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顾斌结婚了吗:谈中学生的自醒:上学的真目的——要确立职业理想(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48:53
   美国的生计教育模式简介

    美国学校把生计教育目标贯穿在1-12年级的教育计划之内,可分三个阶段。

    一、职业了解阶段,安排在1-6年级(小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扩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

    1、2年级,设计“人所从事的一切劳动都是高尚的”、“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你在学校里学习的科目对你将来从事的职业有什么帮助”等单元,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扩大儿童的视野。

    3、4年级,设计“为了明智地选定一项职业,一个人必须了解自己”、“为了能胜任工作,一个人必须掌握一定技术”等单元进行教学,让学生比较详细地了解某些职业,以便把劳动训练与教学结合起来。

    5、6年级,要求学生熟悉各类职业并考虑将来从事的职业。

    二、职业探索阶段,安排在7-10(初中)。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由两万种职业合并成的“职业群”,熟悉职业分类,并在职业群上做尝试性选择。

    7、8年级,集中学习最感兴趣的“职业群”。

    9、10年级,要求学生对选定的职业作深入的研究,包括参观、访问、劳动现场的见习,并参加一些实际的劳动操作。

    三、职业选择阶段,安排在11-12年级(高中)。要求学生比较集中地了解他们选定的一、二种职业,作两手准备,既要掌握毕业后就业所必需的劳动技能,又要为升入上一级学校做好准备,把普通课程与职业技术课程结合起来。(摘自《初中生升学与择业指导读本》蔡多瑞编著)

 

    除了按计划设计有关生计教育单元之外,他们还组织有“职业日”、“带孩子上班日”、“职业影子日”、“职业兴趣分析”以及“职业实践活动”等措施。

    职业日: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校请社会各行业人员到学校班上介绍各自的工作,一般有律师、拍卖师、推销员、消防队员、警察、运动员、作家等。让学生了解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生存的。

    带孩子上班日:美国有不少公司都有一项惯例,每年这一天,凡年满6岁到16岁的孩子都可以随父母上班。既鼓励孩子参加工作,又让孩子知道和学习父母的生存之道。

    职业影子日:这一天,学校帮助孩子联系,到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去当一天义工。他们只是像影子一样跟在他们的理想职业模特后面,观察体验一下现实生活。

    职业兴趣分析:这是美国中学的惯例,必须对每名学生进行职业兴趣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决定他们的前程。请看某中学的职业兴趣分析报告上的一段话:

   “你的最高兴趣是在法律服务领域工作,主要是帮助人们处理法律事务。具体有律师、法官、法律助理等。他们经常在他们的办公室、法律图书馆、法庭里工作。这类职业多数要求具有法律大学毕业或研究生院校毕业的文凭。当然,有些职业,如法律助理不一定要求大学学历。

    “如果你准备在这个领域里发展,应考虑选择如下课程:社会科学、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英语、外国语。由于交流能力在这个领域里也是十分重要的,你还应该选择演讲和辩论课,并应多参加这一类的学校活动。”

    职业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关门办社会。如办200人的公司,模拟社会上的真公司在校举办。角色分工、产品设计、钞票购买等均与真公司无二。这是以现实社会缩影的形式,让孩子们体会生存竞争的内涵。(摘自《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全愈著)

 

    同学们,美国生计教育的种种措施怎样?“学会生存”这个联合国提出的口号落实的如何?也就是说,因材施教的天赋教育搞得怎么样?于是,我们是不是可以知道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升重点”、考大学,还是为了生存——实现他们的生活目标、职业理想?

   为强化这个唯一正确的学习目的的可行性,请再从教育成果上看看:

    先看美国纽约州巴佛罗市某中学黑人女生(九年级)麦丽沙.,里德写的“职业报告”第八部分(计5382字,详见第七课)的开头。

     

        我的职业报告

    每当考虑未来的时候,我就觉得医生这项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我觉得医疗事业不仅仅是我们社会的基础,也是人类兴旺发达的前提。比如说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状况的不同,决定发达国家和未开发国家的不同。人们不断的生病,也许会死于一些可以医治的疾病,这将严重损害我们事业的发展能力,或许我们没有可能登上月球;一些往返于太空的科学家之所以患天花而死,是因为在那儿无药可医。

    几年来,我觉得医生这个职业是我最感兴趣的。我以前曾阐明我对牙科和自然科学的偏爱,这也许就暗示着我会做类似此项职业的选择。所以医生这个职业对我来说,或许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我就开始了医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不久,我发现在小儿科工作倒是比较适合于我,我总是有安抚那些需要帮助和辅导的人的冲动;帮助孩子看来是我最理想的工作。

    我一直酷爱学习,特别喜爱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我从家里人学医的奋斗经历中知道,最终成为一名医生,这段路程对我来说是十分艰巨的。但是,我知道在这大千世界,通过行医使得一个与己无关的人摆脱病痛,这是很值得的。我不仅仅是为了金钱和荣誉而想当医生的;我觉得能使病人得以康复,他们能微笑地赞许我说,他们好多了,这就是对我的最好的回报。

    我喜欢同人们交往,喜欢多样化的、需要有组织能力的、独立性强而又有安全感的工作,我更喜欢动筋的创造性强而又有安全感的工作,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正好能满足这些需要。(英语教育专家宋学侠供稿,英语教师高秀兰翻译)

 

    这位美国黑人同学的文章,虽然语言啰嗦,内容有些幼稚、重复,但她确定的职业理想的种种依据(社会需要与个人内在的冲动、兴趣、能力、性格、情感等方面的需要)基本写出来了;也反映她确实热爱这个职业。

    请再看看小学生职业意识的表现:

 

        孩子的愿望

    美国小孩巴柏西,血友病缠身,离死期不远了。母亲忍住悲痛问他,长大想干什么,他说,想做一名消防队员。母亲找到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消防队员鲍伯,说明可怜的儿子临终前的心愿,希望鲍伯让他坐上消防车在街角绕几圈。鲍伯说:“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三天后,巴柏西穿着消防服,坐上消防车。正赶上当地出现三次火警,巴柏西亲临三个现场,他后面有救护车,消防队长的座车。梦想成真的巴柏西无比激动,比医生的预期多活了三个月。

    弥留之际,护士长打电话给消防队长,消防队赶到医院,把云梯架到巴柏西三楼病房的窗口。14名男队员,1名女队员,通过云梯来到气息奄奄的巴柏西面前。得到母亲的同意,15个人依次拥抱巴柏西,告诉他,他们非常喜欢他。巴柏西问队长:“我算是真正的消防队员吗?”队长说:“算!巴柏西。”享受到人间至爱的巴柏西微笑着闭上了眼睛。(摘自《解放日报》焦正安)

 

    同学们,美国人、特别是那位小学生的职业意识、敬业精神如何?那位小男孩的心理你能否理解?是什么使他“多活了三个月”?他为什么那么向往消防队员身份?为什么能微笑着闭上了眼睛”?是不是由于消防事业的神圣,消防队员的伟大、光荣,以及自己生命价值的肯定,油然而生发的满足、自豪和幸福感,也就是说,这消防事业就是他的第二生命?

    这就是说,美国的职业理想教育是成功的。所以,不管什么样的考试,他们都只会当作手段,绝不会像我们似的当作目的。

    鉴于美国中学生和小学生职业意识的突出表现,联想我们中、小学生职业意识的一片空白,甚至连高考状元一时都不知道自己该报哪个专业的现状,请让我们客观地权衡一下,到底谁是谁非?也就是说,谁的学生在自主(确立职业理想)自治(超越懒散)、自立(实现职业理想)的健康茁壮地成长,谁的正相反,一切由他人安排,似乎总也长不大?

    关键在哪儿?国情不同?人不同?文化教育也不同?所以就没有“非此即彼”之说?可我们不要忘了,西方发达国家反封建专制一百多年,争得一个个性主义(注),进而获取世界科技领军地位。我们的,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才反了几年?我们信马克思主义,不该忘了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一说。

    职业意识就是一切!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革命,只要我们的中小学生在自我醒悟——针对天赋素质,自主前途命运之后,都培养有“视职业为第二生命”的职业意识,进而确立了职业理想,那么,他既可以走一条以天赋教育的“迎试”辅导,超越“应试”种种的事半功倍的创学之路,又能欣享工作就是游戏的心物融通、天人合一的地上天堂之乐,完成他的天赋使命,实现他人生的价值。

 

    注:个性主义——它的特性有两种:一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二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要负完全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身,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的利害。(摘自胡适:《不可躲进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