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小龙电影极地皇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及其解决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8:09:51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182 更新时间:2011/9/9 20:29:47    热     ★★★
“逆反心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常常会遇到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极大地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展开,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1]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切实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大课题,积极预防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及其表现形式
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些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对一些理论,老师越是强调,学生越是不以为然;老师越是表扬某个典型,越是有人不买账而故意疏远;越是批评某人所犯的错误,反而引起一些学生的推崇和争相模仿;越是不准干的事,越是有人偏要做,如此等等。这些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态处理问题的态度和行为,就是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指的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因自身固有的认知结构与教育者所传递的认知信息相矛盾,进而产生的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独立情绪和态度反应。[2]这一心理的存在不仅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会影响到青年大学生的人格社会化进程和心理健康发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青年大学生表现出的逆反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抵触心理。具体表现为受教育者对各种政治学习和教育活动存在厌烦、冷漠和反感情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唱高调、讲空话,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学不学无所谓,听不听没关系。
第二,对思政教育所提倡和鼓励的内容不以为然甚至有时故意反其道而为之。具体表现为对学校所提倡的偏不践行,而对学校所不提倡、不允许的东西却偏偏去“尝试”和“对着干”。
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表现出敏感与对立情绪。具体表现为常常对外界刺激异常敏感,对来自领导、教师、同学、家长的热心帮助,总有一种心理上的对立和反感,往往要拧着劲、对着干。
逆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极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严重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研究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而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就成为摆在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逆反心理形成原因
逆反心理的产生是由主客观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造成大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因素
首先,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更新滞后,未能做到与时俱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渐呈现出来,例如分配失衡问题、贫富差距问题、贪污腐败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必然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各种影响,引发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无产阶级的先进性、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正确性等问题的重新思考。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这些问题做出正确而科学的回答是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然而,目前我们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却未能做到及时更新,个别教育内容甚至严重滞后于时代,教师运用这些理论对现实理论和热点问题的解答也多停留于理论分析和口号上,难以深入实质,无法让人心服口服,其结果不仅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会使学生真的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体主义的正确性等问题产生怀疑。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时机运用不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而大学生的思想是非常活跃且富于变化的。不同特点的受教育者、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问题,应该选择运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即使是对于应该接受的信息,由于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引导时机、方法和场合的不当,受教育者也会“紧闭心扉”,予以抵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方法仍停留在强制性单向“灌输”的阶段,对学生进行“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不注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调整教育方法和引导手段,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造成了学生的反感与抵触。个别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专注于用某些“大道理”规训学生,空洞的说教多于启发,严厉指责多于耐心疏导,这种颐指气使的方法不仅无助于学生接受教育信息,反而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中某些机制僵化有待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思想品德修养,培养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提升自身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的必要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应成为大学生“心向往之”的一门课程,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中存在的若干机制的僵化不完善,使思想政治教育背离了其原本的目的与旨归,也使学生丧失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兴趣。比如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机制都是通过统一考试,依据分数来判断学生的政治及道德水平,虽然这种外在的强制性机制是促进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单纯的强调外部机制的强制性反而会对学生主观的学习动机产生损害,学生往往错误的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学分,与自身素质的提升关系不大,久而久之,自然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漠不关心,产生厌烦情绪。
最后,少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有限,难以做到为人师表。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教给学生道德知识,更是要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践行其所接受的道德知识。这一目的决定了思政工作者不仅应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者,更应以身作则地教会学生在社会现实中如何实现道德要求。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具备心理学、伦理学、领导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而且还要在日常的生活中严于律己,身体力行,成为道德实践的榜样与楷模。如此才能有足够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引导学生进步。而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现状来看,仍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不足,在进行思想教育时,缺乏理论性和艺术性,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思想中的疑难问题;个别老师言行不一,宽于待己严于律人,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有的老师处理问题方法简单手段粗暴,常常伤害学生的人格自尊。这样的教育无疑会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引发逆反心理。
2.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
心理是对客观环境的反映,青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与社会环境中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密切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体制转型之中,社会经济成分和利益格局多元分化,就业形式和社会组织形式日趋多样,生存情境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对人们原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伦理观念产生冲击。现在的青年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盲目崇拜权威、书本、传统,而更注重自身的需要与追求,课堂知识对学生的影响只具有相对而不再具有绝对意义。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和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青年学生通过网络、社会传媒等渠道获得信息的比重日趋增加,而网络信息传播的“低门槛”以及大众媒体所追求的“轰动效应”,又使得大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庞杂芜乱、良莠不齐,各种文化模式并存,这对他们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相应的法制建设也不健全,社会贫富分化、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泛滥。这些社会不良现象经过网络和媒体的放大,同我们进行的正面思想教育内容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必然对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巨大冲击,使世界观、人生观尚不成熟的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失去信任。
3.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
逆反心理的诱发往往与教育对象的人格特征有关,对于自尊心强烈的人来说,其诱发的可能性更大。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心理断乳期”,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和力量,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地位和能力,自尊心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希望能够自由地处理自己所遇到的各种人生问题,对来自家庭与学校的管理与约束往往产生抵触情绪。另外,这一时期的青年学生,智力活动中的批判意识在不断觉醒,思想上常常对周围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行动上也常常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性。加上缺乏实际生活的锻炼,社会阅历浅,人生观和心理情感还不稳定,导致他们很容易出现言行偏激,引发逆反心理。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逆反心理的存在,极大地妨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解决逆反心理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置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回应社会现实所提出的各种新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说服人,提高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理论要说服人,不仅要科学准确,而且要能够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因此,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够为学生所接受,首先就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弄清他们最为关心、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之为切入点,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受到学生的真正欢迎。
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在理论上回应时代发展所提出的各种现实问题。针对学生所关心的社会问题以及所疑惑的社会现象,在实事求是地讲清楚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对他们进行耐心的讲解,力争使内容充实、材料新颖,既有理论高度,又能为学生答疑解惑。
2.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形象与综合素质
科学的教育方法是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改进教育方法。首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投入感情因素,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感情是心灵沟通的桥梁,研究表明,感情的深度与逆反心理的强度成反比,感情越深逆反心理就越少,教育效果就越好。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在尊重、理解、关怀、激励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对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心理上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双方在情感上产生互动,思想上产生共鸣。实践证明,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投入充分的情感和热情,以积极地态度真正实现尊重教育、关怀教育,就能增强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另外,改进教育方法,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善于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科学发展的相关成果开展网络教学;借助认知心理学理论分析学生认知心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一个优秀的教师善于通过对学习、工作环境的积极设计创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情境,从而在最合适的时机、场合对学生进行教育,有效提升教育效果,克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腻烦与抵触。
思想政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行为举止也完全处于学生的注视之下,正如列宁所说“教育者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4]可以说,思想政治教师是广大学生直观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窗口”,他们的形象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而思政教师的形象又是其道德品质、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外在反映。只有言行一致、知识渊博、情操高尚的思政教育者,才能得到学生的信服,而表里不一、不学无术的教师则很难得到学生的信任,其传播的知识也必然受到质疑。所以,思政教育者必须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时时注意“躬省自身”,检讨自己的行为,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真正做到“学为师范,行为世范。”同时,还要注意学习各个学科的新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逻辑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使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心悦诚服的接受教育。
3.用科学的理论学说和思想观念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克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它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提供了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对于学生增强政治信念,坚定政治方向,克服政治学习中的逆反心理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看法来分析、处理问题,他们才能对我国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认清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支流,对当前的社会形势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因此,一定要注意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的思想,增强其政治理论素养和社会分析能力,克服思想上的困惑和对社会现实的质疑,进而消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
同时,依托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基本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的品德,增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能够以积极地心态、持久的热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消除心理上的抵触情绪。
4.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和人格塑造
逆反心理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学生心理的不成熟,要解决这一问题,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必然途径。首先,要帮助学生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自我,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与不足,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其深刻体会到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管理对其成长带来的帮助,消除对学校教育活动的抵触与对立。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恰到好处的指引与教导,做到“教而不训”,“引而不发”,在不触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完成教育任务。
另外,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其形成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心理脆弱、人格障碍和情绪极不稳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其克服心理困难,顺利实现人格社会化;对于思想偏激、批判意识强烈的学生,要加强正面教育和耐心疏导,使其能够辩证的看待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对社会现实有一个正确而理性的认识。
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增长见识、启迪思维,消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偏见。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政治思想基础好了,思想路线端正了,心理素质提升了,就能从根本上消除逆反心理产生的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