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战象ppt课件:为清除思想三害敲边鼓——《晚清大变局》繁体字版跋(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10:11

为清除思想三害敲边鼓——《晚清大变局》繁体字版跋(2)

2006-10-28 02:18:4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这种新的圣物崇拜,不光来自中国的传统,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是重要渊源。

法国大革命的理想,它所诞生的《人权宣言》,不愧为现代文明的结晶。1793年的雅各布宾专政,不惜以断头台来捍卫这些崇高的追求。其代表人物罗伯斯比尔(17581794),“他的私人生活是无可挑剔的、正派的。……然而,毫无疑问,他顽固地坚持平等原则,这就意味着由穷人来统治,由富人来买单。……跟路易十四、彼得大帝、腓特烈大帝一样,他是靠血腥暴力来维持权力的。对于生命的毁灭,他无动于衷,看到鲜血,他甚至感到愉悦,这种情形在他周围的人那里非常普遍”。[1]

一七九三年当罗伯斯比尔大权在握,可以为所欲为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宣称:“没有美德,恐怖是有害的;没有恐怖,美德就显得无力。恐怖是迅速的、坚决的正义,从而它是美德的表现”。[2]他当政期间,“人口两千五百万的法国。在一七九三年到一七九四年一年之中,就有一万七千人上了断头台”。[3]专门挖出一条沟渠让血流走。他“处死了丹东,罪名是企图限制血腥的屠杀。”而“在法国,恐怕没有谁比丹东更爱国了”。[4]

可是,早年的罗伯斯比尔作为律师和学者曾经是恐怖的反对者。他提倡法治:“要堵塞犯罪的道路,就应该借助明智的法律,遵守比法律更加强大的道义精神,而不是残酷的风俗。”他毫不含糊谴责恐怖:“我们说,惩罚一个恶棍能警告其它恶棍,而杀死一个可尊敬的人会给整个社会造成恐惧;可是我们每天都给社会提供可怕的景象,这种景象必定使每一个人都感到恐惧,因为没有什么能保障我们有一天不会成为这种可怕景象的悲惨对象”。[5]不幸言中,1794628日,刚满三十六岁的他被推上断头台。

雅各布宾专政的恐怖令人不寒而栗,是假借爱国名义、誓不两立的斗争理论和民粹主义杀人的范本。人们为之辩解说,这是社会变革、人类进步必须付出的代价。其实,极端民族主义、极权主义、暴民专制等贻害后世的瘟疫,都滥觞于这次革命风暴。根据1793321日的法令,在社会基层普遍设立监视委员会,“监视嫌疑分子,尤其是外国人”,每一个年满十八岁的公民必须经过它严格审查后发给“爱国证。”半年后颁布的《嫌疑犯律》宣布没有爱国证的,贵族及其亲属,曾经逃亡外国者,“凡行为、关系、言论或著述表现拥护专制政治、联邦制及敌视自由者”,都是嫌疑犯,“应立即加以逮捕”![6]在此后的二百多年,类似的制度在不少国家一再复活,留下数以千万计的冤魂和难以计量的血泪。翻检一下这个期间的世界史,特别是至今仍在泥淖中折腾的拉美、中东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几乎都可以看到这三害的幽灵在肆虐。

为什么一个满腔革命激情的青年会成为嗜血狂人,并把一个伟大的民族玩弄于股掌之中?为什么接踵而来的是七十年的政治与社会动荡?为什么法国经济、社会发展被光荣革命后的英国远远抛在后面?

史家们仍对这一历史事件不息地反思。从柏克的《法国革命论》、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阿克顿的《法国大革命讲稿》到傅勒的《思考法国大革命》,二百年来对历史真相的追寻一直没有停止。这些不息的追寻,是法兰西前进的重要动力。

俄国十月革命视雅各布宾专政为自己的先行者。剖析存活了七十四年的苏联的来龙去脉的论著也已硕果累累。

决定二十世纪中国基本面貌的是三次革命(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两次改革(清末新政、1976以后的改革开放)。人们请出太平天国、义和团的亡灵,不过是为这三次革命助威组建仪仗队。为了中国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中国人必须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成败得失进行冷静、全面的反思。

令人惭愧的是中国大陆的学者对近代中国的反思来得太迟了。以《天朝的崩溃》(三联书店,一九九五,北京)为代表的有重大影响的史书聊聊可数。这部拙著旨在为这一迟来的清理敲几记边鼓。

要是有人问:你这部书说的是什么?除了说声“请看目录”,我会说:这是一部探寻中国现代化的障碍和历史经验的书,也是用史料为根据说真话、说自己的话的书。基本内容,是对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的来龙去脉和有关人物进行冷静的考察,并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真相公诸于众。贯穿其中的还有对危害近代中国的三害思潮的审视。

以文会友。十四年来,不少读者因为读了这部书成了笔者的挚友。广州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先生就是其中一位。这次繁体字版得以出版,除了感谢明报出版社潘耀明先生和他的责任心很强、工作细心的助手们以外,还要感谢香港政策研究所董事长叶国华先生。他与笔者素不相识,反复阅读拙著后,不但一次又一次购买简体字本送给友人分享,还积极推动繁体字版的出版。《南方周末》的蔡军剑先生,也是本书的热心推介者,尽管收入不高,还一再购买拙著送给朋友;这次繁体字本出版,他又利用业余时间校读一遍,找出不少错误。

2006424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