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铁城女表光动能手表:修琴师:就做“精细的木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2:17:45

就做“精细的木匠”
张裕 朱宁  文汇报2012-02-18头版

  “伊瑞”,是黄国瑞开在长乐路上的一家弦乐器制作坊,前半间会客,后半间用来制作和修理提琴。在后间忙活半天,他终于端出两杯热气腾腾的现煮咖啡,记者却一眼盯上了他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发红、开裂。黄国瑞笑笑:“天天跟木头作伴,木屑吸走了手指上的水分,太干燥的手指就会这个样子。做琴的人,其实是木匠——‘精细的木匠’。”

  说话间,沿街的门被推开,上海交响乐团首席李沛裹着风雨走进来,来取修好的小提琴。黄国瑞说:“琴没啥问题,我换了把弓就能拉了……”

  黄国瑞更爱做琴。不过,卖琴维持不了作坊的生计,要靠修琴的收入贴补。中国的职业乐手,肯花大价钱买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小提琴,对国产琴大多淡漠。黄国瑞则坚持“货与知音”,不愿“贱卖”了那些融进自己心血的琴。

  好在10年前他买下了这个70多平方米的商铺,高昂租金的压力得以免除。只是,稍作盘算就知道,乐器作坊这点收入,远比不上租给人家收的租金。可他就是不租:“不叫我制琴、修琴,等于抽走了我生命的唯一寄托,岂不把我废了?”

  

制琴师傅心底多半压着音乐梦

  年少时,黄国瑞学过4年小提琴。做音乐家得有天分,上了台还要“人来疯”。生性羞怯的他,早早就发现了自己容易怯场的大忌,却一直不舍得放弃练琴。他的音乐梦,后来到底还是让一位修琴师傅给打碎了。14岁那年,黄国瑞去上海音乐学院修琴。修琴师傅毕庶东听了听他拉琴,兜头泼过一盆冷水:“你根本不是这块料。还是早点改行,跟我学修琴吧。”

  虽然不情不愿,黄国瑞还是跟着毕庶东学了两年。用从工地上捡来的木板,他也做出过两把小提琴,当然只是样子看着像,只能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之后,黄国瑞进了上海提琴厂,正式做起了“精细的木匠”。可他心底那个被压着的音乐梦,总会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爬出来。在提琴厂呆了8年,黄国瑞终于等到了上海电影乐团招人的机会。改学吉他的他,在那儿圆了梦。

  忆起往昔,他万分感慨:“其实许多制琴师傅心底都压着一个音乐梦,他们最听不得别人议论——这人没本事干音乐,现在在做琴……”所以,倘若有了圆梦的机会,一些制琴师傅就会奋不顾身扑上去,不惜丢掉手艺。

  然而,天分不够到底是做不成音乐家的。黄国瑞抱着吉他弹了6年,毕庶东师傅的话总在耳边萦绕。学制琴的第一天,师傅就对他说:“人要认清自己,要做自己能胜任的事。拉琴不行,就做琴。做不了琴,可以做琴盒、做松香。你爱小提琴,小提琴也总会给你口饭吃。”当了6年演奏员,黄国瑞终于认了:制琴、修琴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1995年他东渡日本,钻进东京的琴行里“回炉”。

  

这制作里藏着多少难解的奥妙

  当时国内制琴的人,总喜欢带点神秘地念叨小提琴的法国风格、德奥风格、意大利风格,而一到东京黄国瑞就发现,这些在这儿已经统统融合在了一起。

  他一点点摸索复杂的小提琴制作工艺,尤其那些直接影响音质的关键步骤。由面板、背板、侧板组成的琴身,是小提琴的主体。面板的材料必定是云杉,由两块板拼接而成。好的小提琴背板,用槭木制成,形状与面板完全相同。面板和背板的表面中央呈隆起的拱形,要用带圆弧的圆刨,一点一点刨削而成。面板和背板有弧度,可使小提琴共鸣良好,发音洪亮;当隆起较高时,声音明亮而柔和。隆起多高最好?黄国瑞答:“这没有定规,全靠制琴师傅自己把握。”

  制作低音梁,也是一道关键步骤。通常用精选的云杉制作的低音梁,长度为琴身长的7/9,装在面板左侧,略斜。装上了低音梁,面板就能整体均衡地振动了。

  而小提琴音质的好坏,音柱才是关键。音柱是用云杉制成的小圆棒,装在面板和背板之间。法国人称它为“灵魂”,日本人则称为“魂柱”。一把小提琴,只有装上音柱才能发出有灵性光辉的声音。没有音柱的小提琴也能发声,但声音如同敲击一个壶时听到的,空虚而缺乏穿透力。制作并安放音柱的过程,充满玄机:音柱的长短,全凭制琴师目测,却容不得有半毫米误差;安放的位置稍有改动,小提琴的音色竟会有天壤之别。

  黄国瑞感叹,这小提琴的制作里藏着多少难解的奥妙!不仅琴身、低音梁和音柱,就连琴身上油漆的硬软、琴弦张力的大小,也会影响音质。

  

修琴的最大乐趣是探那些名琴的底

  对黄国瑞而言,制琴是爱好,修琴是养家糊口的营生。制琴,让自己陶醉;修琴,要让提琴的主人满意。

  不过,修琴却也充满乐趣。黄国瑞说,最大的乐趣就是探那些价值不菲的名琴的底,打开它们,探寻其中的奥秘:一样的云杉和槭木,制琴大师是怎么给了它们灵性的?

  他也会谢绝一些送上门来的生意。“国内乐团的乐器,大概因为是公家的,那些演奏者一点不爱惜,有些送来维修的提琴,肮脏不堪,甚至砸碰过。我很胸闷,他们怎会如此忍心!对这种客人,我都提醒他们——下次不要再来了。”

  修得最多的是琴弓,这是易耗品,尤其琴弓上的马尾,如果演奏频繁,每隔1-4个月就要更换一次。好的马尾产自加拿大、法国和意大利,进口到中国十分昂贵,1公斤得一两万元人民币。国内制作坊一般用内蒙古产的马尾,但粗细不均、脆而易断。黄国瑞说,如果用显微镜观察,会看到马尾上布满了细小的倒刺,正是这些倒刺与小提琴琴弦摩擦,使琴弦振动。马尾要擦上松香才能演奏,松香擦少些,小提琴的音质更圆润一些;但擦得太少,马尾的损耗就厉害了。一把新装了马尾的琴弓,几个月后马尾上的倒刺会被磨平,弓在弦上容易打滑,这时就该换新的了。

  本报记者 张裕 朱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