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赵传奇22集剧情:新会计准则下乡镇企业信息化策略初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6:59:19

我国早在2001年就已经加入了WTO ,一大批中小企业也不可避免的加入了国际化企业的竞争行列 , 实现企业信息化是参与挑战的必要条件。面对新世纪和新经济时代,如何以信息化带动企业发展,发挥企业后发优势,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新的突出问题和迫切任务。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内容作用

    1、企业信息化概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企业可能得到和利用的,并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便及时把握机会,做出决策,增进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2、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⑴、合理构建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

    ⑵、建立企业的总体数据库;

    ⑶、建立相关的各种自动化及管理系统;

    ⑷、建立Intranet(局域网),达到企业内部信息的最佳配置;

    ⑸、接通Internet(互联网),获得与企业经营有关的信息,充实自己信息资源。

    3、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⑴、企业信息化,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企业决策的进一步科学化。

    ⑵、企业信息化,能促使企业业务办事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⑶、企业信息化,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组合及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

    ⑷、企业信息化能给企业提供一个的强大、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有助于我们紧紧跟踪一些先进经验和成果,从而有助企业的发展,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

    二、目前乡镇企业信息化的状况

    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和企业生存的必然状态,而不再是想不想做的问题。我国的部分中小企业已正在走上信息化的道路,而乡镇企业由于规模小,在信息化方面起步相对较晚。就本省而言,苏南发展相对较早,而对苏北欠发达地区来说,乡镇企业信息化还是新鲜事物,才刚刚起步,大多数企业还没有信息化这个概念,更没有信息化建设这一规划。根据对本地乡镇的调查,该乡镇目前拥有大大小小近60家企业,没有一家企业完成信息化或正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没有一家企业使用财务软件等信息化办公手段,也没有一家企业使用如“商务领航”等信息化平台。包括年销售超500万元的规模企业在内的大多数企业,目前仅仅配置了用于财务申报、开票的计算机设备。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对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新会计准则已于2006年2月份陆续颁布,该体系共包含三个部分——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一套应用指南,内容浩大。此后,中国企业将逐渐使用国际通行的会计语言与投资者“对话”。

    新会计准则就从事会计职业的财务人员,乃至整个企业来说,影响重大且意义深远。尤其是对企业在信息化方面更是提出了要求,为适应新准则,企业必须要进行相应的信息化建设。新准则更是要求我们的财务工作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落实,特别是新准则强调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强调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因为如果要严格执行新会计准则,必须集成庞大、高质量、高透明度的财务数据,而如果这一切都通过手工操作进行处理,将会变的十分繁杂。

    新准则下的乡镇企业信息化需求

    在仔细研究新准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和对本地乡镇企业信息化状况调查结果,笔者认为乡镇企业在适应新准则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化需求:

    1、首先要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办公系统。在新准则的要求下,对财务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进一步规范,科学使用财务分析和管理软件。特别是在使用相关软件下,要求能做到:

    ⑴、跨账套取数,以实现报表合并(主要针对有子公司企业而言)。在新准则下,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这就要求在合并报表的时候,要从分子公司的报表信息中提取信息。这种跨账套取数的需求对目前的管理软件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⑵、实现对报表的自动纠错功能。在新准则下,报表的数量日渐庞大,表间不平将是新准则下财务部门所面临的新问题。报表数量的大量增加,难免会出现项目的遗漏现象,从而导致表间不平。如果仅依靠人工的力量来查询,可能会重复出现类似“账账不平”的现象。这就要求系统能够提供自动纠错功能,自动指出遗漏的项目。

    ⑶、满足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新会计准则按照现行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fair value)概念引入中国会计体系,并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更多地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因此,要求管理软件能够适应新准则下的公允价值的计量要求。

    ⑷、提供模拟测试(敏感度分析)。新准则站在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为满足信息使用者充分理解并便于使用相应的信息,将信息的明晰性改为了可理解性。因此,这要求软件能够帮助企业对未来发生的业务/费用的可行性进行模拟测试。比如说,接到客户的订单需求后,软件能够对企业的产能、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帮助企业判断是否可以接单。

    2、开通互联网,建立和使用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平台,获取大量财务数据信息,建立相关数据库,为企业产销等提供及时、便捷的帮助。

    3、加强信息化技术人员的培训,尤其是财务软件等信息工具使用者的技能培训,提高信息化工具的使用效率。

    四、乡镇企业相应的信息化策略

    新准则提高了企业的信息质量要求。比如公允价值的引入,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增强了会计信息对投资的实用性;新存货准则采用“先进先出法”,更侧重于反映公司长期的经营情况,同时避免企业利用变更存货计价方式调节当期利润,如实反映历史成本,增加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使用价值。在新会计准则推出以后,乡镇企业要非常关注如何通过软件、通过信息化手段来适应新准则。这对还不够成熟的乡镇企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对乡镇企业财务人员来说是个更大的挑战。乡镇企业,尤其是本地的乡镇企业,发展晚,成长慢,规模小,又因企业主思想不够解放、人员素质低、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存在,信息化建设对他们而言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一步到位有相当的困难。但是要想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要想适应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必须克服困难,努力建设好企业信息化工程,目前重点是完成好财务信息化建设这一任务。

    一是尚未建设信息化的乡镇企业,要尽快拿出专项资金,购买和安装财务软件等信息工具,培训和提高财务人员操作水平。

    二是已在使用财务等相关软件的企业,要利用财务软件公司提供的新会计准则转换工具,在原有软件系统上建立了新的会计科目体系,应用了新的财务报表系统;根据新准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对资产进行了重新分组。

    事实上,这些工作对适应新会计准则来说还远远不够。新准则跟旧准则相比,可以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财务信息系统也相应地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整。但是财务系统事关重大,在人员尚未就绪的情况下就大幅度地调整,风险很大。因此,对已使用财务软件的企业应采取的策略是,借助财务软件等信息化工具加强公司管理,实现财务制度的平稳转换。先对紧急而关键应用进行调整,等人员等各方面的条件的都到位后再考虑系统的全面调整。

    总而言之,为适应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乡镇企业,必须要重点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克服资金等困难,积极培训人员、购置用于财务信息化方面的软硬件设施,并积极探寻科学的财务信息处理方法。

    五、在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时,要避开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企业办公电脑 配置越高越好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企业管理人员常说的一句话。这种心态反映在乡镇企业信息化的采购决策上,就是认定机器配置越高速度越快,IT应用效率必然越高,这种一味追求高配置的做法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系统不断更新、频繁升级,企业信息化的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然而中小企业在成长中发现,随着企业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绝非有几台运行速度较快的电脑那么简单。在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和信息安全等领域,作为信息化基础的商用电脑,关键并不在于有什么配置,而在于有什么功能和应用。而且不量力而行,不切合实际情况的做法,也增加了乡镇企业的资金负担。

    误区之二:对网络安全要求不高

    无论是大型局还是乡镇中小企业客户,网络安全是较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中国互联网协会的专家认为:目前国内网络安全之所以形势严峻,最大的原因在于政府、社会,尤其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在于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时间较短,信息化的起步水平较为初级。

    误区之三:软件系统盲目求大求全

    虽然,为适应新会计准则下对信息数据质量的要求,为便于更科学方便的运用和处理会计信息数据,众多乡镇企业开始安装和更新财务软件等信息化工具。但对相当一部分规模小,或要求特殊、经营产品独特的乡镇企业来说,花费巨大资金来配备系统全面的财务软件等信息工具,是资金的占用或浪费。这部分企业完全可以采取既适合自己需要、又符合信息化新要求的经济方式来配备自己的信息化工具。如可以,花费相对较少的钱,委托软件公司开发适合自己的实际需要的财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