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梓淇谭松韵情头图片:被“冤屈”的阜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8:24:45
被“冤屈”的阜阳 2008-05-19 作者: 王隐

频曝的负面新闻让阜阳的官员和民众都陷入了尴尬。阜阳正在被“妖魔化”吗?又是谁在试图“妖魔化”阜阳?贪腐官员不断被查办乃至处决,但深受其害的城市能否霍然而愈?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已经扭曲、失衡的政治生态?

从毒奶粉事件到“白宫”事件,从行贿者连任到举报者死于狱中,一起起腐败案曝光、一个个贪官前“腐”后继,再到最近震惊中外的手足口病疫情,频曝的负面新闻让阜阳百口莫辩。

以“是否瞒报疫情”为切入点,阜阳市委面对质疑首度开口,呼吁外界和媒体不要“妖魔化”阜阳。阜阳市委书记宋卫平说:“我们欢迎多元的声音,虚心接受正确的监督,但还请不要抹黑,不要妖魔化阜阳。”

 

“误解有时比疫情还让人心酸”

从最近公众和媒体对阜阳的关注和报道来看,去年11月28日上任阜阳市委书记的宋卫平,似乎有点太“背”了。

作为全国手足口病重灾区的市委书记,他对媒体坦承:“确实是眼一睁就忙到黑……从疫情发生第一天开始,我一刻都不敢懈怠。”

比起宋卫平的疲惫来,也许更让他无奈的是:为什么EV71肠道病毒偏偏相中了阜阳?为什么阜阳对质疑的回应不但不被接受,反而招来更加铺天盖地的指责?

“很多(新闻)人的注意力不在疫情防治上,采访存不存在瞒报的问题确实让医护人员心寒。”阜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柳廷峰说,从4月19日开始,市里每晚要开一次碰头会,对当天的情况进行会商,指导第二天的救治,有时候会商到很晚,卫生部门的同志回去还要继续开会,传达部署会商意见,凌晨才能睡下,很早又起来。还要面对很多要求采访的记者。

“我们通过新闻发布会回答了质疑,没有人相信,即使有媒体如实地报道了阜阳的回应,相对于铺天盖地的质疑和评论,实在太微弱了。”阜阳市卫生局负责人说,误解有时候比疫情还让人心酸。

其实,全国其他地方发病的情况也很多,首个病例是否在阜阳出现,并没有答案。

宣传部官员抱怨,这几年无论是阜阳的什么事,再小的事总能被搞出大影响来,“妖魔化阜阳成了某种时髦”。话音未落,另一个事件——“白宫”举报人蹊跷死亡——的曝光,再次给了阜阳重重的一击。

 

为什么总是阜阳?

在中国的版图上,阜阳位于皖西北的黄淮大平原南端。这个在国内并不特别显眼的城市近年来频频亮相在各大媒体上,用当地人的话说,多半是因“天灾人祸”。天灾指的是淮河水患,人祸则指贪官不断。

阜阳是一个有93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市,耕地面积1459万亩,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6亩。一次次的发展机遇与阜阳“失之交臂”,阜阳成了经济发展和对外形象的“塌陷”区。外地客商不愿投资阜阳,“人口多,底子薄”的地方经济基础在“不正之风”的侵蚀下变得愈发羸弱,从1998年开始,经济发展陷入了连续四年下滑的困境。在“九五”期间,阜阳市GDP平均增长仅为4.7%,是安徽全省最低的,被其它地市戏称为安徽的“锅底”。同样,在整个中部地区,阜阳市应属于“垫底”之列。阜阳与全国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难怪当时阜阳及安徽的不少有识之士都奋力疾呼:“阜阳不崛起,皖北难崛起;皖北不崛起,安徽难崛起。”

提起阜阳,人们脑海里就会蹦出这样一些特殊人物:王怀忠之妄图“拿200万摆平中纪委”,王昭耀之安徽第一权力家族,杨枫(王昭耀大舅子)用MBA理论管理情妇,“阅兵书记”李兴民,以色谋官的女副厅长,行贿15次照样连任的法院院长等等。这些令人疑窦丛生、且一再冲击人们视野和心绪的纷纭怪事,足以证明阜阳确是一座无可争辩的“新闻富矿”。

为什么总是阜阳?“阜阳贪官”几乎成了阜阳特产,其腐化过程也形成了独特的“阜阳模式”。

当地人戏称,阜阳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一到两起“轰动全国”的大案件。有一个形容阜阳官场的“专有”名词,即“政治生态灾难”。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那么多的恶劣事件都发生在阜阳,为什么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腐败及“纰漏”还在一个接一个的出,且件件令人“瞠目”,石破天惊?

在阜阳,买官卖官早已是心照不宣、尽人皆知的事情,“要想富,当干部”。几乎每个贪官或多或少都会涉及权力买卖,但阜阳贪官却开发出了多种靠官位“创收”的方法。一些基层干部们把买官当成了一种投资,当作致富捷径。

原阜阳中院院长刘家义主政期间,即使有许多职位空缺,他也不提拔干部——空缺的官位是刘的聚宝盆,他专门等着买官的人上钩。原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昭耀发明了“造官”之术。王昭耀的妻弟杨哲信原只是个货车司机,无从“提拔”,王昭耀竟然凭空“造官”,短短四年就把杨扶上了安徽宿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的位子。某位乡长向夫人索要家中的3万元存款准备为升官跑关系,妻子不肯给。乡长还是想法拿走了这3万元,又贷款1万元,最后果真谋得镇长。半年之后,新镇长拎包回家,还“家债”3万元,外加2万元利息,并嘲笑妻子头发长见识短。

当地一位有识之士指出,出现上述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王怀忠、肖作新主政时期形成的扭曲的政治生态,阜阳人无法走出“一座城市,两个巨贪”的阴影。因为“王肖时代”彻底败坏了当地的政治生态和游戏规则。文化的溃败,信仰的失落,制度的漏洞,都使阜阳成了硕鼠们栖居的美妙乐土。

从原市长到原市委书记,再到数以百计的阜阳各级官员,大批官员接连落马。中纪委最多的时候一次来过100多人,一天要找几十个人谈话。办案组在阜阳清查工作整整进行了两年半时间,创下中纪委查处地方案件历时最长的纪录。“‘最近有没有找你呀’成了当时阜阳一些干部见面最流行的问候语。”

在经历了数起贪腐调查,众多官员因买官卖官落马之后,贪腐给阜阳这座城市留下的“后遗症”仍未消除。

今年1月安徽省政协会议期间,一些地市代表曾经很惊讶地询问阜阳代表:“你们怎么把刘××选上来了?”刘××因向原副省长王怀忠行贿20万元,被写进王怀忠案的判决书,但几年后刘却依然被阜阳市推选为省政协常委。据说当时省里有关部门对此表达过反对意见,但于事无补。

2008年4月8日的一则新闻显示,阜阳市两名县级法院院长何××、李××因为媒体报道其行贿事实而被免职。此前,这两人也和刘××一样,以行贿者的身份被写进落马贪官的判决书中,却一直仕途依旧。何、李、刘被认为是阜阳10年来贪腐案件“后遗症”的一部分。他们多数是官员,都曾向落马贪官行贿以谋取各种职位。如今,仍有人活跃于阜阳官场,成为当地民众心中解不开的结。

 

举报人的蹊跷死亡

一个农民年人均收入只有两千来元的省级贫困县——阜阳市颍泉区,竟然举全区财政收入三分之一的数千万元资金,修建了一座占地四十多亩的政府办公大楼。因为整个建筑呈白色,又和美国的“总统府”有些相似,当地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白宫”。“要不是红旗,真不知道是在美国还是中国。”一位村民半开玩笑地说。

站在“白宫”下,朝105国道另一侧看过去,路边的民房清晰可见,当记者碰到一位村民并试图去他家看看的时候,他却建议记者更应该去看看村里的小学。

由于当地刚下过一场雨,记者透过学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洼淤水,淤水足足占了本来就不大的操场的三分之二,而所谓的操场,只不过是处在教室环绕中的一片空地。砖瓦已经破旧不堪,教室又破又矮,门上的木板已经松动脱落,只好从外面再钉上一块木板;窗户上也不见玻璃,倒是用一张厚厚的透明度极差的塑料布将窗户整个遮住。

2006年春天,日本人水谷准来到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杨庄小学考察。他看到这座被庄稼包围的小学,校舍都是危房,房顶和墙壁到处是裂痕,桌椅破旧。当他乘出租车离开阜阳时,看到了距杨庄小学十几公里、颍泉区政府外表豪华的欧式办公楼。日方最终还是拨给杨庄小学8万多美元的援助资金。

“我们以前不在这里的,我们以前在那边。”小学生们指向“白宫”的方向说。

“白宫”原址上曾经有一栋小学的事实从张西海(颍泉区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那里得到了印证。但是当记者问现在的小学生在哪里上学时,张西海却很自信地告诉记者说他们已经给学生建了合乎标准的新教学楼。难道记者看到的两百多小学生上课的地方就是“合乎标准的教学楼”?另一位负责宣传的领导说他只知道附近有一个小学,却从来没有去过。

水谷准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当地政府斥资千万建办公楼,却无力改善一所农村小学的基本设施。

这要从张治安说起。

张治安,安徽阜阳市颍泉区党委书记。在阜阳,张治安是个“传奇”人物,也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是“行贿者”、是媒体曝光的“白宫”主人,有人说他是行事粗暴简单的执政者,也有很多官员说他是有魄力的“实干家”。

张治安的“传奇”,源于他家族的不一般。鼎盛时期,张家有10人在颍上县要害部门担任干部。出生在这样“显赫”家族的张治安,即便是行贿的事实已确凿无疑,也丝毫撼动不了他在阜阳的根基。据知情人透露,去年,阜阳市委曾提名他做副市长,因为行贿劣迹被省里否决。

在李国福的举报信《数千农民在流泪万亩良田被糟蹋》中,列举了张治安的数条罪状,其头条罪状是:张治安自2001年开始搞圈地开发,把阜城西北颍泉办事处的6个行政村7000余亩的肥沃土地一分3块,把周棚镇至阜阳沿路两旁5000亩土地搞所谓的循环经济园。这些土地均无任何审批手续。第二条罪状是:张把原区委、区政府卖给开发商,把亲信王家山安排成工程总监,并拆除一个小学建成美国白宫样式的新大楼,耗资巨大。

而这些“罪状”,却恰恰成了张治安在其他干部眼中的政绩和有魄力与实干的例证。

这座被阜阳百姓称为“白宫”的区委区政府新大楼,已经被媒体多次曝光。2007年1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等媒体均对颍泉区豪华办公楼进行了报道。作为“白宫”的主人,张治安竟然没有在中央媒体的严厉批评中“倒下”。新的区办公楼于2003年投入使用,而其在附近兴建的生态园、皖西北商贸城也被称为“效益明显”。

“白宫”举报人李安福于2007年8月26日被颍泉区检察院带走,此后其家属再没有见过他。今年3月13日凌晨,李国福在见律师前的几个小时死在了安徽省第一监狱医院。检察机关出具的调查结果显示李国福自缢身亡,但家属不认可自杀的结论,认为死亡原因蹊跷。

4月22日《中国青年报》独家刊发了《阜阳“白宫”举报人蹊跷死亡调查》的文章后,当事人家属遭到相关部门的威胁和恐吓。李国福妻子袁爱平说,得知记者采访后,镇政府、镇教育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分别给李国福儿子和女婿打电话,警告他们“不要找事”,否则将停止他们的工作,甚至开除公职。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却引起了阜阳当地媒体的强烈反应。由阜阳市委宣传部主管的《颖州晚报》在5月2日刊发了一篇题为《记者的良知和媒体的责任》的评论员文章,称:最近,一家报纸22天时间内用了2个专版6篇报道1篇评论1篇跟踪报道对准了安徽阜阳……在这些报道中,无论是题目还是内容,它的导向性一目了然。如果是真实的,那么它的偏向是让人尊重信服的,可如果是道听途说,再加上个人的臆猜,不能不让人怀疑背后的动机。

在评论员文章下方,刊发了一篇《妖魔化阜阳的背后》的网评,署名为网友“可灵可利”。“妖魔化阜阳”一词从此风靡。

 

阜阳需要时间

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阜阳就已经淹没在各类媒体的的“口水”中了。原市委书记胡连松曾描述过自己的一次尴尬体会:“刚调到阜阳工作时,我参加省里组织的招商活动,每次介绍阜阳市时,出席活动的客商们都说知道‘那地方’,但是语气当中充满着嘲讽意味。”

据阜阳的企业界人士介绍,“阜阳的知名企业也都比较低调,在省外媒体做广告似乎都不敢说自己是阜阳的,生怕沾染了阜阳的晦气。”而这种“形象沦陷”的感受甚至殃及无辜的百姓。在北京的街头,记者找到了一位来自阜阳的农民工,与其攀谈。当记者问及其家乡的时候,他却闪烁其辞,“顾左右而言他”。

都说阜阳贪官多,但真正奇怪的是阜阳百姓对贪官的态度。

阜阳许多老百姓对“王肖”的评价显得比较复杂,他们说,从市政建设、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没有王怀忠,就没有阜阳的今天。王怀忠很有能力,阜阳的真正发展,王怀忠做出了很大贡献。肖作新是个好人,为人特别好。——这是记者在阜阳接触到的很多官员和普通百姓对两人的基本评价。

一名曾与张治安共事多年的老干部这样评价张的魄力:张治安做事不怕得罪人,敢用公检法。一名颍泉区出租车司机说,张书记是个干实事的人。

提起阜阳的未来,阜阳人普遍感到忧虑和委屈。“一些媒体把什么落后事情都说成阜阳,我劝告你多看看安徽地图,多学学地理知识,不要把涡阳、利辛、蒙城和毫州都写成是阜阳,阜阳下辖仅5个县……每每说起自己是阜阳人,顿时身边的朋友都说阜阳很落后,落后得甚至人一个月洗一次澡,我听了很不是滋味,很多人根本没有去过阜阳,评价一个地方全凭自己的想象。”

一个常染贪官之患、深受腐败之苦的城市能否霍然而愈?它需要多长时间才会甩掉贪腐“后遗症”、改变被扭曲的政治生态?

《阜阳日报》的一位记者表示,“阜阳人十分注重情谊,有时为了感情容易冲动,在现代社会中,与法制和规范的约束相比,这些确实不相适应。尤其是在当年特殊的土壤上,出现了一些贪官……所幸的是,从2004年开始,阜阳在艰难中负重爬坡,阜阳经济出现了止跌回升。”他呼吁外界对阜阳多一份理解和关爱。

宋卫平说,“阜阳的‘身体’还不够健康,我们承认有软肋,击一下就能倒。”

到阜阳半年,他没有回避问题。虽然问题拿起扫把一扫就是一堆,而且是剪不断理还乱,但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