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特利特的杀生刀:从方韩之争看中国社会的窳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52:32

潘正伯

 

    韩寒放弃学业直登文坛后,我一直不大介意。只知道小青年们很喜欢他。直到2009年开博后,才在网上偶尔见到他的博文,觉得写得好:活泼,机智,有青春活力,有相当强的概括力,能很巧妙地回答很多难题,文风诙谐而且幽默。他不是一个仅限于说话写文章的人,除了他爱好的职业赛车外,经常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既肯出力又肯出钱。这样的青年很难得。我曾打算买一套他的文集,仔细读读,从精神上更接近他。最近看到陈丹青与他交谈的pps,第一次见到他的影像,一个瘦瘦的文弱书生,给我留下满好的印象。

 

    他的“三论”发表后,我也看了。鲁迅早就说过,文学青年是敏感的,而且变得快,而且变化之后都能说出一大套理由。韩寒还年轻,孔子说“三十而立”;现在世界这么广阔,社会这么杂乱,发展变化这么快,一个不到30岁的青年,思想出现变化,写几篇应时的文章,发表一些倒退的思想,算不得什么大了不起的事。连马、恩这样深邃的思想家,到老来对自己长期研究的成果都做了修正和放弃,何况稚嫩的韩寒。事实是坚硬的,谁也违拗不过它,很可能几年之后,他会纠正自己,那才是真正的进步。因此,我仍然没有介意。方舟子挑战韩寒的文章,以及他们之间你来我往的对决,我连看都没去看。

 

    韩寒的粉丝方尺规,目睹方舟子对韩寒作品抄袭的指控,坐不住了。他要设法帮韩寒一把。方尺规知道方舟子崇敬鲁迅,方舟子既然说韩寒的作品中有抄袭之作,于是方尺规就写出《质疑鲁迅》,想方设法从鲁迅作品中找出10个“抄袭”处,以此击打方舟子而力挺韩寒。

当今一部分受过文革熏陶的人思想的诡异,让人无法理解。八九十年前鲁迅作品中是否存在抄袭与八九十年后韩寒作品中是否有抄袭,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方尺规即使能把鲁迅“证明”为“造假大王”,它能使韩寒从方舟子指认的抄袭中解脱出来吗?

韩寒的粉丝很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韩寒不能对这些鸟的鸣叫声负责。粉丝的帮倒忙,既未能增加我对方韩之争的兴趣,也没有改变我对韩寒的好感。

然而,当我进入韩寒博客,发现他在第一时间转载了方尺规的这篇博文(我未能在韩寒博客上见过他转载其他人的文章)。我对韩寒的好感全部消失,我失望了!

韩寒迫不及待地转载《质疑鲁迅》,说明他和方尺规一样——把鲁迅当成了庙里的钟、神龛上的木鱼——敲打他就能得财免灾。韩寒像一个溺在污水中的人,见到方尺规抛来的一根稻草。情急之下,不管三七二十一,慌忙抓过来栓在自己腰上,想借此爬上岸来。这样做的前提必然是,他认为《质疑鲁迅》足矣把鲁迅抹黑,而抹黑了鲁迅是可以改善他的处境的。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是一根“高压线”!本来,方舟子挑出他作品中的某些段落,不像他当时那个年龄段的人的手笔,并没有彻底破坏我对他的好感。而他抓住的这根“高压线”,却立即在我心目中把他炸成齑粉,从此不值一瞥了!

 

本来仍然不想搭理这件事。看了凤凰卫视02-02播放的对方舟子和张鸣的所谓“访谈”后,终于憋不住要说几句了。

 

    去年下半年到此前不久,正在读张鸣的大作:《大实话  历史与现在》《辛亥:摇晃的中国》《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冬季夜长,春节前后,晚饭后休息时间,我正选出《大实话》中一些短文,念给老伴儿听。念的我听的她都很认真。

张鸣的博客也是我的关注对象,这可从我的博文《萧功秦借悼高华文贩私》(2012-01-13)中看到他的影响。

 

    张鸣在与方舟子的对谈中的表现,让我大失所望。他一开始就表示从根儿就没把韩寒看成什么作家,没有看过他的书,也没有关注过他。这次方韩之争,他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双方来回过招他都不看。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因为,没有调查研究的发言很可能是妄说。历史学家不是文学家和诗人,文学家和诗人只要出口成章,可以放言无忌。“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都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历史学家追求的是言必有据,他是事实的朋友和卫士。好的历史学家不惜以生命捍卫真实。既然你对此人此事既不了解又不感兴趣,你为何要来参加这场实况广播呢?我的理解是:他虽然对此人此事既不了解又不感兴趣,但他对这个“发言权”是感兴趣的。他知道“发言权”在现代社会中是很大的权力,操控媒体的人被称为“无冕之王”,对社会有巨大影响、能提高自己的身价。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还能给自己带来巨大财富。他和王蒙在凤凰台频繁出镜,在大陆学者中是稀有的。

他一方面大讲国内学界大规模、成批量地作弊,已经腐败成风,无可挽回!另一方面却一股劲儿地对方舟子回国十年打假加以否定。他质问方舟子:你打了10年假,不但没有遏制住造假之风,为什么反而越搞越厉害了?他正确指出:这不是个别人的问题,是制度问题。制度不变,今后还将愈演愈烈。他反复指出:方舟子打假必然失败。

 

    张鸣是大学教授,他目睹造假风从星火到燎原,他除了发发牢骚,自己采取了什么行动?我们不知道。他对专司打假的职能机构的玩忽职守、不作为,一言不发,听之任之;却对方舟子的打假行为狂泼冷水,上凤凰网pps的观众都能看到。他把改变制度这样艰巨的任务求诸于一个体制外的自由写作者,如果不能改变制度你就噤声、靠边站,让造假风肆虐去吧,你管不了,也管不着。这是一个大学历史教授应有的态度吗?

    张鸣在发言中漫无目标,一个问题方舟子还没有说清,他马上插言又提出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没有弄清,他又插言跳到第三个问题……。他不断地打断方舟子的讲话,根本不听方舟子讲些什么。遇到这样的辩论对手,谁能把问题讲清?

 

主持这个节目的一位青年,显然是韩寒的粉丝,一股劲儿说韩寒受到了伤害,婉斥方舟子挑剔韩寒是错了,丧失了主持人应有的中立立场。这样就形成了21的局面。我看了1个多小时,不愿再看下去。

 

    韩寒、张鸣,此前我对他俩都是抱有好感寄予希望的。如果你要问我:希望什么?我希望通过他们的学术和社会活动,能使我们生活其中的这个社会,一步步走向民主、自由和实现宪政。通过他们的此番表演,我失望了。

 

    这是社会和他们自身的变化造成的。时间并不太长,张鸣有了名,韩寒不仅有了名而且有了钱(他一悬赏就给出千万元的高价,充分显现出暴发户的豪强劲儿),他们一面在赌咒这个社会的腐败,一面却或明或暗地护庇、支撑着这腐败。谁要挑战这腐败,他们就抹下脸来,群起而攻之,甚至不惜把鲁迅先生也摁下去。我对他们还能有什么指望呢?!

                                                                            (2012-02-03)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5

阅读(251) 评论 (0) 收藏(2) 转载(0)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转载]我呸那些盛大的中国婚礼后一篇:推荐《炎黄春秋》今年第1期编辑部文章《允许看,大胆试,可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