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抽油烟机价格:真好作文大揭秘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7:45:00

真好作文揭秘

        ——东莞东华高中  陆波

第二讲   敢有识见亮自己

【名句指津】

文贵有卓识。

文以识见为高。

道人之所未道,到人之所未到。

清代郑板桥强调写诗作文要“标新领异”。

现代教育家叶圣淘也强调“作文贵有新意”。

南宋诗人陆游有诗“文章最忌百家衣”。

苏轼说:“文章最忌随人后,道德无多只本心。”

宋人黄庭坚又诗云“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我一家始逼真。”

清人魏禧说:“为文之首,欲卓然自立于天下,在于积理而炼识。”

[释义]所谓积理,就是积累关于社会人生的理性认识;所谓炼识,就是锤炼自己的思想,将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深刻化、清晰化。二者并举,可以造就高远卓越的识见;有识见,才能说出有价值的“我认为”。

【理论导向】

议论文就是阐明事理、表达观点、主张的文章。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它们是议论文的三个基点。

议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用合理的论证方法,选择合适的论据,对论点进行证明的过程。

◎论点

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论点的提炼十分重要。这对于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论点要鲜明。要明确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发表议论,必须态度明朗,观点明确,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论点要正确。首先要符合客观现实、科学道理,也不能违背社会道德、人生伦常。不仅如此,论点的正确还在于它有利于我们论证的展开,能充分运用手头现有的材料。

论点要新颖。发人之未发。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

论点要深刻。不能就事论事,只抓表面现象,看不到本质和规律;也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立论要有针对性,要反映有代表性的问题,要有现实意义,能解决实际问题。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十分重要,要在读懂材料、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内涵的基础上提炼恰当的论点。多数材料的主旨隐含在字里行间,需要我们正确地挖掘、理解和概括,准确抓取立论的根据点。挖掘主旨确立论点方法很多,比如由果溯因、由表及里、找关键句、分析过程、找对比点、提示寓意、反弹琵琶等等。一则材料立论的角度可以不同,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和提高自己多角度立论的能力,并且善于通过比较,从中选出最佳立论进行写作。

中心论点确定之后,如何展开论述,这是学生最犯难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模糊,思维混乱,理论水平低下,析理方法缺乏。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会分析问题,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理论水平,在训练中使我们的写作思维趋向条理化清晰化,在中心论点的观照下提炼出恰当的分论点。

写作时,首先,要分析中心论点,界定它的内涵,确定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以及作文的要求。切忌偷换论点、转移论题等错误。第二,根据中心论点提炼分论点,对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相关性(相同、相异、相因、相反、相成等)抽象概括的分析,由果(中心论点)推因(分论点)得出分论点。

一篇文章一般只有一个论点,在本论部分文章可以对总论点进行分解, 形成多个分论点。各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有横向并列、纵向递进、正反对比、对立统一等几种。

◎论据

 论据是对论点进行说明和论证的材料。论据为论点服务,要能够支撑论点,论据的类型:一是事实论据,包括具体的事例、概括的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感受等。二是理论论据。包括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民间的谚语和俗语、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充分地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要能自圆其说,不能自相矛盾。论据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论据要典型。用作论据的材料要有普遍性、代表性,要具有充分的说服力。个别人的个别情况,偶然发生的事情和巧合,都不是恰当的论据。 

第二,论据要真实。生编硬造、道听途说的事不能作为论据,虚假的数据、未经科学证明的理论不能作为论据,违背社会道德、违背法律法规的事不能作为论据。第三,论据要与论点相统一,二者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要围绕论点选择论据。再好的事例,再有说服力的材料,如果不能与论点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作为论据都是失败的。

作为现代的中学生,一定要树立自主意识,有敏锐的思想和不息探索的精神,有创新意识,对事物能有自己的思考,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动者。一旦有自己的见解,要敢于说出来,不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要敢于坚持真理,不要人云亦云。对同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思想方法、思维习惯不同,结论也会有异。这都是很正常的。在敢于发表己见、批驳别人见解的同时,要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的思考,这一点也要注意。

◎怎样才能提出有创见的观点呢?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作文立意中最常用的一种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一种要求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要求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途径去思考问题,把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重组,产生出新信息来。如果是命题作文,作者可以根据作文的题目或提供的材料,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想开去,排列出可供选择的各种立意角度,然后分析比较,从中确定一个最佳立意角度。

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其实是辐散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特点是思路的走向不循常理、常规、常情,而是与之相悖,在是非、优劣、高下的判断上,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种结论并非强词夺理,而是实事求是,有理有据,有分析,有说服力的。因此,运用逆向思维判断事理,更需要人们的胆与识,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不循常规思维,从相反的方面思考,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事物的存在发展必须依赖外物(即环境),事业的成功也必须依靠外物(即条件),自我封闭,夜郎自大,唯我独尊,也是不可取的。谁看到这样的观点,能不感到眼前一亮呢?

【素材点火】

相关道理论据

1、理想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吕坤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培根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莫扎特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

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高尔基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途。——巴斯德

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易卜生

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黑格尔

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巴斯德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2、恒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丘
欲速而不达。——孔丘

进锐退速。——孟珂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快心到底,岂得见泉源乎?——张九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蔡锷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金樱
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                      ——毛泽东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 
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佩思
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冯子咸
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点点滴滴的藏,集成了一大仓。——德国谚语
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贝多芬

相关事实论据
1、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2、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 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物,最后写成了中国医 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3、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4、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写出了《物种起源》。
5、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从几十吨的矿石中提取了几克的镭。
6、我国当代天文学家段元星,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观察天象风云、终于用肉眼发现了新星。

7、清代《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中不了举人,只得教蒙馆为 生,但他勤奋写作,终于写出在文学史上有较高地位的短篇小说集来。
8、磨杵成针。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经常逃课。一次,他在路上碰到一 个老太婆在溪边磨杵。李白觉得奇怪,就问:“姥姥,你磨这铁杵干什么啊?老太婆说:我 要把它磨成针呀。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李白听了,很受触动,从此发愤学习,终 于取得极大的成就。

9、徐霞客探险。古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为了探讨祖国的山川风貌,从22岁起,走出书斋 ,从事实地考察。徐霞客一生野外考察34年,曾三次遇险、四次断粮。他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写成了驰名中外的《徐霞客游记》。

10、高士其基苦斗病魔。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一个装有培养脑炎病毒 的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身体致残。他忍病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 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 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一百多 万字的作品。他说:“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11、西部歌王王洛宾。王洛宾,一生历经坎坷,长期处于逆境中。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栖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收集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近千首西部民歌 ,受到人们的盛赞。
12、汤展中的脚书。广西蒙山县西河镇西河中学初三学生汤展中,从小没有双手,吃饭洗涮、写字——都是用脚代手进行的,但他凭着惊人的意志,刻苦学习书法艺术。他的脚书和 口书作品被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吟咏新风》杂志、香港《创星日报》等发表。1993年7月2 1日内陆作为首届肯德基杯“”中国“残疾少年儿童成才奖”最佳奖十位获得者之一,出席 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大会。
13、田中角荣力砺志纠口吃。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两岁时害了病成了口吃,常因此受人嘲笑。 他发誓要改掉口吃毛病。为此,他经常一个人进入深山,一会儿朗读,一会儿唱歌,一会儿 叫喊,用这种独特的办法来纠正口吃的毛病。班内排练文艺节目,他争当主角,通过背台词 来磨练自己。终于让他战胜了口吃的毛病。

14、罗蒙诺索夫勤学成才。俄国科学家之父罗蒙诺索夫从童年起就勤奋好学,经常向邻居 学习写字和借阅书籍,学到了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1730年,19岁的罗蒙诺索夫怀着对 知识的强烈渴望偷偷地来到了首都莫斯科。他冒充贵族子弟,考进了一间普通大学,学院里 没有学生宿舍,他只好在一个官吏家里租了个住处,以替主人劈柴火、干杂活来抵除部分房 租。整个大学生活,他几乎都在勒紧裤带中度过。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

【典例引路】                     

有一种美丽叫错误

如果你已经错过了蒙娜丽莎的微笑,错过了费加罗的婚礼,错过了十四朵向日葵,错过了日出印象,在错过了这些美丽之后,请不要再错过。珍藏一种美丽,它叫做错误。

一曲《梁祝》掀开史册。

不顾封建礼教的禁锢,祝英台竟扮起公子进了学堂,却也缘分凑巧,在这里,她与梁山伯相遇了。在错误的时间里遇见错误的人,结果却也只是错误。门不当,户不对,祝府竭力阻止的爱情,终以梁祝的殉情而完结。“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若见欢怜时,棺木为侬开。”一片孤坟,两片彩蝶,迎着朝阳的温和,斯守一生一世。

一壶美酒倾其一生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载着满腔壮志步入朝堂,也步入缚其性情的牢笼。皇帝对他的赏识仅限于他的才情,这使得他的政治抱负无处施展。借酒浇愁之际时,却得罪了朝廷权贵。一直将为其脱靴之耻铭记于心的高力士不时向皇上进谗言,终究,李白抱着赐金放还之恩回到他久违的大自然。当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冥之际,绣口一吐,气满山河:“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柄二胡如歌如慕

这是上苍的一个错误,他把迷茫的眼睛给了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孤独的夜,他用琴声点缀了别人的世界,可却没有一缕光明点缀他的梦。阿柄,开始用别人所没有的安宁心境体会自然之清风,品味人世之温寒。上弦、运气、拉弓,委婉悠扬的音乐如流水一样逝去,如雾气一般氤氲开,打动了所有人的,是一曲绝唱——《二泉映月》。

一幅题字笔走龙蛇

一位清朝的皇帝携众官员去灵隐寺游玩。当主持呈上文房四宝请皇上用墨时,皇帝欣然提笔。可却将“灵”字上的“雨”头写得大了,下面不够再写“灵”字。官员们都替皇上捏了一把汗。可他却灵机一动,将这幅字改成“云灵隐寺”,众人不禁高声喝彩。这幅字至今还挂在灵隐寺内,供游人赏玩。

错误的美丽是一种缺憾的美丽,它不很完整,却让人感动。有时,正是那一处小小的缺口,更能展现人性的真实,触动人心的善良。

点评:本篇作者机智地重现了几个历史场景,明确地指出了“错”在何处,但同时也点出这些错误错得值,错出了价值。立意明确

自信的力量

我们常常听人说要有自信,那么自信究竟是什么呢?

自信是雄鹰凭借展翅凌霄的搏击展示出的豪气,自信是高山凭借傲视群峰的峻拔显示出的巍峨,自信是江河凭借川流不息的奔腾显示出的气魄,自信是当你面对挑战时勇往直前的勇气与精神。

诗圣杜甫告诉我们,自信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诗仙李白告诉我们,自信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毛主席告诉我们,自信是“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志。只有拥有自信,你才能斩断畏惧与恐惧,迎来成功的曙光。

贝多芬凭借自信奏响了生命的交响曲,史铁生凭借自信书写了人生的宏伟篇章,女排凭借自信捧起了阔别17年的奖杯,刘翔凭借自信在奥运赛场掀起了黄色旋风,邰丽华凭借自信舞出了令人叹服的舞蹈……他们是自信的最好诠释者与实现者。

自信是生命的基石、人生的根本。拥有自信,你才能像黑色的海燕一样,在暴风雨来临时无所畏惧勇敢搏击,你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上昂扬奋进,拼搏进取,创造辉煌。

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自信,那么它即使行也可能成为不行。同样是在上届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男子双人跳水中一名选手,由于缺乏自信,压力太大,在最后的关键一跳中出现致命失误,将本来唾手可得的金牌拱手让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可见自信对人生的作用是多么大!自信的力量足以令柔弱的小草冲破土地的封锁,展现勃勃生机;足以令滴滴轻盈的水珠穿透坚硬厚大的巨石,展现顽强的力量;足以令崖间的苍松傲视风雪,展现坚韧的生命。

相信自己,力量在心中。只有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才能让别人不敢轻视你,你才能登上生命的最高峰,俯视群峰,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每一个人都应拥有自信,用自信把自己武装起来,去战胜生命中面临的每一次挑战与挫折。高考一天天临近,面对高考有人恐惧,有人惊惶,但同样有人充满自信。我们不应退缩,不应逃避,因为自信的力量足以战胜一切不可预知的困难,让人享受成功的甜美。

点评:本题属于多头话题作文题型,可任选一句诗作为话题来写。本文作者选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并准确地以“自信”立意,值得赞赏。文章的思路非常清晰,联想相当广泛,语言也很流畅。其中最有亮色的是引言、引例精当准确,内容丰富而语言简约。第三段说“自信”,引杜甫、李白、毛泽东的诗,不言而喻,一气呵成。第四段连引五例从正面出击,一例一句,要言不繁,简截有力;第六段用一例反面论证,不枝不蔓,与正面呼应,两相夹击,主意昭然若揭矣。更妙的是比喻迭出,形象说理,更显得与众不同。第二段以“雄鹰凭借展翅凌霄的搏击”、“高山凭借傲视群峰的峻拔”、“江河凭借川流不息的奔腾”诠释自信的内涵,倒数第二段小草破土出、滴水穿坚石、苍松傲风雪为喻显示自信的力量,都贴切、形象、生动,引人注目。正因此,本文说的虽是常理,却以才华取胜而能独领风骚!

,笔力集中,结构清晰,语言洗练。

各领风骚没几年   

陈小川

祖师爷这一称谓,在我们这个固度里的诞生是悠悠乎远矣的事了。许多行当都尊奉着自己的祖师爷,如建筑业尊鲁班为祖师爷,纺织业该叫祖师奶奶的,是黄道婆。各行各业的人们对自己本系统的主管祖师爷,一般也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用一个比较现代化的词,就是崇拜权威。

到了清朝出了个诗人名赵翼,他的诗道: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此公是够狂的,居然敢说李杜文章“不新鲜”了。而且对诗界的祖师《风》和《骚》也颇不敬。但是依我看,赵翼在当时是算得上一个思想解放的人物的,他的“各领风骚数百年”论,真是一个大突破。

然而,在赵翼之后,人们的思想解放过程却放慢了,以至于又出现了“江山代有祖师出”的局面。这些年来,随着许多新学科的出现及传入中国,不少科学家成为本领域的佼佼者,于是权威越来越多,拜在门下的人也与日俱增。我之担忧,并不是权威多起来,这当然是大好事。但权威们“各领风骚”年头越来越长,并且有终身制的趋势。却不是不值得担忧的。一位权威,在欧风东渐的20世纪20、30年代创造了某项成就,当时蔚为壮观,光彩照人,万人仰慕。到50年代他还是权威,70年代还执牛耳,到了80年代,同仁、后生发明了什么,还得拿到他面前去认可,这就不是什么值得乐观的事了。某权威20年代创造了成就,是国人幸事。到80年代,他的权威地位岿然不动,却是国人不幸了。

有一位中年讲师要晋升副教授,周围的人颇多微辞,主要是有人认为他狂,对本专业的权威――一位全国闻名的科学家大不敬。这位讲师认为,该权威知识老化了,研究课题在世界上无甚意义,他却不了解世界最新的学术动态,以为研究了什么重大课题。我看这位讲师就没什么错,而且道出了一条普遍规律,权威的兴衰本来就是很自然的事。赵翼的“各领风骚数百年”论,是囿于那个拖辫子的时代,小农经济缚住头脯,敢说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已经很具胆识了。而今天,“各领风骚数十年”都仍嫌太久,客观上是“各领风骚没几年”,甚而至于越短越好。不断地有人脱颖而出,去动摇权威的地位,才是一大幸事。

当今的时代,知识的陈旧周期加速。据统计,18世纪陈旧周期为80至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缩短为30年,近50年来又缩短为15年。如今一些学科领域中的知识陈旧周期已缩短为5至10年了。也就是说.10年前的饱学夫子,学富五车的权威,若不进行知识更新,今天就可能肚里空空如也。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文学等领域也并不是绍兴花雕,越陈越好。近年来,有些年轻人运用控制论理论探索中国封建社会延续的原因,也独具新意。“年长者为乡里之智者”的观念,大大地动摇了。

所谓“各领风骚”,应该是在一个时代里,对本学科领域的发展起到r较大的推动作用。“才人”不是祖师爷,更不是头上有光环的神。“才人”“各领风骚”三五年,就是值得入史册的了。最有希望的是年轻人,他们并不只有匍匐着去拜祖师爷的份儿,谁都可以立志去“领”几年“风骚”。因此赵翼的诗可以改改了,“各领风骚没几年”是大趋势。(选自《各领风骚没几年》,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点评:本文运用反弹琵琶的方法立论,认为社会需要权威,但又不可长期迷信。新颖独特,行文有理有据,论述深刻有力。清代诗人赵翼曾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经过千年传诵,“至今已觉不新鲜”,他发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豪迈之言,并不表示他看不起李杜,而是对后人不敢超越前人发出批评。论据有二:一是权威“终身制”的时间过长,知识老化,不利于社会发展;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也越来越短,需要更新知识和创造。

在理想的光芒中开拓人生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挣钱。”第三个工人说:“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   三个人道出了各自对这一工作意义的认识,但前两人因为缺乏人生理想,终究无所作为。只有第三个人,因为带着一份梦想工作,才使他成为一个建筑师。是理想成就了他的辉煌人生。

一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取得成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志向,也就是具有奋斗的理想。这是前进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就能去奋斗、去拼搏。在开篇的故事里,第一个工人把砌砖看作毫无目的的工作,他认为自己就是砌砖的,不干这个干什么?他认为砌砖工作单调、平板,索然无味,于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能有时会把砌砖看成负担,工作时自然敷衍塞责,缺乏责任感与进取心。第二个工人把砌墙看作谋生手段,养家糊口的营生,砌砖的价值就在于挣钱,这样,就自然把自己摆在被雇佣的位置上去了,自然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不思改革,不求进取,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出来。这两个工人当然“江山依旧”,不会有什么发展。

周恩来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时代,他在少年时就确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的理想,几十年来,他沐浴着自己当年定下的这一理想的光辉去努力、去奋斗,终于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起,把中国从百年耻辱中拯救出来,把人民引上了一条光明之路,使中国逐渐强盛,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也许做不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要有前途,要有奋斗的动力,就要有理想,带着理想拚搏,将来才能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

有言道: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因为胸无大志,有些人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一碰到困难就自叹天生笨拙,于是止步;有些人也花了些力气,下了工夫,因为志向模糊,实现理想的愿望不够强烈,一旦受挫,就会“灵活转向”。这是人生中极为可悲的事。
当然,有了明确的理想目标只是取得成功的前提,而最终能否成功还要取决于你是否有坚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于拼搏的精神。了解一下我校考取重点大学的学兄学姐们,他们哪个没有冲刺名校的目标?又哪一个不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努力拼搏,甚至做出牺牲才实现了人生重要的目标?
我们未必就是天生笨拙、成不了大器,我们需要立志。如果明确目标,努力学习和工作,用坚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去迎接挑战,我们定成大器!

愿我们都能在理想的光辉中前行!

点评:文章靠船下篙,就材料本身的内涵,很容易确立中心论点。但本文难就难在取据上。作者没有旁征博引,除了以周恩来为例外,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在仔细分析材料中证明自己的论点,使发挥出论据的效能,这是本文最智慧的写法,可圈可点。

放飞安逸的梦

生命的风,好一个亘古不变的比喻。人生就如同一阵风,匆匆来而,匆匆地飘去,人是不够灵长的神,为何不停下匆匆的脚步,欣赏圆月与流水呢?

人生之乐莫大于闲,清朝张潮说:“人生之乐莫于闲,闲非无所事事也。闲者能读书,闲者能游名胜。”可当今世界,又有多少人能驻足而听呢?他们为权力而勾心斗角,为利益而鱼死网破,没有时间与相亲的人促膝而谈,没有时间与相爱的人深情相拥。他们一直努力地向上攀登,认为绚丽的风景总是在山崖峭壁,殊不知已经错过了许多幸福和快乐。假使他们能停下脚步休息片刻,该是多么地惬意啊!

而我,我想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手中握着快乐的弦,学会忙里偷闲。因为我知道世界繁芜,无奇不有,为何要主动放弃休息的时间呢?就好比在03年春晚,赵本山所说:“世界再大,不是我们的,人心只需一个小小的窝。”多么朴实而亲切的话!世人却一直在努力,赔上一切精力与时间在工作上,而把休息的时间扼杀在起程的摇篮里,因为他们不懂,不明白人心只需一个小小的窝。

不知有多少人向我抱怨高中生活的繁忙与单调,但又狠狠地强迫自己看书,为的是收到掌声和鲜花。我告诉我们,没有人会鄙夷你对鲜花的向往。只是在失意后想想李白理想破灭后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爽,想想苏轼被贬后“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超然。因为他们懂得等待他们的将是悠闲的自然生活,他们可以在休息中欢度下半生。前半生他们匆匆而过,不得清闲,现在终于可以悠哉悠哉了。

要是整天繁忙的人懂得像庄周梦蝶一般,生活就变得美妙无比。不信,你可以驻足细看地上的小草是如此的苍翠欲滴,连蜗牛也在打哈欠,伸着懒腰。所以繁忙的人啊,休息休息吧!放下包袱,与相亲的人交交心,与相爱的人谈谈情!

我羡慕庄周,因为他有梦蝶般的意境;我妒忌李白,因为他有仰天大笑的豪迈;我佩服苏轼,因为他有心静的超然。停下脚步,坐坐,休息休息。我想我会在某个放飞希望的清晨或满是黄花堆积的黄昏,对着飘逸的白云唱道:“我要的就是这种生活!”

点评:本文中心相当明确,作者主张在努力攀登、奋发前行的同时,应该停下脚步,享受安逸。为了表达这个中心,文章引用了张潮、庄周、李白、苏轼等材料加以论证,并且在引用材料时不像那种极常见的写法,即写三四个故事,再贴个标签,就算一文大功告成,而是以自己的话,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挖掘材料的意义,因而文章有自己的思想,也有一定的深度。另外,由于比喻、排比、对偶、引用、反问等修辞的广泛运用,文章也富有文采。

寻找生命中的狼群

有一段时间,澳大利亚某草原上曾生活着一种食草动物,它们安然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几年后,这种动物虽得到了大量繁殖,但草原遭到了严重破坏,并且动物群中疫病流行。人们绞尽脑汁都没有想出办法来改善这种状况。后来,科学家们从国外引进了该动物的天敌——狼,有效地控制了该动物的数量,并且其体格也日益强健起来,终于成了一种优势物种。

这个报道,曾被人们引发开去,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关于“对手与成功”的大谈论。而今天我要讲的也是这个话题:走向成功,寻找生命中的“狼群”。

寻找生命中的“狼群”,也即给自己找个对手,培养一种竞争精神。著名的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早就告诉人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现实生活中给自己找个对手还不至影响到生存的程度,但不可否认,人只有在竞争的氛围里,才能够强壮自己,锻炼自己。一种动物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甘于平庸,碌碌终生;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丧失进取的意志,丧失创新的精神而逐步走向衰亡;一个群体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因为相互的依赖和潜移默化而丧失活力;一个政体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逐步走向懈怠,走向腐败……有了对手,你便有了危机感,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否则,你就会消弱,或被淘汰出局。

骆驼寻找沙漠作对手,才谱写了日晒风砺、行走万里的乐观和勇毅。

苍鹰寻找蓝天作对手,才创造出博击长空、声鸣宇宙的壮志和豪情。

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成功人士总是不甘寂寞,对对手有着强烈的渴求。正如金庸小说里的孤独求败,武功已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但他并不快乐,他不愿在“君临万物的高度”,那“只换来自我嘲弄”,于是他终身都在忙忙碌碌地寻找对手。更有趣的是那个老顽固周伯通,他被东邪黄药师困在桃花岛时,因找不到对手陪他玩,寂寞难耐,居然把自己当作自己的对手,而终于让他练成了“左右互搏”。

文学中如此,生活中也是如此。

所以恬居孙府,刘备会感叹“徒生髀肉”。

所以鲁迅死后,林语堂也会如此怀赞他。

而那些蔑视对手,视对手为眼中钉,甚至扼杀对手的人,却最终成为笑柄。如周瑜,如沈括。是的,他们在事业上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可是在人格上却蒙着一层灰尘。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他们善待对手,成就一定会更加卓著。

对手是一支强剂针,是一副助推器,对手有多强大,你就会变得有多强大,因为对手的高度决定了你的高度。给自己找个对手吧,让那颗饱经风霜的心在跌宕起伏的岁月里,能够不断迎接机遇和挑战!

给自己找个对手,就像羊寻找生命中的狼群,这样你才能时刻保持翱翔的姿势,而最终飞向希望,飞向成功。

点评:文章的标题不俗,能让人在回味中深思。开头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话题,紧紧地吸引了读者。作者先论述第一层意思:给自己找个对手,培养一种竞争精神。人类社会如此,大自然更是如此。接着论述第二层: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成功人士总是不甘寂寞,对对手有着强烈的渴求。作者从文学与生活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作者转入反面论述:而那些蔑视对手,视对手为眼中钉,甚至扼杀对手的人,却最终成为笑柄。至此,文章已完成了对观点的论述。而作者的结尾连用多个比喻,也体现出了不凡的功力。文章正反结合,血肉丰满,角度多元,语言不乏文采,标题即主题既深刻又形象,均让人难以忘怀。

幸福就是……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开店铺的人天亮时打开大门,不会想到是否有政府军或叛军或饥饿的难民来抢劫。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背包护在前胸,时时刻刻戒备。睡在屋里的人可以酣睡,不担心自己一醒来发现屋子已经被拆,家具像破烂一样丢在街上。到杂货店里买婴儿奶粉的妇人不必想奶粉会不会是假的,婴儿吃了会不会死。买廉价的烈酒喝的老头不必担心买到假酒,假酒里的化学品会不会让他瞎眼。小学生一个人走路上学,不必顾前顾后提防自己被骗子拐走。江上打鱼的人张开大网用力抛进水里,不必想江水里有没有重金属,鱼虾会不会在几年内死绝。到城里闲荡的人,看见穿着制服的人向他走近,不会惊慌失色,以为自己马上要被逮捕。被逮捕的人看见警察局不会晕倒,知道有律师和法律保护着他的基本权利。已经坐在牢里的人不必害怕被社会忘记,被历史消音。到机关去办什么证件的市井小民不必准备受气受辱。在秋夜寒灯下读书的人,听到巷子里突然人声杂沓,拍门呼叫他的名字,不必觉得大难临头,把所有的稿纸当场烧掉。去投票的人不必担心政府作票、总统作假。

幸福就是,从政的人不必害怕暗杀,抗议的人不必害怕镇压,富人不必害怕绑票,穷人不必害怕最后一只碗被没收,中产阶级不必害怕流血革命,普罗大众不必害怕领袖说了一句话,明天可能有战争。

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水果摊上仍旧有最普通的香蕉。市场里仍旧有一笼一笼肥胖的活鸡。花店里仍旧摆出水仙和银柳,水仙仍然香得浓郁,银柳仍然含着毛茸茸的花苞。俗气无比、大红大绿的金橘和牡丹一盆一盆摆满了骑楼,仍旧大红大绿、俗气无比。银行和邮局仍旧开着,让你寄红包和情书到远方。药行就在街角,金铺也黄澄澄地亮着。电车仍旧叮叮响着,火车仍旧按时到站,出租车仍旧在站口排队,红绿灯仍旧红了变绿,消防车仍旧风风火火赶路,垃圾车仍旧挤挤压压驶进最窄的巷子。打开水龙头,仍旧有清水流出来;天黑了,路灯仍旧自动亮起。

幸福就是,机场仍旧开放,电视里仍旧有人唱歌,报摊上仍旧卖着报纸,饭店门口仍旧有外国人进出,幼儿园里仍旧传出孩子的嬉闹。幸福就是,寒流来袭的深夜里,医院门口“急诊室”三个字的灯,仍旧醒目地亮着。

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在晚餐的灯下,一样的人坐在一样的位子上,讲一样的话题。年少的仍旧叽叽喳喳谈自己的学校,年老的仍旧唠唠叨叨谈自己的假牙。厨房里一样传来煎鱼的香味,客厅里一样响着聒噪的电视新闻。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幸福就是,头发白了、背已驼了、用放大镜艰辛读报的人,还能自己走到街角买两副烧饼油条回头叫你起床。幸福就是,平常没空见面的人,一接到你午夜仓皇的电话,什么都不问,人已经出现在你的门口,带来一个手电筒。幸福就是,在一个寻寻常常的下午,和你同在一个城市里的人来电话平淡问道,我们正要去买菜,要不要帮你带鸡蛋牛奶?你的冰箱空了吗?

幸福就是,虽然有人正在城市的暗处饥饿,有人正在房间里举起一把尖刀,有人正在办公室里设计一个恶毒的圈套,有人正在荒野中埋下地雷,有人正在强暴自己的女儿,虽然如此,幸福就是,你仍旧能看见,在长途巴士站的长凳上,一个婴儿抱着母亲丰满的乳房用力吸吮,眼睛闭着,睫毛长长地翘起。黑沉沉的海上,满缀着灯火的船缓缓行驶,灯火的倒影随着水光荡漾。十五岁的少年正在长高,脸庞的棱角分明,眼睛清亮地追问你世界从哪里开始。两个老人坐在水池边依偎着看金鱼,手牵着手。春天的木棉开出第一朵迫不及待的红花,清晨四点小鸟忍不住开始喧闹,一只鹅在薄冰上滑倒,冬天的阳光照在你微微仰起的脸上。

点评:对幸福的体悟,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作者没有选择空洞的说理,或者谈说感性的认识,而是结合生活中的种种片段,诸多的生活细节,在细微处让人感受到幸福的滋味。文章的段落以“幸福就是”开头,既提纲挈领,又使的全文结构清楚,脉络清晰,让我们在品读着得到启示和享受。

帮助别人,成就自己

亲爱的朋友,你听说过“盲人提灯笼”的故事吗?你会深得盲人提灯笼是多此一举吗?对那个盲人来说,灯笼确实是多此一举,白费蜡,可对别人来说,却很有用。正是盲人的灯笼带来了光亮,才使人们在黑暗中不至于摔跤,同时,盲人自己也得到了帮助。这不正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最好吗?

照亮别人,多么令人感动呀!一个盲人都能想到为别人带来光明,我们正常人呢?假如我们都能学学那个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该多好!在这个世界,谁也不能单枪匹马所向无敌。要成就大事,就必须借助别人的力量。

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明白:只有先帮助别人成功,对方才会来帮助你;帮别人强大了,对方才会更有力量来帮助你;要想别人给予自己机会,那就先给别人机会;要让自己更有力量,先让被你帮助的人更有力量。孔明因为帮助刘备打败了曹操,建立了蜀国,才使自己的才华,有了可以充分施展的舞台。吕不韦因为帮助沦为人质的秦国太子成为了国君,自己才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人――买断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独家经营权”。

商场竞争的最高境界,不是彻底打败对方,而是取得双赢。打败对方可以获得眼前的利益,但会失去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树立一个潜在的敌人。双赢则可以让你既获得利益,又获得人心。如果你积累了人心,迟早有一天,那些暂时牺牲的利益,会带给你更大的回报!

为人处世,不能仅从“一已”考虑,只有多为别人着想,人们才会给你以友善的回报。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难道不是吗?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开始振作,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高兴、快乐,有谁不感到快乐呢?这些人时时处处被他人拥戴着,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朋友。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也总会得到别人的热情帮助。

朋友,请记住,发你给朋友一份快乐时,你就拥有了两份快乐!

“自己要想成功,先帮助对方成功!”

这是一个永恒的自然法则,就像在黑暗中走路,你的手电筒只有照着对方或路面,而不是照着自己,这样你才能够走得更快,走得更稳。

点评:“帮助别人,成就自己”就是文章观点,写作时审题立意不存在问题。但是,构思展开议论却需要求新求异。本文一开头引用“盲人提灯笼”的材料,稍作分析便提出自己的观点,生动而鲜明。接着简单分析过后,引用孔明、吕不韦等历史典故,进一步证明文章中心。论据凿凿,说服力强。再接着联系现实生活讲为人处世的道理,水到渠成地证明中心。文章结尾呼应开头,收束全文,以反问句形式强调观点,引人深思。

【典题出港】(任选其一)

(一)以“我能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思路点拨:文章题目是个论点, “我能行”就是强调自信,人只有自信才能去做事,才能把事情做成功。审题比较容易。只要跟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列出许多观点来。关键在于对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也许在生活中,“我能行”的例子不胜枚举,但真正能写进文章的却不容易找到,关键看我们平时的积累。拥有论据后,还要学会使用论据。

佳作展示:                       我能行
一个人的成功,一定要有“我能行”的成功意识和自信。

我能行。因为心境决定一切。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成功的意识和自信,这已经成为不争事实。科学家曾对创造型人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怕失败,不迷信别人,不迷信权威,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自信心。美国的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历时几十年的研究,他们对具有较高智力的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智力、成绩相似的学生,几十年后的成就相差很大,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智力的差异,而是人格特征方面的不同。

时代发展了,对人的自我认识也提高了,“我能行”,已不再是一种狂妄。上文中心理学研究结果再次表明,绝大多数人都能行,人们的智力相差是不大的。据心理学家测试,智力超常者和智力低下者都占很少的一部分,约占95%的人是中等智力。因此,大多数人的确有理由说“我能行”。
    “我能行”,还因为每个人都拥有极大的潜力。脑科学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大脑,只开发了很小的一部分。正如一棵平常的西红柿只能结20来个果实,但是日本筑波博览会上的一棵西红柿却结了13000个果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这样的潜在的西红柿。尽管我们平常都只结出了20来个果实,但是,从潜在的能力上,我们每个人是能结出13000个甚至更多的“西红柿”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能行”。

但是,有些人却总是认为“我不行”。让他们学习一种新知识,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总是说:“我不行,我不行。”在这种心态下,就不可能主动地学习,就不会勇敢地往自己的肩上增添压力。遇到一点困难和失败就会心灰意冷,这种失败意识制约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阻碍着自己的努力,减少了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我不行”是一种有害的意识。我们历来称颂谦谦君子,认为说“我能行”的人是狂妄之徒,这是历史传统,但在信息化时代,总是谦虚地对待自己已经不利于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了,这种偏见扼杀了自我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社会氛围,必须大力提倡“我能行”的意识。

愿人们都能拥有“我能行”的自信,通过努力走向成功,实现人生目标。

点评:这是一篇典型的规范的议论文。文章开篇就根据题目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中心论点:一个人的成功,一定要有“我能行”的成功意识和自信。接着,分解中心论点,形成心境决定一切、时代需要自信、人的潜力无穷等三个分论点,分别证明总论点。然后联系现实,从反面论证中心。文章立论正确,层次分明。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还运用典型的论据支撑观点。如第四段作者运用 脑科学研究的结论  和  日本的西红柿试验 的材料作论据,证明了 每个人都拥有极大的潜力这一分论点,简洁准确有力。除此之外,作者还运用比喻、对比等论证手段,强化论证效果。譬如第四段中的“这样的潜在的西红柿”一句,指“平常结20来个果实,经过开发能结13000个果实的西红柿”,以此来比喻现在只开发了很小一部分的人脑,具体生动,使抽象的道理浅显而形象。总之,本文在立论、分解中心论点及选用论据上,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二) 阅读下列材料,联系社会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良狗也,其志在獐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思路点拨:俗话说,“狗逮耗子,多管闲事”,狗本不取鼠,但经主人桎之,狗也能捕鼠,由此看来,好的东西要真正能为人所用,还要经过一番“加工整理”,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玉不琢不成器。”从齐国这位善相狗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善相狗者”。狗不是没有才能,甚至可以说它有大才能,但潜能还需开发。经主人训练,终于能捕鼠,可以得出学习要不断坚持下去。善相狗的齐人买来了一只“志在獐鹿”的良狗捕鼠,实乃大材小用。古语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志在獐鹿的良狗应让它“逐鹿”,捕捉老鼠自然有好猫。可见识才还需用才,应该“避短就长,量才用人”。也可以得出“牛刀也可杀鸡”的感慨。总之,从不同的角度审题,可以得出不同的感触,确立不同的观点。

佳作展示:                   错过太阳我不哭泣

有这样一则寓言:善于相狗的齐国人为他的邻人买了一条“志在獐鹿,不在鼠”的良狗,邻人“桎其后足”,狗“乃取鼠”。这个邻人真糊涂啊,为了家中几只老鼠,竟然对此良狗不惜采用“桎”的手段,太过分了;而这条良狗也未必就聪明,仅因为不能展其抓獐鹿之大志就拒绝为主人抓老鼠,结果呢,老鼠还是要抓,自由却是没有了。如果真聪明的话,积极地为主人抓老鼠,又怎会被人“桎足”呢?如此良才被驱赶着抓老鼠,自然委屈,但总算有机会施展一下小才,比起那些被买来闲置于一旁只能作宠物的叭儿狗还是要好得多。

俗话说:“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金子贵重,价值很大,而一旦没有机会做机器上的重要零件,能去点缀或纤细或粗壮的手指不也同样有价值么?让美者更美,丑者变美:光芒并没有消失。做人也一样,你也许有鸿鹄之志,也许有超人之才,但却屡屡碰壁,现实让你有了“怀才不遇”的感叹,该怎么办呢?  

《中国青年报》曾对“大学毕业生该不该打水扫地”展开过讨论,很多人认为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读书,拥有了丰富的知识,竟然干着打水扫地的工作,岂不是大才小用么?确实,纵有满腹经纶却无处可用,是够伤心和不平的了。但如果因此而怨恨而消沉,在满腹牢骚和怨天尤人中空耗大好青春,让自己一天天失去修养、失去风度、失去生活的欢乐,甚至失去生命的意义,值得吗?

生活有不如意,哪能事事都天随人愿呢?既然领导安排了你去打水扫地,那就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去做吧,打出你的修养,扫出你的风度;在扫一屋中静候扫天下的时机,在扫一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树立你纯扑、勤奋、宽容、耐劳的形象。能曲能伸方为真正英雄,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更让人敬佩,因为你不仅是事业上的赢家,更是精神上的富翁。

人生的价值可从多方面实现,有才之人更是如此。如果你的最大价值因为某些原因暂时不能实现,那么你要尽可能去实现你生命里的另一些价值。泰戈尔说:“错过了太阳我不哭泣,否则我将会错过星星和月亮。”既然我们没有做大厦基石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去铺路吧。
点评: 面对众多的角度,作者能选取“人才如何自处”的问题,从邻人“桎其后足”,狗“乃取鼠”这一事实立意,提出先扫好一屋再扫天下的观点,立意鲜明。能针对现实进行分析,见解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