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英文名字:重庆市会展业发展规划 (意见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2:00:28
重庆市会展业发展规划 (意见稿)
www.SyFair.Com  2010-12-14 17:03:49 出处:沈阳展览业协会 


        为推进重庆市会展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依据《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3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贸流通发展的决定》(渝府发[2008]98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渝府发[2008]126)》和《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重庆市商贸流通产业 "十一五"规划》等文件的有关精神,结合重庆实际情况,特制订《重庆市会展产业发展规划》。

       《重庆市会展产业发展规划》是指导本市会展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会展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预期目标、发展重点与措施障保,对实现 "314"总体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规划编制地域范围:包含重庆行政辖区40个区县。

         一、产业现状与发展机遇

        (一)产业现状

        直辖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重庆会展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宣传提升重庆形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己建成了重庆市国际会展中心,重庆市展览中心、重庆市农业展览馆、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重庆市三峡博物馆等5个专业性会展场馆,总展出面积约12万平方米,千人规模专业会议中心1个,可举办国际中型会议的五星级酒店4个,可以承办部分体育赛事活动的标准体育场馆39个。先后承办了"AAPP"会议、"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全国药交会"等国际国内大型知名会展活动。自主培育了 "重庆投资贸易洽谈会"、"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重庆高交会"、中国 (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等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会展。2008年共有专业展览公司和展览服务公司共l70家,从业人员6000余人,举办各种会议、展览及节庆活动218个,展出总面积108万平方米,直接收入6.9亿元,参展企业近3万家,市外客商近100万人次,拉动消费55亿元以上。
        重庆会展产业起步较晚,会展设施建设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承办知名国际国内会展不多,自主会展品牌较少,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昆明、西安等会展城市,与重庆直辖市地位极不相称。

        (二) 发展机遇

        全球产业转移加快,为会展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进入2l世纪以来,全球产业向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转移,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会展产业迅猛发展。重庆作为内陆经济高地和西部扩大开放的桥头堡,担负着承东转西承接世界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重任,会展业以其极强的产业联动性,成为集聚全球先进要素、借助外力实现突变和开放跨越的先导性产业,迎来了做大做强的发展机遇。全国会展的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升级,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为重庆会展业带来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转折性机遇。胡锦涛总书记 "314"总体战略部署,提出了"把重庆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率先在西部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定位。《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重庆打造成为 "长江上游地区的'会展之都'、'购物之郡'和'美食之都",形成"区域商贸会展中心",必将推动重庆会展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基本原则

        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坚持会展经济以主城区为核心,区县协调发展,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会展场馆,突出产业特色,策划和举办各类展会活动,全面推动我市会展产业快速发展。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强政府对会展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和协调服务,发挥公共财政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调动会展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整合和优化会展资源,集中力量,整合培育品牌会展。建立一流的政务坏境,创新部门服务模式,建立高效工作机制,加快推动会展经济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 "3.14"总体战略部署和《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以 "一保一建三打造"为目标,夯实基础工作,突出工作重点,创优发展环境,尽快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的"会展之都"、区域性的会展中心。

        (三)发展目标

        到2012年形成建成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的框架,展场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展出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培养品牌展会10个,专业会展企业50家,其中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大型会展企业5家,会展业直接收入25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收入200亿元以上。
        到2020年,全面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的 "会展之都",成为亚洲知名的区域性会展中心,展场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展出面积600万平方米以上,品牌展会15个,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大型会展企业5家,会展业直接收入100亿元,拉动相关产业增加收益800亿元。

三、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

        (一)总体产业布局

        根据 《2007—2020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结合全市会展产业的发展趋势及主要专业会展场馆的分布特征,坚持 "重点布局、率先发展、多点培育",构建以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重庆展览中心、重庆市农业展览中心和正在规划的西部国际会展中心、滨江路、步行街、专业市场、体育场馆、酒店等共同支撑,覆盖主城九区的重庆会展经济核心圈,培育万州、涪陵、黔江、大足、璧山、荣昌、南川、潼南、武隆、垫江、巫山、奉节、丰都等多点支撑的会展经济凝聚点,依托区县特有的产业类型、市场特征、文化习俗,社会坏境,打造 "产业类、文化类、商贸类"等特色发展产业功能区,形成 "一圈多点、特色发展"的会展产业总体空间布局。

        (二)会展经济核心圈重点布局

        南岸区,依托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重点培育和引进房地产、金融、通信、通讯等 "产业类"大中型会展项目和中型商品会展、科技型会展、国内知名会议。同时,发挥南滨路餐饮美食街、洋人街、南坪步行街、江南体育馆的功能,组织餐饮、娱乐等节庆活动和中小型体育赛事活动。
       九龙坡区,依托陈家坪重庆技术展览中心、重庆市农业展览中心两个专业场馆,做精做强科技、消费、农业科技、林业、水利等中小型会展项目和小型商品会展活动,成为大型会展的孵化器。结合黄角坪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袁家岗奥体中心、华岩风景区等,培育集会展、文化创意、节庆、体育赛事、商业促销等于一体的"商贸类、文化类"区域特色会展。
        渝北区,依托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保税港建设等集聚优势,重点培育和引进国际国内大型商品类会展、机械类会展、国际性的大型会议等活动。
        渝中区,依托万豪酒店、喜来登饭店等星级酒店、解放碑大型商业设施、都市广场、市规划展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人民大礼堂、洪崖洞巳渝剧场、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等,重点培育和引进国际国内大中型会议、节庆及商业精品特装展等活动。
        江北区,依托西部地区最大的观音桥商圈和北滨路、江北嘴 CBD及重庆大剧院、重庆科技馆、洋河体育馆社会文化设施等,重点培育和引进文化演出和商业精品类会展活动。
        沙坪坝区,依托高校聚集地相西永微电园、西部物流园区。重庆大学城中心,举办科研教育、服务业、IT、物流等会展活动,重点培育 "教育科研文化类"会展活动。
        大渡口区,依托区体育馆、规划中的奥体体育场、工业遗产博物馆以及新兴商业广场等,结合体育赛事、全民健身、工业旅游,重点引进和培育 "体育赛事类"会展活动。
        巴南区,依托销恩国际家具名都、南泉凤景区等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和引进家具类会展活动和精品会议。
        北晤区,依托市级教育科研墓地和国家级凤景名胜区,重点培育和引进 "文化类"会展活动和会展旅游业。

         (三)其他区县重点布局

        区县结合产业特点、文化特点、区位特点,打造特色会展品牌。渝东北地区,发挥三峡工程的政治优势和三峡旅游的品牌优势,重点培育"三峡系列"会展旅游节庆活动;渝西南地区,发挥民族文化特色,重点培育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渝西地区,依托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类会展活动。
        万州、涪陵、黔江、璧山、大足、荣昌、懂南、永川、武隆、垫江、巫山等区县,重点做强做大万州的中国三峡中药材博览会、涪陵的榨菜文化节、黔江的武夷山区民族文化节、壁山的鞋博会、大足的中国龙水五金博览会、荣昌的中国畜牧科技论坛昏畜牧科技新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重庆?潼南中国西部绿色菜都蔬菜采购会、永川的国际茶文化艺术节、武隆的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垫江的牡丹节、巫山国际红叶节等展会活动,丰富会展内涵,提升会展品牌。
        江津、铜梁、合川、长寿、丰都、忠县、开县、云阳、奉节、梁平、秀山、酉阳、石柱等区县,依托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凤情,重点培育江津的中国重庆中山一四面山七夕东方情人节、铜梁冬季农产品洽谈会、合川桃花观赏节、长寿沙田袖节聋果品展销会、丰都鬼城庙会、忠县柑桶节、开县锦橙文化节、云阳三峡移民文化节、奉节脐橙文化节、奉节白帝城一天坑地缝文化旅游节、梁平双桂文化旅游节、秀山花灯文化节、酉阳民歌节、石柱辣椒文化节等特色会展、节庆活动。
        巫溪、城口、南川、万盛、彭水、秦江、双桥等区县,依托自身的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等,策划组织和重点培育会展活动。

        四、重点工作与主要任务

       (一)实施会展场馆建设工程

         建设重庆国际会展中心扩建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的展场及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工程,力争2012午前新增面积5.5万平方米展场投人使用,使重庆会展中心展场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快速推进西部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规划、招商,建设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会展场馆,新增30万平方米的平层展场,打造集会展、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于一体的会展产业集群。结合区县的特点,规划布局区县会展设施建设,指导大足县规划建设展场面积8万平方米的五金会展场馆,力争2009年完成一期工程——展场3万平方米的会展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支持万州、荣昌等有条件的区县加快规划建设会展场馆,其他区县建设有会展功能的商业广场,为加快重庆会展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会展企业培育工程

        大力培育专业展览公司。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经济实体;投资商组建会展企业。支持优势展览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参股等形式,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的会展企业,提高会展产业的集约度,壮大重庆会展产业支柱力量。
        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展览公司。依托优势资源和优质会展企业、会展项目,采用嫁接、合作等方式,吸引国际知名展览企业到重庆开设分支机构相合资企业。
        积极培育展览服务公司。大力发展展览设计、装饰装修、信息咨询、广告宣传、展品运输、宾馆酒店、会展旅游、人才培训等会展服务业,完善产业链,形成行业配套、协作紧密、运行高效的会展服务体系。

        (三)实施品牌会展培育工程

        提升一批传统的品牌会展。不断创新重庆投资贸易洽谈会、三峡国际旅游节、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国际工业转包展、中国 (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譬畜牧科技新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大足龙水五金博览会、立嘉国际机械展、中国西部家具建材博览会、武隆县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三峡库区中药材产品展销会、重庆啤酒节等地方品牌会展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内涵,提升人气,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引进一批国际国内品牌会展。在宣传推介、市场准入、政策扶持等方面提供优惠,依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采取收购、补贴等方式,力争每年引进举办国际国内品牌会展和体育赛事活动1—3个。
        整合一批传统品牌会展。整合重庆市迎春展销会和中国 (重庆)西部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国际汽车工业展及汽摩配件展等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会展活动,做大做强,培育拳头品牌会展。
        策划二批特色会展。发挥重庆的制造业、化工业、旅游业、现代农业、生活服务业等产业优势和巳渝文化特色、开朗豪迈时尚的人文特色,邀请专业的咨询策划中介机构和专家人士,策划一批突出产业特色、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人文特色展、会、节、庆活动项目。

        (四)实施信息化提升工程

        加大重庆会展产业信息化改造投入,建立重庆会展网站。与国内会展权威部门、相关媒体、兄弟城市会展网和市内会展企业的链接,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在重庆会展网站发布会展活动举办信息、招商招展信息,建立网络招商招展平台;发布重庆会展行业动态情况,通过网络推介重庆会展;开展网上会展活动,提升我市会展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五)实施人才队伍培养工程

        加强会展人才培训。引导、支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院校开设会展专业,支持高等教育莉职业教育院校与劳动就业保障部门、会展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健全学历教育、在职培训、职业技能考证培训体系。培养多层次会展专业人才。
        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定会展企业分等定级管理办法,将会展策划师、设计师等专业人才作为会展企业分等定级的重要依据。制定会展人才资格认证管理阿办法,逐步形成会展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管理、评估认证机制和专业人员聘用体系。
         聘请 "会展大使"。在全国会展界内,聘请一批资源丰富、具有一定市场开拓能力和影响能力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为重庆的 "会展大使",制定激励政策,引导 "会展大使"积极对外推介重庆,利用个人资源为重庆引进展会活动。

        五、保障措施与扶持政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 "重庆市会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级会展活动监管和服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委,具体负责全市会展产业的规划、指导、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统筹协调、集中管理全市会展活动举办和外出组团参展服务工作。建立会展服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次会展工作会议,对全市会展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管理和协调。建立会展监管和服务部门及区县政府的考核奖励机制,将会展工作纳入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县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

        (二)完善扶持政策法规

        制定《重庆市会展活动管理办法》,明确会展产业的管理部门、管理办法、市场主体和市场准入机制,以及市场主体的资质条件和各方面的权利、义务等,明确会展行业的发展规范。制定《重庆市政府加快会展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土地使用、税收和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改变资金分散管理使用的方式,建立重庆市会展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会展墓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会展项目策划、会展项目培育、大型会展项目奖励、国际国内知名会展活动的申办、外出参展补贴、会展人才培训平台建设、会展人才培训等。

        (三)加强舆论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在公众媒体开辟 "会展专栏"等,加大公众媒体对重庆会展资源、政策坏境、配套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宣传;注重重庆整体形象的宣传和推介,全方位的把重庆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努力提升重庆会展产业知名度相影响力。办好《重庆会展简报》和《重庆会展》内刊,发布重庆会展动态信息,促进信息沟通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