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父侵犯 爱情电影网:经典案例故事13 把难得钓到的大鱼放回湖里(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4 06:52:03

在奥普多湖的中心岛上,一个11岁的男孩常常坐在他家屋前的码头旁静心垂钓。

在开禁钓鲈鱼的头天晚上,他和父亲很早就来到了湖边垂钓。孩子把鱼饵穿在鱼钩上掷往湖中。当鱼竿被有力地牵动时,孩子知道有大鱼上钩了。父亲在一旁赞赏地看着儿子敏捷纯熟地收网。
孩子终于把一条大鱼提出了水面,呵!这是他见到过的最大的鱼!是条鲈鱼!

父子俩兴奋地瞧着这条大鱼。

父亲划根火柴看看表,整10点――离开禁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父亲看看鲈鱼,又看看儿子,终于说:“孩子,你必须把鱼放回湖里去。”

“爸爸!”儿子不禁叫了起来。

“我们还能钓到其他的鱼。”

“哪里能钓到这么大的一条!”

孩子举目环视,朗朗月光下看不见任何人,他又眼巴巴地盯住了父亲。但是他从父亲坚定的语调里明白父亲的决定毫无通融的余地。他只好慢慢从大鲈鱼口中拔出鱼钩,将它放回湖里。鲈鱼扑腾扑腾摆动了几下,消失在水中。儿子满腹惆怅,他想再也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以后,每当遇到有悖于良心道德的事情时,他眼前总是会浮现出那条大鲈鱼。

【心灵感悟】慎独是个人修养的高境界

把难得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而且是在在无人监督,无人察觉的情况下,而且文中的父亲,语调是坚定的,决定毫无通融的余地。这是难得的慎独精神,是个人修养的高境界。

能否放回鲈鱼是考验人格的试金石。在很多情况下,作什么事情,无论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没有人看见。可是,在我们心底,有一双眼睛在审视着你。

古人一直提倡“慎独”。慎独是个人修养的高境界,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是儒家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修养方法之一。其内容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中庸》:“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里的“独”,指个人独处;“慎”指小人谨慎。大意是说:一个人独处,在无人看见的地方要警惕谨慎,在无人听到的时候要格外戒惧,因为不正当的情欲容易在隐晦之处表现出来,不好的意念在细微之时容易显露出来,所以君子更应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把不正当的欲望、意念在萌芽状态就克制了。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慎独”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教育人,就是要培养他们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总是牵着他们的手走路,要让他们独立行走,使他们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我们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经历的情境问题,让学生续编故事,让学生思考当自己处于这种情境的时候,会怎么做?进而引导学生在诱惑面前,学会自律。比如:XX是班里班费管理员。这天,她准备把刚收齐的班费存到银行去。在去银行的路上,她看见有卖炸薯片的,这是她最喜欢的零食。她想买,可一摸口袋,发现自己没带钱包,却触摸到了班费,她……

再比如,XX父母为了保证他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规定每晚除新闻联播外,其他节目一概不准看。这天,XX作业特别多,他放学回来见桌上有个纸条,知道爷爷病了,爸妈去看爷爷了。吃完晚饭,他坐在桌前开始写作业。忽然,从邻居家电视里传来球赛的声音。“对了,今天有世界杯足球赛。”小球迷XX说。他想了想……

【相关链接】杨震的“四知”

东汉人杨震。据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字伯起,陕西华阴县人。少好学,博览经籍。五十岁以后才仕进,后来官居过司徒、太尉之要职。在他从荆州刺史迁为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县,“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遣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选自《德育智慧源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