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末出嫁女儿生孩子:陈克夫亲述:48年前轰动武林的“吴陈之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47:53
陈克夫亲述:48年前轰动武林的“吴陈之战”

本月十九日是新花园泳池建池五十周年纪念,提到新花园泳池,不少港澳老居民对於四十八年前在这里举行的一场轰动东南亚的「吴陈比武」,仍然津津乐道。数十年来,港澳的擂台赛无数,唯独这场仅仅击荡了数分钟的「吴陈比武」,却回响了近半个世纪,至今依然余音袅袅,可见这场比武有无穷的魅力。今天,我们还在怀念昔日擂台上的两位主角──吴家太极掌门人吴公仪和白鹤派猛将陈克夫……
本报记者
吴公仪:吴家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是吴鉴泉长子,在比武时已届五十二之龄,此战之後,吴家太极拳名噪一时,吴师傅坐镇香港,其长子吴大揆於九龙设立分社,次子吴大齐、侄吴大新分赴新加坡、吉隆坡、马尼拉等地设立分社。吴公仪则早於一九六八年以七十一岁之龄去世。
陈克夫:武林中称「白鹤三夫」(另两夫为邝本夫、陆智夫)之一,比武时年仅三十七岁,正值壮年,犹如一只小老虎,胆敢与一代宗师比试。比武之後他致力弘扬中国国术,并将之推广至世界各地,澳洲、美国、加拿大、菲律宾、新加坡、大马、意大利,甚至以色列,也开设分馆,可谓桃李满门。近年较低调,经常穿梭港澳及各国,现年八十五岁。

  陈克夫接受本报记者访问。
为了带领读者重温当年盛事,本报记者约访了陈克夫师傅。甫抵澳门夜呣街其跌打中医馆,陈师傅已热情相迎,他虽年逾八旬,但仍精神奕奕,面色红润,中气十足。

记者向眼前这位当年擂台英雄道明来意,请他讲述一下「吴陈比武」的缘起,陈师傅记忆清晰,反应敏捷。他说:「对,是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七日,在新花园泳池,搞到好大件事噢!筹了很多钱,做善事。」记者还以为他会磨拳擦掌,重述当年之勇,不料他却是「做善事」切入题,可见他并没有将胜败放在心头,记者追问:「为甚么会有该次比武呢?」陈师传说:「皆因一时之气也!」
一句「未逢敌手」擦出火花

吴公仪当年是响当当的人物,曾受黄浦军校校长蒋中正聘请,出任军校学生部及高级班太极拳教官,又当中山大学体育系讲师,许多名流都跟其习太极拳。及後挟其名气来到香港,出入公众场合时,前呼後拥,气派十足,吴公仪说了一句「我自北方走到南方,未逢敌手」。就是这句话,触动了陈克夫的神经,陈师傅认为:「你由北至南未逢敌手,我由南至北也未逢手」,自此之後争论不休,继而在报章上笔战,双方各执一词,争持不下,一直持续了半年,渐渐形成香港文化界偏向支持吴公仪,而澳门文化界则偏向支持陈克夫,实际上港澳文化界正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了两人必须来一次比武,事件才能终结。
及後由当年澳门知名人士何贤(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尊翁)出面调停及研究解决争议方法,何贤等人见香港石硖尾发生大火,很多人痛失家园,遂希望将这次比武化解武林恩怨,更转化为慈善活动,并将当日比赛门票收益全数拨充善举。经两方代表与中间人多次接触,因而促成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七日轰动一时的新花园泳池吴陈擂台比武。

签「生死状」几令比武告吹
陈克夫充满敬佩地说:「何贤先生为善最乐,比赛未开始,他已先拿三万元赈灾。」吴陈二人亦在律师的见证下签下「生死状」,意味 拳脚无眼,各安天命,若有差池,互不追究。

比武的消息传出後,不但哄动港澳,整个东南亚的华人社会都非常关注。新花园泳池搭建一个擂台,可以容纳一万多观众,门票迅速被抢购一空。陈师傅细心地回忆 :「当时的慈善比武门券售价分十元、二十元、一百元及二百元,由於供不应求,黄牛党乘机炒卖图利。十元票价的门券,被炒至一百元;二十元的则炒至二百元。」
慈善比武大会万事俱备,只欠当时澳督史伯泰的批准签文。门票已售罄,全世界都知道澳门将举办擂台比武,澳督若果不签下来,怎么收科呢?经了解後,原来澳门政府办公室里,各国的电文、信件如雪片飞来,同一口径反对今次比武,理由是在文明的社会,不应该有「合法杀人」这回事,澳督受到国际上的舆论压力,迟迟都未签批文件。
何贤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来陈克夫商议。陈克夫说:「当时何贤真的很焦急,因为比武可能要腰斩。」

陈克夫献计 保证不打死人
陈克夫向何贤提议说:「既然澳督怕打死人,那么,我可以保证不打死对手吴公仪,可是我却不能保证不给吴公仪打死呀!」
何贤放心不下:「两位师傅任何一位出事我都不想,你再想想办法,如何才能保证两人都不出事。」

陈克夫灵机一触:「这样吧,我若不是吴公仪的对手,见势色不对,我会自己跌在台,吴公仪也不会再追击我,我便可以性命得保。」

何贤闻後拍案叫好:「一言为定,就照你的办法。」接 便赶紧谒见澳督,汇报了陈克夫保证不打死人的办法,澳督接受,批准文件很快便签了下来,吴陈比武的战幔才正式拉开,澳督夫人还做了这次盛会的主礼嘉宾呢!

陈克夫师傅兴致勃勃地忆述当时盛况:「这场比武令本来静寂的澳门街也热闹起来,道路上车水马龙,来往港澳两地的渡轮要加班,各酒店爆满,街上人头涌涌,报刊出版号外。比赛当日,就连人力车车夫也生意滔滔,一日的收入可达四十多元,已相当於一个月的收入。」场面之墟,可见一斑。

「入场观众逾万人,善款收益十多万(翻查当年报刊,善款总数达二十七万元),这个数目在今天看来似并不多,但在当年却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数目。不可不知,当年一层楼宇只售千多至二千元啊!」陈师傅为能参与这次慈善盛事而自豪。

当日比武分五回合进行,每回合五分钟,休息三分钟,比赛采自由搏击法,不戴拳套,招式不限,只是不许挖眼、撩阴和起脚。由何贤担任主裁判。

当年白鹤派的陈克夫正值三十七岁盛年,而吴家太极的吴公仪则已年过半百。在「牌面」上,陈克夫气力占优,拳脚快捷;吴公仪胜在老练,其太极擅於以柔制刚,功夫深不可测。擂台之下,各有拥趸。

比武被判「不胜、不和、不负」
陈克夫忆述当时踏上比武台,说:「双方在第一回合先是互探虚实,互有攻守,但都没有激烈的攻势。但当第二回合钟声响起後,大家开始抢攻。」

原来,陈克夫攻势凌励,步步进迫,吴公仪多次被迫到绳边,此时两人都见动了真火,而且不时起脚,吴公仪一个进步搬拦槌,击中陈克夫的鼻梁,血流如注,吴公仪自己咀角亦现血丝。主裁判何贤见两人都起脚,实际上已犯规,随即宣布终止拳赛,并表示擂台比武已达到慈善的目的,巧妙地宣判双方「不胜、不和、不负」,为这次武林盛事划上了句号。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吴陈两师傅,本来是想在擂台上一较高下,经过几下切磋後,两人的恩怨,却溶解在何贤的「不胜、不和、不负」之中。武林中人有所谓「不打不相识」,两人竟然因这次比武成为好朋友,早年常有往来,吴公仪谢世後,陈克夫亦移居海外,在美国设馆授徒时,身在加国的吴公仪儿子曾亲自飞美道贺。

这段轰动一时的吴陈比武,遂成武林佳话谈论至今。


火药味很浓的比武最後和气收场。

左起:何贤、陈克夫、吴公仪。

地下赌博最先看好吴公仪

陈克夫师傅忆述,擂台比武经报刊公开发表後,不少港澳名流、武馆、体育会,甚至市井之徒,都开出博彩盘口,但当时并无像现时由博彩公司收受,属於地下赌博,以及朋友之间互相对赌。

由於吴公仪的名气较大,初时人们都看好吴公仪,在比赛之前的一、两个月,买吴公仪赢的是四比一,比赛三星期前又出现变动,是三比一,比赛前一周是二比一,至比赛前一日,两人的支持比数已非常接近。

两人愈打愈劲起脚犯了规

对於有传当时比武规则是双方不准起脚可为事实?陈师傅道出原委:「由於当时何贤恐两雄相斗如手脚并用,可能会搞出人命,故大会规定双方在比武时不准用脚。

但两人其後在武台上愈打愈劲,尤其是双方互有中招後,便忘了规矩,而动起脚来。何贤见状连忙终止比赛。」

事後成好友欢乐饮宴频频

对於比赛後个人得失的看法,陈克夫称由於比武被腰斩,输赢未定,所以未能体现得失的感受。但此後,他与吴公仪成为好朋友,在比武之後,除吴陈两派相互设宴款待对方外,他并笑称,在赛後三个月,疲於奔走港九新界及澳门,为的是出席各地上流社会人士、社团、乡亲、朋友设宴的款待。总的来说,比武对他应该是只有得,没有失。

 

发扬中国跌打医术
老当益壮的陈克夫师傅,在美国、加拿大、澳洲,以至菲律宾、香港等地都有设馆授徒,但在澳门只开设一所跌打中医馆,与其女爱徒甘丽君悬壶济世。

国际白鹤派拳会已遍布南北半球,都已交由徒弟打理。不要看陈师傅年逾八旬,他仍然壮志不已,准备在澳门及外国的分馆办一些跌打中医的训练课程,一来可令各分馆多点收入,减轻馆方的财政负担;二来可以推广我国独特的跌打医术。他在外国所见,一些骨伤科的病患者,求诸於西医,服西药,往往没有胃口,大便不畅,这都是西药的副作用,而中医跌打多采用外敷,对患者身心比西方医术都较为优胜。

简单养生之道可长寿
记者见陈师傅精神奕奕,莫非有养生秘诀?他谓:「主要多食蔬菜生果,多饮水,食物不过甜或过咸,每日饮适量奶类,做适当运动,年轻人可以做些体力较大的运动,但上了年纪的朋友切莫做剧烈运动,以免伤及筋骨。」看来陈师傅的养生之道,并没有特别的秘诀,所谓「大道至简」,不用追求甚么健康食品,不用花费大量金钱,简简单单就已可以健康长寿。

 


後记
何贤是擂台以外的高手
何贤在比武前与陈克夫交谈。

任何比赛都有胜负,不胜不负就是和,可是,何贤却判这场比武是「不胜、不和、不负」,擂台是打了,但竟然无事发生,当年曾引起激烈的争论。不过四十八年後的今天再回头看,「不胜、不和、不负」虽然够妙,更妙的是将一切都转化进慈善之中,才真正做到面面俱圆。

首先是两位主角,本来希望得出一个胜负的结果,由於何贤不忍看到有人躺下,经过数分钟的较量,竟然连和也不是,但当见到为慈善筹得可观的数字,实际上给两位师傅很好的下台阶,两师傅都欣然接受。记者问陈克夫,若果比武继续下去,谁人会占优势?陈说:「时间太短,很难看出高下,但能为慈善出力,亦一乐也!」受到慈善比武的感染,此後的数十年,他经常在外国为华人社会出力,被冠以「慈善拳王」美誉。

其次是观众,大概都是想看到自己支持一方的对手血流披面躺於台上,追求那一刻的快感,对「无事发生」的判决,总会觉得这场比武欺场,不喊「回水」才怪,但与「慈善」挂上勾後,入场券的收入是用来做善事,人们并无怨言,都开开心心地离场。

催生金庸及梁羽生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吴陈之战亦为香港小说界带出了两颗新星:金庸和梁羽生。

梁羽生和查良镛当年分别在《大公报》和《新晚报》任职,自从吴陈比武之後,社会上谈论不休,《新晚报》看到市民对比武竟如此痴迷,身为《新晚报》负责人的罗孚计上心来:何不趁此机会在报上搞个武侠小说连载呢?梁羽生酝酿了一天,第三天《龙虎斗京华》便见报连载。查良镛一时兴起,随即又以笔名「金庸」执笔,将小时候在家乡听来的历史传说,铺排成繁花茂叶,写成洋洋洒洒、飘逸自如的《书剑恩仇录》。两人开了武侠小说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