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英雄王八的目的:按摩歌阙 推拿三字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8:44:22
自我点穴宝典
降压歌
高血压病不可怕,三个穴位搞定它;
太溪太冲加曲池,每穴不少二百下。
坚持按摩两月余,终生抛弃降压药。
若添杞菊地黄丸,降压明目祛肝火。
感冒歌
感冒发烧司空见,吃药打针家常饭;
肺俞拔罐按风池,降服感冒弹指间。
耳鸣歌
两耳嗡嗡听力降,肝火肾虚两堵墙;
太冲行间和听会,三穴联扑肝火旺。
若因肾虚耳鸣响,太溪耳门威力强;
坚持按揉六七天,肾气充盈消症状。
哮喘歌
哮喘本是外邪侵,好发三夏与冬春;
预防为主抓关键,补气防感防过敏。
哮喘痛苦在复发,治本重在补气血;
刺激合谷和肺俞,补足气血哮喘傻。
冬春哮喘由风寒,注重温阳即了然;
艾灸关元足三里,脾俞拔罐太溪按。
夏季哮喘因暑湿,按揉合谷足三里;
肺俞印堂阴陵泉,按摩一季哮喘离。
性福歌
人体自有威而刚,性福何须求药方;
肾俞关元阴陵泉,坚持按摩就壮阳。
阳萎早泄羞难言,气血不足是关键;
关元气海足三里,按摩令尔挺而坚。
心绞痛歌
老年最怕心绞痛,稍有不慎就丧命;
电话呼救很必要,按摩郄门奏神功。
排毒歌
人体排毒膀胱经,殷门委中要畅通。
坚持按摩促宣泄,毒素排出一身轻。
舒肝排气歌
郁闷焦虑莫担心,太冲行间为功深。
郁闷焦虑莫担心,太冲行间为功深。
每晚按摩五分钟,冲天怒气不伤身。
减肥歌
心脑肝胆糖尿病,肥胖开路是先锋;
人身自有减肥药,别听广告瞎折腾。
中脘天枢两穴位,饭后按摩三分钟。
睡后起前勤摩腹,腰身苗条赛明星。
惹上肥胖莫心耽,穴位刺激功效显;
吃点自制二陈散,疗效巩固不反弹。
注:二陈散配方:半夏、橘红各15克,白茯苓9克,甘草5克。按此比例,磨细混合,或制成胶囊即可。
糖尿病歌
得了糖尿不可怕,云苓泡水当茶喝;
再配四个天敌穴,消渴顽症定能克。
上消燥热伤肺腑,口渴多饮小便多;
按摩鱼际和太溪,胰俞拔罐十分钟。
中消胃燥津液伤,口渴尿多便秘常;
调理中消补胃阴,胰俞内廷太溪强。
祛除热邪内廷功,一天两次按摩通;
上午起就未经旺,迎头痛击效最明。
颈椎好了歌
何因导致颈椎痛?骨骼肌肉不平衡;
刺激风府手三里,一朝疼痛无踪影。
调制更年期歌
女人最怕更年期,烦躁失眠性欲低;
症状全由阴虚致,六味逍遥能补益。
坚持按摩两穴位,太溪太冲为功奇。
肾阴补足精神爽,一生不知更年期。
补肾歌
人体瑰宝属肾经,后天赔补胜遗赠;
太溪复溜涌泉穴,各怀绝技显奇能。
头晕耳鸣腰酸疼,性欲减退牙松动;
只需按摩太溪穴,诸多症状一扫清。
膀胱阴道前列腺,流产后遗诸病变;
都是肾虚惹得祸,按莫复溜奇效现。
脚底奇穴属涌泉,可止鼻血降血压;
头目胀疼也可疗,茱萸贴敷平哮喘。
皮肤清洁歌
灰头土脸皮偏黄,任尔清洗也不爽。
实因胆经有淤塞,油脂代谢不正常。
每晚坚持敲胆经,还要保持心舒畅。
配合点揉太冲穴,一朝肤净面目爽。
祛痘歌
脸颊前额痘痘生,色红肚胀口气重。
全因胃火炎上致,时有灼津便不通。
穴位按摩实有效,首选天枢与内廷。
内庭本是胃荥穴,荥主身热泄胃火。
天枢一穴兼两经,能调大肠促便通。
早上起床拇指按,内廷天枢两分钟。
每餐饭后半小时,再按天枢两分钟。
多喝开水促排毒,烦人痘痘无影踪。
额头两边痘痘生,肝气郁结所支撑。
求助气海太冲穴,每晚按摩五分钟。
气海本是性母祖,除肝淤滞协太冲。
太冲疏理调肝气,肝气不郁痘不生
穴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理
点穴按摩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成为一门具有丰富学说内容和较大使用价值的专门学科。长期临床试验证明,点穴按摩疗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内、外、妇、儿、风湿、骨关节等各科)作用明显且无副作用,深受我们医生和广大患者的欢迎。点穴按摩疗法,临床上应用的主要依据是中医基础理论,特别是筋络俞穴理论。中医认为人体有十二筋脉、十二筋别、奇筋八脉和十五络脉,他们纵贯人体,具有通表里、贯上下、行气血、调阴阳的作用。针灸按摩治病是直接作用于经穴,通过经络的传导和反映,来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以达到有病治病未病防病的目的。点穴按摩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是根据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腰腿痛的认识,寻经取穴,辩证施治,尤其是通过调整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这三条贯穿腰背部的经脉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目的。点穴按摩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变的作用: 1、用按摩手法刺激经穴调整肌体经络系统,调治被破坏、挫离、损伤的椎间盘以利于修复等。 2、按摩手法能使椎间盘中突出的髓核,回纳已剪除神经根所受压迫,减轻疼痛。 3、用按摩手法能疏散粘连或破碎的组织,可剪除气血凝滞,促进血液循环以利于椎间盘恢复; 用大悲指点穴补泻手法能协调椎间盘周围韧带,促进其周围血液能增强新陈代谢,消除突出物对周围压迫所产生的炎性和水肿。腰椎间盘突出针刺原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本病多由感受风寒或跌扑损伤,导治经络不通而发生。点穴按摩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的疗效。重点在腰部取穴,配合下肢寻经取穴恰当运用点穴补泻手法。一般病症每日或隔日点穴一次。经一疗程的治疗即可治愈或有明显的疗效。病情较重的可用火洗澡、火功推拿、火焰掌等综合治疗。本病属祖国医学闭症之范畴。患此病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反复发作病邪迁延不愈,轻者:腰腿疼痛剧烈或麻木; 重着:肌肉萎缩、大小便失禁、性功能丧失、四肢瘫痪等.
正骨整脊疗法
【概述】
正骨整脊疗法,又称“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是以分筋弹拨、按压疏理等整复手法作用于脊椎背膂,以促进督脉气血和畅,使病椎恢复正常,从而治疗脊椎伤损等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很早就为医家所应用。清代《医宗金鉴66;正骨心法要旨》对损伤性脊椎病变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整复手法等已有较明确的载述。近代以来,本疗法的治疗范围有不少发展,不仅对颈椎、腰椎棘突偏歪等伤骨科疾病有较好疗效,而且还可广泛应用于由脊椎病变引起的某些疾病。
【基本内容】
通过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的治疗,可促使患椎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发生旋转、牵拉,从而对突出的髓核产生周边压力,使突出物易于回纳;通过拨正偏歪棘突,椎体关节得以恢复正常(或代偿性)的解剖位置,使之与周围肌肉群相适应(即古医籍所称“骨合缝”、“筋入槽”),解除关节囊、黄韧带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椎动脉血流。此外,对合并小关节僵凝者施以旋转手法,还能松解粘连,增加活动范围,缓解疼痛。
在应用本疗法时,术者应先用手指触按患者脊椎,检查各相关椎体棘突位置是否正常,患椎棘旁有无压痛,其椎旁筋肉是否变厚、挛缩、剥离等,然后采用相应的整复手法进行治疗。如对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和诊断,冯天有提出有以下四个特征:(1)患椎棘突位置偏歪。医者用拇指做脊柱触诊时,可查知偏歪棘突的一系列体征;(2)患椎上下棘问隙一宽一窄;(3)患椎棘突旁压痛,或伴有向下肢放射痛;(4)患处棘上韧带有条索样剥离,触及钝厚,压痛明显。凡临床具备其中一、二个特征者,即可确诊。
【操作方法】
一、触按检查方法
1.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桡侧(或只以一手拇指亦可)呈“八”字形分布,沿患者脊柱纵轴由上至下,左右分拨按摸,以了解椎旁筋肉(棘上韧带)有无变厚、挛缩、钝厚及条索样剥离等病变情况。
2.用拇指触按患者脊椎棘突,观察其是否偏歪。在正常情况下,棘突侧缘连线应与脊柱中心线平行,各脊椎棘突上下角的连线和各棘突上下角尖的连线应与脊拄中心线重迭。棘突偏歪时,患椎棘突上下角连线偏离脊柱中心线,患椎棘突上下角尖与其上下棘突的角尖连线同中心线呈相交斜线,棘突侧缘向外成角;患椎棘旁有明显的压痛。在触按过程中,可一手触按脊椎,另一手扶持其躯体,使患者身体前屈后仰,左右旋转,以反复比较。
二、整复手法
术者以左(右)手拇指顶住患椎偏歪的棘突,用力向对侧推按,以拨正偏歪棘突;右(左)手扶持患者躯体,使脊柱逐渐屈曲,并在向棘突偏歪一侧侧弯的情况下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两手协同动作,推按一手先捺定顶住患椎棘突,在旋转的最后几度用力推按,偏歪棘突复位时指可下扪及弹跳感。此外,在施行复位手法前后,还应根据患椎筋肉伤损及病变情况,分别采用分筋疏理、拿点摩揉等手法以舒筋活血。
【适应证】
本疗法对损伤性脊椎病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某些损伤性截瘫等均有较好的疗效。有些病人甚而能收立竿见影之效。此外,对由脊椎病引起的高血压、心律失常、脑外伤后综合征、视力减弱或失明、耳聋等疾病也可在整复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疗效。
对颈椎病、外伤后头晕、脑外伤后综合征、耳目失聪及肩臂疼痈麻木等表现为头、面、颈、臂部位症状为主者,应在颈椎段检查和确定病椎部位,并施以相应的整复手法。
对心律失常、胃脘痛、肋间神经痛,腹泻等表现为以胸、腹部症状为主者,应在胸椎段检查和确定病椎部位,并施以相应的手法。
对腰痛,下肢疼痛麻木、大小便障碍等患者,检查及整复手法应侧重于腰椎段。
【禁忌症】
年老体弱者,妇女妊娠,月经期,伴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或严重心肺肝肾等器质性疾患、肿瘤及骨结核等患者,即使术者手法极其娴熟,也慎用本疗法整复手法。
【注意事项】
1.应用本疗法,病椎定位准确是获效的前提,熟练的整复手法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检查病椎定位不准或疏漏,偏歪棘突方向判断错误,均可使疗效不显,甚至加重病情。整复手法必须准确,用力柔和,切忌粗暴。
2.治疗时一次整复不能拨正偏歪棘突,不宜连续施治,可以配合分筋琉理、拿点摩揉等推拿手法解除痉挛,然后再施以整复手法。某些病人要间隔数日施治1次,连续4、5次治疗才能拨正偏歪棘突,切忌急于求成。
3.在颈椎部位施用本疗法整复时,手法不当可能会刺激椎动脉而产生虚脱症,个别患者或可造成医源性脊椎伤损而导致高位截瘫等严重后果。
【按语】
临床资料表明,颈椎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患者平均施治本疗法四五次即可缓解或显效;有些病例一次治疗竟能霍然而愈。自从临床报道有数例颈椎病患者应用本疗法出现高位截瘫后,有人认为考虑到颈部解剖结构特点,不宜使用本疗法的整复手法。但多数意见认为颈椎病是一种综合征,对小关节交锁、紊乱及棘突偏歪所引起的颈部症状,本疗法不失为一种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一般说来,只要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和治疗手法的规律,即使初学者应用本疗法,给患者造成医源性损伤也是极为罕见的。此外,手法治疗后注意适当休息与功能锻炼相兼顾的原则,也是巩固治疗效果所必不可少的。近年来,本疗法主治范围的拓展,更表明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中医独特疗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提高。
中医推拿按摩与西式整脊疗法孰优孰劣
中医按摩与西式“整脊疗法”都是专业治疗师运用特殊手法作用于机体,使劳损的肌肉放松、紊乱的关节之间达到正常协调水平,最后使机体摆脱病痛。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二者的异同点。
历史
中医按摩疗法是我国古代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一种简便的医治方法。在唐代,由于宫廷的需要,就建立了“太医署”,内设按摩科,配有按摩师。在明、清时期,按摩手法有了较大的发展,清代后期按摩医治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脊柱按摩的记载。
整脊疗法起源于古老的欧洲,如英国早在1895年前就有脊柱按摩疗法的记载,而在美国就要追溯到1895年以后才出现了正规的整脊疗法专业,并且要得到政府颁发的证书才能从事此行业。现在整脊疗法已经遍及世界许多国家,是被WHO认可的广为流传的一种自然疗法。
原理中医的按摩疗法也称“跷法”或“抚法”。是医者根据病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按摩手法来医治多种疾病;其中,脊柱按摩就是医者应用按摩手法对整个脊柱与周边肌群进行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疗法认为按摩可以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散瘀,消肿镇痛,理筋正骨,达利关节,分离粘连,促进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伤病组织的修复,并有使机体尽快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的作用。
而脊柱矫正疗法是指通过使用一系列的动态手法来纠正脊柱从颈椎到腰骶部各个关节的错位,使之达到正常位置状态,从而缓解与脊柱及其神经分布相关的疾病,叫做“脊柱矫正疗法”,民间翻译为“整脊疗法”或“按脊疗法”。整脊疗法认为脊柱是“人体第二生命线”,位于背部的正中,由24块椎骨和一块骶骨、一块尾骨借软骨、韧带和关节连接而成。每块骨头又有6个关节,向6个不同的方向旋转,组成了2亿种不同的排列组合。其中任何一种非正常组合都有可能造成身体的不适。每块椎骨的椎孔连接起来组成椎管,脊髓位于椎管内,31对脊神经从椎间孔发出,调节机体的各项功能、各种感觉、各种反射等等。脊柱在人体有2个中心位置:一是运动中轴,一切运动都以脊柱为基础;二是控制中心,除脑神经及其控制的相应部分外,其余的运动、感觉、器官功能以及器官之间的平衡都在脊神经的控制之下。如果脊柱的椎体位置发生任何微小变动,影响或压迫到脊神经,就会影响到相应脊神经的正常功能。在这种综合整体观的指导下,运用整脊疗法治疗后,使发生错位紊乱的椎体恢复正常的位置,解除脊神经的压迫,改善症状。
特点
中医按摩疗法适用于躯干和四肢的软组织损伤、创伤后遗症(如躯干和四肢损伤后形成粘连而造成功能障碍)、退行性病变、脊椎小关节紊乱症和脊柱后关节错位、风寒引起的腰部和四肢疼痛、腰椎和四肢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功能受限、颈椎骨质增生引起的脑供血不足、脑栓塞后遗症、外科手术后瘢痕组织挛缩粘连者。而整脊疗法主要应用于腰部软组织劳损、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腰椎后小关节紊乱症、胸腰椎压缩骨折和下腰部骨关节发育异常等疾病。
整脊疗法从人体健康的平衡观、整体观出发,对脊椎、脊柱常见病、多发病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理论。整脊疗法从纠正单个椎体的位移着手,调整人体脊柱连带的肌肉骨骼系统,改善功能障碍,主要解决脊柱各个关节的紊乱错位,从而减轻周围骨骼、肌肉、关节的疼痛和炎症。脊柱矫正学认为,100%的人都有脊柱疾患,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整脊治疗。
二者均强调整体观
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明代《整体类要》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有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之脉理,审其虚实,以实补泻。”这就是至今为伤科所遵循的“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的观点。对于脊柱的问题不能单单解决局部的疾病,还要通过辨证施治对整个机体都要有所调节,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
整脊疗法也注重病人全身的所有变化,通过调整脊柱各个关节之间的位置,同时观察骨盆是否有旋转等问题,调整骨盆的位置达到平衡,从而调动整个机体的自我恢复能力。近十几年,美国整脊疗法发展很快,也像中医一样更加注重人体的整体观念,注重人体的营养均衡、情绪稳定等等,强调使整个机体达到理想的状态,逐步改善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维持体内生理平衡,从而得到整体的康复。
中医按摩疗法与西方的整脊疗法有很多的相似地方,同时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二者都很重视整体观念,强调要重视人体的整体状况,要求医者着眼整体,辨证施治。以我国深厚的中医底蕴,借鉴西方精湛的治疗技术,融合中西治疗方法,将会更好地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推拿三字经
《推拿三字经》为光绪年间(1877年)徐谦光所著
《推拿三字经》所记载的推拿技法,多为治疗当时民间流行的某些成人及小儿疾病时所用,尤其对痢疾、腹泻、脱肛、霍乱、瘟疫、痨瘵、痰喘、疮肿、惊风,癫狂、牙痛、腹痛等病的症状、诊断、取穴、预后、疗效等方面,叙述较详。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有些认识和提法,显然不适合于当代。为尊重原著,全面反映推拿三字经派的特色,我一并作以浅释,而不只拘于小儿。仅供参考。
清代民间无钟表,推拿计时靠计数,故《推拿三字经》中有“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等词句,均指推拿次数而言。推拿次数的多少,时间的长短,是根据病人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和病情轻重,灵活掌握,临床治病不必拘泥此数。

《推拿三字经原文》
徐谦光  奉萱堂  药无缘  推拿恙  自推手  辨诸恙
定真穴  画图彰  上疗亲  下救郎  推求速  惟重良
独穴治  大三万  小三千  婴三百  加减良  分岁数
从吾学  立验方  宜熟读  勿心慌  治急病  一穴良
大数万  立愈恙  幼婴者  加减量  治缓症  各穴量
虚冷补  热清当  大察脉  理宜详  浮沉者  表里恙
迟数者  冷热伤  辨内外  推无恙  虚与实  仔细详
字廿七  脉诀讲  明四字  治诸恙  小婴儿  看印堂
五色纹  细心详  色红者  心肺恙  俱热症  清则良
清何处  心肺当  退六腑  即去恙  色青者  肝风张
清补宜  自无恙  平肝木  补肾脏  色黑者  风肾寒
揉二马  清补良  列缺穴  亦相当  色白者  肺有疾
揉二马  合阴阳  天河水  立愈恙  色黄者  脾胃伤
若泻肚  推大肠  一穴愈  来往忙  言五色  兼脾良
曲大指  补脾方  内推补  外泻详  外泻良  泻大肠
立去恙  兼补肾  愈无恙  若腹痛  窝风良  数在万
立无恙  流清涕  风寒伤  蜂入洞  鼻孔强  若洗皂
鼻两旁  向下推  和五脏  女不用  八卦良  若泻痢
推大肠  食指侧  上节上  来回推  数万良  牙痛者
骨髓伤  揉二马  补肾水  推二穴  数万良  治伤寒
拿列缺  出大汗  立无恙  受惊吓  拿此良  不醒事
亦此方  或感冒  急慢恙  非此穴  不能良  凡出汗
忌风扬  霍乱病  暑秋伤  若上吐  清胃良  大指根
震艮连  黄白皮  真穴详  俱此方  向外推  立愈恙
倘泻肚  仍大肠  吐并泻  板门良  揉数万  进饮食
亦称良  瘟疫者  肿脖项  上午重  六腑当  下午重
二马良  兼六腑  立消亡  分男女  左右手  男六腑
女三关  此二穴  俱属凉  男女逆  左右详  脱肛者
肺虚恙  补脾土  二马良  补肾水  推大肠  来回推
久去恙  或疹痘  肿脖项  仍照上  午后恙  诸疮肿
照此详  虚喘嗽  二马良  兼清肺  兼脾良  小便闭
清膀胱  补肾水  清小肠  食指侧  推大肠  尤来回
轻重当  倘生疮  辨阴阳  阴者补  阳清当  紫陷阴
红高阳  虚歉者  先补强  诸疮症  兼清良  疮初起
揉患上  左右揉  立消亡  胸膈闷  八卦详  男女逆
运八卦  离宫轻  痰壅喘  横纹上  左右揉  久去恙
治歉证  并痨症  歉弱者  气血伤  辨此症  在衣裳
人着褡  伊着棉  亦咳嗽  名七伤  补要多  清少良
人穿褡  他穿单  名五痨  肾水伤  分何脏  清补良
在学者  细心详  眼翻者  上下僵  揉二马  捣天心
翻上者  捣下良  翻下者  捣上强  左捣右  右捣左
阳池穴  头痛良  风头痛  蜂入洞  左右旋  立无恙
天河水  口生疮  遍身热  多推良  中气风  男女逆
右六腑  男用良  左三关  女用强  独穴疗  数三万
多穴推  约三万  无不良  遍身潮  分阴阳  拿列缺
汗出良  五经穴  肚胀良  水入土  不化谷  土入水
肝木旺  外劳宫  左右揉  久揉良  嘴唇裂  脾火伤
脾胃恙  清补脾  俱去恙  向内补  向外清  来回推
清补双  天门口  顺气血  五指节  惊吓伤  不计次
揉必良  时摄良  一百日  即无恙  上有火  下有寒
外劳宫  下寒良  六腑穴  去火良  左三关  去寒恙
右六腑  亦去恙  虚补母  实泻子  曰五行  生克当
生我母  我生子  穴不误  治无恙  古推书  身首足
执治婴  无老方  皆气血  何两样  数多寡  轻重当
吾载穴  不相商  少老女  无不当  遵古推  男女分
俱左手  男女同  予尝试  并去恙  凡学者  意会方
加减推  身歉壮  病新久  细思想  推应症  无苦恙
《推拿三字经浅释》
徐谦光  名宗礼,字谦光,号秩堂公。
奉萱堂  侍奉母亲治病。
药无缘  母亲服药即吐,无法治疗。
推拿恙  用推拿治疗母病,不药而愈。
自推手  从此开始用推拿为人治病。
辨诸恙  辨明证候,确定推拿治法。
定真穴  找出治病的有效穴位。
画图彰  画图明示各穴的部位,以备后人学习。
上疗亲  对上治疗双亲或长辈之疾。
下救郎  对下解救百姓孺婴之患。
推求速  推拿应速度快,以每分钟200次左右为宜,速度快可加强气血进行,消除病邪,推大人从应快且重,推小儿应快而轻。
惟重良  推拿注重良方,辨证取穴、手法轻重适当,即可见效。
独穴治  独穴是指只取一个穴位治病,久推,以取效为度。
大三万  16岁以上为大人,推按3万次,约相当150分钟,成人皮坚、感觉较钝,推拿次数宜多,时间宜长,临床不必拘泥定数。
小三千  5岁至15岁为小,小儿形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推拿次数宜少。
婴三百  4岁以下为婴,婴儿气血脆弱、皮肤较嫩,感觉灵敏,推拿次数更要减少。
加减良  推拿次数,应根据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病情轻重,灵活运用。
分岁数  区分病人年龄大小。
轻重当  看明病的轻重,选用适当手法进行治疗。
从吾学  自从我学习、动用推拿治病以来。
立验方  不断总结经验,创立用独穴治病的有效良方。
宜熟读  对已有的良法,应熟读牢记。
勿心慌  临床施治认真仔细,切勿粗心大意。
治急病  治疗急厥霍乱等一些急性病,
一穴良  以独穴为佳。
大数万  用独穴为大人治病,推拿的时间要长,大约需要推拿数万次。
立愈恙  只要取穴正确,用足够的推拿时间,病可立愈。
幼婴者  指4岁以下的小儿。
加减量  按照年龄、病情、决定推拿次数的多少。
治缓症  治疗兼症、痨伤或外感内伤等一些慢性病,
各穴量  辨病取穴,推数要足。
虚冷补  虚冷者为气亏当用补法,热嗽者为痨;血亏当用清补法。
热清当  热病当用清法治疗。
大察脉  大人应诊脉,察色,脉主何症,色主何脏,
理宜详  按医理运用四诊八纲,详细辨证。
浮沉者  浮主表症,轻手可得,沉主里症,推筋着骨。
表里恙  辨明是表症还是里症。
迟数者  三至为迟,迟为冷;六至为数,数为热,以辨别寒热。
冷热伤  病有寒热之分,
辨内外  辨明是由内因引起,还是外因引起的,外因为六淫疠气,内因为七情劳倦,也有内因外因两伤者。
推无恙  只要分清表里寒热,辨明何病,推之立愈。
虚与实  指虚脉与实脉,
仔细详  诊脉应仔细辨别。
字廿七  27种脉象,
脉诀讲  脉诀讲的27种脉象中,有脉与证不相符者,应仔细辨别思考。
明四字  明辨浮、沉、迟、数4种基本脉象,
治诸恙  诸病不外此4种基本脉象。
小婴儿  小儿寸口短小,只用一指诊脉,辨明迟数,迟主寒,数主热。
看印堂  小儿以望诊为主,诊脉不如察看印堂色泽,印堂在两眼中间,睛明之上。
五色纹  指印堂部位出现的青、红、黄、白、黑5种色纹。
细心详  印堂穴用水洗净后,细心详细地观察五色变化,按色诊病。
色红者  红色属心,色红者,为肺同受热,色紫为热甚。
心肺恙  凡印堂有红筋红色,皆心肺之疾,
俱热症  皆属热症。
清则良  根据热则清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热病宜用清法。
清何处  看清印堂五色纹,辨明病在何处,决定当用哪个穴位。
心肺当  印堂红色,应清心穴、肺穴,心经有热,不能直接清心穴,可用天河水穴代替。
退六腑  若色紫则为热甚,必须大清,用退大热的六腑穴。
即去恙  推拿到热退为止。
色青者  青色属肝,印堂色青者,
肝风张  为肝风内动。
清补宜  必须辨明病的虚实,实则清之、虚则补之。
自无恙  清补得宜,自能愈病。
平肝木  肝为将军之官,可平不可补,虚则补其母,补肾即补肝。
补肾脏  五行之中水生木,肾为肝之母,肝虚可补肾水以养肝木。
色黑者  黑色属肾,印堂色黑。
风肾寒  为风寒入肾,其色黑,病寒证。
揉二马  独穴治,久揉二马,大补肾中水火而祛寒,功同八味丸;
清补良  若上热下寒,必须清上暖下;
列缺穴  惊风必须拿列缺急救,肾寒拿之出汗,风邪即散,
亦相当  列缺穴能解寒火,止惊搐,用之相宜。
色白者  白色属肺,肺为肾之母,印堂色白,
肺有疾  为肺有痰。
揉二马  此穴属肾经,肾为肺之子,肾虚水泛为痰,先揉二马取热;
合阴阳  自阴阳穴向中间合推,为合阴阳。
天河水  天河水能清上焦之热,重推痰即散,
立愈恙  痰涎壅盛先揉二马,再合阴阳,重推天河水,推之恰当,痰化可愈。
色黄者  黄色属脾,印堂色黄者,
脾胃伤  为脾胃之症,小儿多脾胃病,饮食不节,恣食生冷必伤脾胃。
若泻肚  小儿腹泻,多因脏腑娇嫩、脾胃薄弱、喂养不当损伤脾胃引起,久泻脾虚,肠胃积滞,功能失调,
推大肠  大肠穴在食指外侧上节,
一穴愈  推大肠一穴即愈,屡验有效。
来往忙  来回推之为清补大肠,凡清之气下降,补之气上升,清补则和血顺气,利小便而止大便,故泻肚痢疾,来回多推大肠一穴,有良效。
言五色  指青红黄白黑五色,根据五色配五脏,辨病取穴。
兼脾良  脾主运化,小儿饮食不节,无不伤脾,故腹泻加推脾穴
曲大指  大指属脾经,若补必须曲指推,
补脾方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凡脾胃病多用。
内推补  曲大指向内推为补。
外泻详  直推向外推为泻,来回推为清补。
大便闭  便秘多因脾热脾燥所致。
外泻良  拇指伸直向外推为泻脾,火旺者泻之;
泻大肠  大肠与肺相表里,便秘肠结乃因肺燥,肺燥大肠亦燥,必须用泻法推大肠,
立去恙  脾肺为母子关系,若燥,泻之立愈;
兼补肾  肾为先天,脾为后天,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关系密切,治疗便秘时须兼补肾。
愈无恙  按以上配穴推拿,可彻底治愈。
若腹痛  腹痛之因,非寒即热。
窝风良  一窝风穴能治下寒腹痛,
数在万  感寒腹痛揉一窝风,轻症一万次,重症数万次,
立无恙  力到数足,痛止立愈。
流清涕  鼻流清涕者,
风寒伤  因外感风寒所致。
蜂入洞  用食、中二指入鼻孔,左右旋转,名黄蜂入洞,
鼻孔强  鼻孔为肺窍,左右旋转揉之,可以发汗祛风寒。
若洗皂  用食、中二指分开,在鼻翼两旁推揉。
鼻两旁  洗皂穴位于鼻两旁。
向下推  曲食、中二指向下推之。
和五脏  可调和五脏之气,小儿用此穴。
女不用  女子不用洗皂穴,
八卦良  用运八卦也能调和五脏之气。
若泻痢  泻肚、痢疾二症,
推大肠  用推大肠一穴治之,其验如神,
食指侧  食指外侧为大肠的真穴,
上节上  食指外侧第3节,穴位如豆粒大小,
来回推  用力均匀往返推之,根据病情轻重,定推拿次数。
数万良  病重者推的时间长,可达数万次。
牙痛者  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骨为髓之府牙痛分虚实,此指虚火牙痛。
骨髓伤  入病伤阴,肾精耗损,阴虚火旺,致虚火牙痛。
揉二马  二马穴能补肾益精,滋阴降火,
补肾水  补肾水能滋阴潜阳,治虚火上炎。
推二穴  若推二马、肾水二穴不效,牙痛反加重者,为实火牙痛,应重推六腑以愈为止。
数万良  少则不验,必须多推。
治伤寒  治疗伤寒,
拿列缺  重拿双手列缺穴,令毛孔全开,
出大汗  用力久拿,自头至足必须出大汗,
立无恙  寒邪随汗而出,表解病愈。
受惊吓  小儿受惊,先掐五指节,每节掐7下,
拿此良  然后,再拿列缺穴即愈。
不醒事  昏迷不省人事,目闭口紧阴脉不绝者。
亦此方  拿列缺必醒。
或感冒  伤风等一切外感症,
急慢恙  急惊风、慢惊风等症,
非此穴  非拿列缺不能爽快治好,故称仙手,即指此穴。
不能良  一切邪入心包、闭窍昏迷、动风发搐诸症,非此穴不能愈。
凡出汗  推拿出汗或自汗盗汗时,
忌风扬  应避风,令汗自干为要。
霍乱病  霍乱病有三,阴泻、阳吐、阴阳者上吐下泻,必须分明。
暑秋伤  发病多在暑后秋前,因中暑气,又中寒气所致。
若上吐  上吐者为阳霍乱,因受暑过重,胃气上逆所致。
清胃良  止吐用清胃法。
大指根  从腕横纹至大指根横纹,大鱼际肌的外侧缘属胃经。
震艮连  震、艮是八卦穴中的两个方位,在大鱼际肌的内侧
黄白皮  大鱼际肌外侧缘白皮与掌背黄皮交界处,上起大指根横纹,下齐艮卦部位,为胃穴所在,自艮向外推为清胃。
真穴详  以上黄白皮部位,为胃的真穴所在。
凡吐者  凡呕吐者。
俱此方  皆因胃气下降,反而上逆所致,清胃可使胃气下降,所以都用清胃。
向外推  自鱼际外缘黄白皮交界处,从艮卦处掌边高骨起,向外推至大指掌根横纹为清法,反之则为补法,清之则气下降,补之则气上升,因胃气下行为顺,故只用清法,不用补法。
立愈恙  胃气下降而不上逆,呕吐可愈。
倘泻肚  下泻者为阴霍乱,因暑轻寒重所致。
仍大肠  仍来回推清大肠,利小便止大便,泻立愈。
吐并泻  上吐下泻为阴阳霍乱(古人把上吐下泻并作的急性病统称霍乱,它包括烈性传染病的霍乱和一般夏秋间常见的急性胃肠炎)。
板门良  治此病板门穴为好,板门穴属脾胃,脾虚作泻,胃虚作吐,板门能通达上下之气。
揉数万  重揉多推,立愈(徐谦光治上吐下泻霍乱多人,取板门独穴治之,推数在3万左右,病去如矢)。
进饮食  板门之穴属脾胃经,又能运达上下之气,故能进饮食。
亦称良  板门穴治上吐下泻及心口痛(即胃痛)皆有良效。
瘟疫者  瘟疫是指两脉细数,传染于人,虽出汗而热不解的一种病。
肿脖项  瘟疫结于项,出现耳垂下温肿疼痛,俗称“痄腮”、“蛤蟆瘟”,即现代的“流行性腮腺炎”。
上午重  上午病重属阳证。
六腑当  重推六腑,以愈为止,此穴大凉去火(徐谦光在同治十二年,救治肿脖E多人,喉无线孔,命在须臾,单推此穴,推数约3万次,无不立愈。)
下午重  下午病重,属阴证 ,
二马良  重揉二马,以愈为止,此穴大热去寒;
兼六腑  兼推六腑,以清热解毒。
立消亡  分清阳证、阴证,如法推之,病可治愈。
分男女  遵古之言,当分男女,
左右手  男用左手,女用右手。
男六腑  男用左手六腑穴向下推,称退下六腑;
女三关  女用右手三关穴向下推,为凉,
此二穴  男左六腑、女右三关二穴,推法一下一上正相反,
俱属凉  俱属凉穴,故去病相同。
男女逆  男女不同,所以左右手的取穴相反,
左右详  男用左手六腑穴向下推,女用右手三关穴向上推,必须详记清楚 。
脱肛者  肛门脱出是因脾肺气虚,元气不足,阴寒凝滞所致。
肺虚恙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虚即气虚,气虚下陷而致肛门脱出。
补脾土  五行之中土生金,故脾为肺之母,脾虚不能生肺金,推补脾使脾气旺则肺气足;
二马良  二马穴大补元气,专治阴寒而补肾水,故下寒能解;
补肾水  补肾水能生肝木而不克脾土,脾土健则肺金生;
推大肠  大肠谓为肺之腑,肺虚大肠不能升提而滑脱,推大肠治本腑之病。
来回推  来回推大肠穴,有固大肠、利小便、和血顺气之功。
久去恙  脱肛病程较长,推拿时间应长,病才能治愈。
或疹痘  疹指麻疹,痘指天花。
肿脖项  疹痘之毒结于项间。
仍照上  仍按照瘟疫结于项的治法推之,男推左六腑,女推右三关,当分阴阳虚实。
午后恙  根据子时,午时前后的病情变化,辨别阴证或阳证。
诸疮肿  一切疮疡肿毒之证,都有阴阳之分,治法不同,阳证用清法,阴证用补法。
照此详  必须按照昼夜子午时的病情变化,辨明阴证阳证,依法推之。
虚喘嗽  此为肾虚咳嗽,肺脾亦虚,出现气短喘促,咳声无力,痰白清稀,自汗怕冷。
二马良  肾虚下元必寒,重用二马补肾阳,壮命火,功同八味地黄丸;
兼清肺  肺虚则气逆喘咳,清肺可降气平喘;
兼脾良  脾虚则痰湿内生,补脾就是补肺,为培土生金之法。因此在揉二马的同时,兼用补脾。
小便闭  小便窿闭,排尿困难,是因肾阳虚衰,膀胱气化无力所致的。
清膀胱  清膀胱可开郁化气利尿;
补肾水  补肾可滋阴温阳,通窍利尿,
清小肠  小肠主化物而分清别浊,大小便异常与小肠有关,清小肠可利小便,加强排尿功能。
食指侧  食指外侧为大肠穴,大肠主传送糟粕,是排出粪便的通路。
推大肠  推大肠,用清补法,
尤来回  饮食物经过胃的腐熟,传入小肠,通过泌别清浊的进一步消化吸收,渣滓传入大肠,水液渗入膀胱,来回推,能分别清浊;
轻重当  推拿手法应轻重适当,用力匀称。
倘生疮  若身上生疮,
辨阴阳  必须辨明是阴证阳证,
阴者补  若下午至夜间疼痛重者为阴证,用补法治之。
阳清当  若拂晓至上午疼痛重者为阳证,当用清法治之。
紫陷阴  凡疮色白而平塌或紫而陷者,为阴证。
红高阳  疮色红而高肿烦痛者,为阳证。
虚歉者  虚歉冷寒者,阴毒盛不能外越,
先补强  以先补为佳,使邪外出,不留于内。
诸疮症  疮类属纯阴或半阴证者,
兼清良  均应先补,补后兼用清法,使阴邪消除。
疮初起  疮的初起不分阴阳,都是气血淤滞。
揉患上  重揉疮顶之上,不怕碗大之疮,
左右揉  向左旋揉100次,再向右旋揉100次,平均揉之,揉到皮肤无疮肿之形,不必拘泥定数,
立消亡  疮顶硬肿立刻消失(若疮已成脓或脓血盛者,不可揉推)。
胸膈闷  肝在膈下,肺在膈上,胸肺相连,五脏之气不调,出现胸膈满闷,
八卦详  运八卦能调和五脏之气。
男女逆  凡运八卦,男女逆运之。
运八卦  男自左手干卦起,按顺时针方向运至兑卦止为一运;女右手卦位相反,自干兑止,按逆时针方向推运,称为逆运。
离宫轻  离宫属火,推时宜轻按,心火不可动,
痰壅喘  痰涎壅滞,气血不和则病喘,
横纹上  重揉四横纹,和血顺气可止喘;
左右揉  左右揉数相等,因气血不可偏,古书分左右四六之数揉之。
久去恙  凡虚症日久,不能很快治愈,须多推久推,才可奏效。
治歉证  气亏为歉,血亏为痨,虽不嗽也为痨症。
并痨症  痨伤指五脏劳损所致的五劳病,与歉症并见。
歉弱者  歉症多为气亏血弱力不足,
气血伤  气亏作冷,血亏作热。
辨此症  辨气血之症,要看脉准不准,并望其形体,
在衣裳  看病人穿衣多少,即可辨之
人着褡  人皆穿着夹衣。
伊着棉  病人穿着衣仍觉寒冷,为气亏阳虚,阳是外寒,所以怕冷。
亦咳嗽  伴咳嗽不止,伤于痨症,又名歉痨,是气血双亏引起。
名七伤  这种病是七情所伤,不可不辨。
补要多  歉症多有内伤,是因七情劳倦、饮食饥饱、房事不节所伤,必须多补。
清少良  以补多清少为佳。
人穿褡  健康人穿夹衣时,
他穿单  病人穿单衣还觉得烦热。
名五痨  咳嗽无时,名为五痨,是血亏不能制气,
肾水伤  水亏不能制火,故热而冷,此是肾阴亏虚所致的阴虚火旺证
分何脏  痨有五种:心痨、肝痨、脾痨、肾痨,必须辨明病在何脏,为哪种痨证。
清补良  多清少补,切合病情。
在学者  必须认真学习。
细心详  细心诊察病情,辨证取穴,认真施治,无不生效。
眼翻者  肝开窍于目,肝风内动出现两眼窜视,斜视或直视,常见于急慢惊风等症。
上下僵  目睛向上下左右斜视或直视转动不活,
揉二马  揉二马穴,大补肾中水火,有滋阴潜阳之功;
捣天心  捣小天心穴,此穴在手掌坎宫穴下。
翻上者  两眼上视,眼球上翻,
捣下良  向下捣小天心;
翻下者  两眼下视,眼球翻下,
捣上强  向上捣小天心;
左捣右  眼球右翻,向右捣之;
右捣左  眼球向右翻,向左捣之;若对眼,向两旁捣之。
阳池穴  阳池穴属阳,在手背面手腕下约1寸(小儿约2寸)的前臂凹陷中,
头痛良  头痛者,取阳池穴左右揉之,以愈为止。
风头痛  因外感风寒引起两太阳穴痛者,
蜂入洞  食、中指入鼻孔,
左右旋  左右旋转不必拘数。
立无恙  可祛风寒,立刻去病。
天河水  天河水穴通心、膻中,舌为心之苗,若心火旺盛,此穴能清心火。
口生疮  心脾为母子关系,口生疮多因心脾蕴热,推天河水可清热泻火。
遍身热  脾生肉,心生火,手心热脾火旺,应清补脾、清天河水主之。
多推良  凡有效之穴,多推为好。
中气风  皆因内伤而外感风邪,气虚痰生。
男女逆  逆推,男推右手,女推左手。
右六腑  右手六腑穴属热,去风开郁化痰;
男用良  男推此穴,立刻见效,愈后不复发。
左三关  左手三关穴属热,去风开郁化痰,但必须逆用。
女用强  女用左三关有效,治此病男女逆用,方有良效。
独穴疗  凡言独穴,不可用二穴,用则有害,互相牵制。
数三万  用独穴必须推的时间长,少则不验,但不必拘泥3万数。
多穴推  若病情复杂,必须采用多穴,分清主穴配穴,恰当配伍。
约三万  治缓症推拿时间要长,并非一次而愈。
遵此法  诸病遵此推法。
无不良  诸症无不见效,不可妄自更改穴位。
遍身潮  遍身潮热而皮肤不滑润,是汗脉未动,
分阴阳  以两大拇指,从掌根向两旁分推,为分阴阳,能分寒热,平气血。
拿列缺  列缺穴在掌根腕踝两侧的凹陷处,用拇、食二指相对用力拿之。
汗出良  汗出即愈。
五经穴  即五指根纹来回推之,开脏腑寒火,
肚胀良  治腹胀便结效佳。
水入土  运水入土自小指根向坎宫推之,土者指脾胃,水者指肾水。
不化谷  五谷不化推运水入土,补脾土虚弱。
土入水  运土入水自大指根向坎宫推之。
肝木旺  脾胃的纳运之功与肝气疏泄有关,若肝木旺,必克脾胃,运土入水可疏肝健脾止泻,
外劳宫  外劳宫穴属热,能去风寒冷气。
左右揉  曲小指左右旋转揉之,无偏为要。
久揉良  重揉不计次数,以愈为止。、
嘴唇裂  口唇属脾,唇裂、唇肿、唇痛,口外生疮,
脾火伤  因脾火太盛而致;
眼胞肿  上眼皮属脾,下眼皮属胃,眼胞肿,
脾胃恙  皆因脾胃火盛 ,胞肿虽属脾胃之火,但有寒热虚实之分,外因与风湿有关,内因与肝肾有关。
清补脾  以上病症非寒即热,非实即虚。应先辨明寒热虚实,再确定清补之法,
俱去恙  辨证施治,均可治愈。
向内补  向内推为补脾,治虚证;
向外清  向外推为清脾,治实证;
来回推  来回推则和血顺气,虚实皆治。
清补双  来回推为清补脾,为平补平泻之法,治虚实夹杂或虚证,实证皆可,故称双治。
天门口  指天门入虎口穴,大指内侧向下推之,
顺气血  可顺气和血。
五指节  此穴属肝经,可调和气血,舒筋活络,诸穴推毕,必节节掐之,以提高疗效
惊吓伤  小儿惊吓,伤于肝胆,肝旺克脾出现吐泻。
不计次  推拿五指节穴,不必计算次数和操作顺序。
揉必良  治惊吓、痞积、或在左,或在右。
时摄良  每日按时推拿,则气消滞化
一百日  坚持推100天,
即无恙  就能治好病。
上有火  上有火者,下焦必寒。
下有寒  下有寒者,上焦有火。
外劳宫  外劳宫在手背中心,与手心相对。此穴大热,能去寒风冷气。
下寒良  外劳宫为暖穴,善治下寒。
六腑穴  左手六腑,穴性大凉,可解大热,去寒火。
去火良  上火下寒,必须兼推此穴。
左三关  左手三关,穴性大热,培补元气,治表虚自汗、盗汗。
去寒恙  推上三关为补,解上焦之寒。
右六腑  右手六腑,穴性大热,善治寒火,女用相宜,
亦去恙  亦去上焦之寒。
虚补母  虚则补其母,如肾为肝之母,肝虚不直接补肝,可补肾,即滋水涵木。
实泻子  实则泻其子,如心为肝之子,肝实不直接泻肝,可泻心火。
曰五行  按照五行学说,用五行配五脏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及其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辨证施治。、
生克当  五行的相生相克是按一定规律进行的。正常情况下,五行相生是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五行相克是肾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且金克肝木,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五脏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生我母  生我者为母,例如水生木,肾为肝之母,肾水充足,能涵养肝木,使肝柔不燥,功能正常。
我生子  我生者为子。例如肝为肾之子,若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必肝阳上亢,此为母病及子(在五行之中,每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的两方面关系,所以五行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
穴不误  掌握住五行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的规律,治病取穴,自会不误。
治无恙  只要辨证准确,取穴精当,病可治愈。
古推书  在前人的推拿书上所定的穴位。
身首足  大多分布在头、躯干和四肢,适合男用,女子不便用,
执治婴  而且书中大多是记载治疗婴儿的推拿法。
无老方  却无治老人之方。
皆气血  人身皆为气血。
何两样  不应该有男女老幼之分。
数多寡  根据病人的年龄,决定推数的多少,
轻重当  手法轻重得当
吾载穴  我记载的穴位。
不相商  与前人不同,主张独穴疗病,推数要多,经验多次,确有良效。
少老女  不论老少男女,
无不当  均可用推拿治病。
遵古推  若遵照古书推法。
男女分  男女分推左右手。
俱左手  我主张都推拿左手。
男女同  男女推拿方法一致,作用相同。
予尝试  我曾经试验过。
并去恙  男女俱推左手,一样能治愈疾病。
凡学者  凡是立志学习推拿的人,
意会方  应当潜心研究,领会书中要旨,则变化无穷。
加减推  治病取穴,当加则加,当减则减,以明辨寒热虚实,最为重要。
身歉壮  根据体质强弱、气血盛衰,病之轻重,决定推数多少,不能千篇一律;
病新久  病有新久,轻重之分,看准为要;
细思想  要仔细考虑,认真辨证;
推应症  推拿取穴与症相符,方可得效。
无苦恙  推拿无痛苦,去病保安康。
   
弘扬中医文化精髓 倡导今人天天足浴
健康故事:好腿脚 蹲出来
',1)">
谈熬夜问题肌自然疗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