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女电视剧结局: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04:06

快乐*幸福*人生

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


激活快乐作业这一泓活水

 

    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帮助教师诊断教学效果,因此,适当布置一些作业是必要的。但现在,一说布置作业学生就头疼,疲于应付。教师不免叹息,现在的学生怎么了,连作业都不愿做了,就是做也是乱写。

作业的重要性只有教师知道不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也认可,因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以“学”为主体,以“教”为主导。一些教师布置的作业注重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强化,却忽视了情感因素,引不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此外,一些作业重复机械、单调乏味,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重结果,轻过程,只关注做得怎样,不关注怎么做;重统一训练,缺乏因材施教的个性作业。针对以上弊端,我采用了“1+x”制的快乐作业法和“一二三四”实施模式。

   “1+x”制,即必做作业+选做作业。我从不同个体出发,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份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有创造性的作业,这是必做作业。然后,学生从教师或其他学生设计的作业中至少选做一份自己感兴趣、力所能及或“跳一跳”能完成的作业,这是选做作业。

    在“一二三四”实施模式下,第一步,师生设计作业。我把作业橱设计成一个“作业超市”,分别设立“教师作业专柜”、“个性化作业专柜”、“特色作业专柜”。教完一定内容后就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本次作业。

    教师设计作业,可以对授课过程中一些“意犹未尽”、目标没有完全达成的地方加以补充和延伸,并为学生设计作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设计作业,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促进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查阅资料,以使自己设计的作业更有个性,更有水平;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做起来可能更得心应手,更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可以借此机会把自己的困惑及新问题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作业的设计形式要多样,可以是基础性的,如学了古诗后,可以设计背诵、默写古诗词及理解词句意思的作业;可以是实践性的,如学了《渔夫的故事》一文后,与同学合作表演课本剧等;可以是探索性的,如学了《大自然的启示》一文后,探索大自然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作业设计还要讲究趣味性,注重实践性,加强综合性,追求开放性,力争创新性。

    设计好作业后,教师把作业放入“作业超市”的“教师作业专柜”,学生把设计好的作业放入“个性化作业专柜”。学生如果感觉自己设计的作业有创意、有特色,就可以放入“特色作业专柜”。

第二步,选择完成作业。学生根据“1+x”制要求,选择并认真完成作业。作业内容如果是实践性或探索性作业,可以写活动计划或研究报告,甚至活动文章。完成形式方面,根据作业要求可以自主完成,可以和其他学生合作完成,也可以和父母等家人完成。我还设立了积分办法,学生完成必做和选做作业即为达标,将获得10个金币,每多完成一人的选做作业就增加2个金币,由每组小组长作好记录。

    第三步,评价作业。在评价过程中,我变单一评价为多元激励性评价,采取了不参与没有发言权的办法。学生自主独立完成的,由学生自主评价;需要教师批阅的,批阅后由教师评价;家长合作完成的由家长评价;同学间合作完成的由同学评价。然后,填写印有评语和作业等级等内容的总体评价情况表格。评价标准方面,教师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语要丰富,让评价真正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扬长避短。等级采用星级制,优秀者得4颗星,良好者得3颗星,合格者得2颗星,做了但没有完成者得1颗星,没做者不得星。

    第四步,通过活动,升华作业。作业只是过程,不是终点,要让学生乐于做,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形成语文能力。

    我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年龄特点,并发挥学生的榜样带头作用,每周对作业情况进行汇总评比。先由小组长负责评出本组得金币最多的金币大王、作业设计最有创新特色的特色之星、评价等级星最多的等级星达人和作业进步之星,再由班长、学习委员、课代表、各小组组长组成作业评价小组,每月评出全班的各项冠军。每学期中还要举行作业设计大赛、作业展评、优秀作业评选等。每学期末评选出年度各项总冠军和年度作业进步快乐星等,并把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的成长档案,作为班级、学校评先选优的依据。

    这样的作业设计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评价注重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地参与到作业的设计和完成中,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

    同时,我正在考虑能不能把作业设计成一关一关的闯关游戏,从基础性向实践性、探究性逐步延伸,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把网络变成学习的工具,让学生作业不再沉寂,激活快乐作业这一泓活水。

 

 

检查跟进会者不做

 

    现在常有教师让学生抄生字、抄课文多少遍的现象,社会上对此诟病较多,家长也有怨言。可教师也有苦衷,学生不多抄几遍怎么能记住呢?怎样破解这一难题,让作业不再成为负担,一直是教师和家长普遍头疼的事。我认为,采用检查跟进、会者不做的方法,有利于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必要的作业是不可少的,比如每一课的完成了,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也没有得到检验。我的做法是,学生抄完以后我马上进行检查,看学生会不会默写,默写全对的学生就算过关;对于抄错了的学生,可再让他们抄上5遍,只抄写错了的字词。

    学生个个都想在第一个5遍里就能过关,否则既没面子,还要多干活。这样一来,学生在抄写时就非常认真,看准了一个字才下笔,一般来说很少有学生写错的。只要学生学会了,我就不让学生多写一个字,因此,学生的作业就少了。我班学生的作业量普遍比别的班少。一开始,有些家长打电话给我询问作业,我就向家长解释说,作业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孩子是否真的掌握了,这是唯一的标准。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字词,把其他时间用于阅读不是更好吗?

    检查跟进,目的是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及早订正,不要到错误成为坏习惯时再强行更正,那样就难改多了。例如,我今年接手了6年级,很多学生在写“虎”、“虚”之类的字时,总是不写上面的一小横和一小竖,以为是“厂”字头,我让他们写了不下20遍,可至今仍有个别学生改不掉,这是因为他们初学时的写字习惯已经形成了。如果在他们刚接触这个字时,教师能对他们的错误及时跟进和订正,就会较少出现顽固错误改不掉的现象。这种检查正确者不做的方法是目标激励法,学生只要认真对待了,基本上都能做得到。

    检查跟进,会者不做。这8个字里,有目标,有激励,有措施,有监督。我教了24年的书,在我的课堂上很少出现学生把生字抄几十遍的事。我想,不仅语文可以这么操作,其他学科也可以这么做。如果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作业中,还会把这点作业当成负担吗?

 

让作业活起来动起来

 

    现在,很多语文作业都是抄写字词、解释中心思想、背诵课文等, 千篇一律, 不仅学生厌烦,连教师自己都觉得有点枯燥。而我们的社会生活五彩缤纷,学生也置身其中, 不妨把作业和生活联系起来, 让作业活起来、动起来。

    让学生去生活中发现用错的语文。一些教师之所以让学生不断地抄写字词,就是为了能让他们记牢,并在生活中正确运用。可学生如果只是简单抄写, 不动脑筋, 就会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 找一下商店中出现的错别字, 比如“就餐” 的“餐” 字,许多地方只写左上边;找一下广告中类似于“咳不容缓” 等故意用错的词语等。这样既知道了哪个字容易出错,又知道了正确的写法和用法;既可以锻炼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 又可以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许多作业往往只停留在书面上,与我们的家庭、生活离得较远,教师检查也只是看看对错。这种作业只会让学生向书呆子的方向发展, 缺少情感的渗透。

    教师可以结合一些课文中的事例,给学生布置一些动手动脑、体会亲情的作业。比如学习了《散步》一文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刷刷碗、洗洗衣服等,再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写下来。这样既体会了父母的不容易,又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再比如学了《背影》后,可以让学生和父母进行一次亲情交流,回忆一下父母对自己的爱都体现在哪些方面,自己对待父母又有哪些做得不够的地方,以此来加强学生和父母之间的亲情, 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作业设计要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作业如果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引入一定的生活情境,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学了《明天不封阳台》后, 可以让学生搞一个实践调查,看看生活中存在哪些环保问题,有哪些伤害小动物的现象, 动物的生存状况如何等,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调查、搜集数据。调查的过程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锻炼学生和他人的沟通交流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增强环保意识。这类生活实践作业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在观察、操作、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强烈。总之,我们要让作业活起来,动起来,让作业的效果更好地体现出来。

 

自主作业展现奇思妙想

 

    小学自主作业要以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前提,以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目标。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爱好选择作业的数量、难度、内容和形式,通过作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从而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堆里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

    把“自主”设计在作业中。教学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更要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的过渡。

    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我们在数学作业中设计了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提高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反思总结性作业;语文作业中设有小小资料库、读读写写、采撷花絮、最佳亮点、信息大看台等。每天的作业都没有固定的内容和形式,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自主选择。这样的作业实现了“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心理愿望。

    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我们设计的作业没有固定的数量要求,有很大弹性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选择作业数量。

    把“兴趣”设计在作业中。作业设计得有趣,学生就乐意去做;作业枯燥无味,学生就排斥。我们在数学作业中设计了“快乐学吧”栏目,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与所学知识点相同的练习题或者自己编题。这个设计符合学生乐于探究的心理特征。学生在作业过程不仅巩固了知识,还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了分析、比较、判断等数学思维。我们在语文作业中设计了“最佳亮点”栏目,目的是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用自己最独到的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把自己的各种奇思妙想表达出来。在这里,学生的表现欲得到充分张扬,不仅学会了思考,提高了写作水平,还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真正体验到乐在其中。

   把“生活”设计在作业中。把家庭作业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就把学习触角伸向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数学作业中的“数学生活园”栏目,是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动口,解决了课堂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语文作业中的“信息大看台”,是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作业也是异彩纷呈的。将生活充实到学生的家庭作业中,就为家庭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作业新的生命,让学生理解“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知识”这一道理。

   把“创新”设计在作业中。高品质的作业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造、探究等能力的重要载体。学生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诠释也都极富独特性和创造性。自主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最擅长的表现方式把学习体验和认知呈现出来,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创作性。例如,语文作业中的“最佳亮点”是一项拓展延伸型作业,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学生不得不自己动脑思考,由过去的“抄作业”改为现在的“创造作业”。完成这项作业的学生往往呈现出很高的热情和丰富的创新能力。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思考才是最本真的;作业的过程中,只有思考才是最有效的。开放的自主性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一座桥梁,让学生因思考的习惯而终生受益。

 

不要用作业“圈”住学生

 

    目前作业布置的一大问题是, 我们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统一的内容, 期望达到同一目标,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创造性。特别是语文作业, 常常重复着读、抄、写、背的机械操作,侵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甚至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因此,改革作业内容,丰富作业形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业要为巩固课堂效果、丰富知识储备、培养创造才能服务, 而不是用它“圈” 住学生。

    自由选择作业数量,体现个性差异。布置作业,要体现层次性。作业不可一味求多求全,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兴趣,设计多样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可以把听、说、读、写和画、演、讲、唱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做。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难易有别的多梯度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爱做。作业的数量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 比如让学生在抄写识记内容时,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抄写数量, 认为较简单的可以不抄,认为容易写错或难记的就多写几遍,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自主选定作业形式,让学生快乐实践。我们要让学生知道, 语文学习和真实生活是非常贴近的。布置作业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培养其观察力; “说一说” , 培养其表达力; 还可以布置读、看、说、演等形式的交流作业。比如适合朗读的, 让学生读一读;适合调查的,让孩子问一问; 故事性强的, 让孩子说一说;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 让学生动手做些小制作、小作品。

    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让学生拓宽视野。很多教师把着眼点紧紧放在书本上,布置的作业显得扎实有余,而灵动不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践,我们可以尽量让学生以课文为支点,走出课本, 走进生活,了解更多生活中的“鲜活” 知识。教师应把握所布置作业的内容, 使作业设计既能巩固课内知识, 又能进行课外延伸,使学生的课外知识不断增长。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作业, 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要努力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 而成为学生表现自我、肯定自我的平台。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1年11月4日 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