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国资委邹满绪:清教徒 (puritan源于拉丁文purus意为:清洁;它不是一种教派而是一种价值观,他们对上帝最虔诚生活最圣洁的新教徒,反对神权专制主张人人平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0:23:52

清教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隐藏▲

本文是
基督宗教



系列条目

 耶稣基督降生 · 受死 · 复活
基础教会 · 新盟约
使徒 · 神的国 · 福音书 · 年表
圣经旧约圣经 · 新约圣经
书卷 · 正典 · 伪典
神学基督论 · 三位一体(圣父 · 圣子 · 圣灵)

宇宙论 · 启示论 · 救赎论 · 末世论 · 辨惑学
神学史

历史传统早期 · 会议 · 信经 · 布道
东西教会大分裂 · 十字军东征 · 宗教改革 · 三十年战争派系运动显示▼公教显示▼新教显示▼东方基督教显示▼反对三位一体论关联主题传道 · 祷告 · 合一运动
运动 · 犹太教与基督教 ·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
音乐 · 礼仪 · 历法
标志 · 艺术 · 批判 · 反基督教 基督教主题页
本模板: 查看  ·  讨论  ·  编辑基督教新教
宗教改革
历史

前宗教改革运动

瓦勒度派(法兰西/日耳曼/意大利)
罗拉德派(英格兰)
胡斯派(波希米亚)


宗教改革的教会

重浸宗
信义宗
归正宗
圣公宗


后宗教改革运动

清教主义
虔敬主义
浸信宗
五旬宗


大觉醒运动

信仰复兴运动
循道宗
福音派
基要派


复原主义

复原运动
复临宗

本模板:查看 ? 讨论 ? 编辑 ? 历史

清教徒(英语:Puritan),是指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会中天主教残余的改革派。其字词于16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源于拉丁文的 Purus,意为清洁。

清教徒信奉喀尔文主义,认为《圣经》才是唯一最高权威,任何教会或个人都不能成为传统权威的解释者和维护者的基督徒。清教先驱者产生于玛丽一世统治后期,流亡于欧洲大陆的英国新教团体中。及后,部分移居至美洲

目录

 [隐藏] 
  • 1 历史
    • 1.1 1559年至1625年
    • 1.2 1625年至1690年
  • 2 信仰
  • 3 家庭生活
    • 3.1 教育
  • 4 参见
  • 5 参考文献
  • 6 外部链接

[编辑] 历史

[编辑] 1559年至1625年

1603年,詹姆斯一世继承了伊丽莎白一世的王位,对清教徒大施压力,要求他们臣服国王。结果,斯克鲁比小镇的清教徒在1608年逃亡到荷兰,因为在那里他们能享有宗教自由。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荷兰对宗教宽容、不太要求道德的态度,令这群清教徒大感不安,于是他们决定离开欧洲,迁往北美洲开创新生活。这些清教徒,获准到英国在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弗吉尼亚州定居。

1620年9月,清教徒搭乘“五月花号”前往北美。当时船上有大约100个成人及儿童,他们在风高浪急的北大西洋航行了两个月才抵达马萨诸塞州的科德角,这里距离弗吉尼亚州的北部还有几百公里。在这里他们订立了“五月花号公约”,公约载明他们愿意在新大陆建立社区,服从其中的法律。

1620年12月21日,他们在附近的普利茅斯定居下来,就用木材建造礼拜堂,每星期天早上举行聚会。严冬一到,人人抵受不住。更由于屋内没有暖气,信徒、传教士都甚感困扰,不仅是宗教上的困扰,生活也很艰难,不到几个月移民的死伤超半。

1621年春来,他们才始建造房屋,并向美洲原住民印地安人学习怎样种植农作物。1621年秋天,这群清教徒作物丰收,于是特别选了一天来感谢恩主与帮助他们的恩人,这就是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感恩节的由来。后来,越来越多的移民来到,结果在短短15年间,普利茅斯的人口就已超过2,000人。

[编辑] 1625年至1690年

与此同时,有些英国的清教徒也像分离派的信徒一样,相信在大西洋的另一边会找到自己的“应许之地”。1630年,一群清教徒抵达普利茅斯以北的地方,在那里建立了马萨诸塞海湾清教徒社区。1640年,新英格兰住了约2万个英国移民。1691年马萨诸塞湾清教徒社区跟普利茅斯的社区合并之后,清教徒人数众多,也不再是什么分离派了。事实上,住在新英格兰的人大都是清教徒,对当时的宗教发挥很大的影响力,波士顿就成为了他们的崇拜中心。

[编辑] 信仰

清教徒的信仰,主要是根据法国宗教改革学者约翰·喀尔文的主张。他们相信得救预选说,认为上帝早已预定哪些人可以得救,哪些人会被投入地狱的永火里。后来,清教徒的传教士开始传讲劝人悔改的信息。18世纪的牧师约拿单·爱德华滋曾发表一个演讲,讲题是:“落在愤怒之神手中的罪人”。他把地狱描述得实在太骇人了,令信众惶恐不安、心神烦乱,以至他们需要其他牧师的抚慰。

在宽容与改革的面具下,清教对付教派敌人是绝不手软的,外地的传教士如果到马萨诸塞州传道,可能会导致体罚、终生监禁、肉刑或者死刑。一个贵格会(基督教公谊会)的传道人玛丽·巴雷特·戴尔曾三次来到马州,三次都被当局驱逐出境,但她不理禁令再三回马州宣扬自己的见解。结果,她于1660年6月1日在波士顿被处以绞刑。另外一例,菲利普·瑞特克里夫发表演讲批评政府及塞勒姆教会,结果遭当局鞭刑和罚款。最后竟然还割下他双耳,导致各地物议沸腾,很多人迁离了马州,附近数州的人口不断上升。

[编辑] 家庭生活

[编辑] 教育

1630年,当约翰·温思罗普驾船前往北美新大陆时,他告诫同船乘客,北美应该是一个山巅之城,一个为世界其他地方树立榜样和示范的纯粹的基督徒社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殖民地领袖会教育所有的清教徒。这些自视为国际社会一部分的人们,或是来自牛津大学,或是来自剑桥大学(大多数来自剑桥),他们的学识普遍高于当时欧洲的整体水平。仅六年后的第一次大迁徙,殖民地的领导人就创办了哈佛大学。

由十七世纪七十年代起,所有北美新大陆殖民地(除罗德岛州以外)已经通过立法,规定儿童必须接受识字的启蒙教育。在164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每个镇必须聘请教师来教授大家学习书写。不同形式的学校教育,从主妇学校或启蒙阅读学校(即,一个由家庭主妇为家中的小孩子们进行指导的启蒙教育方式),拉丁学校(一所为那些已经懂英语的男童开始准备通过拉丁语,希伯来语,希腊语来掌握语法的学校)开始纷纷出现。启蒙阅读学校往往仅针对女童为目标进行教育,而男孩子们会离开他们的家庭阅读主妇,去镇上的语法学校。事实上,很大程度由性别来决定对其采取的教育方式。妇女引导所有儿童进行阅读,男人们教授男孩子更高级别的学业。此后,女孩们可以在部门里充当任何角色,而语法学校的目的,则是为了“指导年轻人,直到他们能接受大学教育”,拉丁语法学校不收女生(哈佛也不收)。证据大多显示,即使在较低级别的市镇学校中,启蒙读写学校的任务是为镇上的五十多个家庭开设,但女童并不能参加。

动机教育主要是宗教。为了使清教徒变得圣洁,他们需要阅读圣经。作为1549年信念的文章曾宣布,“神圣的圣经包含了一切必要的救赎”。虽然通过阅读圣经并不能保证发生什么,但它奠定了基础工作,一个好的清教徒,他的职责是为自己寻找圣经真理。

强制阅读教育的社会动机,由“如果不给儿童进行启蒙阅读教育,长大后会变得野蛮”这个关注而来的。1648年修订了马萨诸塞州法和1650年康涅狄格州法案,都使用了野蛮这个词。此外,“儿童需要阅读”,这个观点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这个国家的资本律法”(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法律宣布)。对一群试图要在新大陆建设家园,并从零开始创造一个完美社会的清教徒团体来说,秩序是至关重要的。

北美新大陆地区清教徒注重教育,明显不同于美洲殖民地的其它地区。创始者建立了追求基督徒生活模式的北美地区,引发强烈的文化教育动机。但北美新大陆地区和它的祖国也不尽相同,比如没有规定教师或学童的章程。事实上,世界其他地方不存在清教徒的教育模式,苏格兰可能例外。

[编辑] 参见

  • 清教徒革命
  • 圆颅党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 《清教徒作品集》
  • 《威斯敏斯德信条》王志勇牧师译
  • 《威斯敏斯德大要理问答》
  • 《韦斯敏斯德小要理问答》
  • 《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释义》托马斯·文森特 王志勇译
  • 《比利时信条》
  • 《多特信经》
  • 《海得堡要理问答》
  • 《海得堡要理问答解说》
  • 《基督教真理进阶》海伦堡著 王志勇译
  • 《真道初阶》海伦堡著.赵中辉译
  • 《基督教要道初阶》威廉森著 赵中辉编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8%85%E6%95%99%E5%BE%92&oldid=1873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