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恋爱都说些什么:方志修撰基础知识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48:12

         存史、资政、育人是一般历史研究的主要功能,教育志除了有这些基本功能外,还具有旌表功能,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宣传功能。教育修志是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大事,既关涉到如何对待历史,也关涉到将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发展未来的教育。所以教育修志工作本身不只是文字、篇章结构运用的问题,还是对人、对事、对待历史的方式和态度问题,是教育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唯有着眼于教育发展,编纂出教育理论观点正确、资料翔实准确、体例完备、文风朴实、语言流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佳志、良志,方可不辱修志者的历史使命。

一、教育志书的属性与定位

       1、教育志具有一般志书的特性。志书是公器,是资料性著述,资料性是志书的基本属性。大量丰富真实的资料是一部志书成功的基础,没有充分的资料就不能进行比较鉴别,就不会写出一部质量上乘的志书。资料性是其客观性的一面,著述性又体现出其具有思想性和科学性的人文性一面;志的著述性又不同于论文和小说,主要体现记叙性。志书最显著的三个特性是:资料性、科学性、思想性,此外还要有全面性、系统性、真实性、权威性、实用性等等。

       作为史、志、记、鉴、考、典中的一种,志的写作要求很高,它要求在一条确定的主线基础上对大事记和年鉴进行加工提炼,从而形成比较准确简练的记述文本。在已经出版的一些志书中,既有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未能收入,也有夹杂太多与科学性、思想性不相符的个人观点的问题,在教育修志中要尽可能减少这种遗憾。

     那么资料性与著述性是什么关系呢?志不是简单的资料汇集,不同于年鉴、百科全书、资料汇编,它是编纂者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编纂体例、记述方法来统率资料编写而成,所以具有著述性。资料性与著述性相比前者是第一位的,它决定了方志的基本特征和记述内容。为了适应内容上的需要,便于将资料分门别类的加以记述,也就产生了地方志这种特有的著述形式。

        为什么还要提教育志的科学性呢?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的科学性,要显示出对历史的见识。二是框架和篇目设计的科学性,特有的框架结构是志书科学性的具体体现。三是资料取舍的科学性。通常入志资料是所收集资料的10%左右才有比较好的资料基础,对所有资料必须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准确地选取能反映事物本质的资料,舍弃那些非本质、偶然、表象的资料。四是资料分析与考证的科学性。要将繁杂细琐、孤立无序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必要时还要对资料进行考证。资料考证需要渊博的知识、科学的态度。

       志的思想性体现在收集资料和修志过程中,如坚持全面系统、求实存真、用博取精。当代人修志必然反映当代人的思想、观点,而修志人员又应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记述,不能用狭隘、错误的观点去记述,体现鲜明的时代和地方特色。

        2、教育性。教育志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志本身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教材之一,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教育功能。二是指教育是人类千万年的专业积累,所以它具有专业性,教育志要能准确反映教育的专业特色。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专业特色本身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教育的整体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使写出来的内容符合教育基本原理。

       教育志首先是给从事教育的人看,专业性可以强些,但要考虑专业性太强了一般读者看不懂,而应少用专业术语和专业性语言,在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尽量写得通俗些。

        3、分支性。教育志书记述的对象不是社会整体,而是社会中的一个部分。因而它属于部门志,是记载一个方面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独立志书。部门志相对于该类属以外来说要专,相对于该类属以内来说要全。就教育志来说,相对于省志县志是比较专业的,相对于它边界范围内的教育来说要全面,不能仅仅写教育部门直接管理的教育,还要写社会各部门办的教育,要将它当成一个整体写,不应有疏远轻重,也不应因为编辑和总纂时深加工不够,存有较重的条块痕迹。编辑和总纂时要从全志角度对各部门编写的志稿进行深加工,即按照志书的总体设计来修改篇目、取舍资料、安排内容、确定写法。

       教育志的上述特性决定着它的定位是专业性的分志。所以在教育修志过程中,要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及专业特色;同时又要避免仅仅从教育部门立场出发加以记叙。

二、教育志编写的境界与追求

       要想提高教育志的质量,就必须将它既当成一项工作任务,又当成一项对精湛技术、高雅艺术和完美人生的追求,使编纂出的志书可信、可用、可读、可赏。因此写好教育志首先要解决好一个入境的问题。

       (一)教育志书的“境”

        教育志编写的境界是指教育志编纂者应该具有的一种心态和期望、追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所写的内容是可信、真实可靠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保证资料来源的多样性。即资料不仅要大量、丰富,还要真实、可靠、完整,数字准确。做不到这一点就要出“豆腐渣”。

        现在写教育志的一个致命的弱点是资料来源单一,主要来源于行政部门的文档,不能相互印证,不能鉴别比较,因而也难以做到去伪存真,这样就大大影响了缩写志书的“信度”。在第一轮修志中就出现过这样的事,书都出版了,但是发现有多处因资料不真实而造成的硬伤,只好先封存,后报废,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教训十分深刻。这是发现得比较早的,还有没发现要留待后人发现的,危害更大。

        2、简。表述的方式是简明的。因为一个省、市每天教育上所发生的事都是很多的,不可能事事都写入志书,所以首先在内容上就要把好精简关,写重要事件、主要事件,描绘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从目录开始精简;第二关就是在表述方式上要言简意赅,文字高度精练浓缩。再复杂的事都可用简约的语言表述出来,现在一些志书文字堆积的现象比较严重,原因是没有对所要写的事件理解透彻,没有抓住关键和本质特征,没有从材料中走出来,没有经过由博返约的多次反复,于是不能简明扼要地将它表述出来,写了很长,类似于记流水账,对发展趋势没有表述清楚,别人看不明白或看起来很费劲。

      字数应服从内容的需要,不能为减少字数而砍掉必要的内容。但那些因记载了不必要的内容或语言不精炼而造成篇幅过长的现象确实太多了,它反过来将有价值的内容淹没了,所以必须精简,宁可少一字,不要多一字。将不必要的内容去掉更能提高志书质量,故而该舍弃的资料就要舍弃。

        3、实。记述的内容是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实”主要体现为内容和文风两个方面,如何将更有价值和意义的内容写进志书,反映人和事的原貌和全貌,这需要反复权衡。体现“实”就要求多写事实,少发议论,少写口号,少作判断,少用不恰当的形容词,让事实本身表达观点。

        4、雅。尽可能体现志书的艺术品位和教育特性。志书的雅首先表现为志书所体现的精神、风骨之雅,也表现为结构的独具匠心,表达手法的多样和谐、图文并茂,装帧设计美观大方,电子排版后又出现更多的表现手法,如各种图表和图片。志书雅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提高其可读性,但又不仅于此。

       第二轮志书的彩页可借鉴年鉴的办法,设计得富于变化。护封是志书的脸面,其设计无论色彩还是图案都要精心构思,多种方案比较,充分体现当地特色和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首轮志书护封和彩页设计大多古板、沉闷,新一轮志书应有比较大的改进。

        (二)教育修志过程中如何保“境”

        英语中有句谚语:态度决定一切(Attitude is everything),教育修志能否入“境”首先是个态度问题,修志者要能吃“三苦”(辛苦、困苦、清苦),甘坐冷板凳,耐得寂寞,方能修成良志,留下真经。此外还必须有条件和方法保障。

        1、广开材源渠道收集资料。胡适有句名言: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有九分材料不说十分话。志书的资料是志书编纂的最大难点之一。要求全面、系统、完整。写志的资料可谓多多益善,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文档当然还可作为主要来源之一,还可利用报纸、书刊,必要的时候也可做访谈,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的当事人,可以请他们谈,也可让他们写回忆文章,还可以就某件事向社会公开征集资料。现在还可以利用网络,虽然可信度较低,但可以作为印证线索之一。同一件事能有几个方面印证,将收集的资料先编成资料长编,这就提供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全面整体准确把握的机会,“失真”的可能性就小多了。

       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保证资料来源的多样性依然存在困难。由于受历史和思想的局限,有些珍贵的资料没有收集上来,有些珍贵的资料收集上来了,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全部入志,还有一些资料或遗失或收集困难。在第二轮修志中要尽可能避免首轮志书编纂的局限性框住自己的思想,志书质量评价标准,特别是资料选择标准也应与时俱进,在资料收集时要充分发挥专业的基础作用,要秉着“三新”(新角度、新方法、新视野)原则去搜集资料。个案资料可以由具体单位提供,可以从报刊上选辑,也可以由修志者调查撰写。

       确立新的资料观就要以对历史负责的科学态度,收集、整理、分析、归纳和研究资料,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这是确保第二轮志书质量的前提。必须看到,有许多珍贵的资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于保密不能入志,由于思想认识的局限不敢入志,由于当事人健在或其他原因不便入志等,第二轮修志的资料收集工作一定要有专业见识、早动手、早准备。因为第二轮修志的资料不是缺的问题,而是太多太细,有些资料尚未经过历史的沉淀,有些事物还没有发生或正在发生。这些资料一旦丢失是无法弥补的。

       第二轮修志的资料收集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不是年代久远的历史资料,而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的资料。因为近十几年来机构人事变动大,资料流失也相对严重,尤其是背景资料、反面资料往往不容易保存。但是现在的资料存储和收集的办法多样化,如电子文档、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在给收集资料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不利,如比较多的人没有保存电子文档的习惯,一经删除就无从查找。

        2、实地查勘重大事件。关在书房里写志书肯定存在局限,建议写教育志的同仁多到教育现场,更多地通过自己的直接感受了解教育中的真实情况,找到各件事的内在关联。在写作过程中,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景进行实地查勘才有可能避免人云亦云,在纷繁复杂中理清头绪。

        3、科学组织,讲究方法。修志本身也是一项专业工作,很多问题要在工作的源头、起点、过程中消除其产生的可能条件。比如资料收集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才能全面、系统、有序,这里面都有章可循,事先必须拟定提纲,明确要求,分工负责,部署到位。如果让不懂志书整体思路的人员去收集资料,质量会大打折扣,所以各个环节都必须慎重。

        4、严谨下笔。志书行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准确、规范,历史上有司马迁、董狐秉笔直书,“只写事实不转弯”的典范。在实际修志过程中,坚持修志规范的严谨态度与突出地方特色的关系往往比较难处理。志书需要写出特色,但特色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特别显著的个性、征象和标志。修志工作中所指的地方特色主要包括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所特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或本地具有古、大、多、稀等特点的事物。需要认真筛选、严格把握,避免过多泛化的特色。

三、第二轮教育志编撰的原则

        志书是政府主持编纂的出版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存史资政,留传后世,为千秋大业,必须质量第一。在形而下的层面,教育志的写作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1、服务教育发展。教育志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后人提供一个地方教育历史沿革真实的第一手记录。它是当地教育发展形成共识的历史基础。因此在修志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更加有效地为当地教育的未来发展服务。一是为教育的发展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历史依据和参照,包括经验和教训;二是充分发挥以志育人作用;三是提高教育志的可用性,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四是如实记录当地教育遇到的突出问题,如素质教育、教育公平等重大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必要的资料积累。

        2、明确志书主体。教育志书的主体是谁?应该是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是教育的中心工作,也应该是教育志书的中心内容。这个问题若要让大家回答可能有人能回答正确,但实际上很多的教育志书发生了偏离,客观上写成了教育行政志,而不是教育志。一本教育志,当然应该将教育行政活动写进来,但不应主次颠倒,本末倒置,它的主题应是当时当地的所有教育当事人。

        3、坚守述而不作。“述而不作,寓观点于资料之中”是修志的传统,教育修志应该坚持这个传统。志书是资料性著述,以资料见长,修志者的任务是真实准确地记述当地、当代教育所发生的变化,也就是用事实说话,用资料说话。代代都需用志,其可用性在于志书真实准确的资料,不同的用志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利用志书资料、研究志书资料。有人认为“述而不作,寓观点于资料之中”不过瘾,要体现编者的学术水平,志书应该写编者的观点,编成一部研究性的著作。这样它就不是政府主持编修的志书,而是个人著作,这样社会利用面不会很广,也不可能一代代地修下去。当然,这不等于说志没有编者的观点,而是寓观点于资料之中。资料的选择、剪裁、编排实际上体现了编者的观点。坚守述而不作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对待所收集的资料中别人已经夹杂其中的“作”,编写时要依据保留原貌的原则剔除“作”的部分。修志者的组织能力、学术水平和文字功底就体现在资料的搜集、取舍、剪裁、编排及能否编纂出名志佳作上。

         4、明晰时空边界。地方教育志记述的内容限定在本地地域范围内教育的人和事,地域范围应以志书下限的行政区划为准。教育志的界限还表现为教育志不宜过多写行政或与教育没有直接相关的内容。不越境而书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境内的事不管其行政隶属关系如何都应入志,中央、省、市属单位在本地的有关情况均应收入志书,以体现地情的完整性,资料的利用上,上级驻地单位宜略不宜详;二是非本境域范围的事物不记,有些事和人,历史上公认是本地属有的,由于区划变动划出去了,志书不应再记,由划入的地方记述,特别是一些历史名人,划入的地方理所当然要记,划出的地方不记又舍不得,往往出现争抢名人、记述重复、矛盾抵牾等问题。三是严守内容的边界,超越教育内容的记述和应属内容范围的重大事件漏记都将导致边界不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改制学校、教育集团、大学在外地办分校之类的情况为明晰边界带来一些新问题,既要坚守不越境而书的原则又要保持事物记述的完整性。人物入志以本籍人物为主,一生都在外地任职,其事迹亦应入志;客籍人物,只记与本地有关的事。志书不应以分析、对比的需要而收入地域外资料。

        5、保持体式得体。志书的体裁一般包括述、记、志、传、图、表、录。记又包括大事记和专记,要善于对不同的内容采用合适得体的方式去写,并注意遵守规范。

       行文规范:志书要使用规范的书面语体文,不要使用文言文或半文言半白话文体,也不使用方言行文;文字要严谨朴实,杜绝浮词、空话、大话、套话,使用形容词、判断词和定语词时,要掌握分寸;用词要明确,不要使用概念不确切或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如:考虑到各种因素、有人反映、也许、估计等。在志书编写前就必须明确。

        称谓规范:1、除引用原文外,一律用第三人称。例:“湖北省”不能写成“我省”;2、记述地区单位名称时,一律不用“我县”、“我局”、“省上”等,应直书其名;3、同一名称在志稿中多次出现时,要防止前后不一;4、书写人名除引文外应直书其名,不加“同志”、“先生”等称呼,或其他褒贬之词。人名首次出现时应有单位和职务;5、各种名称在志书中第一次出现时,一律用全称。以后出现时可用规范的简称;6、时间久远之后容易产生误解及有歧义的简称不要使用,应写全称。

        结构规范:不同人对采用章节体还是纲目体、条目体有不同的看法,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之所以不能形成共识,是因为各有利弊。章节体讲究的是志书的整体性、逻辑性和科学性,条目体讲究的是志书编写的方便性、灵活性和条目的完整性、系统性。比较而言,条目体好写一些,但篇目制定工作量大;章节体篇目可以全国各地的篇目做比照,但写起来难度较大。首轮志书运用条目体的很少,第二轮教育修志可能主流的还是章节体,如能在当地达成共识,条目体也可以尝试。采用哪种体式最终应由志书主编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索引规范:首轮修志只有少数志书开始编制索引。志书编了是给人用的,为了方便读者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有用的信息,有利于扩大志书的社会利用率,有利于全社会读志用志,编制索引是必要的。一部志书少则100万字,多则几百万、上千万字,编制索引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工作量很大。与其他工序相比,编制索引更是一件艰苦、辛苦、清苦的差事,现在有了电脑检索要方便一些。从志书的完备性考虑,第二轮教育志不仅要编制索引,还要严格依照规范编好索引。

       相关的规范还包括图表使用的规范、注释的规范,这些规范使全书构成完整、同一、协调的整体。

        6、多种表现手法相得益彰。因科技的发展,新一轮修志手段要更加多样化。首先是资料收集手段多样化。除了原来收集文字资料外,还可采用数字化、录音录像、资料扫描、互联网上下载等现代化的手段。数字化办公、无纸化办公为收集资料、查询和检索提供了方便。但一些本应入志的资料因单位数字化办公、无纸化办公后,那些认为没有必要保存的资料就被删除掉了,而每一次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都可能使大量原始的背景资料没能保存下来,为收集和保存资料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是编修手段多样化。其中最基本的要做到图文并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都是历史资料,对修志来说同等重要。志书本身就是从图经、图志发展而来。这里要注意图、照、表与文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互补的关系,是作为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可选择时要选择一种最为简洁的方法。文字表述中的数据和表中的数据不宜较多重复。各种图、照、表的大量使用应是新一轮志书与首轮志书在编纂手法上的一个标志性区别,在编纂形式上的突出特点。图文并茂既可实现表达的简洁性,又可增加可读性,深受读者欢迎,搜集资料时就要做系统考虑,图照表资料与文字资料同时部署,同时编辑,精心挑选,保证入志图照表有典型性、对比性、资料性,发挥一照(图、表)抵千言的功效。统计图是表述统计资料的重要方法,形象直观,在新一轮教育志书的编纂中要尽可能利用,必要时在统计表下面尽可能有相应的统计图,现在有电脑软件做这类图并不难。

        此外,第二轮修志中对一些健康的、积极的、有教育意义民谣收录也是一种表现手法,这方面的内容还不少,当然要注意筛选。

四、第二轮教育修志实践中的问题

        在阅读一些教育志稿的过程中,发现第二轮教育修志存在一些带共性的问题。

(一)抓不住教育主体和本质

        志要注重文字精炼、内容丰富,即文约事丰。有的志稿口语多,还有一些虚话、套话和泛泛而谈没有具体内容的语句,拉长了篇幅,干扰了阅读。志文要反复修改,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努力达到惜墨如金。同时将内容写清楚完整,总纂后期可由文字水平较高的主编或副主编专门把文字关,或聘请文字水平高的人对志书文字进行修改。

(二)纲目设计的相互交叉和内容重复

        志书的纲目必须具有相互独立性,互不饱含,才能较大程度的避免内容的交叉重复。

        由于很多地方都是众人修志,造成篇章结构层次不清、重复、缺失、分类不当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有相同的引文在不同处多次重复。有些事涉及两个或多个部门,各方面都全面详细地记了,甚至连文字都几乎一样。但作为一部志书,各部分的内容是不允许出现重复的。处理内容交叉重复问题总的原则是允许必要的交叉,避免简单的重复。处理方法主要有三:一是对交叉内容不记,不妨碍对主体事物记载时采取一处记一处不记的方法,但要避免两处互让时漏记。二是交叉内容在有的分志中虽不重要,但一点不记也不好,可采用一处详记一处略记的方法。三是交叉的内容几处都需记载,各处记述的角度各有侧重,不可求全。

        避免重复须从精简篇目开始,即拟订篇目要尽量减少层次和类目。事物的复杂程度不一样,记载各种事物的志书各篇章的层次也就不可能完全一致。设计篇目时要实事求是,灵活掌握。一般设编、章、节、目4个层次,个别的还要设子目,但也有的设到节就够了。到底设几个层次,要以内容的多少和复杂程度决定,不宜机械地一刀切。

        常见的重复还有:1、概述和分志重复。有些内容分志记了,概述又写,处理方法是概述要“概”,不能将分志的文字成段地移植到概述中。2、大事记和分志重复。造成这种重复的主要原因是大事记采用了纪事本末体。处理方法是:方志大事记采用编年体提纲式写法,写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即可,不必详记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3、表与文字记载的重复。某些内容用文字记了,又制成表,造成重复。用表本就为了清楚醒目、节省篇幅,凡已制成表的内容不要再用文字重复记述。

        恰当运用专记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交叉和重复问题,专记即专题记述,对志书正文未能充分记述,或不好列入章节的内容,或专项调查和专题报告可采用专记单列条目进行集中完整地记述。能够在志书正文中详细记述的事就无须专记。专记的要求一是专门记述某一件事,与该事无关的不记;二是具体完整地专题记述某一件事,相当于研究中的案例研究。专记的内容应是本地独有、体现地方特色或者是特别重要。第二轮教育修志应增加专记体裁的运用,如典型事物记述、典型经验介绍、典型单位简介、重大问题记述、专题调查报告、专题研究文章等。专记一般列在有关篇章志书正文的后面,以条目的形式出现。这样就将章节体与条目体结合起来,各取所长,各避所短。专记不是附录,是对志书正文资料的补充,实际也是志书正文的一部分。这样能浓缩大事、要事,彰显当地精华。

(三)人物的刻板化

        由于思想的局限,所写人物共性的表述多,个性的表述少,可用的信息也就大大减少。教育志写人物首先在人数上要精简,对要写的人也要依据其在志书中价值的大小分成传、简介、名录几个层次,不同人的排列次序依照姓氏笔画或出生年月,全书要统一。

(四)可读性有待提高

        志书的资料性与提高可读性之间并不相互矛盾,要提高志书的利用率就要增强可读性,尤其是现在进入信息时代,志书可上网,全国、全世界都可以检索、查询,利用志书的人群在不断扩大,更应该提高可读性。

        影响可读性的主要因素有:西化的句式,句子过长;段落过长,有的一段连续几面,成了“铁板段”;还有一些段表述中主语多次变换,让人弄不清行为的发出者究竟是谁。为此,要尽可能句式工整、句型匀称、段落层次分明简练。

(五)如何写好承前

       第二轮志书是对首轮志书记述内容的延续,一定要认真研读前志,熟悉其优点和缺点,长处和不足。承前志内容不能没有,又不宜过多,达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就行,但做到提纲挈领、前后贯通并不容易。这就要求志书编辑要反复阅读、熟悉首轮志书的有关内容,主编要通读、钻研整部志书,达到融会贯通。

        承前简述可采用的方式有:一是在志书的总概述中对首轮志书的编纂情况作一概括交代,或设前志简介(述);二是在有关编章的总述中简要介绍历史发展脉络;三是在记述某一具体事物的文字段落前面增加前志对该事物记述的简要情况;四是对已经感到的前志不足作必要的补记、纠正,弥补、修正首轮修志中存在的疏漏与不足。

        对前志的补遗、纠误是修志的优良传统,应本着“续、补、创”的原则进行,“续“乃接续,前志的下限为今志的上限,要将前志和今志无缝衔接。“补”因种种原因前志不尽完善、疏漏之处,今志有责任补前志应记而未记、或记而不详的内容,要把新发现的资料、新考证的资料补充到新一轮志书中去。“创”乃创新,主要是指对修志体例、方法的创新,志书的编纂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其体例与内容都需要在前志基础上有所创新。

        但由于种种原因,补遗、纠误在志书中所占篇幅不大,工作量却相当大,需要修志者有很高的识别能力、历史知识和文化功底,需要细心、耐心、恒心,有时要看若干遍才能找出一两处错讹,还有可能得罪人,所以人们不愿做。但为了对历史负责,补遗、纠误的内容最好不能少。纠误应该是对史实、数据、图表、引文等重大差错进行订正。要重新查找资料,认真核实、分析、考评。

(六)述体运用不够娴熟

        述体是志书运用得比较多的表述方式,“述”相当于一部志书的经络部分,有概述、综述、无题述等,它能使全志由繁杂呆板变得活络并且各部分相互呼应。述作为开篇之章和点睛之笔,它统摄全志,沟通各类,反映特点,提示规律。述源于志文,高于志文,对志文的编写起到提纲挈领、提要勾玄的作用。有时尽管没有文字上的概述、小述,但实际上编者胸中有述。并在内容腹稿基础上纂修志稿,述的内容即使不用文字写出来也要思考出来,理出头绪。述虽篇幅不大,但文字精炼,内涵丰富,编者需熟悉、把握大量资料,认真消化吸收,然后博观约取,提炼升华。述体常常最难写,述体写好了,其他部分自然能得心应手。写好述体是修志者的基本功,第二轮教育修志须在写好述体上下功夫。

(七)如何写教育改革

       首先在篇目设计上遇到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育改革放在哪里写。教育改革是第二轮教育修志时间段的一个重要主题,必须要写。如何记述,涉及到几个难点:一是改革既有成功也有失败,改革的当事人还健在。经验和教训也是宝贵的财富,但是在志书里往往成功的资料相对好收集,记成绩、记成功的经验容易,而失败的资料就不那么好收集了,记述曲折和失误、失败的教训就不那么容易了。而志书的性质要求必须用资料如实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以使后人既要汲取成功的经验,也要记住失败的教训。唯一的选择是做到情况熟悉、立场独立,这其中涉及以什么标准评价成功和失误。二是如何界定教育改革,因为教育改革总是与社会各项改革同步,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开展,如何做到不越界,避免题目太大、涉及面太宽、重复太多,这些方面难把握。三是不好处理与有关篇章记述重复的问题,改革的内容是集中还是分散到各部分写,哪些该集中,哪些该分散?从已出版的其他部门续志来看,有的志书说是集中记述,其实只是把相关的内容集于一个编内,具体还是分别记述的,因而还是出现有关篇章的重复,多数志书采取分散记述改革的办法,各篇章均以改革开放这条主线统领资料,在总概述中集中反映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阶段重点、突出成果和观念的变化。这种记法可以借鉴。

(八)避免教科书和学术论文体式

        志与教科书、学术著作写法上最重要的不同是志只记述具体事物及其发展情况,而不阐述理论、说明道理。但由于一些志的编写者对志的写法没掌握好,混杂了一些教科书和学术论文式的写法,既增加了篇幅,又使志书不伦不类,这种情况包括:1、解释概念、定义的文字。2、介绍一般理论性知识的文字。3、论证、考证性文字。一般志不记论(考)证过程,而直接记论(考)证结论,对纠正前人错误等的特别重要的考证,可收到附录中。4、记载专业技术的文字。志书要记载技术的发展进步和达到的科学水平,一般不记各地通行及教科书或学术著作中已有记载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方法,主要应记特有的技术和发明创造(需保密的不记)的特点、功能及推广后的效益等。5、展开记载事物发展过程,按记流水账的方式详记事物发展经过、工作方法和日常业务活动等的文字。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志的体例不熟,片面理解志书记事纵不断线的原则,对工作总结之类的资料没有进行消化并按编志要求进行取舍和提炼,而是不分主次和有无价值全部抄入志书。或由于资料不足,事物发展的结果和各关键阶段的情况不明,便用记发展过程的资料充数。因此有必要收集丰富的资料,下功夫进行消化,理清事物发展线索,记下带有质变性的转折阶段的情况和结果,删除记载一般发展过程的文字。

(九)其他难点

       一是生人入志问题。志书就是要写事记人,见物不见人不是完整的志书。首轮修志时有关当事人比较多的已经过世。但在第二轮教育志中多数当事人还健在,按史志写作的原则,生人不能立传是修志的传统原则。这样可入传的已故人物不多,于是有人提出生人也可立传或立传略。因为立传牵涉到对一个人一生行状的记述和评价,对生人很难做到,在现实社会中还受到一些相关权利的影响。所以生不立传的原则还是要坚持,同时可作些变通,在第二轮志书里设人物简介,记述生人的基本情况和突出事迹,先将相关的信息保存下来,留待后人使用评价。

        二是第二轮修志下限的确定比较难,一方面许多事情还没有发生或正在发生,这些资料怎么收集;另一方面,一些现任的行政领导都希望下限定得靠后一些。有的志书曾多次后延下限,断限虽只延长几年,但收集、分析筛选并补充这几年的资料到志稿中工作量很大。如果多次改变下限,则会给志书编写造成被动,延缓志书完成的时间,形成整体的不一致。变通的办法是下限不变,但大事记可适当收入下限后的重要内容。下限后的大事记,置于志后附录中。把材料留下来,让后人去筛选。

       一般下限确定后不要轻易改动,更不能多次改动;下限到志书出版年分相隔不太长的,下限后的内容可不记;下限到志书出版年分相隔较长的,下限后的内容可设大事记(编年体)和大事记述(纪事本末体)记载,前者紧接志书的大事记后,后者置附录中。下限还是不能定得太近,越近越难把握。

        三是如何写会议。现在的会议多,什么会议不写,什么会议写;怎么写,必须定下明晰的原则和要求。

        四是如何写评奖。因为志有旌表功能,一些人特别在意自己的得奖能否入志,特别是近些年,奖项特别多,还有人将升学率奖写入了志。什么奖不入志,什么奖入志,必须有明晰规则。

        五是相关内容的一致性问题。如各种数据要一致,由于资料来源不同,也可能会有某些记载不完全一致,这个问题目前很大;还有专业术语、表达方式,如“五四”学制就有不同写法,这些会造成志书中的“硬伤”。因此要注意严格核对,使用数据要注明来源,发现问题要认真处理,核对原资料,不能允许不一致的数字和记载存在。                                                                                                                                                    志书资料的征集、整理与考订

         与首届志书相比,续志所记述的上下时限,历史背景、时代特点、内容范围等均有所不同。在这种新的情况下,如何做好续志资料的征集、整理与考订工作,从而使我们所编续志成为“经世致用”的良志,是每位修志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和认真做好的。

资料在志书中的地位

        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论述方志性质时说过两句名言:一是“方志乃一方之全史”;二是志属“信史”。这“全史”指的是志书资料的广泛性和丰富性,“信史”指的是志书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章学诚的话阐明了志书的本质属性——资料性。胡乔木在1987年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对志书的属性作了更明确的阐述,他说:“方志有多种特性,如地方性、时代性、综合性和资料性等等,但资料性是其本质属性,只有通过资料,才能体现其它各性;方志的功能也只有通过资料,才能发挥出来。”因此,方志是一部朴实的、严谨的、科学资料汇集。

一、志书功用与其资料质量关系

        李铁映在1997年全国获奖地方志颁奖大会上指出:“修志的目的在于用志,不仅为当代人用,也为后世人用。”就一部良志而言,它之所以能服务当代,惠及后世,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其中的资料既能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当地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又能客观地表现事物兴衰起伏的发展过程和有机联系,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反之,如果某志书的资料纵向断线,横项缺门,支离破碎,曲解史实,掺夹水分等,它不但不能实现人们修志的目的,而且浪费了国家大量的、宝贵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重要的是还会给国家、人民和事业带来种种难以估量的危害。因此,志书资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志书功用。

二、志书的编纂基础

        原中指组组长曾三在1986年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指出:“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志书的各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它所占有的资料的翔实、系统和准确上面,这是一部好的地方志必不可少的基础。……要对所掌握的资料加以科学的处理和组织,使之能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当地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合乎客观规律表现事物的发展过程。”显然,编纂志书没有完备的资料作基础是不行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道理古人深知。孔子修《春秋》,“得百二十国宝书”;司马迁著《史记》,“代为史官,亲掌图籍”;班固撰《汉书》,“选择前书,缀集所闻”。正由于他们很重视做好资料工作,在收集完备的资料基础上编著出历史的巨作,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我们要编纂出良志,更应首先认真做好资料工作。

志书资料的来源

志书的编纂过程,可以说就是资料的收集、整理、考订和编纂成书过程。因为志书篇目的拟定、调整、补充至最后确定和志书的内容翔实与否,都是以资料的来源为前提条件的。

一、志书资料的种类和功用

        志书资料的种类有三种,即主题资料、背景资料和考证资料。其中以主题资料为主体,以背景资料为衬托,以考证资料为依据。

(一)主题资料:即事物本身的资料,或者说是反映事物本质问题的资料。因此,也是直接入志的主体资料,通过这种资料说明所记述事物的基本情况,并从中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为此,主题资料不仅应包含事物的发端、发展、变化(兴衰起伏)的来龙去脉,以彰明因果,而且还应包含正确的、反面的、先进的、落后的等有关典型资料,以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背景资料:即反映主题资料时空等背景的资料。一般有时间背景、历史背景、地域背景、环境背景、人物背景、事情背景等。这些背景资料一般不单独入志。

(三)考证资料:即用以证实主题资料是否真实准确的资料,这种资料是否入志要视情而定。考证资料包含作直接证明的资料、作旁证的资料、作反证的资料。

上述三种资料是志书资料的三大要素,应收集齐全。不然,就难以确定已收集的资料是否完整和可信。

二、续志资料的主要特点和来源

        要做好续志资料工作,首先要明确续志的上下时限,以便根据这个时限去收集资料。关于这个问题,可采取以下做法:第一、上届志书记述的事物在续志时限内有发展变化的,可按前志相关章节将事物接续,补充发展变化的新资料。第二、上届志书记述的事物在续志时限内基本无变化的,可不接续,必要时将其概况在续志的总述或概述中予以简述。第三、在上届志书下限内末出现,而在续志时限内出现的新事物,可视情设章立目,收集资料予以补充。第四,上届志书中有缺漏的重要事物,可按上述“第三” 予以补缺。对上届志书中不当之处或错误之处,要收集正确的资料在续志中予以勘误补述。

        续志资料的主要特点。与上届志书相比,续志上下时限一般只有20年左右,这实为“断代志”。而且所记述的内容是新人新事,重点突出,精练简洁。这就形成了续志资料的范围小、时限窄、收集考订难度较小等主要特点。然而,由于对续志质量的要求高于前志,如要求突出时代特色(包含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等)、树立精品意识、提倡创新精神、增强学术观念等,这些均与志书的生命——资料息息相关,因此入志资料必须全面、系统、准确。而要想使入志资料达到如此高的标准,则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续志资料的主要来源。总的看与上届志书相似,也有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碑资料三大类。但是,这次续志的上下时限还不到20年,而这正是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伟大转折后,国力大增、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的时期。同时也是进入知识经济、科技发展和信息瞬变的时代。因此,续志资料的主要来源与前志又有较大的不同,在文献资料方面,主要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的各类简报、综合年鉴、新闻报道、学术论文、专业档案、生产表册、信息网络等;在实物资料方面,主要来自录像图片、信息光盘、科研仪器、生产设备、名优产品等;在口碑资料方面,主要来自采访记录、讲话录音等。

        这里简要说一下续志利用年鉴资料的问题。近年来,各地编纂出版了许多年鉴,特别是每年一鉴的综合年鉴,这类年鉴确实能为续志提供大量有用的资料。而且,由于其与方志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同 “官书”、地情书,又具有时代特色、按事类编目等优点。因此,有些同志就误认为只要把续志时限内各年年鉴的内容按续志篇目对号入座,就可“改装”成志书了,而不必再花精力去做续志的资料工作了。如果真的这样做了,是肯定不会编出良志来。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年鉴有时效性。为赶时间,很难对入鉴的资料进行全面考证核实,因此年鉴资料的准确性难以保证。第二、年鉴的内容是以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而定的,不仅类目不全,而且完整性也差,远不如志书。第三、年鉴有浓厚的的广告宣传色彩。在市场经济下,一些部门为了宣传本单位、本行业、本产品等,所提供的资料,常常夸大其词,水分较多。第四、年鉴缺乏严格的审批制度。志书强调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志书出版要经过层层审核把关。而年鉴则没有,即使有,也没志书要求这么严。

志书资料的征集

       志书资料的征集要讲究工作方法,方法正确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提出以下方法供参考。

一、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搞资料工作,其工作人员的素质一定要高。一是要能应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资料工作;二是要具有刻苦、奉献的工作精神;三是除了懂得本专业业务知识外,还要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四是要掌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考订方法以及文字写作和计算机运用等技能,并还要懂得一点古汉语和外语。

二、拟定资料征集计划

        要根据所编志书的篇目内容,拟订其资料的征集计划。拟定时,可以志书篇目中的“目”或“节”作为资料征集的基本单元,将其主题资料、背景资料和考证资料的已知来源、线索、负责收集人、工作进度等写明。这样就行动有方向,工作有要求了,对资料征集负责人的确定,最好按“采编合一” 的原则。这样做,有利于资料的收集和志书的编写。

三、坚持“三先三后”的原则

        一部志书有很多资料要收集,而这些资料的来源、渠道、线索又不同。那么从何处着手呢?如按“三先三后”的原则去做,就能使收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其一是“先内后外”。即要先收集本部门、本系统、本地区的有关资料,掌握了这些资料的情况后,就可知道还缺哪些资料,到哪里去收集,不然,盲目地收集,甚至行程千里一无所获,结果是所需资料近在咫尺。其二是“先急后缓”。这主要是指活人口碑资料,对采访活人资料一定要抓紧进行,不然很可能失去机会。而对那些因某种原因需要销毁或可能被毁的资料,也应抓紧抢救,不然就无法挽回。其三是“先近后远”。即要先收集志书上限的资料,后收集志书下限的资料。就某一行业或事物而言,要先收集其发端的资料,再收集其发展变化至志书下限的资料。这样以时为序,条理清楚,便于志书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考订。

四、做好博采精收的工作。

        为了能充分占有资料,在收集时必须博采,凡能设法收集到的资料,力求收集齐全。同时,要求每个收集资料人员,不仅要把自已应收的资料收全,而且应注意收集虽不是自己负责收集的但对志书有用的资料,并交给有关负责人。这种“出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分工协作精神,是应该提倡的。

        在博采资料的同时,还应注意精收。即精收以下方面的资料。一是反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等产生的新面貌、新成就的资料;二是体现社会主义新风尚、新道德的资料;三是突出时代、地方、专业等特色的资料;四是说明事物发展变化因果关系的资料;五是含有高新技术生产、科研的资料;六是有鉴别前志中正误之处作用的资料;七是有补前志未涉及或断缺的资料;八是有入志价值的实物资料和口碑资料。凡属上述有关资料,应力求收全。

五、发动有关人员提供资料

        根据收集资料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向有关人员采访咨询,或发函约稿,或聘请开座谈会,大家一起回忆、讨论、修正。这样既可获得所需资料,又能考证一些问题,还可提供新的资料线索。而对提供资料人员可给予一定的报酬。

六、通过档案、图书、方志等馆网获取资料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许多档案馆、图书馆、方志馆等不仅已使用了计算机贮存资料,而且有的还上网联网,形成资料信息网络,推向社会,达到资料信息共享。这样,我们就不但可以到上述等单位收集还未上网的所需资料,而且可以通过其资料信息网络(站)检索获取所需资料。

七、利用相关工具书查寻资料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得去直接经验。因此,除了要学习和向有关人员请教外,还要善于利用有关的工具书,以从中得知有关的资料出处等,从而获取所需之资料。工具书中用得最多的是书目、索引或资料索引之类。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善于利用工具书,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志书资料的管理与整理

        一部志书收集的资料不仅量很大,而且很零乱。因此,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并按志书编写要求进行整理。

一、志书资料的管理

        为了不使辛辛苦苦收集到的资料丢失和便于利用、归档,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料管理制度,并指定有高素质的人员负责资料的保管、登记、分类编号、建档借阅等管理工作;二要编制内容齐全、格式统一的资料卡和资料目录卡,专作摘抄资料(要坚持一事一卡的原则)和登记收集的资料,以供目录检索。其做法是:专管人员要将接受的资料(收集资料人员应及时将收到的资料交给专管人员,不允许滞留或不交)及时登记好(项目包括交资料人员的姓名、日期、资料名称、页数、来源及交资料人员和专管人员的同时签名等),并按照资料征集计划中的基本单元进行分类编号。如属A章B节C目的,就标以A—B—C标记,然后按分类编号顺序集中存档,以便检索利用。

二、资料的整理

        为了使收集来的各类资料系统化,当志书某一类目的主题、背景、考证三种资料基本收集齐全时,就应及时按志书篇目中相关类目的章、节、目进行整理汇编工作。一般有三种:一是资料汇集。即把同类的原始资料进行初步筛选和集中,用稿纸抄写出来,标以按志书篇目相关的章节目标题,打印装订。这种资料虽较系统化但仍保持着原始性。二是资料汇编。即在资料汇集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排比、筛选、补缺、考证、修饰加工等,使其进一步条理化,使事物的始末一目了然,并按志书篇目分类将资料打印装订好。资料的汇编又分为汇编和长编两种,以事为序的称汇编;以时为序的称长编。两者都是资料向志书初稿过渡的桥梁。三是专题资料汇编。这是在汇编或长编的基础上再次加工提炼,并采用语体文记述体编写的专题文章。这种文章记述事物发端、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并能彰明因果,揭示规律等。因此,它已是志书初稿的毛坯。

        搞好资料的汇编工作,可有以下作用:一是便于发现、补充和纠正资料的缺、断、谬、误,使之更系统、更可靠、更科学;二是可为修志人员提供一次深入了解资料情况和编志练笔的机会,提高志书质量;三是资料汇编可及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为现实服务,这在当今信息时代,很有现实意义;四是可将收集来的尚未入志的但又很有价值的资料,编成资料汇编,提供给有关方面利用。五是更有利于资料的分类管理和检索利用。

志书资料的考订

一、资料考订的目的

        众所周知,志书的资料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时间长。因此,一事异载,一题几说,真伪相间,正误互见等问题在所难免。这就必须对资料进行严格的核实、甄别、考证、校正,去伪存真。只有经过认真严格考订的资料,才能入志。资料考订工作要贯穿于志书编纂的全过程,以达到万无一失的目的。

二、资料考订的方法

        资料的考订工作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复杂。所以,在进行资料的考证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就是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资料的考证,一般是采取排比资料、认真分析、发现矛盾、深入研究、反复比证和求考正确结论的方法。资料考证有以下四种:一是人证。即用口碑资料来验证文献资料。二是物证。即以实物资料来验证文献资料或口碑资料,这是最可信的,但往往因实物资料损坏或难寻而难以实现。三是书证。即将同一问题的不同文献进行对照比较,其中要注意有些文献有以讹传讹的情况。因此,验证时一定要倍加认真。以上三种考证,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穿插进行,具体怎么进行,由当时的条件而定。四是理证。这是在不能进行上述三种验证的情况下仍有怀疑时才采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以验证人的思想水平、学识水平并运用辩证逻辑推理进行判断是非的。因此,要格外细心谨慎,不能轻率武断。对理证之后仍有怀疑的问题,可以采取“存疑”的做法,即将一事异载或几说的各种情况如实详细地说明,以便人们注意和考证。

        志书资料需要考证的内容很多,诸如历史事件、时间、人物评价、地名人名、经济资料、科技资料、数据资料等等。因此,考证时一定要善于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这样就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被其表面现象或繁琐的细节所迷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志稿的试写和编纂

        志稿的编纂,是志书从制定编目到定稿出版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又是志书从收集资料到形成著述一个质的飞跃。编纂志稿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志稿成书的质量。

        志稿的试写        一、试写前的准备

        整理资料长篇。就是把收集到的文字、图表等各种资料按照志书篇目设计的章、节、目等层次进行分类,分到最后一个层次,再按时间顺序排列。在此过程中,要熟悉全面资料,补充不足的资料,核实不准的资料,剔除不用的资料。实践证明,通过整理资料长篇所形成的资料,都比较丰满、系统和准确。

        修改篇章节目。制定篇目一般要经过四五次反复推敲方能定稿,前几稿由于编者对志书的篇目设计要求还不够了解,对专业还不够熟悉,资料尚未收全,所以篇目难免会出现归类不当、层次不明的现象。在资料基本收齐、即将动笔编纂之前,如果篇目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将会直接影响到志稿撰写。所以这一阶段是篇目修定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多花些功夫把篇目改得好一些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学习《凡例》、《行文规范》。在正式编纂之前,市、县地方志办公室都要对各分志承编单位的编写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如果不加强这方面内容的学习,各志的编写人员可能会在记述范围,上下时限、名称表述、时间记法、数量计量、引文注释等许多方面各行其是,五花八门。所以,在志稿试写、编纂之前,一定要组织各承编单位的编纂人员好好学习《凡例》和《行文规范》。

         二、试写中应掌握的几个问题

        编纂人员均应参加试写。各承编单位参加修志的人数有多有少,各人分工也不尽相同。从实际效果看,凡有编写任务的人员均应参加试写,这样做,有利于参编者练笔。

         以试写二三个竖写实体为宜。一部专业志、少则三四章,多则十几章,章下又有若干节和目,乃至子目。以整章试写,费时过多。一般以试写二三个竖写实体为宜。这个竖写实体,多以节、目的形式出现。

        要分工到人,限时完成。确定试写以后,应将志稿的试写任务落实到人,主编、副主编也应参加试写,并明确完成试写任务的时间。在试写过程中,地方志办公室的业务指导人员,应跟踪指导,要选择几篇竖写实体比较成功的样本,供试写人员学习、参考。

         三、试写后的研讨

        修志者大多是半路出家,他们虽都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但不了解志书编写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试写出的部分节、目,难免文体驳杂,文风多样,这就需要各分志编辑室的负责人和方志办业务指导人员,组织他们认真阅读试写稿,共商解决办法。

志书编纂的组织与管理
及编纂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这是我们第一次开展讲课,结合多年来的实践,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学习,难免有不适合的地方。总起来讲,编纂一部志书,大家应该明白,应该经过哪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在具体编纂中应该注意的主要方面有哪些。希望经过共同学习,能有个大体了解,主要是让大家听后,对志书的编纂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在工作中,可以根据情况一步一步走。
结合我区的实际,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和大家共同学习。

    一、志书编纂的一般步骤

        持续不断的编纂地方志,是我国独有的延续2000多年的优良文化传统。特别是自隋、唐确立史志官修制度以来,历代都把修志当作一种官职、官责,并颁布政令进行统一规范。古代(明、清)有一种说法,县官的职责大概就是断案、收税、修志。断案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收税是为了维护官僚体制的转成本,修志就是为了续写历史。能够把修志与断案和收税相提并论,也足以说明古代对于修志是相当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1956年,国务院在制定12年科学远景规划纲要时,将编修地方志列为20个重要项目之一,要求“全国各县、市(包括少数民族地区)能够迅速写出新地方志。”但是,因为历次政治运动耽搁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第一轮修志工作迅速兴起,截至2005年底,全国第一轮修志基本完成,已出版志书5000余部。此轮志书的编纂,基本是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的格局。
        为了使修志工作更加规范,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将我国的地方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关于地方志工作的组织领导,《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实践证明,加强党和政府对地方志编纂的组织领导,既是志书编纂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确保志书编纂的关键所在。
志书编纂的组织管理工作,体现在整个修志过程。主要有这么几个阶段:
    (一)、成立领导机构。
        主要是成立领导机构,成立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编委会的主任委员,按惯例,多由本地或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一般由书记任名誉主任,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副主任由分管领导担任,委员由下属主要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如河口区地方志编纂委员,名誉主任由书记担任,主任由区长担任,分管区长担任第一副主任,副主任分别由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办公室主任担任,委员则由区委办、组织部、人事局、宣传部、政法委、计划局、经贸局、教育局、科技局、农业局、财政局、统计局、文体局、档案局、党史办的主要领导担任。
        作为各乡镇街道来讲,我觉得主要是要成立两个班子,一是领导班子,二是编写班子。领导班子可以叫《。。。志》编纂委员会,由书记任名誉主任,乡镇长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有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编纂班子就是具体的编纂人员,设立主编1人,副主编2~3人,编辑若干人。这两个班子里有两个关键人物,一是分管领导,二是主编。作为主编,是具体负责编纂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不但要当好主编,还要做好协调联系工作,也就是说做好分管领导的协调工作,为具体编纂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拟订篇目、编纂方案(包含工作进度安排)和行文细则。
         篇目是志书的框架结构,编写的纲要、依据。因为志书是众手修成,这个纲目就是大家分工承编和搜集资料的依据。一般而言,这个篇目应根据科学分类与社会分工的实际来拟订,按本地国民经济行业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篇目。承编分工和搜集资料篇目要尽量考虑全一些、细一些,以便于确定搜集资料的范围。要在各个章节之后标上承编单位,由多个单位合编的要注明牵头单位。这个牵头单位常常是大口或承担任务较多有权威性、管理、指导职能的承编单位。篇目拟订一般先由主编、副主编草拟成三级层次,即拟出编、章、节三层的初稿。承编单位明确后,再由编辑人员与承编单位共同商定细化的篇目,因为咱们的编辑人员不可能熟悉所有部门的具体内容,而只有承编单位最为熟悉本部门本门类应撰写的内容,由他们提供到实写条目的2~3个层次内容才是最全面、科学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当然,这个篇目仍然只属于搜集资料阶段中的分工与搜集篇目,在以后的撰稿、评审、出版阶段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多次修改至最终定稿。
    编纂方案,一般包括志书编纂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组织领导、编纂阶段工作进度和基本要求等。主要任务,就是要把编修志书的所有任务都加以明确。组织领导,就是要对承担修志任务的各部门的领导和组织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行文细则,由于地方志有其独特的体例,在行文编纂方面有着具体的要求,因此,在启动修志之时,也应加以明确,以此保证征集来的资料符合修志的需要。即使不形成文字的东西,也应该让所有参与编纂的人员,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编纂中才能够少走弯路。
区史志办按照区政府的要求,制定了全区三年完成乡镇街道志的总体编纂方案,各乡镇街道下来后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也要制定好自己的具体编纂方案。
   (三)、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阶段,关键是要指导各个部门开辟多种途径去搜集资料。以前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各地靠行政命令就能基本把资料收集上来。现在修志,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机构变化大,资料散失不少,还有那些条条单位,单纯再靠行政命令,已难以收齐收全资料。因此,收集资料要加强与各单位的联系、协作与指导,要变坐等资料上交为主动上门指导与收集,要从网络、广告、宣传资料、政府档案、统计资料、工商企业登记、社会组织资料等方面多途径掌握承编单位的资料或资料线索,以指导并协助他们收齐收全修志资料。同时要做好各单位资料收集工作的分工,将分工尽量分得细些,合作协调得具体,这样才能使资料落到实处。
        河口区建区晚,有些资料还要去滨州、沾化、利津、垦利等地了解查阅。比如关于移民的问题。河口区是一个移民地区,西部主要来自沾化、无棣,南部主要来自利津,东中部主要由油田、马场、垦利的人员组成。还有来自鲁西、外省等几十个县的移民,人口来源复杂多元。油田人员的来源就更复杂,有四川油田的,湖北油田的,大庆油田的,还有西北新疆克拉马依油田的。正因为人员来源复杂多样,在长期的交往中,在语言、行为习惯、甚至吃饭口味等方面,都是慢慢在互相影响中融合,也就慢慢形成独有的河口文化传统。要想了解好这段历史,我觉得一是靠发动各个村,每个村都要了解好各自的来源地。二是依靠各村的线索,对于有疑问的,还要到来源地了解核实。这些资料都是很珍贵的资料,比如去年,山东省要求各地调查补助东平湖移民问题。我区就有这部分移民,李区长亲自查阅《河口区志》,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这说明各级政府对于移民问题也是很重视的。
       关于资料工作,王主任已经讲的很详细,在这里不多说了。但是,在进行资料考证、鉴别的过程中,当资料出现相互矛盾时,应该怎么办?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鉴别考证:
        1、图书资料与档案资料发生矛盾时,以档案资料为准。档案资料是第一手资料,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在所有的文献资料中最具有权威性,它所反映的史实相对可靠。其它图书资料相对于档案资料而言,多属于第二或第三手资料,有的属于对档案资料的利用和加工,有的甚至是对文献资料的加工再利用。无论是第二手或是第三手资料,由于使用者的历史观点、使用目的不同,其结果都有可能在利用原始档案资料时产生偏差,或征引失误,或各取所需,或以偏概全,等等。所以,当图书资料与档案资料发生矛盾时,除非有足够多的相关资料能够证明档案资料有误的,应以档案资料为准。
        2、内部资料与外部宣传资料发生矛盾时,以内部资料为准。内部资料,包括工作笔记、信函、内部通报、工作简报等,多为一手资料或根据一手资料形成的二手资料。外部宣传资料一般取材于内部资料,但是对内部资料的再加工,有些宣传材料往往根据一时的需要或是其它一些原因,在对内部资料进行再加工时改变了口径,不一定完全遵从事物的本来面貌。所以,内部资料的准确度高于外部宣传资料。
         3、距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近的资料同距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远的资料有矛盾时,以近的为准。这是史料考据的一般原则。
        4、亲身经历者提供的资料同旁证者的资料有矛盾时,以亲身经历者的资料为准。事情的亲身经历者所提供的资料相对于一般的旁证者而言,其可信度更高一些。当然,这里指的是对事件的一般性表述,而不是指有关对当事人自己的评价。对于这一类资料,如果均为口碑资料,还需要与有关的书证资料相印证。
         5、统计数据不统一的,以统计局正式公布的资料为准。统计部门所公布的为法定统计数据,所以,当部门所提供资料和通过其它途径所收集的资料与统计部门公布的资料发生矛盾时,应以统计部门资料为准;统计资料没有的,以部门提供的数字为准。统计数据不统一的问题会经常遇到,应该仔细鉴别,力求统计资料的准确无误。也就是说所用的每一个数字都应该有来源。
(四)、编写资料长编
        整理资料长篇,就是把收集到的文字、图表等各种资料按照志书篇目设计的章、节、目等层次进行分类,分到最后一个层次,再按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注意的几点:有原文的,抄录原文,不要随意给修改删节。删去套话及与主体无关的话。要注明资料的来源(出处),形成时间及必要的解释。资料长编本身仍属资料,保持有资料的原始性,但是可以看成是系统化的资料。资料长编以条目的形式对资料进行排比整理,资料长编的篇幅一般不作限制,以便尽量地把有价值的资料保留下来。在此过程中,要熟悉全面资料,补充不足的资料,核实不准的资料,剔除不用的资料。实践证明,通过整理资料长篇所形成的资料,都比较丰满、系统和准确。
(五)、总纂,即汇总成书
         志书的编纂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工程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总纂工作,做好总纂工作主要应该是主编和副主编的职责。我们主张主编全程参与修志工作,这是保证总纂质量的根本保证。
        总纂就是志书的总成。狭义的理解是对志书全部内容的统稿。或称“三通”,即:通读、通纂、通审。往往指志书的最后阶段工作。广义的总纂是指贯穿全书编纂过程的统筹安排,直至最终定稿。主编从事总纂工作,其角色是一部志书的总编辑,从策划安排、篇目拟定、资料征集、组织编写、审稿定稿,是全程参与的。
        总纂并不是将各分纂人员撰成分纂稿简单拼凑,而是对分纂稿的一次再加工、再升华的总集成。是对资料长编的精加工。总纂作为修志撰稿阶段的最后汇总环节,决定着志书的成败。由于是最后的汇总,必须追求对地情的全面反映和志书内容、结构的完美结合、完整统一。总纂工作的好坏,决定主编编纂思想的体现,总纂的政治和方志业务、文字功底以及方式方法等。主要是把好政治关、体例关、学术关;把好内容关、史实关、文体文字关;删繁就简、纠谬补漏、统一文体、统一规范。总纂对人员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有大局意识。尽管从总纂的工作过程来看,最为紧张、繁重的工作体现在成书阶段,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志书的各个阶段工作各有侧重,主编在各个阶段的工作总是在最为侧重的那一面。因此,主编不能是一个单纯的事务主义者,而必须有很强的大局意识。总纂的大局意识表现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搞好志书的总体设计。第二阶段,在修志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总体设计。第三阶段,也就是志书的统稿合成阶段,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志书的总体设计进行最终的推敲、确定。
        其次,要具备结构统筹能力。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结构,一部书更是如此。一部志书包罗万象,头绪繁多,既要做到上下领属得当,又要做到左右安排合理;既要照应到交叉关系,又不能使之重复;既要做到五大部类各司其职,又要述记志传图表录使用得宜;既要各分志相互协调,结构上又不能畸轻畸重,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是要对志书的所有组成部分非常了解,了解各部分的职能,各部分的位置。不能把自己淹没于浩繁的资料之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失去驾驭全局的能力。二是对相同或相近部分,结构上要相对统一。首届修志提出的“有模式而不模式化”的主张,在志书中用于相同或相近部分的内容记述是合适的。三是要能够站在全书的高度看待各部分,处理好它与全局的关系。四是要对全书的交叉点全盘掌握,及时发现和解决具体问题。
        第三,要有扎实的文字基本功。无论有什么样的大局观和结构能力,没有文字能力作为基础,一切都是枉然的。作为总纂,普通编辑、撰稿人所掌握的方志基本理论必须全部掌握,普通编辑、撰稿人所不掌握的知识技能也必须掌握。总纂从具体技法上来讲,主要的就是删削组焊之功,从全局着眼,记述多余者坚决舍去,不合规范者坚决修正,结构错位者重新排列,行文松散者重新组合,这些都与驾驭文字的能力密切相关。在实际工作中,
         第四,主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全书的政治观点必须相一致。人们对于当今的一些政治术语、政治避讳往往比较注意,不大可能出现政治上的偏差;而对于历史上的一些人和事往往注意不够,特别是在引用旧志或是旧的文献资料的时候,出现政治观点上的偏差时有发生。关于这一点在首届志书中较为多见,而本届续志出现的机率不大。
        第五,要熟悉本书的体例。凡是本书一些必须执行的限制性规定必须坚决贯彻。特别是那些不易发现的、被编辑人员、分纂人所忽视了的相关问题,在主编这里都要认真把关。
第六,要熟悉相关的编辑规范。像数字的使用、人名地名、法定或非法定的计量单位、技术规范等等,主编都必须处处留心。
   (六)、评审
        总纂完成以后,便形成一本评议稿,并进入修志的修改、评审阶段。志书出版前的修改、评审一般需经过一评、二审、三验收3个阶段。
评议阶段一般需召开3~4次评稿会,
       一是,编辑人员的内部评稿会。由本办编辑对总纂的评议稿逐编的评议,群策群力,修改出一个比较成熟的推出去的评议稿。在逐编细磨的时候,还需由各分纂编辑将每编志稿给该编承编单位领导、专家、业务人员、撰稿员再审改一次。

         二是,本乡镇街道领导、专家评议会。历届书记、乡镇长是本乡镇街道发展的决策者、实践者,是改革开放的探索者、当事人和见证人,他们对地情最熟悉,宏观情况和史实最清楚,还有当地的专家对本地和各部门的专业的地情最熟悉,请这些人进行座谈、评稿,就能帮助志办把好史实关、资料关和质量关,能保证不出政治问题,不出史实争议。
        三是,史志专家参加的评稿会。邀请史志工作者从业务的角度进行评审。
        这样多层次的评议、指点,才能使志书质量更上一层楼,从而出精品佳志。在召开了以上多次评稿会后,便可将再次修改后的评议稿形成送审稿送审。
        送审稿需首先由本级地方志编委会代表本地政府(部门)进行审稿,审稿通过后再送上一级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代表上一级地方政府进行审稿。本级编委会审稿一般是将送审稿送给每一个编委会成员,由他们签署审稿意见,通过后报上级地方志编委会审稿。
        一般来说,基本合格的送审稿有的也需进行较大的修改,有的甚至还得花上半年、一年的时间。验收通过后,一般还需根据验收意见进行一些局部的小的修改,然后便可进入出版。
  (七)、出版
        志书出版,目前许多地方采取统一组织出版的方法,即由上级志办统一出版版式、统一出版程序、统一指派对方志和出版都内行的责任编辑等,以在出版时对志稿再一次把关。我区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由区史志办全程参与、指导各乡镇街道志的编纂和出版工作,以确保编纂出版质量。

二、编纂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方志是科学著述,只有指导思想正确,才能保证政治观点正确。首届修志明确提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续修方志时应当继承。但也应看到,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已写进了党章。续修方志重点记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此时正是产生邓小平理论的新时期,邓小平理论不仅从宏观上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对这一时期的一些事物都有具体论述。因此,续修方志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保证编修方志的政治方向。关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续修方志问题,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切实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续修方志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从总体上说,就是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保证志书内容全面、真实,充分反映当地的客观情况。具体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既要充分记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绩,也要记载存在的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此续修方志应详细记载。同时还应看到,前进的道路上也存在着不足,对这些不足志书中也应记载。
        二是既要充分记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光明面,也要记载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非主流的阴暗面。如,随着国门打开,资本主义国家腐朽的生活方式在部分地区造成影响;封建迷信、赌博拐骗等沉渣在一些地区泛起,弄虚作假、夸大成绩的浮夸风在一些地区抬头;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知法犯法、腐化堕落的不正之风在某些领导干部身上出现。这些情况,续修志书也应予以记载。
       三是对资料内容的处理要存真求实。要全面记载各种事物及其发展阶段,不以个人好恶随意增删或歪曲。对资料应广泛征集,精心考证,使之准确可靠。记述时要忠于资料,不能随意更改。统计数字更要准确无误,万不可为说明个人臆造的规律而随意改造统计数字。所记大事、人物及其评价,应严格依照统一的标准,决不能搀杂个人感情。不为尊者讳,不为亲者讳。使整部志书符合历史的真实,真正成为“信史”,经得起现实和历史的检验。
第二,用邓小平理论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改革开放的年代,社会急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这在续修志书中要体现出来。记载各种事物,一律使用新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比如,过去只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认为只有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现在看这种观点很不全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续修方志记载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时,自然要遵照这一观点。
第三,记载各项事物要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行为的准则。“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记载近几年的工作,更应该自觉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判断问题的准则。在关于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是记载相关事物时应该遵循的。有了这些具体理论的指导,就会准确反映这些事物,保证志书政治观点正确。总之,在具体操作中,就是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二)、基本原则
        志书是具有独特文化品位和学术价值的地情书,因此,志书编纂工作有它自身特有的规律和特点,有它固有的一系列原则。这些原则可以从两方面概括,一是一般原则,一是特殊原则。
        第一,一般原则。包括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三个方面。
        思想性。所谓思想性,是指志书的全部资料所表现的政治倾向和显示出的社会意义。衡量志书的思想性依据是政治标准。志书不是党的宣传读物,而是一种严谨、科学的资料性著述。因此,志书的思想性,不靠空洞的政治说教,不能抽象地发表议论,而是靠资料和事实说话。
        科学性。所谓科学性,是指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地方志具有科学性,是指地方志的表现内容要科学,表现方法要科学。从形式上来说,要制定科学的体例和篇目。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要尽量做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和谐统一。从表现方法来说,要尽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要运用摄影技术、电脑制作技术手段,外观设计、印刷要精美等。从内容上来说,要尽量进行科学的记载,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资料性。资料是志书的基础。资料要符合真实、全面、系统、实用的要求。所谓真实,即实事求是,客观地反映和记述事物的本来面貌。所谓全面,即广征博采,不漏不滥。所谓系统,即要做到“纵不断线,横不缺项”。具体地说,就是“纵”要完整地记述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轨迹,“横”要反映和记载历史的全貌以及相互关系。所谓实用,就是要优化资料,合理取舍。编纂过程中,要追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三者关系中,思想性是全书的灵魂,表现形式上要追求科学性,内容上要追求资料性。
    第二,特殊原则。包括横排竖写,述而不论,详略得当,生不入传等,这些都是编纂工作的特殊原则。
        横排竖写。这是地方志著述的一个重要原则。 所谓“横排竖写”,即先按事物性质分门别类地进行横向排队,然后,再对各个类别分别按照时间的顺序,逐项记述。在记述过程中要求做到“横不缺项,竖不断线”。比如,一部志书在设计纲目时,应该先按照事物的性质进行横向排队: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经济”部类,则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再按时间的顺序分别进行“竖写”。例如工业部分,则按照“建国前”和“建国后”;“建国后”再分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等等。“纵”,即分期;“横”即分类。   “横排竖写”,实际上是指志书如何处理记述过程中事物的分类和时间先后的关系问题。地方志是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内容丰富,头绪繁复,如何做到条理清楚,脉络分明,必须坚持统一的格式,这就是“横排竖写”的记述方法。关于这个问题,后面再详细讲解。
         述而不论。所谓“述而不论”,是指编纂时,除了概述和序言之外,编者只是客观地记述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演变过程,不作任何形式的评论。换句话说,编纂者的任务是忠实地设计和编排资料,不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对事物作出评论。编者的立场、观点包含在资料所反映的事实之中,也就是说让事实和资料来说话。其实我们选取什么样的资料,也就能看出我们编者的意识和观点在里面了。大家也许注意到,新闻报道方面,也有很多时候是不评论的,但是一看这记者选取的新闻素材,他所报道的角度,也就能够体现出编者的立场。
         生不入传。所谓生不入传,即指活着的人不入志书的人物“传”。如确要在志书中反映人物的背景情况时,应通过“以事系人”的办法来弥补,也就是说,在记事件的过程中,交代人物的有关背景情况,不得对活着的人专门写传记。为什么要这样办呢?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其一,活着的人是会起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人是不可能的。志书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的功能不仅仅在于短暂的时效性和很强的“教化”作用,更重要的是长远的“存史”作用。如果对活着的人作了定论,一旦这个人的情况变化了,志书将会贻误后代。这是对历史、对后代不负责任的表现。古人说“盖棺定论”,人只有死去了,才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对他的评价才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二,活着的人往往会左右客观的评价。众所周知,活着的人特别是一些当权者,他们凭借着自己手中的权力,往往会左右对他的评价,影响志书的客观公正性。另外,给现代活着的人立“传”,会给编纂工作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矛盾。例如,哪些人可以入传?由谁来对他们进行评判?如果入传者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怎么办?这些现实的问题常常是回避不了的,编纂者要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确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干脆来个“生不入传”的规定,这样就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如果我们想把咱们现在的领导或者先进工作者入志怎么办?可以采取人物简介、人物列表的方式。
三、横排与竖写
        前面讲了,横排竖写是志书的一个基本原则,我觉得这也是志书最重要的特点。那么怎样横排,怎样竖写呢?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横排竖写的基本原则
要把握两点:
1、横排竖写与纵横结合。

       横排是指按事物的性质横向分类;竖写是指以时间为序纵向记述。纵横问题实际上是指在志书中如何处理“时”与“事”的关系问题,即在拟定篇目、安排层次时,先分期还是先分类的问题。以前曾开展过这方面的讨论。有的认为应先分期再分类,有的认为应先分类再分期。最早出版的县级志书中,有采用先分期再分类记述的。随着方志实践和理论探讨的深入,方志界已形成共识,即先分类后分期,也就是横排竖写。篇章目都要坚持这一原则。首先按照“事以类聚”“类为一目”的原则,按事物性质划分章节目层次,然后再进行纵向记述。这样划分的层次、章与章、节与节、目与目之间一般为横向并列关系,各自记述某一类事物;而章、节、目之间一般为纵向关系,章辖节、节辖目,这样即显得门类清晰,又显得条理清楚,还可避免内容重复或遗漏。
        横排竖写是新方志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但由于新方志所记述的事物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在记述一些具有特殊的事物时,应灵活掌握这一原则,做到宜横则横,宜纵则纵,纵中有横,横中有纵,纵横结合,使篇目既符合志体,又便于把事物写清楚。
2、横不缺项与纵不断线。

        地方志要求横陈百科,纵述历史,所谓横不缺项、纵不断线。横不缺项是拟定新方志篇目要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方志的一个基本特征之一是“全”,所以称它为一方之全书。它所记载的是一地、一行业之全貌,举凡一地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等等,无一不在方志记述范围之内,缺一项就不成其为方志。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越来越多,社会结构越来越复杂。我们在拟定篇目时,要做到尽其所有,无所不包,广辟类目,注重科学,做到横不缺项。 纵不断线是编纂地方志需要遵循的另一重要原则。地方志是一方之全书,横向看,方志反映一方之全貌,纵向看,方志反映断限内一方包括各行各业的兴衰起伏和历史发展脉络。因此,断线与缺项一样都会影响志书的质量。横排要求横不缺项,所谓横不缺项是因为志书横及百科,是“一方之全史”、一地的“百科全书”,对一地的主要事物以及事物的主要方面不能遗漏。
(二)、横排门类的原则
        横排门类主要是篇目设计的问题,横排的合理,篇目也就设计的合理了。在横排门类设计篇目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社会分工与科学分类相结合。也就是说,这是分类的依据,尽管有许多的科学分类方法,比如统计学中的分类方法,与国际通行标准是基本接轨的,但它并不适合于志书的分类操作,原因很简单,如果用这一分类去编纂志书,在编纂组织、材料组织上都会面临许多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社会分工与科学分类相结合的原则在续志中必须坚持。
         2、标准要统一。一部志书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就如同是一个个子系统,全书大的分类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每一个组成部分也必须有一个统一分类标准。门类横分得宜,记述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否则会给记述带来许多具体问题。因此,横排门类必须坚持标准的统一。
         3、要因地制宜。横排门类是志书编纂体例的要求,具体实践中必须根据记述对象的属性灵活掌握,切不可过于机械地搬用工具书的概念,或是依照形式逻辑的一般要求,过分追求形式的整齐划一。比如,不少志书,在分类时对有地方特色的事物都进行了“升格”处理,这种做法违背了工具书或形式逻辑的分类原则,但志书中的这种用法则相当普遍。这是因地制宜的结果。套用工具书的做法,容易束缚手脚,给具体内容的记述带来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和问题。现实生活中的产业发展也好,行业构成也好,在各个地方都是有自己特色的,是具体的,不可能像工具书所归纳总结出来的那样具有普遍性,照搬照套工具书往往会使分类无法进行下去,即便强行分类,记述起来也会受资料的制约。若是简单地依照形式逻辑的要求去分类,越是具体到章节,问题也会越多。同样道理,形式逻辑与工具书都是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高度理论概括。志书的分类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志书的记述对象出发,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一般原理,在做到内容归属得当的前提下,求得志书章节分类的大体合理,相对均衡,而不必过分拘泥于教条。
        举例来说,《河口区志》中对于石油和黄河的处理,《东营市志》也是同样的理由,对石油和黄河进行了升格处理。
(三)、竖写的原则
        这是方志在体裁上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主要特征,也是方志编纂最基本、最普遍、最关键的写作方法。要坚持竖写原则,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要顺时记事。就是要求顺着时间的前后,把事物的兴衰起伏记载下来。这种方法用于记述一般事物,比较顺手,用于记述较复杂的事物则有点难度。有的编者往往将这一事物记到一定阶段时,又回过头来记述另一事物,从而出现时序颠倒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处理好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办法有两条:一是对编目再度修订,尽可能将几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分别设置;二是在同一竖写单元内,根据事物的多少,分别用几个自然段加以记述。
         2、要努力体现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从志稿编纂的实践看,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用记述大事记的方法代替记述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的方法。志书要体现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不仅要有选择地记述事物发展的量的变化,尤其要花力气寻找和记载事物发展的质的变化。而有的编者,在记述事物发展时,往往只注意记述事物量的变化,而忽略记述事物发展中的质的变化,因而出现了流水账式的记述方法,所记内容,类似详细的大事记。二是用历史分期、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分期等硬套事物的发展阶段性,这就违背了不同事物的运动形式及其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客观规律。
         3、要着力记好起点、转折点和终点。所谓起点,是指事物的起始发端。我觉得要交代好一件事的起点,也就应该交代清楚起点的年月日,至少应该让读者明白这件事开始在什么时候。
        所谓转折点,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点。事物的发展,有时处于渐进状态,有时处于剧变状态,有时呈现出量变形态,有时呈现出质变形态。如果把事物的所有变化都一一记载下来,那是记不胜记的。所以,我们强调,记好事物发展的转折点,就是记好事物发展出现重大量变或质变时的情况。当然,这种重大量变和质变时的情况,在有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次。抓住了这些转折点,再根据记述的不同对象,横陈事物在重大量变或质变时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根据,从而揭示事物发展因果关系,体现事物发展的本质变化。如果所记实体为多元化的事物,还要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加以记述。
         所谓终点,是指事物的终结。记好终点,就是记好事物消亡时的情况。一般来说,这个终点还是比较好记的,只需交待何时、何物因何原因而消亡或终结。但另有一种情况,就是事物在志书下限时尚未消亡而且正在发展之中,对于这类事物,按照志书断限的要求,则要记好志书下限时事物发展的现状。
 (四)、竖写的基本要求
        1、主线要明确。一部志书应当有一条或几条“大主线”。各篇、章、节、目也要有“小主线”,“小主线”是由“大主线”生发出来的。这个主线不是编者臆造的,不应牵强附会。志书的主线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或主要矛盾方面在编者意识中的反映。这种反映形成观点,观点反作用于事实材料,就是用主线贯通条目的竖写。例如:写“城乡储蓄”,如果写某年建了多少网点,人员增减了多少,服务宣传搞得如何,利率的调整,储蓄余额的升降等,还写了开展文明服务及表彰先进的活动,应有尽有,但读者读后不会得出什么结论,难知所云。这里的关键是没有抓住主线。那么“城乡储蓄”这个栏目的主线是什么?我们看储蓄事业是发展了,还是衰落了,主要还是看储蓄金额的多少。这是衡量银行储蓄工作好坏的主要尺度,故应以储蓄金额变化作为主线。其他诸如方针、政策只能作为影响、制约其发展的背景,网点、队伍、利率只是发展的条件,而宣传服务态度则又更为次之。所有这些都应在主线贯通之下来记述。
        2、事件要完整。所谓完整性,就是要把握三大环节,或者叫做竖写的“三部曲”,即写好事物的发端、转折和现状(或结果),不能缺项。有头无尾,有尾无头,或者有两头无中间,都是不可取的。例如:我区的冬枣生产,经历过发动阶段,发展阶段,再就是现状。要完整记述才能看出冬枣生产的情况,包括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绩都能反映出来。
         3、特点要突出。就是要表现时代特点的问题。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写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就可以体现时代特点。比如工资,旧时称俸禄,现在叫工资,旧时或以白银,或以粮食发给,现在以人民币发给,这也是时代的不同。又如:农业方面,每个时期也都有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建国前,基本属于自然经济,靠天吃饭,建国后兴修水利,部分解决农田浇灌问题,建区后,也是大力开展水利建设,通过修建水库,改变来水渠道,基本解决灌溉问题等等,也能反映出我区农业的发展。还包括改良土壤,改良农业作物品种,改革耕作制度,包括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等等,这些,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只要我们用心分析研究,一定能理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弄清楚了,记述的时候也就能够看出明显的时代特色。同时,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各乡镇的情况也不一样,河口街道和六合、孤岛、仙河都有明显的油田特色,西部几个乡镇就淡化的多。义和、太平一带解放前还是沾化县的抗战大后方,其他几个乡镇也没有。所谓地方特点就是要写特有的事物、特有的作法和特有的结果等。
         4、系人要典型。竖写要注意以事系人。以事系人是指在记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时写出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的活动。系人的目的仍是为写事,即通过人的活动更好地反映事业状况。以事系人要注意掌握标准,主要系开创者,反映事业兴起;系贡献者,反映事业进步;系代表人物,反映事业或事件状况;系行业名人,反映专业水平。以事系人的方法,既可以先人后事,以人带出事;也可以先事后人,以事带出人;还可以依时顺事,人物出现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之中。凡同一事一人起决定作用的,只系一人,多人起决定作用的,可以重叠式系人。其次要人从事出,事与人关,将事物的发展与人物的活动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叙述人物生平,更不宜记述与此事无关的其他活动。而且,在以事系人中,要反映人物的思想境界,突出人物的先进性,使读者从中受到鼓舞,受到感染。
         5、行文要规范。这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基本概念要统一,包括一些计量单位要统一,比如在同一情况下,有的用人,有的用万人,有时候用元,有时候万元,有时候用斤,有时候用公斤。再就是纪年要统一,数字用法要统一,图题表题要统一。再就是注意全书中前后数字要统一,年月日要统一。
(五)、竖写的几种形式
        志书必须从记述事类本身的实际出发,采用适当的竖写形式。从新志编纂的编写实际来概括,至少有以下数种:
        1、逐年编写。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存在时间较短或出现较晚的事物,象“政法”部分中的“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另一种是虽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中,但每条资料对得出科学的结论都是不可缺少的依据,如“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这种事物逐年编写,既便于存史备查,又不占过多的篇幅。
        2、侧重写转折点。历史悠久且有明显起伏变化标志的事物,如果逐年记述,不仅会拉长篇幅,而且也没有必要,实际上也做不到。应选择其发展变化的若干转折之点侧重加以记述。如“教育”部分中的“小学教育”、“农业”部分中的“小麦栽培”、“生产工具”等。
         3、分期记述。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性质、形态有明显差异的政权、司法、军事等专业分志中的许多类目,以及新中国建立后受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制约的经济类各专业分志中的许多类目。有的可按社会历史分期,如“半封建半殖民地”、“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区前后”等等。有的可按经济历史分期,如“一五”计划、“二五”计划。
         4、选择典型记述。象“科技成果”、“医疗事故”、“大的自然灾害”、“重大事件,如孤岛镇、仙河镇的建立,河口街道的建立”等,此类事物没转折点,无阶段性,时断时续不规则地出现,可选择其中的典型加以记述。
(六)、竖写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忌写成流水账。流水账的具体表现一般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不分时期,按编年体的方式逐年逐月堆砌各种资料,如有部志书关于科研点的记述写道:“1978年以前有14个,1979年有16个,1980年有21个,1981年有24个,1982年有31个,1983年有42个,1984年有56个,1985年有76个。”又有一部志书在写干部调配时,也只是罗列一点数据:“1985年调进干部12人,调出69人。1986年调进7人,调出58人。1987年调进9人,调出37人。1988年调进8人,调出30人。1989年调进12人,调出27人。1990年调进15人,调出29人。……”
        第二种是事无巨细,有闻必录,把所搜集到的情况统统写上,使人看后如堕烟海,很难抓住主要的东西。如有的志书写新产品开发的一个小目中,开了多少个会,发了多少个文件,领导讲了什么话,如何传达布置、发动群众,班组怎样加班加点,有多少好人好事等都详尽写上,结果开发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等比较重要的情况,淹没在一堆豆腐账里面。这种写法停留在事物的表层,满足于一般化的表述形式,不分主次、轻重、本质非本质地堆砌、罗列资料,平均使用笔力,眉毛胡子一把抓,用琐细的过程淹没事物的本质特征,是不可取的。这种毛病比较普遍,如有部教育志中的教学方法也是这样写,某年干了什么,某年干了什么;有的人物传也写成人物大事记要,也是某年干了什么,某年干了什么,叫人看了十分厌烦。
         2、忌写成总结报告。常见的情况是,在记述完一些事实之后,总结归纳出几条经验、做法、体会之类,其目的是使读者加深理性上的认识。如有的志书写“推广普及优良品种”一节,在记述通过推广取得好的成绩之后,接着写道:“在推广优良品种工作中有以下几点做法:一、建设一个勇于改革的领导班子。……二、思想政治、行政管理与技术一起抓。……三、推广一整套优质快速的技术措施。……以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管理制度”。这种写法主要是提炼观点,加以阐明,虽然有的也补记了一些事实,但目的还是为了说明经验和体会,不符合“述而不论”的要求,同样是不可取的。
         3、忌写成教科书。这种弊病多发生在自然环境类分志或某些经济类分志中。如有的志书关于“玉米”一目的记述是这样写的:“玉米俗名苞米,又叫玉蜀黍、苞谷、苞粟、棒子、玉茭子。属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异花授粉,雄穗着生植株,顶端为圆锥花序;雌穗内生花序,穗生节间,外有穗壳包裹,顶端有丝形花芯,外露如缨,缨干粒熟,一苞二三百粒,累累如嵌珠。因粒形色不一,而分为黄苞米、白苞米、红苞米、马齿苞米等名。性喜温暖,不喜肥水。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短日照作物”。这样详尽地介绍玉米的各种名称、分属科目、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植物学教科书或科普知识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如果全国的地方志记“玉米”都写成这个样子,那志书还有什么存在价值呢? 当然,志书在竖写中也并非完全排斥介绍、解释某个事物的特征、习性,特别是在有些专业性较强的志书中,对一些名词、术语进行适当解释是完全必要的,否则读者难以看懂。所以我们说志书应该避免教科书式的写法,但又要做到专业性与通俗性的统一。
        咱们这里也容易犯这样的问题,比如写河口的特产的时候,如冬枣、三疣梭子蟹、文蛤等,也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4、忌写成文件摘编。这个问题在劳动人事等志中最容易出现。有的志书“劳动人事志”在工资改革、职工福利、劳动保护、离退休这些类目中,大段大段地摘录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变成文件摘编。这种做法,堆砌全国通典,看不到当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的步骤、作法和成效,缺乏地方特色,也是不可取的。再如:写计划生育、招商引资也容易罗列有关的文件精神。
        5、忌写成通讯报道。不能堆砌空泛的形容词,拔高事件或人物的作用。这种毛病在宣传教育方面的志中容易出现。
        6、忌写成年鉴条目。现在大家每年都要为《河口年鉴》提供稿件,所以很容易在志书编写中带入年鉴的痕迹。在编修志书中应该注意。
四、志书编写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志稿的编纂,是志书从制定编目到定稿出版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又是志书从收集资料到形成著述一个质的飞跃。编纂志稿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志稿成书的质量。志书编纂除了掌握以上原则外,还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把握好记述范围
        志书的记述范围,主要是要把握好地域范围和时间范围。
         地域范围。鲜明的地域性,是方志的重要特征。把握地域范围,一要处理好现行行政区划与历史上曾隶属地域的关系。    因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行政区划常有变动。记述应立足于现行行政区划,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地域,不论历史上是何隶属,均应一体记述,不记则是缺漏;反之,历史上曾是隶属地域,而今不在现行行政区划内,也不能拘泥于“志不越境”而一概不记,如不可分割的统计数据、事物的发展过程都可记述,以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这只能略记、粗记,否则和相邻地区的志书资料重复。
二要处理好“地域范围”与“域外管理”的关系。特定的地域范围确定之后,只要是地域范围内的事物,不管它属于哪一级管理,都应记叙。但有的事物,虽说不在本地域之内,却属本地域的行政管理,对这样的事物应作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不应将该记的事物拒之志书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地之间的经济相互渗透的现象已十分普遍。新方志应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把该记的事物都记载下来,这不仅不会削弱新方志的价值,反而会为新方志增添时代光彩。
    时间范围。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不能越位,二是要到位。
    不能越位。就是志书所记事物不得超越《凡例》规定的上限和下限。如果超越,则视为越限。当然,也不能机械地执行志书的断限。有的事物,确需交待来龙去脉,而其起始时间又在志书上限之前,作为背景材料交待一下也未尝不可。比如,有的工程项目竣工的时间与志书下限相距甚近,为了反映该项目的完整性,采用括注的形式也是可行的;有的志书的总述、大事记等需要越限,可在凡例中加以说明。
     要到位。就是上限、下限要到位,它是指志书记述事物应达到的上限和下限位置。
越限和不到位的现象往往普遍存在。越限就是记述了志书规定的上限之前或下限之后的不该记的事,这好处理,删去就行了。记述不到位,就是记述事物的起始和终止不到位。起始不到位,常常表现为记述断限之内发生的事物而不记事物的发端,或虽记发端,但记的是概念化的发端;终止不到位,通常表现为记述断限之内终止的事物,表现在事物的记述上不到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事物在志书下限之前已经终止,但志稿的编写未作必要交待。产生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是资料的不到位。如果实在是没有资料了,可以作出说明,以表明这一事物就是到头了。例如各乡镇的乡镇企业,就可以写到破产消失为止。乡镇企业消失了,而民营经济却发展起来了,这里面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要写好这部分很不容易。但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资料的上下连接的问题。不能出现断档。
(二)、要体现时代特点
地方志必须体现时代特点。地方志的时代特点,又称时代性,或称现代性,是地方志的基本属性之一。地方志的时代特点,之所以成为地方志的一个基本属性,其根本原因乃在于,地方志是时代的产物,是根据某一时代统治阶级的需要,组织人力,动用财力,编纂而成的。例如,我国旧志数以万计,它们都共同具有一个时代特征,即封建性。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着封建主义色彩。如在内容上,少经济多地理,反映出封建社会的封闭性和不发达;此外,宣扬忠孝节义的内容更是充斥全志。有的志书对于一些烈女的宣扬就很多。所以从内容上也能看出一部志书的时代特色。基于此,社会主义新方志必须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地方志体现时代特点的一些做法。
    地方志的时代特点,是对地方志的总体要求,整体要求,而非某项单项要求。它要求地方志书要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反映时代的先进性和科学水平。社会主义的时代特点,要体现在整部志书之中,要体现在整个史实的记述之中。
    首先,指导思想上。记载的重点应该是社会变革,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新成就。
    其次,记述内容上。要突出“新”字,着重记述新制度、新科学技术和各种新东西。记述社会变革,事物变化,反映发展的阶段性。还要多记述我们这个时代的英模人物,记述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第三、编纂重点上。这就是说,一定要坚持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原则,着重记述现代历史和当前状况,着重记述本境的事物。志书都是溯源的,从古记到今,但是,志书最珍贵的部分总是当代的部分。历史的记载,只能依赖资料,前人遗留下来的种种资料,要想出新只能努力去挖掘新的资料,而当代的内容却可以是志书编纂者亲身经历的,或者亲眼目睹的,因此,也是最真实可靠,最富有存史价值的。记好当代,如实地记载当代,反映当代的本质,是最重要的任务。
    第四,框架结构上。制定篇目,一定要从现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的实际出发,力求表现出门类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于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分工日渐细密,因而制定篇目是一件相当复杂的工作,无论如何,一定要体现时代面貌。
    第五,语言文风方面。要用现代规范的语体文记述体,反对文白夹杂,对历史纪年、数字用法,执行现代行文的统一要求。基本文风要朴实、精炼。
    (三)、要体现地方特色
地方志的地方特色,又称地方性,是地方志首要的基本特征。地方志的地方特色,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地方特点的宏观把握。所谓地方特点,应该是一个整体概念,它表现于地方的各个方面。既表现在自然环境及其变迁方面,也表现在社会分工及其发展和制度变革等方面。地方志要反映地方特点,不仅仅是体现在个别门类的设置上。只有真正反映出一地的本质特征,才能说真正体现出地方特点。要想真正反映地方特色,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对地方特色的认识和把握。因此,修志工作者很重要的一个条件便是对当地的熟悉和了解,在充分认识和把握地方特点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反映地方特点。
突出地方特色的几点做法。有些做法,也不一定成熟,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做法:
    1、总体展示。即从志书篇目到志书各部分共同体现该地的总体特色。志书篇目的总体要求是统一的,但是,各地志书篇目又绝无一模一样,这是由各地特色不同所致。我们在制定篇目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反映该地的特点。一地的特点,又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各相关部分共同反映。如要突出石油城的特色,不能只记石油的开发和生产,还要记地质、资源以及由石油工业兴起和发展而带动起来的地方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等的发展……在这点上,我区几个乡镇街道之间差别很大,情况很不相同,所以在制定篇目上也应该不一样。
    2、直接揭示。一般来说,地方志述而不论,地方特点总是寓于记述之中,让具体资料来体现。但是,志书中也有一些特殊部分,如概述和章节下面的小序,不但能记述,而且可以适当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议论。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这些部分直接揭示明确说明哪些事物是该地的特点。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做法。
    3、提前详记。即把某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事物,置于同一层次的首要位置上详记。如沿海的新户、仙河就应该突出海水养殖,在志中就可以把海水养殖详细记述。
    4、增设类目。即对具有特色的事物,在有关章中增设类目,详加记述,甚至可以对其中的一些特色事物,专文撰述,作为全志或有关章节的附录,还可以出现专记的形式,在正文中出现。如沿海乡镇可以在“自然资源”章中,增加对“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部分。孤岛、仙河也应该能够体现油田矿区特色。有些地方一些极有特色的事物,如果分类记述可能会出现肢解的现象,破坏事物的整体性,用专文专记的形式来反映,就集中有力。如“三网”工程,如放在农业、林业、水利、公路里单独记载,就割裂了“三网”工程的整体成就。
    5、图文并茂。即对有地方特色的事物,除详细记述外,还可以辅之图、表,使事物愈加形象鲜明,富有直感,表格可使资料愈加密集,一目了然。
    6、扬长揭短。一些志书在强调特色的时候,往往只注意到反映地方的优势和长处,而忽略了该地的劣势和短处,以及它们形成的历史原因。地方特色应是优势和长处、劣势和短处两个方面的综合。只有全面正确地反映一地的长短优劣,才能便于扬长避短,全面发展。例如我区西部几个农业乡镇长期存在缺水的情况。
  7、升格。即把具有地方特色的事物升格。记载时,目上升为节,节上升为章,章上升为篇的做法。对此做法,有人极力赞同,有人坚决反对。当然,对于某些特殊的事物,它们记述的内容已越了领属篇目的范围,此时,做“升格”处理是合理和必要的。一般情况下,升格法不可乱用不可滥用。因为随意升格会造成父子同级,破坏志书的整体性,反使志书层次不清,交叉混乱。对待升格法,应慎之又慎。例如在第一部《河口区志》中,就对“石油”和“黄河”升格为编。
(四)要坚持“述而不论”
  “述而不论,寓观点于资料之中”是修志的传统,这一点很重要,也最容易忽视,这个传统应该坚持。志书是资料性著述,以资料见长,修志者的任务是真实准确地记述当地、当代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也就是用事实说话,用资料说话。不同的用志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利用志书资料、研究志书资料。有人认为“述而不论,寓观点于资料之中”不过瘾,要体现编者的学术水平,志书应该写编者的观点,编成一部研究性的著作。志书如果加进编者个人的观点,它就不是政府主持编修的志书,而是个人著作,这样社会利用面不会很广,也不可能一代一代地修下去。当然,不加进编者的观点,不等于没有编者的观点,而是寓观点于资料之中。资料的选择、剪裁、编排实际上是体现了编者的观点。修志者的组织能力、学术水平和文字功底应体现在资料的搜集、取舍、剪裁、编排上,努力编纂名志佳作。
  (五)、要把好“三关”
 “三关”即政治关、保密关和重大史实关。志书是政府主持编纂的出版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存史资政,留传后世,千秋大业,质量第一。衡量志书质量合格不合格,首先或重点是看政治、保密和重大史实上有没有问题。有些问题,如文字不精练、数字不准确、资料有缺漏、史料有错讹等等,当然不应该在志书中出现,个别地方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可在下一轮修志时纠误、补遗。政治上、保密上出现一个问题造成的损失都是不可弥补的。重大史实出问题,人们会对编者是否具有修志的资格提出质疑。
      从已经出版的志书来看,一般没有大的政治问题,但政治性问题表述不当、不准的问题并不少见。如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记述,抗日战争时期日伪政权的记述,历史事件的记述,民族宗教问题的记述,突发事件的记述等,个别地方存在表述不当、不准的问题。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是看修志者尤其是主编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把关能力;二是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水平;三是学习、参考质量高的志书对有关问题的记述。
  保密上出问题主要是供稿人和编纂者不清楚具体的规定。修志人员特别是主编,要想把涉及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具体规定都掌握得十分清楚、准确是不容易的,主要靠各有关部门把关。一是严格按规定程序办,不能图省事,怕麻烦;二是向供稿单位提出明确的要求,志稿终审前分别交各供稿单位进行保密审查,并签字盖章;三是根据志书是公开出版物,国内外发行这一总的原则,看有关内容能否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如报刊上不能公开发表,则应考虑删节。一些单位将向上级报告工作的总结材料的内容不加区别、不作取舍地写入志稿,这就容易出问题。此外,科学技术中的专利权问题、军事编有关问题的记述等,也往往会出现保密处理不当的问题。不是所有的资料、数据都可入志,不宜入志的资料坚决不收入志书。
      重大史实把关,很好理解,就是所有记述的事情,不能出现错误。要符合实际,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有时只是一两个字不当的问题,稍不留神就会出错。这要靠修志人员平时的学习、积累,靠全体修志人员尤其是主编和志稿审查验收人员层层把关。当地的史实只有靠修志人员和主编把关,志稿审查验收人员不了解具体情况,很难把关。
(六)、要强化五种意识
  续修方志,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才能保证工作正常开展。我们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上而下、从部门到社会强化五种意识。
  1、使命意识
  续修方志是一项符合社会需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事业,起着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不仅有近期的社会效益,而且有久远的社会效益。作为续志工作者,一定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强化使命意识,提高史德修养和业务水平,成为德才兼备的修志人才。历史上不少杰出的史官为我们树立了楷模,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圆满完成自己担负的重大任务,不辱使命。
  2、法制意识
  大力推进方志工作的法制化,通过法律形式来确定政府和修志机构的职能、职责和参与者的责任、义务,有效地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此项工作,制约不能履行责任和义务的机构和个人,让修志尽快步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依靠法律法规的支撑和制约,依法行政,使修志工作获得新局面、修志事业获得新发展。
  3、服务意识
  在新的历史时期,方志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服务,为各部门、各行业的工作、生产、管理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服务,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为之提供全面的、科学的、可靠的历史借鉴和现实依据。方志的这一功能,决定了方志机构的服务地位,这就要求修志工作者增强服务意识。
  4、精品意识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和价值所系。志书是一方经济、社会、历史、人文的总体反映,不仅在当前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可以传诸后世,所以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增强创名志、出佳志的精品意识,要把精品意识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方志的内容和形式,从来都是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方志要出精品,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因循守旧是没有出路的。
  5、现代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社会的到来,方志信息采集、编辑加工、数据与图形处理、排版及方志应用检索和事务管理等全部走上现代化道路。方志工作者如果不从观念上予以重视,不从素质上加以提高,将很难适应新志续修的客观需要,也必将贻误地方志事业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必须增强现代意识,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今天就讲这么多内容。以上内容大多从资料上查来的,结合自己的理解,加进去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肯定有许多考虑不成熟、不恰当的地方。对于不足之处,欢迎和同志们一起探讨,互相提高。

                                                志书凡例、概述、大事记、人物志的写法          为什么旧方志不写综述、概述,是否是前人疏忽?因为志书体例是横排门类,便于查考,好像不必综合了,前人志书的大篇概述是没有的,至宋代志书体例已定型了,概述始于黄炎培编纂的《川沙县志》,这是民国时期两部佳志之一。什么叫概述,黄炎培有过一段话,黄茀编写的《中国方志大词典》也都有解释。概述是志书体例的一种创新,地方志的概述,就是概而述之,它精炼全志的主要内容,概括记叙全志的主要情况,既是全志的总述部分,又不游离于全志之外,概述可以拿出来,也能看出全貌,但不游离于全志之外。它源于各志,精于各志,高于各志;它站得较高,专业志的概述,应站在专业的全局上,县志概述统管全县。         志书是否应有概述,十年修志,我的回答是:应该有概述,理由有三:(1)志书横排门类,事实,是分门别类的,见了树木.不见森林,不易看出全貌,尤其通志,门类很多,总体看不出来,应有个概述,补其不足。(2)从科学研究看,要分门别类,逐个研究,离不开微观探索,又要从宏观上研究,要反映整体发展的过程,如一个地方经济怎么发展起来的,概述这方面回答就比较好,可以记清其发展的轨迹。(3)志书的性质,中国地方志条例明确说是资料性著述,这就不是简单的资料汇编,资料性著述,在具体篇章里难以发挥,只能在概述里提高志书的著述性。概述可以虚实结合,可以有些发挥,当然也不能离题太远,这可以加强志书的著述性,其他篇章难以把全貌看清楚,也难以看出发展轨迹。浙江出版的新志都有概述。 

        概述的写法,至今没有统一模式,郦家驹同志讲,把写得好的汇总起来,看来这也比较难,我意见可以不拘一格地写。要合格,又可不拘一格。资料要翔实,特点要鲜明,体例要完善,但允许不拘一格。只能按照某一种模式,看来不行。各地地情不同,专业不同,特点不同,这本书这样写概述较好,套用到其他志书就可能不行,新志概述还没有最佳模式,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来表个态同意那个概述最好,这也不行。修志人员水平不一,还要发挥大家的创造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有个想法,想选一些较成功的概述,但这还是个想法,还未做。我看到的新志概述,有以下几种写法: 

(1)概括特点。如浙江《建德县志概述》,除讲了建德县的基本情况后,写了四大特色。即旅游之地,水电之域,地质之窗,果木之乡。在新志中别具一格,专家评论开始都说比较好,曾获1985~1987年度浙江省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1985~1986年度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现也有不同看法,其好处是突出特点,表述鲜明,缺点是深度不够,因果不彰,这几个特点怎么发展起来,水电之域,因果及发展轨迹看不出、不深。 

(2)较多的是浓缩全志。百万字的志书,浓缩在七、八千字,地理位置、经济、文化、教育、人物都写到,比较精炼,主要内容都写到,各行各业各方面后还附表,如经济增长幅度列表于后,这样写概述的好处是概括全书,看了七、八千字,可略窥全貌起导读作用,便于没时间看全书的读者,看概述就便于了解全貌,缺点是看不出地方、行业的发展情况,且难免前后重复,概述、大事记与专志中内容有重复,甚至还会出现前后矛盾等差错,出现概述与正文说法不同。这种写法比较简便一、二、三、四讲下去就是了。 

(3)总结式的写法。全国要评的五部志书,其中有一部志书的概述就是总结式的。它着重写四十年党领导下取得的主要功绩,如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改善,政治局面稳定,教育文化大的发展,它也讲问题,如教育后劲不足,人口膨胀,经济徘徊,分配出现不公,政治思想疲软等。其好处是,对党领导下取得成绩的肯定比较完整。概述一般讲成绩多,讲问题少,但也讲问题,但若干年后,认识推进了是否这几个问题,政治气候不同,这不易准确。 

(4)史志结合的写法。这样写概述功夫就深了一些。它着重写经济发展过程,揭示其规律,写得好,可以写得比较深。但要有个前提,要应用大量资料,开展学术研究。如上海那样研究几百年历史,探讨清楚了再写。概述写地方发展,舟山几次封闭,把老百姓移民移走,过去搞战备,现干戈化玉帛,中心是经济发展。方志横排门类,不大探讨这些方面。 

        概述,概括要概三个方面。一要概总貌;二要概特色,包括优势;三要概大势,揭示整个发展过程,这样概述就可以比较成功。 

         还有不用概述之名,而用另一名称,如用概貌,全国反响较大的有《青田县志》,它是浙江已出版的县志中别具一格的志书,它是照片入志最多(计330余幅)的一部志书,概貌以图、照片为主,辅以简短文字。综述县情,为其独创,计有图5幅,彩照100帧,而文字仅2000字。如县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县人民政府设在什么地方,有县城图。有革命老区的照片,特产,工业矿藏。市场、交通都用照片,粮食产量用表,文化设施都是很简短的文字,它编排较活,看起来很舒服,以概貌代替概述,省志办允许他们这样搞,这是从图经中学来的,其好处是,一条线串起来,很形象化,全国有很多文章肯定这种写法,我们省志编纂委员会的意见,这是一种写法,比较活泼,是可以的,但也不都要这种写法。《青田县志》已出版了,前面都是照片,辅以简短文字,这样出版时,代价可能高些,青田县说,这些照片,原来也是要用的,现无非是集中起来,把彩照用文字串起来。 

         也有用总论的名称的,下面是各论,实际就是分论,动物志就是这样,总论写四个内容,凡例中作了规定,一是研究简史,学者是怎么研究的,有些什么样的论著;二是形态概述,包括特征;三是区系分布;四是经济意义。各论分目来写,总论较长,下面分目紧扣总论。全书融合一体,结合较好。这是动物志按其特点,设计过一套,全国动物志都是这样写的。 

       还有一种,不主张写概述、概貌、总论,而是写个前言,起导读全志作用,不要与志书内容重复,而是指导人家看全书,现这还是设想,还没有看到那一本志书这样写出来。 

        还有个有争议的问题,即概述在全志中的地位,是单独成篇还是怎样?有的认为概述概括全志,本身不是一篇;一种意见单独设篇,放在篇首。黄炎培编纂的《川沙县志》卷有概述,使读者知本卷内容之大要,它是一个篇。我倾向概述本身不要作为一个篇,不要与下面并列起来,但也不要机械,作为第一篇也是可以的。 

        概述是否要设章节?有的说概述一气呵成好,不要一、二、三、四;有的认为分一、二、三、四,眉目更清,我看法这也不一定,如能把规律写好,不用一、二、三、四也好。这可以在实践中取舍。 

        这是我对概述的一些看法。下面再讲一点章的小概述。这在古代方志中就有了。现看到的志书,有的有,有的没有,有的志书有的篇章有,有的篇章没有,随意性很大。无题概述,可分几类。有的前后一段话,写订正纠错,如《温州简志》把旧志差错订正过来了,过去旧志是怎么错的,现怎么订正过来了。有的写事物变化过程,向同志们介绍一段话,有的扬一地之长,如金华火腿,它那里猪特别好。有的写升格的理由,为什么要升格?也有大体概括这章内容,这就没有什么必要了。谭其骧是欣赏订正旧志的写法的。小概述是否章章都要,有的写,有的不写,总要有个说法,不能高兴就写,写不出也要硬写。看到一本台湾志书,“县政府县长,乃一县之长也”这就无必要了。我看还是重点篇章写,一般篇章不写,一部志书篇章都写一段小概述,容易空话连篇,小概述文字长短,也不要相距太大,我看到一本志书农业前面小概述仅二行半字,而工业小概述写了40行字,讲了特点、过程,又按时期写,这随意性就太大了,小概述文字大体上不要相差太大,否则就不大规范了。 

        总的倾向,概述是新方志体例上一种创新,写法不强求一律,不要面面俱到,写出志书深度,也可以有所展望。一应有概述,弥补志书横排门类的不足;二是形式可以多样,只要能反映地情或专业特点;三写法要精炼,概括要有深度,可以史志结合,最后还可有点展望,但展望文字不要过长。 

        在写作上三个层次,各专业志、大事记、概述,概述也是资料,进入概述的资料,应是最高层次的资料,有的资料可放在各专志中。 

        概述不要超过一万字,一般四、五千字,七、八千字,不能太长,选用的资料要精一些,读者首先看概述,概述是外衣,以县志而言,应由县的大手笔来写,凑数不行。概述是志书的第一印象,要精心写好,讨论多次,既要创新,又要实际出发。现在拿出一篇概述方志界人人叫好的还没有,写好概述,还请同志们创造。 

(作者为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省方志学会会长,本文由上海市经委地方志指导小组陆嘉飞同志根据作者讲话整理,未经本人审阅,题目为编者所加) 

 

                                                      凡例、概述、大事记、人物志的编写 

一、凡例的编写 

        所谓凡例,即发凡起例之意。发凡即指阐明全书宗旨、大纲和概要;起例即指拟定著述的思想、原则、体例、格局、样式等。 

(一)作用和内容 

1.作用 

        凡例的文字虽然不多,但其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其一,它对志书编写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这是凡例的主要功能。其二,它能帮助读者读志用志。一部志书有了一个详密的凡例,那么对于读者来说,就等于有了可遵循的阅读指南。读者就可以凭借凡例获得阅读之大纲,知晓全志之大要,赢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内容 

         就抽象而言,修志凡例内容就是修志方案内容的具体化,就是在可操作层面上,具体回答“为什么修、修什么和怎么修”的问题。凡例内容可归纳为三类:一为通例,即贯通全书且对各分志编写均有约束力的部分。二为分例(或称专例),即对某些内容和某些分志具有约束力的部分。三为特例,即用于处理本志某些特殊问题的一些原则和方法。综合当代学者的意见,新志编修凡例当包括这样诸方面的内容:(1)规定编纂思想;(2)规定编纂目的、目标和读者对象;(3)规定编纂原则;(4)规定志书体式;(5)规定时间断限和记述范围;(6)规定体裁构成和层次结构;(7)规定记人原则;(8)规定行文要则;(9)说明资料来源;(10)规定对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二)制订和要求 

1.制订 

        在修志方案制定之后,就应该把凡例制订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草拟于编修之先,修订于编修之中,定稿于编修之末,这就是凡例制订的基本流程。在修志伊始所草拟的凡例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随着修志人对于地情认识的逐步深入和修志实践的不断发展,对于已有凡例还要不断地予以修改和完善。总而言之,在志稿编写之前就应初拟出凡例,以作为编者共同遵守的“法规”。在编纂工作发展过程中,发现了新问题,有了新认识,就应适时对凡例条文进行增删、修改。在志书定稿之后和付印之前,还应该以“言行一致”为准则,再对凡例作一次全面审订、修改,并以读者为主要对象将语气加以改变。如把“应该”、“必须”之类的词语改为“采用”、“通过”之类的词语。这样凡例便由编者的编纂法则变为读者的阅读指南。 

2.要求 

        如果说修志是一门学问和一种学术,那么制订凡例则是其中的一个攻坚课题。人们制订凡例的过程就是把方志编纂理论、编纂指导思想与具体编纂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修志凡例的优劣直接反映其编者的学识和胆识。作为一个成功的凡例,它应该符合如下两个要求: 

⑴知行统一,虚实结合。 

        撰写凡例既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性阐述,也有别于一般的技术性说明。作为一个成功的凡例应该做到方志编纂观和编纂法叙述的有机统一,既要有足够的条文说明编纂宗旨和思想,又要有足够的条文说明为实现既定的宗旨和思想而规定的编纂原则和方法。也就是说,志书编纂者不仅要通过凡例说明自己对编纂指导思想的理解和认识,还要在此基础上形成本志的编纂思想,以规范众人的编纂行为。因此,凡例在总体上必须做到虚实结合,即不仅要对编纂思想、志书内容和形式做出明确规定,指明应该怎么办,而且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办。只有这样,凡例才能真正发挥指导编纂、制约全书和引领读者的作用。 

⑵重点突出,体现特色。 

        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故在修志凡例中既要有某些共同性的内容,更要注意突出重点和体现特色。一篇有个性的修志凡例,它必须说明本志的记载重点和表述上的某些特点,以此展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凡历代相因且至今没有疑义的传统体制,不必详述,点到即可。凡述及全国的统一规定和当代约定俗成的某些规则,其文字也要尽量简约。尤其需要注意突出本志的记载重点、内容特色以及表述特点,从而使本志异于旧志,横别于它志。 

二、概述的编写 

        在社会主义新方志中,通常有几种“概述”。一种叫全志的“总述”,它旨在昭示一地之总体规律,包括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一种是各类专业志(分志)的“概述”,旨在昭示专业志所反映的本部门、本行业自身的特殊规律,包括自然、政治及总体经济对它的影响。另外,记述内容较为丰富、繁复的章、节,为加强宏观性记述,也可设章概述和节无题小序,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不能瞻望。总述、专业志的概述一般是要瞻望的。 

        总述、概述是全志的眼睛。画龙点睛之笔,总述、概述写好了,志书也就活了。所以,许多单位都十分重视总述或概述,动用大手笔,组织力量认真讨论,反复修改,才能定稿。总述作为全志、概述作为专业志的开篇,往往是志稿出来后,对本地区和本专业有了透彻的了解后,再由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扎实的文字功底的人执笔。一般是主编或副主编执笔,也有组成班子集体创作,最后由一人合成的。 

(一)设概述的原因 

       志书横排竖写,横可包罗万象,纵可贯通古今,条理清晰,便于查检。但其要求各守门界,不能越雷池一步,这就造成只见片断,不见全貌;机械静止,难显动态;互不相连,因果不彰。总的宏观背景和内容,无法反映。比如建国后的历次大的政治运动,章、节、目都反映不了,它又是各行各业发展演变的“因”,不写这个“因”,哪有后来的“果”,如果章、节、目都写“因”,就会显得繁不胜繁,读起来就会感到重复,雷同,叫人看了厌烦,志书也不精练。这些大的“因”,就只能在志书的总述和专业志的概述中交待。 

        总述和概述分别作为统摄全志或分志的鸟瞰篇、导读篇出现于读者面前,应该是让读者在未细读全志内容之前,通过读“概述”,就能窥视到一项事业的总体概貌、优势劣势、经验教训,达到为读者提供决策借鉴的作用。 

        “概述”的这一特殊功能,决定了我们在编写“概述”时,要注意站在全局高度,以具有“高屋建瓴的远大眼光”,按照“概括史实、提纲挈领、不蔓不枝、言简意赅”的基本要求来写。除了应该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专业特点、地方特点外,还必须客观评价一地一业发展过程的是非功过,同时在文笔文风上,要努力做到简明、精辟、通顺、清新,富有文采,有可读性。 

(二)表述的基本内容 

         一篇好的总述或专业志的概述,往往是一篇很好的资料性议论文,或者是很好的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它必须纵述历史,横陈现状,统摄全志乃至篇章。所谓纵述历史,主要是动态性记述这个地域或专业的整体兴衰起伏,彰明因果关系,揭示内在联系,反映发展规律。所谓横陈现状,主要是反映这个地域(专业)的现状、成就、问题、潜力,使人从中悟出该地区(专业)的客观规律及其今后发展趋势与改革方向,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概述要选取代表性的材料,用简洁、凝练的语言,紧紧抓住本地区、本专业的特点,从宏观的角度论述其大势大略。概述要抓住重点、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提纲式纵横概括出历史和现状,指出发展方向。那么,总述和概述应当写些什么内容呢?我们认为,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概述一地或一业的发生、发展演变和现状,也就是历史沿革。它要求从总体角度横向勾勒轮廓面貌,纵向展示发展简史,以形成总体概念,即大势大略,今昔地位。带综合性的专业志,要把各行各业的、宏观的、相互联系的内容集中起来记述,以揭示整条战线的全貌,反映行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的宏观决策提供借鉴。在记述中,全文应以时为经,纵述沿革。如果将时序比长藤,那么,事件、事物就是瓜,藤有长短,瓜有大小。这样既从整体上显示了兴衰起伏,又使人有“全”与“动”的感觉。不少概述由于重点不突出,资料堆砌太多,微观有余,宏观不足,反而将“全”与“动”掩盖了,令人理不出头绪来。〖HT5SS〗 

2.概述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对一地或一业的影响,为正文作铺垫。背景材料,是事物发展演变、兴衰起伏的客观条件,也是对正文的前后关照呼应。社会安定与否,国民经济的发展,往往与天时、地利、人和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志书应概述好与本地和本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地理条件、政治和社会环境等背景材料。不少概述,对这一点注意不够,尤其是政治气候,心有余悸,顾虑重重,不敢写政治运动,对文革的破坏和文革时期人民群众冲破重重阻力取得的成绩,也写得不够,主要是怕讲错话,怕得罪领导,从而造成因果关系不清。因为正文是述而不论,不能发议论,只有概述可以议论,总结利弊得失和展望。以记述改革而言,既要记清旧体制的弊端(它是改革的原因)和改革的成效,也要记改革开放后,实行双轨制所起的副作用,如通货膨胀等。此外,对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反作用于生产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物价升降、商品等价交换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总述和有关专业志的概述不可不记。 

3.概述一地或一业长短优劣之势。也就是说,要写地方特点、专业特色,只有对本地或本专业的长短优劣之势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扬长避短,制订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正确而科学的决策来。例如苏南的蚕桑业,本来在全省乃至全国是优势。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多地少,“大抓粮食”砍桑种粮,挤掉了蚕桑,从此一蹶不振。而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苏北的蚕桑业却兴旺发达起来,在地方政府和省府的扶持下,苏北的丝织业很快发展起来。这对我省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优势变劣势,而劣势却发展成了优势。过去淮河江苏段常闹水灾,土匪横行,人民群众离乡背井,毛主席号召一定要把淮河治好,淮河治好了,人民安居乐业了,使淮河两岸由衰到盛,由乱到治,总述和水利志的概述能不记吗?

4.对全局有影响的重大事件,可作鉴戒者,历史人物可激千秋之爱憎者等等,总述和有关专业志的概述非记不可。 

5.评量得失,展示未来。总述和概述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看待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使人们看到成绩的同时,看到挫折、失误和隐患,故要对本地区或本专业的发展,评论其失误和受挫原因,使当代和后世吸取其经验教训。现在一些志书,评量得失轻描淡写,顾虑重重。写成绩左一条右一条,教训失误避而不谈,或者一笔带过,究其原因,大抵是一个怕字,怕得罪领导,这也是一些专业志概述达不到一定高度的原因。 

(三)写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总述和概述是一种独特的体裁,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根据志书的内容,对所载各方面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概述的资料,除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外,必须突出主要线索,各项内容要围绕主线陈述,做到纵有规律、横有特点、面成网络、议成纲要,结构严谨,有理有据,是浓缩了一地或一个专业历史和现状的令人百读不厌的好文章。这篇文章,应同时具有权威性、论理性、学术性、纪实性和文学性。因此,在编写概述的时候,应当注意:内容上要条理清晰地概括一地或一个专业之全貌;观点上要鲜明,坚持“三新”,既要详今略古,又要信息量大;文约事丰,寓议于叙,要有立体感;形式上要有特色,篇幅上宜短不宜长。揭示规律,必有所议,但这种议应是画龙点睛式的,要恰到好处,要防止将总述和概述写成概论。一篇好的概述,应当宏观与微观并叙,以宏观为主;纵述与横叙结合,以纵述为主;古今资料并用,以今为主;正面与反面并叙,以正面为主。有的总述和概述过于主观,如有一篇县志水利志的概述,以较大篇幅记述了治水和围湖造田,围滩造田。这就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几十年来的水利工程,是在什么指导思想下进行的,是否是最佳方案,有些什么经验教训,几乎一字没提,很难起到“资政”作用。 

        比较,是概述的一个重要笔法,方志体例特点导致志书中各部分之间,本地和外地之间都被封闭地进行记述。由于缺少参照系数,无法进行判断,使志书的资政作用大受影响。在总述和概述中进行比较分析,是解决这一毛病的办法,也是纠正过于“客观”的有效手段。地情的概述应寓于比较之中。离开比较,就看不出在全市、全省、全国所占地位、贡献和作用,有些什么长短优劣之势。只是把地情“客观地”重复一遍,意义是很有限的。 

        过于主观,太不客观,这是概述撰写的明显不足。试读以下几段文字: 

        今日城乡人们,吃的开始讲营养,穿的讲新装,住的讲宽敞,用的讲高档。手表、单车、收录机、缝纫机已成为普通家庭用品,不少家庭用上了电扇、电饭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各种家用电器。 

        ××人民如今到处喜气洋洋,个个心情舒畅。 

       就凭这种气质,××的深山峡,出现了纵横交错的梯田台地,波光粼粼的水库坝塘,飞车走马的公路桥梁,机声隆隆的电站厂矿。 

       事实上,这种概括性描述,反映的只是极个别典型情况,因为这个地方还是老区,还有不少群众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这个县的困难也不少,一个突出问题是用粮水平低,人均粮食只有297斤,“每炼一吨硫磺排放的废气能使8分土地丧失生机,变成焦土。99.8%的人为氟污染所害”。哪有如此诗情画意呢?

(四)五种模式 

1.分志浓缩式。    这是市志、县志的总述的常见模式。它将各分志内容大体归纳为几块,如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经济状况、文教科技、经验教训和议论等,每一块浓缩成一段。归并成一篇概述。这种模式,比较容易写,虽然全志的轮廓出来了,但平淡无奇,不易写出地方和专业特点。 2.特点勾勒式。   它的结构和写法是,抓住本地区的突出特点,列出醒目的标题,然后分节夹叙夹议地评论叙述。如《江阴市志》列了六个标题:延陵古邑、江海门户、鱼米之乡、工商名区、义勇之邦、人文渊薮。《徐州市志》的总述,是以徐州五大特点:历史文化名城、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枢纽、江苏煤都华东火电基地、商品粮和多种农副产品基地、兵家必争之地来展开记述的。这种模式,优点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难忘,缺点是难免挂一漏万,如果特点抓得不准,或许不被当地干部群众所接受,容易造成争议或非议。 3.史纲式。    这种模式,基本上按历史时期分成若干时期,分段记述,如省财政志,分为古代、清代、民国、建国后、总结、议论六段。档案志分古代、民国、建国后三段。分段不设标题。这种概述的记述方法是夹叙夹议,有的在最后多发一些议论。 4.史论式。    与史纲式不同之处是议论更多一些,带有评论色彩。如首届修志中我省的检察志、审判志、司法志,都采用这种模式。因为这些专业志,在概述中记述具体事实不合适,因此采取分时期,少摆事实,多发议论的做法。 5.史略式。    它把总述、大事记合二为一,是一种创新,江苏只有《淮阴市志》一家,全国也未见到。采用这种模式,除了理论水平、文字功底外,必须掌握当地的历史和现状的重要文字资料,并有驾驭这些资料的能力。《淮阴市志》的史略有10万字,它兼备概述、大事记的功能,又可避免概述、大事记的不足,具有很明显的优点。但由于要求高,难度大,一般人不敢轻易作此尝试。 

       无论哪一种模式的概述,都有对经验教训、利弊得失的议论和对未来的展望。议论可以在概述兴衰起伏时发,可以在提到本地、本专业的长短优劣之势时发,也可以在提到上下左右关系时发,也可相对集中在最后一部分发。最不易写好的是展望。展望应当是实实在在,通过努力,有条件有可能实现的东西,这就要求写概述的人,对一地和一业的现状有十分的了解,对本地和本专业的未来充满雄心壮志。这对一味追求高位,走马灯式的官员来说,是无暇顾及未来事业的,那么,就只好劳驾修志同仁了。总之,展望要使人有奋斗目标,努力方向,鼓舞士气,令人精神振奋。展望不好,只会令人抱撼和泄气。 

三、大事记的编写 

(一)收录的标准和范围 

1.收录标准。确定大事的收录标准和范围,是编好大事记的关键。所谓大事,是指某一区域内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大事、要事。必须是事件的规模大、影响大、意义大,不管是推动社会发展或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只要在某一区域内有较大影响的,都应算大事。但是,大事的概念是相对的,不可能有绝对的、统一的标准,应以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为转移,研究的对象、范围不同,大事标准也就不同。我们在选择大事时,应“因志而宜、因事而宜、因时而宜”。 

2.收录范围。大事记记载的内容超越时间下限的不记,超越地域范围的不必记载,不要“越界”、“涉外”。对于内容记载,一些修志行家比较推崇李少先在《方志编纂知识》中提出六个“要记”。这六个“要记”是:第一,特别重大的事件要记;第二,重要变革的事件要记;第三,不平常的事件要记;第四,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不一定很大)要记;第五,为后人所效法、有教育意义的要记;第六,为后人引以为戒的事件要记。如果从实际出发,做到了六个要记,一个地区凡有重要意义、重要影响、重要历史价值的事件,基本可包罗无遗了。 

(二)编写体例 

        大事记编写选用何种体例,关系到大事记的结构和质量。通过编写大事记的实践,一般认为,大事记编写体例宜采用以编年体为主,辅以记事本末体的编写方法。其优点:以编年体为主,也就是按历史年代和时间顺序逐年编写,不违背志书大事记的基本要求,清晰体现历史发展的脉络。结合记事本末体,可以在不违背历史年代和时间顺序的前提下,对一些一次性事件(如某项工程等)采用集中编写的方法,使事件不零乱,保持事件的完整性。 

(三)编写中注意事项 

1.尊重历史,尊重事实。 

    选择大事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做到政治观点正确,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些是选择大事的指导思想。 

2.严格选择,突出大事。 

    大事记不是“流水账”似的记事本,所记载的必须是大事、要事,而不是琐事、凡事。既要取材广泛,前后贯通,又要防止事无大小,逢事即记,而将真正的大事湮没在常事之中。 

3.取材要全面,避免遗漏。 

    编写大事记前要充分占有资料,对确定入选的资料要充分确认、排比。大事记要反映各部门、各战线、各行业的大事、要事、新事,所以必须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大事,不能“东拼西凑”,既要有条条、块块上的情况,又要有点上的情况,如果缺少某一行业、部门的情况,即会缺项断限,就会与实际面貌不符,导致大事的遗漏。 

(四)记述要求 

1.详略得当。上届修志时已记的大事、要事本届不予重复。但为了避免旧方志大事记简到类似于目录索引,无任何情节变化的缺点,本届修志在大事记编写时志详则略记,志缺则详记。对于未设专门章节的那些内容,可适当详记。宜粗者叙其大概,宜细者记明时间、地点、原因、情节演变、结果等。但过分强调情节生动,造成大事记的冗长、琐碎也是不可取的。 

2.记事简明扼要。语言要精练。写大事记要求语言文字十分精练,同时又使人读得懂,真正做到文约事丰,言简意赅。一般不要解释原因,也不要阐述事情的经过。 

3.互不矛盾。这是要求大事记内容不能与志书正文内容矛盾抵触,应保持一致。同时,大事记本身内容前后也不能矛盾。 

(五)编写步骤 

        大事记是一方之简史,工作量较大。我们在编写时一般宜在志书成稿的基础上进行资料搜集,先编成资料汇编,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补缺订讹。然后在资料汇编意见稿之上进行筛选和正式编写大事记初稿。如果按这两步走,一般不会出现大的缺漏,质量也有一定保证。 

四、人物志的编写 

(一)地位和作用 

1.人物志是地方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宋代始,方志必列人物。到了清代,人物在志书中所占比例,多则一半以上,少则占1/5左右。在方志界,历来有“地以人贵,人以地传”、“人物为一郡之柱础,乡邦之光耀”之说。社会主义新方志,基本都设有人物志或人物篇或人物章,在如何写好人物志的理论研究上,也是议论得最多的热门话题。对人物志编撰,应有足够的重视。 

2.人物志有巨大的社会作用。 

  地方志既然是一地自然和社会的古今总汇,就不能见事不见人,因为历史是人创造的,“人杰”方能“地灵”。一部地方志,设立人物志,辅之以事系人,就能人、事结合,给人以立体感。同时,人物是最活跃的因素,生动的人物资料也是最富有感染力量的教材。生动的人物资料,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其资治、存史价值也不可低估。 

(二)采用的体裁 

1.人物志体裁有5种形式。 

        新志书人物志的体裁多采用传记、传略、简介、表和录等5种形式。传记,较为详细地记述人物的一生;传略,是比较简单的传记,一般只记人物的主要事迹,不详细记述人物的一生;人物简介,近似传略,文字又比传略还要简要;人物表,是用表格的形式收录入志人物;录,人物名录,有的志书虽名为“录”,如在“烈士名录”中照设姓名、籍贯、年龄、牺牲时间、牺牲地点、获何等称号(立几等战功或何级劳动模范)等栏目,又同“表”并无多大区别。 

2.人物志体裁5种形式的运用。 

        人物志体裁虽然有5种形式,而具体在某部人物志中不必5种形式俱全,应视需要视实情灵活运用。如《河南省志?人物志》分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表和人物名录4个层次;《山东省志?人物志》由人物传、人物表、英名录3大部分组成;《贵州省志?人物志》只采用传和录两种体裁,自注云:录与表相近,不必加以区分。再者,按照地方志一贯要求,应该全面完整系统,人物志亦应收录各阶层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以反映一地古今人物之精英。据此,人物志应该尽量多收一些应该入志的地方人物。人物应该尽量多收,字数又不能够无限膨胀,人物传就要特别注意精练,惜墨如金,长达5000字的那种人物传应该少之又少。当然压缩到150字左右的人物简介,恐怕也实在难以反映人物的业绩,还不如人物表简单明了。至于英名录之类,如果单列姓名,中国人同名同姓者又较为多见,意义不大。贵在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要之,人物志体裁5种形式,应是一个整体。人物传,是人物志的主体,要写得丰满实在,不在字数多少,贵在反映人物的业绩和精神。人物表要与人物传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人物志体裁的多种形式,要形成一个整体,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以各种文章样式,虽然繁简不同而又真正全面系统地记载一地的优秀古今人物。 

(三)入志标准 

        人物志的收录标准,主要决定于该人物在社会上的作用影响,对地方乃至国家的贡献 

1.要注意人物的实绩。 

  或从社会效益着眼,或从经济效益着眼,选择那些对地方乃至全国有重大贡献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入志。职务,在一定程度上当然也反映出人物的社会作用,应予以考虑。对于那些担任过一定职务,而又对社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领导人,应予立传记述,而对一些无所作为的庸碌之辈,职务再高也不能载入人物传。但从存史角度考虑,可用人物表的形式录载职官。即使如此,对入表职官的级别也应有一个统一标准。 

2.要注重人物的群众性。 

  历代旧志,由于历史的局限,对下层劳动人民记载较少。我们社会主义新方志要大力赞誉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对于那些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作出过显著成绩的人,不论是“官”是民,不分职位高低,都应让其入志,甚至为其立传。我们在重视记载那些知名度很高的大人物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那些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小人物。还有,我们在重视记载那些在全国有影响的重要人物的同时,也一定不要忽略了一些卓有贡献的地方人物。全国性人物,记载他们事迹之处颇多,而地方性人物,如果地方志不予反映,很可能就会造成缺载的遗憾。 

3.要注重人物的典型性。 

  对地方作出贡献的人物是很多的。在选择入志时,就尤其要考虑典型性。如选择教师、医生入志,要看他们是否为社会所公认,有创造发明的能工巧匠要看他们创造发明的价值和意义。还有先进模范人物,有本单位的、本系统的,市级县级的、部省级的,也有国家级的。要定下适当的级别。级别定得过高,收录人物就少;定得过低,又会收得太多。各种志书的标准不能划一。 

4.要坚持以正面人物为主。 

人物志不应排斥反面人物,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有影响的反面人物,予以适当记载,把他们钉在耻辱柱上。但是,人物志应坚持以正面人物为主。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的主要面貌,突出历史的主流。 

5.要以本籍人物为主,必须兼收外籍人物。 

  旧志立传人物多收本籍,外籍人物只是在“名宦”、“流寓”等类目下略作简介。这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史学领域的反映;在交通发达、人口流动频繁的现代社会,已经不适应了。因此,本界修志之初,中国地方志协会就提出人物立传,以本籍为主,兼顾主要活动在本地的客籍人物,即兼顾那些对本地区有卓越贡献的、为人民深感不忘的客籍人物。 

确定人物入志标准,是一项政策性极强而又十分敏感的问题,须慎重处理,不能以修志者个人的爱憎好恶而为。要事先提出一个方案,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确定后还要报请有关领导部门审核批准。 

(四)内容 

1.人物传的内容。 

    人物传的内容,即人物传的取材问题,这是人物传质量的关键所在。 

        首先,应如何理解记载人物的“一生”,是撰写人物一生行状,还是截取人物一生中可以入志的片断?应该认识到,确定入志人物,并不意味着该人物的一生的所有事迹、所有业绩都要入志,也并不能理解为该人物一生的所有主要事迹、所有主要业绩都可以入志。那是国史人物传的任务。志传必须遵循地方性的约束。人物传的地方性,固然可以理解为要写地方性的人物,还应理解为要写人物的地方性内容,即该人物对地方的贡献、业绩,推动或阻碍。该人物在该地方对某专业的建树。这才是地方志人物传的主要内容,是人物的地方性的片断,而不是全国性的抑或更大范围的“一生”。 

        其次,要不要“对所有人物均应一分为二”,“写正面人物应以扬善为主,其重要的缺点和过失也要写出来;写反面人物应叙述其反动的事实,其有正确和可取之处也可如实记录”。如上所述,人物志传并不要求记载人物“一生”、“全貌”,人人都来一分为二也就无此必要。 

        最后,人物传如何体现详今略古的原则。在人物传取材问题上,有两种偏颇,一是少收古代人物,多收近现代人物,将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人物群星,压缩得如同晨星寥寥,不能显示人文荟萃;二是古代人物由于资料丰富,写的丰满生动,对近现代人物下笔拘谨,取材顾虑较多,不能准确反映人物面貌。 

        对待古代人物入志的问题,有人提出4种处理意见。一是“精选”,严格掌握入志标准,当然“精选”并不就是“少选”;二是“补漏”,即要补写旧史遗漏人物;三是“改写”,即发现旧史志有误,发现新资料,定要纠正改写;四是“移入”,即“按'求实存真'的精神,对旧志合标准入新志并无发现错漏者,可照原文译白移入新志,让老树开新花”。前3种办法,有参考价值,第四种办法不大可取。前人还有两种办法,可供借鉴。一是将史传已有人物列表,把本传收入“文征”;      二是摘取大略入传,注明某史志有传。 

        综上所述,人物传取材一般应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人物的基础资料,以勾勒人物概貌。一是人物地方性的主要业绩,以展示人物功过。人物传取材还必须重视详今略古的原则,可适当设表和传略,压缩古代人物的篇幅,尽力创造条件,让近现代人物留下更多资料,以增强人物的存史意义。 

2.人物表的内容。 

        人物表的内容可繁可简可多可少,伸缩性较大。到底设哪些表格为宜,各地做法不一。《山西省志?人物志》只列五种人物表,主要单项记载从清末到建国后的职官(领导干部)。而《福建省志?人物志》在职官中还收录了闽人在外地任官职官表,此外表中还记载了历代福建籍进士和近现代福建博士、教授、专家,近现代福建其他知名人物(各界),福建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以及曾在福建活动过的重要外国人等。福建如此广泛设表,是因为他们认为:“人物表是人物志广泛登录各类有贡献有影响的历史人物的良好形式”。到底设多少表为好,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人物表的栏目设置因种类不同而不能划一,但总的要求是要素应该齐全。如职官表,一般应设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职务、任职年月、离任时间等栏目;英模先进表,一般应设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嘉勉时间、嘉勉名称、嘉勉单位等栏目;名人表,一般应设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职称、单位、主要贡献等栏目;英烈表,一般应设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牺牲时间、牺牲地点、职务和称号等栏目…… 

(五)人物传的写法 

        作为人物志主体的人物传,到底应该如何着墨,在修志实践和理论探讨上,主张和做法不一,差异甚大,而基本原则应该是: 

1.人物传的格局不应超越志体。 

        志书人物传,应是志传,是地方志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应该遵循志体的总的要求。一些把志传视为志书的特殊部分,认为可以超越志体的做法,诸如运用文学手法之类,表面上看是扩大了人物传的容量,增加了人物传的可读性,而实质上降低了人物传的资料性,降低了人物传的应有价值,使得志传成为文学性传记,在志书中黯然失色。志书和传记文学有严格区分,两者都讲究真实,但前者是生活本身的真实,历史的真实,而后者则是艺术的真实,创造的真实。对于艺术的真实来说,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进行“想象性的描写和合理的夸张”,而志传切忌如此。 

2.人物传的写法应受内容制约。 

    内容决定形式,人物传的内容应该是反映人物主要面貌的基本资料。受此制约,人物传的写法只能同志书其他部分一样,采用语体文、记述体,而且是介绍性的记述体,严谨、朴实、简洁地记述,而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进行肖像描写、性格描写,不能想象和夸张,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志书的写作技巧,可在对人物简历和功过实录的原则下加以变通,如可以先纵后综,亦可先综后纵,还可以一纵到底;可以直录,亦可白描,还可以适当的以人物实在的言行来揭示人物的重要思想境地。 

3.人物传的生动应以选材取胜。 

    文章都应讲究生动,但是,不同类型著作的生动要求是各不相同的。而且,不同著作的读者对象不同,生动的标准自然也各不相同。作为资料文献的志书,当然包括人物传,追求生动性不能离开资料性而别有它求。要想志传写得生动,富有吸引力,一定要在资料上狠下功夫。主要应做到3点:一是资料珍贵,以权威的珍贵资料吸引读者;二是功过感人,以人物的功过激发读者强烈的爱憎感情;三是寓意深刻,努力做到言简意赅,乃至意在言外,使读者回味无穷。《湖北省志?人物志》的编者对此很有见地,他们说:地方人物“其数量众多,而篇幅受志书整体规划的制约,又企图保存基本史料,故文字力求凝练,几近'字典体’,生动性、丰富性便难以兼顾,这确乎犯了人物传写作的大忌,编者限于才识,一时找不到两全齐美的办法,还望海内外博雅君子贡献意见,指点迷津。”写出其中甘苦与无奈。 

(六)关于人物志编写的其他问题 

1.活着的人能否立传。 

    对此,方志界争议较大。多数人赞同“生不立传”,但亦有人主张“可为生人立传”。《河南省志?人物志》就规定:“一般情况下'生不立传’。年龄在七十岁以上,并有特殊贡献或重大影响者,可以立传。”据修志实践证明,还是“生不立传”为妥。为生人立传有三弊:一是生人事迹未完,善恶难以定论,一旦发生变化,有损传世之作的权威性;二是为生人立传,有时情面难却,很可能夸饰、溢美传主,甚至请托作传,有损志书的严肃性;三是为生人立传,有争上之弊,可能会无端引起许多矛盾,增加修志的困难。权衡利弊,还是生不立传为好。 

2.入传人物排列次序问题。 

     这个问题貌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有相当难度,目前有几种排列办法:⑴按门类分类。如把人物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各个门类。问题是不少人物是跨门类的,许多军事人物,同时又是政治人物,不少教育家又是社会活动家等等,难以归类。⑵按历史时期分类。以时代为序,列为古代人物、近代人物、现代人物等。这种分类法,对跨时代的人物难以分期。⑶按人物卒年排列。这种分类法,有时会造成先逝世的儿子排在老子的前面的情况。⑷按人物生年排列。还有按人物贡献大小排列的,这种排列法,标准就更难掌握了。又有按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排列的,另有把反面人物标为“另传”的。各种分类排列法,都有道理,又各,有,利弊优劣,其中按人物生年排列,容易掌握,也可避免不少矛盾。 

3.人物传的真实性问题。人物传资料,同志书其他部分一样要真实,不能虚构,也不能错讹。真实性,是志书的生命,亦是人物传的生命。传主的活动时间、地点,事件的经过、结果和影响,都必须有据可考,有稽可查,真切无疑。既要防止人为的提高、溢美,也要注意对人物资料本身的鉴别考订。志书资料工作,是极为严肃的工作,志书人物资料的考订,更要慎之又慎,不可掉以轻心。 

                                                         志稿的试写与编修

一、志稿的试写

(一)试写前的准备
  整理资料长篇。就是把收集到的文字、图表等各种资料按照志书篇目设计的章、节、目等层次进行分类,分到最后一个层次,再按时间顺序排列。在此过程中,要熟悉全面资料,补充不足的资料,核实不准的资料,剔除不用的资料。实践证明,通过整理资料长篇所形成的资料,都比较丰满、系统和准确。
  修改篇章节目。制定篇目一般要经过四五次反复推敲方能定稿,前几稿由于编者对志书的篇目设计要求还不够了解,对专业还不够熟悉,资料尚未收全,所以篇目难免会出现归类不当、层次不明的现象。在资料基本收齐、即将动笔编纂之前,如果篇目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将会直接影响到志稿撰写。所以这一阶段是篇目修定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多花些功夫把篇目改得好一些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学习《凡例》、《行文规范》。在正式编纂之前,市、县地方志办公室都要对各分志承编单位的编写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如果不加强这方面内容的学习,各志的编写人员可能会在记述范围,上下时限、名称表述、时间记法、数量计量、引文注释等许多方面各行其是,五花八门。所以,在志稿试写、编纂之前,一定要组织各承编单位的编纂人员好好学习《凡例》和《行文规范》。
  (二)试写中应掌握的几个问题
  编纂人员均应参加试写。各承编单位参加修志的人数有多有少,各人分工也不尽相同。从实际效果看,凡有编写任务的人员均应参加试写,这样做,有利于参编者练笔。
   以试写二三个竖写实体为宜。一部专业志、少则三四章,多则十几章,章下又有若干节和目,乃至子目。以整章试写,费时过多。一般以试写二三个竖写实体为宜。这个竖写实体,多以节、目的形式出现。
  要分工到人,限时完成。确定试写以后,应将志稿的试写任务落实到人,主编、副主编也应参加试写,并明确完成试写任务的时间。在试写过程中,地方志办公室的业务指导人员,应跟踪指导,要选择几篇竖写实体比较成功的样本,供试写人员学习、参考。
  (三)试写后的研讨
  修志者大多是半路出家,他们虽都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但不了解志书编写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试写出的部分节、目,难免文体驳杂,文风多样,这就需要各分志编辑室的负责人和方志办业务指导人员,组织他们认真阅读试写稿,共商解决办法。
  二、志稿的编纂
  志稿的试写告一段落,就要进入正式编纂阶段。这阶段的工作,从管理角度讲,要抓好这样几件事:首先要明确分工。要根据各人的特长及编纂水平的高低,把撰写志稿的任务分解到人。对确实不能胜任的参编人员,要及时调整;对编纂水平一般的,要适当减少撰写任务。其次,要根据各人分工任务的轻重,确定完稿时间。第三,要给编纂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使他们能够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第四,分志的主编、副主编,既要编纂好自己承编的志稿,又要投入编纂工作承担起对他人的检查和督促的职责。第五,史志办业务指导人员,要切实做好跟踪指导。要及时了解承编单位志稿的撰写进度,要审阅部分志稿,针对志稿中的问题,实施面对面地具体指导,还要组织专业内或系统内的参编人员召开小型研讨会,传阅志稿,交流经验,共排问题,共商改进意见。
  就志稿编纂的要求和方法而言,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把握志稿的记述范围
  志书的记述范围,常见的有地域、专业、时间三种。
  地域范围  鲜明的地域性,是方志的重要特征。把握地域范围,一要处理好现行行政区划与历史上曾隶属地域的关系。因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行政区划常有变动。记述应立足于现行行政区划,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地域,不论历史上是何隶属,均应一体记述,不记则是缺漏;反之,历史上曾是隶属地域,而今不在现行行政区划内,也不能拘泥于“志不越境”而一概不记,如不可分割的统计数据、事物的发展过程都可记述,以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这只能略记、粗记,否则就有“抢资料”之嫌,并和相邻地区的志书资料重复。二要处理好“地域范围”与“域外管理”的关系。特定的地域范围确定之后,只要是地域范围内的事物,不管它属于哪一级管理,都应记叙。但有的事物,虽说不在本地域之内,却属本地域的行政管理,对这样的事物应作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不应将该记的事物拒之志书之外。我们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与市、省与省、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相互渗透的现象已十分普遍。新方志应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把该记的事物都记载下来,这不仅不会削弱新方志的价值,反而会为新方志增添时代光彩。
  专业范围  在实际编纂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把专业志写成部门志,凡由部门管理的事物,均在记载之列,如党派、团体乃至食堂、浴室等,无所不包;一是抓了一小块,丢了一大片。以市志为例,只记市直专业,而不记市属各县的专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专业记述的范围没有把握好。应如何把握好专业范围呢?一、要弄清各专业的内容。凡属专业内容的事,不管其属不属编写部门管理,均可记载,不要把不属专业内容的事物写进去;二、要搞清楚各专业志的地域范围。要记述地域范围内全部专业,不能只局限于部分专业;三、要处理好交叉。在记述多样性事物时要合理分工,各有侧重;四、要辩证地看待专业范围。就某个专业而言,有它相对的独立性,但它又不是完全孤立的,它与其它专业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联系还非常紧密,这个紧密联系的事物,往往会突破某专业的范围。为了反映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或变化的外部条件,对本专业有着重大影响的事物,作画龙点睛地记述,也是必要的。
  时间范围  志书所记事物不得超越《凡例》规定的上限和下限。如果超越,则视为越限。当然,也不能机械地执行志书的断限。有的事物,确需交待来龙去脉,而其起始时间又在志书上限之前,作为背景材料交待一下也未尝不可;有的工程项目竣工的时间与志书下限相距甚近,为了反映该项目的完整性,采用括注的形式也是可行的;有的志书的总述、大事记等需要越限,可在凡例中加以说明。
  上限下限要到位,它是指志书记述事物应达到的上限和下限位置。它与断限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受前者制约,又有自身的独立性。它要在前者规定的时间段内进行记述,同时,它又不可能与志书规定的断限完全一致。有的事物起始时间在断限之前,按照《凡例》规定,必须舍弃,只能从志书规定的上限记起;有的事物起始时间在志书的上限之后,尽管内容很重要,按照《凡例》规定,只好忍痛割爱;有的事物终止时间在志书的下限之前,记述事物的下限就该在志书的下限之前。
        越限和不到位的现象在志稿中是普遍存在的。越限就是记述了志书规定的上限之前或下限之后的不该记的事,这好处理,删去就行了。记述不到位,就是记述事物的起始和终止不到位。起始不到位,常常表现为记述断限之内发生的事物而不记事物的发端,或虽记发端,但记的是概念化的发端;终止不到位,通常表现为记述断限之内终止的事物,由于收集到的资料未到位,表现在事物的记述上不到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事物在志书下限之前已经终止,但志稿的编写未作必要交待。
  (二)要坚持竖写原则
  坚持竖写原则,这是方志在体裁上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主要特征,也是方志编纂最基本、最普遍、最关键的写作方法。要坚持竖写原则,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㈠要顺时记事。就是要求顺着时间的前后,把事物的兴衰起伏记载下来。这种方法用于记述一般事物,比较顺手,用于记述较复杂的事物则有点难度。有的编者往往将这一事物记到一定阶段时,又回过头来记述另一事物,从而出现时序颠倒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处理好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办法有两条:一是对编目再度修订,尽可能将几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分别设置;二是在同一竖写单元内,根据事物的多少,分别用几个自然段加以记述。
  ㈡要努力体现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从志稿编纂的实践看,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用记述大事记的方法代替记述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的方法。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发展的演变过程,从而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事物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志书要体现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不仅要有选择地记述事物发展的量的变化,尤其要花力气寻找和记载事物发展的质的变化。而有的编者,在记述事物发展时,往往只注意记述事物量的变化,而忽略记述事物发展中的质的变化,因而出现了流水账式的记述方法,所记内容,类似详细的大事记。当然我们强调体现事物发展阶段性的重要性时,并不排除记述事物发展量变的重要性,因为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只是对量变要有选择地记述罢了。二是用历史分期、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分期等硬套事物的发展阶段性,这就违背了不同事物的运动形式及其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客观规律。
   ㈢要着力记好起点、转折点和终点。所谓起点,是指事物的起始发端。要记好起点,就要研究事物发生时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确定竖写实体的基本要素。由于各个事物的运动形式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不同事物发生时的情况是不同的。以“发展党员”竖写实体为例,记好这个条目的起点,就要把握住何时、何地、何人被谁介绍加入共产党等几个要素。另有一种情况,就是事物的起点在志书的上限之前,对于这类事物则要记述志书上限时事物发展的实际情况就行了。
  所谓转折点,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点。事物的发展,有时处于渐进状态,有时处于剧变状态,有时呈现出量变形态,有时呈现出质变形态。如果把事物的所有变化都一一记载下来,那是记不胜记的。所以,我们强调,记好事物发展的转折点,就是记好事物发展出现重大量变或质变时的情况。当然,这种重大量变和质变时的情况,在有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次。抓住了这些转折点,再根据记述的不同对象,横陈事物在重大量变或质变时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根据,从而揭示事物发展因果关系,体现事物发展的本质变化。如果所记实体为多元化的事物,还要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加以记述。
  所谓终点,是指事物的终结。记好终点,就是记好事物消亡时的情况。一般来说,这个终点还是比较好记的,只需交待何时、何物因何原因而消亡或终结。但另有一种情况,就是事物在志书下限时尚未消亡而且正在发展之中,对于这类事物,按照志书断限的要求,则要记好志书下限时事物发展的现状。对于现状的记述,一般要记得详细些,也要按照事物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把握几个要素来进行记述。
    (三)要提供科学的资料
  胡乔木同志指出:“地方志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科学的资料”。他还说:“要在志书提供科学性资料方面多下点功夫,不要把违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东西当成科学的资料写进志书。”这就是说,能否提供科学的资料,是衡量志书价值高低的主要标尺。那么提供什么样的资料,才算是科学的资料呢?
  ㈠要提供真实性的资料。资料的真实性是资料科学性的基础,缺乏资料的真实性,就谈不上资料的科学性。到了正式编纂阶段,如果粗心大意,把一些不实的资料写进志稿,那将会对志稿的真实性带来很大的隐患。所以在志稿的编纂过程中,一定要弄清资料的来源,一定要将反映同一事物的不同资料进行反复比较,既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反复比较,又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反复核实,只有这样才能提供相对来说真实性的资料。
  要提供真实性的资料,还必须避免所谓“政治化”倾向,因为这种倾向,会损害志书的真实性,减弱志书的严??性、科学性。要避免“政治化”倾向,就要注意这样几点:一要秉笔直书,不要怕犯错误。由于过去长期的不间断的政治运动,有的人患了一种“政治”过敏病,一旦触及政治问题,就心有余悸,怕犯错误。所以每当提笔撰写政治问题的有关事件时,往往躲躲闪闪,或轻描淡写地记述,或绕道不记。这就违背了历史的客观实际。二要下功夫了解不熟悉的事物,不要主观想象。任何事物,都有自身发生、发展的内在特征和规律。我们有的编者,对某种事物,特别是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经济部类,往往以政治推理解释其中某项事业发展的动因,将非政治的内容政治化,以政治特征概括经济特征,用社会发展分期去硬套某项经济事业的发展分期,这就违背了各种事物自身发展的客观性。三要理性执笔。不要感情用事。有的编纂者,在记述人物时,或因交往过密,或因受人之托,下笔时,常有“记人唯亲”的现象,对亲者、受托者,常常情之所至,笔下生花,这就违背了所记人物的真实性。
  ㈡要提供系统性资料。胡乔木同志指出:“旧的地方志作为一种资料书是很有价值的,但它的科学性很差,这不足为怪。新的地方志,应该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地方志应当提供一种系统性的资料。”所谓系统,就是同类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那么,怎样提供系统性资料呢?
  1、要找准和记好竖写实体的基本要素。以水利志的“排水”一节竖写实体为例,首先要找准排水系统中的排水河、排水沟、排水设备等几个基本要素,然后采用顺时记事的方法,记述该系统在发生、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所能达到的排水面积,并围绕这个中心记述它们各自所发挥的功能及相互关系。如果缺少其中一个基本要素,那就称不上提供科学性资料。
  2、要写好章下无题序。以工业部类某分志为例,章下设原料、技术设备、主要产品三个节,单以每节为竖写实体,很难写出它们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特点。通过章下设无题序,就可以把它们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特点写清楚,从而反映一地各个不同时期生产能力及实际成果的情况。
  3、要写好志书的总述、综述、概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总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着的,同时又受到大系统的支配和制约。而大系统又受到更大系统的支配和制约。不少市志都设了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它们均可自成系统,又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着。它们又同时受到农业这个大系统的支配和制约。农业这个大系统又和工业这个大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着,同时又受到经济这个更大系统的支配和制约,而经济与政治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本届修志,不少市志设了《农业综述》、《工业综述》、《经济综述》,较好地记述了不同门类较高层次上的系统资料,尽管有的综述在提供系统资料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但从总体上看,与旧方志相比,在提供系统性资料方面,已跨上了一个新的里程。
  ㈢要提供规律性资料。就是说地方志所反映的资料,要求能够体现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首先,要深刻认识资料,把对资料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提供规律性资料,就必须在熟悉反映某个事物全部资料的基础上,下功夫思考分析,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把对资料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下了这些功夫以后,再将那些反映事物本质的而非现象的、全体的而非局部的、内部联系的而非外部联系的资料记载下来,才能体现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如果“见毛就是鸭”,见到什么资料就记什么资料,那是不可能提供规律性资料的。
  其次,要积极引用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编纂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已学习和掌握的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与已掌握的方志资料联系起来思考,并用它来指导对规律性资料的鉴别和提取;就要带着志稿编纂中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学习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地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统计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哲学、史学、语言文学等各个学科的积极成果;还要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门类的科学以及各行各业有较高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学习。
  再次,要加强志稿综合性记述。由于志书具有“横排门类,竖写历史”的特征,它就不可避免地要把各类不同事物分开记述,就不可避免地割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就削弱了志书在提供规律性资料方面的科学性。旧方志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上届修志,广大修志工作者采用综合的笔法,加强了宏观内容的记述,较好地克服了这方面的弊端。主要办法是:章下设无题序;篇下设概述;大门类下设综述;重要事件、重大变革设专题;全志设总述。这些综合部分,不仅概要地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兴衰起伏,大势大略,还记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较好地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如有的市志,不仅在篇章下分别设概述和无题序,还在农业各卷之前设《农业综述》,在工业各卷之前设《工业概述》,在工、农业之前设《经济综述》等,较好地反映了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较好地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等各种辩证关系,客观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提供规律性资料,这是上届修志工作者在提高志书质量和价值方面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
  (四)要掌握“以事系人”的内容和方法
  坚持以事系人,就是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上届修志,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该记而不记,见事不见人;不该记而记,记人显得过滥;重视记述“大人物”,忽视“小人物”;夸大个人作用,忽视群体作用。那么,续志坚持“以事系人”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搞清楚系什么样的人。总的讲,要对事物(事业)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人,不管其有无职务及职务高低。具体地讲,要系组织机构的创造人、事业的开拓者、重大工程的指挥者、科学技术的发明者、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改革先锋、名教师、名医生、名演员等。另外,凡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水利工程、农田基本建设、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抗洪抢险、生产自救等重大活动,其总人数及典型人物都应有记述。
  其次,要掌握系人的内容。主要记述人物对事物(事业)发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事迹。包括人物的言论、行动、成就。不要记与事物的发生、发展无关的内容,更不要像记人物传一样,记述一个人的生平。
  再次,要掌握系人的方法。记人要同事物的发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记述。不能疏远事物,更不能脱离事物进行记述;要采用记实的笔法,不可渲染夸张;记个人作用要注意分寸,不可把群众的作用加到一个人身上。
关于志稿的编纂,涉及的问题很多,除上述问题外,志稿还要反映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要正确地、合理地运用图表等,这些问题,有关专家学者将作专题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三、志稿的修改
  各分志初稿脱手以后,一般都要经过审查评议、梳理消化、补充修改三道程序,然后送到总纂之手。
  (一)审查评议
  志稿在总纂之前,一般要实行三审制度。先要自审。就一部分志而言,各人分工撰写的章节完成之后,编辑室应及时组织参编人员相互审稿。其形式有一对一互审,有一稿多审。审稿完毕,要召集全体参编人员进行评议,指出存在问题,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再由各执笔人分头进行修改,形成打印后的第一稿。继而送审。就是把打印的第一稿送给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及分志领导小组成员审查。这一审的重点,应是政治、史实和保密等方面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对送审稿的修改意见,有关人员只需详细记录,不必急于修改,待联审后再通盘考虑。三审即为联审。参加联审的人员一般有:修志部门的有关领导、业务骨干、离退休老同志;上级对口部门的有关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和修志同行;市方志办的有关人员。在程序上,先将志稿送到审稿对象手中审阅,并预约召开评审会的时间。届时,由负责撰写分志稿的部门负责人主持,介绍编纂分志的基本情况,提出评审要求。然后大家畅所欲言,按照把好政治关、体例关、史实关、文字关、保密关等方面全面进行评审。最后,由市方志办负责人综合大家的意见,肯定成绩,提出修改意见。
  (二)梳理消化
  评审会召开后,负责会议记录和录音的人员(一般为分志执笔者),要按照政治、史实、章法、文风、保密等几个方面,把送审和联审中大家提出的意见,以书面的形式梳理归类,逐一整理出来。再由分志编辑室的负责人召开全室人员会议,让大家集思广益,充分发表意见,逐条分析研究,看哪些意见是对的,哪些意见是错的,经过认真思考消化后,择善而从,把该改的问题全部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大家对如何补充、核实和修改进行讨论,并形成统一的意见。
  (三)补充修改
   ㈠调整篇目。分志编辑室负责人要召开会议,对调整篇目进行专题讨论。要根据“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原则和按同一标准划分的要求,采纳评审中的合理建议,对志稿的篇目实施调整。此时,上级方志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人员要出席会议,跟踪指导,配合分志编辑室搞好篇目调整。
    ㈡增补资料。评审中,资料缺漏方面的意见多为上限下限不到位,竖写断线过长,横陈缺少要素,重要事件漏记等。对此,除了查看已征资料的底稿外,还要对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调查收集,并将重新收集和整理的有价值的资料,补进志稿中。
   ㈢核实资料。对口碑资料提出疑义的,要走访知情人,特别是当事人;对引文或有文字记载的史料提出疑义的,要查看原文是否抄错抄漏,或断章取义;对志稿中有关时间、地点、名称、数字等前后、左右矛盾的,要找出不同出处,考证后,取其可靠者。然后,分别对志稿中差错的地方进行修改。
   ㈣删削压缩。所谓删削,就是把志稿中芜杂的内容删去。如超越记述范围的、内容重复的。所谓压缩,就是通过筛选资料,在保证原意的基础上,把毫无价值和价值不大的资料挤压出去。如该略而详者、枝蔓芜杂者、节外生枝者、繁琐堆砌者、穿靴戴帽者等等。
   ㈤校正锤炼。要对照《凡例》和《行文规范》,把志稿中有关纪年、计量、数字、名称乃至标点符号等一切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记法统统改正过来。对志稿行文要字斟句酌,遣词造句要准确、朴实、鲜明、生动,要惜墨如金,像发电报、编辞书那样精炼。

 

                                                             大事记的编写

一、大事记收录的标准和范围
(一)收录标准。确定大事记的收录标准和范围,是编好大事记的关键。所谓大事,是指某一区域内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大事、要事。必须是事件的规模大、影响大、意义大,不管是推动社会发展或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只要在某一区域内有较大影响的,都应算大事。但是,大事的概念是相对的,不可能有绝对的、统一的标准,应以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为转移,研究的对象、范围不同,大事标准也就不同。我们在选择大事时,应“因志而宜、因事而宜、因时而宜”。
    (二)收录范围。大事记记载的内容超越时间下限的不记,超越地域范围的不记,不要“越界”、“涉外”。对于内容记载,一些修志行家比较推崇李少先在《方志编纂知识》中提出的六个“要记”。这六个“要记”是:第一,特别重大的事件要记;第二,重要变革的事件要记;第三,不平常的事件要记;第四,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不一定很大)要记;第五,为后人所效法、有教育意义的要记;第六,为后人引以为戒的事件要记。如果从实际出发,做到了六个要记,一个地区凡有重要意义、重要影响的历史价值的事件,基本可包罗无遗了。
     二、大事记编写体例
        大事记编写选用何种体例,关系到大事记的结构和质量。首届修志已出现过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编年体,严格按年月日记事,但记事往往前后割裂,首尾不能贯通;第二种是分类编年体,按时间记述,但把事件分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专题;第三种是纪事本末体,是编年与记事本末相结合。
通过编写大事记的实践,一般认为,大事记编写体例宜采用以编年体为主,辅以记事本末体的编写方法。其优点:以编年体为主,也就是按历史年代和时间顺序逐年编写,不违背志书大事记的基本要求,清晰体现历史发展脉络。结合记事本末体,可以在不违背历史年代和时间顺序的前提下,对一些一次性事件(如某项工程等)采用集中编写的方法,使事件不零乱,保持事件的完整性。
      三、编写中若干注意事项
   (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选择大事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做到政治观点正确,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些是选择大事的指导思想。
    (二)严格选择,突出大事。大事记不是“流水帐”似的记事本,所记载的必须是大事、要事,而不是琐事、凡事。既要取材广泛,前后贯通,又要防止事无大小,逢事即记,而将真正的大事湮没在常事之中。
    (三)取材要全面,避免遗漏。编写大事记前要充分占有资料,对确定入选的资料要充分确认、排比。大事记要反映各部门、各战线、各行业的大事、要事、新事,所以必须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大事,不能“东拼西凑”,既要有条条、块块上的情况,又要有点上的情况,如果缺少某一行业、部门的情况,即会缺项断限,就会与实际面貌不符,导致大事的遗漏。
     四、记述要求
    (一)详略得当,上届修志时已记的大事、要事本届不予重复,但为了避免旧方志大事记记的简到类似于目录索引,无任何情节变化的缺点,本届修志在大事记编写时志详则略记,志缺则详记,对于未设专门章节的那些内容,可适当详记。宜粗者叙其大概,宜细者记明时间、地点、原因、情节演变、结果等。但过分强调情节生动,造成大事记的冗长、琐碎也是不可取的。
    (二)记事简明扼要。语言要精炼。志书要求语言文字十分精炼,同时又使人读得懂,真正做到文约事丰,言简意赅。一般不要解释原因,也不要阐述事情的经过。
    (三)互不矛盾。这是要求大事记内容不能与志书正文内容相矛盾,应保持一致。同时,大事记本身内容前后也不能矛盾。
五、大事记编写步骤
大事记是一方之简史,工作量较大。我们在编写时一般宜在志书成稿的基础上进行资料搜集,先编成资料汇编,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补缺纠讹。然后在资料汇编意见稿上进行筛选和正式编写大事记初稿。如果按这两步走一般不会出现大的缺漏,质量也有一定保证。

 

                                                         附录和编纂始末的编写

一、附录的编写
        附录,是指印于图书正文后面的有关文章、文件、图表、资料等。附录是旧志的一种体裁,当代修志沿而用之。志书后面殿以附录,始于东晋常璩所撰《华阳国志》十二卷附录一卷,逐渐成为历代修志的传统习惯。古代志书设目简单,凡篇目容纳不下的内容统统归入附录,所以旧志上的杂录、杂记、杂志、杂略、拾补之类都类似于当代志书的附录。上届修志在正文之后辑以附录,是志书正文的佐证性、补?性、说明性资料的汇萃,是志书其他篇目不能包含,但又值得留诸后世的资料集辑。
        附录的功用有:第一、存史留实。存史是志书的重要功用之一,附录只是资料的辑录,无须任何文字加工,保存正文所需而又不便载入的第一手资料,最能体现志书实录性特点,所以,它的存史之功更为鲜明。第二,补充引证。修志,当须搜集大量资料,但并非都能入志,弃之则非常可惜。而附录作为方志一隅,正好能起到“详正志之略,补正志之缺”的作用。如奇闻轶事,能从另一侧面反映一地的风土人情,与正志中的社会、人物可交相呼应。同时由于篇幅受限,有些事件在正文中不能详细记载,而在附录中可对与此有关的内容较为详细摘录,作为正文的佐证。
        由此可见,续修志书对于附录的辑录是万万不可少的,且范围可适当扩大,内容可更加丰富,力求在上届附录编写的基础上有继承、有发展。相关于省、市、县和各专业的古代资料可不辑录,除非近二十年来有新发现的。
        续修志书附录的编写,力求做到内容精当,能反映地方特色;资料丰满,力求内容的翔实可靠;排列有序,因为附录与正文一样要保证它的连贯性和整体均衡性。从体例上看,应严格按照“录”体的要求,使用原始资料,视其篇幅的多寡,内容的可用度,存史价值的高低,分别采用全录、节录、选录等形式。所以说,附录也有它的收录标准和编写体例,其中最主要的是在内容上应慎重取舍。续修志书附录的编写可包括以下八方面内容:
㈠地方性重大文告,有代表性的乡规民约。
㈡国家领导人有关于本地区、本专业发展的重要电函。
㈢珍闻轶事。
㈣反映本地区、本专业特色的诗文选。
㈤超下限的资料,如各级各类综合统计表。
㈥重大事件在正文中虽已涉及,但未详细记录,可在附录中体现。
㈦对上届志书的拾遗补正。
㈧对本地区、本专业某项事物如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权威性的专家调查报告。
        以上内容应选用在上届修志下限以后的史料,不能重复,同时应从本地区、本专业实际出发,不能强求一律。

 

                                                             志书图表的运用

图表作为志书的体裁之一,其地位和作用已被方志界充分认识,并在首届修志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续修志书仍应采取这种体裁形式。
     根据上届修志实践和续志的实际需要,本文重点讲述地图、照片及统计图表的运用。

一、地图的运用

地图是地理语言,是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实录。从地图上可以“周知地理、山川之险易,户口之众寡”。因此,古代对地图的绘制和使用都很重视,并大量用于方志中。而上届志书在地图运用问题上或多或少地重视不够。但我们应清楚认识到,地图不仅能以其特有的符号、图形直观地展现出地质、地貌、河湖、植被、土壤等自然方面的内容,而且也能够反映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人文方面的内容。凡具有空间分布的任何现象,不论是具体的现象,还是抽象的现象,都可以用地图表现出来。地图同文字相比,具有形象直观性、地理方位性、几何精确性等特点。所以说,续修志书必须重视地图编制工作。一部志书,要能体现出当代的学术水平,仅从文字上去努力是不够的,在地图的配置及编绘质量上要更上一层楼。只有文字和地图都是高质量的,才能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佳作良志。

二、照片的运用

(一)照片在志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照相术传入我国之前,志书中的“照片”是手工绘制的“图”。随着照相术的传入与普及,照片被广泛地使用在志书中,新编志书更是“无照不成志”。照片入志已成为首届修志之通例,这充分说明照片入志是不可或缺的。照片作为“无言之史”,它在志书中的作用越来越被志人所共识。入志照片,无论彩色,还是黑白,皆给人以直观、形象、真实的感觉,能起到“一照抵千言”的功效。它对于提高志书质量,增强志书的美感和可读性,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收集照片的方法
        照片的收集整理应与篇目设计、文字撰写同时进行,对入志照片也要有一个总的规则及编排设计要求,不宜在文稿完成之后,再考虑照片一事,突击搞照片,这样可以避免照片收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造成被动。
        收集照片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从有关资料、档案中选取;二是请专业摄影人员或有一定拍摄技术的编志人员拍摄;三是向社会征集(主要是定向征集某一方面的照片)。
     (三)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1、文字说明要精当。入志照片的解说要恰到好处,语言要精练、质朴、准确,不要用抽象、模糊,或以偏概全的、或用文艺性、新闻性的说明词。如“晨曦”、“千亩良田”、“全县电话村会议”等等。另外,照片文字说明不能与正文内容互相矛盾。
     2、要有时间记述。鉴于入志照片应有的存史价值,说明词中应有时间记述。要记清事件发生的时间或拍摄的时间。因为志书时间跨度较长,如果照片说明中没有时间,令读者难于猜测。若是再过几十、上百年之后,就更说不清了。首届编修的志书,普遍忽略了照片所反映的事件发生时间或所摄对象的拍摄时间。如江苏有一部县志,所有照片,包括国家领导人视察的照片皆无时间记述,这显然不妥。

三、统计图表的运用

(一)统计图表在志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统计图表是志书体例之一,它是用图形、表格的形式或分类排列事项或处理统计数据,以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内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它与其它体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方志中,统计图表被广泛运用,而且散见于志书的各个部分,与文字有机配合,相互补充,提高了志书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可读性。
        统计图表在志书中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化繁为简,省略文字;二是聚零为整,反映全貌;三是表现动态,体现本质。
     (二)表格的设计原则
        科学性原则。在表格设计之前,要对列入表格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对于如何分组、设计,哪些指标放在主词栏(横行标题)、哪些指标放在宾词栏(横行标题)等问题,要有一个全面的考虑和安排。务必使设计出来的表格主次分明、简明醒目、科学合理、可读性强、可比性高。
        逻辑性原则。表格的逻辑性包括自身的逻辑性和与文字记述在思维上的一致性。表格自身的逻辑性,主要反映在各主词栏之间和各宾词栏之间的排列顺序上。应当按照时间的先后、数量的大小、空间的位置等顺序合理编排,一般是从小到大、从过去到断限。表格反映事物和文字记述事物在思维上要有一致性,使表格和文字紧密配合,相得益彰。既不能文表重复,更不能把表格和文字搞成两张皮。
         完整性原则。入志表格的完整性,主要表现在表格的构成要素完整和对空格的处理两个方面。
          一张完整的表格,一般应由总表题、表目、表线、表文、表号和表注等要素组成。
        表题,即表的名称。设置表题要确切简要,要避免一是不切题,题材与表内的内容不一致;二是题太长;三是没有题。
        表目,即栏目和项目,它起到统帅表文的作用。内涵和要求应和表题表文相一致。具体设计时要注意内涵明确,纵横一致,归属得当。
     (三)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1、统筹安排,通盘计划。图表的编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能等文字定稿后,才开始计划或开始搜集资料,而是要贯穿于整个修志工作的过程中,在一开始设计篇目时,就同时列入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在搜集资料时,要注意搜集历史的和当代的统计数据资料;在进入编写阶段时,文字记述必须与图表有机地配合;到总纂阶段,更应全方位考察图表在全志中的比例,仔细推敲图表内容数据的规律和特点,该并的要合并,该重绘的要重绘,以突出特点,增强图表的科学性、资料性。
     2、重新设计,突出特点。统计表的数据资料,往往来自于不同的部门,很多是属于原始资料,使用时必须经过加工处理。有的数据要适当进行改造。。如果把表格设计成对比式,就要进行数据搬家,甚至重新设计,有的要把逐月、逐日统计,改为逐年统计的数据,或重要年份统计的数据。
     3、专人负责,审核修订。图表中的数据,量大数繁,如不小心,极易产生误差,造成遗憾。因此,这部分内容应由若干工作认真细致的同志负责把关,逐一核实。

                                                                  志书条目书写方法

         一、志书条目,是志书编目中的层次(标题)名称。志书编目横分门类,分层设目,一般按部类、门类、目、条目依次分层。部类、门类层次最高,次下层次为目,条目层次最低。条目是志书直接记述的实体。

        志书条目竖写,是志书一种基本记述方法。它是指撰写志书条目时依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沿着事物的发生、发展、转折、变化一直写到现状。运用好竖写方法是决定志书记述成功的关键。

       竖写的基本要求有3点:一是要写好发端。抓住事物第一次出现的“发端”,先交代“来龙”,然后写好“去脉”,才能反映出事物之间的面目。二是要写好转折。事物的发展都有其本身的发展轨迹,抓住事物兴衰起伏的转折点,确定起关键作用的年份,以这个年份为中心,用客观的、综合性的资料和数据,铺开写(这个年份的)横断面,把事物发展到这个阶段上(横断面)的特征和因果写清楚,并体现出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三是要写好结果和现状,这是竖写的最后一个环节。已经消亡的历史事物把结果交待清楚,正在延续的事物则反映现状。现状一般以志书下限年份为依据。

    志书条目用竖写法记述,它靠的是翔实的资料但又不是资料汇编。对资料要吃透,理出该项事物兴衰起伏的进程,然后选取那些最能体现该项事物特点的、反映规律性的、能彰明因果的资料(数据和典型事例),理出该事物的主线,串起一个个典型资料和数据,这样一来,一项事物的规律性的特点就自然地反映出来了。

       竖写发端、转折点、现状,不可写成流水帐,而是要求常事不书,重点记载的应是属于具有开创性、标志性、历史性的事实。

     二   当前,志书试写稿或初稿在条目竖写中常见的问题较多。主要有:

         流水帐式:大凡记述年复一年的常规业务工作和其他社会活动容易产生流水帐式记法。

        跨跃式:只有结果,忽略过程,或把十几年的过程高度概括,点到而不深说,然后引出下限时期的结果。使用的时间是跨年度时间,如1986年至1997年;或模糊时间,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80年代后等,甚至有的简单的过程也不写,直接写下限时期的结果。

        教科书式:主要是讲原理、性能、工艺。

        论说式:有的是阐述某事物作用、功能、意义的理论;有的是对某事物发生、发展、得失作出总结或评估;有的是对某项记述作事理性的说明解释。

        复述公文式:条目内容只是地方党政部门制发文件的复述,而不见执行文件精神的作为,或者是复述了文件条款之后,写上“全面贯彻执行了”之类的抽象语言。

        词条式:撰稿者为使读者看懂,对名词、述语作词条式的记述,即对名词、术词的解释。

        演讲、报告式:有的条目记述,是“材料不够道理凑”,其文字犹如工作报告或领导人讲话,记指示、部署胜过纪实。

    “蚂蚁上树”式:即断限参差不齐。有些章节由于缺材料,特别是缺统计数据,造成记事断限参差不齐,没有按凡例规定的断限起止记事。特别是下限不统一,哪一年有统计数据,就断在那一年,有的用不确定式的“截至目前”、“到现在为止”之类代替确切断限时间,形成记事时限像蚂蚁上树,有先有后。

       “进行了”式:方志所记,多为动态事物,动词用得多。修志实践证明,用得频率最高的动词是“进行”或“进行了”。比如“进行了宣传动员”,“进行了岗前培训”,“进行了经验交流”,“进行了专项治理”等等。

三、志书条目竖写要讲究方法。一般应注意:

        确定竖写条目。条目所记的事物一般是比较单一而又是相对独立的实体事物。确定竖写条目要从宏观上考察整体事物(即门类),从高层次往下看,根据横不缺要项的原则向下一层层分解。具体分解到哪一个层次(要项或条目)就开始竖写,这要看这个层次的实体(要项或条目)是不是相对独立的单一事物,如果是,就可以从这个层次(要项或条目)开始记述。有时,确定条目还要顾及整体性。一般说较高层次记述的整体性比较强,较低层次记述的整体性比较差,确定竖写条目是就高(层次)还是就低(层次),这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事物应是上一个层次的,但记述内容单薄,也可以合并其他相近的事物成一个层次,下一个层次只列一个细目。如机械与电子,合列为《机械电子》,下一个层次电子记述内容不多,只列一个条目,与各大类机械产品条目平列。

        掌握竖写内容。通常,竖写的基本内容不外乎起点、转折点、终点三大内容。竖写注意写好两端(起点、终点,或者称发生、现状),带好中间(转折点),写好三者在各行业中的表现,就把握了竖写的基本内容。为了做到记述的完整,我们既要从宏观上保持记述事物的完整性,又要从微观上具体记述某一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即所谓的记述六要素。为了便于进一步把握竖写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六要素进行进一步的展开:记述对象的发生、演变、兴衰过程;记述对象产生、演变的原因和结果;记述对象存在的形式和结果;记述对象的性质和状态;记述对象的功过和社会危害;记述对象的时间、空间地位;记述对象的规划和速度;记述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等等。

        把握资料要素。充分占有资料才能实现竖写。通常,志书的资料可以分为主体资料和辅助资料。主体资料构成竖写的主干,大致勾勒出所记述事物的基本轮廓,一般包括起点、转折点、终点等资料要素。起点和终点只有一个,而转折点个数是根据记述对象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主体资料一般时序性较强,各要素在竖写中是不可缺少的。辅助资料构成竖写的枝叶,它对由主体资料所构成的基本轮廓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从而就形成了一个血肉丰满、枝叶纷呈的形象的记述实体。辅助资料一般包括背景材料、条件材料、典型材料、统计材料和概括材料等要素,它从多方面铺陈背景、交待因果,并通过典型事例以及具体数据的概括性材料,加强对记述主题的表现力度。主体资料与辅助资料在竖写中有着不同的作用,二者相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记述单元。所以,不可偏废任何一方。

        记述事物动态。事物的发展动态即事物的发生、延续、转折、飞跃等发展过程。一般说,事物的一个个转折点构成事物的一个个阶段横断面,一个个转折点或说一个个阶段横断面的变化,体现事物的动态。如果事物的每个阶段横断面各项数据齐备,且能形成可比性,那么就可从事物整体发展过程中去记述各个阶段横断面数据的对比,这样就可看出事物全程发展动态,事物发展脉络也就清楚了。

        记好事物发展动态,主要是记好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写好阶段年份,或者说划阶段竖写。划分阶段的依据和办法是:一是按事物在本地的发端、发展变化和现状划分阶段。一般记述事物在本地发端和以后较稳定的一段时间为一阶段,现状至下限前或离下限较稳定的几年划一阶段,中间根据事业发展变化和特点划分若干阶段。二是按事物发展的主题要素(或标志)数据的起伏划分阶段,起一段,伏一段。三是根据事物自身发展特点划分阶段。事物自身发展特点最明显的是事物发展进程中最具开创性标志性的史实。只有选用开创性、标志性的材料,才能把事物发展的阶段写活、写实。四是按历史时期或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时期划分阶段。如七五时期、八五时期、十一五时期、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等。

        抓住发展主线。竖写不能面面俱到、漫无边际,写成“异年异事”的“大杂烩”。竖写应抓住纵述(发展)的主线,即把有关的重要资料用一条主线贯穿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般以反映事业兴衰的主题要素为主线。记述多因果的事物一般用此法。如《玻璃生产》以生产力水平为主要标志,即总产值为主线,以此划出兴衰起伏的曲线,这个曲线可看作是主线,也可看作发展脉络。或者以决定事物盛衰的主要原因为主线。如禽、畜、昆虫的饲养,这个条目记述的主要是养猪,其他很少,要分清主次,详述养猪,其他有大变化的则记,没有变化的在某横断面写出数据则可。养猪的盛衰主要原因是政策,以政策的变化这个因做养猪盛衰的主线。还有以条目的主题思想为主线。有文章举例《侨汇》条目,经分析得出一个主题思想,即“发展同外国银行的通汇关系,沟通侨眷侨胞的联系,保护侨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增加侨汇收入的基本途径”。写《侨汇》条目,以这个观点为主线,围绕这主线,以起伏说明主题。

活用多种方法。重要的事物逐年记述。文不适而连之以表,表不详而系之以文。即所谓文表相济办法。规律无常的事物择年记述。有些事物在断限时间内变化不很频繁,且没有规律,就先记其起源时间与情况,再接着选择发展过程中有变化的年份写,无变化的年份则不记。规律明显的事物分段记述。事物本身发展有明显阶段性的,以各阶段自成一个段落的方法记述。发展渐进的事物跨年记述。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是渐进的,没有什么明显的质的区别或波浪起伏的,采取数年或10年一记的办法述其始末。                                                      

                             教育修志的理念与业务浅识

                                                                              朱光临

 存史、资政、育人是一般历史研究的主要功能,教育志除了有这些基本功能外,还具有旌表功能,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宣传功能。教育修志是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大事,既关涉到如何对待历史,也关涉到将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发展未来的教育。所以教育修志工作本身不只是文字、篇章结构运用的问题,还是对人、对事、对待历史的方式和态度问题,是教育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唯有着眼于教育发展,编纂出教育理论观点正确、资料翔实准确、体例完备、文风朴实、语言流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佳志、良志,方可不辱修志者的历史使命。

一、人物志的编写 

编写人物志,是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环节。历史是人的活动构成的,人对历史的作用又是通过特定时代的代表人物体现的,记事不记人或少记人,不能全面地反映历史。所以,人物志有“志中之志,志中精髓”的誉称。下面我就人物志的编写谈一下粗略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地位和作用 

1.人物志是地方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宋代始,方志必列人物。到了清代,人物在志书中所占比例,多则一半以上,少则占1/5左右。在方志界,历来有“地以人贵,人以地传”、“人物为一郡之柱础,乡邦之光耀”之说。社会主义新方志,基本都设有人物志或人物篇或人物章,在如何写好人物志的理论研究上,也是议论得最多的热门话题。对人物志编撰,应有足够的重视。 

2.人物志有巨大的社会作用。 

地方志既然是一地自然和社会的古今总汇,就不能见事不见人,因为历史是人创造的,“人杰”方能“地灵”。一部地方志,设立人物志,辅之以事系人,就能人、事结合,给人以立体感。同时,人物是最活跃的因素,生动的人物资料也是最富有感染力量的教材。生动的人物资料,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其资治、存史价值也不可低估。 

(二)采用的体裁 

1.人物志体裁有5种形式。 

新志书人物志的体裁多采用传记、传略、简介、表和录等5种形式。传记,较为详细地记述人物的一生;传略,是比较简单的传记,一般只记人物的主要事迹,不详细记述人物的一生;人物简介,近似传略,文字又比传略还要简要;人物表,是用表格的形式收录入志人物;录,人物名录,有的志书虽名为“录”,如在“烈士名录”中照设姓名、籍贯、年龄、牺牲时间、牺牲地点、获何等称号(立几等战功或何级劳动模范)等栏目,又同“表”并无多大区别。 

2.人物志体裁5种形式的运用。 

人物志体裁虽然有5种形式,而具体在某部人物志中不必5种形式俱全,应视需要视实情灵活运用。如《河南省志?人物志》分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表和人物名录4个层次;《山东省志?人物志》由人物传、人物表、英名录3大部分组成;《贵州省志?人物志》只采用传和录两种体裁,自注云:录与表相近,不必加以区分。再者,按照地方志一贯要求,应该全面完整系统,人物志亦应收录优秀人物,以反映一地古今人物之精英。据此,人物志应该尽量多收一些应该入志的地方人物。人物应该尽量多收,字数又不能够无限膨胀,人物传就要特别注意精练,惜墨如金,长达5000字的那种人物传应该少之又少。当然压缩到150字左右的人物简介,恐怕也实在难以反映人物的业绩,还不如人物表简单明了。至于英名录之类,如果单列姓名,中国人同名同姓者又较为多见,意义不大。贵在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要之,人物志体裁5种形式,应是一个整体。人物传,是人物志的主体,要写得丰满实在,不在字数多少,贵在反映人物的业绩和精神。人物表要与人物传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人物志体裁的多种形式,要形成一个整体,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以各种文章样式,虽然繁简不同而又真正全面系统地记载一地的优秀古今人物。 

(三)入志标准 

人物志的收录标准,主要决定于该人物在社会上的作用影响,对地方乃至国家的贡献 

1.要注意人物的实绩。 

或从社会效益着眼,或从经济效益着眼,选择那些对地方乃至全国有重大贡献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入志。职务,在一定程度上当然也反映出人物的社会作用,应予以考虑。对于那些担任过一定职务,而又对社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领导人,应予立传记述,而对一些无所作为的庸碌之辈,职务再高也不能载入人物传。但从存史角度考虑,可用人物表的形式录载职官。即使如此,对入表职官的级别也应有一个统一标准。 

2.要注重人物的群众性。 

历代旧志,由于历史的局限,对基层劳动人民记载较少。我们社会主义新方志要大力赞誉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对于那些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作出过显著成绩的人,不论是“官”是民,不分职位高低,都应让其入志,甚至为其立传。我们在重视记载那些知名度很高的大人物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那些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小人物。还有,我们在重视记载那些在全国有影响的重要人物的同时,也一定不要忽略了一些卓有贡献的地方人物。全国性人物,记载他们事迹之处颇多,而地方性人物,如果地方志不予反映,很可能就会造成缺载的遗憾。 

3.要注重人物的典型性。 

对地方作出贡献的人物是很多的。在选择入志时,就尤其要考虑典型性。如选择教师入志,要看他们是否为社会所公认,有创造发明的能工巧匠要看他们创造发明的价值和意义。还有先进模范人物,有本单位的、本系统的,市级县级的、部省级的,也有国家级的。要定下适当的级别。级别定得过高,收录人物就少;定得过低,又会收得太多。各种志书的标准不能划一。 

4.要坚持以正面人物为主。 

人物志不应排斥反面人物,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有影响的反面人物,予以适当记载,把他们钉在耻辱柱上。但是,人物志应坚持以正面人物为主。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的主要面貌,突出历史的主流。 

5.要以本籍人物为主,必须兼收外籍人物。 

旧志立传人物多收本籍,外籍人物只是在“名宦”、“流寓”等类目下略作简介。这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史学领域的反映;在交通发达、人口流动频繁的现代社会,已经不适应了。因此,本界修志之初,中国地方志协会就提出人物立传,以本籍为主,兼顾主要活动在本地的客籍人物,即兼顾那些对本地区有卓越贡献的、为人民深感不忘的客籍人物。 

确定人物入志标准,是一项政策性极强而又十分敏感的问题,须慎重处理,不能以修志者个人的爱憎好恶而为。要事先提出一个方案,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确定后还要报请有关领导部门审核批准。 

(四)内容 

1.人物传的内容。 

人物传的内容,即人物传的取材问题,这是人物传质量的关键所在。 

首先,应如何理解记载人物的“一生”,是撰写人物一生行状,还是截取人物一生中可以入志的片断?应该认识到,确定入志人物,并不意味着该人物的一生的所有事迹、所有业绩都要入志,也并不能理解为该人物一生的所有主要事迹、所有主要业绩都可以入志。那是国史人物传的任务。志传必须遵循地方性的约束。人物传的地方性,固然可以理解为要写地方性的人物,还应理解为要写人物的地方性内容,即该人物对地方的贡献、业绩,推动或阻碍。该人物在该地方对某专业的建树。这才是地方志人物传的主要内容,是人物的地方性的片断,而不是全国性的抑或更大范围的“一生”。 

其次,要不要“对所有人物均应一分为二”,“写正面人物应以扬善为主,其重要的缺点和过失也要写出来;写反面人物应叙述其反动的事实,其有正确和可取之处也可如实记录”。如上所述,人物志传并不要求记载人物“一生”、“全貌”,人人都来一分为二也就无此必要。 

最后,人物传如何体现详今略古的原则。在人物传取材问题上,有两种偏颇,一是少收古代人物,多收近现代人物,将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人物群星,压缩得如同晨星寥寥,不能显示人文荟萃;二是古代人物由于资料丰富,写的丰满生动,对近现代人物下笔拘谨,取材顾虑较多,不能准确反映人物面貌。 

对待古代人物入志的问题,有4种处理意见。一是“精选”,严格掌握入志标准,当然“精选”并不就是“少选”;二是“补漏”,即要补写旧史遗漏人物;三是“改写”,即发现旧史志有误,发现新资料,一定要纠正改写;四是“移入”,即“按'求实存真'的精神,对旧志合标准入新志并无发现错漏者,可照原文译白移入新志,让老树开新花”。前3种办法,有参考价值,第四种办法不大可取。前人还有两种办法,可供借鉴。一是将史传已有人物列表,把本传收入“文征”;      二是摘取大略入传,注明某史志有传。 

综上所述,人物传取材一般应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人物的基础资料,以勾勒人物概貌。一是人物地方性的主要业绩,以展示人物功过。人物传取材还必须重视详今略古的原则,可适当设表和传略,压缩古代人物的篇幅,尽力创造条件,让近现代人物留下更多资料,以增强人物的存史意义。 

2.人物表的内容。 

人物表的内容可繁可简可多可少,伸缩性较大。到底设哪些表格为宜,各地做法不一。《山西省志?人物志》只列五种人物表,主要单项记载从清末到建国后的职官(领导干部)。而《福建省志?人物志》在职官中还收录了闽人在外地任官职官表,此外表中还记载了历代福建籍进士和近现代福建博士、教授、专家,近现代福建其他知名人物(各界),福建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以及曾在福建活动过的重要外国人等。福建如此广泛设表,是因为他们认为:“人物表是人物志广泛登录各类有贡献有影响的历史人物的良好形式”。到底设多少表为好,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人物表的栏目设置因种类不同而不能划一,但总的要求是要素应该齐全。如职官表,一般应设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职务、任职年月、离任时间等栏目;英模先进表,一般应设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嘉勉时间、嘉勉名称、嘉勉单位等栏目;名人表,一般应设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职称、单位、主要贡献等栏目;英烈表,一般应设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牺牲时间、牺牲地点、职务和称号等栏目…… 

(五)人物传的写法 

作为人物志主体的人物传,到底应该如何着墨,在修志实践和理论探讨上,主张和做法不一,差异甚大,而基本原则应该是: 

1.人物传的格局不应超越志体。 

志书人物传,应是志传,是地方志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应该遵循志体的总的要求。一些把志传视为志书的特殊部分,认为可以超越志体的做法,诸如运用文学手法之类,表面上看是扩大了人物传的容量,增加了人物传的可读性,而实质上降低了人物传的资料性,降低了人物传的应有价值,使得志传成为文学性传记,在志书中黯然失色。志书和传记文学有严格区分,两者都讲究真实,但前者是生活本身的真实,历史的真实,而后者则是艺术的真实,创造的真实。对于艺术的真实来说,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进行“想象性的描写和合理的夸张”,而志传切忌如此。 

2.人物传的写法应受内容制约。 

内容决定形式,人物传的内容应该是反映人物主要面貌的基本资料。受此制约,人物传的写法只能同志书其他部分一样,采用语体文、记述体,而且是介绍性的记述体,严谨、朴实、简洁地记述,而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进行肖像描写、性格描写,不能想象和夸张,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志书的写作技巧,可在对人物简历和功过实录的原则下加以变通,如可以先纵后综,亦可先综后纵,还可以一纵到底;可以直录,亦可白描,还可以适当的以人物实在的言行来揭示人物的重要思想境地。 

3.人物传的生动应以选材取胜。 

文章都应讲究生动,但是,不同类型著作的生动要求是各不相同的。而且,不同著作的读者对象不同,生动的标准自然也各不相同。作为资料文献的志书,当然包括人物传,追求生动性不能离开资料性而别有它求。要想志传写得生动,富有吸引力,一定要在资料上狠下功夫。主要应做到3点:一是资料珍贵,以权威的珍贵资料吸引读者;二是功过感人,以人物的功过激发读者强烈的爱憎感情;三是寓意深刻,努力做到言简意赅,乃至意在言外,使读者回味无穷。《湖北省志?人物志》的编者对此很有见地,他们说:地方人物“其数量众多,而篇幅受志书整体规划的制约,又企图保存基本史料,故文字力求凝练,几近'字典体’,生动性、丰富性便难以兼顾,这确乎犯了人物传写作的大忌,编者限于才识,一时找不到两全齐美的办法,还望海内外博雅君子贡献意见,指点迷津。”写出其中甘苦与无奈。 

(六)关于人物志编写的其他问题 

1.活着的人能否立传。 

 对此,方志界争议较大。多数人赞同“生不立传”,但亦有人主张“可为生人立传”。《河南省志?人物志》就规定:“一般情况下'生不立传’。年龄在七十岁以上,并有特殊贡献或重大影响者,可以立传。”据修志实践证明,还是“生不立传”为妥。为生人立传有三弊:一是生人事迹未完,善恶难以定论,一旦发生变化,有损传世之作的权威性;二是为生人立传,有时情面难却,很可能夸饰、溢美传主,甚至请托作传,有损志书的严肃性;三是为生人立传,有争上之弊,可能会无端引起许多矛盾,增加修志的困难。权衡利弊,还是生不立传为好。 

2.入传人物排列次序问题。 

这个问题貌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有相当难度,目前有几种排列办法:

⑴按门类分类。如把人物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各个门类。问题是不少人物是跨门类的,许多军事人物,同时又是政治人物,不少教育家又是社会活动家等等,难以归类。

⑵按历史时期分类。

⑶以时代为序,列为古代人物、近代人物、现代人物等。这种分类法,对跨时代的人物难以分期。按人物卒年排列。这种分类法,有时会造成先逝世的儿子排在老子的前面的情况。

⑷按人物生年排列。还有按人物贡献大小排列的,这种排列法,标准就更难掌握了。    又有按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排列的,另有把反面人物标为“另传”的。各种分类排列法,都有道理,又各,有,利弊优劣,其中按人物生年排列,容易掌握,也可避免不少矛盾。 

3.人物传的真实性问题。人物传资料,同志书其他部分一样要真实,不能虚构,也不能错讹。真实性,是志书的生命,亦是人物传的生命。传主的活动时间、地点,事件的经过、结果和影响,都必须有据可考,有稽可查,真切无疑。既要防止人为的提高、溢美,也要注意对人物资料本身的鉴别考订。志书资料工作,是极为严肃的工作,志书人物资料的考订,更要慎之又慎,不可掉以轻心。 

总之,人物入志一定要切实做到以下“四要”:一、名人入志要精选。二、外人入志要从严。三、符合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的人物要多选。四、反面人物入志要慎重。

另外修志要把好“三关”即政治关、保密关和重大史实关。还要强化“五种意识”即使命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精品意识、现代意识,那么,就能够把我们的教育志修成传世之名志、佳志、优志。
  续修方志,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才能保证工作正常开展。我们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上而下、从部门到社会强化五种意识。
  1、使命意识
  续修方志是一项符合社会需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事业,起着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不仅有近期的社会效益,而且有久远的社会效益。作为续志工作者,一定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强化使命意识,提高史德修养和业务水平,成为德才兼备的修志人才。历史上不少杰出的史官为我们树立了楷模,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圆满完成自己担负的重大任务,不辱使命。
  2、法制意识
  大力推进方志工作的法制化,通过法律形式来确定政府和修志机构的职能、职责和参与者的责任、义务,有效地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此项工作,制约不能履行责任和义务的机构和个人,让修志尽快步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依靠法律法规的支撑和制约,依法行政,使修志工作获得新局面、修志事业获得新发展。
  3、服务意识
  在新的历史时期,方志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服务,为各部门、各行业的工作、生产、管理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服务,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为之提供全面的、科学的、可靠的历史借鉴和现实依据。方志的这一功能,决定了方志机构的服务地位,这就要求修志工作者增强服务意识。
  4、精品意识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和价值所系。志书是一方经济、社会、历史、人文的总体反映,不仅在当前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可以传诸后世,所以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增强创名志、出佳志的精品意识,要把精品意识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方志的内容和形式,从来都是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方志要出精品,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因循守旧是没有出路的。
  5、现代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社会的到来,方志信息采集、编辑加工、数据与图形处理、排版及方志应用检索和事务管理等全部走上现代化道路。方志工作者如果不从观念上予以重视,不从素质上加以提高,将很难适应新志续修的客观需要,也必将贻误地方志事业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必须增强现代意识,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感谢作者的辛勤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