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癌症视频:我是怎样学按摩的 第4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56:12
发表于 2007-4-14 20:39 | 只看该作者 调整精气神 驱逐亚健康
   天地之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是人,是生命。因此,人们休养生息,就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首先要具备一个什么样的条件那?就是要有精气神,必须要以神气为本。那么,神气又是什么?祖国传统医学文化理论认为,神气就是血,脉,营,气,精的表现。
   血脉营气精又分别被我们的五个脏器所藏。这五个藏分别是心,肝,脾,肺,肾。祖国传统养生学认为,如果一个人贪欲太过,恣意耗伤,就会使五脏的精气失去所藏,就会因伤而流失,以至于魂魄飞扬,意志慌乱,而失去思想能力。
   这五脏里所藏的东西又怎样解释?首先,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什么意思那?就是天赋予人们的是德,也就是指自然气候,包括阳光,雨露等等。地赋予人们的是气,是指地面的植物,水分等生活必须条件。大家都知道,生命的原始物质叫做精,而阴阳两精相博结,也就是男女相互结合后而形成的生命力,叫做神。随着神往来的叫做魂,而与精同时出去的叫做魄。担负支配事物功能的总中枢是心(脑),心有所追忆叫意,意的久存就是志。为了适应事物的变化而实现志向并反复思考的叫做思。在思考的基础上,而估计未来变化的叫虑。因深谋远虑而巧妙处理事物的,叫做智。所以,如果惊恐思虑太过,神气就要受伤,神气受损,则五脏所藏的精液就会失去统摄而流溢不固。悲伤太过,则会使神气内耗而竭绝生命。喜乐太过,则能使神气外散而不得收藏。忧愁太过,会使气机闭塞不通。大怒则心火暴盛,而伤于神志,发生迷惑扰乱而不能自治。恐惧太过则神气散荡而不能收敛。
因为心藏神,惊恐或思虑太过就会损伤心神。心神受伤则心祛恐惧,从而失去了主宰自身的能力。心主血,心病则肌肉消瘦,皮毛憔悴,颜色无华。心属火,到了冬季寒水当旺时,病必加重。脾藏意,如果忧愁太过而日久不解,就会损伤脾意,意气不抒,则胸中挽乱,四肢不能举动,脾主四肢。脾属土,到了春季木旺的时候,病必加重。肝藏魂,悲衰太过会伤魂,魂伤则发狂,如忘事而不精明。前阴拘挛收缩,筋脉拘挛,两胁肋不能上举。到秋天金气旺时,病必加重。肺藏魄,如喜乐太过,心火必乘肺金,则伤魄。魄伤则神气乱而发狂,行为反常而毫不顾忌旁人,皮肤干枯,毛发憔悴,颜色枯槁。肺属金,到夏季火旺时,病必加重。肾藏志,如果大怒不止则伤志。志伤则记忆减退,如忘记前言,腰背不能俯仰屈伸。肾属水,到了长夏土旺时,病必加重。
实际上,如果恐惧日久不解,就会伤精,精伤则骨痿若无力而厥冷,精液时常下流。五脏主藏精不泻,为生命的物质基础,不可损伤。伤则精失于藏守而阴虚不能化生阳气,阳气不能产生,生命就要停止。
再者,肝贮藏血液,魂居肝血之中,肝为将军之官。肝气虚则恐惧,肝气盛则易怒。脾贮藏营气,意居于营气之中。脾气虚则水谷之精不能布达,严重时四肢运动失灵,五脏不能安和。脾气雍实,运化不利就会出现腹胀,二便不利,或者妇女月经不行。心主一身血脉,神居血脉之中。心气虚则产生悲忧的情绪。心气实盛,则大笑不已。肺主一身之气,魄居于肺气之中。肺气虚,就会出现鼻塞呼吸不利而气短的现象。肺气雍实,就会出现胸满喘喝,仰面呼吸的症状。肾贮藏阴精,志居于肾精之中。肾气虚衰,就会出现手足厥冷(气不足,血不达)。肾有实邪,就会出现下腹胀满的症状,并波及五脏都不得安和。
人体的血气精神,是奉养生命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物质。我们的经脉可以通行气血,并通过气血的不断往复运行,来营养身体的内部和外部,濡润筋骨,通利关节;卫气可以温养肌肉,滋润皮肤,充实腠理,同时把握汗孔的关合;人的志意,可以统御精神的活动,收摄魂魄,调节人体对冷热刺激的适应能力和情志变化。因此,血脉和调和保持正常,则气血畅行,全身内外都在其往复循行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营养,从而筋骨强劲有力,关节滑利自如;卫气的功能正常,就会使肌肉舒展滑润而富有弹力,皮肤调和柔润,腠理也能致密;志意和顺,就会精神集中,思维敏达,魂魄的活动就会有条不紊,就没有懊悔愤怒等过度的情志刺激,从而使五脏安定,正气健旺,就不会被邪气干扰而生病;如果人们能够对气候,饮食的冷暖很好的适应与调摄,六腑运化水谷的功能就会正常,气血来源充盛,经脉运行通利,则不易感受外邪而发生风病痹病,肢体关节都能保持正常的活动。这些就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前面讲过,五脏是贮藏精神气血魂魄的,而六腑是传化水谷运行津液的,因而它们的活动非常重要,而这些功能都是禀受于先天的,不论愚笨和聪明,好人与坏人,都没有两样。但有的人能够享尽天年,不被外邪所伤,身无疾病,老而不衰,虽然感受了大寒大署急风暴雨的激烈致病因素,也不能伤害他。而另有的人虽然不出屋门,居室严密,没有风雨侵扰,也没有忧伤惊恐的情志刺激,但还是免不了要生病,这是什么道理?归根结底,就是不注重预防和养生保健。
身上扎了刺,不论多久都能拔掉的。污垢沾染了很久也是会被清除的。绳子打了结仍然会被解开的。身体不适,就象身上扎了刺,绳子打了结一样的。也就是说对于注重预防和养生的人们来说,即使是时间很久,照样能够调整好。说自己身体不好,调整不好了,实际上就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应的养生保健知识和关键的技能,也就是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而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养生理念。
1,        为它符合“预防为主”的思想。“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未”就是未病的脏腑,而不是未病得人。
2,        养护好“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进一步提出了“四海论”的思想。认为人有四海,分别是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胃的功能是受纳饮食物,所以被称为水谷之海。人有一条奇经叫冲脉,它与人的正经十二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被称做十二经之海。我们人体胸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有一个任脉的穴位,就是膻中穴,那是我们宗气积聚的地方,因此被称为气海。髓充满于脑,所以脑被称为髓海。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气海如果有余,就会出现气盛壅满于胸中,烦闷,喘急,面色赤红;气海不足,则出现气少说话无力。血海有余,常自觉身体庞大,郁闷;血海不足,则自觉身体瘦小,紧敛。水谷之海有余,则腹部胀满;水谷之海不足,即使饥饿也吃不下东西。髓海有余,则身体轻健,动作有力,超过其长度;髓海不足,则头脑旋晕,耳鸣,胫膝酸软,眼睛看不清东西而感到昏闷,身体懈怠懒动,常想静卧。
因此说,四海功能如果调顺正常了,就会促进人的生命机能使其健旺;四海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的,生命就容易败亡。这也就是祖国传统医学对于亚健康的陈述及调理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