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古天乐:2011中国账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8:41:20


小康杂志201112期封面

  你的努力,改变世界

  2011年被刻上了巨大的“转折”符号,不仅在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的“十二五规划”被付诸实施。更在于每一项民生工程、每一步社会民主进程,每一次精神文化的提升,都需要每一个普通的国人来努力改变。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逝去的乔布斯把句话遗落给世界和中国。

  回顾2011年,我们身边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改变?

  这一年,从南到北的城市都绘好了“十二五规划”的蓝图,但是经济学家们发现,地方发展经济的冲动远远胜过了“转型”的努力。我们关注到了未来五年中国的转型路线图,并试图去了解基层县级官员面临的难题,那些肩负使命的官员们存在着什么样的心理压力。在这12个月里,我们看到上海、北京、广州的变化,也关注到新疆、四川、陕西等地的民生新策,在一线城市成都、武汉、南京,在革命老区遵义、延安、瑞金,在中国不同的地方,我们都看到了转型的努力与现实的难题。

  这些城市宏大或细微的改变,是否与你有关?

  这一年,在宏观调控下的楼市像一匹被驯服的野马,逐渐放慢了狂奔的脚步。1000万套的保障房今年都已开工,但大部分仍在路上,“安居”对于城市人群来说仍是一个昂贵的梦想。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开始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个税改革带来了能减多少税的疑问,而奢侈品市场日益的壮大和富人群体的移民海外则提醒我们,社会再分配格局仍有待调整。

  这一年,出轨的“动车”和带血的“校车”,“慈善蒙羞”和“路人冷漠”的事件都使我深感痛心。而“接流浪儿童回家”、“免费午餐”等温暖人心的行动又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向上的力量。《小康》杂志全面小康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民众最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中“社会道德风气”近五年来首次进入前十,位列第七。当这一问题和“房价”“物价”“食品安全”“反腐”等并列出现的时候,它叩问的是中国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

  这些令人不安或欣慰的事件,是否改变了你对社会的态度?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独立改变世界,但是每一个人的努力最终会导致群体的改变。一个人、一件事,只要我们心中有善,这个世界就还有奇迹,个体的行动才能如蝴蝶扇动翅膀一样,在未来一段时间引发改变世界的飓风。

  改变正在发生,只是我们浑然不觉。

  每个人的消费账单、每个家庭的年度账单、每个地区的民生账单,我们不可能一一汇集,所有的这些可能只是最普通的现实,但却可以如温度计里的水银一样,观察到这一年里起伏变化的中国表情。

  我们之所以在岁末年终的时候,回头寻找2011年中国人账单,意在提醒每一个身处变化中的人们:你的努力,可以改变世界。

  2011中国账本

  在2011年末回望这一年,要说的事很多,我们却不想盘点。只想再去探访一下那些曾让我们倍感温暖,和倍觉忧心的人们,此刻正在遭遇着什么。面对家庭账本他们能否舒展开眉头?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能否好转?寒冬中的慈善事业是否能看到希望?流浪的少年何时能够归家?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怎样找回信任和温暖?

  这一年,个税降了,最低工资上涨了;药价降了,教育账单却上涨了;物价仍在涨,房价还不跌。一个普通中国家庭2011年的流水账里,诠释着中国居民这一年间的曲折悲喜。

  这一年,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中小企业备受煎熬。在年尾,珠三角一个小企业主在困境中思考着来年的出路,要升级转型,要重建诚信。转变殊为不易,但在当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浴火,才能重生。

  这一年,是中国慈善事业的惶恐之年。中国慈善事业前所未遇的一次危机,却在某种程度上,为慈善组织的规范化管理、透明化运作,以及公信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契机。

  这一年,我们惦记让每一个流浪的孩子回家,新疆“接回所有内地流浪儿童”的行动,由举一区之力上升为国家行动。回家之后,孩子们的康复之路仍旧漫长。

  本刊从2005年开始对中国人“最受关注十大焦点问题”进行跟踪调查。纵观历年焦点问题,可以看出国人的焦虑所在;也可以看出这些年间,哪些问题是百姓的心病和顽疾。

  在《小康》杂志调查中,2011年,“房价”首次登上了百姓“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第一名,紧随其后的是坚不可摧的“物价”,全民之痛“食品安全”排名第三。“小悦悦之死”余痛未消,“社会道德风气”位列第七名,近五年来首次进入国人关注的问题前十名。

  2011年是怎样的一年?从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普通企业,一个普通的公益组织,一群回归的孩子那里,无数的普通人在这一年的辛苦与收获、悲伤与喜悦、反思与展望共同构成了2011年的中国人心灵账单。

  一个中国家庭的2011流水账

  最低工资上涨了,个税降了;教育账单上涨了,医药账单减少了;物价仍在涨,房价还不跌。一个普通家庭2011年的流水账背后,诠释着中国居民2011年的悲喜曲线图

  文|《小康》记者 鄂璠

  11月18日,陈丽华从报纸上看到“武汉市中心城区月最低工资从900元上调至1100元”的消息后,兴奋地给老公打了个电话,“下个月,我又能多赚200元了!”

  在做了18年家庭主妇后, 47岁的陈丽华又开始努力工作了,虽然她拿到的只是武汉市最低工资,但她说,“对于我和我的家庭来说,今年都是不寻常的。”

  工资与物价的赛跑

  因为十多年没有出去工作了,再加上家里还有4位老人需要照顾,陈丽华重新“回归”社会的时候,没有去做曾引以为豪的老本行——记者,而选择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超市收银员。

  9月8日,陈丽华开始上班,感觉有些新鲜。回家后,她给北京的好友李红打了个电话,得意地向好友“汇报”自己的求职经历,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好友的一句,“你疯了吧?”被泼了一盆凉水的陈丽华只得不停地向朋友抱怨,“钱都不够花的。”“送孩子出国几乎掏空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去一趟超市两三百就没了,买个菜都要好几十。”

  在电话另一端,李红则羡慕地说,“比起我,你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堂啊!在北京奋斗了十多年,我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呢,孩子都读初三了,还和她奶奶挤一张床。”两个40多岁的女人在话筒两端不住地叹气。

  电视中的新闻正在播报,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其增速比CPI增幅为2.1个百分点。两位持不同论点的专家正在讨论,“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有没有跑赢CPI。”

  陈丽华不会和闺密李红讨论增长的速度,她忧心的是远在大洋彼岸的儿子有没有钱花。5年前,陈丽华所在的武汉市还是一座收入不高,消费也不高,无论穷富都可怡然自得的宜居城市。陈丽华的老公张晨在武汉市的一家金融企业做中层干部,当时月入就近万元,尽管孩子的教育每月都要花掉张晨近一半工资,但一家三口的生活还算富足。

  物价上涨是从“吃喝”开始的。武汉人喜欢在外面“过早”(方言,吃早点),儿子小的时候,陈丽华每天都带孩子在外面吃早点,热干面、豆皮、面窝。几年间,一碗热干面的价钱,从1元涨到1.2元再涨到2元、3元;一份豆皮的价钱,从1元涨到了3元、5元;一碗牛肉粉的价钱,从2元、3元涨到了8元。2009年,武汉成了“亚洲高消费城市”,物价的上涨速度加快了,而收入却增长缓慢,“收入都被物价吞食了”。

  苹果贵了,橘子贵了,连葵花籽也都涨价了,生活在各个城市中和陈丽华一样的居民们,都对身边正在上涨的物价抱怨不已。2011年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最新的调查显示,物价在最近三年来一直处于最受公众关注焦点问题的前三位中。

  减税了,开心却不满足

  陈丽华有记账的习惯,在她家的记账本上,除了一串串枯燥的数字外,还画着许多可爱的小头像,“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或者遇到节余较多的月份,我就在本子上画一个夸张的大笑脸;如果哪个月超支了,或者买了用处不大的物品,我就会画一个垂头丧气的表情,提醒自己和家里人注意。”陈丽华解释说。

  今年因为儿子出国,陈丽华和张晨花了不少钱,从1月到8月的记账本上,每个月份前面都被陈丽华画上了大大的哭脸。直到9月,家庭记账本才由“阴”转“晴”。

  谈及原因,快言快语的陈丽华一下子提起了精神,“终于减税了,这是今年让我最开心的事情之一。” 2011年,在反复争论中通过的个税法修正案,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这意味着2011年约有6000万人将不再需要缴纳个税,更多的工薪阶层享受到了个税改革带来的优惠。

  9月1日,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施。陈丽华算了下,老公每个月可以少交480元的个税,省下来的钱加上她的收入,正好够4位老人的看病买药钱。

  今年的药价明显下降了很多,陈丽华父母和张晨父亲的身体都比较健康,几乎没得过什么大病,只有张晨母亲的身体不太好,每个月都要去医院看病,“婆婆是70岁以上的老人,所以看病只需要自己掏15%的钱,一般情况下,挂号是内科3元,中医病房4元,急诊4元,专家号7至8元,大多数时候,婆婆挂个内科号就可以了,至于打针、开药,现在医院对医生给患者开药的数量和价格都有限制,把平时吃的高血压、心脏病药都开齐了,自费部分也不会超过40元。”

  陈丽华说,婆婆每个月花费最高的,是吃保健品的费用。“婆婆每个月都要吃3瓶壳寡糖,每瓶300多元,刚开始公公不让婆婆吃,说是花费太高,但常和婆婆一起锻炼身体的阿姨们都吃,老两口为此没少闹意见。”为让老人高兴,陈丽华两口子承担了每月上千元的保健品费用。

  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个税减免,给陈丽华的家庭带来了明显的变化,但是陈丽华和同事们聊天时发现,周围的人们感觉生活压力仍然很大。

  央行对2011年第3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则显示,居民收入增速趋缓,当期收入感受指数50.3%,较上季回落1.8个百分点。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54.3%,较上季回落1个百分点,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仍不乐观。

  贵不贵?12万教育支出

  2011年,最让陈丽华一家难忘的,是他们的儿子亮亮终于长大成人了。

  10月30日这天,陈丽华的记账本上的支出记录一下子多了起来:小白菜2元,土豆2元,大白菜1.5元,黄豆芽2.5元,五香干子4.5元,胡萝卜2元,豆腐2元,鲜蘑菇5元,鲜香菇9元,一只西装鸡28元,半只盐水鸭19元,半斤金牌肘子24元,六只火龙果29元,一个8寸蛋糕138元……那天,陈丽华一共花了近300元。

  “这些都是儿子最喜欢吃的。”陈丽华说,亮亮在国内的时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姑姑、舅舅、姨妈等一大家子人每年都要一起给他过生日。但是三个月前,儿子独自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求学之路。

  亮亮中考那年,距离省重点高中的正式录取分数线差了几分,但他可以享受“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三限生”政策,“为了孩子的前途,我们一咬牙,拿出3万元交了赞助费,为孩子选择了一所好学校。”

  但进入高中后不久,亮亮迷恋上了网络,随后开始厌学,甚至逃课。“除了每学期1000元左右的学费外,我们还为孩子报了各种一对一的培优班,一小时学费为100~200元不等,一次性缴费都要上万元,课余时间,儿子学钢琴的花费也是一小时100元,并且每周都要上课。这些花费都‘打水漂’了。”陈丽华无奈地说。

  年初,亮亮突然提出来要退学,然后出国读书,“我不喜欢国内的教育环境。”

  思考了多日后,陈丽华和张晨认真地和儿子谈了一次话,最终同意了孩子的选择。“第一年的学费就花了12万,还给他办了一张信用卡作为日常零花钱来源,我们在国内为他还款,他一到美国就买了新的电脑和手机,保守估算,一年的生活费也要在3万左右。”陈丽华说,这12万学费,成为今年最大的一笔支出。

  亮亮出国后,陈丽华才产生了找工作的念头。

  10月30日那天,亮亮在视频中看到了全家人的欢乐。家里来了不少亲戚,“亮亮不在家,但家里也要有这个氛围,我们开着电脑,聊着QQ,在视频中让儿子听到了我们为他唱的生日歌。”

  大多数像陈丽华一样的中产者家庭,正面临着教育支出的严重压力,由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郭明磊牵头的课题《武汉市居民家庭教育开支及教育负担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教育开支已占到了被调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3左右。超过40%的家庭感到教育开支的负担有些沉重。

  但是,每一个家庭仍在为未来的幸福而奋斗。11月18日是张晨的生日,一大早,他就收到儿子发来的短信:“祝老爸生日快乐,永远年轻!给您讲个笑话,两个五毛结婚了,他们以为能永远一块了,谁知道通货膨胀了,他们变成一块二了。一人在国外,我知道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我一定努力学习,请老爸放心!下周四是感恩节,我会准时骚扰您和老妈。”

  这则中国式笑话和美国式节日混搭在一起,让陈丽华又欢喜又忧伤。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张晨和陈丽华的家庭账单

  (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

  家庭支出

  水费142.5元

  电费1146元

  煤气费205.8元

  电话费326元

  手机费5616元

  上网费1399元

  给亮亮的生活费48400元

  教育支出135685元

  基本生活费34519元

  礼金15500元

  医药品13122元

  其他13676元

  共计269737.3元

  家庭收入

  张晨年收入:(税后,含年终奖)159633元

  陈丽华收入:3590元

  总收入:163223

  与2010年相比

  收入增长约10510元

  支出增长约116694元

  张晨个税单

  1~8月,缴纳税款9352元

  9~12月,缴纳税款275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