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前后:徐渭书法艺术渊源及特色述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23:15:43
徐渭书法艺术渊源及特色述略[ 录入者:烟雨天涯 | 时间:2010-12-16 13:52:53 | 作者:苏壁郎 | 来源: | 浏览:1384次 ]

  [摘要l徐渭是晚明书画家、文学家。其生时落魄,屡试不中:因政治干系导致精神高度紧张,自杀不遂,
失手杀妻,遭牢狱之灾,被称为“畸人”。本文旨在通过对徐渭生活时代政治、思想状况的考察,分析徐渭书法艺
术形成的社会原因,剖析其书法艺术特色,兼及其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
    〔关键词]徐渭书法艺术渊源特色述略
  有人说:中国古代佯狂的艺术家不少,可真正如荷兰的梵高那样达到疯癫的极致,生时寂寞,死后为后人顶礼膜拜
的大家实在不多—徐渭就是这样一个身后哀荣之人。
    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或署田水月,天池
渔隐、青藤老人、金皇、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鹅山人、鹅鼻山农等别号;明代杰出书画家、诗人,也是继王九思、
康海之后,嘉靖、隆庆、万历间最有影响的杂剧作家.
    徐渭出生官宦家庭,庶出。父亲于他出生刚满百天时就去世了,由嫡母苗氏抚养长大。他s岁能作八股文,人称绍
兴“神童”;20岁考取秀才,入赘潘家,这段青少年时代是徐渭生活比较幸福的时期。后来长兄徐淮去世,又因争讼卖
掉了老家住宅,26岁时妻子又不幸病故,28岁离开潘家以教书谋生,生活清贫,育至37岁,数次乡试均未被录取.
    徐渭37岁入胡宗宪幕府当书记,协办抗楼事宜,曾亲自参加剿寇战役,侦察敌情,多有建树。但好景不长,嘉靖
四十一年(1562年)奸相严篙被免职,胡宗宪作为同党被捕,徐渭骤然失去靠山。他恐被牵连,精神一度极度紧张,
先是佯狂,后变为真疯,自写《墓志铭》。用斧击、穿钉、碎肾等手段,蓄意自杀,“九死九生”后又失手杀死继妻张
氏,被执坐牢七年,后经朋友营救才获释。
  从37岁到52岁这15年中,徐渭从幕客到狱囚,生活波折很大,思想的变化也激烈。观其一生,除早期幼年生活较
好和入胡宗宪幕受重用,草《献白鹿表》闻名和参加剿寇战役,侦察敌情有建树外,大多数时间是在潦倒贫穷、不得知
遇的境况下度过的,这对他的书画艺术有很大的影响。其自题葡萄画卜诗曰:“半生落魄己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
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即是满腹的牢'-3},又是其身世自我写照。他内心思想十分复杂而矛盾,性格上主要表现为愤世嫉俗、恃才傲物、孤僻执拗、不拘礼法,喜豪饮,恶富贵人。青壮年的生活经历,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烙
印,这在其书画艺术中有强烈的反映,也是形成他书画风格的最重要因素。

    徐渭出狱时己53岁,这时他才真正抛开仕途,四处游历,开始著书立说,写诗作画。他晚年依旧潦倒不堪,穷困
交加。常“忍饥月「独徘徊”,杜门谢客;其中除张元汁去世时,去张家吊唁一次之外,几乎整日闭门不出,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命运的困赛更激发了他的抑郁之气,加上天生不羁的艺术秉性,“放浪曲桑,悠情山水”,一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人,

  程朱理学是新儒学中代表“理”学的那一派,代表人物是朱熹v,由于新儒学的学者都自负上承“道统”,即“孔孟”的“圣人道统”,所以有为“圣人立言”的派失。朱熹提倡“理”,“理”在朱熹的体系里是绝对理念,是永恒的和终极意义的,“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心”在朱熹的系统里是“理”和“气卯的结合:只有“格物”和“用敬”方能明“心”而见“性”(’’性”在朱熹体系内与理一致),即祛除掉累己之“气”,方能使“理”能明白地显示出来。程朱理学主张以绝对的“理”为立场去看万事万物,有类于现代析学的客观唯心主义。
 朱熹不仅相信有永恒的理,而且相信古代圣贤的言论,就是这些永恒的理,所以有他的系统中必然带有权威主义和
保守主义的成分,成为国家官方学说以后更是大大助长了这种倾向,愈趋保守,但凡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一种学说发
展到成为权威时也就意味着发展的终止,衰落的开始。
    王守仁正是在理学的绝对权威下提倡,心学”的,他是新儒学中代表“心”学的那一派。主要目的是取代程朱理学,以救治明王朝的政治危机和思想危机。王守仁主张每个人各有“本心”,“本心”与宇宙合为一体,“如果没有心,也就没有理”。如此,则心是宇宙万事万物的立法者。
    徐渭正赶上了儒家中的“心学”学派大兴,并对程朱理学进行批判,掀起了个性解放的思潮的时代。徐渭的家族在
绍兴城原是一个名门望族,亲属故旧亦多是世家豪绅,所以徐渭自幼能处身于绍兴上层著名的文人学士之间,在政治思
想和文学艺术上受到了很好的熏陶,养就了非凡的胸襟。成年后,曾先后师从季本⑧ 等他们都是儒家心学大师
王守仁的弟子,季本著有《龙惕书》,强调“致良知”当以警惕为功夫。王瓷发挥了王学左派的“致良知”说,提出“从真性流行,不涉安排,处处平铺,方是自然,真规矩”
    徐渭等于说接了王守仁的遗脉并继承发扬,兼之他幼年的师友陈鹤为绍兴文坛盟主。陈鹤“善真书狂草,劲秀绝伦;而水墨花卉,独出己意,随意挥洒,尤为超绝”。后来徐谓与之交往的诗文朋友唐顺之、是著名的“唐宋派”文学家。主张:“直据胸襟,信手写出”。这些人的文艺观对徐谓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之养成“以我为主,独出己意,一任天机”的文艺创作思路。

人,他对王羲之的法帖心摹手追,但给他的影响最大的是宋人,其中取法最多的米啲。他在《书米南宫墨迹》一跋中激
动地说:“阅米南宫书多矣,潇散爽逸,无过此帖,辟之朔漠万马,骅骝独见。”没有广泛的研习,是不会作出“潇散
爽逸”的恰切评述,可见他对米莆的深悟透解。有了深厚的底子,徐渭并没有走入泥古派的阵营,他同祝允明一样,祝
氏反对陈陈相因、守成规的同时,也反对那些片面强调个性、强调创新,而不循晋唐传统的行为。
    徐渭从小受绍兴当地艺术名流陈鹤、杨坷的影响,陈鹤擅长于草书和楷书,其草书效法怀素,楷书卞要是学晋人。
杨坷“多作狂书”。大致也是擅长于草书一类的书体。这两者的文艺思想都属于放逸性情,张扬意气一路的。徐渭深受
他们影响。后来徐渭又学习了索靖的章草和米莆的行书。又由于其交游广阔,得以纵览古今名帖,而自成一家之言。
    总体来看,徐渭学习书法主要是受了陈鹤、杨坷的影响,倾向于学习放任性情一路的行草书,后来又专门学习了索靖和米带的书法,最后则广取博收,成一家之言。

   徐渭是一位颇有叛逆精神的人物,由于师从季本和王散,晚明个性解放思想在徐渭身上已露端倪,他主张抒写性
情,有自己的面目,反对泥古不化,对前贤亦步亦趋。他在《书季子微所藏摹本兰亭》时说:“非特字也,世间诸事,凡临摹直寄兴耳;株而较,寸而合,岂真我面目临摹《兰亭》本者多矣,然时时露己笔意者始称高手。予阅兹本,虽不必知其为何人,然窥其露已意,必高手也,优孟之似孙叔散;岂其须眉躯干而似之耶!亦取诸其意气而已矣。。,
    在临摹名作时要“时露己意”,方称“高手”。读此可知徐渭的文艺思想与新儒家,’J心学”的一致性,正如陆九渊的“六经皆我注脚”的说法,“致良知”后,“心”便成了一切事物的“立法者”,随心之所欲而进,随心之所止而止。一切“经典”均须经过“本心”的考炼过后才是可行的,故云“六经皆我注脚”。用这种文艺思想的眼光来看待书法艺术,就会养成典型的“以我为主、传统为辅、一任自然”的主观唯心主义审美观。这也是徐渭进行书法创作的艺术倾向
 
三、徐渭书法主张及其成就
    徐渭在书法创作上的主张主要体现在书写技巧和笔画形态的审美方面,徐渭强调“媚胜”。琪《赵文敏墨迹洛神
赋》曰:,’.·一古人论真行与篆隶,辨圆方者微有不同,真行始于动,中以静,终以媚。媚者,益锋稍溢出,其名曰姿态,锋太藏则媚隐,太正则媚藏而不悦,故大苏宽之以侧笔取妍之说。赵文敏师李北海,净均也,媚则赵胜李,动则李胜赵,.,.…,。
    在这里,徐渭很技术化地描述了他理想中有美感的线条的书写方式,要通过这种书写方式,带出一种自然活泼的线
条感受—“媚”。而这种线条形态特质也成为了徐渭对于其具体书法创作的自我要求。
    徐渭还对书法作品提出“古”的要求,他盛称,倪云林的字“古”而“媚”,“密”而“散”。“古”在这里是指传统的,古典的书法笔墨范式。因而徐渭认为“古”与“媚”的结合便应该是理想的书法作品的追求。
    徐渭的书法作品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熊秉明先生把他归为缘情派的书法家,笔者赞成这种看法。徐渭的书法作品
从形式张力到线条的放肆程度均使作品很有表现力,他的创作实践拓展了书法在抒发猛烈和颠狂情绪可能性方面的空
间'
    徐渭的诗文书画处处弥漫着一股郁勃的不平之气和苍茫之感。他的书法与明代早期书坛沉闷的气氛对比显得格外
突出,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因用笔狼藉,一般人很难看懂;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自负,自己认为“书法第一,
诗第二,文第_二,画第四”。徐渭死后二十年,“公安派”领袖人物袁宏道到处搜寻徐渭的文稿,研究徐渭,宣扬徐渭。
袁宏道还写下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小传—《徐文长传》。可以说他是徐渭第一个知音,后来喜欢徐渭书画风
格的人很多,其中有八大山人朱聋、郑板桥等。郑板桥对徐文长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近代艺
术大师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然而正如其在《题自书一枝堂帖》中说:“高
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然此言亦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生前寂寞,身后哀荣,还是袁老夫子说的的
确:“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⑧也。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