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独立营电视剧39集:刘金国的故事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3:37:44

刘金国的故事




本报记者 静冬 文/图


壹  清贫身世

1 小港村53号

    春寒料峭,三五成群的村民悠闲地在村头晒着太阳。
    这个位于碣石山脚下,滦河北岸的小村落,就是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现任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的故乡——— 河北省昌黎县小港村。当地人把村名中的“港”字读作“甲”,正是这个发音让记者几次三番问路都遭遇障碍,倒是一提“刘金国”便轻松搞定。“一点不夸张地说,方圆百里这个名字无人不知,这是家乡的骄傲啊!”村民董老汉说。
    “刘金国,是在我们村土生土长的。当年他在村里当过民兵副连长、村支书,那时候我才10来岁。”现任小港村村支书董兆海告诉记者,他们这个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从滦河泛洪区搬迁过来的,当年刘金国带领村民修的防洪小围坝至今还在。
    刘家兄弟姐妹6人,刘金国上面有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两个弟弟一直在小港村务农,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都已嫁到外村,也在务农。老父亲刘保江十几年前因肺癌去世,母亲陈会英和二儿子刘金平住在一起。
    小港村53号,三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青砖老房。2月7日,农历正月十六。记者推门进来时,81岁的陈会英老人正在锅台前烧饭。
    得知记者的来意,老人连忙起身给记者又是倒水,又是削苹果。“你们知道么?金国他一直就不愿意我接受任何采访。可看到你们在大冷天这么远地赶来,忒辛苦!我怎么也得和你们唠两句。”老太太拉着记者的手,“不过你可得记住,一定不能夸大,咱就是有啥说啥。”
    陈会英老人说,今年春节刘金国工作忙没能回老家看望她,他让儿子刘帅回来陪奶奶过年并带来一万块钱。“他在电话里跟我说,岁数不饶人,儿女尽孝不能拖啊,手头再紧也要给老妈挤出点钱来,电话里一再嘱咐我要吃好、穿好。”
    “我知道金国没钱,他到北京公安部后给他分的房子,听儿媳妇说他还贷了40万元的款呢。”老人告诉记者,刘金国这么多年就没攒下过钱,但即便是过去工资很低的时候,他也会在逢年过节时寄点钱回来,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他宁可自己紧着点也不忘尽孝心。
    陈会英老人住在东屋,大火炕上是老人收拾整齐的被褥。屋里唯一像样儿点的家具就是一口老式大板柜。墙上最显眼儿的位置挂着个大镜框,里面镶嵌着好多照片,其中刘金国的最多。“孩子们都在身边,就金国常年在外。闲着没事时,我就爱看看相片。”说着话,老人眼圈有些泛红。
    当晚,陈会英老人和二儿子一家人吃的是油煎剩饺子。“现在的日子比过去好多啦,几乎每天都是大米白面的。但吃剩下的饭菜,从来舍不得浪费。这顿吃不了,下顿接着吃。”陈会英老人说,至今她也这么教育儿孙们,“糟蹋一粒米,我心里也不踏实。”

2 疙瘩汤里不见疙瘩

    刘家曾经的清贫,在小港村一些老人的记忆里是很真切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正在村里当村干部,那时候全国经济都不景气,我们村更不例外。用‘穷得丁当响’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现年77岁的张中智老人回忆说,刘金国的父亲年轻时身体就不太好,一干活就喘,家里的农活主要靠媳妇陈会英,而陈会英又得带孩子,6个孩子肩挨肩的一串。在那个靠劳力挣工分的年代,没有壮劳力的刘家的境况可想而知。
    张中智说,在1960年前后,周边各村都有饿死人的,而刘家却安然无事。这个功劳得归功于刘家的“能人”陈会英。作为一个妇女,她不但要挑起男人的重担,能砌墙能赶车;而且还要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把院子和当街扫得干干净净,每个孩子还能有麻线纳底的鞋子穿。
    “那时候,家里粮食不够吃,孩子们正在长身体。我就想着法让他们吃饱。”陈会英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吃疙瘩汤,她做了一大盆里面全是萝卜丝几乎看不见几个小玉米面疙瘩的疙瘩汤。当时才五六岁的刘金国,端着饭碗哭着喊,“妈妈,我吃疙瘩。妈妈,我要吃疙瘩。”陈会英用勺子在盆里翻了个遍,除了萝卜丝还是萝卜丝,她的眼泪不由自主地往盆里“吧嗒吧嗒”地掉。

3  捕鸟解馋不偷瓜

    59岁的村民刘志敏,是刘金国的儿时玩伴,而且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同学。至今他还记得,当年,他和刘金国一起到野地里打鸟的情景。他们用自制的夹子,四处寻找麻雀或野鹌鹑的踪迹。“金国的技术最高,并且每次都能有收获。然后,我们就找来干柴,在野地里烧着吃。”刘志敏告诉记者,现在回忆起来还觉得特解馋呢。
    “在那个困难时期,有孩子常去生产队的地里偷瓜吃。可刘金国就是饿急了也不去,他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捕不到鸟,刘金国就带着孩子们到滦河里捉泥鳅。”刘志敏回忆说,在南套小学读书时,他俩在同一个班,刘金国是班长。“他一直比我聪明,学习总是全班第一。”刘志敏记得特清楚,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刘金国就能指着远处的碣石山,一字不落地背诵曹操的《观沧海》。
    算起来,刘志敏长刘金国两岁,但按村里的辈分,他还得叫金国为叔。“几十年前的事情大都记不太清楚了,但我这个小叔的人品,一直是我说给儿孙们的样板儿。那天中央台播放‘感动中国’颁奖晚会,我把孩子们都召集到了一起,认认真真地从头看到尾。”
    从村民兵副连长到国家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始终没忘记童年的玩伴刘志敏,每次回老家总要顺便看看这个发小。这常常让刘志敏感动不已,“这么多年,真的一点没忘本啊,还是平民本色。”

4  小大人“喜头”

    在母亲陈会英的眼里,刘金国和别的孩子相比,懂事儿明显早得多。
    上小学时,刘金国和同龄人相比个头偏矮,但因为是长子显得“特稳重”。放学回家,不用家长催促,他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然后就背上大竹筐去地里拾柴或搂草。他从不和姐姐或弟弟妹妹们攀比,总是尽力地替家里分担劳动。“这个孩子,是最没让我操心费力的一个。”陈会英老人颇为感慨地说。
    按照当地习俗,端午节家家都要包黏高粱米粽子。除了有传说中纪念屈原的意义,更有寓意“日子红火步步高升”的意思。陈会英记得,有一年,因为家里米少,粽子叶也不够,就象征性地包了几个来过过节。等粽子一出锅,孩子们呼啦一抢而空。唯独金国站在一边没动,他拿着一个剩玉米面饼子,在旁边就着大葱有滋有味地啃。
    “他不是不爱吃粽子,而是好事他知道让着别人。你说我也没文化,也没怎么教育他。这孩子天生就这脾气。”直到今天,儿子成了“感动中国”人物,陈会英老人依然坚持说,“金国有啥啊,其实他就是这个脾气,从小对物质要求就特别淡。”
    刘金国的大姐刘金兰,比金国大两岁。小时候姐弟俩在一起玩的时间最多。“那时候,生产队每年在农闲的时候,都会往各家各户分配剥花生种子的任务,记得我们一家老小坐在炕头,点着昏暗的油灯剥花生时,几个小弟弟小妹妹们看着花生仁馋得直流哈喇子,有的实在按捺不住就趁着大人不注意偷着往嘴里塞。这时金国就会大喊‘不许吃!这是公家的种子,吃一粒明年就会少收一捧。’他就像个小监督员,谁也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让刘金兰至今不解的是,一个当时只有10来岁的穷苦孩子,怎么会有那么高的觉悟?
    刘金国在家里有个小名叫“喜头”,小时候农村有些重男轻女,尤其是在劳动力严重缺乏的家庭。刘金国的父亲刘保江当年是老民兵,在解放昌黎时曾经是支前积极分子,后来身体一直不好,干些重体力活有些力不从心。在刘保江看来,家里添个男丁必定是个头等的“喜事”。所以刘金国就有了这个充满寓意的小名。“可这个小名,还给弟弟刘金国带来过麻烦。”刘金兰回忆说,当时外村有个特别调皮的大孩子好打架,在替别人出气时,来村里说找一个叫“喜头”的,正好碰到放学回家的刘金国,同学们一喊他小名,这个外村的大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刘金国给揍了一顿。后来才知道村里还有个叫“喜头”的,打错人了。“当时我知道这事儿特生气,拉着弟弟就要找那人算账去,结果弟弟却开导我说,姐姐算了吧,人家又不是冲着我来的,只是一个误伤。”
    后来陈会英知道这事后,心疼得直落泪。但他还是夸奖了刘金国:“喜头,好样的,是妈的好儿子。咱们不打架,永远不做欺负别人的事。做人就走正道没亏吃,这样永远没人敢欺负你。”
    听着母亲的教导,刘金国使劲地点头。在刘家的6个孩子中,刘金国长得最像母亲陈会英,性格娘儿俩也最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