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里程是多少公里:心理学基础讲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4:56:42

第一讲    绪 论

主讲人:刘希平

主要内容

一、心理学是科学

二、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三、研究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四、为什么心理现象能够研究

五、怎么研究心理现象

六、西方心理学派别

七、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八、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一、心理学是科学

1 特定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2 独立的理论体系:

3 科学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有目共睹

 

二、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的成年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3 心理现象的具体内容

 

 

 

 

n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n      普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三、研究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1 理论意义

n      克服唯心主义

n    不同的心理观

n  心理的实质

n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 实践意义

n    有利于教育:教育心理学等

n    有利于交往:社会心理学等

n    有利于生产:工程心理学等

n    有利于人才选拔和企业管理:管理心理学等

n    有利于商业:广告心理学等

n    有利于军事:军事心理学等

n    有利于司法:犯罪心理学等

n    有利于医疗:临床心理学等

n    ……

 

3 科学研究的四个层次

n      描述(description)

n    描述的目的是将研究问题时所获知的表面事实,客观地用口头或文字描述出来;只求事实的真实性,不涉及问题发生的原因。

n     解释(explanation)

n    解释的目的是将问题发生的前因后果分析清楚。解释以陈述的事实为根据,进一步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

n     预测(prediction)

n    预测的目的是只根据现有的资料,去推测将来发生问题的可能性。适于因果关系明确的问题。

n     控制(control)

n    控制的目的是指设法控制问题发生的原因,使可能发生的问题不致于发生;或将可能发生问题的严重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为什么心理现象能够研究

1 原因

n    从时间上看

n    过去

n    现在

n    过去+ 现在

n    内容上看

n    生理原因

n    心理原因

n    环境原因

 

2 言行

 

n    从时间上看

n    即时

n    延时

n    从表现形式上看

n    内隐的

n    外显的

五、怎么研究心理现象

1 基本原则

n   发展性原则

n   客观性原则

2 具体方法

1)观察法

n    定义: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感知,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

n    适用情况

n    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

n    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n    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 观察法的特点

n      观察法的对象可以是具有一定的表达自我和主观判断的能力的成年人,也可以是还不具有这些能力的儿童,或者动物等。

n      观察法的随机性比实验法更大,从实际情况抽取变量和数据的难度比较大。因此在观察前需要有明确的目的。

n      观察法受到观察手段的限制。

n    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做到不让被观察者发觉自己正在被观察,否则其行为就会与正常状态下的行为模式有差别。

n    要做到这一点,就对观察手段提出了要求。一般采用参与观察的方式,让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以此掩盖观察者的真实身份。

n      受到伦理道德的限制。

n    未经当事人同意,而对当事人进行观察,可能会侵犯其隐私权。这一点在做研究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要保护被试的权益不受损害。

§ 观察法的原则

n    观察法的一般原则

n    观察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被观察的特征应有明确的界定,并作好计划;

n    观察必须是系统的;

n    必须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

n    应使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

n    影响观察法成败的重要因素

n    观察的目的任务

n    观察和记录的手段

n    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

§ 两种观察

n    自然观察法

n    自然观察法是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情景下,不对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

n    控制观察法

n    控制观察法是与自然观察法相对应的一种具有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的观察方式,通常在具有某些仪器设备(如录音机、摄像机、单向透镜等)的特殊环境中进行,或者在事先经过相应程序控制的自然场所中进行(如教室、实验室、活动室、会议室等)。

§ 自然观察法

n    自然观察是许多科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

n    天文学的发现主要是靠观察得到。

n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创建在对自然界的观察之上,法布尔的《昆虫记》主要也是运用了自然观察法。

n    在心理学领域,自然观察法在儿童心理学、动物心理学中有重要的应用。

§ 控制观察法

n    使用控制观察法时应尽量遵守如下几条原则:

n    每次只按既定目的观察一种行为;

n    事先界定要观察的行为特征;

n    事先准备好记录表格;

n    尽量使用精密工具;

n    采用时间抽样的方式。

2)心理测验法

n      定义:心理测验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n    没有经过标准化的问卷所进行的只是调查,而不是心理测验。

n      分类

n    按内容分:

n   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人格测验

n    按形式分:

n   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n   问答测验,纸笔测验,计算机测验,网上测验

n    按测验规模分:

n   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 心理测验的两个基本要求

n    测验的信度(reliability)

n    定义: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n    信度高:同一个人多次接受这个测验时,得到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成绩。

n    测验的效度(validity)

n    定义: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要测的心理品质。

n    效度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

n    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n    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研究

n    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

3) 实验法

n    定义: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n   研究者可以主动干预被试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

n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n   1879年冯特创立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n   简单地说科学研究方法可归于描述性、分析性和验证性研究三类。实验法属于验证性研究方法。 

 

§实验法分类

n    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

n   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室对研究对象进行干涉和控制的基础上,获取信息或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是相对于自然(现场)实验而言的。

n    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也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控制。

§ 实验实施过程与步骤

n    实验设计

n    提出假设

n    确定研究对象和相应的研究方法

n   包括对象的选择

n   材料的选择

n   操作步骤

n   操纵:自变量
n   测量 :因变量
n   控制:无关变量

n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n     结果处理与讨论

n     书面报告(论文)

§ 实验法优缺点

n    优点

n    实验者可通过对研究变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验证变量间是否有因果关系。

n    对变量进行严格控制,内部效度高。

n    重复性好。

n    缺点

n    外部效度差。

n    实验者的影响等。

n    结果受现有的技术方法、仪器的限制。

六、西方心理学派别

n           构造主义与实验心理学

n           机能主义

n           行为主义

n           格式塔心理学

n           精神分析学派

1 构造主义

n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n    主要观点:

n    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

n    研究方法采用内省法

n    经验可以被分为各种基本元素

n    元素:感觉,意象,激情状态

n    评价:

n    意义和贡献:使心理学摆脱了哲学的束缚,走上了实验的道路。

n    局限:还原主义,内省法

2 机能主义

n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儿等

n     主要观点:

n    主张研究意识,认为意识是人特有的机能,但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

n    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

n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n     评价:

n    意义和贡献: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

3 行为主义

n    代表人物:华生

n    主要观点:

n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反对研究意识

n    主张用实验方法,反对内省

n    刺激-反应(S--R)

n    评价:

n    意义和贡献:强调客观行为表现,主张客观研究方法

n    局限:人与动物等同起来,是有机的机器;不研究心理的内部过程与结构,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

4 格式塔心理学

n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科夫卡

n      主要观点:

n    似动现象

n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n    存在各种知觉组织规则,如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对称性原则

n    头脑中存在知觉的“格式塔”或“完形”

n    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顿悟过程

n      评价:

n    意义和贡献:“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知觉的组织原则

n    局限:主观唯心的色彩

5 精神分析学派

n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n    主要观点:

n    行为的原则: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

n    人格的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

n    本能理论:生本能和死本能

n    释梦

n    评价:

n    意义和贡献:把意识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对心理的动力因素如需要,动机等方面的强调。

n    局限:过分强调性在人心理中的作用,同时认为无意识决定意识。

七、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n    研究取向(research approach):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范式、一种潮流、一种发展方向,影响心理学的各个领域。这种研究方式,我们就叫做研究取向。

n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n    行为主义的研究

n    心理分析的研究

n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n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n    特点:关心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把生理学看成描述和解释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

n    研究的问题

n    脑功能的定位(localization):完成某种心理功能的脑区及脑区间的关系

n    心理免疫学(psychoimmunology):身心健康的关系

n    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

§ 心理生理学和生理心理学

n    心理生理学(Psychophysiology):以心理参数为自变量,分析或记录生理参数随心理活动而发生变化的规律,生理参数是因变量。

n    方法:生理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技术,特别是脑事件相关电位分析技术。

n    生理心理学(Physiopsychology):以脑形态和功能参数为自变量,观察分析不同生理状态下行为或心理活动。

n    方法:临床方法,电刺激法,局部切除法,生物化学方法等。

n    因变量:本能行为,习得行为,情绪行为等。

2、行为主义的研究

n     年代:20世纪20年代

n     代表人物:华生(Watson),斯金纳

n     特点:关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不关心有机体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n    强调:人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正是学习和经验决定了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

n     探索的问题:在什么条件下某种行为能发生?

n    不同刺激对行为可能有什么作用?

n    行为的结果又怎样影响随后的行为?

n     50年代后,行为主义作为一个学派已接近销声匿迹,但作为一种研究取向,仍活跃在心理学研究领域。

3、心理分析的研究

n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S. Freud)

n     理论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

n     一个人的人格

n    本我:人先天具有的,消除紧张获得满足。

n    自我:负责理智地调节本我、超我和外界三者的关系。

n    超我:内化了的道德标准,压抑本我的盲目冲动。

n     精神分析理论

n    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其中特别是性欲的冲动,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

n     精神分析是指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后弗洛伊德主义

n    年代:20世纪30年代以后

n    代表人物:

n    Anna Freud

n    Erik Erikson

n    特点:

n    更关心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

n    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

n    把青年期看成力必多(“性”能,libido)活动的高潮时期

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n     1967年,奈塞尔(U. Neisser)

                    出版了《认知心理学》

n     观点:   

n    认知是指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n    人是一种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

n    通常用模型表示人的心理过程和结构。

n   一般的模型:感觉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

n     特有方法:言语报告法,反应时记录法,计算机模拟法

n     认知神经科学:关心认知的神经机制的研究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n     特点

n    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

n     与精神分析学派的传统观念不同     

n    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

n    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

n     观点

n    人都是单独存在的。心理学家应该对人进行单个的测量,而不要把他们合并在不同的范畴之内。

n    正是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主观内部体验,才使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人。

八、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1 古老

2 年轻

3 蓬勃发展

n  国内心理系排名

本章思考题

•              心理学究竟是不是科学?“心理学”与“盲人算命”有什么区别?

•              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研究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简要说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

•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在学过本章之后,你对“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有什么新的认识?

•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讲 神经系统与反射

主讲人:刘希平

 

主要内容

一、脑的进化

二、神经系统发育水平与心理发展阶段的关系

三、神经系统的微观结构和机能

四、神经系统的宏观结构和机能

五、脑机能的各种学说

六、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

七、反射

一、脑的进化

n    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

n    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机械,物理的和化学的

n    有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生物的

n    随着物质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物质的反映形式也相应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n    生命产生的标志——感应性

n    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n    心理产生的标志——条件反射

n    条件反射的建立,使有机体能够把一个事物当成另一个事物的信号

§ 动物脑的发育

n    无脊椎动物的脑发育

n    肠腔动物,网状神经系统

n    环节动物,梯形神经系统

n    节肢动物,索状神经系统

 

§ 肠腔动物:网状神经系统

§ 环节动物:梯形神经系统

n    蚯蚓 - brain with segmented nervous system

§ 节肢动物:索状神经系统

n    Insects - more complex nervous system

 

§脊椎动物的
神经系统进化

§脑进化的特点

n    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

n    脑指数(脑的实际大小与预期的脑的大小的比值,考虑体重与脑重的关系)的增加。

n    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

n    皮层指数(新皮层的实际大小与一种典型的哺乳类动物新皮层的期望大小的比值)的增加。

n    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

n    皮层机能的增加。

二、神经系统发育水平与心理发展阶段的关系

三、神经系统的微观结构和机能

n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

n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n         神经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4 神经元的结构

 

 5 神经元的类型

n     感觉神经元(内导神经元)

n     联结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n     运动神经元(外导神经元)

 

 

n     兴奋性神经元

n     抑制性神经元

6 神经冲动

n     形成

n    极化(静息电位,膜电位):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时,膜的内外存在着电位差,膜外正电位,膜内是负电位。

n    去极化: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降低,膜内电位升高,膜内外的电位差减少。

n    反极化:去极化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膜电位的逆转,即内正外负,为反极化。

n    复极化:膜内电位迅速回降并恢复静息水平,恢复原来的极化状态。

n     传导

§传递

n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是在突触间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成的。

n    突触:神经元之间是通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轴树突触)或胞体(轴胞突触)相联系(接触)的。

n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s):起传递作用的中介物质。

n    神经元的这种联系方式叫作突触传递。它使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导。

 

 

 

n    改变脑功能的药物都可以看成是通过干扰神经递质系统而起作用。

四、神经系统的宏观结构和机能

n    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 周围神经系统

n    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n   躯体神经系统

n  脑神经共12对,分布在头面部

n  脊神经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四肢

n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在神经反射活动中,一方面通过传入神经纤维把来自感受器的信息传向中枢神经系统,另一方面通过传出神经把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向效应器官,从而导致骨骼肌肉的运动。

n  躯体神经系统受意识的控制。

§ 植物性神经系统

n     分布

n    植物性神经分布于心脏、呼吸器官、血管、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它也包含感觉(传入)神经和运动神经。

n    它传入内脏器官的运动变化信息,对机体内的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n    传出神经,保持相对平衡和有节律性的内脏器官的活动。

n     植物性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系统

n    交感神经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提高机体的唤醒水平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n    副交感神经的功能是使机体得以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两者具有拮抗的作用。相互交替处于主导地位。

n     植物性神经通常不受意识的支配;但经过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节。

n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2 中枢神经系统

n    包括脑和脊髓

n     脊髓

n    重要通路

n    负责本能活动

n     脑又分为小脑、脑干和大脑两半球。

n    脑干

n   基本的生命中枢

n   重要通路

n   网状结构

n    小脑

n   负责身体平衡

n   协调肌肉运动

n    大脑

脑干(brain stem)

 

§ 大脑的结构

§大脑皮层机能定位

§大脑两半球机能的分工和协作

n    大脑两半球主要通过胼胝体进行神经冲动的相互传递,大脑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活动的。

n    割裂脑的研究,提供了在切断胼胝体的情况下,分别对大脑两半球的功能进行研究的重要资料。

n    手术后大脑两半球分割的病人

n   视力、听力、运动能力都正常

n   命名、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理解语言的能力等出现选择性的障碍

n    说明: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

分裂脑

§ 两半球各自优势

n    左半球:

n   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

n     右半球

n    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

 

§ 两半球机能的分工与协作

n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存在一侧优势,但不是绝对分离的。

n   例如,右半球同样参与语言的加工,在语言理解中有重要的作用

n    人的许多认知功能是左右半球协同活动的结果。

§ 一般情况

n    右利手,大脑两半球的大致情况是

n   以左半球(言语半球)为主,右半球为辅

n   左半球是意识活动的主宰者

n   每半球上各中枢有联络的机能,两半球之间也有联络机能

n   两半球借助连合传递信息

n    开发右脑

五、脑机能的各种学说

n           定位说

n           整体说

n           机能系统说

n           模块说

1 定位说

n    脑功能的定位说(localization theory)始于颅相说(phrenological theory)

n    大脑皮层机能分区的思想,开始于19世纪欧洲的一批颅相学(phrenology)家

§ 颅相学

n    根据头部的隆起部位来确定一个人的人格和智力

n    相信脑的不同部位负责不同的心理官能

§ 脑功能的定位说

n    真正的定位说始于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研究

n   波伊劳德(Bouillaud,1825)提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

n    法国医生布洛卡(Broca,1860) 提出了脑机能定位的思想,即定位说(localizationism)。

n    脑功能的定位说的基本观点: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

2 整体说

n    研究方法:脑损伤法

n    弗罗伦斯(Flourens,1794-1867)

n    皮层破坏的区域越大,智力功能的丧失就越严重。

n    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Lashley,1929)最早提出了整合论(integrationism)。

n    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

n    总体活动原理:大脑是以整体发生作用的

§ “细胞集合”理论

n    整合论得到40年代末出现的“细胞集合”(cell assembly)理论的支持(Hebb,1949)。

n    “细胞集合”理论的观点

n    神经细胞间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神经通路系统,任何一个神经细胞都不能离开细胞群而单独地进行活动。

n    一个神经细胞可以是某条通路上的一个环节,也可以是另一条通路的组成部分。

n    记忆“痕迹”并不依靠某一固定的神经通路,它涉及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神经元的相互联系。

3  机能系统学说

n    鲁利亚根据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把脑分成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

n    动力系统

n    信息处理系统

n    行为调节系统

§ 动力系统

n    第一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

n    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

n    基本功能

n    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

n    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觉性

n    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 信息处理系统

n    第二机能系统也叫信息处理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n    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皮层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

n    基本作用

n    接收来自内、外的各种刺激(包括听觉、视觉、一般机体感觉),对它们进行加工(分析和综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 行为调节系统

n    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n    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

n    当这些脑区受到破坏时,患者将产生不同形式的行为障碍

n    前额皮层受到损伤的病人,将丧失计划与组织行动的能力,不能将行为的结果与原有计划、目的进行对照,也不能矫正自己的行为。

§ 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

n    三个机能系统之间有一种动态的联系

n    注意、信息编码和计划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n    第一机能单元和第三机能单元关系非常密切 。

n   计划过程需要一个充分的唤醒状态,以使注意能够集中,进而促使计划的产生。

n    编码和计划过程也密不可分。

n   在现实生活中的任务往往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编码,个体如何加工这种信息也是计划的功能,所以同时性加工要受到计划功能的影响。

 

n    鲁利亚认为

n    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

n    每个机能系统又起各自不同的作用。

n    鲁利亚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心理机能定位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高级神经活动的理论,引起了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的普遍重视。

4  模块说

n    模块说(module theory)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Fodor,1983)。

n    基本观点

n    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

n    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六、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

n           内分泌腺的概念

n           内分泌腺的分类及机能

n           神经-体液调节

1 内分泌腺的概念

n    内分泌腺也是一种整合性的调节机制

n    这种机制是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来实现的

n    人身上的腺体有两类

n    有管腺(外分泌腺):汗腺

n    无管腺(内分泌腺):荷尔蒙

§ 内分泌腺的作用

n    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有很大影响,决定

n    身体的发育

n    一般的新陈代谢

n    心理发展

n    第二性征的发展

n    情绪行为

n    有机体的化学合成

§ 内分泌腺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比较

n    共同点

n    内分泌腺系统和神经系统是从共同的系统演化而来的,都是细胞间实现沟通的化学信使(messenger)

n    差异

n    神经递质对其邻近的细胞发生作用,这种作用是迅速发生的

n    荷尔蒙对远方的细胞发生作用,其作用是缓慢实现的

2 内分泌腺的分类及机能

n     已发现27种内分泌腺

n     与人们心理现象直接有关的几种内分泌腺

n    甲状腺:甲状腺素促进机体代谢机能,增进机体发育过程

n    副甲状腺:副甲状腺素对保持血液和细胞内钙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n    肾上腺

n   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是维持体内钠离子及水分的正常含量

n   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少量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是兴奋交感神经

n    脑垂体(主腺)

n   前叶:生长激素等

n   中叶:黑素细胞扩张素

n   后叶:血管加压素等

n    性腺:分泌性激素

 

3 神经-体液调节

n    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n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

七、反射(reflection)

1 定义: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的规律

              性的应答。

2 反射弧

3 反射的复杂性

n    特殊通路与非特殊通路

n    环行通路

n   返回联系

n   反响回路

n   反馈

4 反射的种类

n     无条件反射(UCR)

n     条件反射(CR)

n     定义

n     反射弧

n     种类

n    经典性条件反射

n   工具性条件反射

n   观察学习

本章思考题

1 为什么神经系统的发育制约有机体的心理发展

2 如何促进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

3 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有什么本质区别

4 尝试用条件反射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事例

5 心理活动跟条件反射是什么关系?心理活动是在条件反射的什么环节产生的?

 

第三讲  感觉

主讲人:刘希平

   

主要内容

®          什么是感觉

®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          感受性

®          视觉

®          听觉

®          其他感觉

®          感觉所遵循的共同规律

一、什么是感觉(sensation)

n       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感觉的重要性

n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n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n          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破坏信息的平衡,对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n        大城市中“信息超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n        “感觉剥夺”,使人无法忍受,产生不安和痛苦。

3  感觉剥夺实验

n    感觉剥夺(sensory deprivation)

n    该实验是20世纪50年代初在加拿大的McGill大学首先进行的,随后迅速发展到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大学和研究所。

n    起因

n   有感于当时参加朝鲜战争的很多美军战俘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洗脑”,回国后转而开始反对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使研究者对经过一段时间内的感知觉剥夺的人类的行为改变感兴趣。

§感觉剥夺实验

n    目的:研究在一定时间内的感知觉剥夺对正常成人的影响。

n   对外界宣传的易感性(Susceptibility)是研究的主要题目。

n   实际研究还包括大脑皮层的激活、认知系统、运动操作等各个方面心理特点的研究。

 

 

§标准的感觉剥夺实验

n    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中,尽可能地剥夺被试者的感觉

n     躺在一个非常柔软的、尽可能减少身体感觉的床上;

n     眼上蒙着特制的、只能看到漫射光但看不到任何形状或图形的眼罩;

n     手和脚都要戴上厚纸套,将触觉刺激减至最小;

n     将室内的可能的各种声音尽量减到最低或完全隔音。

n    观察被试者的表现、坚持时间的长短,记录他们的心率、皮肤电阻、脑电、生物化学指标等。

 

 

n    Bexton, Heron & Scott (1954)首次报告了感觉剥夺的实验结果。

n    实验开始时,被试还能安静地睡着,但稍后,被试开始失眠,不耐烦,急切地寻找刺激,他们想唱歌,打口哨,自言自语,用两只手套互相敲打,或者用它去探索这间小屋。被试变得焦躁不安,老想活动,觉得很不舒服。

n    实验中被试每天可以得到20美元的报酬。但难以让他们在实验室中坚持这种实验到2天-3天以上。

n    实验说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生存是十分重要的。

§ 感觉剥夺实验的变式

n    只剥夺运动,不剥夺其他社会刺激

n    只剥夺声音和视觉刺激,不剥夺运动

n    专门剥夺社会刺激,安排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枯燥环境中,但不剥夺被试者的感觉刺激

§ 感觉剥夺实验的结果

n    持续的感觉剥夺能够产生

n    大脑皮层唤醒能力的降低

n    酮类固醇激素水平显著上升

n    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紊乱

n    在感觉剥夺后期,被试者会出现

n    思维反应迟钝

n    思维过程受到扰乱

n    智力测验的成绩严重变坏

n    白日梦

n    幻听、幻视等精神异常现象

二、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theory of specific nerve energy)

n         代表人物:19世纪德国著名生理学家缪勒(Johannes Müller,1801-1858)最早研究了感觉编码问题,并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n         事实

n        相同的刺激作用于不同的感官,得到不同的感觉

n        不同的刺激作用于相同的感官,得到相同的感觉

3 学说的内容

n           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它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

n           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n           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4  缪勒的结论

n    感觉不决定于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n    我们直接感觉的东西,不是外界的物体,而是我们自己的神经,即神经的某种特殊状态。

n    “我们始终不能直接知觉外物自身的性质。”

n    “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的感觉。”

5  评论

n     大脑直接加工的材料是外物引起的神经冲动。这点有其合理的一面。

n     人脑对神经信号的加工是一种译码的过程,它能揭示这种神经信号所代表的现实刺激物的特性,帮助人们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只承认人脑对神经自身状态的直接感受,否认人的感觉依赖于外物的性质,这是不对的。

n     客观刺激的决定作用

n    动物进化的历史告诉我们,感觉神经的分化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结果。环境中存在各种刺激,才产生了与这些刺激性质相适应的感觉。

n    感觉的性质不是由感觉神经的特殊能量决定的,而是由客观世界刺激的性质最终决定的。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n           感受性:感觉敏度

n           感觉阈限:衡量感受性水平高低的客观标尺

n           关系:反比

n           种类: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n    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

   感觉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n    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s)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n     关系:反比

n   E = 1 / R

n   E 代表绝对感受性

n   R 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n    绝对感觉阈限并不是绝对不变的

n     影响阈限大小的因素

n    人的活动的性质

n    刺激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n    个体的注意、态度和年龄

n     人类各种感觉的绝对感受性都很高。

n    在黑暗清新的夜晚,人可看见30 英里外的一支烛光,强度约为10 个光子;

n    在安静的环境中,人能听到20 英尺远处的手表滴答声,强度约为2X10-9N/cm2

n    人能嗅到一公升空气中散布的1/10 万毫克的人造麝香的气味。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n    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

    感觉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n    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或最小可觉差(J.N.D)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n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 韦伯定律(Weber’s law)

n    代表人物:德国生理学家韦伯(Weber)

n    时间:1834

n    主要内容:K = Ä I / I

n   I      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

n   Ä I    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

n   K      为一个常数

 

n    对不同感觉来说, K的数值是不相同的,既韦伯分数不同。

n    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程度。

n   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

n     适用范围:中等强度的刺激。

n    刺激过弱或过强,比值都会发生改变。

5  影响形成

n    遗传因素

n    实践活动

四、视觉(vision)

n     视觉刺激

n     视觉的感受器

n     视觉信息的传导

n     视觉的中枢机制

n     视觉的感受野

n     特征觉察器

n     视觉的基本现象

n     视觉理论

1  视觉刺激

n    光波:380--780nm

n    光波的三个物理特性

n     振幅

n     波长

n     纯度

 

 

§  心理特性

§ 明度(brightness)

n    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n    色调相同的颜色,明暗可能不同。

n    颜色的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n    世界上最白的东西是氧化镁,反射率大于90% 。

§ 色调(hue)

n    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

n    对光源来说,由于占优势的波长不同,色调也就不同。

n   700nm占优势,红光源;

n   510nm占优势,绿光源。

n     对物体表面来说,色调取决于物体表面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选择性反射。

n    反射光中,长波占优势,物体呈红色或橘黄色;

n    反射光中,短波占优势,物体呈蓝色或绿色。

 

§ 饱和度(saturation)

n    饱和度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n    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例如鲜红、鲜绿等。

n    混杂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调的颜色,是不饱和的颜色,例如酱紫、粉红、黄褐等。

n    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

2  视觉的感受器

3  视觉信息的传导

4  视觉感受野(receptive fields)

n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休伯(Hubel)和威塞尔(Wiesel)等对视觉感受野进行了系统研究。

n    网膜上一定区域或范围的感光细胞转换的神经能量能激活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视觉系统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也就是处于某一层次的神经细胞只是接受来自一定区域的感光细胞送来的信息。网膜上的这个感光细胞区域就叫作相应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5  特征觉察器

n    根据感受野的研究,休伯等人认为,视觉系统的高级神经元能够对呈现给网膜上的、具有某种特性的刺激物作出反应。这种高级神经元叫特征觉察器。

n    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视觉皮层具有边界、直线、运动、方向、角度等特征觉察器,由此保证了机体对环境中提供的视觉信息作出选择性的反应。

6 视觉的基本现象

n  视觉的空间因素:1)- 3)

n  视觉的时间因素:4)- 6)

1)视觉对比(visual contrast)

n    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

n   明暗对比

n   颜色对比

§ 明暗对比

n    明暗对比是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

n    对比不仅能使人区别不同的物体,而且能改变人的明度经验。这种现象叫明度对比效应。

§颜色对比

n    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

n    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的方向变化。

2)马赫带(Mach band)

n    马赫带是指人们在明暗交界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  侧抑制作用较好地解释了马赫带

n    所谓侧抑制是指某个神经兴奋后,会抑制其邻近神经活动。

n    从刺激物的能量分布来说,亮区的明亮部分与暗区的黑暗部分,在刺激的强度上和该区的其他部分相同,而我们看到的明暗分布在边界处却出现了起伏现象。

n    可见,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实际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即侧抑制的结果。

 

3)视敏度(visual acuity)

n    视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n   视力

n     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大小来表示。

n     视角:物体通过眼睛节点所形成的夹角。

n    视角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及物体离眼睛的距离。

 

4)视觉适应

n    适应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感觉现象。它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在视觉范围内,可分为

n    暗适应

n    明适应

§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n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n   我们从阳光直射的室外进入电影院

n   在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

n    整个暗适应持续大约30分钟-40分钟,以后感受性就不再继续提高了。

 

§  明适应(bright adaptation)

n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n    暗适应时间较长,而明适应进行很快,时间很短暂。

n    在一秒钟的时间内,由明适应引起的阈限值上升,就已很明显;

n    在5 分钟左右,明适应就全部完成了。

5)后像(afterimage)

n    定义: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的现象。

n    种类

n    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

n    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

n    颜色视觉也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

n    用眼睛注视一朵绿花,约一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看到一朵红花。

 

6)闪光融合(critical flicker )

n    定义: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连续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n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critical flicker frequency):刚刚能够引起融合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频率。

7  色觉理论

n  三色说

n  对立过程理论

1)三色说(trichromatic theory)

n    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扬(Young,1807)假定,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  光敏感曲线

n    1860年,赫尔姆霍茨(H.von.Helmholtz,1821-1894)设想,每种感受器对各种波长的光都有反应。但是,

n    红色感受器对长波更敏感(长波受纳器);

n    绿色感受器对中波更敏感(中波受纳器);

n    蓝色感受器对短波更敏感(短波受纳器)。

n     三条不同的光敏感曲线。

 

§  三色理论

n    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

n   各种颜色经验是由各种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n    三色理论与在锥体细胞中现已发现的三种视觉色素是一致的,且能很好地说明颜色混合的事实

n    但是,三色理论不能解释红绿色盲

2)对立过程理论(opponent-process theory)

n    代表人物:黑林(Hering)

n    时间:1874

n    具体内容:

n    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

n   黑- 白视素

n   红- 绿视素

n   黄- 蓝视素

n    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

n   同化作用(assimilation)

n   异化作用(disassimilation)

 

n    证明:心理学家赫尔维奇和詹米逊(Hurvich & Jameson,1958)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黑林的对立作用理论。

n    视网膜上,存在三种锥体细胞

n   短波感受器,中波感受器,长波感受器。

n    视觉系统的高级水平上,存在三对对立细胞

n   黑- 白细胞,红- 绿细胞,黄- 蓝细胞。

n    红- 绿细胞和黄- 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而黑- 白细胞与明度有关。

 

五、听觉

n    听觉刺激

n    听觉的生理机制

n    听觉的基本现象

n    听觉理论

1  听觉刺激

n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

§ 声波的物理性质

n    频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周/秒)。

n    人耳能接受的振动:16 Hz-20000 Hz

n    次声:低于16 Hz的振动

n    超声:高于20000 Hz的振动

n    振幅: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

n    1巴=1达因/平方厘米

n    波形:基音与陪音的配合、比例关系

n    声波最简单的波形是正弦波。

n    纯音:由正弦波得到的声音

n    复合音:由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正弦波叠加而成的。

• 声波的心理特性

1)音调

n    音调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

n    人的听觉的频率范围为16-20000赫兹

n    1000-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2)音响

n    音响是由声波的振幅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

n    测量音响的单位是贝尔(Bel)或分贝尔(dB)

n    人的音响的下阈为0分贝,

n    人的音响的上阈约130分贝

n    音响与声音频率的关系(等响曲线)

n    在相同的声压水平上,不同频率的声音响度是不同的。

n    不同的声压水平却可产生同样的音响。

 

3)音色

n    由于振动形式不同所引起的主观感觉的差异叫做音色。

2  听觉的生理机制

n    耳的构造和功能

n   外耳:耳廓,外耳道

n   中耳: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正圆窗

n   内耳:前庭器官,耳蜗

n     听觉的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n    听神经:第八对脑神经

n    听觉的核心皮层:布鲁德曼41 区

 

3  听觉基本现象

• 声音掩蔽

n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称为声音的掩蔽。

n    掩蔽作用的大小随噪音的增加而加大。

4   听觉理论

n    人耳怎样分析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1)频率理论(电话理论)

n    代表人物:罗·费尔得,物理学家

n    年代1886年

n    主要观点

n    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

n    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n   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连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

n   如果声音刺激的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

n    问题:

n    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赫兹以上的声音不相符合的。 

2)共鸣理论(位置理论)

n     代表人物:赫尔姆霍茨

n     年代:19世纪中叶

n     主要观点: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

n    声音刺激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

n    声音刺激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

n    人耳基底膜约有24000条横纤维,它们分别反应不同频率的声音。

n     证据:

 

3)行波理论(travelling wave theory)

n    代表人物:冯·贝克西(Von Kekesy),生理学家

n    年代:20世纪40年代

n    主要观点:声波传到人耳, 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n    证据:

4)神经齐射理论(neural volleying theory)

n    代表人物:韦弗尔(Wever)

n    年代:1949年

n    主要内容: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以下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

n   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

n   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 “齐射 ”,就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

n    证据:

 

 

n    韦弗尔指出,

n    用齐射原则可以对5000 赫兹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

n    当声音频率超过5000 赫兹时,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六、其他感觉

n    皮肤感觉

n    嗅觉和味觉

n    内部感觉

1  肤觉(skin senses)

n    定义: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 。

n    肤觉的基本形态

n    触觉

n    冷觉

n    温觉

n    痛觉

n    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

n    触点,冷点,温点,痛点

n    肤觉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

§ 触压觉

n    定义: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压力梯度)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

n    触觉:外界刺激接触皮肤表面,使皮肤轻微变形。

n    压觉:外界刺激使皮肤明显变形。

n    痒觉:有机械刺激,还有化学刺激。

n    触压觉的感受器分布于真皮内的几种神经末梢。

n    皮肤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触觉感受性,有不同的触觉阈限。

n    两点阈:人能分辨皮肤上两个点的最小距离。

 

 

§ 温度觉

n    皮肤表面温度的变化,是温度觉的适宜刺激。

n    一种温度刺激引起的感觉,是由刺激温度与皮肤表面温度的关系来决定的。

n    生理零度:皮肤表面的温度。

n    身体不同部位的生理零点不同,对温度刺激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n    皮肤对冷、热刺激的接受,分别由不同感受器来完成。

 

§ 痛觉

n    任何一种刺激当它对有机体具有损伤或破坏作用时,都能引起痛觉。

n    引起痛觉的刺激物很多。

n    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温度的,电刺激等。

n    痛觉具有保护机体免受伤害的作用。

n    痛觉的感受器是皮肤下各层中的自由神经末梢。

n    人的痛觉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n    文化环境,经验的作用,人对伤害刺激的认识,暗示的作用,注意等。

2  嗅觉和味觉

n    嗅觉(sense of smell)

n   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

n   感受器:鼻腔上部粘膜中的嗅细胞。

n     嗅觉感受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n    不同性质的刺激物

n    环境因素

n    机体状态

n    适应

§味觉(sense of taste)

n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n     味觉的感受器是分布在舌面各种乳突内的味蕾。

n     四种味觉

n    甜

n    苦

n    酸

n    咸

n     对许多复杂味道来说,人们很难用语言进行描述。

n     温度对味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有明显影响。

n     味觉的适应和对比作用都很明显。

 

3  内部感觉

n    动觉(运动感觉):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

n    动觉是随意运动的重要基础,是主动触摸的重要成分,在认识客观世界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n    平衡觉(静觉):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n    内脏感觉(机体觉):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又叫“黑暗”感觉。

n    (联觉)

七、各种感觉所遵循的共同规律

•              都有感觉阈限

•              都有适应

•              都有对比

•              都有后效

本章思考题

•              怎样理解感觉的重要性?

•              感觉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是什么?

•              感觉在心理健康中有什么作用?

•              试介评三色论。

•              分析说明听觉理论。

 

第四讲  知觉

刘希平

主要内容

•             什么是知觉

•             知觉的基本特征

•             知觉的种类

•             时、空知觉

 

一、什么是知觉

n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n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二、知觉的特征

•             知觉的选择性

•             知觉的整体性

•             知觉的理解性

•             知觉的恒常性

1. 知觉的选择性

n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作知觉的背景,当作知觉对象的事物反映得比较清晰,当作知觉背景的事物反映得比较模糊。

n   在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

n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互相转化,而且互相依赖。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2. 知觉的整体性

n   在知觉活动中,当刺激不完备的时候,主观知觉维持完备性。

n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

n  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

n  在知觉中,分析事物的特征及其结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n   我们对个别成分(或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n    知觉的整体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而且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

n   英文字母,英文单词

n    知觉的整体性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

n   用速示器快速呈现:熟悉的汉字,该汉字的个别笔划

n   辨认时间几乎相同

n    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有时会忽略部分或细节的特征。

n   整体知觉抑制了个别成分的知觉。

 

3. 知觉的理解性

n   人的知觉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或意义性。

n   当知觉的对象是我们熟悉的事物时,人们对对象的理解往往采取压缩的形式,知觉者给对象命名,把它纳入一定范畴之内。

§  知觉理解性的作用

n    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

n    理解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

n    对理解和熟悉的东西,易作为一个整体来感知。

n    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知觉的整体性常受到破坏。

n    在观看某些不完整的图形时,正是理解帮助人们把缺少的部分补充起来。

n    理解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n    W O R

n    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当前的感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n    当前环境激活的知识结构不同,产生的知觉期待也不一样。

 

4. 知觉的恒常性

n    定义: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n    种类

n   颜色恒常

n   亮度恒常

n   大小恒常

n   形状恒常

n   声音听觉恒常

•  颜色恒常性

n   颜色恒常性: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对它的表面颜色知觉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

n  在不同光线照明下,室内家具的颜色

 

•亮度恒常性

n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叫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n   在阳光或月光下的白墙

n   在阳光或月光下的煤块

n    我们看到的物体明度或视亮度,并不取决于照明的条件,而是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n    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处于完全恒常性与无恒常性之间。

•  大小恒常性

n    大小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而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大小却不完全随距离而变化,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

n   视网膜按几何投影的规律变化、随对象的距离按比例增长或缩小。

n  距离大,在视网膜上成像较小;

n  距离小,在视网膜上成像较大。

n    实际的大小恒常性也处在完全恒常性与无恒常性之间。

•  形状恒常性

n   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形状的恒常性。

n   完全恒常性

n   无恒常性

n   实际恒常性(知觉恒常性,知觉常性)

§恒常性的意义

n   恒常性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

n   获得确定的知识

n   有助于建筑、艺术等部门的工作

n   有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n  现代的机器人有 “ 视觉 ” 可以看,有 “ 听觉 ” 可以听,但它们没有知觉的恒常性。

n  把人和动物具有的知觉恒常性赋予机器人,那么计算机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知觉的种类

n           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划分

n         视知觉

n         听知觉

n         触知觉

n         嗅知觉

n         味知觉

n           错觉

 

3  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的特性划分

n   空间知觉

n  形状知觉

n  大小知觉

n  深度知觉与距离知觉

n  方位定向与空间定向

n   时间知觉

n  对时间的分辨

n  对时间的确认

n  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n   运动知觉

n  真正运动的知觉

n  似动

四、时、空知觉

•             空间知觉

•             时间知觉

•             运动知觉

•             错觉

1. 空间知觉

n   定义:是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的认识。

n   分类

n   形状知觉

n   大小知觉

n   距离知觉

n   方位知觉

• 形状知觉

n    定义:对物体形状特性的反映。

• 图形的组成

n    视野中的哪些成分容易结合为一个图形?

n    图形组织的一些原则

n   邻近性(proximity)

n   相似性(similarity)

n   对称性(symmetry)

n   良好连续(good continuation)

n   共同命运(common fate)

n   封闭(closure)

n   线条方向(line orientation)

n   简单性(minimum)

• 邻近性原则

•  相似性原则

• 方向性原则

• 简单性原则

• 良好连续原则

 

• 对称性原则

• 封闭性原则

• 大小知觉

n    定义:对物体占有空间多少的知觉。

• 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n   形状知觉属于二维空间的知觉,而深度知觉涉及三维空间的知觉,即不仅能知觉物体的高和宽,而且能知觉物体的距离、深度、凹凸等。

n   深度与距离的线索

n  单眼线索:线条透视/ 空气透视/ 物体的明暗/ 物体掩蔽/ 运动视差/ 瞳孔调节/ 水晶体调节

n  双眼线索:双眼视像差/ 双眼辐合

 

§  方位知觉

n   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知觉。

n   动物和人都具有方向定位的能力。

n   蜜蜂

n   信鸽

n   山鹰

n   人

 

n   方位定向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n   不同物体在方位定向中凭借的感官不完全相同。

n   鸽子:地球磁场

n   蝙蝠:飞翔时发出声音,超声波的回声

n   狗:视觉、听觉和嗅觉

n   人类:视觉与听觉

§  视觉的方位定向

n    视觉定向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

n   条件刺激

n  视网膜上投影的相对位置不同

n  眼肌动觉

n   无条件刺激

n  触摸

n  运动

 

• 听觉的空间定位

n   人为什么能够借助听觉判断物体的方位?

n   人有两只耳朵

n   它们分别长在头部的左、右两侧

n   中间相隔约27.5 厘米

n   同一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不同

n  时间差

n  强度差

n  位相差

2 .时间知觉(temporal perception)

n   定义: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反映

n   形成

n   以匀速变化的事物做标尺

n   衡量机体感觉

§  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

n    知觉时间必须通过各种媒介间接地进行。

n   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n  太阳的升落

n  昼夜的交替

n  四季的变化

n  月亮的圆缺

n   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生物钟)

n  人体的生理活动:脑电,心跳和脉搏,饥饿周期等

n   借助计时工具

n  日历,时钟,手表等

n  先进的计时工具

§  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n    感觉通道的性质

判断时间的精确性:听觉 > 触觉 > 视觉

n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n    在一定时间内,事件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倾向于短估;事件数量少,性质简单,倾向于长估。

n    回忆往事时,同样一段时间,经历越丰富,就觉得时间长;同样一段时间,经历越简单,就觉得时间短。

n    人的兴趣和情绪

n    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出现短估;对厌恶的、无所谓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高估。

n    在期待某种事物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对不愿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得快。

3 . 运动知觉(motion perception )

n   定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n   运动知觉是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综合

n   运动知觉的上限和下限

•  似动现象

n   动景运动

n   诱发运动

n   自主运动

n   运动后效

 

§  动景运动

n    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图片)按一定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n   例如,呈现两条线段,一条水平,一条垂直,或两条互相平行:

n  时距<30毫秒:人们看到两条线段同时出现;

n  时距>200毫秒:人们看到相继出现的两条线段;

n  时距=60毫秒左右:人们看到从一条直线向另一直线的运动。

n    动景运动在逼真性上,使人难以与真正运动区别开来。

n  电影,电视,活动性商业广告

 

§ 诱发运动

n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发运动。

n  月亮和浮云

n  亮框架和光点

n   一般来说,视野中细小的对象看去在动,而大的背景则处于静止的状态。

§ 自主运动

n   在没有月光的夜晚,若仰视天空,有时会发现一个细小而发亮的东西在天空游动,这是由星星引起的自主运动。

n   暗室里,注视熏香或烟头的光点,会看到光点似乎在运动。

§ 运动后效

n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n   注视瀑布,再看静止的田野。

n   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感觉附近的树木。

4 . 错觉

n   定义

n   示例

n   产生的原因

n   理论问题

本章思考题

•             知觉和感觉的区别是什么?

•             知觉区别于感觉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             立体知觉是如何形成的?(化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             错觉的存在是否说明知觉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

 

第六讲  记忆

刘希平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记忆

二、记忆的种类

三、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四、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五、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

六、记忆表象

七、元记忆

八、内隐记忆

一、什么是记忆( memory )

1 反映观:记忆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2 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在一定条件下检索的过程。

3  记忆的作用

n  积累知识经验

n  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记忆的种类

n      表征方式

n     形象记忆

n     语词逻辑记忆

n      按照内容

n      形象记忆

n      语义记忆

n      情绪记忆

n      动作记忆

•         储存时间

§      瞬时记忆

§      短时记忆

§      长时记忆

 

•             加工层次

§          客体记忆

§          元记忆

•             意识参与的程度

§          内隐记忆

§          外显记忆

三、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n   编码(encoding)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

n   储存(storage)是把信息以一定形式保持在人脑中。

n   提取(retrieval)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四、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1 记忆与脑

n   定位论( localizationism ) 1860/Broca/定位

n 用微电极刺激患者大脑皮层的颞叶,引起了病人对往事的鲜明的回忆(Penfield, 1963)。

n 丘脑下部组织(透明隔、乳头体)及部分边缘系统受损伤时,病人的短时记忆出现明显的障碍,他们对自己的记忆没有信心,对材料的叙述零乱而不连贯,有时甚至遗漏部分有意义的内容(Luria, 1972)。

n 网状激活系统能保持记忆所要求的最佳皮层紧张度或充分的觉醒状态。

 

n 整合论 (integrationism)1929/Lashley/非定位/实验

n大脑皮层破坏的区域越大,记忆的丧失就越严重。

n SPI 理论 1992/1995 , Squire /Tulving, 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P207) 串行(serial) 加工,并行(parallel) 存储,相互独立(independent)。

 

四、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2  记忆与脑细胞

1)反响回路(reverberatory circuit)

n 脑电现象和神经结构的研究发现,这种脑电活动的反响效应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n 回避反应:高台,电击

n 记忆:经过一天的训练,白鼠在高台上呆的时间明显延长,说明它“记住”了下面有电,形成了长时记忆。

n 电休克:

n 没有破坏长时记忆

n 破坏短时记忆:破坏了短暂保存的回避反应的电回路,引起了 “ 遗忘 ”

2)突触结构

n  现代神经生理学家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是

n  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经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

                                   (Lynch,1986)

n  近来的研究表明,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改变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

n  由于涉及到结构的改变,因此其发生的过程较慢,并需要不断的巩固。

n  这种突触变化一旦发生,记忆痕迹就会深刻地储存在大脑中。

 

§  不同经验可导致神经元突触的不同变化

n     把刚生下来的一窝白鼠分成两组,一组放在内容丰富的环境里,一组放在内容贫乏的环境里。

§   结果发现,前一组白鼠的皮层比后一组白鼠的皮层厚而且重。

n     把刚出生的一组白鼠放在黑暗环境里,生活25天后,再与其他生活在光亮环境中的白鼠进行比较。

§   结果发现,生活在黑暗环境中的白鼠的神经元的树突数量比在光亮环境中生活的白鼠的树突数量少。

3)长时程增强作用(LTP)

n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相信长时记忆会伴随着脑解剖结构的变化。

n   突触的传递效率会在某种情况下出现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的现象。

n   例如,海马,在短暂的高频刺激后,其神经回路中的突触传递效率增大,而且这种增大可以持续若干小时,甚至数周。

n   在大脑新皮层也存在这种LTP现象。

n   因此,对于某种刺激的记忆,可能就是由于该刺激能使神经元之间突触传递效率长时程增强,因而使该刺激的痕迹也能以神经活动的形式保留下来。

n   人们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共识,LTP是我们学习记忆的基础。

 

n  个体的实践能够导致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变化。

n  Merzenich实验发现,如果让猴子仅用中间的三个手指去触摸一个旋转的圆盘,在经过数千次触摸之后,猴子大脑中专管中间三个手指的皮层区就会扩大。

 

§  构成这种变化的机制是什么呢?

n   Bliss & Lemo (1973)研究发现,海马的神经元具有形成长时记忆所需要的塑造能力。

n   长时程增强(LTP)作用:在海马内的一种神经通路中,存在着一系列短暂的高频动作电位,能使该通路的突触强度增加。

n   这种LTP具有专一性,它只对受到刺激的通路起强化作用。

n   进一步研究显示,海马是长时记忆的暂时性储存场所。

n   利用LTP机制,海马能对新习得的信息进行为期数小时乃至数周的加工,然后再将这种信息传输到大脑皮层中一些相关部位作更长时间的存储。

n   如果海马结构出现损伤,那么新记忆的储存就会出现障碍。

四、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3   记忆的物质

1)核糖核酸

n  核酸分子

n  脱氧核糖核酸(DNA)

n  核糖核酸(RNA)

n  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DNA借助RNA来传递遗传密码。

n  科学家相信,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来承担的。

n  由学习引起的神经活动,可以改变与之有关的那些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细微的化学结构,就像遗传经验能够反映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细微结构中一样。

 

n  用核糖核酸酶处理无脊椎动物涡虫,消除了涡虫对已学会的某种行为的记忆。

n  训练小白鼠走钢丝后,发现鼠脑中有关神经细胞的RNA含量显著增加,其组成成分也有变化。

n  给学习过迷津的白鼠注射嘌呤霉素和抗菌素可以消除其有关的记忆,其机制是注射的药物阻碍了神经元内部蛋白质的合成。

n  Hyden等人把大分子看做是信息的“储存所”,并认为RNA和DNA是记忆的化学分子载体。

2)激素和记忆

n  近来的研究表明,机体内部的一些激素(hormone)分泌能够促进其记忆的保持。

n  如果在动物学习时给予中等强度的刺激,往往会引起动物体内激素的分泌

n  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

n  后叶加压素(vasopressin)

n  肾上腺素(epinephrine)

    这些激素对动物记忆的保持有明显的加强作用(Mcgaugh,1983)。

 

n  给学习后的动物马上注射小剂量的肾上腺素,结果发现,动物刚才进行的学习得到了加强。

n 但是大剂量的肾上腺素则会损害动物的记忆。

 

n  如果利用外科手术阻碍动物肾上腺素的分泌,动物的近期记忆会有缺陷。

n  但在经人工补充肾上腺素之后,这种缺损的情况会有好转(Gold, 1984)。

 

n  研究者们近来普遍认为,激素能够影响记忆的保持。

n  为什么在轻度唤醒的情况下,激素能够影响记忆的保持呢?

n  因为某些激素能使大脑更好地注意当前的输入信息,从而加强了记忆的保持。 

五、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

五、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

l       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

n       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斯帕林Sperling,1960)

n       声像记忆echoic memory(莫里Moray ,1965)

n       感觉记忆的保持( Farwin,1972 )       

 

 

§  感觉记忆的特点

§        感觉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        感觉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极短。

§        记忆容量较大。

§        信息的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

五、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

2.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

§         功能(操作性的)

§         容量(米勒 Miller,1956,7+/-2,chunk,测验)

§         编码(康拉德 Conrad,1964,语音听觉为主)

§         提取(斯腾伯格Sternberg,1969,系列扫描)

§         遗忘(沃和诺曼Waugh & Norman,1965,干扰)

§         影响因素(情调/智力)

 

§  听觉编码

§     语音类似性对回忆效果的影响,证实了语音听觉编码方式的存在。

§     Conrad(1964)实验

§    用视觉方式依次呈现B、C、P、T、V、F等字母,要求被试严格按顺序进行回忆。

§    结果发现,在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之间(如E和F)很少发生混淆。

§    说明: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方式。

§  短时记忆中的语音混淆次数

§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     短时记忆中的项目检索可能有三种方式

§    平行扫描(parallel processing scanning):同时对短时记忆中保存的所有项目进行检索。

§    检索时间与项目数无关。

§    自动停止系列扫描(serial self-terminating scanning):对项目逐个进行的检索,一旦找到目标项目就停止查找。

§    项目多,时间长;是反应短于否反应。

§    完全系列扫描(serial exhaustive scanning):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然后再作出判断。

§    项目多,时间长;是反应等于否反应。

 

五、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

3. 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

•     功能(备用性的)

•     容量(几乎无限)

•     编码(言语编码/表象编码 )

•     遗忘(艾宾浩斯 Ebbinghaus遗忘曲线,前摄抑制/倒摄抑制,proactive/retroactive inhibition)

•     影响因素(材料的长度/呈现时间/性质)

•     储存(语义记忆的模型)

语义记忆的模型

§    层次网络模型

n (p257)

§ 层次网络模型

n         代表人物:柯林斯和奎林

n         主要观点:

•          在长时记忆中,概念被分层次地组织成有逻辑性的种属关系。

•          每一类事物的特征总是储存在对应于该类别的层次上。

•          一个概念的意义由该概念与其它概念和特征的关系来决定。

•          信息提取时,可以通过连线在网络层次中进行搜索。

n         主要评价:

•          对记忆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概念间其他种类的关系等没有说明。

•          分级贮存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增加了信息提取的时间。

§ 激活扩散模型

激活扩散模型

n       代表人物:柯林斯和洛弗特斯

n       基本观点:

•       概念是以语义相似性组织起来的。

•       概念之间的联系由连线表示,连线的长短代表了联系的紧密程度。

•       一个概念的内涵是由与它相联系的其他概念,特别是联系紧密的概念来决定的。

•       激活扩散模型的加工过程包括搜索和决策两种过程。当一个概念受到刺激,该概念结点就会产生激活,然后激活沿该结点的各个连线向四周扩散。

n       评价:

•       激活扩散模型是对层次网络模型的修正。

•       它用语义联系取代了层次结构,因而灵活,更加适合解释人类的长时记忆。

§ 保持:Bartlett(1932)的实验

n  给第一个被试呈现一张图画,要求他根据自己的记忆画出来;

n  然后将这张图片交给第二个被试看,并让第二个被试根据自己的记忆画下来;

n  再交给第三个被试……直到第18个被试。

n  结果:被试凭借自己的记忆所画出的图片与原图片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遗忘的进程

n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 是第一位对记忆这种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科学定量研究的心理学家。

n 他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n 艾宾浩斯认为 “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 ”。

§ 艾宾浩斯和他的无意义音节

n   艾宾浩斯(1885)的著作《记忆》。

n   材料:无意义音节(避免过去经验的干扰)。

n   XIQ,ZEH,GUB等

n   方法:节省法,又叫重学法。

n  学习材料到恰能成诵时,间隔一段时间再重新进行学习,达到同样能背诵的程度,然后比较两次学习所用的时间和诵读次数,就可以得出一个绝对节省值。

n  计算公式

 节省的百分数= (T1 - T2)/T1×100%

n T1:初学所用时间

n T2:重学时间

 

n  艾宾浩斯记忆研究中遗忘如此快的原因分析

n  时间因素;

n  记忆材料没有意义,使它们难以和已有的记忆产生联系而得到巩固;

n  艾宾浩斯在实验中记忆了许多无意义音节词表,这些词表之间相互干扰。

§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n  时间因素

n  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n  性质:熟悉、有意义的遗忘得慢;

n  数量:材料少,忘得慢。

n  学习的程度

n  低度学习

n  过度学习

n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

n  识记者的态度:不重要的、不感兴趣的、不合需要的,易出现遗忘。

§  系列位置效应

n  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

n  识记32个单词后自由回忆

n  回忆顺序:

n 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

n 其次是最先呈现的项目;

n 最后是词表的中间部分。

n  回忆正确率

n 最后呈现的词最高,遗忘得最少;

n 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

n 最低的是词表的中间部分,遗忘得最多。

 

§系列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 effect)

n  近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

n  首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

 

§  遗忘的原因

§     衰退说

§     干扰说

§     压抑说

§     提取失败

§  衰退说

§     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     衰退说难以用实验证实。

§  干扰说

n  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发生任何变化。

n  前摄抑制(proactive inhibition):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n  倒摄抑制(retroactive inhibition):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压抑说

n  压抑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

n  这种现象首先是由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

n  在催眠后,许多精神病人能回忆起早年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而这些事情平时是回忆不起来的。

n  这些经验之所以不能回忆,是因为回忆它们时,会使人产生痛苦、不愉快和忧虑。

n  压抑说考虑到了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等在记忆中的作用,值得重视。

§  提取失败

n  有人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retrieval cues)。

n  提取失败的现象提示我们,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全或无”的问题。

n 提取人的名字

n 图书馆找书

n 记忆时,尽量记住各种线索。

 六、记忆表象

n        定义: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反映。

n        表象是从感知觉到思维的过渡阶段

n        表象对学习记忆的作用

n        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

4 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

n   定位实验(珀德格内和谢珀德 )

 

 

 

 

 

五种刺激模式

 

 

 

n 实验过程:

n 给知觉-记忆组被试呈现用黑色将某些方格涂成英文字母的5×5栅格;

n 而给表象组被试呈现的则是对该材料的口头描述。

n 在表象组里分有线索组与无线索组,其区别在于有无呈现空的5×5栅格。然后,要求被试判断位于某栅格内的蓝色测试点是否落在英文字母内(图黑的小方格内),并记录他们的反应时。

 

 

涂黑的方格数

  三种条件下的视觉定位实验结果

§ 选择性干扰实验

n    代表人物:西格尔和法西勒(Segal & Fusella)

n   实验目的:研究表象对知觉的干扰作用。

n   实验过程:要求被试形成某个视觉表象(如一棵树)或听觉表象(如电话铃声),然后测查他们对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的觉察情况。

n   实验结果:视觉表象对视觉信号觉察有干扰,听觉表象对听觉信号觉察有干扰。

n   实验结论:表象对知觉发生了选择性干扰。

§大小效应实验

n   代表人物:Kosslyn

n   年代:1974、1975

n   实验目的:考察表象与知觉的关系。

n   实验过程:让被试表象出一只靠在大象旁兔子,和一只苍蝇旁的兔子。之后要求被试确认兔子是否有耳朵,并记录反应时。

n   实验结果:被试用大象旁的兔子来确认兔子耳朵时,其反应时长于用苍蝇旁的兔子来确认的反应时。换言之,在确认客体特征时,主观表象较小的客体要难于主观表象较大的客体。这就是大小效应。

n   实验结论:它再次证明了,表象与知觉类似。

 

§  心理旋转

n 代表人物: Shepard,Cooper & Metzler

n 实验目的:表象的作用

n 实验结论:表象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表征

n 实验系列:图形旋转

                     字符旋转

§  图形旋转实验

n   代表人物:Shepard & Metzler, 1971

n   实验目的:表象的性质

n   实验步骤:让被试看一些立体图的配对图片,一个图形与另一配对图形,或者是旋转角度不同,或者是结构不同,被试的任务是判断这些成对图形的结构是否相同。测定被试判断的反应时。

n   实验结果:随着旋转度数的增加,反应时也随之延长,并且两者呈线性关系。

n   实验结论:表象是信息贮存的基本形式之一,视觉表象在头脑中的旋转加工类似于外界物理旋转,且旋转速度比较恒定。

 

 

n 实验结果

字符旋转实验

实验模拟

 

七、元记忆

n        元记忆研究的基本内容

n        陈述性元记忆

n     元记忆知识

n     元记忆体验

n      程序性元记忆

n      记忆监测

n      记忆控制

 

2  记忆监控与记忆成绩的关系研究

 

n 记忆监测的准确性与记忆成绩的关系

n 莱文和尤森(Levin & Yussen,1977)研究发现,大学生和儿童的记忆监测准确性与记忆成绩之间相关较高。

n 哈斯尔霍恩和哈格(Hasselhorn & Hager,1989)却通过实验发现记忆监测的准确性与记忆成绩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

n 记忆监测的准确性与记忆成绩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颇为复杂、并非一成不变的。一般认为,两者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与记忆监测准确性的指标、作业的性质以及实验条件都有关系。

2  记忆监控与记忆成绩的关系

n 如果主试在每个记忆项目上都给被试以足够长的时间,让被试在记忆监控时可以给较难项目分配足够多的时间,那么元记忆的这种监控作用应该会产生更为显著的效果。卡尔和奇梅斯特(1994)以及韩凯等人(1997)的实验证实了上述推测,即记忆监控是有效的。

八、内隐记忆

1  内隐记忆的一般概念

n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或自动的无意识记忆:是没有意识过程参与的记忆过程。例如,对运动和感知机能的习得。

n  内隐记忆具有自动和反射的性质

n  其形成和提取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认知过程

n  一般不能用言语表达

n  内隐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无法意识到的

 

n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或受意识控制的记忆:是有意识的记忆过程。

n  它的形成一般需要评估、比较和演绎等思维过程的加工环节的参与

n  能随意地(即在意识控制之下)提取记忆的信息

n  能对记忆信息进行较准确的语言描述

n  外显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

n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有不同的测量方法。

 

1  内隐记忆的一般概念

n   内隐记忆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个较新的记忆研究领域。

n   Warrington & Weiskrantz(1974)

n  研究对象:遗忘症病人,这些病人不能回忆刚学过的词。

n  特殊的测验任务:词干补笔。

n  结果:患者倾向于把这些字母填写成刚学过的词,而不是其他的词。

n  表明:被试存在着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记忆。

n   将内隐记忆从外显记忆中分离出来,是当代记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

 

2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n 加工深度的影响

n 保持时间

n 记忆负荷量的变化的影响

n 呈现方式的改变的影响

n 干扰因素的影响

1)加工深度的影响

n   加工深度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

n   Graf等(1984)的研究

n  发现: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被试的内隐记忆效果,而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n  实验被试分四组,完成四种实验任务

n 评定对单词的喜爱程度,不要求记忆;

n 评定对单词的喜爱程度,并记忆;

n 检索包含某个特定字母的单词,不要求记忆;

n 检索包含某个特定字母的单词,并记忆。

 

2)保持时间

n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

n  在外显记忆中,回忆量会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减少。

n  内隐记忆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

n  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得多。

n  词干补笔(word stem completion)作业是一种用来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

§  图尔文等人(1982)的研究

n  再认作业与词干补笔作业

n  词干补笔作业通常包括两个阶段

n  学习阶段:被试学习一些项目,如“cognition”,

n  测验阶段:不要求被试回忆刚才学过的项目,而是给出学过项目的词干,如“cog      ”,并要求被试用心里想到的第一个词来完成填空。

n  结果发现,在一周之后,被试的再认成绩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而词干补笔的作业成绩前后没有显著的变化。

§ 朱滢等人(1989)研究

n   三类作业

n  汉字的词干补笔

n  速示辨认作业

n  再认作业

n   结果

n  速示辨认和词干补笔的作业成绩不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或下降很少;

n  再认作业的成绩则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很多。

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的影响

n  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

n  外显记忆: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

n  内隐记忆:成绩不受项目数目增加的影响。

n  Roediger等人(1993)发现

n  用再认作业测量外显记忆成绩随着所学词汇数目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n  用知觉辨认(perceptual identification)测量的内隐记忆成绩并没有受到词汇数目增加的影响。

§  马正平和杨治良(1991)实验

n  先让被试学习第一个词表,并作回忆测量。

n  然后让被试看第二个字表,并用这个字表上的字组词。

n  要求一组被试在组词时必须利用第一个字表的字;

n  另一组被试只要完成填字组词就可以。

n   结果发现

n  无论字表上有多少字,填字组词被试的作业成绩没有明显变化;

n  而以第一个字表为线索进行组词的被试作业成绩受到了字表字数的影响。

6-8  不同负荷水平上的内隐记忆
  
和外显记忆的成绩对比

4)呈现方式的改变的影响

n  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

n  感觉通道效应(modality effect)

n Jacoby 等人(1981 )发现,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而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 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不同呈现方式下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成绩对比

5)干扰因素的影响

n  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

n  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如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

n  干扰词很少影响内隐记忆的成绩。

n  马正平和杨治良(1991)实验

n  学习:词对联想学习,同时用干扰词对词对进行干扰。

n  测试:线索回忆作业,词对补全作业

n  结果:干扰词对外显记忆的成绩影响较大,而很少影响内隐记忆的成绩。

 

n 和外显记忆相比,内隐记忆不受加工深度、间隔时间、记忆负荷和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n 许多研究证明了过去的经验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影响人的行为。

n 内隐记忆的研究不仅扩充、丰富了记忆研究的方法、技术和内容,而且使我们对人类记忆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  内隐记忆研究展望

n   内隐与外显记忆的自由转化

思考题

n         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n         记忆包括哪些主要过程?

n         什么是感觉记忆?部分报告法说明了什么?

n         短时记忆的特点是什么?

n         为什么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会发生遗忘?

n         什么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保持形式是什么?

n         影响长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什么?

n         什么是内隐记忆?研究内隐记忆有什么意义?

n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特点是什么?

n         元记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七讲思 维

主讲人:刘希平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思维

二、思维的品质

三、概念获得

四、推理

五、想象

六、问题解决

七、创造思维

八、决策

一、什么是思维

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    概括性是指思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

§    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借助已知来推断未知。

§    间接性以概括性为基础。

一、什么是思维

2.思维具有超脱现实的性质。

3.思维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

§   概括性:

§   感知 一点儿

§   记忆 一定

§   思维 彻底

§   间接性:

§   感知 直接

§   记忆 非间接

§   思维 间接

4  思维的过程

§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操作(operation)来实现的。

§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这就是思维过程,或称之为思维操作(thinking operation)。

§    分析与综合

§    比较与分类

§    抽象与概括

1)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     分析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加工方式。

§     分析需要运用记忆中储存的知识形成一个分析标准,因此,分析是否恰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选择的分析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     人们对事物的分析往往是从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开始的。

§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对象的各部分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虑的加工方式。

§     综合是思维的重要特征,只有把事物的部分、特征、属性等综合起来,才能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关系,抓住事物的本质。

§  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     分析与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    分析是把部分作为整体的部分,从它们的相互关系上来进行分析。

§    综合是通过对各部分、各特征的分析来实现的,所以分析又是综合的基础。

 

§     任何一种思维活动既需要分析,又需要综合。

2)比较与分类

§      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加工方式。

§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

§     比较是以分析为前提的,只有在思想上把不同对象的各个部分或特征区别开来,才能进行比较。

§     比较还要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比较又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      比较是重要的思维过程,也是重要的思维方法。

§     比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研究工作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    有比较才有鉴别。

§      分类是在思想上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加工方式。

3)抽象、概括与具体化

§      抽象是在思想上把各种对象或现象之间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并把这些共同属性与其它属性分离开来的加工方式。

§     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    人

§      概括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各种对象或观念之间的共同属性结合起来,联系起来的加工方式。

§     在抽象的基础上,人们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

§     概括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

§    初级概括是在感觉、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

§    高级概括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

§      具体化是把抽象出来的一般认识应用到具体对象上的加工方式。

5  思维的种类

§     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

    和抽象逻辑思维

§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     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     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分类:

§       直观动作思维

§     直观动作思维是指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思维活动。

§     3岁前的婴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

§        具体形象思维

§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

§     具体形象思维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的意义。

§        抽象逻辑思维 

§     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称为抽象逻辑思维。

§     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      三种思维形式是互相联系着的。个体思维有一个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成人的思维活动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以某种思维形式为主,其他形式为辅。

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       经验思维

§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经验思维。

§   “果实是可食的植物。”

§   “鸟是会飞的动物。”

§    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经验思维易产生片面性,甚至得出错误或曲解的结论。

§       理论思维   

§    理论思维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

§   “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    理论思维往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      直觉思维

§    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    直觉思维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

§    直觉思维具有快速性、跳跃性等特点。

§      分析思维 

§    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      辐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

§    辐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    辐合思维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    辐合思维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

§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    发散思维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产生多种答案、结论或假说。究竟哪种答案最好,需要经过检验。

5)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       常规思维,或再造性思维

§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    常规思维的创造性水平低,对原有的知识不需要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

§       创造思维 

§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   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结合;

§   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

§   包括理论思维,离不开创造想像。

二、思维的品质

n         广阔性

n         深刻性

n         批判性

n         灵活性

n         敏捷性

n         创造性

三、概念(concept)

1  概念的含义和种类

§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    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决定事物的性质,并使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    非本质特征是对事物不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

§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它主要通过语词表现出来。

§      人们掌握了概念,认识就能超越感知觉的范围,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2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    内涵是指概念的质,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    外延是指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

§     概念的内涵增加,外延就变小了。

§    “ 脊椎动物 ”

§   内涵:有生命,有脊椎
§   外延:一切有脊椎的动物

§    “ 鸟 ”

§   内涵:有生命,有脊椎,有羽毛,无齿有喙
§   外延:一切鸟类

3  概念的种类

§      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

§    具体概念

§    抽象概念

§      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与相互关系

§    合取概念

§    析取概念

§    关系概念

§      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

§    自然概念

§    人工概念

§  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

§     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划分

 

§   具体概念 (concrete concept)

§    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具体概念。

§    圆形:苹果,球;
§    长形:香蕉,口琴。
 

§   抽象概念 (abstract concept)

§    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抽象概念。

§    水果:苹果,香蕉;
§    用品:球,口琴。

§  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关系概念

§     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与相互关系划分

§    合取概念(conjunctive concept)

§    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

§    这些属性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    毛笔

§    析取概念(disjunctive concept)

§    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

§    好学生

§    关系概念

§    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

§    高低,上下,左右,大小

§  自然概念与人工概念

§     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划分

§   自然概念 (natural concept)

§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

§    自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由事物自身的特征决定的。

§    声,光,电,分子,原子
§    国家,民族,文化

§   人工概念 (artificial concept)

§    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来的一种概念。

4  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     概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是指个体在自然情景中获得概念的过程。

§     概念掌握:通过获得定义的方式获得概念的过程。

§    概念的形成实验

§    人工概念的实验研究

§    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

§    概念形成的策略

1)人工概念的实验研究

Ø  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真实概念。

Ø  人工概念的作用

Ø 简化概念研究的进程;

Ø 控制研究的变量。

Ø  但是,人工概念不能反映社会历史经验对个体某一概念形成的影响,也不能说明某个概念在人类社会历史中产生和发展的情况。

§  人工概念形成的实验设计

§    人工概念形成的实验有不同的变式,但这类实验设计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确定刺激的维度和值;

§   主试确定样例;

§   被试选择样例;

§   考察概念的不同结构(定义特征和概念规则;原型和范畴成员代表性程度)。 

§  布鲁纳等人(Bruner et al., 1965)

§     实验设计了81张图片。

§     图片上的属性分为四类:

§    图形:圆形,方形,十字形

§    颜色:绿,蓝,红

§    图形数目:1 个,2 个,3 个

§    边线数目:1 条,2 条,3 条

§     由81张图片上的属性的不同结合,可以构成许多不同的概念。

 

§  实验范式:选择范型

§    选择范型(selection paradigm)

§    同时将81 张图片呈现给被试,说明图片都有哪些属性,以及怎样将图片结合成概念;

§    指着一张图片对被试说:我现在心中有一个概念,概念的属性可以在这张图片上看到。请你按自己的想法,每次指一张图片给我看,对与错我随时告诉你,看看你能否发现我所想的概念。

§  实验范式:接受范型

§     接受范型(reception paradigm)

§    同时将81张图片呈现给被试,说明图片都有哪些属性,以及怎样将图片结合成概念。

§    指着一张图片对被试说:我现在心中有一个概念,概念的属性可以在这张图片上看到。我将每次给你看一张图片,请你按自己的想法,判断它是否属于我所想的概念。对与错我随时告诉你。看看你能否发现我所想的概念。

§  概念形成的策略 ——策略

§    聚焦策略。改变的是认为无关的因素。

§   保守性聚焦(Conservative focusing)

§   博奕性聚焦(Focus gambling)

§    扫描策略。改变的是认为有关的属性。

§   继时性扫描(Successive scanning)

§   同时性扫描(Simultaneous scanning)

   

 

+ 聚焦卡片

 

+ 被试选择的第一张卡片

 

 

- 被试选择的第二张卡片

 

 

- 被试选择的第三张卡片

 

 

+被试选择的第四张卡片

 

保守性聚焦策略(红色圆形)

2)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

§    假设检验说(Hypothesis-Testing Theory)

§    内隐学习说(implicit learning theory)

§   假设检验说

§      布鲁纳等人的假设检验说的基本观点:

§    概念形成的过程是发现有关属性、排除无关属性的过程,也是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的过程。

§    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与主试提供的反馈,提出了种种假设,当某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    人在学习概念时会根据已知信息主动地形成一些可能的假设,并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外界反馈对已有的假设进行考验。

§    如果假设正确则保留;
§    如果假设不正确,则对其进行修改或者重新形成其他假设。

§    总之,概念的形成就是形成一个假设,检验、再假设、再检验……直至发现根据哪些特征对样例进行分类的规则为止。 

 

 

 

§    实验挑战

§    根据假设检验说,被试应对前一次尝试中所形成的假设有清晰的记忆。

§    结果表明:

§    被试对前一次尝试中的反应与反馈的再认成绩相当好

§    被试对假设的再认成绩差

§    说明:被试可能并没有形成很明确的假设。          

§   内隐学习说

§    内隐学习说的基本观点

§    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

§    在概念形成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识中累加的频次,来区分概念中的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

5  概念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     突出本质特征

§     充分利用变式

§     及时下定义

§     运用概念

四、推理(reasoning)

§            定义:推理是指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

§          从其它信息中得出推论(inference)

§          从其它信息中得出结论(conclusion)

§            条件:推理需要提取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并且和当前的一些信息在工作记忆中进行综合。

3  推理分类

 

§   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

§ 本质上就是概念形成

§   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

§ 本质上属于问题解决

 

§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比较

§     推理方向

§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

§    例如:所有的大学生喜欢吃汉堡。小明是大学生。因而小明喜欢吃汉堡。

§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

§    例如:小亮是大学生。小亮住在宿舍。因而,所有大学生住在宿舍。

§     信息变化

§    演绎推理不产生新的信息,结论中所有的信息都已经包含在前提之中。

§    归纳推理的结论中会产生新的信息。

§  演绎效度与归纳强度

§      当正确地完成了演绎推理,则得到的结论具有演绎效度(deductive validity)

§     当且仅当前提为真而结论必然为真时,论证是演绎有效的。

§     演绎效度为推理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保证:从一个真的前提出发,根据逻辑规则进行推理,则得到的结论一定不为假。

§      演绎效度只是演绎推理的性质,归纳推理并不具有演绎效度,归纳推理的结果只是可能为真,并不保证一定是真的。

§      如果归纳推理从一个真的前提出发,依据某种可以接受的规则进行推理,那么这个推理就具有归纳强度(inductive strength)的属性。

§     如果论证具有归纳强度这个属性,就几乎不可能前提为真而结论为假。

4  演绎推理

§    三段论推理(syllogism)

§    线性推理(linear syllogism)或关系推理

§    命题推理(propositional reasoning)或条件推理

1)三段论推理

§     三段论推理(Syllogism)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     试判断以下四个三段论推理的正确性:

§    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C,因而所有的A都是C。

§    所有的A都不是B,所有的B都是C,因此,所有的A都不是C。

§    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C都是B,因而所有的A都是C。

§    有些A是B,有些B是C,因此,有些A是C。

 

§  直言三段论

§      直言三段论(categorical syllogism)中呈现的前提涉及到对实体的分类,因此在这些前提中会有一些量词。

§      量词提供了某一类型中需要考虑的成员个数的信息。

§      量词包括:所有、一个也没有、有些。

§    所有的人都会死。

§    没有一朵花是动物。

§    有些出租车是蓝色的。

§      注意:这里的“所有”是指每个单独的个体;“有些”是指至少一个,也可能是全部。

§    在逻辑上,这点区别非常重要,命题“有些X是Y ”并不意味着“有些 X 不是 Y ”。

§  直言三段论推理中的错误

§     对于许多直言三段论问题而言,人们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    通常来说,人们常常将无效的结论误认为是有效的。

§   有些商人是共和党人,有些共和党人是保守派的,因而有些商人是保守派的。

§    人们在对一个或几个含有“有些”和否定词的前提进行判断时会变慢或犯错误。

§     对推理错误的解释

§    气氛效应

§    换位理论

§    心理模型理论

§    信仰偏见效应

① 气氛效应(Atmosphere Effect)

§      武德沃斯等人(Woodworth & Sells, 1935)提出气氛效应:在三段论中,前提的形式所产生的气氛影响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     如一个或更多的前提是否定的,则一个否定的结论易被接受;

§     如一个或更多的前提是特称的,则一个特称的结论易被接受;

§     如果前提不包含否定或特称的陈述,则一个全称的肯定结论易被接受。    

§      Begg & Denny(1969), Evans(1982)的研究发现,人在接受不合逻辑的三段论时所犯的错误与气氛效应理论的预期相吻合。

§     所有A是B,所有C是B,因此所有A是C

§     一些A是B,一些B是C,因此一些A是C

§     没有A是B,没有B是C,因此没有A是C

§     所有A是B,一些B是C,因此一些A是C

§      气氛效应说明,人在推理时不一定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则。       

② 换位理论(Conversion theory)

§     查普曼等人(Chapman & Chapman, 1959)认为,人们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三段论推理中发生的错误不是由前提的气氛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

 

§     换位(Conversion)理论:

§    三段论推理包含逆转或换位分析,它常使人不能正确地把握前提的意义或不能把握前提的多重意义,往往将一个全称肯定前提或特称否定前提解释为逆转亦真,即认为:

§   “所有A是B”意指“所有B是A”

§   “一些A不是B”意指“一些B不是A”

 

§    例子:

 

§ 所有的学生都是青年人

§ 一些青年人是球迷

 

1、所有球迷都是学生
2、没有一个球迷是学生
3、一些球迷是学生
4、一些球迷不是学生
5、上述结论均不正确

 

哪一个结论正确?

 

§     例子:

§    所有的学生都是青年人

§    一些青年人是球迷

§   所有球迷都是学生
§   没有一个球迷是学生
§   一些球迷是学生
§   一些球迷不是学生
§   上述结论均不正确

§    被试通常选择错误的结论3,而不是正确的结论5。

§    原因:将“所有的学生”与“所有青年人”等同,认为逆转也是成立的。

§     阻止换位的前提可导致更符合逻辑的推理。

③ 心理模型理论(mental model theory)

§     约翰逊-莱尔德等人(Johnson-Laird et al., 1983, 1991)认为,人们推理的过程就是创建并检验心理模型的过程。

§    首先根据前提条件,创建一个心理模型,并得出一个有待证明的结论;

§    然后搜寻其他可能创建的心理模型;

§    如果建立的各模型间没有冲突,就接受开始得出的结论,否则,就要建立另一个结论。

 

 

 

 

§     这里的心理模型是指人们在理解前提时,会产生一种与前提情景有关的,类似于人们所感知或想像的某种事件。

 

§     推理中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人们只根据前提创建了一个心理模型,而没有考虑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造成的。

④ 信仰偏见效应

§     当使用有意义的材料时,人们往往会不顾结论的逻辑状况而易于接受那些符合他们的信仰的结论。

§    人们不仅接受一种不可信的但有效的结论;

§    而且更易于接受一种可信的但无效的结论。

   因为  有些学生是女的

         有些团员是女的

   所以  有些学生是团员

2)线性推理或关系推理

§    在线性推理(linear syllogism)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张三坐在李四左边。
李四坐在王五左边。
因此,张三坐在王五左边。

§    这种推理的三个逻辑项之间具有线性的特点,所以又称线性三段论。  

§  线性推理的两种观点

§      表象方式

§     休腾洛切尔等人(1968)认为,线性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复现在人脑中,并按一定的空间系列进行操作。

§   人们把前提结合成统一的视觉形象,把一些项目按大小想像为自上而下的垂直排列或自左至右的水平排列。

§   这样,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从这个空间系列中的相对位置来判定。

§      命题方式

§     克拉克等人(Clark et al., 1968)认为,线性推理的前提不是由表象表征的,而是由命题来表征的。

§   人们首先把前提“张三比李四高”转换成命题形式。

§    命题 “ 张三是高的 ”
§    命题 “ 李四是高的 ”

§   由于命题“张三是高的”比命题“李四是高的”有较大的权重,因此,张三更高些。

3)命题推理或条件推理

§      条件推理(conditional reasoning)或命题推理(propositional reasoning)是指从命题形式的前提条件中推出结论的一种推理形式。

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
明天有雨。
所以,球赛停止。

§    命题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判断

§   小王喜欢巧克力蛋糕。

§   中国大约有12亿人口。

§   今天是星期五。

§    命题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

四卡片选择作业

§     心理学家关心人们是如何完成推理任务的。

§     Wason(1968, 1969, 1983)采用他发明的“选择任务”或者叫做“四卡片问题”

 

§  结果与分析

§     实验结果

§   46% 选 E 和 4

§   33% 选 E

§   4% 选 E 和 7

 

§     分析:正确的答案应该选择E和7。

§    要选择卡片E,因为它直接验证了这条规则(如果一张卡片的一面有元音字母,那么这张卡片的另一面有偶数)。

§    要选择卡片7。

§    卡片F无关。

§    卡片4也无关。

§  四卡片问题困难的原因

§      验证的偏见:人们希望寻找肯定的证据去证实某条规则,而没有看到反证的证据在验证规则时的重要价值的倾向性。

§      具体性效应:具体的和有意义的材料使推理易于进行。

§      记忆提示假设:当人们对被检验的规则熟悉时,或他们对规则的反例具有一定的经验时,易于作出正确的选择。

§      匹配偏向:人们倾向于选择在规则中提到的项目,将选择的项目与之匹配。

§      理解错误:将问题阐述得更清楚有助于人们作出正确的选择。

 

§  知识的作用

§     不过,存在某些需要推理的情况,然而却没有合适的逻辑规则可以使用。

§     例如:如果Washington对应于“1”,那么Jefferson对应于几?

§     好像没有什么规则适用于这个问题,要想正确地推出这个问题的结论,只能依赖于

§    你对美国总统以及他们在任的顺序的知识

§   Washington是第一任总统

§   Jefferson是第三任总统

§    或者他们在美元纸币上的头像

§   Washington在一美元上

§   Jefferson在两美元上

5  归纳推理

§    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都会发生很多次归纳推理。

§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是真的,但并不保证一定是这样

§   但归纳推理仍然很有用,因为它能够增加新的信息。

§    归纳:当面对不确定信息时扩展知识所进行的推论性的过程。

 

五、想像

§            什么是想像

§            想像的功能

§            想像的综合过程

§            想像的种类

1  想像

§    想像(imagination)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    想像活动的基本特点

§   形象性

§   新颖性 

§ 想像的形象性和新颖性

§     想像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    想像主要处理图形信息,而不是词或者符号。

 

§     想像不仅可以创造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有的形象。

§    但想像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它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都有其现实的依据。

§  想像与思维

§     想像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

§     面对问题情景时,头脑中的两种超前系统:

§    形象系统:想像的预见,以具体的形式出现。

§    概念系统:思维的超前反映,以概念的形式出现。

§    两种系统密切配合、协同活动。

§    若问题情景具有很大的确定性,主要服从思维规律;

§    若问题情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依赖于想像。

2  想像的五种功能

§      想像有预见功能。

§    想像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      想像的新颖性、形象性是人们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      想像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    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人们不可能直接感知的。

§      想像有代替作用。

§     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像的方式得到满足。

§      想像对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调节作用,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     生物反馈,证明想像对人的机体有调节作用。

§     有鲜明想像与表象的人。该人想像出什么事物,就可以观察到他的机体发生的奇异变化。

3  想像的综合过程

§    想像是从旧的形象中分析出必要的要素,按照新的构思重新结合、创造出新的形象。

 

§    想像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

§  想象的五种综合形式

§      综合(粘合):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

§      夸张(强调):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略去另一些特点进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      拟人化: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

§      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      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创造出新形象。

§    联想的活动方向服从于占优势的情绪、思想和意图。

4  想象的种类

§    按照有无目的性,想象可分为

§   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    当人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   有意想象 :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  无意想象的极端情景——梦

§    梦的发生

§    异床同梦

§    与梦有关的因素

§  有意想象的种类

§     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有意想象可分为:

§    再造想象: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   要有充分的记忆心象作基础;

§   离不开词语思维的组织作用。

§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   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

§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   幻想 :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  理想、幻想、空想

§     三者相同点   

§    指向于未来

§    与人的愿望相联系

§     三者不同点

§    理想:以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    幻想:不一定以客观规律做依据,不一定具有实现的可能。

§    空想: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六、问题解决

§     对问题解决的几种理解

§     问题的模式

§     问题表征

§     问题解决的策略

§     知识的作用

§     其他影响因素

§     创造性 

1、对问题解决的几种理解

§      尝试错误说

§      顿悟说

§      多阶段理论

§      技能说

§      信息加工说

1)尝试错误说

§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 L. Thorndike,1874-1949)提出尝试错误说。

§      桑代克制作了多种迷箱和迷津。

§      用猫进行迷笼实验。

2)顿悟说

§      格式塔心理学提出顿悟说。

§      顿悟说认为,问题解决要求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理解是突然产生的,既出现顿悟(insight),问题解决是通过顿悟而实现的。

§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Wolfgang Köhler,1887-1967)对黑猩猩的思维进行了长达7年的研究。

§      苛勒不同意尝试-错误说,认为桑代克安排的实验使动物看不到整个问题的情境,因而出现尝试-错误现象,否则将不会出现。

§      苛勒认为,动物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对问题情景的一种顿悟,即通过对原来知觉情景的改造,突然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      格式塔心理学还认为,人也是通过顿悟来解决问题的。

 

3)多阶段理论

§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将问题解决看作多阶段的过程:

§     发现或认出问题,即感受到困难;

§     确定并说明问题,把有关的东西分出来;

§     形成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     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进行思索或推理,以确定一个最合适的办法;

§     考验所选择的那个办法。

§      杜威的看法对将问题解决分为四个阶段有很大影响,并延续至今。

§      问题解决是熟悉问题、孕育、明朗和验证解决方法的过程。

²  准备(Preparation)

²  孕育(Incubation)

²  明朗(Illumination)或启示

²  验证(Verification)

4)问题解决是一种技能

§    问题解决是一种技能。

²问题解决需要运用过去经验。

²问题解决能力能通过练习而发展提高。

²问题解决需要调整和排列许多成分和次要技能,并受次要技能发展程度的影响。

 

5)信息加工说

§     认知心理学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人的问题解决过程。

§     代表人物:Newell,Shaw and Simon

§     问题解决是问题解决者从问题初始状态出发,搜寻恰当的路径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即在问题空间进行搜索的过程。

§     独特的研究方法:

§    口语报告法(出声思考、大声思维)

§    计算机模拟:把人类问题解决的过程和计算机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类比,用计算机模拟人类问题解决行为。

2  研究问题解决的模式

§    八瓦结构

§    数字谜

§    狼狗过河

§    河内塔

 

 

 

 

 

3  问题解决的四个步骤

§       问题解决的四个步骤

§    问题表征,即识别和理解问题;

§    设计或规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    执行策略;

§    评价问题解决的进展。

§      问题解决的具体心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    发现问题是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

§    分析问题是分析问题的要求和条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关系,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    提出假设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或途径;

§    验证假设就是通过实际活动或思维操作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可以真正解决问题,达到目标。

§      问题解决的各个阶段并非完全遵循这一顺序,当验证假设阶段发现某一假设不能解决问题时,思维过程可以直接再次进入分析问题或提出假设阶段,重新进行问题解决过程。

4  问题表征

§      认知心理学家将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统称为表征。

§      问题空间(problem space)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以及有关的算子的认识等。

§      问题空间不是现成地随着问题提供给人的,人必须构造自己的问题空间。

§    同一问题,不同人可构造出不同问题空间;

§    同一个人,其问题空间也可能改变或重构;

§    不同问题,有不同的问题空间的结构和大小。

§  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中心环节

§     一个适宜的表征应该满足三个条件(Wertheimer, 1985) :

§   表征与问题的真实结构相对应;

§   表征中的各个问题成分被适当的结合在一起;

§   表征结合了问题解决者的其他知识。

5  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     策略是人对信息加以操作的办法、计划、方案,它使人的认知活动成为有组织的有机的统一体。

§     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问题,是影响问题解决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

§     好的策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9+3+2+4+5+6+7+8+1+5=?

(9+1)+(8 +2)+(7+3)+(6+4)+(5+5)=50

§  策略有效性

§    某些策略比其他一些策略更有效,表现在

§    它们要求的短时记忆的负担

§    保持它们的容易程度

§    它们达到问题解决的速度

§    它们所适用的作业范围

§   通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    算法式

§    启发式

§    手段- 目的分析

§    逆向搜索

§    爬山法

1)算法式

§     算法策略(algorithm  strategy)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   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     优点:它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

§     缺点:需要大量的尝试,因此费时费力。

§    当问题复杂、问题空间很大时,人们很难依靠这种策略来解决问题。

§    有些问题也许没有现成的算法或尚未发现其算法。

2)启发式

§     启发法(heuristic method)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     优点:较省时省力。

§     缺点:启发法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

① 手段-目的分析

§     手段-目的分析(mean-end analysis)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    基本步骤

§   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确定差别,提出第一个子目标;

§   进行各种分析, 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或操作;

§   进行操作,实现子目标;

§   提出新的子目标。

§    上述步骤循环往复,直至问题的解决。

§     手段-目的分析是常用策略,对解决复杂问题有重要应用价值。

 

② 逆向搜索

§    逆向搜索(backward search)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    逆向搜索更适合于解决那些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只有少数通路的问题。

§    池塘问题

③ 爬山法

§      爬山法(hill climbing method)是类似于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一种解题策略。

§      人在爬山时考虑指定的起始点,然后选取与起始点邻接的未被访问的任一节点,向目标方向运动,并且在爬山过程中对每一节点下面的可能路程进行排序,逐步逼近目标。这种方法称为爬山法。

§    就像登山者为了登上山峰,需要从山脚一步一步登上山峰一样。

§    最麻烦的问题:小丘,山脊,平台。

§      使用手段-目的分析时,有时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以有利于最终达到目标。

6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问题情境

§     顿悟

§     迁移

§     原型启发

§     多余信息

§     心理定势

§     动机

§      知识

 

§  迁移

用四条直线将下面的九个点连起来.

 

 

§    Luchins(1942)量水实验结果

 

§    间接法:B-A-2C

§  实验组81%

§  控制组0

 

§    直接法:A-C  或 A+C

§  实验组17%

§  控制组100%

 

 

§  知识

§     知识结构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    个人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差异

§    差异越大,问题解决就越困难。

§     专家与新手

§    专家(expert)是具有专门知识的(domain-specific knowledge)人。

§    新手(novice)是专门知识较少的人。

§     专家与新手的区别

§    专家解决相应的问题要容易得多。

§   知识的数量

§   知识的组织方式

1)专家与新手在知识数量上的差异

§      De Groot(1965)在一系列著名的实验中,比较了国际象棋大师和普通棋手的差异。

§    看实际比赛的棋局各5秒钟,然后打乱棋子的位置,让他们重新恢复棋局。结果发现,象棋专家正确恢复棋子的数量是20-25个,而普通棋手只有6个。

§    看随机排列的棋局各5秒钟,然后打乱棋子的位置,让他们重新恢复棋局。结果发现,象棋专家和新手正确恢复棋子的数量都是6个。

§      Chase et al.(1973)利用“组块”的概念解释了上述结果。专家与新手相比,记忆存储的信息量大,存储熟悉的棋局模式多。

2)专家与新手在知识组织方式上的差异

§      Chi, Feltovich, & Glaser (1982)对专家和新手的知识组织方式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他要求专家(物理学博士研究生)和新手(学过一学期力学的大学生)对24个物理问题进行分类。

§    结果发现:专家根据问题的深层结构(运用相同定理)进行分类。新手往往根据问题的表面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      Chi等人让专家和新手对40道物理题进行分类。

§    结果发现:两位专家都能运用某种一致性的原则对40个问题进行分组。两位新手中只有一位能够确定出上述类别,而且只能解释40个问题中的14个。

 

专家的知识是按层次结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

 

 

§      H. A. Simon & D. P. Simon (1978)发现:

² 专家:“很明显,400米/秒的一半是200米/秒。”

² 新手:“平均速度=(初速+末速)/2

       =(0+400米/秒)/2=200米/秒”。
 

§      Larkin(1981)

²专家:

²如果物理量vt ,v0和t是已知的
²那么,加速度a也是已知的

²新手:

²如果目标是计算量x
²并且有一个物理定律包含有x
²那么,尝试用那个定律计算x

七、创造思维

§      创造性(creativity)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     创造活动是一种提供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产物的活动。

§     独特性是指与众不同或前所未有的意思。

§      创造思维就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是指当人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和理论不能直接地解决一个问题时,在已经存储的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分析和综合,形成新的联系,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过程。

§      Koestler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将两个先前没有什么联系的概念、观点或理论联系起来。

§  创造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

§     是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的统一

§    发散思维往往能产生某些新奇、独特的思想,因而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

§   有些研究发现,科学家的思维倾向于聚合思维,这与人们的一般认识有所不同。

§    聚合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   没有聚合思维的参加,发散思维就会失去应有的方向,成为胡思乱想。

§   当发散思维指向于解决某个问题时,人们必须把发散的结果与原有的思维任务相对照,并从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    因此,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在不同水平上的结合,构成了创造性思维。

§     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

2  创造思维的过程

§    创造思维的过程是在问题情景中,新的思维从萌发到形成的整个过程。

§    创造思维伴随着创造过程。

§    J.Wallas提出,创造思维过程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    这个理论是1926年提出的,但是当时并没有什么实验论证。

 

 

§     Murray和Denny在1969年针对酝酿期进行了实验研究。

§    先根据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弱将被试分成两组,然后再将两组又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

§    被试的任务是解一个很复杂的题目。

§   控制组在连续的20分钟内完成;

§   实验组先做5分钟,然后干其它事情5分钟,最后再用15分钟做该题目。这样,实验组就可以有5分钟作为酝酿期。

§    结果发现,能力强弱和有无酝酿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能力强的人受酝酿期的阻碍;能力弱的人受酝酿期的促进。

 

§      对于创造性的问题,认知心理学的重要人物Simon认为,科学发现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     本来人的长时记忆容量几乎是无限的,但是长时记忆中的知识要进入短时记忆中才能在思维活动中发挥作用,而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太小了,所以要找到一个答案很不容易。

§      他认为,可以用“熟悉化”和“选择性遗忘”来解释酝酿期和豁朗期。

§     熟悉化是一个缓慢的、在长时记忆中建立问题表征和相关资料的过程。

§     这个过程进行时,在长时记忆中储存了相应的问题信息。

§     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搜集信息的过程受短时记忆中目标系统的影响。这样短时记忆中的目标信息和长时记忆中的问题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     在酝酿期,问题被暂时搁置,短时记忆中的目标信息就被遗忘(选择性遗忘),长时记忆中的问题信息还保留。

§     当问题被再次考虑时,需要在短时记忆中形成新的目标系统。这个新的目标系统受到长时记忆中已有的问题信息的作用,会与酝酿期前形成的目标系统不同,并可能导致问题的迅速解决。

4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     酝酿(incubation)有助于问题解决。

§    原因分析:

§   休息时,定势或功能固着等心理因素的干扰可能被消除。

§   酝酿有助于重新形成问题的表征,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5  创造思维的有利条件

§    广开思路

§    类比推理

§    远距离联想

§    多中心注意

§    防止紧张

§    优良的个性

6  创造思维能力的测量

n         求同思维能力的测量

n         求异思维能力的测量

§           流畅性(fluency):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

§           变通性(flexibility):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

§           独特性(originality):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n         创造个性的测量

 

§  本章思考题

§            简述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

§            为什么说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            简述想像的含义及其功能。

§            什么是有意想像?它有哪些种类和特点?

§            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有哪两种?概念形成过程中可采用

      哪些策略?

§            为什么人们在推理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推理错误?

§            问题解决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

§            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

§            什么是创造性?它包括哪些心理成分?

 

第八讲情绪

主讲人:刘希平

 

主要内容

§            什么是情绪

§            情绪与需要

§            情绪的种类

§            情绪产生时的身体活动

§            情绪的理论

 

 

一、什么是情绪

•             定义

§          情绪是在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基础上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2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与生理需要相联系。

§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

§             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与社会需要相联系。

§           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             情绪和情感有区别,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

§           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             心理学主要研究感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因此较多地使用情绪这一概念。

3 情绪与认识的关系

§    认识是情绪的基础

§    情绪对认识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性质

 

二、情绪与需要

•             什么是需要

§          需要是人的生理和社会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             需要的种类

§          从需要的起源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          从需要的对象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             需要的层次理论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代表人物:马斯洛

§      年代:1968

§      主要观点:人的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

§    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

§    安全需要(safety need)

§    归属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

§    尊重的需要(esteem need)

§    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

 

 

三、情绪的种类

•             按照情绪的形式划分

1 )   心境(mood)

§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     心境具有弥漫性。

§     心境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

§    一种心境的持续时间依赖于引起心境的客观刺激的性质;

§    心境持续时间长短与人的气质、性格有一定的关系。

§     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     人的世界观、理想和信念决定着心境的基本倾向,对心境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 )   激情(intense emotion)

§      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     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

§     激情状态常伴随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

§     激情状态下人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     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激情,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3 )  应激(stress)

§     应激: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     人在应激状态下,机体会有一系列生物性反应。

§    肌肉紧张度、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腺体活动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    这些变化有助于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

§    这种变化被称之为适应性综合症 。

 

2  按照情绪的内容划分

§           道德感(moral feeling)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         道德属于社会历史范畴,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

§           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         理智感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认知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重要动力。

§           美感(aesthetic feeling)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         美感是按一定的标准评价自然特征和社会行为特征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美感由客观情境引起,美感受思想内容(个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制约。

§         美感具有历史局限性

§         美感更注重内涵

四、情绪产生时身体的变化

•             外部的变化——表情

§           面部表情

§           身体姿势表情

§           言语表情

•             内部变化

§           消化系统

§           循环系统

§         怒伤肝

§         喜伤心

§         思伤脾

§         悲伤肺

§         恐伤肾

五、情绪的理论

•             詹姆士-朗格的情绪学说

•             阿诺德的认识-评估学说

•             沙赫特的三因素学说

•             凯农的丘脑定位学说

 

1. 詹姆士-朗格的情绪学说

先跑后怕

1 詹姆士-朗格的情绪学说

§    代表人物:W. James, C. Lange

§    年代:1884,1885

§    主要观点:先有生理活动后有情绪

§    证据:二战中的伤兵

§    评论

2.阿诺德的认识-评估学说

先怕后跑,越跑越怕

2. 阿诺德的认识-评估学说

§    代表人物:Arnold

§    年代:1970

§    基本观点:只有认识和生理变化相结合才能说明全部的情绪。

§    证据:电影

§    评论

3.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学说

§    代表人物:Schachter

§    年代:1962

§    基本观点

§   生理因素

§   环境因素

§   心理因素

§    证据:实验

§    评论

 

4.凯农的丘脑定位学说

§    代表人物:W.B.Cannon

§    时间: 1920’s

§    主要观点:丘脑是情绪的中枢

§    证据:

§    评论

 

 

§      下丘脑(hypothalamus)与情绪、动机密切相关。

§    动物实验证明,用微电极刺激动物(猫)的下丘脑腹内侧核,会引起动物强烈的情绪反应,产生明显的情绪性行为。

§    刺激动物下丘脑的不同部位,可观察到两种不同的情绪行为模式:

§   斗争或发怒

§   逃避或恐惧

§      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Olds, 1954)。

§    老鼠按压杠杆获得电流对脑的刺激,能引起快乐和满足,所以老鼠不断地按压杠杆,通过“自我刺激”来追求快乐。

§   按压杠杆的频次可达每小时5000次;

§   并能连续按压杠杆15-20小时。

§    人的下丘脑也存在“快乐中枢”。

第八章   思考题

§      什么是情绪?

§      情绪与情感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      什么是表情?表情具有哪些功能或作用?

§      詹姆斯-兰格理论对于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有什么意义?

§      坎农-巴德学说在情绪理论中有什么地位与作用?

§      什么是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理论?该理论的实质是什么?

§      介绍并评价阿诺德的认识评估学说。

第九讲动机

主讲人:刘希平

 

主要内容

•             什么是动机

•             动机的种类

•             动机冲突

•             动机的理论

•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             意志品质

 

一、什么是动机(motivation)

•             定义

§           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

•             动机的功能:

§           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           指向功能:动机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           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二、动机的种类

•             原始的动机和习得的动机

•             生理的动机和社会的动机

•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             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

•             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

•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三、动机冲突

•             趋-趋动机冲突

•             避-避动机冲突

•             趋-避动机冲突

•             多重趋-避动机冲突

四、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             代表人物:

默里(H.A.Murry)

麦克利兰德(D.C.McClelland)

阿特金森(J.W.Atkionson)

2. 年代:1938,1960’s

3.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愿意去做自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动机。

4. 成就动机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

        Ta = Ts+Tf                  (1)

追求成功的动机可以用公式(2)来表示

        Ts = Ms×Ps×Is               (2)

Ts代表追求成功的动机。Ms代表成功倾向,一般用主题统觉测验(TAT)测量。Ps代表成功期望概率。Is代表成功的激励值。假设:Is = 1-Ps

 

避免失败的动机可以用公式(3)来计算,即:

        T= Mf×Pf×I             (3)

Tf代表避免失败的动机。Mf代表失败倾向,可以用焦虑问卷测验(TAQ)来测量。Pf代表失败期望概率。If代表失败的激励值。同样If为-(1-Pf)。

        Pf = 1- Ps                              (4)

       

分别将公式(2)和公式(3)(4)代入公式(1)中得到公式(5),

        Ta = (Ms-Mf)×(1-Ps)×Ps      (5)

 

 

5. 预测

§           成功倾向高的人在选择不同的成功期望概率的任务时,更倾向选择Ps为50%的任务,而不是选择Ps较高或较低的任务。

§           失败倾向高的人在选择不同的失败期望概率的任务时,更倾向回避Ps为50%的任务,而不是回避Ps较高或较低的任务。

 

6. 简评

§     阿特金森想方设法加强成就动机的可测量性以及其理论的预测性,这是可取并值得借鉴的。

§     但从学习实际来看,影响学习行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而且非常复杂的。阿特金森开始只根据个性因素预测,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这就必然影响其预测的准确性。后来,阿特金森虽然认识到了环境因素对动机的影响,但环境因素怎样和个性因素结合起来影响动机,阿氏的理论并没有回答,因此他的理论尚须进一步完善。

五、韦纳的归因理论

•           代表人物:韦纳(B.Weiner)美国

•           年代:1974

•           韦纳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进行3个维度的归因,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           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和其他(不能归入以上五因素的因素,如他人帮助、教师阅卷是否公平等)

表  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式

5  学生常见的归因

§    一般而言,美国学生通常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与运气等四个因素。

§    中国学生而言后两项因素可能相当重要。我国许多中学生认为教师教的好坏是影响考试成败的重要因素。多数学生都认为能力和努力之间存在着一种补偿平衡。

6 归因方式对人的影响

§    对成功与失败的情感反映

§    对成功与失败的期望

§    对所投入的努力

§    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7 积极归因训练

§           要引导学生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可能原因

§           从有利于今后的学习角度进行积极归因

§           将失败归因于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 

§           将成功归因于内在的比较稳定因素

 

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             远景动机与近景动机相结合

•             充分运用反馈和评价的作用

•             科学运用奖励和惩罚

•             合理开展学习竞赛

•             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七、意志的品质

n        自觉性

n        自制性

n        果断性

n        坚韧性

第九章思考题

§     什么是动机?它具有哪些功能?

§     分析动机冲突的形式,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     分析说明成就动机理论。

§     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     如何养成坚强的意志?

 

第十讲能力

主讲人:刘希平

 

主要内容

•             什么是能力

•             能力的种类

•             能力的理论

•             能力的差异

•             能力的测量

一、什么是能力

•             定义: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      人的能力有大有小,知识有多有少,技能有高有低。

§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三者关系

§    知识、技能与能力是有区别的。

§   能力发展有极限,知识、技能掌握没有限制。

§     知识、技能和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

§    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二、能力的种类

•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           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学习各种知识并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           产生新思想新产品的能力。

•             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           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           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决定于后天的学习。

•             操作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           操作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

•           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           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三、能力的理论

•             二因素论(Two-Factor Theory)

§           代表人物:C. Spearman

§           年代:1904

§           基本观点:

§         一般因素(general factor),G因素

§         特殊因素(specific factor),S因素

 

2. 群因素说

§             代表人物:瑟斯通

§             年代:1950’s

§             基本观点:能力由有限的几种原始的基本因素构成。

§           V 言语理解

§           W 语词流畅

§           N 数字

§           S 空间

§           M 联想记忆

§           P 知觉速度

§           I(R)归纳推理(或一般推理)

§             证据

§             评论

3. 多元智力理论
(multiple-intelligence theory)

§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

§     年代: 1983

§     基本内容:

§    加德纳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及对智力特殊群体的分析,提出:

§   人类的神经系统经过100多万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互不相干的多种智力。

§   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

§   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7种独立的智力成分

§       言语智力(linguistic intelligence)

§     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日常会话的能力。大脑的“布洛卡区”负责产生合乎语法的句子。

§       逻辑-数学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     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比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

§       空间智力(spatial intelligence)

§     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大脑右半球掌握空间位置的判断。

§       音乐智力(musical intelligence)

§     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大脑右半球对音乐的感知和创造起重要作用。

§       身体运动智力(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     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身体运动由大脑运动神经皮层控制。大脑的每一个半球都控制或支配对侧身体的运动。

§       社交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     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大脑额叶在人际关系的知识方面起主要作用。

§       自知智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     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大脑额叶对自知智力起着主要作用。

4.  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

§     吉尔福特(J.P. Guilford, 1967)提出智力结构(Structure of Intellect, SI)模型

§     SI模型按3个维度把智力特质分类:

§    内容(contents)指完成操作所根据的材料或信息的性质。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它们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

§    操作(operations)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它是由上述种种对象或材料引起的。其中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

§    产物(products)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按单元计算,可以分类处理,也可以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

 

 

§     由于三个维度和多种形式的存在,人的智力可以在理论上区分为5×5×6=150种。这些不同的智力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测验来检验。

§    吉尔福特(1971)宣布,经过测验鉴定了三维智力模型中的98种因素。

§     评价

§    不足

§   SI  模型本身对一般测验的编制和应用没有多少影响

§    有利的间接影响

§    SI 模型同时考虑到智力活动的内容、过程和产品,这对推动智力测验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

§    区分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四、能力的差异

•             能力差异的表现

§          发展速度的差异

§          发展水平的差异

§          发展结构的差异

四、能力的差异

•             差异的原因

§          遗传

§          产前环境

§          后天教育

§          社会实践

五、能力差异的测量

•             智力的测量

§          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比内测验

§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韦氏儿童测验

§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raven

2.  特殊能力测验

§      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度量特殊能力,就叫特殊能力测验(special aptitude test)。

§     例如,音乐能力测验:辨别音强、音高的能力,测量时间、和谐、记忆、节律方面的能力(Seashore, 1939)。

§      特殊能力测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而对职业定向指导、安置和选拔从业人员、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能力的儿童,有重要意义。

§      1945年之后,军事心理学家应用因素分析,编制出多重能力倾向成套测验(multiple aptitude batteries),测量个体在每一特质上的位置

3.  创造力测验

§      见思维一章

智商与创造力的关系

§    许多研究表明,智商与创造力分数之间的相关是低的,但存在正相关。

§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   高智商并不能保证高度的创造力;

§   而低智商的人肯定只能得到创造力的低分数。

第十章  思考题

§           什么是能力?能力与知识、技能有什么关系?

§           能力的种类有哪些?试说明各种能力的特点与作用。

§           怎样理解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它们的关系怎样?

§           有关能力或智力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主要观点和理论价值是什么?

§           如何理解智商?怎样根据智商来了解一个人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           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几方面?如何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

§           遗传、环境与教育对能力发展各起什么作用?

§           分析自己的能力特点,在今后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            可以测测你的智商,网址:    http://web.tickle.com/tests/uiq/

 

第十一讲人格

主讲人:刘希平

 

主要内容

•             什么是人格

•             人格的构成

•             人格理论

•             人格测量

•             人格差异的原因

一、什么是人格(Personality)

§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           人格的四个本质特征:

§         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         稳定性: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

§       但人格也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         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         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二、 人格的结构

§          气质

§          性格

§          自我调控系统

1.  气质(temperament)

§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性,即平时我们所说的脾气、秉性。

§           类型:

§         多血质

§         胆汁质

§         粘液质

§         抑郁质

 

 

§           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           气质类型与职业选择

§           气质类型与因材施教

§           典型的气质类型并不多见

§           气质类型的测量

 

2.  性格(character)

§           定义: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特征的总和。

§           性格的结构

§           性格的理智特征

§           性格的情绪特征

§           性格的意志特征

§           对现实的态度

§          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

§          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

§          对个人、集体和社会的态度

3.  自我调控系统

§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      自我调控系统的三个子系统

§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   自我观察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

§   自我评价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

§    自我体验(self-experience):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    自我控制(self-regulation):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

 

三、人格理论

§     特质理论

§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    现代特质理论

§   三因素模型

§   五因素模型

§   七因素模型

§     类型理论

§    对立类型理论

§    多元类型理论

§     特质论与类型论的结合——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

1、人格特质理论

§      代表人物:卡特尔等

§      年    代:兴起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美国。

§      总体观点:

§    特质(trait)是指人所拥有的、影响行为的品性和特征,它们作为一般化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倾向而起作用。

§    特质理论并不是把人格分为绝对的类型,而是认为存在一些特质维度,每个人在这些特质维度上有不同的表现。

§    特质理论的研究大都采用人格测验和因素分析的统计技术,其结果又转化为人格量表,再用来测量人格、预测行为,对人格研究的量化和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

§    特质理论很少论及人格的变化。

(1)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     卡特尔(Cattell)用因素分析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

§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的基本思想

§    特质是人格的因素,是一个人相对持久的反应倾向。

§    根据这种反应倾向,结合特定的情景因素,可以预测人的行为。

§    人格是由由四个层次的特质构成的。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模型

§    模型分为四层:

§   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

§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   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     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

§     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指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每个具体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点)

§     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反映行为的共同原因,代表整体人格的性质)

§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16PF)

§    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

§    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别。因此可以对人格进行量化分析。

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      根源特质可以细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      体质特质 (constitutional traits) 由先天因素所决定。

§    兴奋型、情绪稳定性

§      环境特质 (environmental traits) 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

§    焦虑、有恒性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      位于模型的最下层。

§      同时受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

§      动力特质 (dynamic traits) 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

§      能力特质 (ability traits) 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      气质特质 (temperament traits) 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气质。

 

(2)现代特质理论

§    现代特质理论

§  三因素模型

§  五因素模型

§  七因素模型

1)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      艾森克(Eysenck, 1947, 1967)的“三因素模型”(three factor model) 

§    外倾性 (extraversion):内外倾的差异

§    神经质 (neuroticism):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    精神质 (psychoticism):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      艾森克人格问卷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1986)

2)五因素模型

§      塔佩斯等(Tupes & Christal, 1961) 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

§      经过几十年,一些不同的研究群体,从许多不同的人格研究资料进行的因素分析工作,得到了惊人的、一致性相当高的、关于五个人格维度的证据,由此出现了“大五因素模型”。

大五因素

§      大五因素模型(big five factors model)

§     开放性(openness)

§   想像、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

§     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

§   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

§     外倾性(extraversion)

§   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     宜人性(agreeableness)

§   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

§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

§   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

3)七因素模型

§     特里根等 (Tellegen & Waller, 1987)提出七因素模型 (seven factor model)

§    正情绪性 (positive emotionality)

§    负情绪性 (negative emotionality)

§    正效价 (positive valence)

§    负效价 (negative valence)

§    可靠性 (dependability)

§    宜人性 (agreeableness)

§    因袭性 (conventionality)

2、类型理论

§    类型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德国,用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personality type)的差异。

§    类型理论:

§   对立类型理论

§   多元类型理论

(1)对立类型模型

§    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

§   A-B型人格

§ Friedman & Rosenman, 1974

§   内-外向人格

§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最先提出

§  场独立-场依存

§ 美国心理学家 威特金

1)A-B型人格

§     A型人格

§    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于不安定型人格。

§    易患心脏病。

§     B型人格

§    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比A型人做得好,属于较平凡的人。

2)内-外向人格

§     外向人格

§    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

§    特点

§   注重外部世界,情感表露在外,热情奔放,当机立断,独立自主,善于交往,行动快捷,有时轻率

§     内向人格

§    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

§    特点

§   自我剖析,做事谨慎,深思熟虑,疑虑困惑,交往面窄,有时适应困难

 

3)场独立-场依存

§    场独立的人:以自己主观感受作为标准来判断外界事物

§    场依存的人:受环境影响比较大

 

§    测量方法

(2)多元类型理论

§    多元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由几种不同质的人格特性构成

§    气质类型学说

§    性格类型说

1)气质类型学说

§      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Hippocrates)的体液说

§     人体内有4种基本体液:血液、黏液、黑胆汁和黄胆汁;

§     每种液体对应于一种气质;

§     人体中4种液体可以有不同的配置,其中占优势的液体主导着人的气质类型。

§      罗马医生盖伦(Galen) 将4种体液与气质关系细化为  

§     血液-多血质:活泼、快乐、好动

§     粘液-粘液质:沉静、情绪淡漠、不好动

§     黑胆汁-抑郁质:忧郁、不快活、易哀愁

§     黄胆汁-胆汁质:兴奋性强,易躁易怒

§      存在的问题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      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

§     巴甫洛夫对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特点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描述神经活动的3个维度:

§    神经细胞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

§    神经系统的平衡性

§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     根据这3个维度可以组合成4种神经系统活动类型,它们恰好与4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    强、平衡、灵活型:多血质

§    强、平衡、迟缓型:粘液质

§    强、不平衡型:胆汁质

§    弱型:抑郁质

§     这个理论为古老的体液说找到了新的生物学依据,它将人格的生理基础由体液转到神经系统的活动似乎更合理。 

 

2)性格类型说

§      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Spranger, 1927)依据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六种形态对人的性格类型进行的划分:

§    经济型:注重实效,以追求利润和获得财富为目的。

§    理论型:以追求真理为人生目的。

§    审美型:以感受事物的美为人生价值。

§    权力型:以满足自己的权利欲望为人生目标。

§    社会型:以奉献社会为人生最高目标。

§    宗教型:以信仰为人生最高价值

3、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

§    人格特质理论与人格类型理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人格的复杂结构。

艾森克的四层次理论

§     基本思想:

§    通过大量特质筛选,发现很难找到绝对独立的特质,特质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连续性;

§    把复杂的人格用两个维度(内外倾性、稳定性)来描述。用两个维度组成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来表示4种类型的人格,每个象限中的点代表许多种不同的特质的组合;

§    特质的组合叫做特征群,特征群构成类型,用来描述人格;

§    用类型的概念进行的实验和测验可以重复。他的4种人格类型,正好与气质类型相吻合。

 

四、人格的测量
1、自陈量表

§     自陈量表法是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也称为人格量表(personality inventory)。

§     自陈量表在人格理论上遵循特质论。

§     自陈量表通常由一系列问题组成,一个问题陈述一种行为,要求被试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形来回答。

§     一个人格量表可以测量单一的人格特质,也可以用来测量多个人格特质。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

§     可做临床诊断依据,也可用来评定正常人的人格。

(2)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 EPPS

§     EPPS由美国心理学家Edwards(1953)编制。

自陈量表法的优缺点

§     优点

§    题目数固定

§    题目内容具体而清楚

§    施测简单

§    计分方便

§     缺点

§    缺乏客观效标,效度不易建立。

§    测验稳定性差。

§    难免出现反应偏向。

2、投射测验  (projective test)

§    期望测验材料作为一种屏幕,被试把他们特有的思想过程、需要、焦虑和矛盾“投射在它上面”

投射技术的3个特点

§     指定一个相对非结构性的任务,即这个任务允许做出几乎无限可能的反应。

§     对人格进行评价的综合方法

§     在揭示人格中隐蔽的、潜在的和无意识的方面特别有效

投射技术

§      墨迹技术

§     罗夏克墨渍技术

§     霍兹曼墨迹技术

§      图片技术

§     主题统觉测验

§     罗森茨威格图片-挫折研究

§      言语技术

§     自由联想测验(词汇联想测验)

§     句子完成测验

§     罗特不完全句子填空(RISB)

(1)罗夏克墨迹测验
Rorschach Ink Blot Test

§      代表人物:罗夏克Rorschach,瑞士精神医学家

§      时    间:1921

§      方    法:墨迹,对折,联想

§      墨迹测验

(2)主题统觉测验
Thematic Appearance Test,TAT

§      代表人物:莫瑞Murray,美国心理学家

§      时      间:1938

§      构      成:由30张模棱两可的图片构成,另有一张空白图片,图片内容多为人物,也有部分景物,不过每张图片中至少有一个人物在内。

§      TAT

§      方      法:测验时,每次给被试一张图片,要求被试根据所看到的内容编出一个故事,内容不限,但必须回答四个问题:

§     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境?

§     图中的人物正在想什么?

§     故事的结局会怎样?

投射测验的优缺点

§    优点

§   弹性大,被试可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随意作出反应。

§   使用墨渍图或其他图片施测,可对无阅读能力的人进行测验。

§     缺点

§    评分缺乏客观标准,对测验的结果难以解释。

§    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

§    适合个别施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3、情境测验

§     情境测验就是把测验者放在类似或模拟“真实生活”的标准情境中,主试观察测验者的行为反应,进而了解其人格。

§    测量作弊、说谎、偷窃、合作、坚持等行为

§    效标行为经常变化且比较复杂

§    成绩主要按照情绪、人际关系、态度和其他人格变量进行评价,而不是按照能力和知识进行评价

§     可用于教育评价、人事甄选

 

§    例如

§   情境压力测验

§   无领袖团体情境测验

§   无领导团队讨论

§   压力面谈(stress interview)

 

情境压力测验

§    情境压力测验用来对个体在压力、挫折或情绪分裂条件下的行为进行取样调查。

§    例如,被试分配到一项任务,与另两个“ 帮助者” 一起完成,他们其实是障碍和不合作者。

§    这种特别设计的情境,使被试产生并面临情绪上的压力,然后由主试观察、记录被试是如何应付的,从而了解他的人格特质。 

无领袖团体情境

§     无领袖团体情境测验

§    作为评价团队工作、善于应变、首创精神和领导能力这样一些特征的工具

§    分派的任务需要一组被测者的合作努力,他们中没有任何一人被认为是领导或给了特殊的责任

§   小河情境:用最快速度和安全方式把人员和设备转移到小河对面

无领导团体讨论

§    无领导团体讨论(the 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 LGD)

§    要求一个群体在特定时间谈论一个主题,测验者观察和评定每一人员的表现,但不参与讨论

§    该工作要求口头交流、口头问题解决,以及被同伴所接受

§    研究表明,当评定者受到很好的训练时,它可以当作一个很好的工具来预测工作成绩

情境测验的优缺点

§    优点:得到客观的量化分数

§   重视分析、试验和控制等程序,具有科学性,得到的结果也比较精确,且令人信服。

§     缺点

§    测量相对复杂的、难以捉摸的社会行为和情绪行为,实测时需要十分复杂的设备和受过训练的人员

§    对个体反应的解释比较主观

§    只重视现实因素,忽略个体行为经验与遗传因素,因此也受到批评。

人格测验研究的重要趋向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任务完成和行为发展中,情感(“人格”)特质和认知(“能力”)特质相互影响

§     对人格的特质和构成的理论分析,支持将认知特质和情感特质重新统一为人类活动的综合模型,它包括各种类型的行为

五、人格差异的原因

•             遗传因素

•             家庭环境

•             社会文化

•             早期童年经验

•             自然物理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      同卵双生子在外向性和神经质方面的相关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Eysenck,1985;Floderus et al,1980)

2、社会文化因素

§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

§    社会对顺应的要求越严格,其影响力越大。

§    对社会意义十分重要的行为,不允许有太大的变异。

§    如果一个人极端偏离其社会文化所要求的人格,不能融入社会文化环境中,就可能被视为行为偏差或者患有心理疾病。

§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塑造功能体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的影响

§      三类家庭教养方式

§     权威型: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控制。

§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     放纵型: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的状态。

§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

§     民主型: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

§   这种教养方式使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4、早期童年经验

§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麦肯侬Mackinnon,1950)

§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中国俗话)

§      人格发展的确受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

§    但两者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    溺爱也可以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

§    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

§      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心理学研究

§      Spitz(1945,1946)对孤儿院的儿童进行研究,发现许多孩子患了“失怙性忧郁症”,其症状为哭泣、僵直、退缩、表情木然。

§      Peterson(1979)和Yates(1981)等人的研究指出,在儿童早期,父母的忽视和虐待对子女的心理有明显不良影响。

§      Burnstein(1981)提出,弃子会使儿童产生心理疾病,孩子会形成攻击、反叛的人格。

§      Bowlby(1951)受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委托,在大量调查后发现,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婴儿和年幼儿童与母亲建立的一种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

§      “母爱丧失”的儿童在婴儿早期会出现神经性呕吐、厌食、慢性腹泻、阵发性绞痛、不明原因的消瘦和反复感染,这些儿童还表现出胆小、呆板、迟钝、不与人交往、敌对、攻击、破坏等人格特点,这些特点会影响他们一生的顺利发展,出现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

5、自然物理因素

§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    Berry(1966)关于阿拉斯加州的爱斯基摩人和非洲的特姆尼人的比较研究

§    爱斯基摩人的社会结构比较松散,除了家庭约束外,很少有持久、集中的政治与宗教权威。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原则能够适应成人的独立生存能力。男孩由父亲在外面教打猎,女孩由母亲在家里教家务。儿女教育比较宽松、自由,不打骂孩子,鼓励孩子自立,使孩子逐渐形成了坚定、独立、冒险的人格特征。

§    特姆尼人社会结构紧固,有比较分化的社会阶层,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部落规则。哺乳期间父母对孩子很疼爱,断奶后孩子就要接受严格的管教。使孩子形成了依赖、服从、保守的人格特点。

§    气温也会提高人的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Griffitt,1970,1971)。

本章思考题

•             人的活动风格主要由什么决定?

•             人格特征跟人的心理健康有什么关系?

•             常见的考察人格的方法是什么?

•             什么样的人是最有风度的?

Thanks a million, and best to you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