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在平汉前线第一集:“大争之世”首重人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41:47

“大争之世”首重人才


       当今世界,虽非鲜血淋漓的战国时代,但一样是“大争之世”,只是战场不同,战争的形式不一样罢了。新加坡要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21世纪站稳脚跟,继续繁荣,没有顶尖的人才是不行的。本地人才若不足,无论是质或量,都应不吝向外招揽。

        最近,因为重看以商鞅变法为故事主轴的中国电视连续剧《新大秦帝国·黑色裂变》,顺便翻阅了一些与战国此一“大争之世”的历史书籍,惆怅良久,也感触良多。

  位于西部边陲的秦国,虽然在春秋时期也有过“穆公霸业”的短暂辉煌,但自从秦穆公逝世之后,后继无人,政治混乱,到了秦孝公于公元前362年从父亲秦献公那里接过烂摊子的时候,秦国已经沦为一个“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秦孝公《求贤令》)的弱国。

  当时,齐、楚、韩、魏、赵、燕山东六国,无论哪一个的国力都比秦国强,尤其是秦的东邻魏国,更是当时的中原强国,直接威胁到了秦国的生存与发展。可是,就在此山穷水尽之际,秦孝公却大胆启用长期居魏,且为魏相公叔痤属下中庶子的卫国人卫鞅(商鞅),由他主持秦国变法大业。在秦孝公和商鞅这对千古君臣主政时期,秦国的政治气象焕然一新,经济蓬勃,军力渐强。不过二十年时间,秦国竟然能在河西之战、西鄙之战等战役中击败强邻魏国,一雪前耻,而秦孝公也终于在继位的第十九年,获得周显王“天子致伯”的褒奖,得偿夙愿,恢复了穆公时期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

  孝公薨后,商鞅被继位的秦惠文王处以车裂之极刑,但是惠文王并没有因人废法,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商鞅所确定之秦法。此一大政方针,为继之的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五代君主奉为圭臬,遵行不改。而齐、楚等山东六国,虽然在战国时期也都有变法图强之举,如楚之吴起变法、韩之申不害变法等等,但或是变法不彻底,或是随着变法主持人的身死而人亡政息。换言之,变法政策的不持续性是山东六国最终皆亡于秦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关键原因。

  还有一点是山东六国无法和秦国相比的,那就是对外国人才的重视和信任程度。长期与西戎等胡人周旋的秦人,是个骁勇善战的西方部族,也是在西周建国多年后,因有勤王之赫赫战功而被周天子册封的唯一一个异姓诸侯。可是,这个打仗在行,文治不在行的西方诸侯国却不介意由外国人才,甚至敌国人才来治理国家。而这个重视人才的传统,就始于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秦穆公委以治国重任的上大夫(相当于后世的丞相)百里奚是楚国人,而且一度沦为奴隶,但穆公却能慧眼识英雄,不因其奴隶身份而不用;和百里奚并列上大夫的蹇叔是宋国人;另外三位重臣中的由余是西戎绵诸国的大臣,丕豹、公孙支则是晋国人。这五大臣没有一个是秦人,但是秦穆公却能用之信之,终于得成霸业。而秦穆公的知人善用,用人不疑也赢得了孔子的高度评价,在和齐景公对话时,誉之为“虽王可也,其霸小矣”。众所周知,孔子向来重王道而轻霸道,秦穆公竟然能被至圣先师视为王者,显然绝非等闲之辈。

  穆公以后,孝公托国的商鞅是卫国人,前面已提及,此次就不再赘述;惠文王先后重用的两位纵横家公孙衍和张仪,均为秦之世仇魏国之人;昭襄王的前后两任相国魏冉和范雎,分别是楚国人和魏国人,将军蒙骜是齐国人;庄襄王时期和秦始皇政执政初期的相国吕不韦是卫国人;秦始皇的丞相李斯是楚国人,有意重用却用不了的韩非是韩国人。由此可见,重用外国人才似乎已经成为了秦国宫廷的一个优良传统。

  与秦国相比,山东六国虽然也有重用外国人才的例子,但并没有秦国来得彻底,君臣之间的互信程度也没有这么的紧密无间。例如,吴起原本有大功于魏国,后来却被公叔痤排挤,而魏武侯也不很信任他,吴起不得已只好出奔楚国。换言之,不用外国人才,用了却不充分信任,或留不住外国人才,遂使山东六国无法在“大争之世”的战国人才市场上,与秦国抢夺一等一的顶级人才。当天下大才尽为秦所用,六国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行文至此,相信诸位看官不免有个疑问,历代秦君如此重用外国人才,秦国的本地人才难道就不眼红吗?眼红肯定是有的,商鞅就惹毛了不少秦国本地人才,最后也因为他们的兴风作浪,而被秦惠文王处死。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秦人还是欢迎外国人才的,否则张仪、魏冉、范雎、吕不韦、李斯等外国人才,也不会长期为相了。

  当今世界,虽非鲜血淋漓的战国时代,但一样是“大争之世”,只是战场不同,战争的形式不一样罢了。新加坡要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21世纪站稳脚跟,继续繁荣,没有顶尖的人才是不行的。本地人才若不足,无论是质或量,都应不吝向外招揽。

  秦人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建立了一个大帝国;山东六国因为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最终皆为秦所灭,而帮助秦人灭掉六国者,恰恰就是六国所弃为秦所用的顶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