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9wine如何下载:梦幻魔咒与经济毒药——浅谈韩剧的创作模式与产业影响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0:18:45

梦幻魔咒与经济毒药

——浅谈韩剧的创作模式与产业影响力

 

从《大长今》到《冬日恋曲》,一股接一股的“韩潮”袭来,日本、中国、东南亚,甚至美国都无一幸免。“大长今”风靡东西半球,以韩国电视剧为龙头的整个文化产业链更托起了韩国经济!据韩国文化观光部最近公布的数字显示,2002年,韩国电视连续剧出口额为1639万美元,2003年为4200万美元,2004年再创新高达到7140万美元,整整比2003年高出70%。到底是什么赋予了韩剧如此魅力呢?

 

梦幻魔咒——韩剧的创作模式

   

韩剧是用来赚眼泪的。这导致很多女生看韩剧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抱一盒纸巾,边看边擦。无论是生死凄迷的《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曲》、《春日的华尔兹》,或者是阳光励志的《大长今》、《我叫金三顺》、《巴黎恋人》,还是轻松俏皮的《浪漫满屋》、《宫》、《新娘18岁》,在剧情发展了三分之一后,女主角就会发动眼泪攻势,并越演越烈。爱情,永远是韩剧的魔咒。除了爱情,再外加上家庭的温馨,或者是家族的秘密,基本上韩剧这锅汤的料就算备足了。

 

一、人物类型

评价一部戏好不好,要看有没有塑造出人物,人物形象是否鲜明。电视剧也一样,人物是戏剧动作的行进者和戏剧冲突的执行者,同时也是唤起观众感同身受、投入梦幻的关键所在。韩剧在男女主角的性格设置上,都有一套驾轻就熟的类型模式、一个固定的人物关系网。

女一号:必须善良可爱,但无须完美。可以温柔开朗,可以执着倔犟。可以做错事情,可以破口大骂全无风度。又或者不谙世事,经常冒失闹笑话,甚至是疯疯癫癫,专门闯祸(当然不是做坏事)。这样的人并不完美,却是真诚而亲切的,并因为真诚所以可爱。人物可以不是崇高的,但一定要是可爱的。当这样一个貌似邻家小妹似的普通女孩,能够在经历磨难后备受万千宠爱时,观众们(特别是年轻女性)难免会浮想联翩。《宫》的尹恩惠、《浪漫满屋》的宋惠乔、《红豆女之恋》的张娜拉都属搞怪活泼型,《我叫金三顺》、《威尼斯恋人》的女一号是灰姑娘型,《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曲》、《春日的华尔兹》的女一号可以划入温柔可人型。

男一号:完美男性,必须深爱女一号。男一号不一定都家大业大的百万富翁,但至少上中产以上的小康家庭,往往受过良好的教育,待人接物成熟有礼。也有个别例外的,如《这该死的爱》里Rain饰演的男保镖,《阁楼男女》里不成器的男大学生。当然,男一号刚开始未必都会爱上女一号,但最后无一幸免。男一号必须为女一号付出很多,可以是失去家族产业或牺牲事业,如《情定大饭店》、《春日的华尔兹》、《大长今》;甚至是放弃过去一直追逐的爱情,如《浪漫满屋》、《宫》、《我叫金三顺》、《My Girl》。

女二号和男二号:作为四角恋爱的必要条件,男女二号人物的物质条件往往能与男一号看齐,而女一号处于弱势。富家小姐暗恋男一号,成熟事业男性守护女一号,都是惯用的招数。深情男二号一般比较善良,期待用真情默默打动女一号,就算心中嫉火狂烧也不愿向男一号下毒手。男二号会比男一号还要好,更爱女一号,如《巴黎恋人》、《春日的华尔兹》,但男二号注定成为那个无尽付出却得不到回报的人。难怪女网友都说:“男一号是给女一号去爱的,男二号是给我们大家去爱的。”女二号就不一样了,虽然普遍条件比女一号好,但都是不同程度的坏。能干、美艳的女二号,往往有钱有势、工于心计,而且善于收买人心,随时陷害女一号。尽管女二号多数是些恶毒角色,但还是有些从没有陷害过女一号的善良女二号,如《我叫金三顺》的熙真 《这该死的爱》的妲婧、《阁楼男女》的惠莲 。
    配角:除去四角恋爱的台柱们,家庭成员是韩剧中最为经常出现的配角。这与韩剧重视家庭伦理,多数情节习惯围绕家庭生活展开有关。刁蛮婆婆、恶公公、难缠的大姑,会让女一号遇到许多困境,不如意让女一号更加惹人怜爱。有时候,家庭成员又会以喜剧角色出现,使悲剧里出现一些欢笑的点缀,《大长今》里长金的养父母、《宫》里申彩京的父母,都是一出场就让人发笑的角色。喜剧角色在韩剧中发挥着巨大的娱乐作用,他们的出现有利于调整剧本的内在节奏。即使韩剧一般都极为拖沓,但每一集中苦的、笑的情节都会有所搭配,使到观众在长期收看中得到一张一驰的情绪调节。

 

二、主题变奏

暗恋、三角恋、四角关系,没完没了的左思右想的爱情抉择,都是韩剧里的基本模式。

大多数韩剧在设计爱情关系的时候,已经考虑到其所产生的戏剧冲突。

当男一号在旧爱和新欢中左右为难,当女一号在爱自己的人和自己爱的人之间徘徊时,其命运就像在正负极之间来回摆动的指针。这种摆动是伴随着情节发展逐渐加大摆动幅度,并最终依靠人物内在的力量去影响事件进程,从而获得一种令观众愉悦的平衡。男一号最终肯定会发现,身边的这个才是最爱;女一号也会宁缺勿滥,守着自己所爱。一般而言,当剧情进入三分之二阶段,在漫长的情感煎熬中,每一次人物做出的主动或者被动反应,都导致了下一个戏剧性的产生。在一环接一环的戏剧冲突中,矛盾不断叠加又不断爆发,产生连环效应,成就一出20集的韩剧。

韩剧情节有一套基本模式:善良勇敢坚强的女一号必定会遇到磨难,既增加剧情的曲折性和煽情度,也给男一号提供拯救女一号的机会。完美男一号帮助她度过难关,然后再共患难的过程中两人患难见真情。就在两人感情萌芽准备深入之时,倾慕男一号的女二号开始从中作梗。女二号也碰到了对她穷追不舍的深情男二号。痛苦和矛盾是一定的,但只要女一号不得绝症,那么最后肯定可以和男一号终成眷属。《大长今》、《巴黎恋人》、《威尼斯恋人》都很典型。

为了增加新鲜感,有时候这个模式可以转变过来:男一号变成贫嘴小混混、或是脾气极坏的小男生,女一号却全心全意地默默守候。《这该死的爱》、《阁楼男女》、《伟大的遗产》就属于这种变奏。

韩剧还会利用剧中的某一物件作为线索,从而引发矛盾,激化冲突,使让人物卷到戏剧纠葛中去,以至于影响人物的生活状况,从而改变人物的性格,改变人物的命运与属性,以及他们的前途和欲望。《春日华尔兹》里的彩虹贝壳,《威尼斯恋人》里的辣酱意粉,《My Girl》里的雪花水晶球,都是推进剧情的关键。

在韩剧的编剧法里,还有些常用招数:女一号往往穷困潦倒,男一号则富裕有余负责拯救任务;女一号开始大多活泼开朗,但自从遇上男一号后便整天以泪洗面;男一号的兄弟或者好朋友往往就是男二号,二人同时爱上一个女人;如果是兄弟,就大多不是亲兄弟,而且背后会隐藏着天大的秘密;女二号,无论如何恶毒,到最后都会反省;如果男女一号是好朋友,往往是女一号暗恋男一号,男一号却没发现并且深爱着另一个女人,直到女一号爱上了别人后,男一号才醒悟过来,回头猛追。

 

三、审美传统

现代题材的韩剧无非围绕爱情、家庭展开,都是些家长里短的故事,如果稍微涉猎历史和事业的韩剧,则会涉及宫廷权力斗争和商业竞争。纵观国产电视剧,从历史题材、商业题材,到刑事题材、军事题材,形形色色都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背景为后盾,无论是选题立意还是专业程度都远在韩剧之上。但为什么韩剧近年风头旺盛,打压住国产电视剧的收视率呢?或许,韩剧剧情的煽情,主角的吃苦耐劳、坚韧乐观、纯美善良,正好符合中国观众舒缓心理焦虑的需要,恰恰补充了中国社会转型中人们日益缺失的那种温暖情感。

电视剧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电视剧作为一种依靠电视媒介传播的大众文化产品,其社会功能也与电视媒介本身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提供娱乐”。几乎所有韩剧的价值观都是一致的,追求“性本善”,体现纯真和从一而终的美德,用细水长流的手段陈述东方的伦理美德,表现人与人之间渴望沟通,渴望理解和相亲相爱的永恒主题。如此传统的观念,带出了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价值观。韩剧中表现亲情、友情、爱情的励志主题和执着、坚韧、充满朝气的人物个性宣传人性美,符合了大多数观众的审美要求。被日常生活和工作所累的观众,在电视剧的虚拟空间里,可以寻找到一丝情感上的慰藉。韩剧使用的喜剧和悲剧元素,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的情感。韩剧中最为经典的“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的叙事模式,满足了观众最朴素的期待视野和最原始的审美欲望,因此也更容易引起共鸣,达到娱乐大众的目的。

作为跨文化的传播行为,韩剧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得益于两种不同文化的契合点,实现了社会文化心理的接近。韩剧所折射出的韩国社会文化,实际是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为底蕴,又混合了欧美文化而形成的。韩国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尊老爱幼、礼尚往来的优良品质,在韩剧中往往视为正统。长幼有序,家庭观念非常重,讲信仰、讲人格、讲追求,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儒家思想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韩剧中正面人物的设置,基本符合以上积极向上的审美传统。中韩两国社会文化心理的共通性,使中国观众对韩剧文本的解读变的更为容易,自然乐于接受。

20世纪以来,在民族独立运动思潮的影响下,韩国人更加尊崇人格独立,更加重视本国民族传统。韩剧中屡屡露面的韩国泡菜、传统韩服,甚至一再出现传统韩国婚礼场面。如果说《大长今》展现了韩国特有的文化传统,那么假设出21世纪韩国皇室的《宫》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

 

四、流行风尚

韩剧吊人胃口之处,还在于能够把握流行风尚,从人物造型到拍摄场地,都下大本钱进行包装。多元的解读性,使到不少观众在抛开剧情之后,依然难舍韩剧的优美与时尚。

俊男靓女一直是韩剧收视率强有力的保障,从安在旭、张东健、金喜善到宋承宪、沈银河和宋慧乔,每个人都以其独具个性的魅力征服了观众。韩剧的女明星则以温柔妩媚见长,只有到了《我叫金三顺》开始,才出现一些比较低调的女主角。
  韩剧中的镜头鲜艳夺目,不少都以外景拍摄为卖点。从早期韩国本土的京畿道、济州岛,到《巴黎恋人》的法国、《威尼斯恋人》的意大利、《爱在哈佛》的美国、《宫》的泰国和澳门、《春日华尔兹》的奥地利、《浪漫满屋》的上海和夏威夷,韩剧在情节和演员之外,从拍摄环境上给了观众一直另类的观赏视觉。

韩剧男女主人公的衣着打扮都紧跟潮流,迎合了观众不同的审美标准和口味。《蓝色生死恋》中女主角的格子裙,《爱在哈佛》的英伦学生风格,《浪漫满屋》的短装外套,就如一支风向标,几乎每套韩剧都能引发出新的服饰潮流。而女主角的发型,更成为众多女观众的模仿对象,难怪有人看韩剧不管故事情节,只留意演员服装造型。

 

经济毒药——韩剧的产业影响力

 

韩剧在中国热播,直接带动了中韩双边贸易总额的大幅攀升。从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看,2005年中国自韩国进口768.2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3.4%,韩剧在其中起到的市场沟通作用不可估量。韩剧作为娱乐业的一部分,带动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壮大,甚至促进了其它行业的经济增长,成为一剂不可估量的经济毒药。

 

一、韩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孕育“韩潮”

“如果说19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0世纪是经济发展的世纪;21世纪则是以文化建立新时代的世纪。”这是韩国文化观光部长的原话。正是从这个观点出发,韩国官方对国内的本土文化产业给予足够重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重新认识文化产业,并将其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进行培育。同年,韩国就设立了“文化产业基金”提供文化企业贷款,政府在对文化产业实施管理的同时,多渠道筹措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有目的有重点地对文化产业的具体项目提供资金支持。1999年至2001年韩国政府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见,“韩潮”一波接一波并非偶然现象,而是韩国政府用心所在。

回过头看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却是源于一种防御政策。上世纪90年代,刚刚走出独裁的韩国,文化产业未成气候,韩国政府担心本国的音乐、电影和电视被日本文化吞噬,对十几家文化公司大力补助,以便它们能够抵挡日本潮流的文化产业。但短短十年间,韩国文化娱乐业规模扩大了5倍,这一防御性产业发展成进攻型,“韩流”开始向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蔓延。1998年政府的文化观光部对演艺产业进行重新预算,通过了在国内促进演艺产业发展的详细计划,包括由文化观光部提供给大学有关演艺专业所需的资源和奖学金。由于政府的鼓励,韩国大学里演艺方面的系现在已经扩展到300多个。1999年韩国政府给演艺产业投资了85亿美元,到2003年这笔款项已经飙升到435亿美元。

 

二、韩剧拉动韩国文化产业链

韩剧,只是韩国文化产业链上的一环。韩剧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电视剧出口的一次性收益上。通过电视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到了二次甚至多次收益,逐步形成了以电视剧为龙头带动旅游、文化产业的一系列产业链。在韩剧的带动下,相关的小说、漫画、偶像写真集、音像制品一一走俏市场。

以《大长金》2005年初在香港上映为例,在电视剧登陆的同时,便推出了两个版本的同名小说,漫画也同步发行。在香港,文字版的《大长今》漫画一套三册售价200多港元,却能供不应求。许多服装店则在售卖剧中不同角色的服装、洋娃娃等各种玩意儿,香港街头一度出现许多身穿韩服、模仿小长金的小朋友。此次MBC电视台在推广《大长今》时打破了一轮首播、二轮重播后才制作音像制品的常规,第一时间就推出了附带的文化商品,如纪录片、动画片、专题片等音像制品和手机游戏等,非但没有影响到剧目的收视率,而且在最短时间内扩散了《大长今》的知名度。

一方面,韩剧培养出来的韩国偶像,也成为了文化产业链上不容忽视的新亮点。韩剧的主演大多是俊男靓女,这种青春偶像文化以影视剧为载体,在广大年轻人中受到热烈追捧。偶像能够产生强大的社会示范效果,其行为、言语、衣着都受到崇拜者追捧和效仿。凭借影视剧窜红的偶像,迅速成为了广告商眼中的宠儿,并随着演艺事业的拓展进军歌唱领域,往往同时能在广告、影视和音乐三个领域成功地占据市场分额。韩剧在成功的制造明星以后,便大力挖掘其示范作用带来的商业潜力,实现了偶像的市场开发价值。

三、韩剧带动产品出口和旅游业

韩剧产业不仅促进了韩国电视行业的繁荣,更加深了外国人对韩国文化和商品的认可。在文化“韩流”的带动下,韩国的产品出口和国内旅游业都一同受惠。

韩剧在中国的热播为韩国商人的跨国经营铺平了道路,为韩国产品打开中国市场发挥宣传作用。韩剧传播着许多消费信息:偶像时尚的穿着打扮、精美的家居摆设和高科技消费品,每一样都刺激着观众的消费欲望。韩剧的流行, 带动了其他韩国商品进驻市场进而缔造更多商机,无论是手机、料理、服饰、化妆品、电玩动画、电影,甚至整形技术。从韩国产业政策研究院对“韩流”的经济波及效果分析上来看,“韩流”对韩国经济产生的效益达45亿美元,其中在中国产生的效益达33亿美元。韩国以电视剧输出带动文化产业对中国的出口,从而促使手机、化妆品、汽车、服装等行业涌入中国。

韩剧热播后,韩国旅游业触发井喷效应,众多旅行社推出了“复制韩剧”的旅游路线。韩剧所选取的拍摄地点,往往是风景优美之地,这不仅为了营造剧情环境,更是软性脱销旅游业的商业策略。《大长今》位于京畿道的拍摄基地立即被命名为“大长今主题公园”对外开放。《情定大饭店》中的华克山庄,因韩剧而出名,有的游客指定要前往参观入住。而在《宫》、《My Girl》等韩剧中频频出现的济州岛,更成为外国游客的必到之地。《蓝色生死恋》在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热播以后,韩国旅行社推出了让游客参观《蓝色生死恋》的拍摄地,重温电视剧感人情节的专门线路。《冬季恋歌》里的江原道滑雪场成为著名的“情人之路”。

 

小小韩剧,看似玩物丧志之物,背后所蕴藏的经济威力,实在是难以估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加入WTO后的中国文化产业,同样面临着十多年前韩国曾遇到过的挑战,在“韩潮”、“韩流”横扫之时,是否能够从中吸取到些什么启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