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内向不爱说话有什好的办法:2、“雨水”养生:养肝调脾是原则,增甘节酸莫颠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4:15:06

2、“雨水”养生:养肝调脾是原则,增甘节酸莫颠倒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2月18日前后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中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

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天气忽冷忽热,乍暖还寒,并常出现“倒春寒”。这对人们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特别是温度骤然下降的时候。由于雨水时节的这种气候特点,养生就应该特别注重“调养脾胃”,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饮食调节、药物调养和起居劳逸调摄。

雨水时节的饮食起居

起居有常,早睡早起

雨水时节要遵守起居有常,劳逸结合的养生原则,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此时节应逐步由早睡晚起改为早睡早起。同时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防止疾病来袭。

注意保暖,谨防湿邪

雨水时节,初雨将下,易患关节痛,尤其是肩关节、腰关节痛较多,要注意保暖,谨防湿邪侵袭。

乍暖还寒,仍需春捂

“春捂”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养生原则,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去棉穿单,“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而此时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时节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经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易感风邪而致病,导致关节痛,尤其是肩关节、腰关节痛较多,所以在乍暖还寒的雨水季节,仍需适当“春捂”,注意保暖,谨防湿邪侵袭。

少酸多甜,多食果蔬

雨水节气过后气候转暖却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可多食大枣、山药、莲子、韭菜、菠菜等。北方人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不论南方北方,都应少食油腻之物。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茼蒿、藕、芋头、萝卜等。

饮食平性,勿冷勿燥

雨水时节常见“倒春寒”。而“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壅阻,因此不宜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郁热令人“贪凉”,过于食凉,又会“同气相求”使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以平性食物为佳。吃热饭热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附:雨水时节饮食的宜忌

宜食:莲子、红枣、糯米、淮山、甘蔗、白米、绿叶菜。初春爱过敏的人尤其要注意养护脾胃,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脾胃健康的人一般很少有过敏症。中医认为脾胃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生理上有消化水谷,疏布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味甘的食物可以健脾益气,如:红枣、淮山、莲子(不去芯)、蜂蜜、甘蔗、白米、糯米都是要作为主要食物的。北方干燥多喝粥,南方气温湿冷炖汤养脾胃。绿叶菜疏肝理气要适度吃,对初春出现的上火、便秘有帮助。

少食:笋、鸡、牛、海鲜、山楂、烧烤、冷饮。笋、鸡、牛肉、海鲜属于“发物”,过敏症要少吃。橙子、乌梅、山楂味酸收敛,不利于肝气的升发不要吃多。性热辛辣刺激性和火锅烧烤之类的油腻性食物会加重肠道内热堆积,再感受风寒或风湿则易引发皮肤风疹或湿疹,要少吃或不吃。吃饭冷热混吃也是伤害肠胃的行为,温和的春天多吃温和的食物。

忌食:肝、蛙、蛇、鳖、狗肉、羊肉、雀肉、辣椒、胡椒、白酒。花椒、茴香,不得生食葱蒜,花生宜煮不宜炒。

静心养气,怡养肝脾

春季肝旺脾弱,脾弱又使得脾胃的运输、消化功能受影响,如精神抑郁,腹胀腹痛等。因此,春季养脾健脾很重要。养脾也要静心,以精神的调摄为主。第一,心平气和,使肝气不横逆,使脾胃安宁,让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以达到健脾的目的。第二,静心养气,既不会扰乱心血,也不会损耗心气,使心气充和,进而滋养脾脏,养脾得以健胃。对于春天的天气多变,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只有情志相适,加上饮食的调养,健脾的功效才会非常显著。

附:揉腹——老年人调养脾胃的方法

对于老年人来说,按摩腹部也不失为一种调养脾胃的好方法。具体做法是:先仰躺在床上,然后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次左右即可。也可以通过散步、做一些伸展运动来达到调养脾胃的目的。

运动适量,忌出大汗

雨水是早春节气,特别是北方,仍然较为寒冷,因此,不宜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气候变化无常,早晨锻炼时,衣服不能穿得太少;大汗淋漓时不可减衣太多,以免身体受凉感冒或者诱发呼吸道疾病。经过寒冷的冬季,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包括肌肉功能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让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放松,以防止运动量的突然加大而造成肌肉和韧带损伤。其次运动量要适度,以免造成身体较大的消耗,引起过度疲劳。

稳定情绪,可念“少有”

雨水后,虽然可明显地感到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但雨水期间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中医认为“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遇事不要太急躁,尽量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精心寡欲,以养元气。

为了消除变化无常的天气带给人们的不利影响,除了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外,不妨经常念念《少有经》:“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

勿用冷水,洗头吹干

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而洗头之后应及时用热风机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中变凉,“同气相求”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如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易出现“偏头风”之症。

雨水春捂“捂”两头

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尤其大,特别是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溃疡病、腰腿痛病人等会因气候变化而使病症加重,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发烧。

春天适当捂一捂,可以减少疾病。由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湿气较大,早晚低温,细菌病毒活跃,人容易生病,大家可以重点“捂”头颈与双脚,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

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因此衣着应下厚上薄,尤其是女性不要过早换穿裙装,否则易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

具体该如何春捂呢?春捂并不是说穿的衣服越多、捂的时间越长就越利于健康,而是有条件的。

尽管春天已经到来,但早晚温差变化还是很大,天气的回暖至少需要1015天,在这段过渡时间内,仍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一般情况下,最短也要捂1015天。当然,这只是一个大众标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捂”的时间长短也不尽相同。体热的人可以少捂几天,老人、小孩和一些体质偏寒的人可以多捂几天。具体情况还得根据气温、昼夜温差和自身感觉来决定。

首先要看看当时的温度,可以将15℃作为衡量的标准,如果温度高于15℃,可以适当脱掉一些衣服,但如果温度低于15℃,则不能急着脱掉厚重衣服。

其次应该多关注天气预报,了解昼夜温差变化。如果天气预报告之昼夜温差将超过710℃时,那么防寒保暖就是必要工作了。

最后,“捂”不“捂”要看个人的冷热感觉了。如果“捂”着身体不冒汗、咽喉不发干,即便气温稍高于15℃也可以适当多“捂”几天。但如果“捂”了后身体容易出汗,那就可以脱掉厚重的衣物了,以防“捂”出了汗被冷风吹袭,更容易生病。

除了穿衣保暖外,也不要过早地摘掉帽子、围巾;天热出汗后,不要猛脱衣服,以免风邪随疏松的毛孔侵入体内;洗完头发应该及时用吹风机将湿发吹干,因为湿气停留在头部,容易由表及里深入脑内,引发头痛等症状,如果再碰上凉风吹袭,“偏头痛”则是在所难免的了。老人尤其是身体比较脆弱的人,不要用凉水洗脸、洗手,以防湿寒易侵袭关节和头部。

“春捂”是防寒保暖的必要工作,但也只是被动的防御,最好的方法还是平时多去散散步,多进行一些肢体锻炼,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

雨水时节要注重调脾养肝

在雨水节气,冬天的寒冷过去以后,天气开始转暖,冬天储存在地下水中的能量开始上升,人体相应的就是肝气也开始生发,阳气开始浮动,这会导致一些人的身体根基不稳,中焦空虚,小儿则多会表现出体虚的病症。因此,应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注意养阳、养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在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中,五行中的土对应于五脏中的脾)《图书编·脏气脏德》指出:“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春天之肝木何以与脾土相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中,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脾(胃)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其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传变中,木旺乘土,即肝木过旺克伐脾土,也就是说由于肝木疏泄太过,则脾胃因之而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因之而气滞,两者皆肝木克脾土也。《难经》称为“逆传”即肝病传脾。所以,春季养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扶助阳气,又要避免伤及脾胃。

中医学称脾胃为“水谷之海”,有益气化生营血之功。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而人身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则是元气之本。元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的观点。在他的《脾胃论》中:“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并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说明脾胃虚弱是滋生百病的主要原因。

《本草衍义总论》说:“夫善养生者养其内,不善养生者养其外。养外者实外,以充快、悦泽、贪欲、姿情为务,殊不知外实则内虚也。善养内者,使脏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饮食常适其宜。”由此可知,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历代医家、养生家都很重视脾胃的护养。现代医学实验证明,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老抗衰。

雨水时节调养脾胃五法

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但以下五个基本方面则是必须注意的:

1、饮食调节

春季气候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所以,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千金月令》:“正月宜食粥,……一曰地黄粥,以补肾。二曰防风粥,用以祛四肢之风。三曰紫苏粥。”少吃生冷粘杂食物,以防伤及脾胃。少吃生冷粘杂食物,以防伤及脾胃。

地黄粥:鲜地黄150克,捣汁备用,粳米50克洗净,冰糖适量,同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粥后,将鲜地黄汁倒入粥内,文火煮20分钟即好。

防风粥:取防风一份,煎汤去汁煮粥。

紫苏粥:取紫苏一份,炒至微黄,略有香气时,煎汁煮粥。

2、药物调养

要考虑脾胃升降生化机能,用升发阳气之法,调补脾胃。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名子、白菊花、首乌粉及补中益气汤等。

3、忌食狗羊肉

正月应少食狗肉、羊肉、雀肉等温热之品;忌食花椒、茴香等辛热之品,不得生食葱蒜,花生宜煮不宜炒。

4、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此时要注意不宜过早减衣,因“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若此时过早减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

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洗头之后应及时用热风机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中变凉,“同气相求”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如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易出现“偏头风”之症。

5、精神调适

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

为了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之外,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的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春季,肝旺而脾弱,脾弱又使得脾胃的运输、消化功能受影响,如精神抑郁,腹胀腹痛等。由此,春季的养脾健脾很重要。养脾也要静心,以精神的调摄为主。

第一、心平气和,使肝气不横逆,使脾胃安宁,让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第二、,静心养气,既不会扰乱心血,也不会损耗心气,使心气充和,进而滋养脾脏,养脾得以健胃。

对于春天的天气多变,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只有情志相适,加上饮食的调养,健脾的功效才会非常显著。

雨水时节防三病

雨水季节由于气温回暖,降水较多,此时容易引发三种疾病。

1、关节易痛

雨水时节,初雨将下,易患关节痛,尤其是肩关节、腰关节痛较多,要注意保暖。

2、易乏困

春天,气温升高,腠理疏松,脑血流量相对减少,所以常感疲劳乏困,正如诗人所说:春眠不觉晓。此时,就应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3、易患感冒

第一、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气温尚低,昼夜温差变化大,体弱的人易感冒。

第二、不要急于脱冬衣,要注意保暖防寒。

第三、多锻炼身体,多到户外做深呼吸,多晒太阳,体弱易感冒的可吃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

附:暖冬过后须预防春寒病

人们经常会遇到暖冬的季节。暖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暖冬气候使得大地水分蒸发快,气候变得异常干燥,容易使人出现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眼发涩、皮肤干燥和发痒等症状。干燥的气候还会大大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从而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肺炎、哮喘等。

暖冬过后,必定会有一段时间的春寒。冷暖气流交汇,使得气候忽冷忽热,变化无常,这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威胁极大。它可使高血压病人发生脑中风,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忽冷忽热的气候还易使儿童遭受“倒春寒”之苦,感染百日咳、麻疹、猩红热、感冒等疾病。

因此在暖冬过后要提防春寒病的发生。体质虚弱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在冬去春来之时,不要急于脱掉冬装,应多捂一段时间,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新的气候条件;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居室内应及时除尘通风,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适当做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以改善心肺功能,使身体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

饮食防护也是预防春季多发病的重要措施。阳气虚的人,可用黄芪、党参、大枣适量,煮成茶水饮用,以补气护卫,提高机体免疫力。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可以喝一些姜枣糖茶,即取生姜10克,大枣10枚,加水煎煮成茶,少加红糖,日日饮用;患有关节疼痛的人,生姜是不可缺少的食品,可以生吃,亦可以到超市买糖姜片食用。此类病人,不可食用寒冷食物,亦不可过量食用辛辣温热之品,以防出汗过多,腠理开泄,诱发感冒等疾患。

雨水时节防过敏

雨水开始,对许多敏感性皮肤的人尤其是女性来说,过敏是一个大问题。皮肤科专家指出,春天晴朗风大,紫外线增强,空气中过敏原增多,花粉指数偏高,有些花粉颗粒很小,很容易随着春风在空气中飘荡,过敏性皮肤接触后,就可引发症状。

1、症状:皮肤缺水发痒灼烧刺痛

什么是敏感性皮肤呢?

专家介绍,当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神经末梢的保护作用变得不完整,使得感觉神经信号输入增加,免疫反应性增强,导致皮肤的耐受阈值降低,皮肤角质层变得异常通透,对外界刺激就发生了过度反应,皮肤则变得敏感。通俗地说,由于皮肤代谢周期失调,表皮结构排列杂乱,皮肤内部水分流失,使刺激物质容易侵入,致使皮肤内部出现炎症反应。

真正的敏感性皮肤,是指那些皮肤的感受力较强、抵抗力弱,且受到外界各种刺激后,如气候、紫外线、风、温度等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敏感性皮肤主观感受有发红、发痒、发热、紧绷、刺痛、灼烧、肿胀等,临床表现为表皮薄、皮肤发红、有红斑、易出现面部潮红、脱皮、有红血丝、皮炎甚至出现丘疹或水疱等。

护理建议:首先应保持皮肤滋润,皮肤干燥最容易引发过敏反应,皮肤越润泽,就越能够接受其他护肤品。护肤品的使用量不要过多,每次一粒小豌豆的分量即可,使用品种数越少越好,以免造成敏感皮肤负担过重。如果天气变冷或太干燥,最好避免使用会让皮肤干燥的纯维生素A或果酸产品。严格防晒,宜选择附加成分少、质地轻薄、物理成分的防晒品,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2、检测:辨别类型再对症清洁保湿

要缓解敏感皮肤的症状,首先需要找出致敏原,以便对症施法。敏感性皮肤大致分为“一时敏感”和“敏感体质”。要搞清楚自己的敏感类型,可自行诊断一下。

“敏感体质”自我检测:具有医生诊断的敏感体质,或有家族性的过敏病史;用到酸类保养品,如果酸,会有刺痛感;喝酒或长时间处在不通风的室内,皮肤就发红发热;冬季瘙痒,外油内干肤质,出油量大,皮肤看起来没光泽;皮肤很薄,一晒就发红,没泛红时隐约透出青色血管。如果以上问题多于3个,基本属于敏感体质。在保养上,建议是温和清洁、加强保湿。

“一时敏感”自我检测:只要熬夜,隔天皮肤就泛红发痒;暴晒后,皮肤泛红久久不褪;压力太大或疲劳时,就出现敏感症状;皮肤在换季时忽冷忽热,或湿度增加时,会脱皮或发痒;每次月经前,皮肤会变得粗糙,出现红疹或脱皮。同样,如果问题多于3个,则属于“一时敏感”皮肤。在保养上,除了要调整生活状态,最主要是选对护肤品。

护理建议:果酸和维生素A产品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不要在一天之内同时使用含有果酸、维生素A、维生素C的产品。洁面皂中的界面活性剂是分解角质的高手,要极力避免,最好使用温和、天然成分的洗面乳,调节皮肤的酸碱度,避免使用磨砂型去角质产品。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含有抗敏成分的化妆品。不要轻易更换化妆品,使用前,要先在手的皮肤上试用一两天。

3、防治:蘸上注射用的生理盐水可行

生活中常见的致敏原不难找,多数皮肤过敏是由花粉、蟑螂、螨虫、霉菌、化学品及鱼虾、海鲜等食物引起。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一定要清楚地告诉医生,包括什么时候、什么天气、吃过什么东西、做过什么事情、接触过什么物品、出现什么反应等,为给医生诊断提供第一手材料。

医学上查找致敏原,主要有这些办法:

一是抽血查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能够查出上百种致敏原。过敏体质者,血液内免疫球蛋白比一般人浓度要高,致敏原如花粉等进入体内,会释放一种介质,从而引起一系列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

二是做皮肤试验,虽然准确度很高,但只能查出二三十种过敏原,且检查过程比较麻烦,一般患者不太乐意接受。

还有一种是斑贴试验,主要用于查找化妆品、化学品等过敏原。

护理建议:在未经皮肤科医生诊断前,不要自行购买抑制炎症的药膏,以免给皮肤带来损害。可用棉花或纱布蘸上注射用的生理盐水,敷在敏感部位,因为注射用的生理盐水,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渗透性,对消肿、退红、稳定皮肤疗效好。敏感症状一般不可能根治,要避免接触致敏原。平时注意清洗头发,防止敏感的微生物附着在头发上引发过敏。若过敏现象比较严重,要立即到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诊断与治疗。

最后需说明的是,为避免过敏,在郊游踏青时,应尽可能选在花粉指数最低时,如清晨、夜里,或绵绵春雨过后;若非得要外出,回家后要换上干净衣服;饮食上要少吃鱼虾、海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五行人的雨水养生

中医的传统理论以五行理念将人的体质分成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人。各种体质的人对季节的耐受性不同,因此调养前应找准自己属于哪种体质。绝对典型的五行人比较少,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原理,大多数人可能兼具两个临近的五行体质特点。各种体质的人对季节的耐受性不同,故要根据木、火、土、金、水五行人的体质差异作养生调养且各有侧重。五行人雨水养生要点如下:

1、水形人:通阳健脾祛湿。

体貌特征:典型的水形人有三厚的特征,眼皮厚(多层),下颚厚,手背厚。(如韦小宝)。水形人皮肤微黑,富有光泽度和亮度,脑门和两腮比常人稍宽,两肩小,脊背长,塌臀。水形人语言亲和,学识过人,常通懂多个领域的知识,知识面非常广。水形人处事不呆板僵硬,灵活变通,为人足智多谋,交往力强,但缺乏恒心,做事缺少条理。

雨水养生:水形人对春天勿冷勿热的天气耐受力较差,在起居调养方面要做到保暖。水形人要注意做到心胸开阔,乐观积极,心境平和,以顺应肝气的疏达。

饮食调养:水形人饮食在疏肝健脾的基础上,可适当服用一些通阳健脾的食品或药食两用之品,如韭菜、蒜苗、芫荽、芹菜、干姜、香附、麦芽、陈皮等。

药膳选择:香附陈皮粥

香附陈皮粥

原料】香附5克,陈皮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香附、陈皮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疏肝理气,健运脾胃。

2、火形人:平心静气以养肝。

体貌特征:典型的火形人有三尖的特征,头顶尖,鼻头尖,下颚尖。火形人皮肤发红、发赤或古铜色,脊背宽广而肌肉丰满,头小,面瘦,手足小,身形上尖下阔,如火焰一般;步伐稳重,走路晃肩,浓眉小耳,精神矍铄。火形人性子急、易冲动,多为爆脾气,但心肠好。火形人为人有气魄,讲义气,轻财物,乐于助人,有恩必报。但火形人易好大喜功,听不得逆耳的话。火形人替为自己操劳少,为别人操劳多。

雨水养生:在起居方面要注意保暖,预防寒气侵袭。因为火形人性情急躁,容易发怒,因而此时特别要注意做到平心静气,心平气和,避免脾气暴躁而扰动肝气。

饮食调养:火形人的疏肝健脾的基础上,可适当多服一些清肝、柔肝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芹菜、淮山、酸枣仁、菠菜、白芍、麦芽、山楂等。

药膳选择:山楂麦芽饮

山楂麦芽饮

原料】麦芽9克,山楂9克。

做法】上两味同时放入砂锅,加水250ml,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即成。

功效】健胃理气,消食化积。

3、金形人:理气健脾,

体貌特征:典型的金形人有三薄的特征,嘴唇薄,眼皮薄,手背薄。(如武则天、麦当娜、李世民等)。金形人性格上易清高气傲,不服输,敏感,缺乏安全感,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洁癖。金形人对生活、对下属都比较挑剔,喜欢跟有能力的人打交道。金形人富有神秘感,不易接近。

雨水养生:金形人与土形人一样,容易因春季勿冷勿热的天气而患病,故在寒冷天气仍较明显的雨水时节,要注意适时根据天气变化添减衣服。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

饮食调养:金形人要注重理气健脾,可多吃疏肝健脾养胃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白萝卜、枸杞子、月季花、木耳、百合、麦芽等。

药膳选择:月季花茶

月季花茶

原料】月季花3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月季花及冰糖一同放于茶杯中,用沸水冲泡3-5分钟即成。

功效】疏肝理气。

4、土形人:健脾祛湿。

体貌特征:典型的土形人有三短的特征,身材短(尺寸并不一定真的短,只是胖让身材显得短),脖子短,手指短。(如鲁智深)。土形人肤色偏黄,头大面圆,肩背丰满,有福之相。土形人相对比较安静,不喜欢叽叽喳喳闹腾个没完。他们对人和善、友好,不喜欢争名逐利。对人、对生活都不是特挑剔,人缘非常好,朋友圈很稳定。土形人性情慵懒,开拓心、进取心不是很强,很容易满足现状。土形人象土一样稳定,富有包容心,对人专一,工作上不喜欢频繁跳槽。

雨水养生:土形人相对不能耐受春季勿冷勿热的天气,容易患感冒等疾病,故土形人在起居方面,尤其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添减衣服,做到“春捂”以适应春天的生发之气。要做到乐观向上,心胸开阔,保持乐观的情绪。

饮食调养:土形人要做到在疏肝健脾的基础上,适当多服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鸡肉、猪肉、荠菜、苘蒿、萝卜、荷叶、法夏、陈皮、春砂仁等。

药膳选择:淮山半夏饮

淮山半夏饮

原料】淮山30克,清半夏10克,白糖适量。

做法】上两味洗净,同入砂锅,加清水1000ml,大火煮沸,小火煎煮半小时,去渣取汁,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培补脾胃,健胃去湿。

5、木形人:疏肝健脾。

体貌特征:典型的木形人有三“长”的特征,脸长、身材四肢长、手指长。(如薛宝钗、诸葛亮、刘德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木形人的做事习惯。木形人皮肤青白,肤色稍欠光泽度,头小,长脸居多,身材挺拔,肩背宽大,手足细长多青筋,穿衣服特别有型,是天生的衣服架子。木形人博学多才,善用谋略,勤于思辨,但体力有限,多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作,木形人在领导和用人方面欠缺天赋,总是事无巨细,自己亲力亲为、劳心劳力。木形人善于隐忍,不喜欢争名逐利,却又渴望得到大家对自身能力的认可,稍不如意时,内心易产生压抑和郁闷之气。

雨水养生:应注重调摄情志,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以使肝气顺达。在起居上,要做好保暖,预防寒冷之气的侵袭。

饮食调养:木形人尤其要注意疏肝健脾,平时可多吃鸡肉、鱼肉、猪肉、牛奶、月季花、百合、五爪龙、党参、金橘、薄荷等。

药膳选择:金橘粥

金橘粥

原料】金橘5个,粳米100克。

做法】将粳米洗净,与金橘同入锅,加适量水煮沸,再用小火煨至粥烂。

功效】疏肝行气健脾。

雨水时节的饮食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又不燥热,正是养生的好时机。雨水后天气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早晚较冷,风邪渐增,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可多食红枣、淮山、莲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此节气时北方食疗以粥为好,如莲子粥、淮山粥、红枣粥等;而南方特别是珠三角一带的食疗多以汤为好,如猴头菇煲鲜鸡汤、云苓淮山煲瘦猪肉汤、菠菜滚牛肉片汤、淮山北芪猪横脷汤等;也宜气温湿冷时以炖汤养脾胃,如冬虫夏草炖水鸭、眉豆花生炖鸡脚、杞子淮山炖猪月展肉等。

中药材调养时要考虑脾胃功能的特点,如用生发阳气之法来调补脾胃,可选用西洋参、沙参、决明子、白菊花等。雨水时节,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会随着春季的阳气升发而上升,所以更应特别注意肝气的疏泄条达。自然界一派生机,特别是南方万物欣欣向荣。养生者亦须振奋精神、勃发朝气,志蓄于心,身有所务。

除上面提到的有针对性的粥方,和后面附录中的甜味粥外,下面常用的饮食方也可供选用:

拌双笋

原料】莴苣250克,鲜竹笋500克,白糖、精盐、料酒、姜末、味精及森油适量。

做法】莴苣洗净削皮、竹笋剥壳洗净后切成滚刀块,莴苣放入沸水中焯一下、竹笋在沸水锅中焯透。竹笋、莴苣放入碗内,加精盐、料酒、味精、糖等调料拌匀,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清热化痰,利气宽胸,和中调胃。

适用】适用于肺热痰火、胸膈烦热、咳嗽痰多或脾胃气滞、脘胀胸闷、小便不利者。

三菇豆腐皮

原料】豆腐皮2张,新鲜冬菇4只,草菇150克,蘑菇150克,干葱头2粒。

做法】豆腐皮用湿布抹净,用滚油炸至金黄色,在冷水中泡约15分钟后。沥干水备用;冬菇洗净去蒂切成块状,草菇、蘑菇洗净;烧红锅,下油,爆香干葱头,下冬菇、蘑菇、草菇爆香,下豆腐皮炒匀;下适量盐、糖、生抽和蚝油及清水,以慢火焖至汁稠,即成。

功效】清肠胃积渍,补充体力。

适用】可作病人、产妇的滋养食品。

砂仁鲫鱼汤

原料】鲜鲫鱼150克,砂仁3克,陈皮6克,生姜、葱、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鲜鲫鱼刮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然后与陈皮共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

功效】醒脾开胃利湿。

荸荠海蜇汤

原料】荸荠200克,海蜇皮100克。

做法】将两者洗净,加水炖煮,饮汤食荸荠,日一剂,分2—3次服。

功效】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疏肝除烦。

适用】适用于肺热咳嗽、咯痰黄稠,热病伤阴、口干作渴,高血压者。

山药炒蘑菇

原料】干燥蘑菇15克、新鲜山药300克、芹菜100克

做法】1、先将蘑菇洗净,再用热水泡约10分钟至变软,并将泡菇水留下备用。同时将山药去皮切小片,芹菜也切成相同大小。2、油热后,依序加入蘑菇、山药、芹菜炒熟,接着倒入泡菇水,待汤汁略收干后,加入适量淀粉勾芡,再加入一点酱油或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滋肺养胃、补肾固精。

适用】适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久痢泄泻、虚劳咳嗽、遗精盗汗、小便频数等症。

猪肝炒豆角

原料】猪肝、四季豆、淀粉各适量。

做法】将四季豆清洗干净,洗净后切成小粒,猪肝洗净后切碎放进碗里,以盐、淀粉、胡椒拌匀。先把猪肝放进热油锅里翻炒片刻,接着放入四季豆炒熟调味即可。

功效】补肝明目。

适用】适用于肝血不足引起的夜盲、面黄肌瘦等。

凉拌双耳

[配料】水发银耳、黑木耳各100,盐、味精、白糖、胡椒粉、麻油适量。

[做法】水发银耳、黑木耳除去杂质,清水洗净,沸水焯5分钟后放入冷水中冷却5分钟,控干水后装盘。依个人口味将上述调味品放入碗中用冷开水调匀,浇在“双耳”上拌匀即可。

【功效】益气补血、养肝益肾。

胡萝卜洋葱鸡腿汤

原料】鸡腿、胡萝卜、洋葱各适量。姜、葱、陈皮、盐、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1、鸡腿洗净剥去鸡皮,剁成块状,胡萝卜洗净切滚刀块、洋葱切大块备用;2、将鸡块儿放入锅中焯一下;锅中放入高汤、姜、葱、陈皮煮开;3、将鸡腿块、胡萝卜块入锅武火烧开,文火炖20分钟;4、放入葱头、胡椒粉煮5分钟,加盐调味后再煮一会儿即可关火。

功效】健脾开胃,去湿补虚。

雨水养生汤

原料】银耳15克,核桃仁15克,小米适量、枸杞30克

做法】银耳,核桃仁,小米、枸杞煮粥。

功效】润和脾胃,护阳气。每日上午10时服用200毫升即可。

雨水时节的粥品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春时宜食粥”,民间也有“春天喝粥,胜似补药”的说法。

中医认为春季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而粥是以谷物加大量水或高汤熬煮,谷物中所含的淀粉得到充分的糊化,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因此,春季确实适合喝粥。那么,春季我们应该选择什么食物来煮粥呢?

应选择温性或平性的主料。在主料的选择方面,最好选择小米、大米、糯米、玉米等性平或性温的食物,以补益脾胃,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而凉性或寒性的食物,如绿豆、荞麦等则不宜选用,以免伤及人体的阳气,不利于春季人体内阴寒之气的消除。

在食粥的时候,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1、甘味的辅料不可少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还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天人们要少吃点酸味食品,多吃点甘味的食品,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因此,春季我们在煮粥时候,最好选择一些山药、大枣等甘味的辅料,待粥熬成后,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入蜂蜜、红糖等食用(注意:糖尿病患者不宜)。其中山药大枣粥就是不错的选择。

山药大枣粥米(大米、糯米各一半)80,山药50,大枣20。将大米、糯米洗净,与山药、大枣一起放入锅里,加水适量,熬煮至粥稠,每日一次。

2、酌加健脾化湿的辅料

南方的春季雨水较多,因此,在煮粥时还要适当加入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白扁豆、薏苡仁、赤小豆等。脾虚湿盛的朋友为了防止湿邪伤身,不妨喝点扁豆粥。

扁豆粥:大米50、薏苡仁20克、冬瓜子仁(去壳)10克、赤小豆20、白扁豆15,共煮粥。每日1剂,连食1周。

3、添加一些具有补肝作用的辅料

按照中医理论“四季各有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养生重在“养肝”。而中医理论认为肝开窍于目,因此,视力的好坏与肝的关系非常密切,面色蜡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朋友不妨经常喝点猪肝粥。

猪肝粥:新鲜猪肝100克,大米100,将猪肝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时,剁碎,加入适量的生粉、姜末及色拉油,搅拌均匀。将大米煮至八成熟之后,将猪肝下入,并加入盐、白胡椒粉、味精,吃时淋点香油味道更佳。

但注意:肝脏中含丰富的胆固醇,高血脂患者不宜过多食用。

下面介绍的粥品可供选用:

金橘山药小米粥

原料】金橘20克,鲜山药100克,小米50克,白糖15克。将金橘洗净,切片备用。

做法】山药去皮,切片,与金橘片及淘洗干净的小米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疏肝健脾。

菠菜粥

原料】菠菜250克,粳米100克。

做法】鲜菠菜挑选干净,洗净泥沙,放入沸水内,烫2分钟。把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将米锅置武火上烧开,把菠菜和米放入锅中,用文火熬熟。

功效】清热解素,利尿降压。

适用】适用小便不利,痔疮便血,慢性便秘,高血压者。

注意】便溏及腹泻者慎用。

说明】菠菜气味俱冷,凡因痈肿毒发,并因酒湿成毒者,须宜用此以服。《儒门事亲》说:“大便涩滞不通者……时复服葵菜、菠菜、猪羊血,自然通利也。”《内经》说:“以滑养窍是也。”《本草求真》说:“能解热毒,酒毒,盖因寒贝疗热,且毒与热,未有不先由胃始及肠,故药多从甘人,菠菜既滑且冷,而味又甘,故能入胃清解,而使其热从肠胃而出矣。”菠菜虽然营养丰富,但有涩味,因它含有草酸成分,所以在煮粥之前,先放入沸水锅内烫2分钟,去涩味后,再与粳米同煮,菠菜粥就无涩味了。

桂圆阿胶红枣粥

原料】粳米100、桂圆肉20、阿胶10、枣(干)10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发涨,沥干水分;取一只大杯,倒入开水,将阿胶和白酒放在小杯子里;将小杯子坐于开水中直至阿胶溶解;桂圆肉去杂质,洗净,红枣洗净去核;锅内加入约2000毫升冷水和桂圆、红枣,用中火煮至水分剩余三分之一;加入粳米,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煮成粥;加入融化的阿胶搅匀即可。

功效】益气滋阴、补肾强身、活血养血、润肤美颜。

仙人粥

原料】制何首乌30~60克,粳米100克,红枣3~5枚.红糖适量。

做法】将制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粥将成时,放入红糖或冰糖少许以调味,再煮一会儿,沸即可。

功效】补气血,养肝益肾。

适用】适用于肝肾亏损,发须早白,血虚头昏耳鸣,腰膝软弱,大便于结,以及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痫,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症。

银耳粥

原料】银耳3克,大米50~100克,冰糖(或白糖)适量。

做法】摘净洗好银耳,淘洗干净大米,放入锅内同煮粥,熟时加入冰糖(或白糖),每天一次。

功效】滋阴补肾。

适用】适用于自汗盗汗,遗精腰痛,妇女带下等症。

白菜苡米粥

原料】小白菜50克、苡米60克。

做法】先将苡米煮成稀粥,再加入切好、洗净的小白菜,煮二三沸,待白菜熟即成。

功效】健脾祛湿,清热利尿。

胡萝卜南瓜粥

原料】大米300克,糯米300克,南瓜、胡萝卜各适量

做法】大米、糯米洗净浸泡2个小时;锅烧热水,倒入米熬粥40分钟;放入去皮切块的南瓜和切碎的胡萝卜,熬煮30分钟至烂即可。

功效】补水润燥,让皮肤柔润、有弹性。

薏苡仁党参粥

原料】薏苡仁30克,党参15克,粳米2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薏苡仁洗净,放凉水中浸泡2小时;党参切成薄片,粳米淘洗干净。三者放入锅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锅开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40分钟,放冰糖调味。

功效】祛湿健脾,还能补气补血。每天早餐食用。

山药红枣粥

原料】红枣25克,粳米100克,山药25克,红枣三枚。

做法】将红枣用温水泡软洗净,粳米淘洗干净,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红枣、粳米、山药放在一起煮成粥,吃时放适量白糖搅拌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镇静安神、祛湿解困。

菊槐绿茶饮

原料】洁净的菊花、槐花、绿茶各5克。

做法】放入瓷杯。用滚开水冲泡,加盖后浸泡10分钟,不时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去火。

玫瑰花糕

原料】糯米粉1500克,黏米粉3500克,核桃肉250克,大枣500克,白糖300克,玫瑰花60克。

做法】将大枣、核桃肉洗净,切成小丁备用。把糯米粉、黏米粉放在盆内,加适量水,放入白糖、大枣、核桃肉、玫瑰花,用500毫升水拌匀,揉成面团,做成糕状,然后将糕上笼蒸约25分钟即成。

功效】疏肝理气、健脾暖胃。

雨水养脾吃茼蒿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又不燥热,正是养生的好时机,当然调养脾胃应首当其冲。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我国古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孙思邈也提倡“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由此可见这个季节调养脾胃的重要性。

春季调肝养脾的食物很多,如糯米、燕麦、高粱、南瓜、茼蒿、四季豆、板栗、红枣、山药等,而在这些食物中,茼蒿(俗称蓬蒿)既是时令蔬菜,又能养脾,是最适合不过的食疗菜肴了。

在古代,茼蒿不仅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后来更是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宫廷菜肴中的珍品,所以又名为“皇帝菜”。现如今,它也是一些知名酒店的菜肴珍品,如北京饭店的蓬蒿丸子汤,就被作为名菜载入了《北京饭店名菜谱》。同时,茼蒿还是台湾省名小吃蚵仔煎的重要原料之一。

茼蒿的茎和叶都可以食用,吃起来不仅感觉脆嫩爽口,更有一股清香气息沁人心脾。它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蔬,更是一种良药。因其一般的营养成分无所不备,所以它有着“天然保健品,植物营养素”的美誉。中医上说,茼蒿性味辛、甘,食之能温脾理气、消食开胃、养心安神、降压补脑,适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脘腹胀痛等症。所以,雨水节气调养脾胃不妨多吃一些茼蒿,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许多人只是将茼蒿作为火锅的必备菜品,台湾省作家张曼娟也曾对火锅中的茼蒿做过描述,说茼蒿叶片上覆着一层细细绒毛,散发着野洌的清香,给人以十足的生命力感觉;在火锅的油滑汤汁里一过,茼蒿就变得柔软、光亮,在炼煮下,愈发光彩焕发……实际上,除了作为火锅“伴侣”,茼蒿的吃法还有很多,或用开水烫后加入蒜泥、芝麻等凉拌,或将其榨汁,或加入粳米熬粥等都是别具风味的。

不过,《本草逢原》上说,“茼蒿气浊,能助相火,禹锡言多食动风气,熏人心,令人气满”,所以,一次不要进食太多。同时,体质虚寒而腹泻者,也要少吃或不吃茼蒿。

雨水时节的最佳时令蔬菜——豆苗

雨水时节,最佳的时令蔬菜就是豆苗。

豆苗,俗称豌豆藤。豆苗作为食品,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豌豆种出西湖,今北土甚多,九月下种,苗生柔弱如蔓,有须,叶似蒺藜叶,两两相对,嫩时可食。”豆苗是豌豆萌发出2~4个子叶时的幼苗,鲜嫩清香,最适宜做汤。

豆苗的营养价值与豌豆大致相同。在豌豆荚和豆苗的嫩叶中富含维生素C和能分解体内亚硝胺的酶,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豆苗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豆苗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纤维素,可以防止便秘,有清肠作用。豆苗还含有极多的钙质、维生素B、C和胡萝卜素。

中医认为,豆苗性凉微寒,具清热作用,春天吃可清热祛火,还助于使皮肤光滑柔软。另外,豆苗还有利于消除水肿。

豆苗的吃法很多,下面是一道很不错的豆苗蘑菇汤:

豆苗蘑菇汤

原料】豆苗、口蘑、金针菇。

做法】在事先炖好的鸡汤或高汤(白水亦可)中放两片姜,加入口蘑。水开后,加入金针菇,煮3分钟,再放入豆苗,加少许盐,注意不要盖盖子,水再开后关火,点入香油出锅即可。

雨水功

2月19日3月5日,于每日夜半11时~3时期间练此功法。

先盘腿坐好,使两手以左上右下势,将双手叠按于右大腿之上;然后配合吸气,先拗颈向左至极限,后在闭气情况下,使上体向右侧弯3次,而后即伴随呼气,使全身放松,恢复原位。然后再将双手叠按于左大腿之上,再配合呼吸拗颈向右,并使上体向左偏引3次。如此左右两侧各做5遍,即可结束姿势导引,转为内功静坐。

内功锻炼程序和立春功相同,唯次数不限,多多宜善。

适宜雨水的运动——健身球

雨水时节降水开始增多,气温极易变化,出现“倒春寒”。因此在雨水时节前后,可减少室外活动,下雨或刮风等恶劣天气时,采取室内活动的方式进行锻炼。健身球部位场地所限,是一种很好的室内健身方式。

经常进行良性刺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目的的一种健身方法。经常进行将深秋锻炼,能改善微循环状况,使心肌泄流量增加。从而调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病发生。健身球可以纠正植物神经徐鸾,改善睡眠质量。健身球还可以刺激手指梢神经,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延缓脑组织的老化。

单球法:用手掌托住健身球,先用手指用力抓我数次,然后放松守着。也可手掌朝上,五指捏球,自拇指开始,物质顺序用力捏压小球,然后物质按顺序拨动.使小球在手指上旋转,反复几次后,将另一手掌面朝下置于健身球上,双手挤压或搓揉。还可掌心朝上,用手抓住球,使用腕部力量将小球轻轻向上抛起,再用手掌接住。

双球法:握双球于掌,手指紧贴球体,顺旋转肘,用拇指发力同掌心扳球,使双球互绕顺转。双球在旋转时中间不要产生空隙,以避免双球互相碰撞乱响,只许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在双球旋转时,主要靠五个手指屈伸收展,协调配合来完成。倒旋转时,用无名指、小指向掌心发力,使双球互绕倒转,与顺旋转方向相反。

锻炼者应根据自己手力的强弱、手掌的大小以及不同的锻炼方法选择合适的健身球。要注意用双手交替运动,使大脑两个半球同时得到锻炼。锻炼应循序渐进,开始时可手托一球或二球,锻炼时间也不要过长,以免手掌及腕部肌肉疲劳或损伤。

雨水时节怎样按摩强身

按摩是养生的好方法,雨水时节怎样按摩才能达到养脾、疏肝、活肾的目的呢。

1、养脾胃,揉“足三里” 

足三里

常按揉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调虚、养脾胃的作用。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强壮身心的大穴。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现代医学认为,按足三里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可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2、疏肝气,推搓两肋

年初工作比较繁忙,对于压力较大的工薪阶层而言,难免会有肝气郁结的时候。怎么办呢?试试疏肝的运动——推搓两肋法。即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以双肋部位有温热感为佳。

3、活肾水,暖暖腰部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相应,到了雨水的节气,也应该注重肾水(中医认为肾主水)的调养。只有活动的“水”,才更有利于健康。怎么通过运动来健肾呢?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要护肾千万别忘了护腰。大家有空的时候,先将两手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在腰部两侧,手掌贴着皮肤,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有温热感为止,每次约200下左右。呼气时,加做缩肛运动,吸气时放松,反复进行30次左右,都能起到健肾的效果。

雨水时节的强身功法

雨水至惊蛰期间,都可于上午10时前后及晚上睡前做下列运动,以提高肾、肝、脾脏腑经络功能。

1、漱口吞津:每日上午10时前后,用舌体搅拌口腔,产生唾液后慢慢咽下,每日36次,可以清除大部分有害物,有益健康。

中医认为,唾液在体内化生为精气,为生命须臾不可缺少的物质,具有强肾益脑等作用。现代医学证实:唾液除具有灭杀微生物、健齿助消化等功能外,还发现唾液含有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皮肤表皮细胞生长的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唾液能消除从氧气和食物中产生的对人体十分有害的自由基;唾液还有很强的防癌效果。

2、撮谷道:即做收缩肛门的小动作。其具体做法概括归纳为“吸、舔、撮、闭 ”四字诀。即“放松全身,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收气,舌舔上腭,向上收提肛门,稍闭气,然后慢呼,全身放松。”每天坚持收(提)缩一百,每次1~2分钟,若大便后应延长至2~3分钟,可以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防治静脉瘀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内痔、外痔、肛瘘、慢性肠炎等;同时对治疗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等慢性疾病有显著效果。

3、揉腹:即用手来回擦或搓介于胸和骨盆之间。最佳时间为每日上午10时前后以及和晚上睡前。每次先用右手大约在胃腔部按顺时针方向揉120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120次,再用全手掌揉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

中医认为: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脾胃居中,负责主运化水谷精微和统摄精血神液来充养敷布全身,令五脏六腑常壮无恙。通过揉腹,可以收到调理脾胃,通和气血,培补神元等功效。现代医学证实:揉腹有强壮脾、胃、肠和腹壁肌,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和减肥作用,还有治疗中老年性便秘、胃溃疡、周期性失眠、遗精、心血管病等疾患的功效。至于揉腹次数可因人而异,但饱食或空腹或腹部患有炎证、肿瘤等则不宜施行。

深谙“脏腑顺安工程的理论”的闫珉川强调,春与五脏肝相应,同时,肝过于旺盛将使脾胃虚弱。因此,雨水经络养生的核心是保持肝、肾、脾三经脏腑、经络的气血、津液运行的通畅。

其方法是:在雨水前、中、后三天晚上睡前,用温水浴足同时,用两手大拇指或中指点按两侧太冲穴、三阴交穴和涌泉穴各36次,可达到育肾、疏肝、健脾的功效。

4、正月中坐功

《遵生八笺》中原文:“运主厥阴初气,时配三焦手少阳相火。坐功:每日子丑时,迭手按髀,拗劲转身右偏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治病:三焦经络留滞邪毒,嗌干及肿.哕,喉痹,耳聋,汗出,目锐毗痛,颊痛,诸候悉治。”

具体方法:应该于每天夜十一时至凌晨三时进行修炼,自然盘坐,周身肌肉放松,两手握拳,弯肘上提平胸。调息用意念引气运行于手少阳三焦经脉络,练功时,两肘后引,缩颈含肩,头部缓慢向左移转,吸气;头复正后,两手前伸,收下颚,提耳根,头部缓慢向右移转,呼气。如此反复各15次。练毕,漱口、咽津、伸腿踢足,起立后自然散步。这些功法都有相应的防病健体功效。

5、“干洗脚”

用双手从大腿根部按摩至足踝,再从足踝按摩回大腿根部,重复按摩1015次就可以了。这样也可起到腿部保暖的作用。

6、睡前点按三穴

在雨水的前、中、后三天的晚上9点~11点之间浴足温经,在身体微微出汗后,点按太冲穴、三阴交穴、涌泉穴各36次,可以疏通肝、脾、肾三经,育肾、疏肝、健脾,保持肝、脾、肾三条经络气血津液的顺畅。

7、艾灸养生

春季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春天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由于春天人体容易肝气过旺,所以灸疗的原则是疏泄肝气,以免过旺之肝横逆犯胃,造成胃痛胃胀腹泻便秘等一系列肝脾不调的症状。疏泄肝气首取章门,太冲等穴。健补脾胃一般会选足三里,中脘 ,天枢等穴。不仅增强体质,对女性还有瘦身美容的功效。

附录1

春三月时令果蔬养疗

《黄帝内经》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的饮食起居都要和四时相应。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而要多吃些甜味的食品,这样可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但春季为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亢,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脏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功能。中医又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为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若多吃酸性食品,能加强肝功能,使本来就偏之的肝气更旺,这样就能大大伤害脾胃之气。因此,春季饮食调养,饮食应以辛温、甘鲜、清淡为主,少酸多甘、少肉食多蔬果,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以防阻遏阳气发越。

那么,有哪些食物在春季宜多吃呢?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应用:宜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调和药性,调和营卫。

制法:生食,煮食或烧焦为末。

服法:做粥食用或单独食用均可。

解说:又名红枣。性甘平,无毒。《本草纲目》中提到:红枣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

大枣性味甘平,尤宜于春季食用。民间流传着“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的说法,国外把大枣称为“天然维生素丸”,其维生素P的含量为百果之冠,所含磷和钙也比一般果品多。对于身体较虚弱,胃口又不好的人,平时可多吃点枣米饭:即以大米为主,配上点红枣,色泽鲜艳、爽口润甜、营养丰富。

红枣虽好,也不宜一次食用太多。孙思邈指出:枣多食令人热渴膨胀,动脏腑,损脾元,助湿热。故脘腹胀满、食积、虫积、龋齿作痛,以及痰热、咳嗽均忌服。而消化不良者以及糖尿病患者,不可服用太多。根据前人经验,大枣与葱同食令人五脏不和,与鱼同食则令人腰腹作痛,因此忌与葱和鱼同食。

锅巴

功效:补气健脾,消食止泻。

应用:宜用于脾虚泄泻,胃寒呕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制法:蒸煮米饭时锅底所结硬块或米饭经低温烘烤而成。

服法:佐餐食用或单独食用。

解说:锅巴味苦,性甘、平。是煮米饭时锅底所结之物经低温烘烤而成,略黄不焦,既香又脆。《纲目拾遗》中说:锅巴补气,运脾,消食,止泄泻。

焙锅巴所用的粳米,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A、维生素E、纤维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经过低温烘烤略微炭化后,粳米外层的营养成分多被破坏,部分的淀粉也分解了,故食后极易消化。另外,干嚼锅巴时必须细嚼慢咽,分泌大量的唾液又可帮助消化和吸收营养,促使肠胃蠕动,增强消化功能。而且锅巴能吸附肠腔里的气体、水分和细菌等,达到收敛止泻的效果。若小儿患疳积症,宜用锅巴煎水代茶饮,有开胃助消化的作用。

山药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应用:宜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制法:煮熟或炒制,补脾常需炒制。

服法:单独食用或佐餐食用。

解说:又名山芋。性甘,平,无毒。《本草纲目》中提到:山药主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山药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此外,还含有皂苷、胆碱、黏液质、淀粉酶、碘、精氨酸等。春季食用,可防止肝气过旺伤脾,亦能补肾益精,使人体元阳之气充沛,增强免疫力。

山药因含有较多的淀粉,煮熟后可代替粮食食用。现在民间流传有许多以山药为主的验方,其中应用最广的是山药粥,即用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捣烂的山药泥搅匀。本粥可健脾补肺、滋肾益精、强身健体,非常适合体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若再加入红枣煮成山药红枣粥,则滋补效果更好,被人们盛赞为“长寿粥”。

菠菜

功效:养血止血,敛阴润燥。

应用:宜用于血虚痿黄,衄血便血,坏血病,消渴多饮,大便涩滞。

制法:煮食或炒食。

服法:佐餐食用。

解说:又名波斯菜。主要食用叶及根,性甘,冷,滑,无毒。孟诜指出:菠菜利五脏,通肠胃热,解酒毒。服丹石人食之佳。《本草纲目》中也提到:菠菜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根尤良。

菠菜是春天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从尼泊尔传入我国。菠菜柔嫩味美、营养丰富,蔬药兼优。特别是其胡萝卜素含量可与胡萝卜媲美。如果每天吃50克菠菜,其维生素C就可满足人体正常需要。

菠菜对衄血、便血、坏血病、消渴、大便涩滞、高血压、肠结核、痣疮等病有一定疗效,并能促进胰腺分泌,帮助消化。下面仅举几例菠菜

食疗方:

若是高血压、便秘、头痛、面红者,可用鲜菠菜洗净放入开水中烫35分钟,取出切碎用少许香油、盐等拌食,一日二次当菜食用,很有疗效。若是糖尿病,可用菠菜根60克,鸡内金15克,水煎代茶饮;或将菠菜根切碎,鸡内金研末,同米煮粥食用。若是夜盲症,用新鲜菠菜500克捣烂,榨取汁,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但须常用才有效。

菠菜虽佳,但不宜过量食用。因为菠菜含有草酸,草酸进入人体后,与其他食物中含的钙质结合,形成一种难溶解的草酸钙,不利于人体对钙质的正常吸收。而且,食用菠菜会使肾炎病人的尿色混浊,盐类结晶增多,故有肾炎和肾结石者不宜食。

荠菜

功效:和脾利水,止血明目。

应用:宜用于水肿,小便白浊,淋痛,痢疾,吐血,便血,崩漏,月经过多,目赤肿痛。

制法:煮食或炒食。

服法:佐餐服用。

解说:又名护生草。性甘,温,无毒。《别录》中提到:荠菜利肝和中。《本草纲目》中亦指出:荠菜明目益胃。

每至清明前后,荠菜就上市了。据分析,荠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钙、磷、铁、锰等多种有益成分。荠菜的吃法多种多样,无论炒、煮、炖、煎,还是作馅、作汤,或做春卷,吃起来皆清香可口,别有一番风味。

中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淡,性微寒,能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清热利尿,主治妇女崩漏、咯血、衄血、便血、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等。若是妇女月经过多,产后恶露不绝者,取荠菜60克,马齿苋60克、加水煎汤服用;若是患有咳血、吐血、尿血、便血者,用荠菜60克,配有白茅根、鲜藕节各30克,煎汤内服,亦有明显的止血效用。此外,荠菜的花晒干后布于席下,可辟虫,辟蚊、蛾。荠菜的种子具有明目的功效,用于青盲目翳,视物昏花。

莴笋

功效:清热利尿,通淋下乳。

应用:小便不利,尿血,痔血,乳少不通,伤损瘀痛。

制法:煮食或炒食。

服法:佐餐食用。

解说:此菜自莴国(今阿富汗、不丹地区)来,又名莴苣。据《食疗本草》记载:(莴笋)性苦,冷(凉),微毒。藏器: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补筋骨,止脾气。食之令人齿白、聪明少睡、解热毒酒毒、止消渴、利大小肠。

莴笋产期较长,以春初和秋末为时令,以春笋质量为佳。莴笋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其中以铁的含量较丰富,因莴笋中铁在有机酸和酶的作用下,易为人体吸收,故食用新鲜莴笋,对治疗各种贫血非常有利。尤其是莴笋中含有一种酶,能消除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引起的细胞突变,有一定抗癌作用。莴笋中的尼克酸是人体内一些重要酶类的成分,可激活胰岛素,促进糖的代谢,对患糖尿病的老人非常有益。此外,莴笋中所含的氟有助于牙齿和骨骼的形成。

一些人吃莴笋,常把莴笋叶扔掉,这是一种很大浪费,因为莴笋叶的营养成分高于莴笋。食用莴笋时也应注意,视力弱者不宜多食,因莴笋性寒,产后妇人宜慎食。

除以上蔬菜外,春季可提供食用的时令蔬菜还有芹菜、油菜等,也要尽可能多吃一些。

需要说明的是,有的人在蔬菜种类较少的季节,常常用多吃些水果的方法来代替吃蔬菜,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尽管水果和蔬菜确有不少相似之处,如都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和无机盐。但两者毕竟有区别,水果所含的多是葡萄糖、蔗糖和果糖等一类单糖和双糖的碳水化合物,而蔬菜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则多是淀粉一类的多糖。摄入前者,胃和小肠可以不加消化或稍加消化,便很快进入血液中,如果食用过多,会使血液中的血糖急剧上升,进而刺激胰腺分泌大量的胰岛素,使精神不稳定,出现头昏脑胀、疲劳乏力等症状。而且葡萄糖、果糖大量进入肝脏后,很容易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而后者多是淀粉,需要各种消化酶消化溶解之后才被逐渐吸收,因而使体内血糖稳定,有利于身体健康。

伴随气温日渐升高,晚春季节随之而来。此时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在适当进食豆类等蛋白质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以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而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变发疮痈疖肿等疾病。

附录2:

适合春季食用的八种节令食物

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下面的八种适合春季的食物可供选用:

1、红枣等养脾甜食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2、蜂蜜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寒还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3、春芽

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

4、韭菜

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5、春笋

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作为美味佳肴,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春笋笋体肥厚,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可荤可素。做法不同,风味也各异,炒、炖、煮、煨皆成佳肴。地方名菜春笋均占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笋”,南京的“春笋白拌鸡”,浙江的“南肉春笋”。不过,北方很难吃到新鲜的春笋,对加工过的春笋要注意:如果是福尔马林一类的东西泡过的就一定不能吃。

6、樱桃

樱桃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目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樱桃果实肉厚,味美多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健脾开胃的功效。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及透疹。需注意的是,樱桃属火,不可多食,身体阴虚火旺应忌食或少食。吃不了樱桃,草莓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7、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春菠”根红叶绿,鲜嫩异常,最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中医也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8、葱、姜、蒜

这三样不仅是调味佳品,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增进食欲、助春阳,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葱和蒜在一年中营养最丰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时候,此时食之可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春天爱吃的小葱炒鸡蛋或小葱蘸酱,都是很有营养和顺应节气的最佳吃法。

此外,春季对于需要滋补调养的人,可以用西洋参、龙眼肉、党参、黄芪等炖鸡或瘦肉等,但爱过敏的人在春季一定要忌服“发物”,如虾、蟹、咸菜等食物。

总地说来,春天的饮食要多吃大自然在春天贡献给我们的食物,那味道和春天一样——清淡而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