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版的wineqq:统筹管理 精细养护 提升服务 努力打造陕西公路“三心”品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1:15:30
统筹管理 精细养护 提升服务 努力打造陕西公路“三心”品牌2011-10-19  中国公路网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声明】:转载《中国公路》《中国交通信息化》《中国高速公路》《中国公路文化》《中国交通建设监理》《交通决策参考》稿件须经书面授权。索取授权书 QQ: 471885979

  陕西是全国交通枢纽省份,境内纵横贯穿8条国家高速公路、8条国道、28条省道以及遍布广大乡村的农村公路。“十一五”以来,陕西公路行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以“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为目标,积极实施“一个龙头(高速公路建设)、两个重点(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战略,抢抓机遇谋发展,立足实际求突破,加快公路建设步伐,提升养护管理水平,发展理念新颖超前,管理制度健全规范,养护管理务实高效,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应急保畅成效卓著,展现了公路交通负责任的行业形象。部检查组在此次国检中评价,陕西“十一五”交通公路实现了建设大发展,路况大变样,管理大提升,治超大突破,服务大拓展。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省“十一五”公路养护管理的做法介绍如下:

  一、创新养护理念,不断开创公路养护新局面

  我们积极贯彻“三个服务”的交通工作理念,把公路作为公路行业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用公共产品的生产、管理理论,推进公路养护的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打造陕西公路“三心”品牌。

  (一)树立服务的理念

  遵循交通运输部“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积极调整养护管理工作思路,把侧重于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的功能性和管理的方便性,转移到更多地考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公众、管理对象的实际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上。以需求定投入,斥巨资搞养护,五年投入206亿元,用于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是“十五”期间的5.9倍。在养护总投入中,用于日常养护管理投入76亿元,用于养护工程投入130亿元(高速公路80亿元,普通干线公路50亿元)。实施高速公路大中修1879公里、预防性养护862公里,实现了“一年变面貌、两年新跨越”的目标;实施普通干线公路大中修5229公里,预防性养护1742公里,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两年变面貌、三年树形象”的目标。

  (二)确立公路产品的理念

  提出了打造合格公路产品,通过精细化养护、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实现全年全路线好路。积极探索养护管理示范路建设,确定了“路中精细、路侧宽容、路外和谐”的创建理念及“路基稳定,路面平整,设施完善,标线清晰,标牌醒目,绿化亮丽,路容整洁,路貌可人”的创建目标。用2006~2008年三年时间建成4550公里养护管理示范达标路。并以此为载体,在全省公路行业深入开展“三化两全”活动,打造用心的公路产品、精心的公路养护、尽心的公路服务的“三心”陕西公路品牌。

  (三)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从公路产品的技术标准、施工工艺、操作规程等环节入手,在全国首创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引入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中,建立了陕西省公路养护生产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公路养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干线和高速公路的运行,建立日常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公路建设及养护工程按照全员质量管理的理念,创新的提出了“政府监督、行业监管、法人负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设计监控”的“六位一体”质量保证体系,引入了质量目标策划管理,夯实各方质量责任。“十一五”期间,全省养建工程单点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总体质量控制较好。

  (四)倡导科技创新理念

  建设全省公路基础信息数据库,涵盖水系、桥梁、隧道、道路等13类地理空间数据,实现全省公路7类公路属性数据的定期分析、检查、入库。利用专网作为省、市二级养护管理计算机网络传输通道,建成了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公路养护巡查系统投入使用,实现全省日常养护巡查、检查、考核,小修病害发现、通知、验收、计量,路况质量评定以及路况信息报送的统一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养护决策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广“旧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和乳化沥青再生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旧水泥砼路面就地碎石化再生基层”技术,积极引进推广骨架护坡、窗孔护面墙、三维网植草防护等技术恢复边坡植被,加强同步碎石封层、微表处、雾封层、超薄磨耗层罩面、路面灌缝等措施,实施预防性养护1742公里,延长了公路全寿命周期,促进了公路养护的可持续发展。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行业统筹管理体系

  我们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深化交通系统体制、机制改革的精神,从公路运行的网络性、管理的整体性、服务的区域性出发,全面、深入、系统推进公路行业体制、机制、机构改革,公路管理初步构建了从行业走向部门,从部门走向政府,从政府走向社会的新格局。

  (一)理顺高速公路建养管理体制

  顺应新形势,适应新要求,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主动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将高速集团纳入省交通运输厅管理,同时,新组建了省交通建设集团,形成了两大集团有序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格局,极大的促进了高速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科学发展;在养护管理上实现了集中统一、高效特管。授权省公路局实行行业监管,保障了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实行收费公路统贷统还政策,统筹了区域发展。这一体制机制既实现了高速公路的统一领导和有效监管,又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升值,实现了高速公路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理顺公路管理责任序列关系

  进一步确立了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管理局的公路管理层级关系,明确了在公路养护管理中的不同主体责任,实现了“一厅(省交通运输厅)一局(省公路局)”,“一局(市交通运输局)一局(市公路管理局)”的机构体系。强化了省公路局的行业管理职能,公路项目计划、资金省厅统一到省公路局,由省公路局“一个漏斗”朝下。整合市公路管理局和市公路管理处,不允许在公路管理局之外再设立从事公路建设管理的机构,打破了长期以来国省干线、农村公路自成体系、相互割裂的旧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养护生产力的资源效能,更好地发挥了综合运输体系的功能。积极探索推进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运行顺畅、管理高效的公路管理体制。

  (三)完善公路行业统筹管理的体系

  按照公路公共生产、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属性,在统筹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的行业管理方面进一步开展积极的探索。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对省公路局的职能设定和工作要求,对政府职能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运营经营企业,从责任分工、工作联系、制度设计等方面试点,通过实践,形成行业管理完整、有效、顺畅的工作体系,完善管理体制,从而提高各级交通公路部门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对收费公路实行公路养护、路政、服务的统筹管理,完善工程计划报批、预算审批、执行和监督程序。

  (四)推行管理与养护相分离的运行机制

  公路日常性养护按照养管分离、合同管理的要求,以机械化养护中心为依托,整合优化现有养护生产力资源,建立管理扁平化,保养市场化,小修机械化、集约化的新型养护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了公路路基保养、路面保洁通过合同承包等方式进行,逐步引入社会劳力参与,最终实现保养市场化;公路日常小修(含预防性养护)等基本由养护中心等专业化队伍承担,实行计量支付、合同管理;公路改建、养护大修工程及有关专项工程实行项目管理, 参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项目管理职责,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养护生产单位。

  三、强化路政治超管理,依法治路水平显著提高

  始终把治超工作当做“生命线工程”、“一把手工程”,倾全行业之力,打响治超攻坚战和建设、养护成果保卫战,先后集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春季综合治超、秋季集中整治、“决战七十天,打好治超成果保卫战”以及“春雷行动”等治超专项活动。在全国首家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了《陕西省治理公路超限运输办法》,将治超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并与建设项目、养护资金的安排相挂钩。按照“严管高速路,控制干线路、保护农村路”的思路,分阶段开展了大规模的集中整治,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并用,堵、疏、卸、拆多措并举,路面、源头并重,初步形成了治超检测站、治超卸货点、流动检测车、计重收费站、源头监管点“五位一体”治超监控网络,严格实行“一超四罚”,建立了治超远程监控系统和检测数据联网系统,初步形成了治超工作的长效常态机制。清理大吨小标,打击非法改装,取得了悬浮轴车辆专项治理、油罐车改装专项治理的胜利。制定《大件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办法》,提高大件运输车辆监管水平。大幅调整计重收费费率,实行全计重收费,加大经济杠杆的调控力度。5年来共建成治超检测站278个,查处超限车辆63.59万辆,到2010年底,全省平均超限超载率已下降至0.2%以内,较2005年下降10%。目前,治超工作由专项集中治理向长效管理,路面治超向源头治超稳步推进,陕西治超经验被交通运输部在全国推广。加强路政执法,查处路政违法案件39.8万起,高速公路路政案件结案率达到90%以上、普通干线公路路政案件结案率达到85%以上。我省治超经验被交通运输部在全国予以推广。

  四、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公路保障服务能力

  (一)不断提高公路安全通行能力

  把提供安全通行作为公路服务的基本要求,强化公路通行基本功能。加大危桥改造、安保工程等路网结构改造工程的实施力度,积极推进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组织开展了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专项行动,实行病危桥梁、危险路段档案管理制度,创新制定并实施了《陕西省公路安全通行管理养护工作规程》、《陕西省公路桥梁养护生产管理规程》,重点做好不良气候、重点路段、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病危桥管制的安全保畅工作。累计改造危桥500座,治理灾害路段500公里,整治安全隐患路段5000公里。全面加强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成立公路检测中心,加强桥梁日常检测,推行桥梁养护六级责任人制度,实行桥梁养护工程师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全省有桥梁养护工程师513名,各级桥梁养管单位至少配备1名桥梁养护工程师。

  (二)规范公路应急保畅处理

  成立了省、市两级路网调度机构,道路保畅、路网调度、应急救助等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公路保畅管理办法》,落实公路保畅的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监管。建立了保畅协调机制和突发公共事件交通保障的快速反应机制,与相关邻省、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协作,全力做好省界出口、山区高速公路等重点路段,改扩建工程施工以及恶劣气候条件下的道路保畅工作,基本实现了“路面无积雪、大雪不封路、大雾少封路”,“全路段全天候通畅”目标。运输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确保了我省一年一度的清明华人祭祖、杨凌农高会、西洽会、法门寺法事、春运、节假日等重要时段的道路安全畅通以及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等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除雪保畅、地震抗震救灾、抗洪抢险工作中发挥了生命线的重要作用。在5?12汶川震后的危急时刻,陕西交通支援灾区公路抢通保通突击队奉命入川,不辱使命,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的殊荣。

  (三)健全出行信息发布和路网调度

  以服务出行为根本,统一了全省路况出行发布平台,启动了可变情报板、监控系统和交通流量自动观测系统布设工作,并通过无线传输与省级路网调度指挥系统形成联网,健全了出行信息收集、报送、发布机制。与省气象台合作,发布高速公路路况气象信息,采用网络、媒体等方式,及时、准确地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有效的干线公路信息服务。在全国率先开通了12121“公路与气象”自动应答系统,以8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及时发布通阻信息。

  (四)积极拓展公路服务新空间

  在全国率先在干线公路规划建设公路服务区,普通干线公路依托收费站、开放式道班规划建设综合服务区64个,已建设23个,为司乘人员提供加水、如厕、休息、信息查询等服务。按照“适度超前、设施一流、功能齐全”的要求,对不适应交通量增长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改造。“十一五”投资5亿多元,对6个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改造,服务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善。积极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星级服务评定,55个高速公路服务区2010年已评出四星级服务区6个、三星级服务区11个、二星级服务区10个,真正把服务区建成乘客满意的“温馨驿站”。统一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VI标识和触控查询仪,实施公路标志标牌规范工程,增加了旅游景点指示标志。在陕西省社科院对20个行业的民意调查中,公路交通的满意度第一。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陕西公路交通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三个服务”理念,按照“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目标,坚持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科技创新,加快路网升等改造,提高路网结构功能;完善行业运行机制,提高养护生产力水平;推进科技信息化步伐,提高行业管理效能;加强公路安全保畅,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加快公路事业发展,为构建西部强省、富裕三秦百姓提供强有力的公路交通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