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务员月工作计划:言论不自由,“文艺腔”不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2:19:55

言论不自由,“文艺腔”不死!

——《中国不高兴》读后感之一

 

《中国不高兴》反对“文艺腔”,天下皆知。书中有三篇文章集中批判了“文艺腔”:宋晓军的《大目标、现代化与“文艺腔”》、王小东的《“文艺腔”测不准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黄纪苏的《“文艺腔”之后可能就是儿童腔与娘娘腔》。

既然要反对“文艺腔”,得知道什么是“文艺腔”吧!我们先来看看三者是如何论述“文艺腔”的:

宋晓军:

1、整个80年代“传承”下来的风气就是大家喜欢拿文艺品质自炫炫人,风花雪月,误人误己。中国现代化100多年里,先是清朝的上层不高尚,断送了现代化的机会,后来是国民党上层重蹈清朝的覆辙,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按现在80后的说法:“文艺腔”太重。

2、有些人提出了民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民主是手段,是实现“大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没有“大目标”作为底色的民主,必然是充满了“文艺腔”的民主。

3、总之,这种“文艺腔”不仅成为了官方回避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的与西方的结构性矛盾,也成了在野知识分子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且这些年越来越明显。

4、我有一次问一个年轻人怎么看那一代人的“文艺腔”,他表示很理解地说,那些人脑子里的信息处理器就相当于“ 286”电脑的中央处理器,来不及处理每天接收的那么多信息,所以就自然不自然地回到了他们最熟悉的“文艺腔”上了,而现在的年轻人是随着国家物质文化成级数变化的年代长大的,他们的信息处理器早随着时代变化升级了,所以年轻人处理信息的速度比上一代人快多了,看问题反而更容易看到本质。我觉得这位年轻人是不好意思揭穿上一代人那种沾沾自喜的“文艺腔”品质。

王小东:

1、关于“文艺腔”,有两个方面:一是有问题的思维方式,二是把“文化”“软力量”等放到了过高的位置上。

  2、缺乏逻辑的“文艺腔”思维,首先我们来谈谈这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讲逻辑,缺乏对于事物的深入分析,只讲辞藻的华丽、感情的激动,只诉诸人们的感官、人们的表层认识。为什么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为“文艺腔”?坦率地说,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个人所接受的基础训练有关。接受过较为严格的理工科训练的人犯这种思维毛病的比较少;但绝不是说,所有理工科出身的人就都没有这个毛病,更不是说理工科的在所有问题上都不犯这个毛病——理工科的人在社科、人文问题上往往由于缺乏自信而特别容易受“文艺腔”误导。一直接受文科训练的人比较容易犯这个毛病,但有些文科出身的人逻辑思维一样很强。按说文科生和理科生在思维上的差别不应这么大,这里反映了我们在教育上的失误。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文艺腔”对等于文科生,理工科思维对等于理科生。

3、“文艺腔”的另一个大问题是他们把“文化”(看上去比“文艺”广义一点),把“软实力”放到了过高的位置。

4、为什么“文艺腔”有不小的危害,却在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历史中占据了不应有的重要位置,有识之士想改也改不了呢?这恐怕也可以用我经常使用的“选择压”的概念来解释:到了汉代,中国最激烈的战争打完了,按东方朔的话说就是“天下平均,合为一家”。没有压力了,太舒服了,当然可以玩“文艺腔”了。然而,秦汉留下的老本我们已经吃了两千多年,吃没了。到了近代,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挨打和挨饿两大问题,实际上是玩不起“文艺腔”这一传统文化中的奢侈品了。然而,像中国这样的古老文明的惯性是相当巨大的,直到今天,“文艺腔”还在阻挡我们现代化的脚步。

5、即使伟大如毛泽东,我看也有过分“文艺腔”的问题。从建国开始,就折腾《武训传》《清宫秘史》《红楼梦》等,文化大革命就是从《海瑞罢官》入手的。其实,所谓“文化大革命”这个字面本身,就说明了毛泽东过分重视“文艺腔”的问题。我认为,如果毛泽东不整天折腾这些“文艺腔”的事情,不把这些事情看得太重,而是坚持把精力放在发展经济和国防建设上面,中国的崛起可以提前30年。

黄纪苏:

1、“文艺腔”当然不是指《诗刊》《小说选刊》《新剧本》上的文艺腔——那些地方就怕它不“文艺腔”。咱们聊的是文艺领域之外的“文艺腔”,尤其是社会认识和政治动员中的“文艺腔”。首先得承认,即便在这些领域,“文艺腔”也是有它的位置的。

2、“文艺腔”当然是指文艺化的表达,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大,也可以说不大是个问题,无非夸张猛点、比喻多点而已。

3、“文艺腔”的问题不在(起码主要不在)表达上,主要在对于社会问题的文艺化认识上。如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社会政治过程的认识不讲科学,不讲逻辑,不重事实,不重证据,跟梨花姐姐她们那样没头没脑、神出鬼没的,那问题可真就大了。

4、如果中国社会的发展能稳步走向成熟,一般人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就应和“文艺腔”渐行渐远。理性讨论理应成为社会思考政治动员及参与的主流。

纵观三人的有关论述,发现他们并没有定义什么是“文艺腔”,看来三者谈论了几天并没有统一的认识。黄纪苏的论述有靠谱的成分,他认为“文艺腔”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文艺化的表达(多用夸张、比喻等修辞),一是社会问题的文艺化认识(也就是王小东所讲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讲逻辑,缺乏对于事物的深入分析,只讲辞藻的华丽、感情的激动,只诉诸人们的感官、人们的表层认识”。 黄纪苏反对的主要是后者。谁最喜欢“文艺腔”?宋晓军认为“ 这种‘文艺腔’不仅成为了官方回避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的与西方的结构性矛盾,也成了在野知识分子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且这些年越来越明显。”也就是说无论在朝在野都喜欢“文艺腔”。在中国“文艺腔”为什么会泛滥成灾?王小东认为国人缺少理工科思维训练,并用“选择压”理论给予了解释。

无论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的“文艺腔”,还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文艺腔”,如果越过了自己的地盘,在社会各阶层泛滥,让社会成员上瘾的话,毋庸置疑,我们必须反对。事实上,“文艺腔”也确实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的一个痼疾。所以,本书对“文艺腔”的批判姿态我十分赞成,但它的批判效果无法让人满意。首先它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文艺腔”概念,其次它对“文艺腔”产生的原因分析过于粗糙。

“文艺腔”泛滥的原因真如王小东所言是缺少“理工科思维训练”和“选择压”?我看未必。先秦时期的“理工科思维训练”比我们今天多吗?五四时期的“理工科思维训练”比我们今天多吗?这两个时期“文艺腔”并不泛滥。南宋的“选择压”比我们今天少吗?晚清的“选择压”比我们今天少吗?这两个时期“文艺腔”并没有收敛。很明显,王小东的原因比较牵强。

批判“文艺腔”不能只批判“文艺腔”本身,而要挖掘它的深层次根源。否则,就会像北大教授孙东东一样,拿着表象当真理,害人害己,祸民误国。在中国,无论在朝在野,喜欢“文艺腔”有着悠久的历史。我认为,“文艺腔”泛滥与言论环境密切相关,与历朝历代专制统治者对言论环境的控制有关。本来,言论环境和自然环境一样有自我调节功能。只要没有外力强力干预,各种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会自由竞争,各展风采,什么腔都可以存在。真正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自秦行专制以来,统治者对言论环境的践踏罄竹难书,前有焚书坑儒,后有文字冤狱,今有删帖封博。于是,有了所谓的“讽谏”。于是,国人会经常感叹“说真话真难”。在朝者要赞歌,在野者要“不平则鸣”,什么是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文艺腔!只有“文艺腔”能做到粉饰与委婉两全,只有“文艺腔”能“瞒天过海”。所以说,“文艺腔”是专制文化产下的怪胎!

为什么先秦和五四时期“文艺腔”不泛滥?因为专制者还没形成,言论尚有自由。为什么《中国不高兴》诸君批判“文艺腔”时还用“文艺腔”?因为我们的言论还不够自由!

言论不自由,“文艺腔”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