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女人分集剧情简介:探索有中国气派的宗教学理论 中国民族宗教网 mzb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7:49:24
探索有中国气派的宗教学理论[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发布日期:2012-01-17 | 浏览( 234)人次 | 投稿 | 收藏 ]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 张志刚

  4年前出版的《探索宗教》一书,展现了牟钟鉴先生的诸多学术创见。近读《宗教和谐论》,深感先生的探索步伐与日俱进,又将先前与新近的诸多创见凝练升华,已然形成了一篇有中国气派的宗教学理论纲要。这篇万言论纲,从中国宗教学界面临的新任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形态、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中华仁和文化传统的当代启示、宗教信仰自由观的补充提升、宗教和谐论的主旨要义等诸多角度,全面而深刻地阐发了此种理论探索的重大现实意义。限于初读浅识,笔者仅谈如下3点感想。

  首先,探索有中国气派的宗教学理论,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学术引导。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研究”越来越受学术界重视。此项研究取得的大量成果启发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来正确引导我国的宗教学研究,就要契合中国国情,尤其是要紧跟当今中国社会迅速发展变革的前进步伐,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基础理论研究真正有助于推进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战略。也就是说,我们理应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切忌用教条主义态度来研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经典著作,用“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来束缚中国学术界的宗教研究,甚至用“经典论著的只言片语”来笼统地判断当今中国社会诸种宗教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就此而言,作者的经验之谈发人深省:我们不能不反思与超越宗教“鸦片论”和“斗争论”;宗教和谐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运用,是科学发展观在宗教领域的具体落实;正因如此,此种理论探索思路符合我国新时期妥善处理宗教关系问题的需要,有益于更好地体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益于建设以人为本、公平和谐的社会,有益于构建和谐世界、促进世界和平。

  其次,探索有中国气派的宗教学理论,须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为思想资源。作者深有体会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是宗教和谐论的源头活水”。这个命题不仅旨在揭示宗教和谐论的深厚文化与思想资源,而且论证了一条学术创新的基本途径,这就是要探索合乎中国国情的宗教学新观点、新理论或新思路,要扎根中华文化传统,发掘优秀思想资源,通过“接着文化经典说”、“接着思想大师说”或“接着精神源流说”而将其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推向世界。作者50多年来就是在这样一条学术创新道路上拜师求学、孜孜探求、著书立说的。他在当年名师云集的北京大学哲学系读完本科学业,接着考取了中国哲学史专业方向研究生,师从冯友兰、任继愈和朱伯崑等先生,此后便一直潜心于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宗教史研究,既倾力打通这两大领域,又致力史论结合、由史到论,从哲学高度来阐发中国宗教文化传统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理念。所以,我们才会在《宗教和谐论》里读到如此系统而精到的哲理概括:从孔子的“和而不同”,《易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到华严宗的“一多互摄”,宋明理学的“理一分殊”,再到近现代的“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一条“贵和”思想主脉,贯穿中华民族传统,形成宗教文化生态的多元通和模式。一言以蔽之,作者所总结出的宗教和谐论,就是要把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的优良传统加以提炼重铸,使之具有现当代的理论形态与现实价值。

  再次,探索有中国气派的宗教学理论,须以重大现实问题暨前沿课题为创新机遇。在国内外理论界至今仍有不少人以为,宗教学是“一门冷僻的或边缘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远离现实社会的诸种宗教信仰。其实,宗教学作为一门方兴未艾的交叉性学科,不但和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学等一样,亟须将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而且面临诸多重大的现实问题暨前沿课题。从全球范围来看,冷战后的诸多地区冲突和国际热点问题大多深受宗教因素或宗教背景的影响。正如《全球伦理宣言》的起草人汉斯·昆所言:没有宗教之间的和平,就没有民族、国家乃至文明之间的和平;没有宗教之间的对话,就没有宗教之间的和平;没有宗教研究,就没有宗教之间的对话。若按这个三段式推断,宗教学研究确实负有艰巨的使命与责任,其面临的现实问题暨前沿课题关乎到国际关系、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等等。如果我们心系如此重大问题意识来领会《宗教和谐论》的创新进路,学术启发可谓难以尽数。国内外学界、教界和政界所关注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暨前沿课题,像宗教与文明的关系问题、宗教与民族的关系问题、宗教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多元宗教的关系问题、宗教冲突与宗教对话问题、宗教自由与人权问题、宗教政策与管理问题等,作者皆运用宗教和谐论的新思路来进而加以梳理、整合并深思了。

  在许多读者和评论者看来,《宗教和谐论》是作者所作的理论总结。但据笔者与作者的多年交往,这篇万字理论纲要不如说是“一份小结”,因为上述几点心得体会令笔者再次感到,作者这么多年来一直走在宗教学理论的探索前沿,他是不会止步、不会满足、不会收笔的。作为同出北大师门的后学,笔者愿追随先生的为人治学之道,接续和谐论的新理路跟先生一起辛勤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