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摄时间查询:~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9:25:16

伟大的心理学实验(1)斯金纳箱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斯金纳箱(Skinner box)

创始人: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1904年3月20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一个车站小镇。

实验理论: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

实验内容: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与应答性行为相应的是应答性反射,称为S(刺激)型(S型名称来自英文 Stimulation);与操作性行为相应的是操作性反射,称为R(反应)型(R型名称来自英文Reaction)。S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R 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斯金纳很重视R型条件反射,因为这种反射可以塑造新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在于:(1)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子上;(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4)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是为了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把动物的学习行为推而广之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他认为虽然人类学习行为的性质比动物复杂得多,但也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同时发生,也不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有机体必须先作出所希望的反应,然后得到“报酬”,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学习的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的改变。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在教学方面教师充当学生行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小任务并且一个一个地予以强化,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伟大的心理学实验(2)服从实验斯坦利·米尔格兰姆 [Stanley Milgram 1933.08.15-1984.12.2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斯区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因心脏病逝于美国纽约市。

他的父母是来自东欧的移民,父亲是面包师,母亲在面包店工作,米尔格兰姆在家里三个孩子中排行第二。他在当地长大,1950 年从詹姆斯·门罗高中毕业后进入昆斯学院主修政治学,他和后来成为社会心理学家的津巴多(Philip G.Zimbardo)是高中时期的同班同学。1954 年获昆斯学院文学学士学位,然后赴哈佛大学深造,1960 年 6 月在 G.奥尔波特门下获社会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任心理学副教授。米尔格兰姆对社会问题深感兴趣,他的博士论文即是在挪威和巴黎进行进行的关于跨文化的从众行为差异的调查。从巴黎返美后,1959-1960 年,他在普林斯顿研究所担任以研究从众行为而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 S.阿希的研究助理。1962 年回到哈佛大学,担任该校社会关系系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的行政负责人。同年,他和精神病学社工门金(Alexandra "Sasha" Menkin)结婚,他们有两个孩子。1967 年进入纽约城市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1974 年转任心理学教授直至去世。

米尔格兰姆最为著名的是他关于服从行为的实验研究,服从实验(Milgram's obedience experiment)也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实验之一。由于自己是犹太人后裔,米尔格兰姆对犹太人被纳粹党大屠杀有切肤之痛。他深感如果他在东欧出世,早就已经死在集中营里。他着力研究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性,如何令人放弃个人的道德标准,而作出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便是米尔格兰姆的服从性实验的背景。1961 年 7 月,米尔格兰姆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以每小的 4.5 美元的价格招聘到 40 名自愿参加者,他们包括教师、工程师,职员、工人和商人,年龄在 25-50 岁之间。实验由一个指导者(权威)、一个扮演学生的实验同谋和一个扮演老师的被试所组成,指导者先解释这是一项有关学习与记忆的研究,目的想了解体罚对学习的效果。要求两人一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其中一人当学生,另一人当教师。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关联词,学生的任务是记住这些词,然后教师呈现这些词,让学生在给定的四个词中选择二个正确的答案,如果选错了,教师就通过按电钮给学生以电击作为惩罚。事实上,指导者事先已经安排了每次抽签的结果总是真正的被试作为教师,而作为学生的却是实验者的助手。实验过程中当学生的假被试和当教师的真被试被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房间。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并被绑在椅子上,以便在记忆词汇发生错误时被教师惩罚。教师与学生之间是通过声讯的方式进行联系的。教师的操作台上每个电键都标明了电击的严重程度,从 15V 的“轻微”到 450V 的“致命”,由 400V 开始,仪器表上贴着“危险,强烈电击”的警告。这些电击实际上都是假的,但为了使教师相信整个实验,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 45V 的电击作为体验。

服从实验的设置
在实验中,学生每答错一题,老师即加重电击量。随着电击强度的增加,学生也由呻吟、叫喊、怒骂逐渐到哀求、讨饶、踢打,最后昏厥。若被试表现犹豫,指导者则严厉地督促他们继续实验,并说一切后果由指导者承担。最后实验的结果令人吃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当电压增加到 300V 时,只有 5 人拒绝再提高电压,当电压增加到 315V 时,又有 4 人拒绝服从命令,电压为 330V 时,又有2人表示拒绝;之后,在电压达到 345V、360V、375V 时又各有 1 人拒绝服从命令。共有 14 人(占被试的 35%)做出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指导者的命令。另外 26 个被试(占被试的 65%)服从了指导者的命令,坚持到实验的最后,尽管他们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后来米尔格兰姆将实验在许多不同团体的人和不同的情境重复好几十次,所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大部份的人会去顺从来自外部的权威,当被权威人士命令做某事时,即使这样做会违背其良心,或这服从是错误的,大多数人还是会服从;米尔格兰姆认为,这研究结果解释了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人的残暴行为。1961 年 10 月 26 日,纽约时报报导了米尔格兰姆的实验,但他的实验并没有得到其它(权威)学者的认同,还遭受四方八面的严厉抨击,甚至失去耶鲁大学的教席。

1974 年,米尔格兰姆说:“有不少人会去做被告知要做的事,不管那是什幺事,而且他们的良知也不会设限,只要他们觉得这个命令是来自合法的权威者……。这就是我们研究中最基本的课题:平凡的人,只是做他们的工作,而且没有任何的恶意,就可以成为可怕毁灭过程中的执行者。”米尔格兰姆在《美国名人录》中谈到他的成功秘诀时说:“作为一名社会心理学家,我是这样看待世界的:我们不应试图控制任何实际感觉,而是应该了解它。人与人之间应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米尔格兰姆对服从问题的实验研究,使他的这一主张得到了普遍的赞同。他揭示了由于对权力主义的服从,使得一些人对另一些清白无辜的人所造成的痛苦。他认为他的实验还可以说明为什么会出现纳粹残害关押在集中营里的受害者的残暴行为。

米尔格兰姆的另一项著名研究是他提出的六度分隔(六度分离,或称小世界效应)理论。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就可以让任何两个陌生人认识。”1967 年,米尔格兰姆曾经想要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连系网,提出了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假设。他认为,任何两个陌生人都可以通过“亲友的亲友”建立联系,而两人之间的中介大约是 5 人。在米尔格兰姆之前,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家索拉·普尔和 IBM 的数学家曼弗雷德·科臣曾经做过相关计算,得到的数字是 3。自称为“实验主义者”的米尔格兰姆对这一数据并不满意,于是亲自设计并执行了著名的六度分隔实验。他从内布拉斯加州和堪萨斯州招募到一批志愿者,随机选择出其中的 300 人,请他们邮寄一个信函。信函的最终目标是米尔格兰姆指定的一名住在波士顿的股票经纪人。由于几乎可以肯定信函不会直接寄到目标,米尔格兰姆就让志愿者把信函发送给他们认为最有可能与目标建立联系的亲友,并要求每一个转寄信函的人都回发一个信件给米尔格兰姆本人。出人意料的是,有 60 多封信最终到达了目标股票经济人手中,在发表于 1967 年 5 月《今日心理学》上的论文中,他描述了一份文件是如何仅用 4 天时间就从堪萨斯州的农场主手中转交到麻省坎布里奇某神学院学生妻子手中的:农场主将文件交给一个圣公会教父,教父将其转交给住在坎布里奇市的一位同事,然后文件就到了神学院学生妻子的手中 - 整个过程只需要 3 步,而中间人只有两个。并不是每一个实验对象都如此成功,但平均所需中间人的数目为 5。也就是说,对于米尔格兰姆的陌生人,6 步是最远的距离。虽然在米尔格兰姆之前也有人提出过相关的理论,但是他是第一个用实验的方式来证明这个理论的人,并使得这个实验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经典范例之一。米尔格兰姆在学术研究之外也热衷于拍电影和写诗,不按牌理出牌是他的一贯作风。但在“六度分隔”这一问题上,他的研究一度被视为是最严谨和最权威的。
伟大的心理学实验(3)标签实验大卫·罗森汉对精神病的诊断的研究——问题:究竟是由于病人本身存在的特征,还是由于观察者(做诊断的那些人)看到的病人所处环境或场合导致了心理学的诊断。

美国斯坦福大学D·L· 罗森汉 教授做过一次离奇的实验:他与另外三个心理学家、一个儿科专家、一个精神病专家、一个画家和一个家庭主妇共8人,装出一种轻微精神病的症状到各类精神病院求医,结果无一例外地都被诊断为精神病而住进了医院,他们一住进医院就不再装病了,而尽可能使自己的行为表现为正常人的样子。但是由于他们被贴上了精神病的“标签”,无论他们的表现怎么正常,医护人员仍然把他们当做精神病人。

罗森汉的研究有力的证明了在医院机构中正常人不能与真正的精神病人区别开来。根据罗森汉恩的研究,这是因为过于强大的精神病机构影响了医务人员对个体行为的判断。一旦被作为精神病人进入这种机构,他们就有一种定势,倾向忽略个体化特性。这种态度是:“如果他们来这儿,他们一定是疯子。”更重要的是像罗森汉指出的“贴诊断标签”。即当一个病人被贴上“精神分裂症”的标签后,精神分裂症就成为他的核心特征或人格特质。医务人员倾向于忽略病人的环境压力,只注重与精神病特质相关性的行为。

罗森汉的研究震动了精神卫生专业领域,揭示了诊断标签的危险性。一个人一旦被贴上符合某个心理条件的标签(如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那个标签将掩盖所有他或她的其他特征。所有行为和人格特征被看做是起源于标签障碍。这种做法最坏的影响是它可以变成自我确认,即当一个人在一段时间里按一定方式对待时,他或她的行为也开始变成所对待的那样。

最有趣的是,有一个研究和教学医院,那里的医务人员在罗森汉的研究结果发表之前听到了他的论断并猜疑这种诊断错误是在自己的医院做出的。为了检验这一点,罗森汉通知医院的工作人员,在以后的3个月时间里,多个假病人将试图进入他们的精神病区。由医务人员对每个病人进行评定是假病人的可能性。3个月之后,41人被认为是假病人。而罗森汉在3个月的时间里,竟然没有派一个假病人去医院!
伟大的心理学实验(4)旁观者实验

  1964年纽约曾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犯罪事件,该事件促使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达利和拉丹著手研究旁观者的心态。

  事件的确骇人听闻,但更令人不解的则是38位目击者目睹事件过程,却无人伸出援手。时间是1964年3月13日星期五,黑色星期五。凌晨时分的纽约皇后区,凉爽潮湿,微风轻拂,空气中充满着融雪的味道。面容娇美的28岁的珍诺维斯,停好车,行走在自己一人独居着的公寓途中。

  时间是凌晨3点,她发现一个形迹可疑的男子。她便向右转,走向街角的紧急报警电话。

  只是珍诺维斯终究没有走到紧急电话,名叫莫斯里的男子拿刀向珍诺维斯的背部猛刺,她转过身,腹部也中刀。她浑身是血,大声呼救,灯光纷纷亮起,有人喊“放过那女孩”。莫里斯跑开,珍诺维斯艰难地爬到一家书店旁。

  公寓的灯亮起又熄灭,街道恢复平静。莫里斯逃回自己的车,发现四周又平静下来,灯光也暗了,于是莫里斯决定返回去做完他要做的事情。莫里斯潜行回到街上找到珍诺维斯,继续朝她猛砍,几乎割裂她的阴道和脖子。珍诺维斯继续呼叫,几分钟后,灯继续亮起,莫里斯又退却。珍诺维斯爬回公寓大楼里。几分钟后,莫里斯又找到她,再度逞凶施暴。她先大声呼救,但不久之后只能发出微弱呻吟。莫里斯掀开她的裙子,割破她的内裤,发现她月经来了。然而,不管对方是死是活,他脱下裤子...。

  案件前后超过35分钟,附近住户都已听见、甚至目睹事件经过。眼睁睁地看见一个女子饱受凌虐,却无人报警和施救。直到犯罪结束,终于才有人报警,不过受害女子已经身亡。

  纽约时报的记者报导了整起案件,还陆续提到这些旁观者的奇异行径,引起全美民众的愤怒和哗然,指责那些坐视不管的居民。

  达利和拉丹相信人格的影响力不及情境,于是设计了一系列的社会实验来寻求答案,但是实验结果却更让人迷惑不解。实验是模仿案件情境的,但却是招募大学生所做的,癫痫病发作时旁观者是否救护的实验。实验表明:

  1、人们也许认为:人越多,你就越勇敢,越不怕危险,更会主动伸出援手,我们一直认为人多势众,比较安全。但是从达利和拉丹的实验结果来看,却不是这样。越多人目睹一起事件,个别目击者会自觉责任越少,因为有越多人分摊责任。这称之为“责任扩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但是如果只有自己在场,则会有85%的人上前救助。

  2、最初三分钟如果没有行动,就可能没有任何行动。紧急事件中,时间越久越不利。等待越久,会让人更加麻痹无能。

  3、助人行为五阶段:(1)觉察(2)理解(3)责任(4)判断(5)行动。

伟大的心理学实验(5)认知失调实验利昂·费斯汀格(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他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很大影响。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费斯汀格假定,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在现实社会中,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事物处处可见,但外部的不一致并不一定导致内部的不一致,因为人可以把这些不一致的事物理性化,而达到心理或认知的一致。但是倘若人不能达到这一点,也就达不到认知的一致性,心理上就会产生痛苦的体验。
在费斯汀格的著名实验中,费斯汀格发现在导致态度改变方面,较小的报酬比较大的报酬更有效果。由此,他得出结论说:“如果某个人被诱惑去做或去说某件同他自己观点相矛盾的事,则个体会产生一种改变自己原来观点的倾向,以便于达到自己言行的一致......用于引发个体的这种行为的压力越小,态度改变的可能性越大;压力越大,态度改变的可能性越小。”
实验是要被试执行一件极其枯燥乏味的工作。实验分三个组进行,每组20人:(1)控制组。(2)一美元报酬组。(3)二十美元报酬组。实验者告诉被试,他们正在从事的工作事实上是非常有趣的,并要求被试告诉下面的被试(实际上是实验者的同伙)这项工作的确令人高兴和愉悦。上述过程完毕后,实验者要求被试以5—15之间的任一数值表示工作令人欢欣的程度。结果见下表。

条件    一美元报酬组 二十美元报酬组 控制组
平均估值 +0.35 —0.05 —0.45

 
不出所料,所有的实验组都比控制组对工作有更高程度的估价。这一现象用传统的强化理论是不能解释的。更少的报酬能导致更大的态度改变,而更多的报酬成了坚持原有态度的理由,因而不会导致失调的体验,更无法导致观点或态度的改变。
在谈到失调对行为的影响时,费斯汀格做了两个假定:“当失调存在时,由于个体心理上的痛苦,个体则试图减少失调,达到认知和谐,以减少心理上的不舒适体验。当失调存在时,除了努力减少失调外,个体还积极地避开可能导致增加失调的情景和信息”。减少失调可通过三种方式:(1)改变自己对行为的认知。(2) 改变自己的行为。(3)改变自己对行为结果的认识。例如,吸烟有害健康,导致认知失调,个体减少失调的方式是:(1)不吸烟不行,无论怎样都得吸烟;(2)停止吸烟;(3)吸烟与健康没有关系,很多人吸烟反而很健康。
费斯汀格行为古怪,头皮屑洒满衣领,不管到哪里,总是不停磨牙。他又矮又丑,多数学生都很怕他,不要他做专题指导。但他待人亲切,头脑灵敏、聪明。他和第二任妻子住在乡间的公寓,在昏暗的书房里看书,手上拿着烟,墙壁摆满研究书籍。他每天抽两包无过滤嘴骆驼牌香烟,在69岁时死于肝癌。
伟大的心理学实验(6)依恋实验哈利·哈洛原名哈利·伊斯雷尔,1905年出生在爱荷华州,1951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1年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
    1930年,哈洛在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找到一份工作。哈洛将刚出生的小猴子和猴妈妈及同类隔离开,结果他发现小猴子对盖在笼子地板上的绒布产生了极大的依恋。它们躺在上面,用自己的小爪子紧紧地抓着绒布,如果把绒布拿走的话,它们就会发脾气,这就像人类的婴儿喜欢破毯子和填充熊玩具。小猴子为什么喜欢这些毛巾呢?依恋一直被认为是对于获得营养物质的一种回报:我们爱我们的母亲是因为我们爱她们的奶水。
    但哈洛开始对此提出了质疑。当他把奶瓶从幼猴的嘴边拿走的时候,幼猴只是舔舔嘴唇,或者用爪子擦去下巴上残留的奶水。但当哈洛把绒布拿走的时候,幼猴瘦小的身体压住绒布,双手紧抓住毛巾不放,尖叫不停。
猕猴94%的基因与人类相同,而黑猩猩99%的基因与人类相同。哈洛用铁丝做了一个代母,它胸前有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装置;然后,哈洛又用绒布做了一个代母。他写道:“一个是柔软、温暖的母亲,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一开始,哈洛把一群猕猴宝宝和两个代母关在笼子里,很快,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在几天之内,猴宝宝把对猴妈妈的依恋转向了用绒布做成的那个代母。由于绒布代母不能提供奶水,所以猴宝宝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代母那里喝几口奶水,然后又跑回来紧紧抱住绒布代母。这是一个意义极其重大的发现,哈洛和他的同事证明了:“舒适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是爱最重要的元素。

哈洛猜测,脸是爱的另外一个变数。他命令他的助手做一个逼真的猴面具,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但是,面具在完工之前,猴宝宝就已经诞生了,所以哈洛把猴宝宝与一个脸部没有任何特征的绒布代母关在一起。猴宝宝爱上了无脸代母,吻它,轻轻地咬它。但当逼真的猴面具做好之后,小猴子一看见这张脸就吓得连声惊叫,并躲到笼子的一角,全身哆嗦。最后它甚至把面具掀掉,恢复原来无脸的模样,这是印刻效应在起作用。

但哈洛的实验结果出现了一些问题。他发现那些由用布料做的代母抚育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不能交配,它们的性格极其孤僻,有些甚至出现了孤独症的症状。哈洛于是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他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代母,它们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这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和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你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求。他的学生罗辛布林说:“真是令人惊讶,我们的神经系统仅仅需要这三样就能保持正常。”

哈洛的发现对当代的育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孤儿院、社会服务机构、爱婴产业都或多或少地依据哈洛的发现调整了自己的关键政策。部分是因为哈洛的缘故,医生现在知道将新生婴儿要直接放在母亲的肚子上;孤儿院的工作人员知道仅仅向婴儿提供奶瓶是不够的,还必须抱着弃婴来回摇动,并且要对其微笑。然而这么感性温馨的结论,部分事实竟是以相当残酷的手段取得。哈洛晚年罹患帕金森氏症,他不停颤抖,无法克制,直到去世。

      人生在世,所求绝不仅是温饱而已。我们不计代价,寻求接触,我们不在乎外表美丑,不论相隔多远,一眼就能分辨出哪张脸是我们最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