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无止境电影第二部:兽医病理学(疾病概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40:05

第一节疾病的概念

疾病是指动物机体在一定条件下,与来自内外环境中的致病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损伤和抗损伤的斗争过程。在此过程中,动物机体表现出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使机体内外环境及体内各系统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发生紊乱,机体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与体征。同时动物生产能力下降,经济价值降低。
疾病概念可通过动物患感冒的例子来说明。感冒是动物在长途运输或寒冷刺激时,上呼吸道黏膜防御机能降低,病原微生物(感冒病毒)乘虚而入,造成上呼吸道黏膜损伤而引起的。在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下,上呼吸道黏膜发炎,引起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动物表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等症状,这些都是致病因素造成的损伤;同时机体出现流鼻液、咳嗽、发热和吞噬细胞功能增强等改变,这些变化可排出、杀灭侵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属于机体与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相互斗争所产生的抗损伤反应。如果抗损伤大于损伤,可消灭侵入上呼吸道的病原微生物,受损伤的细胞通过增生得到修复,动物则从疾病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若损伤大于抗损伤,病原微生物未被消灭,炎症进一步蔓延,则可引起肺炎,疾病会进一步恶化。
因此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致病因素造成的损伤,增强机体的抗损伤能力,促使机体向健康方向转化。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又称致病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外界致病因素(外因)和内部致病因素(内因)两方面。对于多数疾病除了内因与外因以外,还有促使疾病发生的条件,即所谓的诱因。
一、外界致病因素
(一)生物性致病因素
生物性因素是动物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霉形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菌等)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生物性致病因素较复杂,但它们的致病作用仍具有共同的特点:
1.有一定的潜伏期病原微生物从侵入机体开始到出现症状都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不同,这与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繁殖、蔓延、产生毒素的速度和机体的抵抗力等有关。但同一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潜伏期是相对恒定的。如猪瘟的潜伏期一般为2—4d,但有的可长达12—21d;猪丹毒一般是3~5d;鸡新城疫为5—6d。
2.对机体的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病原微生物对易感动物的种属有一定的选择性。如只有猪对猪瘟病毒易感,而其它动物不易感。对侵入门户和作用部位有一定的选择性。如破伤风杆菌一定要通过皮肤或黏膜的深部创伤才会引起感染;沙门氏杆菌只有侵入肠道才有致病作用。
3.有一定的持续性和传染性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能不断繁殖、增强毒性,持续发挥致病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有些病原微生物可随排泄物、分泌物、渗出物等排出体外,从而造成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4.动物机体的抵抗力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是否引起疾病,与侵入宿主的病原体数量、毒力以及动物本身的抵抗力关系极大。当机体抵抗力强时,虽然体内带有致病微生物,但也不一定发病;相反,若机体抵抗力减弱,即使平时没有致病作用或毒力不强的微生物也可引起机体发病。
5.致病有一定的特异性生物性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有特异的免疫反应和特异性的病理变化。如猪瘟时,脾脏出现出血性梗死,肠道出现纽扣状溃疡,这些都是特异性的病理变化。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刺激机体产生特异的免疫反应。
(二)化学性致病因素
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多种多样,如农药、化工产品、工业三废等都可进入环境,这些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即使是对动物体必需的盐和水,如用量过大也会引起食盐中毒和水中毒。因此化学性致病因素实际上就是化学毒物,由化学毒物引起的疾病,统称为中毒。根据性质化学毒物可分为以下几种。
1.无机毒物酸、碱、重金属盐(铝、汞、氟、铜、砷)等,作用于机体时能使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发生变化,引起组织变性、坏死,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2.有机毒物醇、乙醚、氯仿、氰化物、有机磷农药(敌百虫、敌敌畏、乐果、1605)、植物毒素(如生物碱、配糖体等)、动物毒液(如蛇毒、斑蝥毒、蜂毒)等有机毒物都可对机体产生损害。药物使用不当也可引起中毒。如雏鸡呋喃西林中毒、痢特灵中毒、抗生素中毒等。
3.工业三废工业废气废水废渣中含有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化学物常引起环境污染,进而造成动物中毒。
化学性致病因素的致病作用有以下共同特点:①某些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例如,四氯化碳主要引起肝细胞损伤;一氧化碳能牢固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携氧功能。②化学性因素的致病作用除与毒物本身的性质、剂量等有关外,还决定于其作用部位和动物机体的功能状态,与动物的种类、性别、年龄、营养状况、个体反应性以及饲养管理条件等有关系。③除慢性中毒外,化学毒物引起的疾病一般都有一较短的潜伏期。
(三)物理性致病因素
物理性致病因素是指一定强度的温度、光能、放射能、电流、机械力等。
1.温度因素高温作用于局部可引起烧伤,作用于全身可引起热射病与日射病。热射病发生在炎热而潮湿的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导致散热障碍,使体温上升。日射病是由于烈日长时间照射头部,脑部血管扩张充血或出血,最后体温上升。低温作用于局部可引起冻伤,作用于全身能诱发感冒和肺炎等疾病。动物的末梢组织如尾、耳尖、四肢等易发生冻伤。
2.光和放射能的致病作用
(1)普通光线(太阳光谱中的可视部分,波长为0.4—0.76um)。普通光线对动物一般没有致病作用。但当动物体内存在特殊的感光物质(如卟啉、荧光素、伊红、叶绿素)时,在阳光照射下,这些物质聚集光能,引起身体无色素的皮肤发生炎症,出现疹块或坏死。这种对普通光线感应性增高的现象,称为感光过敏症。例如动物吃了荞麦等蓼科或三叶草植物时,就会发生感光过敏症。
(2)紫外线(波长0.01—0.4um)。长期和过度地照射紫外线,可引起局部烧伤或坏死,组织分解产物被吸收入血还可引起全身性变化。
(3)X射线和镭射线。其波长比紫外线更短,能穿透深层组织产生致病作用。大剂量或小剂量反复照射可引起皮肤炎症、脱毛、贫血、肿瘤等疾病。
3.电流的致病作用电流对机体的作用决定于电流的强度、持续时间、性质(直流或交流)、作用的器官和组织的抵抗力等。电流作用于局部会引起烧伤或坏死,皮肤血管麻痹和扩张,在局部皮肤上可出现树枝状和锯齿状的红色花纹。电流的损害作用主要是通过电热作用,电能转为热能,可引起组织烧伤;通过电解作用,使组织的化学成分发生分解,引起组织细胞发生损伤;电能转为机械能,可引起组织机械性损伤。
4.机械性因素机械性致病因素主要指机体内外的机械力的作用。来自体外的机械力主要有各种的外伤(创伤、挫伤、扭伤、骨折及脱臼等);机内部的机械性致病因素主要由肿瘤、脓肿、结石以及异物等引起,能使组织器官发生机械性压迫或机械性阻塞而引起发病。这类因素致病的特点是无潜伏期,对组织的作用无选择性。
物理性因素致病作用的共同特点是:①一般只在疾病开始时起作用;不参与以后的疾病发展过程。②除光能外,一般没有潜伏期,或最多只有几个小时的潜伏期;③作用结果都会产生明显的组织损伤。
(四)营养性因素
机体内某种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会引发营养代谢性疾病。例如雏鸡日粮中缺乏维生素E或微量元素硒,引起雏鸡脑软化、渗出性素质或白肌病。长期饲料不足,动物处于慢性饥饿状态,可引起营养贫血、全身性萎缩等,最终导致衰竭死亡。动物摄食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引起瘤胃酸中毒。鸡日粮中蛋白质过多时引起禽痛风等。
二、机体内部的因素
疾病的发生固然与外界致病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与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即机体本身的抵抗力和防御适应能力降低、机体的反应性及遗传素质等有很重要的关系。具体说来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防御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
1.屏障功能健康机体皮肤的角质层能够阻止微生物的入侵,角质层的不断脱落更新,有助于清除皮肤表面的微生物。黏膜和皮肤一样,也有阻挡病原微生物侵入的作用还可通过分泌黏液及分泌物中的溶菌酶来冲淡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由脑软膜、脉络膜、室管膜及脑血管内皮所组成的血脑屏障能阻止细菌、某些毒素及一些大分子物质通过血液进入脑脊液或中枢神经系统。孕畜的胎盘屏障可阻止母体内的某些有害物质(如细菌毒素、代谢产物等)通过绒毛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从而保护胎儿不受伤害。当这些屏障功能受损时,一些疾病就容易发生。
2.吞噬和杀菌作用各种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能吞噬细菌并通过溶酶体所含的各种水解酶来分解杀灭病原微生物。巨噬细胞还可通过吞饮作用摄取并消化可溶性大分子物质。血液中的嗜中性粒细胞也有吞噬和杀菌作用。此外,胃液、唾液、鼻腔分泌物、汗液、泪液及血清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当机体吞噬和杀菌能力减弱时,某些感染性疾病就容易发生。
3.解毒功能肝脏是机体主要的解毒器官,从肠道吸收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随血液转运到肝脏,肝细胞可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甲基化、乙酰化、形成硫酸酯或葡萄糖醛酸酯)等方式,使之转化为无毒物质而排出体外。当肝脏的解毒功能发生障碍时,则易发生中毒性疾病。
4.排除功能消化道的呕吐、腹泻、呼吸道黏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咳嗽、喷嚏、肾脏的泌尿等,都可将各种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如果这些排除过程受阻,则可发生相应的疾病。
5.特异性免疫反应机体的免疫反应在防止和对抗感染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当细胞免疫降低下时,容易发生病毒、霉菌等感染,而且还较易发生恶性肿瘤。当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时,容易发生细菌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细菌的感染。
(二)营养状况
当饲养管理不当,特别是饲料中蛋白质及维生素缺乏而引起机体营养不良时,可使抗体生成减少,吞噬细胞数量减少及吞噬作用减弱,因而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三)种属因素
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同一病原微生物的感受性不同。例如马不感染猪瘟,牛不感染鼻疽,鸡不感染炭疽等等。这些都是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先天性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四)遗传因素
主要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发疾病。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等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常称为遗传性疾病。例如猪和牛的先天性卟啉症,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血红素的形成过程障碍,卟啉不能正常合成血红素,大量卟啉在血液和组织内沉着所致。
(五)年龄与性别
年龄不同,对疾病的反应性不同。幼龄动物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屏障结构及免疫系统均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且发病经过也较严重,而成年动物神经系统及屏障结构发育已成熟,抵抗力较强。如成年鸡对马立克氏病毒的抵抗力比一日龄雏鸡大1000~10000倍。老龄动物由于神经系统功能衰退,防御机能大大降低,抵抗力较弱,易发生传染病及其他疾病,且病势一般较重。当组织器官损伤后,修复过程也较缓慢。机体性别不同,对致病因子的反应性也不同。例如牛和鸡的白血病,通常是雌性动物多患。
三、疾病发生的条件
疾病发生的条件,也称诱因,是指温度、湿度等条件。这些条件不直接引起疾病,而通过降低动物的机能活动与防御适应性,或通过加强外因的作用来促使疾病的发生。如夏季气温高,病原微生物易繁殖,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寒冷的冬季,机体易受寒,抵抗力下降,易患感冒。
四、社会制度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社会制度不同,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疾病的发生也不同。我国在解放前,由于不重视畜牧业,根本不可能建立正规的饲养管理及兽医防疫制度,因此动物的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医学.终年不断,在一次牛瘟的大流行中,牛的死亡数达百万头之多。1949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畜牧业,认真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基本上消灭了牛瘟。目前已逐渐地控制了炭疽、鼻疽等疫病的流行。
五、掌握病因的意义
掌握了疾病发生的原因,就可以针对病因,采取具体措施,将病原消灭在作用于机体之前,从而可以预防疾病。如通过环境消毒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或者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如注射猪瘟疫苗,提高猪体的抵抗力,可预防猪瘟的发生。当疾病发生后,查明病因,可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疾病。如细菌性胃肠炎采用抗生素杀灭细菌来治疗,疗效显著。第三节发病学

一、疾病发生的一般机理
动物机体受到致病因素作用后,一方面可造成机体病理性损伤,另一方面又可引起机体的一系列抗损伤反应。这些损伤与抗损伤反应主要是通过致病因素对组织直接作用或通过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或通过体液因素作用等实现的。
(一)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组织造成组织损伤
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组织器官,或者在侵人体内后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一组织器官引起损害。如高温引起的烧伤、低温引起的冻伤、强酸强碱对组织的腐蚀、四氯化碳引起的肝脏坏死、猪瘟病毒引起的微血管内皮损伤等都是致病因素直接作用引起的组织损伤。
(二)致病因素通过体液而起作用
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可引起体液发生量变或质变,使内环境稳定性遭到破坏,继而引起一系列变化。如致病因素引起失血、脱水时体液量减少,水肿时体液量增多等;体液的酸碱度、电解质含量、氧和二氧化碳分压、激素水平改变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出现等,引起体液质的改变,这些改变都可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导致严重后果。体液因素中,激素的作用最为重要,特别是垂体前叶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很多疾病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致病因素通过改变神经的调节机能而起作用
在疾病过程中,神经系统的作用可区分为致病因素对神经的直接作用和神经反射作用两种。
1.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在感染、中毒等情况下,致病因素可直接作用于神经中枢,引起神经功能障碍。例如各种脑炎、狂犬病、一氧化碳中毒、铅中毒等。
2.神经反射作用致病因素作用于神经反射弧的某个环节,使神经反射发生改变。如饲料中毒时出现的呕吐与腹泻;有害气体刺激时呼吸运动的减弱甚至暂停;缺氧时血液中低氧分压刺激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的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等都是通过神经反射而引起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四)细胞和分子机理
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造成细胞代谢、功能障碍,引起细胞的自稳调节紊乱,这是疾病发生的细胞机理。近年出现了分子病理学。广义的分子病理学研究所有疾病的分子机理;狭义的分子病理学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别是核酸、蛋白质和酶受损所致的疾病。其中由DNA的遗传性变异引起的疾病称为分子病。从分子水平阐述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当前生物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上述四种作用在疾病过程中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只是在不同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以某一作用为主。如创伤引起组织损伤,血管损伤,导致出血,使体液量减少,同时也可作用于组织中的神经,致病因素引起组织损伤后,产生的各种组织崩解产物及代谢产物亦可进入体液,使体液质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一系列抗损伤反应和病理变化。
二、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始终
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机体后,一方面引起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各种病理性损伤,同时也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防御适应和代偿等抗损伤反应。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而且疾病过程中损伤和抗损伤的对比关系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如果损伤占优势,则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死亡。反之,抗损伤占优势,则疾病就向有利于机体的方向发展,直至痊愈。例如外伤性失血时,机械性因素引起组织损伤、血管破裂、血液丢失,严重时导致血压下降、缺氧等一系列病理性损伤,同时,机体也出现一系列的抗损伤反应,如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缩加强、血库释放出储备的血液等。如果失血量不大,则通过抗损伤反应和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使循环血量恢复,机体逐渐康复。反之,如果损伤过重,失血过多,治疗又不及时,则循环血量降低,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组织细胞变性坏死,这时,抗损伤反应不足以对抗病理性损害,既损伤大于抗损伤,最后动物出现创伤性或失血性休克而导致死亡。
(二)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
因果转化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任何疾病都不例外。在原始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内发生了某种变化,这种变化又可成为新的病因而引起另一些变化,这样,原因和结果交替不已,形成一个链锁式的发展过程。例如短暂作用于机体的机械力是外伤的原始病因,但由它引起的疾病可通过因果转化而进一步发展。外伤使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大量外流,引起血液大量丢失,血液大量丢失这一结果可使心输出量减少和动脉血压下降,血压下降可反射性地使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腹腔内脏的微动脉血压进一步降低,组织缺氧就更为严重,于是有更多的血液淤积在微循环中,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愈益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这就是失血性休克时的因果转化和恶性循环。在兽医临床实践中,如能对失血性休克动物及时采取补充血容量等正确的治疗措施,就可避免上述的因果转化,阻断恶性循环的发生,使疾病向着有利于康复的方面发展。
(三)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疾病过程中局部病变对全身可产生影响,而全身的功能状态对局部病变也可产生影响。例如对待感染创,对局部处理很重要,但局部感染所引起的发热、毒血症甚至败血症等全身变化更不能忽视。当机体营养不良和某些维生素缺乏时,可削弱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而使创伤愈合速度减慢。若只顾局部创伤的处理,而不注意全身状态,不补充维生素等营养,则局部治疗效果是不好的;反之,只管全身,不顾局部,也无法使局部创伤及时愈合,这种治疗方法也是片面的。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局部和整体要兼顾,这样才能促进机体的康复。

第四节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疾病从发生至结束的整个过程称疾病的经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损伤和抗损伤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使疾病出现不同的阶段性。由生物性致病因素引起的传染病,其病程经过的阶段性表现更为明显,通常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临床明显期和转归期四个发展阶段。
一、潜伏期是指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开始,到机体出现最初的临床症状为止的一段时期称为潜伏期。传染病由于病原微生物的特性不同,机体所处的环境及本身的情况不同,因而潜伏期的长短不一。例如猪瘟一般为7—10d;猪丹毒是3~5d。在此期内机体动员所有的力量与侵入机体的致病因素做斗争。如果机体的防御力量能克服致病因素的损害,则机体可不发病。反之,若致病因素在机体内相对增强,则疾病继续发展而进入下一期。
二、前驱期从疾病出现最初症状开始,到疾病的主要症状出现为止这段时期称前驱期。在这一阶段中,机体的活动及反应性均有所改变,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如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呼吸及脉搏的变化、体温升高等。
三、临床明显期此期为疾病的特异性症状表现出来的阶段。不同疾病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如口蹄疫为1—2周;马腺疫为一周左右。在这一时期中,患病动物抗损伤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同时机体因致病因素作用而造成的损伤,不但未得到修复,甚至更加严重。因此研究此期机体内功能、代谢和形态结均的改变,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转归期是指疾病的结束阶段。疾病的转归可分为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和死亡三种情况。
(一)完全康复
机体完全恢复了健康,通常称为痊愈。患病动物机体的功能、代谢障碍完全消失,形态结构的损伤得到完全修复,机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完全恢复,动物的生产能力也恢复正常。
(二)不完全康复
是指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已经停止,疾病医学的主要症状已经消失,但是机体的功能、代谢障碍和形态结构的损伤未完全恢复,机体处于病理状态,往往遗留下某些持久性的不再变化的损伤残迹。此时机体借助于代偿作用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例如心内膜炎后所形成的心瓣膜闭锁不全。
(三)死亡
死亡是指生命活动的终止。死亡也有一个发展过程,通常分为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及生物学死亡期。
1.濒死期在此期间机体各系统功能发生严重的障碍,脑干以上的中枢神经处于深度的抑制状态,表现为反应迟钝、感觉消失、心跳微弱、呼吸时断时续或出现周期性呼吸、括约肌松弛、粪尿失禁等。
2.临床死亡期此期的主要标志为心跳和呼吸完全停止。各种反射消失,延髓处于深度的抑制状态,但各组织仍然进行着微弱的代谢过程。
这两期因机体重要器官的代谢过程尝未停止,此时若采取急救措施,机体有复活的可能,也称死亡的可逆时期。
3.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此时从大脑皮质开始到整个神经系统以及其他各器官系统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没有复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