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黎明下载: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六大原则//如何科学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7:02:13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六大原则 //如何科学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02-18 09:23:27 http://www.gmw.cn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0发送给好友

    近日,光明日报连续刊发包心鉴、杨永志、王虎学等学者的文章,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这一主题进行交锋式探讨,引发学界高度关注。笔者认为,根据价值观形成的自生自发性和主观提炼性的双重特点,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严格遵循价值观形成的一般规律,坚持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一是必须符合人类共同价值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人类价值观的异类,不是脱离人类共同价值观而存在的;相反,它是内含并反映人类共同价值观要求的,是人类共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充分内含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内容,才不至于与人类共同价值观发生冲突,成为一种狭隘的价值观。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能够为人类共同价值观注入新的内容,推进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发展。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新型的价值观,如果不能给人类共同价值观注入新的内容,它就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价值观。

    二是必须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体现。在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的DN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充分内含社会主义的DNA,才可称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因为这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区别其他任何价值观最根本的问题。今天,我们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必须通过精深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总结,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核充分地揭示出来,最终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指导和价值准则。

    三是必须继承中国传统价值的精华。如前所述,任何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特定的社会场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明确理想和价值追求的民族,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并且总结出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传统价值观,成为引导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能割断历史,必须从传统价值观中吸取营养。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价值观毕竟是传统社会的产物,传统价值观所内蕴的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带有传统社会不可克服的历史局限。因此,传统价值观不能照搬到现实的中国社会中来,必须结合现实中国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以获得新生。

 四是必须适应中国现实发展的要求。我们今天提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并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启灵魂深处之革命,说到底是中国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那么,中国现实发展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呢?现实中国来源于传统中国,但又不同于传统中国;现实中国已经融入全球化的洪流,但又不同于现代西方社会。同时,现实中国又是一个新旧杂陈、变化频繁的转型社会。如此多样性、变异性的时代,既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时代素材,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五是必须适应社会主义未来发展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发展的社会,是与时俱进的社会。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具有前瞻性,以便适应社会主义和人类未来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发展的理念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高远的视野,要凝练出真正有长远指导意义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力求把握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惟有如此,才能凝练出适应社会主义和人类未来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六是必须具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价值观是用来引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因此能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概括和呈现出来,成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传统社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之所以能够形成凝聚力很强的社会,除了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的聚合力外,就是经过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精心凝练,形成了人们喜闻乐见、耳熟能详“仁、义、礼、智、信”价值观概括。当下,我们要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经过精心的思想概括和语言提炼,坚决杜绝生僻拗口、复杂繁琐的表述,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喜闻乐见、耳熟能详、便于识记的新话语。

    总之,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非易事。这不仅因为价值观形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而且更在于这是事关中国、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大事。因此,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谨慎从事、从容进行。但是,任何价值观都是先哲们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精心凝练而成的。因此,我们要保持积极有为的态度,集合相关研究力量,紧密联系社会主义实践,根据上述基本原则的要求,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和话语凝练,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可以预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经过若干年的艰苦探索和积极实践,一种既是中国的、也是人类的,既是有历史底蕴的、又是反映现实需要的,既是适应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又是适应全人类长远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可以凝练出来。

    (虞崇胜 作者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何科学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2-02-18 09:21:28 http://www.gmw.cn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1发送给好友

    ●如同资本主义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进步性一样,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同样具有进步性。

    ●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价值观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虚伪性、唯心性和欺骗性。

    ●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既要肯定其进步性、现实性的一面,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大胆借鉴,同时又要进行彻底批判、坚决斗争、实践超越,揭示其在阶级性质上的虚伪性、反动性和话语上的霸权主义。

    胡锦涛同志在《求是》杂志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碰到的最直接、并共存于现时代的一种社会核心价值观。如何正确对待和批判借鉴这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科学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步性和虚伪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直接面对的现实课题

    一般的说,每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形态相对应,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五种从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的社会价值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直接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科学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直接碰到的、需要直接面对的现实课题。

    如同资本主义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进步性一样,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同样具有进步性,而且首先是因为具有进步性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同时,也正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专制社会、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大胆地采用了由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法国革命家罗伯斯庇尔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作为核心价值观。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英国的《人民宪章》,较为完整地表述了资本主义的这种核心价值观:人生来是自由的,权利是平等的;国家的主权在于人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政治上提出“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口号。这种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思想新价值观,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思想潮流和价值追求,并且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登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舞台,发挥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进步性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虚伪性则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另一面。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家以抽象的人性论为依据,以绝对的普遍性为方法,借助强势话语霸权,把“自由、平等、博爱”说成是代表整个人类社会普遍利益的“普世价值”,承载这些价值理念的资本主义制度,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发展趋势。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价值观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虚伪性、唯心性和欺骗性,因为在这些价值理念中,现实的个人利益往往被说成是普遍利益,因此“愈发下降为唯心的词句、有意识的幻想和有目的的虚伪”。他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平等、博爱”才可能真正实现。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并将长期并存的社会现实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辩证的科学态度

    马克思主义在科学考察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特殊规律的基础上,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结论。马克思同时也指出,资本主义的灭亡与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漫长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反映,必然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替代者。然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并将长期并存的社会现实,以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具有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替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也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和艰巨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既要看到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直接联系,又要看到二者在本质上的根本对立,采取辩证的科学态度。

    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理念,“首先由资产阶级思想家和革命家所采用”,并不意味着就是为资产阶级所专有。事实上,它最早是由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思想家和广大无产者所共同拥有的,属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共同的文明成果和理想价值追求。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陷,并不在于“自由、平等、博爱”这些价值理念本身,而在于资本主义赋予它的资产阶级性质及其抽象的人性论和虚伪性、唯心性、欺骗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彻底批判,并不是要彻底地抛弃和拒斥“自由、平等、博爱”这些范畴本身,把脏水连同孩子一块倒掉,而是要突破和超越资产阶级把自身少数人的根本利益冒充为人类普遍利益的局限性,彻底打破资本主义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话语专有权、话语霸权和话语垄断,剔除附于其上的资产阶级性质及其抽象的人性论含义和虚伪性、唯心性、欺骗性,赋予其以无产阶级本性和社会主义性质,把被资产阶级据为己有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核心价值观,还之以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与价值共识的本来面目和真实面目,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这些价值理念,使之具有真实性、唯物性和现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对抗又借鉴的并存状态和复杂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既斗争又融合

    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当代人类发展史上两种最基本的社会制度,也是两种最主要的价值体系,在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共存于人类社会。社会主义直接来源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目的在于替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必然既对抗又借鉴,而且对抗和斗争是主要方面。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无论从理论形态还是从客观现实上看,都不是抽象的对立,而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根本对立,是实实在在的两种思想体系、两种社会实践运动、两种社会制度和两种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对立,两者具有本质区别。

    这种对立,从社会主义产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息过。因为自社会主义思想萌芽之日起,就是以一种资本主义的对立面、替代者和“掘墓”运动的面貌出现的,就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殊死斗争,就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一种社会形态发展的本质变化要求。同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并将长期并存的局面,意味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还将会长期存在,有时还会表现得相当激烈。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毕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社会发展形态,而且是社会主义思想直接产生、形成、发展并脱胎为现实的社会发展形态,它毕竟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资本主义发展所形成的一整套核心价值观,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同样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明和价值共识的内容,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勇于面对、深入批判又大胆借鉴的价值资源。这就决定了两大核心价值形态之间在斗争中借鉴的并存状态和复杂关系。

    因此,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既要肯定其进步性、现实性的一面,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大胆借鉴,同时又要进行彻底批判、坚决斗争、实践超越,揭示其在阶级性质上的虚伪性、反动性和话语上的霸权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形成一套既大胆借鉴又科学超越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站在人类文明和价值观形态制高点的、具有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对抗又借鉴的必然和最终结果,只能是真实的、先进的、站在人类文明和价值观形态制高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代替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其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将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清醒的认识。

    (黄士安 戴木才 作者系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宣部政研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张丽娜]

相关报道:

·戴木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
·弘扬核心价值观 努力保持纯洁性
·独立自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六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