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k279一乐章分析:《河之南》解说词 第五集 大河之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41:20

《河之南》第五集 大河之光

 汉光武帝刘秀陵园,掩映在洛阳城郊的麦田里,西汉末年王莽乱政后,光武中兴,刘秀在兵戈未息之际,便在洛阳城重新兴建了太学,乘西汉200年的辉煌鼎盛,儒家思想的光芒洒落在河洛之间。东汉时期,以《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核心的经学成为显学,无数大师们的名字,折射着五经的光辉,闪烁于儒学的堂奥。

许慎,中国文字学的开创者,出生在郾城县姬石乡许庄村,许慎用21年时间完成了《说文解字》,这是我国第一部首创部首、分析字形、考究古音、总汇古义的字典。它通过汉字字源的推究,根据汉字的构形特征,对五经之义从理论上加以阐发,流传至今的《熹平石经》,虽为残片,但依然能够令人想起儒学经典当年的至尊。汉灵帝熹平年间,书法家蔡邕为了正定流传经文中的误谬,组织人马在洛阳太学门口耸立起了46块石碑,上面用当时最为方正标准的隶书刻写了《尚书》、《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著作。

杨作龙(洛阳师范学院院长):在西汉时期,从武帝开始有太学,到东汉时期有太学,到西晋、北魏都有太学。但是从东汉到北魏整个这期间的太学都在洛阳,所以就统称为洛阳太学,这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洛阳太学可以说规模最大的时候达到三万人。这个是很不得了的,在当时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在那个时期是最大的一所中央大学,没有那个国家能够和它进行匹配。

据偃师发现的辟雍碑文描述,东汉洛阳太学发展至西晋时期,作为天子之学场地的辟雍聚集学生7000余人,太学学生来自十五个州,东越于海,西及流沙,由此可见洛阳太学的盛况。

西汉传经,仅凭口说,而东汉则著书极盛也。故谓东京儒术之盛,上轶往轨,下绝来尘,非过言也。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三门峡灵宝市豫灵镇的杨家村,一个简陋的乡村祠堂,里面供奉的是关西孔子杨震。东汉时期,讲经之风盛行,汉明帝刘庄甚至亲自到洛阳明堂讲解《尚书》,据说是万人空巷,而一些有名望的学者身边,往往有数百学生倾听。杨震拥有三千弟子,所以有“关西孔子”之称。王密当上县令是因为杨震的举荐。一天夜里,王密拜访杨震,为了答谢提携之恩,王密献上十斤黄金,并说,深夜不会有人知道。杨震掷金于地,怒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此四知也,何谓无知?针对奸佞小人的胡作非为,杨震多次犯颜直谏,终于招致陷害,被贬出国都洛阳的杨震,深恨不能清君之侧,觉得无颜苟活于世,就在回灵宝老家的途中饮毒酒自尽。杨震的个人悲剧也是儒家的悲剧,当儒家学说被钦定独尊,当五经成为权力的象征和真理的化身,深厚博大的儒家学说便成了统一思想的工具,成为服务于单一政治功利的术,这种术与道的矛盾,构成了儒学之光中挥之不去的暗影,让许多以自己的道德实践体认儒学理想的儒者深陷其中。

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原名嵩阳寺,隋唐时改名为嵩阳观,后改称嵩阳书院。因为司马光、范仲淹、程颐、程颢等人在此讲学,嵩阳书院因此名冠天下。由寺改观,再由观改书院,由佛至道,最后迎来的是儒学,显然,东汉之后七八百年的时间里,尽管黄老之道与禅悦之风竞相登场,但儒学却始终没有从政治、思想和学术的前台退去。及至北宋,终于迎来又一次的辉煌,一个突出的标志是书院的兴盛,恰如东汉讲经的风行。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虽然重建了一统天下,但赵匡胤采取重文轻武、弱枝强干的政策,以至在契丹、党项羌族的战争中一败再败,造成了北宋貌似繁华而实则虚若的国情,这在敏感的士大夫身上投下了浓重阴影,一部分经世意识浓烈的知识分子,在中原文化的洗礼下,开始深刻反省人生意义、宇宙社会秩序等,重心建构了理学。程颢、程颐二兄弟便是这一时期的中坚人物。

张宇(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我对我们河南鼻祖,文化程颢、程颐有一个双刃剑的看法。第一,他是一个不得了的,这么大一个民族,如果永远是无政府的、无组织的这种互相生活,这种无秩序的非常危险,它文化肯定不是发展的。它迫切地渴望需要秩序化。那么程颐、程颢是中华汉文化秩序化的这种贡献是功劳最大的。是最伟大的一个理学家。我确实是很崇拜的,这种理学到了巅峰就是程颢、程颐的。那同时呢,我觉得这个文化上这两个河南老乡像两个刽子手,或者叫刀斧手,或者叫剪刀,两个人形成两把剪刀,两把刀一剪就剪断了,从此剪断了汉文化浪漫的东西。人身上浪漫的这种想象,就是这种天性中那种可爱的、自由的都被它剪断了。为什么?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为什么?

洛阳伊川境内,二程陵墓尚存。但伊川书院却已寻觅不到,当年程颐在家乡创办伊川书院著书、讲学,以及程颐的思想体系大多在书院内完成,后人因此称程颐为伊川先生。书院兴办后,讲易学、授理学,四方贤人、哲人闻风而至,杨时、游酢程门立雪,程颐所传之道就是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洛学,朱熹在二程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理学理论体系。程朱理学成了日后中国800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程朱理学的精神,没有能挽救日益衰落的宋王朝。但是,当年书院里知识界的活跃景象依然如难以遣散的梦幻,萦绕在嵩阳书院内的古柏之间,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马寺钟声是古洛阳八大景之一,是让人听的风景。当钟声再次响起的时候,唤起了白马寺记忆深处的历史。

释印乐(白马寺方丈):据史料记载,汉明帝夜梦金人,永平七年,汉明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人,丈六金身,绕着宫殿六匝,也就是三圈,这样的话,早朝的时候,汉明帝就问大臣,是何因呢?大臣们给他解释,说是西方一个圣人的法音会传播到我们东土震旦。在这种情况下,汉明帝派出一个使团,一行十八人去这个西域,迎请佛教。

汉使由洛阳出发,西行前往天竺国求佛。在大月氏国,他们遇到在那里传法的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于是三年后的一天,汉使携摄摩腾、竺法兰,还有大量的佛教经典回到了洛阳。曾经大讲《尚书》的刘庄与迎请佛法的明帝合而为一,似乎暗示了此后的历史时空中儒、佛关系的主调。第二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雍门外,根据天竺佛寺式样建造了中国官方第一座寺院。因为是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回来,寺院就命名为白马寺。现在的白马寺古树成荫,落英缤纷,一派佛国净土的清静气氛。这个一直被佛门弟子同尊为释源的地方,留下了太多中国佛教的第一,摄摩腾、竺法兰在这里译出了第一步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之后天竺僧人昙柯迦罗又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律《僧祗戒心》。三国时期,生于嵩山南麓颖川的朱士行在这里受戒,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正式受戒出家的汉族僧人,后来朱士行又从洛阳出发,远行西域求法,成为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中国佛教徒。佛教引入后的百余年间,仅仅作为上流社会的某种精神时装,常常与黄老道术混为一谈,并且不出高墙大院,直到东汉末年大乘佛经传入河洛之间,佛教影响所及开始波及民间,以三世轮回、因果报应为核心观念,以捐塑佛像、禁欲苦行、供佛斋食、广行善事为外在形式的佛教,在中国大地迅速蔓延。佛教的传入,中国文化第一次接受另一个人类重要文明的影响。2000年来,佛教相当程度的改变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及至禅宗确立,佛教才通过文人士大夫们真正融入中国文化的土壤。

中岳嵩山腹地,少室山下茂密的丛林中禅宗祖庭少林寺一片静寂,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落迹传教而建的,而它的声名远扬,则源于另一位印度高僧菩提达摩。达摩被称为禅宗的始祖,是他将禅的种子移植到中国,在这里开花结果。

楼宇烈(北京大学教授):菩提达摩来到中国以后,他首先在广州登了陆,广州登陆以后就北上,北上他最初是到的南京(金陵),那么,那个时候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南朝的宋,有的说是南朝的梁。据说,传说中间,他还和梁武帝有过对话,话不投机,达摩又离开了南京。又北上,于是就来到了嵩山少林寺。少林寺这个地方,传说中他面壁九年,菩提达摩面壁九年,然后在那里就开始授徒。他的第一个弟子叫慧可,然后慧可、僧粲、道信、弘忍,然后传到慧能。慧能就奠定了中国禅宗最重要、最有特色的这样一个佛教。所以这个算起来,禅宗的祖庭,禅宗的初祖也是在河南这个地方成长起来,发展起来的。

在人流滚滚的朝觐者中,独独有一处幽静的地方,这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立雪亭。它就像一位无言的参禅者,身心入定,似乎万物空空。1500年前,慧可也是如此身心入定地坐禅。有关禅宗的故事里说,那天达摩顾自面壁端坐,并不理会慧可的到来,而慧可伫立门外,等到夜幕降临,天空飘雪,直至次日天明积雪没膝,达摩终于开口,问慧可意欲何求以致如此久候,慧可泪流满面地说道,只愿和尚慈悲为我传道。达摩道,除非天降红雪,我方可传道与你。达摩话音刚落,慧可拔出随身钢刀,砍断了自己的左胳膊,雪与血相融。禅宗之脉在中原得到了延续。

二月河(作家):我们在立雪亭面前,我们就会感受到那种断臂求法的华夏民族这样的一种精神,砍掉自己的一条胳膊,把这个雪变成红雪,然后追求真理。

与禅宗相比,中国佛教中的唯识宗鲜为人知,但是它的创立者在中国乃至亚洲,可谓家喻户晓。他就是西天取经满载而归的唐僧玄奘。玄奘是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人,13岁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为了取得真经统一中国本土异见纷出的各家经论,贞观元年玄奘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他混杂在逃难的灾民中间,悄悄地离开了长安,开始了西行求法的艰辛历程。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有真实记载的历史人物被《西游记》神话而妇孺皆知。仅此一点,足以证明玄奘在历史上的不凡地位。贞观十九年,玄奘被当时通缉捉拿他的唐太宗李世民,以国礼迎回长安。长安百姓人山人海、塞街满巷、互相践踏,争相目睹玄奘的神采。史料记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归国后的玄奘翻译了七十五部佛经,完成了地理学著作《大唐西域记》,一千三百年后,印度的考古学家根据他的记载,终于发掘出了一系列湮没了近千年的古代印度佛教遗址。使得中世纪的印度历史得以重见天日。

如果没有玄奘、法显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历史学家Ali

“深逢野草皆疑药,静见樵人恐是仙。”嵩山是一座仙山,位于太室山南麓黄盖峰下的中岳庙,原称太室祠,建于秦代,据说是为了纪念仙人王子乔的,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晋,喜好吹笙,喜欢吹凤凰鸣叫的声音,传说中被仙人浮丘公接上嵩山修炼,一住三十年,最终得道成仙。长生不老、得道升仙,这是道教的最高信仰。道家创始人老子,被道教塑造为太上老君,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道为道教所继承改造,《道德经》和《庄子》既是道家典籍,又成为道教的真经。道教在创始之初,就将目光投向了嵩山,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道陵曾在嵩山修炼九年,在峰顶石室写下了《三皇内史》《太清丹经》等道教学说。北魏道教领袖寇谦之也曾隐居修炼于嵩山七年,并在此改革五斗米道教,创立了新天师道。儒、释、道和谐共处,堪称文明史上的奇观。儒的博大、道的紫气与佛的灵光,在中原腹地交相辉映,展示了东方宗教的独特魅力。少林寺内的三教合一碑就是这一境界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