鳟鱼五重奏哪些乐器:《论语》日知录十三——他的眼里有木屑,我的眼里有樑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1:03:46

最近的青歌赛上有一个很大的看点,就是评委余秋雨先生。

   

许多网友都指责余秋雨先生的“文化知识”点评频频出错,并认为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看青歌赛不多,想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余秋雨先生作为“文化知识”的评委,的确出了一些明显的错误,其中有口误,也有些是记忆误差。但这种错误,有时真的很难免。我认识一个高考命题教师,知道一点其中甘苦:他们即使在那种战战兢兢的谨慎状态下,也很难保证不出一点纰漏。我想,这些错误如果限定在允许的范围内,就应该视为合理。象人们所诟病的“但丁不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等,如果换一种审视标准,则它不失为正确答案。

   

应该说,一般情况下,我们对大多数人都持有一种公允的宽容态度。为什么到了余先生身上,就非要用一种绝对的尺度来框量呢?

   

我想,许多人都清楚这一点:不是余秋雨先生的点评出了多少错,而很可能是余秋雨先生的点评中有“卖弄”和“挑剔”之嫌,引起了人们的反感。

   

准确的说,是余秋雨先生“伤害”了许多人的自尊。

   

老实说,余秋雨先生的点评的确有一些心理“杂质”。听到他的那种独特话语,有时,我也感到不快。但同时,余秋雨先生的评点常常出人意料,有许多精彩之处引发我的深思。因此,我发现聆听余秋雨先生的评点是一个需要战胜自己的过程,也就是不问杂质,而只吸收其中精华的“内省”过程。

   

如果你过分看重“杂质”,其中“精华”也就被忽略了。

   

总的来说,余秋雨先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学者。这倒不是为他的点评错误开脱责任。但我们不能将他与钱钟书先生相提并论。钱钟书先生的长处在于“学”,因而他能够过目不忘,旁征博引;但余秋雨先生的长处在于“识”,所以,他每每妙语连珠,化平淡为深刻。钱钟书先生告诉你所不知道的,余秋雨先生提示你所想不到的。

   

孔子学说中有“耳顺”之论。什么是“耳顺”?在我看来,“耳顺”就是对一切不同的声音,包括错误的声音都能够容纳于心,而没有任何激烈的反应。这种容纳不是“附和”错误,而是“包容”错误。“耳顺”的实质说到底,也是“眼顺”,即听着“顺耳”,看着“顺眼”——“和而不同”的意思。“耳顺”是不容易做到的:你听到正确的意见,与你一致的意见,你固然“耳顺”,但这算不得什么;只有听到错误的声音,与你不同的声音,你还能做到“耳顺”,那才是真正的“耳顺”。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就是指见到正确的事物,你要接受他人;见到不正确的事物,你应该内省,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错误的地方。孔子的另一句话甚至可以用来做这句话的注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过去,我一直怀疑孔子的后一句话,认为三人之行,怎么会有能够做孔子老师的人呢?后来,我才明白孔子的意思是:无论正确,还是错误,都可以做我的老师。看到别人的正确之处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样,看到他人的错误时,我们也就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正确了——这不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吗?

   

如此说来,他人的错误对他自己来说,是一种错误;但对你而言,又是什么呢?难道不是一次提高的好机会吗?

   

我们总说要做到“耳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耳顺”呢?只有一条路:遵循孔子所提倡的“内省”精神,找自己的不足,即使在他人错误的情况下。当你能够从他人的“不善”中看清楚什么是“善”时,也就是他的错误提示给你一个正确的答案时,你还会不包容他的错误吗?你此刻不已经做到了“耳顺”吗?

   

西方文化也有这种“内省”精神。耶稣说过:“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马太福音:7:3—5》)

   

余秋雨先生确有一些不足,这是他应该反省的;但当我们过分看重他眼中的“刺”时,我们自己的眼里就已经有“樑木”了。如果余秋雨先生的不足,能够让我们发现并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情吗?

   

生活中什么东西最容易让人忘记自己的错误?就是对方的错误。当你能够看到并改正自己的过错时,你发现对方也往往会反省自己,从而去掉他身上的毛病。当余秋雨先生的“不宽容”能够给我们自己带来一个“宽容”的胸怀时,我想,余先生就会对自身的“不宽容”行为有一个认真的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