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圣泰药业招聘:殷墟(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59:19
          殷纣身死,国都为墟。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
  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横跨安阳市洹河南北两岸。 

殷墟分布图


        从1928年10月13日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总面积24平方公里以上。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

        一、重要遗迹
        (一)殷墟王陵遗址
  殷墟王陵遗址与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对,是商王的陵地和祭祀场所,也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完整的王陵墓葬群,面积达11.3公顷。王陵遗址共发现有12座王陵大墓和2500多座祭祀坑。王陵大墓多为“亚”、“中”“甲”字形大墓,这些大墓墓室宏大,形制壮阔。面积最大者达1,803平方米,深达15米。墓内椁室、棺木极尽奢华,随葬器物精美,殉人众多,显示出墓主人非凡的尊贵和威严。殷墟王陵的埋葬制度、分布格局、随葬方式、祭祀礼仪等,集中反映了商代晚期的社会组织、阶级状况、等级制度、亲属关系,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王陵建设的最高水平,并为以后中国历代王朝所效仿,逐渐形成中国独具特色的陵寝制度。

        殷墟王陵遗址,是商代后期王陵墓葬群,也是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区域之一。殷墟王陵遗址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商代奴隶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而且辉煌地展现了殷商时代青铜器文化的卓越成就,被国际遗产专家誉为世界上第二个古埃及,堪与金字塔王陵相媲美。
  殷墟王陵遗址位于洹河北岸侯家庄西北冈、武官村北地的高地上,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
  殷墟王陵区包括东、西两区。自1934年起,这里共发掘13座王陵大墓(包括1座未完成大墓)、2000余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其中,西区有8座大墓,分成4排,一南一北分布,最西为M1500、M1217号,最东为M1001、M1550号,位于中间东北部的为M1004号,西北部为M1003号,南部为M1002号,居中位置为M1567号;东区有5座大墓,其中4条墓道大墓1座,为M1400号,2条墓道大墓3座,分别为M1443、M1129和50WGKM1号(武官大墓),1条墓道大墓1座,为M260号。这些大型墓葬均为南北向,墓形呈亞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被学者认定为殷商后期的王陵。(图三六)


殷墟王陵遗址北门

殷墟王陵遗址鸟瞰
殷墟王陵遗址M1002号“亞”字形大墓的形制。这是1937年考古发掘情形。


  在殷墟王陵遗址中,规模最大、墓道最长的是M1217号大墓。其墓室平面呈亞字形,墓室南北长18.4米,东西宽18.1米,墓口至墓底深15.4米,东、西、南、北四条墓道分别长28.9米、25米、60.4米、41.55米。
  殷商考古专家杨锡璋认为,在殷墟王陵墓葬中,只有四条墓道的大墓才符合国王的身份。他对殷墟王陵西区大墓进行考古分期,提出最早的M1001、M1550、M1400号墓分属殷王武丁、祖庚、祖甲,其次的M1004、M1002、M1500、M1217号墓分属殷王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后期的M1003号墓为殷王帝乙之墓。至于那座未完成的只有墓室而未筑墓道的“空大墓”,本应为殷王帝辛(殷纣王)而修筑,只是因周武王伐商,帝辛自焚而死,未能如愿埋入。这座“空大墓”也成了失落千古的殷陵掌故。
  在王陵遗址的东区和西区,还分布着2000余座小墓葬,其中东区已发掘1383座,西区发掘104座。这些墓葬除少数为陪葬外,大多是祭祀坑,是商王祭祀祖先的遗迹。这些祭祀坑呈长方形、方形等,集中而又有规律地成组排列。
  殷墟王陵遗址位于洹河北岸侯家庄西北冈与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是殷墟遗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1934年起,这里共发掘12座王陵大墓(包括1座未完成大墓)、2,000余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其中,西区有8座4条墓道大墓,8座大墓分成4排,一南一北分列,最西为M1500、M1217,最东为M1001、M1550,位于中间东北部的为M1004,西北部为M1003、南部为M1002、居中位置为M1567;东区有5座大墓,其中4条墓道大墓1座,为M1400,2条墓道大墓3座,分别为M1443、M1129和50WGKM1(武官大墓),1条墓道大墓1座,为M260。这些大型墓葬均为南北向,墓形呈“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被学者认定为殷商后期的王陵。在王陵遗址的东区和西区,还分布着2,000余座小墓葬,其中东区已发掘1,383座,西区发掘104座。这些墓葬除少数为陪葬墓外,大多是祭祀坑,是商王祭祀先祖的遗迹。这些祭祀坑呈长方形、方形等,集中而又有规律地成组排列。坑内埋葬着数千具祭祀牺牲的遗骨,这些人牲大部分被砍杀,多为青壮年,还有女性和未成年的儿童,每坑8-10人不等。仅1976年发掘清理的191座祭祀坑就发现祭祀人牲1,178人,这些祭祀坑的存在成为商代残酷人祭制度的历史见证。这种以人祭、人殉等为代表的丧葬习俗,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并在秦汉时期演变为制作陶俑或木俑等殉葬的方式。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王陵遗址,位于著名的洹水北岸,是商王朝的皇家陵地与祭祀场所、举世闻名的司母戊鼎出土地,被国际专家、学者赞誉为可与世界七大奇迹相媲美的“第二个古埃及。”郭沫若先生曾有诗云:“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精辟概括了遗址的重要价值   

        王陵遗址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约180亩。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在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王陵大亩(包括一座未完成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祭祀坑与车马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陵所在,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殷墟王陵遗址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了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殷墟遗址。2006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作为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力量墓葬群,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它的发现确证了殷墟商代都城的历史地位,直接推动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研究,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是商代后期王都宫殿区遗址,也是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区域之一。远在3300年前的殷商先民对其都城王宫的称谓,在甲骨卜辞中为“兹邑”、“大邑商”。史册称“殷邑”。殷墟考古发掘的王宫夯土基址及诸多遗迹,规模宏伟壮观,是中国古代土木建筑的杰作。         (二)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1、埋在古老夯土里的王宫
  殷墟考古发掘证实,商代王室宫殿宗庙区的建筑材料是以土木材料为主,史册称“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式宫殿建筑风格。当时的先民已有择吉居住的环境意识和宫殿居住区规划的初步理念,并掌握了夯土、版筑、木架结构、日影定向、以水测平和以茅草盖屋等技术。这种土木建筑,在商代是一种综合性的手工业。其中夯土术、木架结构等技术传承至今,可见其科学性及影响深远。殷王宫四周虽然未发现城墙,但考古研究认为,王宫的东北有洹水河曲的天然屏障,西南有人工开挖的巨大壕沟,这样洹水可以流入大壕沟,将王宫围在中间,起到“护城河”防御、防洪的作用。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展示鸟瞰
  20世纪30年****古发现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主要建筑群分布在小屯村东北地,夯土建筑基址面积大,是殷墟最重要的遗址。在那里共发现建筑基址53座,由南向北排列。考古学家石璋如将它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基址15座,乙组基址21座,丙组基址17座。据考察,这些基址的用途又分为宫室、宗庙、祭坛、铸铜作坊等。已揭露的遗址,其上部都已毁坏无存。遗存下来的夯土基址,现可辨识形状的有长方形、近正方形、凸形、凹形、条形、圆墩形等七种。基址的大小不等,其中规模最大的乙八基址,南北长约85米,东西宽约14.5米;中等的南北长约46.7米,东西宽约10.7米;丙组基址较小,最小的只有2.3×1.85米。这些建筑的朝向,多面向南,也有面向东或西的。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及殷墟博物馆位置示意图

石门臼 建筑装饰(底长36.1厘米,宽35.6厘米、厚17.1厘米。殷墟出土,门臼的顶端斜面和四周雕刻精细的纹饰。除此之外,殷墟还出土过几件怪兽和鸟的建筑装饰,我们从这些残留下的少数精美的石雕建筑装饰物,可以窥见当时殷代的宫殿宗庙建筑的华丽风彩)
      1989年,在乙组基址东南80米处,发现了南、北、西三面各一排、整体呈凹字形、三排房基连成一体的殷代大型宫殿建筑基址群。其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在基址内出土铜盉一件,鋬下有“武父乙”三字铭文。此铭文当指殷代国王武丁之父小乙。据此推定,这一殷代大型宫殿建筑的年代不晚于武丁早期。这是近40年来殷墟宫殿区内最重要的建筑遗存发现。
  关于殷墟宫殿区内的手工作坊遗址,据学者考察认为,乙五基址是铸铜作坊遗址。1975年,在丙组遗址西侧(小屯村北地),发现F10、F11两座磨制玉石器场所。
  关于甲骨文窖穴遗址的分布情况,1936年,在小屯村东北地发现YH127甲骨窖穴。1973年,在小屯村南地发现了藏甲骨文的窖穴,出土甲骨文5000余片。这是解放后殷墟发掘出土甲骨文最多的一次。这些甲骨文有可靠的地层关系,并常和陶器共存,为研究甲骨文的分期断代以及殷墟文化分期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1991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宫殿区的范围区(东南方),发掘了一个藏甲骨文的窖穴,编号91花东H3。坑呈长方形,南北长2米,东西宽1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底距地表深3.7米。坑壁整齐,在东、西二壁各有三个脚窝。坑内共发现甲骨1583片,其中卜甲1558片,上有刻辞的574片;卜骨25片,上有刻辞的5片,共计刻辞甲骨579片。每版上的刻辞,少者一二字,多者200多字,一般数十字。大多数刻辞字体细小、工整、秀丽,常见字中填朱、填墨和刻划卜兆的现象。刻辞内容主要涉及祭祀、田猎、天气、疾病等方面,以祭祀卜辞最多。
  宫殿区西沿的遗迹比较复杂。1976年在小屯村北地约100米处发现的妇好墓,是一座未遭破坏的殷代王室墓。
       2. 如临其境的仿殷大殿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上唯一的仿殷宫殿式建筑,建在乙二十基址的夯土之上。该建筑属足尺的建筑模型,由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根据考古资料和古代文献设计,并经过国家文物、考古、历史等部门的专家反复论证,于1987年在原乙二十建筑基址上加垫约80厘米高的夯土,采取地下覆盖保护古遗址、地上仿建殷代建筑展示形式。海内外观光者反映说,此仿殷大殿雅俗共赏,使人有如临其境、如历其事的感觉。
  此仿殷大殿,是设置于乙二十宫殿宗庙基址之上的,具有现代实用和展示价值的“硕大的殷代建筑模型”,这是中国考古、文物保护专家和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共同“调教”的“建筑模特”。自1987年殷墟博物苑兴建以来,先后在此大殿举办了六次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议或相关的展示,这里不仅有古老的人文内涵,而且还有中外专家学者为研究和传承上古文明所形成新的文化积淀。
1926年5月“乙二十基址”考古发掘情形

仿殷大殿

妇好偶方彝 (礼器殷墟妇好墓出土,古代盛酒器,此器的造型颇似一座宏伟的殿堂。)
仿殷大殿东山墙的剖面
  这座仿殷宫殿式建筑的仿建依据如下:
  一是用夯土垫高大殿台基及立柱的依据。根据殷墟考古专家石璋如《殷墟建筑遗存》(1959年 )书中提供的考古发掘资料,乙二十基址东西长51米,南北宽15米,座北朝南。有关专家论证认为,鉴于东端20米尚未发掘,当时暂仿建西段31米;东段20米,现复原夯土、立柱桩标识展示。该基址上有夯土、柱础石、门道等建筑遗存,结合有关古文献记载,可依此遗存向上仿建展示。其宗旨是保护地下建筑遗存,地上展示古建筑研究成果。
  二是夯土地基以上仿建的依据。据《周礼?考工记》等古典文献记载,殷代的建筑风格为“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式建筑。“茅茨”即用茅草铺缮,覆盖屋顶,以防雨水漏入室内;“土阶”即用夯土垫高房屋的台基,以防雨水流入室内。“四阿重屋”即指屋顶的形制为四面斜坡形、双重屋檐。
  三是考古发现殷代房屋象形字的依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与上古文献记载相印证的“重屋”的象形字,写作;另外在殷代青铜鼎铭文中也有类似“重屋”的象形字,写作。这些象形字是中国上古的图画文字,也是殷代建筑的速写。
  四是考古发现殷代“四阿”式屋形青铜器的依据。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一件妇好偶方彝青铜器,此重器首次在殷墟发现,体呈长方形,中空,形制奇特,文饰精美。当时主持该墓发掘工作的殷商考古专家郑振香、陈志达在《中国文物之美》一书中说:“此器的造型颇似一座宏伟的殿堂,房顶、屋椽、堂基都很形象,难怪出土时,有人误传殷墟挖出了一座'铜房子’。”
  五是《中国建筑史》和殷墟“土木建筑”遗存的依据。
殷墟宫殿宗庙建筑材料主要是由黄土和木材构成,后世中国人习惯称其为“土木建筑”或“土木工程”。它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石质宫殿建筑材料相区别,土木建筑,造型庄重,质朴典雅,营建技术和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中国建筑特色。
  所谓“土木工程”,“土”主要指夯土术或称版筑术;“木”主要指“柱网结构”。建造高大的宫殿,必先要夯实房基,殷墟宫殿夯土地基最厚的达3米左右,夯土台基高出地表一米左右,并在其四周之上放置石柱础或铜柱础。柱础之上立木柱,并用梁、檩、椽等相互纵横联结,故称为“柱网结构”。网状的梁、檩再与版筑土墙相连,混为一体。房顶椽上盖芦苇编织物,其上置草拌泥,泥上压盖茅草。这样的土木建筑,其高大的宫殿必用深厚的夯土地基,很符合建筑学上的力学原理,土、木、草盖屋,刚柔相间,既可防雨雪,又可保暖,还有一定的抗震作用。此建筑工艺代表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并对后世土木建筑业有深远的影响。
  为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甲十二基址上建的仿殷阁楼已被拆除,目前乙二十大殿是殷墟宫殿区唯一仿建的殷代宫殿式建筑,虽不是殷商建筑的复原,但它是覆盖在乙二十基址之上保护其夯土的巨大建筑模型,同时也是展示中国殷商建筑史研究成果最形象的载体,有利于中外游客观赏。
        3. 宗庙祭祀场的祖先崇拜
  古代建宗庙还要向“祖先”、“上帝”等神祀,如乙七基址和其南的大型宗庙区祭祀场,地下遗存非常丰富,规模壮观,气氛肃穆。
  殷人崇拜祖先,除在甲骨卜辞中有记载外,还被殷墟考古发现的大量祭祀祖先的遗迹所证实。乙七宗庙祭祀场就是殷人崇拜祖先,并对先公、先王、先妣进行隆重祭祀的遗迹。殷人之所以频繁地祭祀祖先,是因为在他们看来,祖先能降灾祸,也能受福佑于人世,支配着人间的命运。殷代不但称至上神为“上帝”,而且殷王在祭祀祖先时,也时常将其生父称为“帝”。
  乙七基址之南是宫殿区最早出现的宗庙祭祀场。考古学家将密集的祭祀坑分为南、北两组。现已将乙七宗庙建筑基址和北组祭祀坑进行地下封存保护、地上标识复原展示。
乙七宗庙祭祀坑全景

乙七宗庙祭祀遗址中的M20车马坑(此坑中葬两辆马车,拆散后瘗埋的。其中殉人的头骨口内含有玉蝉。)

殷代贝币
  据发掘者介绍,乙七宗庙基址在建筑过程中分为奠基、置础、安门、落成四个阶段,并有四种典礼仪式。乙七宗庙基址和宗庙的祭祀场,总面积大约3379平方米。根据统计,136个祭祀坑(墓)中共杀殉600余人。还有大量的用牲:献狗26只,羊18只,牛10头,马15匹。还配置6辆马车,排成向南行进的阵势。其中的北组祭祀坑更有重大意义。北组48个祭祀坑(墓),杀殉199人,其中斩首125人,其余可能为殉人。从祭祀场的5座车马坑(埋葬6辆马车)排列布局像甲骨文及金文的“车”()字。以6辆马车为中心,每座车马坑里有3个战士、3套兵器,分别为驾车者、射箭者和持戈者。就器物的性质与部位来观察,推知驾车者居中,射箭者居右,持戈者居左。这6辆车似为一队,其前及左右分布着不同的人等。这些殉人有的头饰铜铃额带,有的头饰蚌花额带。殉人的骨骼或呈跪负铜器形,或跪坐手持武器,或俯身或斩首。
  这众多祭祀坑里的殉人,谁是他们的统帅呢?据考古资料推测,可能是M20车马坑中乙种车厢中的那具殉人,因其口内含有玉蝉,寓意“转生”的宗教意识,可见其身份地位高于其他殉人。另外他所乘马车的装饰特别华丽,车饰上的龙纹、虎纹、蝉纹、星纹等处还镶嵌了绿松石,更能显示他是一个统帅。另有次于以上“统帅”的殉人,在祭祀坑极少数殉人的口中发现有两至三枚贝,贝是殷代的货币,口含贝是古代的一种宗教礼俗,类似后世的死者口含铜钱的习俗。以一个车队600余名步卒由一个统帅率领,陈列在乙七宗庙基址的正南方,其用意固然在庆祝宗庙的落成,同时也希望这些武装的灵魂保护住在宗庙内的祖宗灵魂的安全。此遗存的发现,为研究古代的军事和祭祀仪仗队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也是后人了解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的最形象的教材。从一定意义上讲,贵族阶层的这种杀殉制度也为埋葬本阶级挖掘了坟墓,这已被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所证实。
  乙七宗庙建筑基址和北组宗庙祭祀坑两处遗迹,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和向游客展示的价值。古代建都必有宗庙与祭祀场所。殷墟考古发现宫殿区内有宗庙遗址,确证洹上之邑为殷都。2002年10月4日,联合国国际古迹理事会世界文化遗产组织协调官员亨利?克利尔博士在考察时,对殷墟宫殿区祭祀坑复原工程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他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我在世界其他地方还没有看到过,非常有意思!”
       4. 丙组祭坛的天地崇拜
  丙组祭坛遗址,是3000多年前殷代先民崇拜天地和自然神灵的地方,也是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甲骨文记载,商代人的信仰有天帝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三类,而天地崇拜则是“天帝”和自然神崇拜的主要内容。
  丙组基址共17座,现已复原夯土基址13座,即将建筑基址地下封存保护、地上标识展示。有学者将丙组17座基址组合布局概述为“大五、小五、南五、二路”八个字。“大五”指主体布局面貌,即中心一座已知面积20×17米的土台,北面残存柱础八个,外围四隅各配置以一座方基;“小五”指中心土台上有五座呈“”布列的小型基址;“南五”指中心土台南面有一座基址居中,东西两侧各分列两座长方形基址;“二路”指两座南北相夹峙的长廊式建筑基址。
  丙组基址大多是无柱础石的方形夯土台,属于祭坛一类的建筑,中间大方土台上残存有玉璧、人牲、兽骨、柴灰、燎牲、谷物、陶器等不同的祭祀坑和有关遗迹。此祭坛一类的建筑与乙组中的宗庙基址有密切关系。
丙组祭祀遗迹的特点反映了一定的宗教意识及习俗。如已复原的M366祭祀坑埋人骨架20具,在丙一基址的西南;M2祭祀坑埋兽骨(羊7只、犬3只),在基址东南。这反映了古人以右为上的习俗,右即西边,所以人骨架在西,兽骨在东。

丙组“祭坛”遗址
1926年发掘,此遗址是殷代先民祭祀天地和自然神 的“祭坛”一类的遗址。


玉璧 礼器(直径12.8厘米)

玉琮 礼器(直径5.2厘米,高2.7厘米)

玉龙 装饰品
长8.1厘米,高5.6厘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龙的左侧雕有云纹,由此推想,此龙是天上之龙,可能与古代巫师祈雨有关。

  在丙二基址南面台阶下的夯土中发掘出两个玉璧,其中苍璧出在东面,这是殷人祭天的遗物。丙一基址上的黑灰堆是牛角、牛骨燎祭遗迹以及羊、犬祭祀坑等,根据甲骨文中的有关记载考证,这是殷人在举行祭祀社(土地神)和日、月、河、风、云等自然神 时所留下的遗迹。
  甲骨文中记载的上帝“神话”较多,殷人认为上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能驱使雷、雨、风、云等自然神 ,都是帝的使臣,还能主宰人间的吉凶祸福。如甲骨卜辞中记载:上帝命“令雷”、“令雨”、“令风”、“降旱”、“降祸”、“降永”(降福佑)、“降若”(顺利、吉祥)等,这意味着上帝掌管着大自然的风云雷雨和“社”(山川土地)诸神,决定着水旱涝灾和农作物的丰歉,人世间的灾疾吉凶,包括殷王建造都邑、出师征伐等方面的事情,都要祈求上帝的许可。
  甲骨学者研究认为,商代“上帝”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这是和奴隶制帝国的强盛、王权的集中相适应的。当地上出现了至高无上的人王时,天上也就会出现高居于诸神之上的主神——上帝。
  甲骨文中的上帝神话崇拜,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化为天地崇拜。古人还将天地拟人化,认为天地是有意识、有知觉、能监视、能赏善罚恶。古代天文学家称北极星为“天心”。《书》:“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认为天有耳目。《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墨子》曰:“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古称天的威灵为“天威”。天的四季变化为“天职”。地上的社神,后世称“土地爷”,可以“升天达地”,安阳市小屯村古老的“五圣庙”里有“土地爷”,即是古代社神崇拜习俗影响的例证。又如古代称皇帝、国王为天子,其仪容为“天表”,其宫殿为“天阙”,其听闻为“天听”。道家称顺自然之道的人为“天人”;人年五十称“天命”;人的自然年寿称“天年”;人本来的良知称“天良”;自然法则为“天理”;古称不居官位因德高而受人尊敬者为“天爵”。
  殷人用殉人或献牲来崇拜上帝、天地和自然神。这种祭祀形式在今天早已废除了,然而上古先民崇拜天地和自然神的祭祀仪式已演变为后世的民俗文化。如北京的天坛、地坛就是明清两代皇帝用于祭天祭地,祈祷丰年的建筑。至今安阳市所辖的农村修建住宅时,在堂屋墙上都要建天地壁龛,有的还敬立如甲骨文“示”字形的牌位,神位上写着“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每当新春佳节或婚礼之际,民间偶有举行隆重的拜天地仪式。这些都是上古天地崇拜的遗风。
  总之,我们吊古时,不要忘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道,即泛指物质的、自然的客观规律。这里所展示的“祭坛”遗址,并非要人们信奉上帝,迷信鬼神,而是希望它能启迪今天的国人和观光者,崇尚自然,尊重科学,以人为本,保护人类懒于生存的生态环境;人类属于天地,然而,天地不只属于人类,天地本来属于众生。要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这古老的天地“祭坛”时常沉默不语,但它具有如《庄子》所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魅力,我们要记住中国先哲们的训迪:天高听卑,地厚载福。天无私覆,日月无私烛,地无私载,所以长久也。
       5. 专业分工的手工业作坊
  除了宫殿宗庙夯土基址外,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还发现了殷代手工业作坊遗址。因其位于小屯村附近,被命名为小屯东北地铸铜遗址、小屯村北制玉作坊、花园庄南地制陶作坊遗址。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以外,也发现了多处手工业遗址,以所在的当今村落命名,如苗圃北地铸铜手工业作坊遗址、薛家庄铸铜遗址、大司空村制骨作坊遗址、北辛庄制骨作坊遗址等。
  商代为青铜时代,王室和贵族控制的最大的手工业是青铜铸造业。青铜铸造业可分为冶炼和铸造两大类。目前尚未发现商代的开采矿和冶炼的遗址。铸铜遗址在殷墟发现数处,以苗圃北地铸铜遗址为最大,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此作坊有铜锭、熔炉、炼渣、陶范、陶模及制范模的工具等。
大陶范

鼎外范殷墟苗圃北地铸铜作坊遗址出土的大陶范与鼎范
玉鳖与石鳖

石鸭
        小屯北地制玉石器作坊出土的玉石器。1975年发掘,此遗址出土的玉鳖、石鳖和石鸭头、颈、背、腹等不同部位,利用玉、石料的不同天然色彩雕琢而成,创作出中国最早的“俏色”作品,使艺术美与天然美融为一体。作品反映了殷代工匠们高明的琢玉工艺。

      6. 祭祀门神的渊源
  门户是进出住宅建筑的唯一通道口,也是家宅、宫殿、宗庙之仪表。自人类结束穴居野处的原始生活,有了居住建筑以后,门户的建造就受到特别的重视,总是将其置于建筑物正面的主要部位并加以美化。
  上古先民认为“万物有灵”,门也不例外。商代后期皇宫守卫制度的完善,产生了门卫之神。甲骨文中记载的“门示若”,就是殷人祭祀门神的占卜,“门示”为门神之主,“若”有顺利、平安之义,意为门神可以保佑人们平安无灾。殷王不仅有祭祀门神的习俗,还要在营建宗庙时于门内外瘗埋殉人和犬,以保卫宗庙和祖先的灵魂安全。


甲骨文“门示若”(殷人祭祀“门神”习俗的记载)

乙二十基址M389号祭祀坑跪坐的人骨架(这是守护殷代宗庙门旁的武士,手持石戈武器。)

乙七宗庙基址里的M167祭祀坑的武士,这是守护殷代宗庙的武士,手持虎纹盾牌和青铜戈武器(复原展示)。

乙七宗庙祭祀坑用犬祭祀的遗迹,古人称宗庙祭犬曰“献”。
  在殷墟乙二十仿殷大殿前所保护的宗庙地下建筑遗存,其西门前的M389号祭祀坑1.7米深处,发现一具跪坐的人骨架,身高约70厘米,面向东南,左手内似握有红朱色土,不知何物。另外,在宗庙的门与门之间的紧邻房檐下的夯土里还埋有祭祀坑。如M414号祭祀坑也有一具跪坐殉人,手持白色大理石戈,身上佩带贝币144枚。人骨之东有一犬骨。M335、411等祭祀坑里也埋有殉人和犬。其中的M335号祭祀坑,深约2米,殉人面南而跪,人骨上涂红色朱砂,下有绿色土(食物遗迹),殉人手持白色大理石戈,人的身右侧堆有贝币139枚。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这些殉人生前可能为职掌“驱鬼”之官,身上的贝币供其在冥间使用,犬为宗庙用的警犬。
  殷墟宫殿宗庙区门内外的殉人、殉犬遗迹,是商王朝森严的门卫制度的再现,也与古文献和甲骨文记载的“祀门”之礼相吻合,对后世的祭祀门神的习俗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安阳市所辖林县东寨村一带,以前不仅家家户户贴门神,而且在腊月三十至正月十六期间,要在院宅大门内的过道上横置“绊鬼棍”(以桃木棒为上),此为门神的守岁镇邪的法器。今天农村的老户人家还有此习俗。而民间至今仍流传的除夕贴门神、春联、红纸葫芦、五月初五端午节在门口插艾等习俗,可以说都是商代先民祭祀门神的遗风,它所反映的安全防范意识还是值得称誉的。
      7、夔鋬象牙杯 用具

 
      夔鋬象牙杯。高39.3厘米,杯身似觚,通体雕刻繁缛精细的饕餮,夔纹等纹饰,并镶以绿松石。雕刻因料造型,巧具匠心,精美绝伦,堪称艺术瑰宝。
      1975年发现的小屯北地制玉作坊,也是一处由殷王室控制的重要作坊。在其两座建筑基址中,一座为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出土了大量的石璋残片、铜刀、铜镞和制作精细的小型玉石雕刻品;另一座基址中出土了600多件锥形石料及260余块长方形磨石残块。
  从殷墟发掘可见,商代手工业生产是较发达的,规模大而较重要的有青铜器、宝石器、玉器、陶瓷器、车辆、骨角象牙器、纺织、皮革和漆木器等制作业。这表明,商代的手工业不仅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而且各专其业,在同一部门中也有了较细的分工。
  商代的手工业,有王室、贵族的手工业和民间的手工业两种所有制,其中王室和贵族手工业是专业手工业,而民间手工业则可分专业和副业两种。学者研究认为,古代以氏名官,如索氏为绳工氏族,长勺氏和尾勺氏为酒器工氏族,陶氏为陶工氏族,施氏为旗工氏族,繁氏为马缨工氏族,锜氏为锉刀或釜工氏族,樊氏为篱笆工氏族。由此表明,在殷代不仅手工业有较细的分工,而且有些家族已世代从事某一职业。
  殷墟甲骨文中的“多工”或“百工”,应是直属于殷王室的手工业工人。在殷墟出土的大量制作精致的青铜器、玉石器和象牙器等,都是这些百工制造的。如中国最大的青铜炊煮器——司母戊大鼎、中国古代最大的“蒸锅”——妇好三联甗、中国最早的“汽锅”——好汽柱甑形器、中国最精美的石制古乐器——龙纹和虎纹石磬、中国最早的俏色玉石器——玉鳖和石鸭、中国最精美的大型石制建筑装饰——石虎首人身兽爪圆雕等,都是古代先民精心设计和制造的,这些器物不仅是中国之最,也是世界上罕见的珍宝。

      (三)祭祀场
  在商代,每当祭祀时商王都会把人像牛、羊、猪等牲畜一样供奉给祖先和神灵,这种制度被学者们称为是人牲制度。被杀的人牲绝大多数为战俘,少数为奴隶。商王和贵族奴隶主在祭祀祖先、祈祷神灵佑护、建筑宫室和求年问雨时都要用人牲,这里也就成为商王祭祀祖先的一个大型公共祭祀场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戒”。随着墓主人的安葬,祭祀杀牲仪式逐渐开始。这里是当年商王祭祀先祖的祭祀场所。在王陵大墓的周围,共发现2000余座祭祀坑。   在商代,每当祭祀时商王都会把人像牛、羊、猪等牲畜一样供奉给祖先和神灵,这种制度被学者们称为是人牲制度。被杀的人牲绝大多数为战俘,少数为奴隶。商王和贵族奴隶主在祭祀祖先、祈祷神灵佑护、建筑宫室和求年问雨时都要用人牲,这里也就成为商王祭祀祖先的一个大型公共祭祀场所。里面埋葬着大量祭祀牺牲的遗骸。其中仅1976年发掘的191座祭祀坑中,就发现1178具人骨架。据不完全统计,殷墟甲骨文中有关人祭的甲骨有1350片,不辞1992条,共用人牲13052人。在祭祀活动中,还有是相当一部分是用动物作为牺牲使用,被称为兽祭坑。1976年春发掘的兽祭坑,里面埋葬的都是墓主人生前所使用过或喜爱的动物,主要有马、牛、羊、犬、象、猪、狐等,其中马有117匹。

     (四)中国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第二个王朝,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古国相比较,殷墟的青铜文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以青铜礼器为基础,发展成为一套以等级为核心的礼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这在世界青铜文明中是绝无仅有的,体现出独特的东方色彩。殷墟出土青铜器种类繁多,器形厚重,纹饰繁缛,铸造工艺高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尤以王陵遗址出土的司母戊大鼎最负盛名,大鼎高达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它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原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鼎造型庞大雄浑,纹饰精美细腻,通体以雷纹为底纹,饕餮纹、夔纹为主体装饰,给人以稳重、庄严而又神秘的感觉,是古代科技与艺术、雕塑与绘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五)54号凹形遗址

  54号基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基址濒临洹水西岸,整体呈凹字形,缺口向东。包括南、北、西三组基址,这些房基构成半封闭状的建筑群,面积达5000平方米,结构严谨,构思精巧,已具备了中国“四合院”的雏形。该基址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宫殿宗庙区内发现的最重要的建筑基址。

      四合院雏形
  凹字形基址(又名54号基址),是近50年来殷墟宫殿区内最重要的发现。它位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乙组基址东南,于1989—1996年发掘。基址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包括北、南、西三排夯土建筑基址,其中北排房基长60余米,宽7.5米;南排长75米,宽7.5米;西排长50米,宽7.5米。三排建筑基址的整体呈凹字形,缺口向东,濒临洹水西岸,构成半封闭状的建筑群。学者研究认为,该基址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是中国传统四合院的雏形。


“凹”字形基址出土的铜盉及铭文“武父乙”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凹”字形(54号)
基址发掘情形(局部)
  以上三排建筑中,北排是主要建筑,基址之南有五个门和台阶,东北还有一角门。基址上发现了许多柱洞或柱础石,还发现祭祀坑等建筑遗存。在基址内出土铜盉一件,鋬下有“武父乙”三字铭文。此器的发现对于考证该基址的年代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可称其为“镇宫之宝”。该铭文当指殷代国王武丁之父小乙。据此推测,该房基的年代不晚于武丁早期。
  此宫殿遗址既是武丁祭祀其父小乙的宗庙之地也是其任用奴隶出身的傅说(yuè)为宰相的办公场所。《史记?殷本纪》就曾记载了武丁任傅说的故事,武丁即位后,想复兴基业,思贤如渴,为寻求辅佐大臣,三年不语,幸好一天夜间梦见自己得到一位圣人,名字叫“说”。他审视群臣百官,皆非梦中之人,于是派小臣设法去民间寻找,果真在“傅险”之地找到了“说”,“说”是一个正在版筑(夯土术)的奴隶。后经武丁与其交谈,发现他胸怀大志,德才兼备,有度德量力,治理天下的才能,即是梦中之“圣人”,于是拜其为宰相,傅说辅佐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追朔历史,商朝早有任人唯贤的光荣传统。商朝的第一位国王商汤为消灭暴虐无道的夏桀,就曾起用了奴隶出身的伊尹为宰相,灭夏建立了商王朝,这也是古代最为典型的任人唯贤的故事。伊尹在《咸有一德》古训中劝勉商的后世子孙时说:“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意思是:国王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可以胜任为辅佐君主的左右大臣。这就是“任人唯贤”成语的最早出处。
  为什么此凹字形基址南、北、西三排夯土基址呈现的是三合院,却要说它是中国传统四合院的雏形呢?理由有三点:其一,据有的学者推测,凹字形基址的东边缺失的原因,可能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因当地农民起土或被洹水冲刷毁掉。其二,2002年在距殷墟小屯村西南约2公里处的北徐家桥村北,考古发现一处规模宏大、建筑群体密集、建筑形式独特的商代四合院式夯土建筑基址群。四合院构造由门、阶、庭、堂、厢等几部分组成,整体平面呈回字形。发掘者认为,该建筑很可能就是殷商时期某一阶段某个族的核心建筑遗存。其三,据安阳市洹北商城宫殿区1号基址发掘报告显示,基址平面也是回字形四合院式建筑(四周是建筑主体,中间为庭院)。由此可以认为,这是中国的四合院建筑在商代皇城的早期形态。
  以上殷墟和洹北商城考古发掘的四合院夯土建筑基址,是商代重要的考古发现,它对于研究中国传统的建筑布局模式和民俗文化都有重要意义。这种建筑风俗至今仍在一些城镇乡村流传延续。     (六)中国最早的车马遗迹——殷墟车马坑
  殷代车子是木质结构,主要由舆、轴、轮、辕、衡、轭构成。由于深埋地下,年长岁久,出土时木质部分已全部腐朽,仅存遗痕和青铜饰件。考古工作者根据泥土中保留下来的车子轮廊,成功地对它们进行了剥剔和清理,经过复原,使距今三千年多年前的殷代车子再现于人们眼前。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但由于受当时发掘技术的限制,都未能将坑中的木质车架清出。1953年在殷墟首次成功清理出商代车子的残迹,搞清了车子的大体结构及部分构件的尺寸。殷墟发现并清理的多座车马坑以及道路遗存,展示了我国古代道路交通的基本雏形,对研究商代社会的阶级、等级关系、亲族制度、埋葬习俗及工艺水平等,都是极重要的研究资料。华夏幅员广袤,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由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它是国人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形象的商代交通史话
  中国幅员广袤,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尚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而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就成了中国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
  殷墟宫殿展出的六座殷代车马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和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分别在安阳刘家庄北地、南地和孝民屯东地发掘的,商代道路遗迹则是在滑翔学校南地发掘的。这几座车马坑,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展示价值。


殷墟车马坑展厅全景

殷代道路遗迹

殷代马车的结构图声绘色 (杨善清绘)
  在古代,制车是一个集大成的工艺部门。研究证明,殷代的马车造型美观,结构牢固,车体轻巧,运转迅速,重心平衡,乘坐舒坦,显示了殷商时代的文明程度和科技水平。
  这些车马坑每坑葬一车,其中五坑随车皆葬两马,四坑各葬一人。经鉴定,殉人中多为成年男性,另有一少年男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
  甲骨文中的“行”字,写作形,像道路四达的十字交叉路口。甲骨文中从“行”字的字很多,学者们发现有120多个,可见当时人们对道路的重视。殷墟遗址内发现的马车,两车轮的轨距一般在2.15米至2.40米。据此推测,商代道路宽度一般应在3米以上,宽者应在6米以上,如殷墟展厅陈列的殷代道路双轨车辙痕迹模型。
      殷墟考古资料研究还表明,商代水陆交通并举,陆道可乘马车、牛车或骑马,陆道与水道相交处,或架设桥梁而过,或乘舟通行,遇水浅可持杖或置石块跨越。陆行乘车,在商代不是人人都能享用的,一般只有国王或贵族才可乘车而行。由于车的贵重,它也成为古代统治阶层权势显赫的象征品。殷商时期曾有不少被人们驯化或殖养的象,役象和乘象出行自非难事,文献所谓“商人服象”应该说是可信的。甲骨文“为”字写作形,即示以手牵象的情形,也是殷先民驯象之佐证。
  殷墟车马坑为后人提供了一部形象的商代交通史话。为了便于游客参观,殷墟展厅还将车马坑的发掘概况、铜车饰及车子的结构、用途和御马系驾法等有关知识作了具体介绍。
  有关古代马车的结构,顺便讲一下,圣人老子和孔子曾凭借“车”的某个构件的特殊形态、特殊部位和功能来“寓车教人”。
  《老子》云:“三十条辐集中到一个毂(即车轮中心轴穿过的圆木),有了毂中间的空隙,才有车的作用。”这是老子借用车毂结构形体的外实内空,来讲解道学的哲理,借有形之车毂来喻无形之道。因此,我们不要把天地间自己看来“无用”的,都看成没有用的就好了。如宇宙空间这么大,不要认为自己所需的空间很小,就可以对其余的空间任意污染。
  又如孔子当年借用类似殷代的古车来教育他的弟子,做人要守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大车,谓平地运载货物的牛车;小车指供人乘坐的马车。輗和軏是指车辕与车衡(辕端的横木)相连接的关键。车衡的两端系缚“人”字形轭,并驾在牛或马的脖子上。然后用绳子将其与车舆(箱)连结起来。当牛或马拉车时,全靠畜力凭借连接车衡、辕上的关键(輗或軏)牵引车向前运行。但是,如果没有輗或軏这一关键,车就不能运行。所以孔子说:“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教育他的学生和后人,做人要守信,言必信,行必果。
  老子、孔子说“车”教人的典故,对后世中国传统的车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成语有车笠之盟、乘车戴笠和学富五车……可谓殷代马车,承载着华夏文明,永远昭示着厚重的文化
       (七)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标志着已进入了成熟阶段。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中国古代甲骨占卜有着悠久的历史,殷墟时期则是占卜最盛行的时期,商王和贵族几乎每事必卜,占卜成为商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甲骨的纳贡、收贮、整治、钻凿及占卜方法、程序和卜辞的语法、辞例等形成一套严格而有系统的制度。据甲骨文记载,殷代已有专门掌管占卜和纪录的贞人,见于卜辞的贞人约有上百人。占卜涉及内容包括祭祀、天象、年成、征伐、王事等,甚至于商王游猎、疾病、做梦、生子等。商代以后,甲骨占卜逐渐失去了其显赫地位。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见证了已经消逝的商代占卜制度,为研究中国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目前殷墟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现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其书体虽然又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书体的演变,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下来,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甲骨文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由甲骨文演变发展而来的汉字,在传播华夏文化、促成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妇好墓

妇好鴞尊

妇好跪坐玉人

妇好铜镜


玉象 装饰品
  长6厘米,高3厘米。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玉象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堪称商代玉器的精品。
妇好三联甗 青铜礼器
架长103.7厘米,通高68厘米,总重138.2公斤。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此器设计巧妙,制作精美,下半部“长方形器身”为“蒸锅”,利用上升的蒸气,可以同时蒸熟上面“三个甗”(三铜蒸锅)内的食物。

  著名的妇好墓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该墓南北长50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墓室有殉人16人,并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并出土海贝6800枚。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根据该墓的地层关系及大部分青铜器上的“妇好”铭文,考古学者认定墓主人为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         中国最早的巾帼将军墓
  殷墟妇好墓(五号墓),位于宫殿宗庙遗址的最西边,发掘于1976年春。据妇好墓出土的铜器(含武器)铭文和甲骨卜辞等文物考证,在这里埋葬了三千多年之久的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将军——妇好。
  妇好之名,在商代国王武丁时期的卜辞记载中至少有一百七八十条以上。她是武丁的配偶,生前深得武丁的宠爱,曾多次带兵征伐四方,并参与国家大事、主持祭祀等等,地位相当显赫。每逢征战凯旋,武丁都带朝中官员出城迎接,并给予贺功。

妇好墓圹复原   墓圹深7.5厘米,已深入水面之下1.3米。墓圹内有木椁和木棺,因在潜水面下,且大部已腐朽。此图为木椁全景。木椁上有红黑相间的“彩绘”。随葬品由上层1米至底层共分9层,以第9层的器物最多。
  

妇好墓随葬器物层

妇好龙纹大铜钺

妇好虎纹大铜钺

铜多钩形器 兵器 此器是中国最古的“十八盘武艺”中的“挝”,即“飞钩”。是古代的“软器械”,钩柄之上的环,可系绳索,手持绳的一端,将另一端的飞钩掷于稠人中,急牵挽之,可钩取敌人。
     
磬折曲内式戈 长38.5厘米


铜器上的“妇好”铭文

妇好墓享堂


      甲骨文中有关妇好的卜辞,大体有如下一些内容:一是妇好率兵征伐方国,还有“打埋伏仗”的记载;二是为妇好征集军队,所征士兵少者三千人,多者上万人;三是为妇好的怀孕、生育和有子卜问;四是妇好主持祭祀先王先妣仪式;五是为妇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卜问;六是为妇好死后进行祭祀等。这些卜辞所反映的妇好的显赫地位,与安阳殷墟发掘的妇好墓的情况相当。妇好墓内出土的钺、戈、镞和“飞钩”等100余件武器,更是女将的佐证。
  在妇好生前使用过的武器中,最为奇特精美并能象征其权力的要算两个大铜钺了。两件铜钺的形状基本相同,但纹饰有别。一件(标本799号)重9公斤,另一件(标本800号)重8.5公斤。妇好能使用如此重的大钺,可见其力大过人,武艺超群。最重的799号钺,钺身两面靠肩处均饰行虎朴人头纹,人头居于两虎之间,更显示出大钺的威慑和神秘,钺身一面中部有铭文“妇好”二字。800号钺,肩下面均饰“一头两身”的龙纹,龙鼻中央有铭文“妇好”二字。妇好将她的名字铸在大铜钺的龙鼻之上,其用意可能有三:其一,铭文“妇好”当系作器者自名,以示所有;其二,龙可以辟邪,是吉祥的象征,龙鼻更是吉处;其三,在古代,钺曾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可见妇好作为巾帼将军的地位非同一般。
  妇好墓出土的随葬器物极其丰富精美,总数多达1928件,其中铜器468件、玉器755件、石器63件、宝石制品47件、骨器564件、象牙器3件、陶器11件、蚌器15件。这些器物造型美观,工艺讲究,反映了武丁时期文化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有重要价值。
  在妇好墓出土的468件铜器中,有礼器210件。按照它们的用途,可分为炊煮器、食器、酒器和水器四类。除礼器外,还有编铙等乐器,锛、凿、刀、铲等工具,镜、匕等生活用具,钺、戈、镞等兵器,以及马饰、虎形工艺品和一些杂器。这些青铜器制作十分精美,尤其是司母辛大方鼎、三联甗、偶方彝、鸮形尊、汽柱甑形器等更是其中的上品。值得注意的是,在210件礼器中,有190件铸有铭文,其中一半以上铭文为“妇好”;其余铜器有可能是妇好的母族为她所作的祭器,也可能是他国的统治者向殷王室献纳的贡品。据统计,妇好墓内出土的青铜器总重量在1600公斤以上,实属惊人!
      玉雕阴阳人与古代养生术
  殷代玉雕“阴阳人”,是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十多件玉石人物雕像中最珍奇的一件。这件淡灰色的玉雕“阴阳人”(标本373),男女同身**,一面为男性;另一面为女性,作站立状。寓意玄妙,十分惹人注目。笔者将此件玉雕“阴阳人”的特殊神态联系中国古典气功和先秦《行气玉佩铭》等文物进行考证,研究发现,玉雕“阴阳人”的特殊神色、形态,似彭祖气功导引站桩功,寓意着古代的养生之道。
  杨善清考证认为,以上这件玉雕“阴阳人”是殷代先****用男女同身**的特殊艺术手法,以显示人体“小宇宙”也要阴阳相交才有生气的道理和古人“道(导)引”习练气功的深奥内涵。玉雕“阴阳人”的气功导引神态表现比较隐晦,如闭目(垂帘)、面含微笑属“调心”;耸肩,屈膝,两脚与肩同宽属“调身”;关于玉雕“阴阳人”的“调息”,可以从其所显示的“调心”、“调身”的最佳神态推测,玉雕“阴阳人”的“调息”也是最佳状态。现揭示出玉雕“阴阳人”的调心、调身、调息,这“三调”正是现代养生学者所说的气功导引“三要素”,也是古代彭祖气功道(导)引最基本的方法。
  以上所说“阴阳人”似“彭祖气功导引站桩功”,这里顺便谈一点寿星彭祖的有关情况:据古籍记载,相传殷王帝辛曾在殷都宫殿内向彭祖问道,彭祖借故不告。殷王又诏采女前往问道,采女“年二百七十岁,视之如五六十岁”。彭祖认为采女的根底好,于是就将道引(亦称导引)养生延年益寿之法传给采女。此故事久远,很难考证。但彭祖其人,在先秦典籍中经常出现。据《辞海》“彭祖”条说:相传彭祖,姓钱名铿,颛顼玄孙,生于夏代,至殷代末,寿八百余岁(一说寿七百六十七岁),旧时因以彭祖为长寿的象征。推想当时殷王将彭祖召进宫殿内,学习养生之术,也是有可能的。笔者考证。殷墟妇好墓玉雕“阴阳人”确似彭祖导引站桩式,此玉人以其隐晦的神色奇特的形体和姿势,寓意着古代养生的玄妙法门。


玉雕“阴阳人”
玉雕阴阳人,高12.5厘米。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
      古代人跪坐,也与养生导引行气有关。古代养生者跪坐调身称“危坐”,后世有正襟危坐之成语,实为危坐的引申义。甲骨文光字写作 ,《说文》:“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笔者在研究古代养生术时,将《神仙传》所记述彭祖危坐导引行气,与殷墟出土的多件殷代跪坐的玉雕人像和甲骨文'光’字一并研究,非常有趣地发现,甲骨文“光”字,正是古人跪坐习练气功时头部发光的象形字,此光字也是彭祖危坐练功导引时的情景写照”。佛教学者也有光头之说,又称背光、后光。现代人体科学称之为辉光,此头光是人体高频电场反映的结果。甲骨文光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头光显示记载。

      (九)YH127甲骨窖穴

  殷墟宫殿宗庙区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甲骨窖穴。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50000片,震惊了世界。最著名的有YH127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穴。YH127甲骨窖穴发现于1936年,位于宫殿宗庙区中部偏西,共出土刻辞甲骨17000余片。这些甲骨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祭祀、田猎、农业、天文、军事等,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      中国最早的甲骨文档案库
  YH127甲骨窖穴是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重要遗迹之一,于1936年6月12日殷墟第十三次发掘中被发现。在甲骨文发掘的历史中,YH127甲骨窖穴的甲骨出土数量最多,刻辞内容也最丰富。此甲骨窖穴形状规整,万余片甲骨集中堆放,并具有许多特点,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的最大成就,为甲骨文和殷商史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在甲骨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YH127甲骨窖穴被人们称为“中国最早的甲骨文档案库”。
  YH127甲骨窖穴的发现,颇有几分神奇色彩。1936年3—6月,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殷墟进行第13次发掘。当时在殷墟宫殿宗庙区除发现其他遗迹外,还发掘了127个窖穴(或灰坑),其中YH127是田野考古发掘遗迹的编号:“Y”代表殷墟,“H”代表窖穴或灰坑,“127”是这次发掘的窖穴或灰坑的序号,亦即总数为127个中的最后一个序号。前100多个窖穴一般多是灰坑(殷人的垃圾坑),有的是存放粮食的地下仓库,粮食已变为绿色的灰土。但就在这次发掘的最后一天,又是最后一个窖穴,却发现了一万多片甲骨。如果提前一天收工,当年就不会发现这个窖穴了。


YH127甲骨发掘装箱前的“灰土柱”(1936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区发现的YH127甲骨窖穴,此窖穴中的“灰土柱”内叠压着1万余片甲骨文。这是出土时的情形)


YH127甲骨发掘后装箱由窖底向窖上运行情况

Y127甲骨窖穴复原全景——中国最早的档案库
     “简册形”甲骨片,此片甲骨是根据YH127甲骨窖穴出土的有孔椭圆形龟甲复制的,窖内有几片这样的甲骨,由此而知,“殷人也可能将甲骨穿成简册”。甲骨文册()字,像以竹、木简编成册的“简”,而甲骨文典()字,像双手捧册读书之形。后世形容勤奋读书的成语有“韦编三绝”,即指读简册(书)的次数多了,编连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多次。
  于窖穴里全是密集的甲骨堆积层,坑内只能容下两人工作,当时就钉了一个2米见方的大木箱,将甲骨连灰土套入大木箱内,运往南京,在室内发掘。经清理,共发现甲骨17096块,其中完整的龟甲就有300多版,卜骨8片。这是甲骨文发掘史上的奇迹,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最大的收获之一。
  YH127甲骨窖穴保护与展示工程,综合了中国和联合国国际古迹理事会等来殷墟考察的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对该窖穴的考古发掘现场作了部分复原,并将YH127甲骨叠压层遗迹作了整体复原展示。
  有学者认为,这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档案库,是商王占卜后有意埋藏在这里的。窖穴内的万余片甲骨与一具人骨架叠压在一起,那具人骨可能就是当时管理甲骨之人,即甲骨档案员。2005年9月,世界文化遗产评估专家金秉模先生在参观完殷墟YH127甲骨窖穴展室后,也称誉说:“这是人类东方最早的档案!”

      (十)乙二十仿殷大殿


1926年5月“乙二十基址”考古发掘情形

仿殷大殿

  乙二十仿殷大殿是在乙组基址上复原的其中一座,它东西长51米,由于东侧的20米地下尚未发掘,所以只复原了西侧的31米,是宫殿宗庙区主要建筑之一,该建筑以黄土、木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坐落于厚实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房基置柱础,房架用木柱支撑,墙用夯土版筑,屋顶覆以茅草,正如《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式的建筑风格,造型庄严肃穆、质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宫殿建筑特色。整座建筑规模巨大、左右对称,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审美意趣,集中体现了殷商时期的宫殿建设格局、建筑艺术、建筑方法、建筑技术,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

      (十一)乙七基址


乙七祭祀坑遗址

  殷墟时期以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制突出表现在丧葬和祭祀制度中,在营造宫室宗庙等建筑时,要举行一系列非常血腥的祭祀仪式,借以除妖避邪,镇宅安居。殷墟发现的大量的人祭和人殉的遗迹,为商代晚期大规模的人祭、人殉现象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乙七基址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基址为商代宗庙建筑遗址,规模宏大,推想其地面的建筑也定为不凡。宗庙建筑一般要经过奠基、置础、安门、落成四个步骤。(1)、奠基:地基夯成后,在基址挖坑埋狗,重要的建筑兼埋儿童,这是奠基仪式;(2)、置础:在夯实的地基上放柱础石,起到加固柱子和防止腐烂的作用,这是要埋入牛、羊、狗三牲,有时也加用人牲。然后填土夯实。这是置础仪式;(3)、安门:在门槛前后左右挖方坑,分别埋置看门的侍卫1——3人,皆跪仆相向,手执铜戈、盾牌,防卫目的异常明显,这是安门仪式;(4)、落成:整个建筑完成后,要举行隆重的落成仪式,这时的用牲种类多,规模大,有时要杀掉上百人,连同牲畜,车辆,整整齐齐埋在建筑物旁。在乙七基址之南曾发现成行的密集小葬坑和车马坑遗迹,有北、中、南三组,仅在中组80座祭祀坑中,就发现人牲390余人。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早期大量地使用“人祭”与“人殉”的野蛮残酷的祭祀和殉葬方式,在殷墟时期达到了极致。


        二、殷墟价值
  2001年殷墟以最高票数名列“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榜首。 根据最近的考古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殷墟遗址的面积超过36平方公里,其中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是核心区域,并被同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国际上被承认的、没有争议的中国最早的文明是商代。殷墟不是一座简单的建筑物,它是一座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礼仪中心,是一个王国的缩影。这就是殷墟之于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和独特地位。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从1928年由中国学术机构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开始,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的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为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提供了坚实证据。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这些宫殿宗庙建筑,以黄土、木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其建筑多坐落于厚实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房基置柱础,房架多用木柱支撑,墙用夯土版筑,屋顶覆以茅草,造型庄重肃穆、质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宫殿建筑特色,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   

        1937年以前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宫殿宗庙遗址又陆续发现了著名的小屯南地甲骨窖穴、妇好墓、花园庄东地H1甲骨窖穴、54号基址和花园庄M54号墓等。在宫殿宗庙遗址的西、南两面,有一条人工挖掘成的南北长1.1千米, 东西长0.65千米,宽10-20米,深5-10米的巨型防御濠沟,其东、北两端与洹河的河曲相通,将宫殿宗庙遗址环抱中间,构成了严密的防洪、防御体系,与宫殿宗庙遗址浑然一体,起到了类似宫城的作用。甲骨窖穴主要分布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50,000片,震惊了世界。最著名的有YH127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穴。YH127甲骨窖穴,发现于1936年,位于宫殿宗庙遗址中部偏西,共出土刻辞甲骨17,000余片。小屯南地甲骨窖穴发现于1973年,位于小屯村南部,共出土刻辞甲骨5,000余片。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穴,发现于1991年,位于宫殿宗庙遗址东南部,共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刻辞甲骨500余片。这些甲骨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祭祀、畋猎、农业、天文、军事等,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被称为中国古代乃至人类最早的“档案库”。 
        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以宫殿宗庙建筑和王陵大墓为代表的商代建筑,树立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和皇家墓葬的典范。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甲骨上,发现了目前中国文字体系最早的证据,至今仍为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殷墟文物和以人祭、人殉、车马殉葬、兽祭等为代表的殷墟丧葬习俗,为商代晚期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的证据。1928年开始的殷墟考古发掘,是中国国家学术机构第一次全面负责、中国学者独立主持的考古发掘,培养了一批考古学者,殷墟也成为中国考古学的摇篮。
        三、殷墟与甲骨文
  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甲骨文的发现,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广德说,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           目前,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其中约有1500个单字已被释读。3000多年以来,甲骨  甲骨窖穴内发掘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走遍华人社会,即使方言难以交流,方块字写在纸上,一目了然——亲不亲?文字根!
        四、殷墟与青铜器
  青铜器世界独一无二          “殷墟出土了大量青铜器,这么精美的青铜器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谈到殷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周室主任杜金鹏这么评价。  杜金鹏说,安阳殷墟在1978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青铜容器4000余件,这些青铜器中,司母戊鼎是殷墟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实际上,安阳其他一些证据证明,这并不是殷墟最大的青铜器物。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安钢进行考古发掘时,曾经发现过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工厂,那个工厂现场有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内范,而这个内范表明它是一件圆形青铜器,这个圆形青铜器的口径达到1.6米,比司母戊要大得多,这样来讲,如果它是一个圆形的鼎,那比司母戊鼎壮观多了。           这种规模、体型的青铜器要进行铸造必须有一批熔化青铜器的炉同时工作,而且有大量的铸造工人,这个浇铸是不能间断的,能把各个工种有机协调起来,可见当时的社会组织已经非常严密。           殷商的青铜加工业发达           但安阳周围并没有高品位铜矿以及冶炼青铜所必需的锡铅矿石。有学者推测,当时的工匠们已经学会了在矿石的产地进行冶炼粗加工,然后把加工过的粗铜、粗锡、粗铅运到这里,进行配比熔炼。当时的铜矿很可能采自江西、安徽等长江流域一带,而锡、铅的矿藏则主要在江西一带。有学者推测,商代频繁的战争,可能也与争夺矿产资源有关。           商代的石器与玉器亦可谓琳琅满目,殷墟出土的玉器体现出中国青铜时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想像力。学者们认定,殷墟出土的玉器,其原料大都为新疆的和田玉、辽宁岫玉!那么可以这样设想,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有通往新疆的“金石之路”了。这可要比始于公元前二世纪的“丝绸之路”早1200多年!
        五、 罕见墓葬
  “殷墟作为非常明确的商代古都,这个证据是非常充分的。”刘庆柱说,殷墟有好多东西是中华民族的基因。           刘庆柱说,殷墟考古发掘70多年来,发现墓葬计8000余座,包括王陵和大量族墓,其种类有带墓道大墓、长方竖穴墓、无墓圹墓及祭祀坑等,这在世界其他文化遗址中是少见的。这些墓葬等级森严,随葬礼器的大小、形制、组合、数量更是代表墓主人的不同等级和身份。殷墟的王陵大墓,规模宏大,杀殉众多,礼器精美。妇好墓的随葬品达1928件,而平民、奴隶则随葬品很少甚至没有。           刘庆柱说:“在殷墟的墓中,有4个墓道的是王墓。王为何要用4个墓道?这是在喻示着'地上是四方,地下是四方,四方都归我管’。换句话说,王埋在地下也要控制四方。   
  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博士率领的考古学家,在殷墟的东北方探明了一座面积470多万平方米的洹北商城,其中仅一号基址长度就有170余米,面积达1.6万平方米,不仅是夏商周三代最大的单体建筑,甚至可谓历代宫殿之最!它的建筑面积相当于六七个故宫太和殿的面积总和。           在洹北商城发现的1号宫殿建筑基址,是继1999年发现400多万平方米的商代城墙遗址后,又在该城内南北中轴线偏南位置,发掘出的一座回字形巨大宫殿建筑遗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代夯土建筑。           唐际根博士说,洹北商城及其中轴线附近夯土建筑群的发现,在考古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考古工作者通过多年野外调查,分析大量古文化遗存和古地貌资料后,发现的一商代都邑遗址,填补了以郑州二里岗为代表的早商文化和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间的空白,从而完善了商代的编年框架。           目前,考古人员已发现宫殿宗庙建筑110余座。这些建筑成组排列,或为宗庙,或为社坛,已具备中国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规划雏形。           六、殷历法为农历所沿用           据徐广德研究员介绍,殷墟时期的自然科学技术在很多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甲骨文的记载表明,殷人已能够准确地记录日食、月食和星象,并对超新星等天文现象有了较早的认识。殷历法采取阴阳合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并采取增加闰月的方法,解决了与回归年实际太阳日的矛盾。这些方法仍为中国现行的农历所沿用。   在数学方面,殷人已有了个、十、百、千、万等数字概念,并采用了十进位制。           在医学方面,商代晚期已能认识人类的10多种疾病,除用药物治疗外,还能应用针砭、按摩等治疗方法,达到了较高水平。           考古发掘表明,殷墟时期的手工业空前发达,不仅门类齐全,而且工艺水平极高。一些主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如青铜冶铸、制玉、制陶、制骨、制车、纺织等都已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其中这一时期的白陶、原始瓷等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殷墟出土的商代马车,已经使用了大量青铜构件,独辕双套双轮,结构精致复杂,体现出高超的机械、青铜铸造等复合技术。           殷墟时期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发掘过程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发现中药店中所售龙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即甲骨文),意识到这是很珍贵的文物,于是开始重金收购。1900年,王懿荣的甲骨转归了刘鹗所有,他的亲家罗振玉得知这些甲骨来自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于是多次派人去那里收购甲骨,并对其上文字作了一些考释,认为小屯就是文献上所说的殷墟。其后,王国维对这些甲骨文上的资料进行了考据,进一步证实这里就是盘庚迁都的都城。           1928年到1937年,为了寻找更多的甲骨而开始进行发掘。中央研究院组织考古队对殷墟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后来由于抗日战争而停止,1950年起又重新开始发掘工作。           1928年10月13日,受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委派,董作宾与临时工作人员开始对殷墟进行试掘,在18天的发掘中,共出土有字甲骨800余片及铜、陶、骨、蚌等若干,一个有别于传统史学与金石学的中国现代考古学时代由此开创。同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的李济担任史语所考古组主任,并于1929年春主持殷墟第二次发掘,这也是殷墟首次正式发掘。 1931年,国内首次将地层学原理应用于高楼庄后冈发掘,厘清了殷代、龙山和仰韶文化发展序列。1934年至1935年,侯家庄西北冈商王陵区被发现,墓坑棋布、文物宏富,轰动学界。1936年殷墟第13次发掘,考古队员在一处编号为YH127的窖穴中发现了形状规整、数量庞大、积叠有序的甲骨,这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为甲骨文和殷商史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材料。1950年,武官村大墓发掘,成为新中国首次殷墟发掘。1976年,小屯西北地发现商王武丁配偶“妇好”之墓,保存完好,极富学术价值。到1986年,已经对十几个点进行了20多次的发掘,获得了刻字甲骨15万片左右。
        最新发现
  殷墟发现的甲骨中已经辨认出5000多个单字,能够认出来的的汉字大约1700多个,甲骨文中所记载的资料将中国的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现代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中演变而来的。而且对于甲骨的研究,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问——甲骨学。           目前所探明的殷墟范围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4公里,洹水从中间穿过,面积约有24平方公里。这一范围是商朝的青铜器和甲骨出土最为密集的地方,有许多遗址和墓葬,其中洹水南岸小屯村东北是殷墟的中心。宫殿和宗庙都集中在这里。他的外围是一些手工业作坊。洹水北岸武官村一带则是历代商王的王陵,共发现了13座大墓,其中一座空墓推断是纣王所建,因为国破身亡不能入葬。           在陵墓中发现有很多的殉葬人群,体现了当时的丧葬习俗。在王陵区编号1001的大墓中,殉葬了墓主生前一支不少于68人的田猎队、18匹马,殉葬的领队是贵族出身,因此这个领队自己还拥有两个殉葬者。殉葬者最多的是王室宗庙祭祀坑,有近600人殉葬。大多都是被斩首、腰斩、断肢甚至肢解后扔进来的,其中还发现有1周岁左右的婴儿也被殉葬。
        八、入选世界遗产
  1976年,在小屯村北面百米处,还发现了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出土器物1928件,其中青铜器468件,同时还出土755件玉器,将近7000件海贝。           另外,在王陵的东边出土了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为止所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小屯村西北200米处有一条巨大壕沟,认为是人工挖掘的防御设施。           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87年在古老的洹水岸边修建了殷墟博物苑。它占地100多亩,就建在殷墟的宫殿区遗址上。它是依照甲骨文的“门”字形,用几根雕有商代纹饰的木柱和横梁结构而成。苑中建筑由著名的古建筑家设计,严格地构筑在原建筑的遗址上。每座建筑都采用了重檐草顶,夯土台阶,檐柱上雕以蝉龙等纹饰图案。殷墟博物苑不仅展现了殷代王宫殿堂的布局与建筑,而且还具有园林特色。同时,它也是集考古、园林、古建、旅游为一体的胜地。           正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13日一致决定,将中国安阳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安阳殷墟由此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1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殷墟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对中国来说很不平凡。童明康认为,相对于寺庙、建筑、石窟等可视性遗产而言,殷墟作为中国重要的考古遗址申报世界遗产非常不易,因为很多东西都埋藏在地下,申遗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次申报成功说明,殷墟在文物保护和展示方面的努力不仅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同时也为中国类似文物的展示和保护树立了典范。           中国安阳商代遗址又名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东起郭家湾,西至北辛庄,南起刘家庄,北至后营,东北至三家庄,长约6公里,宽约5公里,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殷墟的总体布局以小屯宫殿宗庙区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形放射状分布,是一座开放形制的古代都城。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殷墟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童明康说,殷墟作为中国重要的考古遗址是最早的都城遗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殷商时期的文字已相当成熟,所确立的古代都城制度、礼制、丧葬制度等也都直接影响后世几千年。           继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前一天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河南安阳殷墟又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有33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