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牌内容写法:昏义第四十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8:14:30

昏义第四十四

【题解】

郑玄《三礼目录》云:“名曰《昏义》者,以其记娶妻之义,内教之所由成也。”铸孔颖达疏云:“谓之昏者,案郑《昏礼目录》云:‘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名焉。必以昏者,取其阳往阴来之义。’”,本篇共分九段。前三段主要讲昏礼的重要性,第四段泛讲各种礼的基本功能,第五段讲妇见舅姑、妇馈舅姑、舅姑飨妇这几种礼节的含义,第六段讲妇顺的重要性,第七段讲婚前的妇顺教育,最后两段讲以天子为首的外官系统负责男教,以王后为首的内官系统负责妇顺、而男教、妇顺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国与家的兴衰。阅读本篇,建议最好对照一下《仪礼·士昏礼》。因为《士昏礼》详于婚礼的过程,本篇则主要阐明其意义,对过程则多有省略,欲知其详,不妨到那里去翻看一下。

【原文】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①,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②,皆主人筵几于庙③,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④,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注释】

①事:此谓祭祀。《春秋》宣公八年:“有事于大庙。”杜预注:“有事,祭也。”

②纳采句:这是婚礼“六礼”中的前五礼。纳采:男方向女方送求婚礼品。纳,献纳。郑玄注《士昏礼》云:卫纳其采择之礼。”这是在男方已经选定女方之女,派遣媒人通话,并得到女方家长允许后才采取的步骤。问名:孔颖达疏云:“问其女之所生母之姓名。”贾公彦仕昏礼》疏云:“问女之姓氏。”孙希旦《礼记集解》认为孔、贾之说皆不可通,认为“向名者,间女之名,将以加诸卜也。故《曲礼》曰一:‘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令采用孙说。纳采、问名虽然是两个步骤,但是是在同一天进行,所以孔颖达疏:“此二礼,一使而兼行之。”纳吉:郑玄注《士昏礼》说,男方“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纳征:孔颖达疏:“纳聘财也。征,城也。”意谓行过纳聘之礼以后,婚事就算成了。这和后世的以迎娶之后才算成婚有所不同。聘财的种类、数量,据孔疏,“庶人则细帛五两,卿大夫则玄三缥二,加以俪皮”。即平民只送黑增五匹,卿大夫虽然也是五匹,但其中三匹是玄色,象征阳,二匹是浅绛色,象征阴,外加两张鹿皮。至于诸侯和天子,还要层层加码,详见《周礼·考工记·玉人》。厂因为要纳聘财,所以纳征又叫“纳币气请期:男方派人把迎娶的吉曰通知女方。之一所以称“请”,孔疏云:“男家不敢自专,执谦敬之辞,故云请也。”

③筵几:铺设坐席和几案。筵可以坐,几可以凭依。这是为庙中的神准备的,所以郑注《士昏礼》云:“筵,为神布席也。”庙:指称庙,即父庙。郑注《士昏礼》云:“将以先祖之遗体许人,故受其礼于称庙也。”

④揖让:作揖谦让。

【译文】

婚礼,这是一种将要结合两性之好、对上关系到祭祀宗庙、对下关系到传宗接代的子L仪,所以君子很重视它。所以,在婚礼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这五个步骤中,每逢男方的使者到来时,女方家长都是在庙里铺设筵几·,然后拜迎使者于门外。进入庙门,宾主揖让升阶登堂,在庙堂上听使者传达男方家长的意见。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表示对婚礼的敬慎和郑重其事。

【原文】

父亲蘸子而命之迎①,男先于女也②。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婿执雁入③,揖让升堂,再拜奠雁④,盖亲受之子父母也⑤。降出,御妇车,而婿授绥⑥,御轮三周,先⑦,俊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⑧,合晋而醋⑨,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注释】

①醛(jiao窖):古代冠礼、婚礼中的一种敬酒礼,其作法是由尊者向卑者敬酒,卑者将酒饮尽而不回敬。所以郑玄注云:“酌而无酬醉曰蘸。”

②男先于女也:按《礼记·郊特牲》:“男子亲迎,男先于女,刚柔之义也。”郑注云:“先,谓倡导也。”刚柔,即阴阳。

③雁、婚礼中男方送女方的礼物‘。贾公彦《士昏礼》疏云:“昏礼有六,五礼用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是也。唯纳征不用雁,以其自有币帛可执故也。”用雁作礼物的含义,孔疏引《白虎通渔云:“雁,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节也。又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

④再拜:据《士昏礼》,“再拜”是“再拜稽首”的省文。再拜稽首是礼之重者,一般用 于臣对君,子对父。此礼的具体行法,详《郊特牲》注。莫:放置。

⑤盖亲受句:这句话来的有点突兀,所以孔疏云:“婿既拜讫,旋降出。女出房,父西面诫之,母南面诫之,是婿亲受之于父母。”大意是说,女在随婿出门之前,父母要分别对她告诫一番,告诫他到婆家怎样做一个好媳妇。女在听过告诫后才随婿降出,这就表示婿是从女方父母那里亲自领回了妇。

⑥御妇句:这两件事本应由仆人来做,现在由婿亲自来做,是婿为了表示对妇的亲爱而有意自降身份。所以郑注《士昏礼》云:“婿御者,亲而下之。”

⑦先:郑注《士昏礼》云:“先者导之也。男率女,女从男,夫妇刚柔之义自此始也。”

⑧共牢而食:夫妇共食同一姐中之牲。牢,姐也。姐上所放的牲是一头分作两个半体的小猪。共牢而食,象征下文“同尊卑”之义。详《郊特牲》注。

⑨合晋(jin锦)而醋(yin印):孔疏云:“以一瓤分为两瓢,谓之晋。醋,演也,谓食毕饮酒,演安其气。”演安其气,意谓清洁口腔,除掉一口中不洁之气。合晋而醋,象征下文“合体”之义。

【译文】

父亲亲自向儿子敬酒而命其迎亲,这表示男方处于主导地位。儿子奉命前去迎娶,女方的父母在庙里铺筵设几,然后到庙门外拜迎女婿。婿执雁进入庙门,宾主揖让升阶登堂,婿行再拜稽首之礼,把雁放在地上,这表示是从新妇父母手里领回了新妇。然后妇随婿下堂出门。婿亲自驾驶妇所乘坐之车,又将挽以登车的这都是有意表示亲爱的举动。婿为妇驾车,待车轮再由仆人代婿驾驶。婿乘己车前导,在自家的大门妇后给圈递三,索动绳转外等候。妇到达,婿向妇作揖,请她一同进门。进入婿之寝室,婿与妇共食同一姐中的牲肉,又各执一瓢以饮酒,这表示夫妇一体,不分尊卑,希望他们相亲相爱。

【原文】

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①。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②。

【注释】

①夫妇之义:按《礼记·郊特牲》在讲到昏礼时说:“出乎大门而先,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也。”据此,“夫妇之义”的含义,应是夫倡妇随的夫妇关系。

②昏礼者句:孔疏云:“昏姻得所,则受气纯和,生子必孝,事君必忠。孝则父子亲,忠则朝廷正,是昏礼为诸礼之本也。”

【译文】

飞通过敬慎郑重其事的婚礼而后夫妇相亲,这是婚礼的基本原则,也从而确定了男女之别,建立起夫倡妇随的夫妇关系。正因为男女有别,所以才会有夫倡妇随的夫妇关系;正因为有夫倡妇、随的夫妇关系,所以才会有父子相亲;正因为有父子相亲,所以君臣才能各正其位。所以说,婚礼是各种礼的根本。

【原文】

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

和子射、乡,此礼之大体也①。

【注释】

①冠:冠礼。昏:昏礼。丧:丧礼。祭:祭礼,又叫吉礼。朝:朝礼,诸侯朝见天子之礼。郑玄《三礼目录》云:“春见曰朝,秋见曰勤。”聘:聘礼,诸侯互相聘问之礼。射:射礼。射礼有大射、宾设、燕射、乡射四种。乡:乡饮酒礼。以上八礼,按吉、凶、宾、军、嘉五礼来归纳,祭属吉礼,丧属凶礼,朝、聘属宾礼,冠、昏、射、乡都属嘉礼。只是缺了军礼一项。卫提《礼记集说》引马烯孟云:“冠所以成人,故为礼之始。昏所以继后世,故为礼之本。丧以慎终,祭以追远,故曰重。朝所以教诸侯之臣,聘所以成诸侯之好,故曰尊。习射尚功,习乡尚齿,皆有饮,故曰和。”

【译文】

在众礼当中,冠礼是礼的开始,婚礼是礼的根本,丧礼、祭礼最为隆重,朝礼、聘礼最能体现尊敬,射礼、乡饮酒礼最能体现和睦,这就是礼的大概情况。

【原文】

夙兴①,妇沐浴以俊见。质明,赞见妇于舅姑②,妇执成舅算枣、栗、段惰以见③。赞醛妇④。妇祭脯酿⑤,祭醛⑥,妇礼也。舅姑入室,妇以特豚馈⑦,明妇顺也。厥明,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⑧,奠酬⑨。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作阶,以著代也。

【注释】

①夙(su肃)兴:早起。

②赞:赞礼者,有如今曰之司仪。见(xi如现):介绍,通报。舅姑:公婆。《尔雅·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③算(f6n凡):盛礼品的容器,据陆德明《经典释文》说,是用芦苇或竹子编成,外表包上青增。枣、栗、段惰:枣子、栗子和加入姜桂后经过捶治的干肉。段,通“服”、枣、栗是送给公公的见面礼,段情是送给婆婆的见面礼。其象征意义,据贾公彦《士昏礼》疏引何休说:“枣、栗,取其早自谨敬。段惰,取其断断自修正。”断断,守善之貌。

④赞醛妇:这是舅姑对妇的答礼。孙希旦《集解》云:“但舅姑尊,故不自酸而使赞代之也。”郑注认为“酸,当作礼”,孙希旦认为“酸”字不误,兹从孙说。

⑤祭脯(fu)酿(hai是一种食前之祭。脯是肉干,酿是肉酱。郑注《礼记·曲礼》云:“祭,祭先也。”也就是祭先代造出此种食品的人,示不忘本。祭的方法,据孔疏,就是把每种食品取出少许,置于豆间之地上。

⑥祭醋:也是食前之祭。即以少量的甜酒注地,以示对先代造酸者的报答。

⑦特豚:一头小猪。特,一也。馈(kui):进食于人。⑧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郑注《士昏礼》云:“以酒食劳人曰飨。”一献之礼:贾公彦《士昏礼》疏:舅献姑酬,共成一献。”凌廷堪《礼经释例》卷三:“凡主人进宾之酒谓之献,凡宾报主人之酒谓之醉,凡主人先饮以劝宾之酒谓之酬。”具体到此处,主人是舅姑二人,宾则仅妇一人。其作法是:舅先向妇敬酒,这叫献;妇饮过后,以酒回敬舅姑,这叫醉。然后姑先自饮一杯而后再向妇敬酒,这叫酬。妇接过此酒不饮,把酒杯放在席上,这就是下文的“奠酬气至此,一献之礼即告完成。因为此礼是由舅姑二人兵同完成的,所以说是“共飨”。⑨奠酬:见本节注⑧。

【译文】

第二天,新妇早早起床,洗头洗澡,准备拜见舅姑。天大亮时,赞礼的人将妇弓}见给舅姑。妇手捧容器,内盛枣子、栗子和肉干,以此作为进见之礼。赞礼的人代表舅姑向妇赐以甜酒。妇先以脯酿祭先人,又以甜酒祭先人。行过以上的礼节,就表示作媳妇的礼完成了。舅姑进入室内,妇以一只煮熟的小猪向舅姑进食,这是表示新妇开始履行孝养的职责。第二天,舅姑共同用一献之礼慰劳妇,而妇应把姑酬己之酒放下不再饮。舅姑先从西阶卞堂,然后妇从东阶下堂,这表示新妇已有资格代姑主持家中内务了。

【原文】

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著代,所以重责妇顺焉也。妇顺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①,而后当于夫②,以成丝麻布帛之事③,以审守委积盖藏④。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⑤,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

【注释】

①室人:郑注:“室人,谓女绘(zheng忠)、女叔、诸妇也。”据孔疏,女绘是夫之姊,女叔是夫之妹。诸妇,是指灿埋之属。

②当(dang档):郑注:“当,犹称(chen趁)也。”即称心。之所以把“当于夫”放到后边才说,郑注云:“不顺舅姑,不和室人,虽有善者,犹不为称夫也。”

③丝麻:治丝绩麻。麻可以织布,丝可以织帛。

④委积:委和积同义。孙治让《周礼正义》卷十九说:“凡储聚禾米薪当之属、通谓之委积。”

⑤妇顺备:郑注:“妇顺备者,行和、当,事成、审也。”意谓做到上文几句话的要求才算是备。

【译文】

成就了妇礼,表明了妇顺,又进一步表明了妇有代姑主持家务的资格,所有这些,就是为了强调对妇在顺从上的要求。所谓妇的顺从,首先是要顺从舅姑,其次是要和家中其他女性和睦相处,然后才是让丈夫称心满意,从而完成妇女应做的女工,谨慎地守护柴米油盐等物的储藏。所以,上述对妇顺的要求都做到了,家庭内部才能和谐安定;内部和谐安定了,然后家才会长久,所以圣王很重视妇顺。

【原文】

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①,教于公宫②;祖庙既毁,教于宗室③。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屯妇功④。教成祭之⑤”牲用鱼,笔之以薪、藻⑥,所以成妇顺也。

【注释】

①祖庙未毁,这一节讲的是贵族妇女的出嫁,所以郑注《士昏礼》云:“祖庙,女高祖为君者之庙也。”贾公彦疏:“共承高祖,湛四世绍麻之亲;若三世,共曾祖,是小功之亲;若共祖,是大功之亲;若共称庙,是齐衰之亲。”换言之,就是出嫁女与当时在位的国君,或同高祖,或同曾祖,或同祖,或同父,总而言之,血缘关系还在五服以内。毁,迁也,指将神位迁到始祖庙内。《礼记·祭法》:。诸侯立五庙。”即始祖庙、高祖庙、曾祖庙、祖庙、父庙。始祖庙永远不毁,高祖庙以下四’庙称为四亲庙,如果四亲庙中的任何一庙与当时的国君超过了绍麻亲的血缘关系,就要将其神位迁到始祖庙内。

②公宫:君之祖庙。郑注:“公,君也·”《诗·召南·采繁》:“公侯之宫”。毛传:“宫,庙也。”但要注意,与国君是绍麻亲,则教于高祖庙;与国君是小功亲,则教于曾祖庙其余类推

③宗室:郑注:“宗子之家也。”宗子,古代宗法制度称大宗的嫡长子。

④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按郑注,负责此项教育的是女师。郑注又云:“妇德,贞顺也;妇言,辞令也;妇容,婉娩(wan晚)也;妇功,丝麻也。”贞顺,谓安分顺从。辞令,谓应对说话。婉娩,谓束、妆打扮。丝麻,谓女工之事。东汉曹昭《女诫》对此有更加详尽的解释:“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盟洗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

⑤教成祭之: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十六引其父主念孙说,认为此四字当作“教成之祭”,盖传写者误倒。俞抛《群经平议》也赞成王说。今译文亦从之。“教成之祭”的对象,郑注云:“祭其所出之祖也。”也就是说,此女若与国君同出于高祖,则祭高祖;同出于曾祖,则祭曾祖。其余类推。

⑥“胜用鱼”二句:郑注云:“鱼为沮实,茹、藻为羹菜。无牲牢,告事耳,非正祭也。”大意是说,不用牛、猪、羊为姐实,是因为教成之祭属于告祭,不是正祭,故礼数较轻。为什么要用薪、藻作羹菜,《诗,召南·采薪》孔疏云:“茹之言宾,宾,服也,欲使妇人柔顺服从·藻之言澡,澡,浴也,欲使妇人自洁清。”笔:羹菜。

【译文】

因终古时候妇女在出嫁前的三个月,如果该妇女与国君还是五服以内的亲属,就在国君的祖庙里接受婚前教育;如果已经出了五服,就在大宗子的家里接受这种教育。由女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以后,要举行教成之祭,这是向祖先察告,婚前教育已经完成。祭时用鱼作姐实,用薪、藻这两种水草作羹菜,这些祭品都属于阴性一类,所以用来造成妇人的顺从飞。

【原文】

古者天子后立六宫①,三夫人、九殡、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②,以听天下之内职,天子立六官③,三公、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故曰: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④。理士治家元国而一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治⑤。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

【注释】

①六宫:王后理事和居住之处。郑玄注《周礼·天官·内宰》云:“妇人称寝曰宫。后象王,立六宫而居之,亦正寝一,燕寝五。”按:于正寝治事,于燕寝休』息。

②“三夫人”句:夫人、缤、世妇、御妻,都是妇官名。夫人最尊,其’、下依次而降。夫人是王后的最高顾问,所以郑玄注《周礼·天官·九缤》云:“夫人之于后,犹三公之于王;坐而论妇礼,无官职。”御妻,孙希旦《集解》认为就是《周礼》的女御。殡、世妇、御妻的职掌,笼统地讲都是负责有关妇女的教育;具体地讲就非一言可尽,可分别参看《周礼·天官》中的有关部分。

③六官:这里指六官的官署。与上文的“六宫”相对。据《周礼》记载,六官是天官家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④“三公”句:此句与上文“三夫人”句相对应,是一个男官系统。元士:天子之士。孔颖达《礼记·王制》疏云:“天子之士所以称元者,异于诸侯之士也。”⑤“天子听男教”六句内外,但用词不一。角度讲,就用“阴阳际意思基本一样。

这是三组排比句,总的意思是天子与王后分治从性别的角度讲,就用“男女”之词;从刚柔的”之词;从分工的角度讲,就用“外内”之词。实阴德:即妇德。孙治让《周礼正义·内宰》云:“以事涉妇人,故谓之阴。”

【译文】

古代王后设立六宫,妇官有三夫人、十尸御妻,以管理普夭之下对妇女的教育九缤、二十七世妇、八,以显扬妇女应有的顺从,所以天下家庭和睦安定。天子设立六官,男官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管理天下的政事,以显扬男子应有的教化,所以政事和谐,国家安定。所以说:”天子管理对男子的教化,王后管理对妇女顺从的教育;天子治理政务,王后治理妇女事务;天子审察三公等官是否尽职,王后审察三夫人等官是否尽职。男教与妇顺形成风俗,内外协调一致,国与家都安定有序,做到了这一步,就叫作盛德。

【原文】

是故男教不惰①,阳事不得,遭见于天②,曰为之食;妇顺不惰,阴事不得,适见于天,月为之食。是故曰食则、气,天子素服今而惰六官之职,荡天下之阳事队月食则后素服,而惰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阴事。故天子之与后,犹曰之与月,阴之与阳,相须而后成者也。天子惰男教,父道也⑤;后惰女顺,母道也。故曰:天子之与后,/犹父之与母也。故为天王服斩衰⑥,服父之义也;为后服资衰⑦,服月-母之义也。

【注释】

①情:通“修”。下同。

②遭(zhe哲):通“滴”,谴责。见(xian现):显现。“现”的本字。

③天子素服:天子身穿白色衣服。这是罪己的表示。据《周礼·春官·司服》,凡遇到疾疫流行、年成不好和其他自然灾害,天子都要改穿素月及。

④荡:郑注:“荡,荡涤,去秽恶也。”意谓改掉污浊的政事。⑤道:行辈。《仪礼·丧服传》:“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郑注:“道,犹行(hang杭)也。”

⑥为天王服斩衰(cui催):按《周礼·天官·司服》:“凡丧,为天王斩衰,为王后齐衰。”孙治让《正义》解释说,只有诸侯和诸臣为天王服斩衰,为王后服齐衰,至于士民百姓,则不服此丧服。天王,即天子。发表天子驾崩的讣告要称“天王”。斩衰,也作“斩服”。是五种丧服中最重的一种。丧服用粗麻布制成。之所以称“斩”,是裁剪下来做孝服的布不缝毛边。

⑦资衰:郑注:“资,当为齐(zi姿),声之误也。”齐衰,是次于斩衰的一种丧服,也用粗麻布制成,但粗的程度略降于斩衰,布的毛边要缝齐。

【译文】所以,如果男子的教化没有搞好,政事失当,上天就会表示谴责,发生曰蚀;如果妇人的顺从没有搞好,妇人的事务处理失当,上天就会表示谴责,发生月蚀。所以,发生曰蚀的时候,天子就身穿白色衣服,表示自我反省,还要督促六官改进工作,彻底除掉政事中的错误;发生月食的时候,王后就身穿白色衣服,表示自我反省,还要督促六宫改进工作,彻底除掉在妇女问题上发生的错误。所以,天子和王后,就好比曰之与月,阴之与阳,是相辅而后相成的关系。因为天子掌管男教,所以属于父辈;因为王后掌管女顺,所以属于母辈。所以说,天子和王后,就好比父亲和母亲。因此,天子死了,诸侯和大臣就要为他服斩衰,这和为父亲服斩衰是同样道理;王后死了,就要为她服齐衰,这和为母亲服齐衰是同样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