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痣水什么牌子好:泸州市“十五”人才开发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1:22:08

 

泸州市“十五”人才开发规划

我市正进入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重要历史时期。要完成“十五”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把人才开发作为全市一项重要战略性任务切实抓好,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为此,根据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依据《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四川省“十五”人才开发规划》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中所称人才,系指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员。

一、“九五”人才规划执行情况的估价

“九五”期间,我市人才工作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人才立市、科教兴市”的指导思想,按照人事人才工作“两个调整”的工作思路,扎实工作,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九五”人才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人才总量显著增长。“九五”期末全市人才总量106025人,其中:中央驻泸单位11050人,省属驻泸单位8419人,市属单位62241人,集体所有制单位3300人,非公有制单位17491人,离退休人才3524人。与“八五”期末相比,人才总量增加20679人,增幅为24.2%;人才密度(每万人口中的人才数量)由189人上升到230人。人才队伍中,专业技术人才74284人,占人才总量的70.1%,增加8607人;专业技术人才密度由132人提高到了161人,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二)人才素质有效提高。“九五”期末全市人才队伍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3555人,与“八五”期末相比,占人才总量比例由33.3%提高到41.1%。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0831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比例由35.2%提高到41.5%;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450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比例由29.1%提高到33%。

(三)人才教育和培训工作长足发展。全市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地方高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培养能力明显加强。在职培训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相继建立和完善了对国家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等一系列制度,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学校)、行业培训中心(学校)、电大等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各行业的培训网络。“九五”期间,培训各级公务员10315人次,8000多名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并取得了大专以上文凭,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30000多人次。

(四)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正在形成。国家公务员制度稳步运行,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先后制定了《泸州市流动人员养老保险暂行规定》、《泸州市人才流动管理办法》、《泸州市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意见》、《泸州市鼓励国有单位人员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有关规定》、《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兼职管理暂行办法》、《泸州市鼓励引进人才暂行办法》、《关于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使用引进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促进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人才资源配置、使用的社会政策环境明显改善;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泸州人才市场软硬件条件极大改善,创建了川南人才网,建成叙永县、泸县、纳溪区人才市场,加快了行业人才市场和农村人才市场的建设步伐;人才市场的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化服务功能逐步扩展,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双向选择意识日益增强,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发展势头良好,大中专毕业生市场化就业机制已经形成,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九五”期间,共有12000多人次通过人才市场实现就业。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我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4%,而人才总量仅占全省人才总量的4.5%。虽然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整体人才密度低于全省274人的平均水平。同时,我市专业技术人才密度刚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207人、全国184人的平均水平。

2、人才素质偏低。全市人才队伍中,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人才仅252人,占人才总量的0.2%,低于全省0.7%的平均水平;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才43555人,占人才总量的41.1%,低于全省45.3%的平均水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高级职称人才2817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3.8%,低于全省4.4%的平均水平;中级职称人才21686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2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正高职称、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共228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共16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很有限。人才队伍整体上存在明显缺陷,国家公务员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还不适应现代综合性、服务型、开放式行政管理的要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中具有战略思维、熟悉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人才明显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知识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相当部分囿于传统知识领域,知识老化问题比较突出。

3、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从产业结构看,党政机关人才12299人、第一产业人才4241人、第二产业人才31171人、第三产业人才58314人,其比例结构为11.6 : 4 : 29.4 : 55,其中第一产业人才数量仅占人才总量的4%,与我市农业基础性地位不相适应;第二产业人才主要分布在传统的化工、酒类、机械等行业中,而我市重点发展的交通、信息、医药保健、食品饮料等行业人才偏少,缺乏雄厚的人才支撑;第三产业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卫生系统,金融、信息、旅游等部门人才不足。从专业结构看,教育、卫生专业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49.9%,而工程技术、农业技术、经济等专业人才缺口较大。从地域结构看,乡镇人才数量18509人,仅占人才总量的17.5%,人才分布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古蔺县、叙永县人才密度仅为115人,人才匮乏。从所有制结构看,非国有单位人才数量17491人,仅占人才总量的16.5%,对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战略的实施形成瓶颈制约。

4、人才观念、机制相对滞后。人才战略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尚未完全提到应有的地位和高度;人才的使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还沿袭计划经济模式,缺乏内在活力和创新能力;未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还不够健全,人才短缺和闲置现象并存;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各种主体参与人才开发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引进措施和人才奖励政策不够优厚,待遇偏低,对人才吸引力不够,存在人才外流趋势;相关社会保障等配套措施不健全。

二、“十五”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十五”期间,我市人才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人事人才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应对知识经济和加入WTO对人才队伍的挑战,紧密围绕我市“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以实施人才战略为总揽,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人才素质和调整人才结构为中心,以人才机制和人才环境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吸引和使用好人才为主线,着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实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指导思想。

1、坚持人才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把人才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统筹安排,以保证人才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建立人才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内在联动机制,促进人才在区域、产业的合理分布,使人才资源结构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支撑乃至引导产业优化升级。

2、坚持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方向。积极推进人才工作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在人才培养、使用和流动等环节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坚持跨越式发展。牢固“不发展要落后,发展慢了也要落后”的意识,立足市情,大胆创新,改变人才开发工作“大而全”、“趋同性”的导向,走质量重于数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致力于形成和强化比较优势,加速发展,在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中首先在人才资源方面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夯实人才基础,确保领先一步,不形成瓶颈制约,谋求先发效应。

4、坚持开放带动战略。立足于人才培养周期长、我市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特点,坚持对内对外开放,以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政策促进人才交流,开发利用市内市外两种人才资源,重点引进市外人才。探索采用与国际接轨的通用方法培养和吸引人才,积极运用现代化手段和开放条件推进智力引进,努力形成比周边地区更能吸引人才、更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

5、坚持规划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确立规划的战略指导地位,强调任务落实,加强人才资源信息统计分析和前瞻性研究,形成规划的连续性反馈和完善机制。

(二)目标任务。

“十五”期间,我市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人才总量有较大增加,人才队伍结构与经济结构基本适应,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人尽其才的机制逐步建立,人才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人才成长的环境进一步优化。

1、扩大人才队伍总量目标 :到2005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40000人,比2000年净增3397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00000人。按人口自然增长率3‰计,全市人才密度达到299人。

2、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目标 :到2005年,全市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有明显改善,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人才到达到450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比例达到65%左右,中专以下学历人才比例降到35%以下。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层次更趋合理,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结构调整为35 60。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全市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达到 35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达到250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拥有量大幅度增加。

3、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目标 :产业结构方面,按照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改造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要求,到2005年,党政机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才数量比例结构调整为27 :60。所有制结构方面,围绕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战略,大力改善非公有制经济人才状况,到2005年,非公有制单位人才占人才总量比例达到27%以上。专业结构方面,以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方向为指导,提高工程技术、农业技术、经济、化工等专业人才比例,重点加强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建筑建材、印刷包装、环境保护和旅游等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使上述领域的人才密度和人才质量适应我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区域结构方面,结合西部化工城建设“一城四区”的总体规划,加强重点区域人才资源配置,形成相对人才优势;促进乡镇人才潜力发挥,积极引导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向乡镇流动,壮大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提高经济相对贫困的县人才开发能力,强化政策导向,稳定现有人才队伍,引进适应本地特色经济发展要求的各类人才。

三、“十五”人才开发的对策措施

(一)实施人才工程 。在各级领导层、人才工作有关部门和社会舆论中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意识,把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升到事关我市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产业人才配套工程,根据我市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十五”发展的实际需要,配套提出人才开发方案并加以实施,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申报应有人才配套方案;实施企业人才开发工程,引导和推动企业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改善农业生产一线人才状况。

(二)稳定和壮大人才队伍。正确处理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的关系,在稳定现有人才、充分挖掘现有人才潜力的基础上,加大人才引进和智力引进力度,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1、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和人才政策。每年开展一次全市范围的检查,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加大对人才成功事例的宣传、表彰、奖励力度,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爱护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舆论氛围。

2、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定期对全市各类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数量、分布、结构、发挥作用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情况进行调研,对用非所长的人员进行有效调整,改变人才积压浪费的状况;鼓励、引导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富余人才、智力向适宜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行业、地域有序流动。积极探索把专业技师人才、自学成才和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乡村技术人才、企业技术能手纳入人才管理范围,并建立科学的选拔登记制度;搞好人才资源“二次开发”,吸引和鼓励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专业人才参与技术咨询、指导、攻关、承包等;积极创建和优化适合人才生活的人文环境,努力改善和提高现有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充实壮大人才队伍。继续按照《泸州市鼓励引进人才暂行办法》规定,利用多种途径做好我市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产业结构和发展前景、人才政策、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推介工作,以增强人才对我市的了解;依托我市化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绿色环保等优先发展产业和西部化工城等重大建设项目吸引尽可能多的人才投身我市经济社会建设。鼓励和引导在外地工作的各类人才特别是经营管理人才回家乡创业、施展才华;加强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引进工作,充分发挥其人才供给主渠道作用,争取每年平均补充各类人才5500人以上。对我市紧缺、急需的以本科生为主的各类人才实行“先入户、再就业”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加强和充实非公有制经济人才队伍;打破人才引进上的地域界限、行业界限、管辖界限、身份界限,凡符合我市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事业单位所引进的所需人才,要确保人员编制、计划、户口的落实;对引进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实行即批即办制度,减少审批程序,开设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要把智力融通摆在突出地位,促进人才柔性流动。通过采取兼职、短期服务、承担委托项目、合作研究以及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合作创办企业等多种方式引进智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运用现代通信手段和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服务,努力吸引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来我市办分所、产业化基地或研究与发展中心,实现人才、智力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人才效益。我市经济相对贫困的县要结合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资源转化的发展战略,在采取有效措施引进人才的同时,更要重视开展多种形式的智力融通,确保实现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的目标。

4、加快人才培养。抓住西部大开发中国家调整高校布局和高校扩招的良好机遇,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的战略和规划,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高等学校建设,调整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培养我市急需的各类人才;整合我市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我市提供足够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改革办学体制,采取与其他高校联办、合办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办学,各县区要尽快建立起现代化远程教育站,通过开放型、网络化的远程大学、高等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等,大力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为我市培养充足的人才资源。继续实施《泸州市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规划》,大力培养以中青年为主体的高级人才,加大博士后工作力度,在继续搞好泸天化博士后工作站的同时,积极争取在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等有条件的单位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并在相关领域取得技术、科研优势。

(三)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大力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快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认真贯彻实施《泸州市20012005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针对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培训发展规划,实施不同的教育培训,保证各类人才人均年脱产学习时间累计达到12天以上。积极推动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向现代的终身教育模式转化,帮助各类人才及时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领域,与时俱进,实现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1、加强党政人才队伍素质建设。在继续做好党校、行政学院调训、轮训的基础上,有计划地选送一批骨干到高校脱产进修、到东部沿海地区挂职锻炼、到国外考察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开展MPA教育,促进领导水平的整体提高。指导和鼓励党政机关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依法开展国家公务员培训,重点加强WTO知识、依法行政的培训,以及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电子政务、普通话、外语、涉外知识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公开考试录用和调任,选拔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高知识层次人才以及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管理人才充实党政机关人才队伍。

2、加快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市场化步伐。继续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培训,初步建立对企业董事会、经理班子、监事会成员分类培训机制;大力推进MBA教育,逐步形成职业经理人队伍;有计划地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到发达地区和优秀企业进行考察交流、培训学习。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各种适应性短期培训和企业自主培训;积极探索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夯实基础。

3、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以提高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的,采用先进的培训方式、技术和理念,提高教育起点,重点突出高新科技和开发创造思维能力的培训。加快继续教育制度体系建设,形成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完善继续教育证书管理和使用制度。在注重专业技术人员基础素质普遍提高的同时,突出高层次人才、中青年科技骨干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用好用活国家对西部地区的人才支持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国家和省人才开发、培养方面的重点工程。根据我市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和知识结构情况,有计划地选送到省外、国外学习、考察和交流。

4、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培训开发。充分利用农广校、电大、函授以及各县区涉农师资、技术和设施,以应用型、技艺型农技培训为主要内容,长训、短训、学历教育相结合,大力培养农村急需的各类实用人才。抓好“希望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鼓励农村人才参加各类培训和接受学历教育,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的文化素质,动员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充实农村人才队伍,优化队伍结构。力争到“十五”期末,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形成一定规模,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全部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四)着力营造人尽其才的制度和机制。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大胆创新,打破地域、所有制、身份的界限,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要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人才开发、培养、使用之中,使各类人才的潜能在公平公正的竞争中得以充分开发。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的人才工作方针,逐步形成人尽其才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和机制,形成能够使人才真正发挥其最大效用的宏观环境。

1、继续坚持公开选拔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制度,坚持领导干部任期制、试用期制和任前公示制,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形成正常的更新交替机制;完善后备干部制度,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深入推进国家公务员竞争上岗,建立聘任制与委任制相结合的任用制度,对部分中层领导职务和专业性较强的职务试行聘任制;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录用和管理方法,探索提高录用考试和年度考核制度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度;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年轻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2、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探索建立和实行职员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业,逐步形成适应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扩大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实行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等多种任用形式的范围。深化职称改革,实行聘约管理,全面推行评聘分开、自主聘任的竞争机制,强化聘后考核,将申报权交给个人,评审权赋予社会,聘任权归于单位,基本实现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宏观管理,取消专业技术职务的指标控制;进一步完善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加强职业资格的统一管理;切实搞好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

3、推进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企业内部民主选举、竞争上岗和直接聘任(委任)等多种方式,多渠道选拔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职业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探索推行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制度;在企业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中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打破地域、所有制界限,广纳人才,组建强有力的企业领导班子和选配经营管理骨干;完善企业内部用人机制,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推动企业建设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4、建立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党政机关工作性质和特点的奖金制度,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管理,缩小部门间、地区间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差距;改革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构建市场价格机制,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机制,实现“一流人才,一流报酬”。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将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水平与企事业单位效益挂钩,积极探索协议工资、年薪制、技术与管理要素入股以及对有突出贡献人员奖励股权、期权等多元分配方式;允许和鼓励用人单位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的分配办法,对急需紧缺人才可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按项目定酬等分配办法,使其收入接近东部地区同类人员。进一步完善人才奖励政策,增加人才工作奖项和奖励基金设置,加大人才表彰奖励力度。鼓励和允许专业技术人才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转化科技成果先富起来;对“西部化工城”园区实行政策重点倾斜,在全省甚至全国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比较优势。

(五)完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市场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才市场供求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和人才两个市场主体到位,形成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

1、继续加强人才市场软硬件建设,拓展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人才培训、人才测评、薪酬咨询、择业指导、个人职业设计等业务;以川南人才网为基础,加速人才市场供求信息网络枢纽建设,重点加快高层次人才资源信息库建设,建立定期发布重点地区、产业、专业人才供需信息制度,在实现全市人才市场联网的基础上,争取实现全省、全国联网。加快人才市场发展步伐,把泸州人才市场建成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信息化的综合性人才市场,争取通过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各县区均建立基础性人才市场,大力发展企业经营管理者、高新技术等专业性人才市场和农村人才市场,推行通用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健全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管理,促进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向市场竞争主体转变;按市场运作原则鼓励发展中介性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设多层次、多渠道、互联互通、城乡结合的人才市场体系。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完善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合同鉴定、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政策规定,解决人才在不同行业、所有制间流动的后顾之忧;探索固定与流动、专职与兼职的相结合的用人方式,促进人才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加强中央、省驻泸单位人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力度;建立健全人才流动争议仲裁制度,保证和维护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加大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的力度,切实解决人员流动中的突出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才队伍状况明显改善。

(六)建立和完善人才开发多渠道投入机制。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金融信贷为支撑,企事业用人单位投入、社会投资和捐助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人才培训经费投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把人才培养经费列入年度预算,鼓励个人为提高自身素质进行投资,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支持人才开发事业,逐步实现人才开发投入主体多元化和市场化,促进人才投资与回报的良性循环。

(七)切实保证规划的组织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人才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摆上突出位置。加强规划的宣传和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注意吸收社会反馈意见,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县区、各部门要依据本规划,制定出本县区、本行业的人才开发工作计划,并在编制年度计划时具体落实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切实有效的目标考核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人才资源信息系统。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共同抓好落实。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工作,让广大企业认知和领会宏观战略意图,使企业积极主动参与规划的实施,把规划的宏观目标与企业人事人才管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切实保证规划的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