方式。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体会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能够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由于本课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建议在教学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通过运用有关材料来说明中国大众传媒变迁的概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得到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影响的认识。

  本课在学习时可以通过报刊、影视、互联网三大板块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变化,建议教师对学生选用的资料进行掌控,合理运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思考这些变化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可以由现实问题导入,如学生关注程度较高的新闻信息、影响较大的影视作品、普及较快的网络歌曲等,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第一目,“报刊业走向繁荣”。教材介绍了中国报刊业兴起、发展、繁荣的过程及不同时期的作用,列举了一些报刊名称,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不很熟悉,建议学生通过历史分期掌握不同时期报刊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教师对其中相关史实进行适当补充,资料价值主要在于使学生通过资料能分析出报刊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中国报刊业的兴起阶段:结合课前导言内容,认识报刊业起步阶段的两份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这应该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的问世冲破了旧时报纸的局限,消息已不限于单纯的政治公报,开始重视对国内外大事和市井社会民众的新闻报道,第一次形成了一份现代意义的中国报纸。1912年史量才接任总经理,大刀阔斧致力于改革,《申报》蒸蒸日上,提到《申报》无人不晓,以致把“申报”和“报纸”当作同义语,把一切报纸都叫作“申报纸”,成为新闻界和报业的巨擘,对社会和文化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注释中进行了资料补充。《中国丛报》由马礼逊倡议,于1832年5月起出版一份英文的月刊,名为“TheChineseRepository”,中文译作:《中国丛报》,又译作《中国文库》,旧译作《澳门月报》(与林则徐编译的《澳门月报》无关)。自此开始,至1851年12月约十年间,《中国丛报》共出版21卷,登载了鸦片战争前后二十年期间有关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的调查资料,其中包括了中外关系和外国人在中国活动等情况,也包括了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等中国官吏的活动等记载。《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同治七年(1868)7月19日,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刊,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主编。初为周刊,以宗教内容为主,销路不广。1894年9月,自第301卷起更名《万国公报》(同治十三年),成为以刊登时事为主的综合性刊物,至第750卷停刊。光绪十五年(1889)复刊,改为月刊,成为广学会宣传刊物,多载时事论文和中外重大政治法令,传播西方宗教、文化等,发行量渐增,至戊戌变法时已达38400份。光绪三十三年(1907)停刊。

  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同一时期创办的报刊还有: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1874年1月在香港主持创办《循环日报》;容闳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汇报》。我国的报刊业逐步兴起。

  教师可设问:这一时期的报刊主要提供哪些方面的信息?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思考回答。

  中国报刊业的发展阶段:戊戌变法时期,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大多反映社会思潮,比较著名的是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1896年创办的《时务报》。由梁启超主笔,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保守,对推动维新运动起了很大作用。辛亥革命时期比较著名的报刊就是《民报》。《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初为月刊,后改为不定期出版。前身是《二十世纪之支那》。地址设在东京(署名“群智学社”)。由胡汉民、张继、陶成章、章炳麟、汪精卫等先后任主编。撰文者均为当时的重要革命党人,如陈天华、朱执信、宋教仁等。宣传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同改良派刊物《新民丛报》等进行论战。孙中山在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革命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革命党人的主张,对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起了巨大作用。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比较著名的报刊是《新青年》,由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俄国十月革命后,在陈独秀、李大钊主持下,《新青年》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1923年6月,《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这些时期的报刊已经成为有力的思想宣传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教师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刊物进行介绍,不必面面俱到。如《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938年1月,《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后迁重庆,1947年2月,被国民党勒令停刊。《新华日报》在国民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占领了舆论制高点,被人民群众誉为“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灯塔”,成为我党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力工具和我党沟通外部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解放后,《新华日报》作为中共南京市委机关报出版,后来又成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2001年9月,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省委、省政府同意,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建议学生以皖南事变和《新华日报》的关系为例,说明《新华日报》在反击国民党反共高潮中的作用。

  建国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主要报刊之一。1948年6月,《人民日报》在河北省平山县诞生,1949年3月,迁至北平(今北京),作为一份权威、严肃的综合性日报,对新闻事件作出迅速、及时、有效的反应,及时、准确而有深度地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已成为人民日报的特色之一,赢得大量国内外读者的信赖。《人民日报》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与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的重任,其中《人民日报》的言论(尤其是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等),已成为《人民日报》的一面旗帜,被认为直接传达着党中央的声音,倍受海内外读者、外国政府和机构的重视。因此,《人民日报》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央精神的最主要的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

  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结合本地区情况了解建国后地区性报纸的发展情况。

  中国报刊业的繁荣阶段:改革开放后,报刊事业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建议学生从报刊的内容、种类、数量、功能、读者的关注程度等方面体验当今报刊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

  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建议通过以上学习由学生进行阐述,注意充分利用史实作依托,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如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提醒注意,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方式,更应注重其在社会舆论方面的导向性作用,把真实、客观作为发展的方向,同时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避免假新闻和恶意炒作的出现。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第二目“影视事业的发展”。这部分内容可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料,了解中国电影电视史上的重大事件。19世纪末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不久传入了我国。在电影发明仅仅10年后,中国就有了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1905年11月,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在自家照相馆中的露天空地上,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这部电影的主演是京剧界须生泰斗谭鑫培。根据默片的需要,电影只拍了《定军山》中的“请缨”、“舞刀”、“交锋”等武打片段。影片在日光下拍摄,没有剧本,拍摄过程前后用了3天时间。影片虽然粗糙,但是首映却非常成功,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的电影迅速发展并很快走向成熟。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尝试拍摄有声电影。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如果学生要求可简单介绍剧情。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发达,诞生了一批进步影片,如《渔光曲》、《风云儿女》等。1935年3月,《渔光曲》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博览会获“荣誉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获国际电影奖项的作品。《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激励着全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新生,为了祖国的解放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建国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学生对电影有较充分的认识,可让他们从影片题材、拍摄手法、故事内容、人物塑造等角度谈论一部自己最欣赏的影片,活跃课堂气氛。

  广播电视可结合起来说,从少数人家的奢侈品到大众普及,节目丰富,经历了时代的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科技的进步,鼓励学生思考“学思之窗”中的问题──电视普及的因素,各抒己见,开拓思维。教师归纳总结:1.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电器。2.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3.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电视节目专业性、知识性、娱乐性并存,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易与观众形成互动。可以请同学谈一谈自己对于电视的认识。

  第三目“互联网的兴起”,首先介绍“第四媒介”的概念,即网络媒介。可先由学生回忆自己与网络的接触,导入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做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从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我国的互联网事业发展态势呈现出跳跃式特征,1995年只有7213户,2000年达902万户,2003年上半年达到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2004年9400万户,2006年已达到1.23亿用户。在此建议学生思考为什么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很快?主要得益于网络的优势:(1)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2)费用低廉;(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如网上购物、网络学习、电子信箱、个人博客、论坛、电子报刊、网络游戏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网络对生活影响的利与弊。关注网络文明,建设网络道德,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四、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在“报刊业走向繁荣”的教学中,注意“走向”所体现出的线索性,建议学生课前找一些不同时期的报刊资料做初步了解,课上依据教材中提供的时期把握中国报刊业的兴起、发展、繁荣阶段情况。突出每一时期的时代特点,以及报刊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兴起阶段突出近代中国受到外来影响下中外文报纸的开创性,主要起到介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情况的作用。发展时期的报刊成为宣传政治主张,社会思想的舆论阵地,繁荣阶段体现了报刊的多样性、开放性、娱乐性等多种特点并存。建议通过对史实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和思考并得出结论,学会运用资料,体验历史思维。

  “影视业的发展”学生的已有知识较多,容易形成发散性思维,建议教师注意梳理思路,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立研究性专题,如百年电影回顾、奥斯卡获奖影片回顾、中外经典影片荟萃等,也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事实话题引出对电视影响生活的探讨。

  “互联网的兴起”可以由学生谈一谈对这一内容的认识,思考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对网络的双刃剑作用予以正确认识,树立中学生自觉建设网络文明的思想意识。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报刊业的发展中,教材运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了著名记者和出版家邹韬奋

  邹韬奋原名思润,祖籍江西余江,出生在福建永安。1921年大学毕业后至1931年,负责《生活》周刊和《时事新报》副刊编务。1932年7月,建立生活书店。次年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当选为执行委员。这期间,他写了《小言论》和《韬奋漫笔》等杂文集。1933年7月因受迫害流亡国外,先后写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4本游记随笔,这是30年代新闻性散文中少有的佳作。

  1935年8月,创办《大众生活》周刊,不久被封。1936年奔走于港沪之间,积极鼓动抗日,年底遭逮捕。出狱后,上海沦陷,前往武汉继续参加救国活动。国民党政府聘他为国民参议员。他把《抗战》和《全民周刊》合并改为《全民抗战》三日刊。1941年2月,辞去国民参议员职务,出走香港,并恢复《大众生活》周刊。

  香港沦陷后,曾到苏北解放区参观访问。1943年写下《对国事的呼吁》一文,表达了他对蒋介石实行反动政策的愤慨。不久患耳癌去世。现在北京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韬奋三联图书中心”。

  案例二 介绍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时教师可以介绍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

  当人们谈及“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时,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比尔·盖茨、迈克尔·戴尔、雅虎的杨致远和亚马孙的贝佐斯,却很少有人提到互联网的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然而,正是由于蒂姆的贡献,才促使了信息革命的发生,使互联网由少数精英使用的信息传输渠道,变成了供全世界所有人共用的知识百科全书。

  1976年,从小就与电脑结下了不解之缘的蒂姆从牛津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供职于英国一些高技术公司。1984蒂姆来到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担任软件咨询工程师。在此期间,他为自己的资料存储设计了一个使用随机联想作为信息存储方式的软件,取名为“询问”。这个程序从未公开过,但它构成了日后互联网概念的基础。

  1989年,他提出了一个称之为“WorldWideWeb”的全球超文本项目计划,以便人们能够将各自的信息通过超文本网络共享。他以自己的“询问”软件为基础,从1990年10月开始工作,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第一个超文本浏览程序的编写。以后的两年里,蒂姆不断根据互联网用户的反馈修改程序设计,并使互联网技术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互联网一出现,很快就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用户迅速增长,每53天就翻一番。

  1999年,蒂姆的《编织互联网》一书,当年即被《商业周刊》评为最佳10本商业书籍之一,《时代》周刊评选20世纪百名最有影响的人物时,蒂姆·伯纳斯·李作为发明家名列其中。不久前,美国《网络计算》杂志评选在过去10年中对电脑业影响最大的10个人时,蒂姆又位居第一,人们称他为“互联网之父”。2004年首届芬兰“千年技术奖”的颁奖仪式上,蒂姆·伯纳斯·李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科学家。

  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条件进行网上学习。

  五、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

  解题关键:电视为什么能够普及

  思路引领:从生活水平、物质基础、精神需求、电视的特点角度回答

  答案提示: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强,电视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电器。2.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电视节目专业性、知识性、娱乐性并存,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易与观众形成互动。3.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信息量大,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开阔人们视野,对社会影响大。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网络媒介与于其他大众传媒媒介相比,有哪些优势?

  解题关键: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结论。

  思路引领:突出网络媒介与其他媒介的不同点。

  答案提示:网络的优势:(1)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2)费用低廉;(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学习延伸

  (答案略)

  付文 北京二十二中

  六、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

  从下面资料我们可以清晰看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我国已经成为互联网使用大国。

  自从1969年ARPANET网在美国国防部诞生以来,互联网以其不可抵挡的影响力,将触角伸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是一日千里,发展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截至1996年10月31日,上网电脑29.9万台,www网站1500个,上网人数62万人,到了1999年底,上网电脑即已达到350万台,www网站有15153个,上网人数890万个。到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而位居世界第五。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止2002年9月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5435万,上网计算机已达2056万台,www网站已达8万1千9百零7个。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电子政务等新业务系统层出不穷,电信、银行、证券、能源、交通、教育等行业信息化应用程度也不断提高。据估计,去年中国互联网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其中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达到47亿元人民币,网络广告市场约为5.3亿元人民币,商家与客户间的电子商务零售额达到32亿元人民币。苏金生同时指出,目前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只有4%,而北美和欧洲已分别达到39%和27%,亚太地区也达到了22%,这既表明中国互联网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也意味着互联网业发展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和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均在12月6日的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透露,中国的互联网上网用户数已超过7800万,居世界第二位。胡启恒估计,截至2003年12月底,国际出入口带宽预计达到20G,网站总数将突破50万个,CN下的域名接近40万个,上网计算机将达到3000万台,互联网用户可能达到7800万人。

  ──以上数据综合摘自新浪新闻

  2.课文注释

  中国报刊上出现的第一条国内外专电

  1874年1月30日《申报》刊登的“伦敦电”报道英内阁改组的消息,是中文报纸上出现的第一条国际新闻电讯。1882年1月16日《申报》刊登的由该报驻天津记者发回的一条关于法庭查办一名渎职官员的电报消息,是见于报上最早的一条国内新闻专电。

  《中国丛报》

  《中国丛报》由马礼逊倡议,裨治文任主编,广州美商同孚洋行老板奥立芬提供经费和印刷场所,于1832年5月起出版的一份英文月刊,名为“TheChineseRepository”,中文译作:《中国丛报》,又译作《中国文库》,旧译作《澳门月报》(与林则徐编译的《澳门月报》无关)。自此开始,至1851年12月约十年间,《中国丛报》共出版21卷(每月一期,每年一卷,其间1839年5月迁澳门,1844年10月迁香港,不久又迁回广州。)登载了鸦片战争前后二十年期间有关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的调查资料,其中包括了中外关系和外国人在中国活动等情况,也包括了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等中国官吏的政策措施活动等记载。

  《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同治七年(1868)七月十九日,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刊,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主编。初为周刊,以宗教内容为主,销路不广。1894年9月,自第301卷起更名《万国公报》(同治十三年),成为以刊登时事为主的综合性刊物。至第750卷停刊。光绪十五年(1889)复刊,改为月刊,成为广学会宣传刊物,多载时事论文和中外重大政治法令,传播西方宗教、文化等,发行量渐增,至戊戌变法时已达3万8千4百份。对维新派产生较大影响。光绪三十三年(1907)停刊。

  《时务报》

  《时务报》是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重要理论刊物之一。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8月9日在上海捐款创办。旬刊。总理汪康年,主笔梁启超。麦孟华、徐勤、欧榘甲、章炳麟先后任撰述,并请张坤德、郭家骥、日人古城贞吉分任英、法、日文报纸译事。石印。载有论说、上谕、奏折、中外杂志、域外报译等,以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强为宗旨。数月之间,风靡海内,销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张之洞以报中论说太新,频加干涉。百日维新期间,清廷允御史宋伯鲁之请,改《时务报》为官办,派康有为督办。1898年8月8日终刊,共出69册。由汪康年改办为《昌言协》。

  《民报》

  《民报》为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初为月刊,后改为不定期出版。前身是《二十世纪之支那》。地址设在东京(署名“群智学社”)。由胡汉民、张继、陶成章、章炳麟、汪精卫等先后任主编。撰文者均为当时的重要革命党人,如陈天华、朱执信、宋教仁等。1908年10月(一说11月)出至20期后被日本政府封禁。1910年初在日本秘密印刷两期后即停刊。共出26期,只有《天讨》等增刊。每号有插图。宣传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同改良派刊物《新民丛报》等进行论战。孙中山在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革命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定军山》

  《定军山》是第一部国产无声京剧影片。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取材于东汉末(219年)刘备大将黄忠在定军山(今陕西勉县西南)斩曹操大将夏侯渊的故事。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老将黄忠。它开始了中国人拍电影的最初尝试。这部影片不论对中国电影史还是中国京剧史来讲,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料。

  《歌女红牡丹》

  《歌女红牡丹》是我国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摄制,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胡蝶主演。剧情为红牡丹从小学演旧戏,嫁一无赖丈夫,备受虐待。后丈夫失手杀人入狱,她不咎既往,探监营救。1931年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首次公映,轰动了上海滩,轰动了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也吸引了南洋各地的华侨。

  《渔光曲》

  《渔光曲》,故事片,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摄制,蔡楚生编导,王人美等主演。剧情为渔民徐福被渔霸逼死,女儿小猫、儿子小猿由母抚养,仍袭父业。在一场海匪洗劫渔村中破产,徐家姐弟流落上海,在码头卖唱度日。小猿劳累病倒,在小猫的《渔光曲》声中凄惨死去。影片创卖座最高纪录,1935年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中国第一座电视台的诞生

  1958年5月1日19点整,在北京市内30多架电视机屏幕上出现了以广播大厦作为背景图案,上书“北京电视台”字样的电视画面,这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随后,新华社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座电视台正式诞生,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电视事业。1958年10月1日,中国第二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问世。1958年12月20日,后来以“土法上马”著称的哈尔滨电视台(今黑龙江电视台的前身)赶在新年前也与观众见面。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试验性电视台,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兴起。

  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

  当人们谈及“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时,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比尔·盖茨、迈克尔·戴尔、雅虎的杨致远和亚马孙的贝佐斯,却很少有人提到互联网的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然而,正是由于蒂姆的贡献,才促使了信息革命的发生,使互联网由少数精英使用的信息传输渠道,变成了供全世界所有人共用的知识百科全书。

  1976年,从小就与电脑结下了不解之缘的蒂姆从牛津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供职于英国一些高技术公司。1984蒂姆来到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担任软件咨询工程师。在此期间,他为自己的资料存储设计了一个使用随机联想作为信息存储方式的软件,取名为“询问(Enquire)”。这个程序从未公开过,但它构成了日后互联网概念的基础。

  1989年,他提出了一个称之为“WorldWideWeb”的全球超文本项目计划,以便人们能够将各自的信息通过超文本网络共享。他以自己的“询问”软件为基础,从1990年10月开始工作,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第一个超文本浏览程序的编写。1992年夏天,这个软件在互联网上公开使用。

  虽然媒体很少提到蒂姆·伯纳斯·李,但人们的确没有忘记他。仅自1995年以来的5年间,即获得了不下20种学术称号和奖励。1999年,蒂姆的《编织互联网》一书,当年即被《商业周刊》评为最佳10本商业书籍之一,《时代》周刊评选20世纪百名最有影响的人物时,蒂姆·伯纳斯·李作为发明家名列其中。不久前,美国《网络计算》杂志评选在过去10年中对电脑业影响最大的10个人时,蒂姆又位居第一。人们称他为“互联网之父”。2004年首届芬兰“千年技术奖”的颁奖仪式上,蒂姆·伯纳斯·李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科学家。

  新中国电影事业所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电影事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喜人成就。首先,各类型的制片厂纷纷建立。其中以生产故事片为主的制片厂有北影、八一、长影、上影、珠影、潇湘、西安、峨影、广西等九个规模较大或历史较长的制片厂,70年代末又先后建立了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天山、内蒙和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此外,还建立了各种专业制片单位,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儿童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及拍摄科学教育影片的北京科影、上海科影以及农业电影制片厂。为了进行电影的国际交流、满足国外与港台在合作制片上的需要,建立了上海译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深圳影业公司和福建电影制片厂等。

  其次,建立了一个遍及全国城镇的发行放映网。建国以来,为充分发挥电影的教育与娱乐功能,我国已建成一个从中央到省、市、县、镇管理有序的发行放映体系。第三,科研与电影工业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为了推动我国影片生产顺利进行和电影等业向前发展,除在电影制片单位中设立工程技术部门外,还建立了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和具有相当规模的电影工业。电影人才的教育培养也日趋正规化、合理化,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人才。

  3.学术观点

  关于外人在中国创办报纸的评价:

  一种观点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一部分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认为外报是远较中国古代报纸先进的近代传媒,其本身就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具体表现在:首先,外报以其自身的实践和所刊言论,将西方近代报刊观念传入中国,使中国人认识了报刊的功能,产生了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中国古代报纸,无论是官报还是民报,都是以官文书为主,编报人自己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力和机会。外报的创办,使中国人对报纸的看法有了一个观念上的更新,启迪了思想,促进了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其次,外报将西方近代报纸的形式传入中国。中国古代报纸的形式,从官报、小报到京报,都是很简陋的书本式。无标题,无版面,无栏目,无插图,无照片。外报的兴起,把近代报纸的形式传入中国。第三,外报将西方新闻采写业务传入中国。中国古代报纸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文章,因而也没有采写业务。外报的兴办,将采写业务传入中国。

  关于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关于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人们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对青少年没有明显负面影响,认为青少年是否上网与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差异,使用互联网并没有减少青少年的体育活动时间,也没有减少他们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时间。

  这种观点主要源于一项2003年3-4月面向城市青少年所做的互联网使用调查,调查结果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17日向外发布由该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持的《2003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西宁、呼和浩特青少年互联网采用、使用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在城市中,37.7%的青少年(10-18岁)已经使用了互联网,其中约有8%的人从1999年和2000年开始使用互联网。统计显示,42.3%的青少年网络用户认为其对学习“几乎没有影响”,选择“好影响”和“不好的影响”几乎各占一半;被调查的青少年网络用户的周平均体育活动时间为2.7小时,要长于非用户的2.3小时。调查还显示,青少年每天与家人、朋友娱乐或聊天的时间与是否使用互联网、使用互联网的时间长短没有明显关系。

  研究还发现,学校、家庭、朋友是青少年选择比例最高的信息来源,青少年用户认为互联网、电视作为信息途径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用户,认为书籍、学校、家庭作为信息途径的比例显著低于非用户。研究结果还显示,互联网使用时间长短与青少年孤独感没有显著相关,青少年网络用户比非用户的生活满意度更高,且更不感到孤独。

  一种观点却对此持相反态度,认为互联网对青少年来讲总体说来是弊大于利。这些人认为互联网长时间吸引青少年坐在计算机旁,耽误了很多学习时间,转移了青少年们的兴奋点,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同时,长时间坐在计算机旁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视力,也影响孩子们的身体的正常生长。此外,具有暴力倾向的网络游戏、不健康的网站非但不能给孩子带来好的精神食粮和休闲娱乐,相反却大大有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因此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总的说来是弊大于利的。

  4.插图说明

  略

  5.参考资料目录

  龚德才:《中国新闻事业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下),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胡星亮、张瑞麟:《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金驾东、陈子俊:《新中国电影事业发展与前景》,载《影视技术》1995年第9期。

  符福渊:《“互联网之父”并不富有》,载《环球时报》2000年10月31日。
探究活动课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历史展览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活动形式

  教材提供的活动形式是举办历史展览。

  在中国百年历史的发展中(20世纪初~21世纪初),民生的变迁涉及诸多领域。教材中还提供了多领域及多个生活侧面的思考,如交通、器物、习俗、环境、服饰、住房、饮食、通讯、娱乐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本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选题进行筛选和改造,或者对活动形式进行拓展。例如:举行“主题论坛”,题目可定为:百年民生与现代文明。

  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模拟展览公司的承展规划人,写出本次历史展览会的具体方案。然后搜集有关材料或进行访谈调查,将整理好的有关资料、图片参加“中国民生百年变迁”历史展览会。

  本课内容还可以请学生调查、采访身边的行业单位或个人,或者自己家里生活的变迁,撰写调查报告,或者采访记,切身感受民生变迁就在自己身边。例如:可以调查交通局、通讯等行业的发展及变化。还可以设计一个调查表,了解所确定内容的变化历程。题目可以是通讯的变迁、我的家与交通工具等。

  还可以请年长家长到班里,或者请学生采访家长,请他们结合自己在这些企业工作的亲身感受,畅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感受中国民生百年的巨大变迁。这样的活动可以将一个表面很概念化的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开展本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感性的了解升华为理性的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民生的百年变迁理解得更加深刻。

  2.教材分析

  这节探究活动课内容是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教材的开篇就指出:一个世纪以来(20世纪初~21世纪初),中国走过了一百多年不平凡的历程。这一百多年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断被我们和我们的父辈、祖辈感受着。即指出了本课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教材提出了本活动课可涉及的众多领域,以“活动任务”的栏目,布置了探究活动课的具体任务。

  中国近百年社会生活变迁,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课题。过去,我们非常重视社会发展史的研究,关注的是社会形态发展更迭的历史,讲的是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生产方式发展更迭的历史过程,基本上或者说是没有触及社会生活方式。综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除政治活动、政治生活非常重要外,还有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更值得注意,而常常被忽略的社会日常生活方式,其重要性完全不亚于它们。正如人们所熟知的那样,人类从来就不是单个人在生活。人们不能自由超越他们所处的特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也会受制于历史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生活。这里所说的民生变迁,是指人类有史以来赖以生存的最普通、最普遍的日常生活,是人民千百万芸芸众生世俗生活的历史演变。我们的活动课就是要探究与广大老百姓关系最为密切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方式及其变迁的历史。

  历史研究的根本使命,就是研究人、了解人、了解人的最真切的生活方式,这就要了解民众生活的方式、了解衣食住行,更真实、更生动、更丰富地表现历史发展的历程。在20世纪初~21世纪初的百年间,中国民生的变迁,跨越了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的质的飞跃过程。

  近百年的民生变迁,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教材中对于时代背景的交待,采用列出时代发展大事记的方式,以引导学生重视民生变化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密切相连的。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两个基本点:第一,新旧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交替促使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显著变化。辛亥革命前,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近代化的发展刚刚起步,出现了社会生活模式的变换和社会生活内容的更新。辛亥革命后,阻碍这一转变的传统君主专制主义政治被推翻,社会生活的演变在速度、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发展趋势显著。1949年共和国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使人民的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使社会生活方式的演变更加巨大和丰富,不仅民众的衣食住行发生变化,而且民众的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也有变化。教师可以作这样总结:中国近百年的民生是在吸收和扬弃的过程中,按照中国人民自身的生活逻辑不断地发展和演变的。教师要从历史的角度,概要指出其变化的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到民生变迁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识到社会发展和民生变迁都是不可抗拒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的探究性活动时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选择一个领域或某个侧面,了解民生的百年变迁。例如: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城市人民生活的近代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通讯电话的演进、新兴的行业、服饰与文化、家庭生活的变迁等。第二,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对民生百年变迁的感性认识,探究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中国民生百年变迁的原因或背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科技发展、思想文化原因等)第三、运用历史比较方法分析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于人类社会、人们认识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第四,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了很好的选题,使学生的探究活动顺利展开,使活动成果更为丰富、多彩。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根据中国民生百年的变迁,要求学生选择一个领域或某个侧面,例如: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城市人民生活的近代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通讯电话的演进、新兴的行业、服饰与文化、家庭生活的变迁等,搜集相关资料、图片、统计图表、实物等,或进行访谈调查,多渠道了解中国民生百年的变迁。将材料进行整理,举办一个“中国民生百年变迁”历史展览会。

  活动过程:

  第一、提前三周向学生公布活动课内容,根据活动任务,确定选题,教师可作一些选题方面指导,选题宜具体。如:交通工具的发展、各种购物票证与家庭生活、探寻祖籍的变迁等。

  第二、一周后由课代表统计学生的选题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选题结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请学生利用两周的时间搜集有关本题的资料。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订具体行动计划。教师可协助安排或介绍联系相关事宜。

  第三、各小组学生再用一周的时间完成如下任务:搜集有关社会民生变化的资料、图片、实物以及电子音像材料,或采访世纪老人、社区、家庭成员以及与所选题目相关的专业人员。了解民生百年变迁的基本情况。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和分析资料,作出你的评析,并根据民生的百年变迁,探究民生变迁的社会原因和影响。

  第四、将搜集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按参加展览的要求进行整理制作,有条件的可以制作配合历史展览、图文展示的演示文稿等。学生可采用多种形式参展,设题要醒目,内容要具体。布置历史展览会场。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中的“行”

  就以交通为例,随着人类步入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近代社会,交通动力相继实现了从蒸汽机到电气化直至原子能时代的跨越,摆脱了以使用畜力、水力、风力甚至人力交通的束缚,创制出多种现代交通工具,使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对时空的突破和超越。

  主题:传统交通工具的嬗变

  人类的衣食住行,其中“行”的变化,包括交通工具的更新嬗变、道路桥梁的修筑和建设以及日新月异的新兴旅游事业的发达,是制约社会生活加速发展还是延缓迟滞的重要因素。它涉及到人们交流的方式、速度和距离的范围,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准。

  中国传统的重要代步工具是轿子,有人力肩扛而行。清末民初仍被使用。

  民国初年,代替轿子而盛行一时的是从西方传入的马车。但马车风光的时间并不长,20世纪30年代以后,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成为城市中主要交通工具的当数人力车,北方称“洋车”,南方称“黄包车”。抗战时期,出现了三轮车。

  真正代表中国交通工具重大进步的是电车、汽车的出现。中国的有轨电车是在20世纪初从欧洲传入的,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汽车兴起后,传统的交通工具逐渐被取而代之。它促进了社会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使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对时空的突破和超越,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更新。

  至于其他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这里不再赘述。

  活动程序:第一,根据活动任务,确定选题,即传统交通工具的嬗变。第二,搜集有关传统交通工具变化的资料、图片以及电子音像材料。第三,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为制作展览用的展板作准备,有条件的可以制作配合历史展览、图文展示的演示文稿等。第四,探寻交通变化的原因,要从世界的角度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革命。

  主题扩展:结合自己或家庭使用的交通工具,谈谈“我家的交通工具”,以展现交通百年变迁的轨迹。

  案例二 调查报告

  1.填写有关现在居家用品中电器类的物品登记表

  2.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

  本活动目的是通过学生亲自的社会调查,切实感觉到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家庭生活(用品等)的变化。由此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民生百年的变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也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学生会亲身感受科技推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案例三 专题采访

  1.有关生活中使用的票证

  (1)采访世纪老人、社区、家庭成员,了解百姓生活中曾经使用过的各种票证。

  (2)探究各种票证使用的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2.根据以上的专题采访,撰写专题采访报告。

  3.将采访中拍到的资料、收集到的票证整理,以备展出。

  本活动目的是通过学生进行采访,了解社会、与人沟通,学会做事。通过采访,切实感受到民生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它与历史发展的基础、国家的政策、社会经济的现状相关。因而,中国民生百年的变迁,是社会发展水平的见证,是人们认识社会的窗口。

  姚岚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学用书多少钱一本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为什么要出版小学标准实验教科书?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急!急!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英语朗读与听力录音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新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一的听力哪里可以下载? ”小学艺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备课 【求】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试题或网站 历史必修2 必修三的会考考点 实验用标准帆布 历史与社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知识整理在那里找?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 古诗文 及其它诗歌(外国.中国现代诗) 成都市哪有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高一政治必修2 历史必修2 考试知识点.新课标的,急急急急急! 谁有高一历史人教版的必修2和3的知识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历史必修1复习提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第一册 求高一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综合试题岳麓版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