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财险微门店:早教知识介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0:46:03
婴幼儿学习关键期分析
1. 感觉敏感期 (0-4个月)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杜曼黑白轮廓卡、大卡、歌曲VCD、激发挂图和早教挂图、越听越聪明、lala布书-五彩感官球、婴儿双语水果琴和戏水鸭子
2. 运动敏感期 (4-18个月)
  先练习颈部,练习抬头,翻身,起坐,翻滚,匍行,爬行,站立,行走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岁走
  a) 2-3月:从看手到玩手,开始手眼协调
  b) 3月:拍打吊球
  c) 4-5月:拿到静止和吊起物
  d) 6月:双手对敲,开始敲打玩具
  e) 7月:传手
  f) 8月:使用食指
  g) 9-10月:食指拇指捏取
  h) 周岁:套圈、投瓶、能够手握蜡笔
  i) 一岁半:穿珠,套塔,垒积木,学做手影和手指操,能用彩笔划线
  j) 2岁:镶嵌,拼图,学习各项常识,学习握笔画画
  k) 2岁半:用剪刀进行剪纸和折纸,进行复杂的手工制作,锻炼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学习画画,会用筷子,解系扣子
    l)3岁,用手灵巧地进行手工活动和玩彩泥,贴纸游戏(贴纸1、贴纸2、贴纸3、贴纸4、贴纸5)
3. 语言敏感期 (0-6岁)
  a) 0-1岁:语言前期,听音认物,称呼大人,进行杜曼数字圆点卡和识字卡的系统教学
  b) 12-20月:单词句期,单音表达,接触果蔬、自然、国旗等20项专项训练,积累尽可能多的词汇,动作帮忙,能学儿歌的押韵词,另外,立体书、翻翻书和游戏书能极大地培养宝宝的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开始英语听说训练
  c) 20月-3岁:词汇量增加,知识量加大,语言快速发展,开口说话,背诵诗歌儿歌,复述绘本童话和简短故事
  d) 24-30月:词饥,应进一步扩充词汇量、认知量和学习量,学得最快最多,需及时复习
  e) 3岁:给童话和故事结尾
  f) 4岁:会讲故事
  g) 5岁:讲故事有表情,演话剧
    h)6岁:会总结事情的发生经过
4、全脑开发敏感期:1-6岁时全脑开发的关键时期,左脑训练包括语言、数学、逻辑思维3大块;右脑训练包括创造力.想像力、认知力.感知力、记忆力.注意力3大块;
  a) 1岁:能够辨别一定数量的颜色、形状、方位、多少等,对相关词语能听音辨意。撕不烂、圆角处理、白卡纸材质的宝宝全脑开发卡和全脑训练卡专为这么大宝宝设计
    b) 2岁:具有对比能力和排序能力,开始训练注意的稳定性,幼儿全脑早开发(2岁篇)和小小智慧王(2岁篇)是不错的选择
  c) 3岁: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类能力,开始训练有意注意力和无意注意力,幼儿全脑早开发(3岁篇)和小小智慧王(3岁篇)是不错的选择
  d) 4岁: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开始训练无意再认能力和注意转移力,幼儿全脑早开发(4岁篇)和小小智慧王(4岁篇)是不错的选择
  e) 5-6岁:具有一定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判断推理能力,训练发散思维能力,眼力大挑战和全脑总动员适合这么大的宝宝,另外,宝宝要着手小学入学前的知识储备,早教直通车(语文入门和数学入门)经济实惠,内容丰富。
5. 次序和社会规范敏感期
  a) 1岁前后:生活习惯养成期,影响终身
  b) 7-8月:懂得抑制,懂得“不许”、“不能吃”等
  c) 1岁学走:喜欢同龄,信任父母,可以通过亲子共读物感召孩子
  d) 2岁:随大流,倾向群体,这时,用故事的方式进行情商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
  e) 2岁半:合作性游戏,如“过家家”,从中学会礼让、自律
6. 独立、自信、有责任感
  a) 1岁后:喜欢“自己来”,可安排一定任务,每天完成,培养责任感,
  b) 1岁半:自己如厕,从童话、故事读物中获取精神营养
  c) 2岁:独立吃饭,从2岁开始,用故事的方式进行情商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
  d) 2岁半:独立穿衣,帮助开饭、扫地、擦桌子,通过各种读物明白事理
  e) 3-4岁:买小东西,帮忙做家务
7. 阅读、书写等文化学习敏感期
  a) 1岁内:有图的故事书、儿歌,边听边看,用手指图,会指图答问题
  b) 2岁:重复听故事以至会背,认识故事书中汉字
  c) 3-3岁半:在认字基础上,自己阅读简单故事书,练习书写,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更多知识
  d) 3-6岁:文化学习,操作电脑,开始迷恋百科知识和十万个为什么
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的分享~
当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意向,如果这时幼儿的独立活动要求得到满足和成人的支持,将开始建立自我肯定情感,相反则容易产生退缩行为。大多数活动,包括学习,对于幼儿来说都是新鲜而有趣的,那么厌学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很可能是成人喜欢以“简单的命令”使然,孩子容易因此对劳动和学习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可见孩子的独立品格对成长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生存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幼教专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独立性,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重点培养自理生活能力。独立性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从2―3岁幼儿身心发展看独立性的表现
  一是,要求“摆脱成人控制”。
  2―3岁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的发展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他们喜欢到处看到处摸索,不要成人抱着,甚至不愿让人拉着手走路。他们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成人要他干的事,往往回答“不”。对自己要干的事又说:“我会,我自己来。”
  二是,由于手脚动作还不十分协调,走或跑容易跌倒,用杯喝水会泼翻,用勺吃饭会洒在身上。
这些现象通常被认为“不听话”、“犟”。
  三是,渴望与同龄伙伴交往。交往是幼儿的一种发展性需要,2-3岁的独生子女尤其明显。他们特别喜欢与邻里的小孩子玩,甚至会说“没人陪我玩,没劲”等。而父母往往以不放心、不安全为由限制他的交往。
  四是,2-3岁的幼儿对自已有点会但还不熟练的事情最感兴趣,喜欢自己反复做,如反复摆弄某一类玩具,重复进行一种游戏等。
  家庭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首要场所
  任何一个孩子,无论是独生还是非独生,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独立性同样不是与生俱来或自然形成的,而是后天塑造的结果。
  首先,珍惜幼儿自我独立性意向
  当孩子二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以第一人称“我”称呼自己,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性意向。心理学家指出:当幼儿的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时,幼儿就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否则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幼儿的独立性意向,给予热情鼓励和支持,使独立性不断发展。
  父母要根据孩子独立性的表现,抓住2-3岁这个关键时期,因势利导地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包括用杯喝水、用勺吃饭、小便、穿鞋袜、收拾玩具等。若错过时机,形成依赖和懒惰的习惯,改正就难了。
  其次,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在欧美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推崇“个人奋斗”、而不是依赖父母和其他人,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一出生就让他独宿一室,极少与父母同住。孩子刚学走路时,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
  在我国,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往往导致父母对孩子过度珍爱,这就产生了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的问题。为了安全和其他原故,很少给1岁内的孩子提供练习坐、爬、站立、行走的机会。孩子醒着时经常抱在怀里,或经常让他们躺在床上,或坐、站在带围栏的小床里。这种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实际上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机会,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父母应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不要压抑幼儿独立性活动意向,解放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为形成良好个性打好基础。
  再次,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
  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不要硬逼,让孩子做事尽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当众斥责孩子 “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这样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并非是娇惯孩子。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与父母非常合作,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家长不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另外,从兴趣上培养
  让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简单的命令,防止他们对劳动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幼儿对游戏活动有强烈的兴趣,让幼儿做些象征性的劳动时,要尽量游戏化,这样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加,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他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不爱劳动,害怕艰苦,怎么能够坚持独立性和自主性呢
掌握九大敏感期
  根据蒙台梭利对婴幼儿的观察所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九种:
一、语言敏感期(0-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呀呀学语的声音,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大工程,但幼儿却能容易地学会母语,正因为儿童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台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
  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三、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台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
  您也可以在家中用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
四、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边环境中的细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奥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时,正是您培养孩子巨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
五、动作敏感期(0-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台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六、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了明确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七、书写敏感期(3.5-4.5岁)
八、阅读敏感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等动作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使孩子养成爱书写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九、文化敏感期(6-9岁)
  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三岁,但是到了六至九岁则出现探索事物的强烈要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伸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