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特警中的奔驰:中国特色双城记:京津半小时车程 半世纪距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5:44:06

中国特色双城记:京津半小时车程 半世纪距离

2012年02月18日 02:1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刘玉海

字号:T|T
137人参与2条评论打印转发

30分钟,这是从北京南站到天津站的动车距离。

作为华北地区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他们近在咫尺。如果这两个城市之间能密切合作,不仅可以成为这一地区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也将使该地区跻身中国最有竞争力地区之一,甚至能够有实力参与全球区域竞争。

但是只要深入市井生活,你会对横亘在两城百姓心中如隔天涯般的遥远距离深有体味。从出租车司机的轻蔑语气中、从市井小民不服气的眼神中、从两地球迷火爆的冲突中……你能深刻的体味到这一点。

咫尺天涯隔京津。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双城记。

实际上,不止京津之间,在广深之间、成渝之间、昌九之间、合芜之间、郑洛之间,都能多少嗅出远超竞合的复杂关系的味道。

本来最应密切合作的京津之间,何以会变得一度水火不容乃至公开火爆对抗?造就两城市民之间巨大心理鸿沟乃至中国特色双城记复杂关系的根源又是什么?

半小时车程:半个世纪距离

作为华北地区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京津本来最应密切合作——这不但涉及各自城市发展的成败,也将直接影响地区整体竞争力提升。

从京津两城各自的发展来看:自古以来天津就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拥有两千万常住人口,并希望跻身世界城市之列的北京更无法离开这一门户;同时,日益为“大城市病”所苦恼的北京要想摆脱困境、疏解城市功能,同样需要从区域角度着眼、同样离不开天津。而天津的发展,从来都是随政治周期的变动而沉浮起落——那意味着融洽的京津关系必不可少。

从整个中国经济布局的平衡来看:改革开放初,中国南北方经济实力基本相当,但随着珠三角、长三角的相继崛起,经济重心持续南移,南重北轻的经济格局日渐加剧。而这其中的关键是以京津为核心的京津唐地区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分量的持续下降。根据天津市规划局原副总工程师穆学明的研究,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京津唐地区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12,至1990年降至1/14;原来根本无法与京津冀地区相比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到本世纪初远远超越京津冀。

如果京津能携手发展,其不仅能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经济第三极,亦足以有实力加入全球区域竞争的牌局。

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发达国家的首都与临近外港的大城市组合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带动了周围区域经济大发展。如:阿姆斯特丹—海牙城市群、东京—横滨城市带、汉城—仁川城市带等。

单从城市交通枢纽建设而言,如果京津资源可以打破壁垒、充分互动起来,首都地区将可以构建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规模和最高效的全球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航空、港口、铁路、公路与城市高效互动,辐射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势必使这一地区成为全球城市格局和城市群格局都最具影响力的地区之一。

对于京津两地最应协调发展,无论是官员的讲话、学者的呼吁还是民间舆论的鼓吹,都呈现出清晰的共识。但恰恰是这两个最应密切合作的城市,却偏偏缺乏合作,反而上演了最具中国特色的双城记——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