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9分钟完整版古筝谱:我们要有对话的机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5:31:43

    在一个地级市,一个朋友告诉我,领导换了几个,每个领导提个概念,就画一片地建一个建筑,最后研究院、研究中心、新产业园做了一堆了,就是里面没东西。这根本就不是这个地方的问题,就是到了北京与上海这样的地方,今天依然还是不能脱这个俗,我依然记得就在去年,在上海申请关于产业化设计的项目的时候,有关部门要求的就是你的项目费用只能用在建房子与买设备上,都啥世纪了,还是造房造房造房。不只是这样,在很多国际援助项目中,我们的强项不是造房子就是造路,说到理念分享与管理原则,实在乏善可陈。包括我们现在针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培训援助项目,我们把人家的人才请来了,可是我们讲员讲的东西,不是那么古老,就是那么死板,能自圆其说地回答学员的问询的老师都很有限,是不是充分说明我们的逻辑底蕴存在着一些很基本的问题呢?

 

    这几年,我一直参与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的中日媒体对话会,对话者的中方参与者包括白岩松、黄海波等,我们在与日本媒体界对话的时候,本着实事求是、直面问题、有啥说啥的原则,沟通效果一直不错。我在想,如果我们用同样的原则与任何人沟通,至少大家觉得我们是些可以对话的人,也是可以进行分享的人。反之,如果用简单的意识形态与教条规则与人说教,那就很难进行像样的对话。我还是觉得,有些宣传管制规则也太不把媒体工作人员当成正常人看待,比如有次我看文件这样说话:不管实际情况怎么样,XXX只能说成XXXX,因为这不是事实争议问题,这是政治原则问题。如果政治原则就是这等状况,那是啥政治啊?

 

    中国人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在产品与技术层面有很相当的进步,但在信息质量、信息可靠度、信息公信力方面则存在着众所周知的质疑。中国在哪方面都有大公司,但在信息内容生产领域则一直比较薄弱。就在我所在的信息研究咨询行业,大部分创业机构在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以与国际机构合资为最佳出路,作为结果在这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了国际机构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信息与知识服务机构的价值,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经济文化甚至政治的发展方向,在今天中国社会蓬勃发展的时候,我们是有着发展强大的信息研究咨询服务机构甚至与中国资本输出一同发展跨国信息服务品牌的特殊机会的。零点也有此使命感与雄心。有领导问我,中国智囊机构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啥?其实,在信息内容领域创造相对宽松的条件,有意识地发展在数据收集、处理、运用方面具有全球水准的专业机构,才是未来我们具备高水准决策能力与具备广泛对话能力的前提。不过,也没啥好抱怨的,空间的拓展主要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创造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