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子点痣后注意事项:教育的原理与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48:09
07年四月季谦先生(王财贵教授)在天津礼堂的演讲文字稿

整理:天津在谦学堂张明星老师



谢谢我们主办单位!(案:此次演讲主办单位为天津“求尚铭德”教育中心)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老师,家长,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朋友,包括男朋友和女朋友:大家早上好!


天下的事,其实都很简单,都不困难,因为凡是事情都有个道理,我们只要回归到事情的本质,然后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那就天下太平,人间没有烦恼,当下每一个地方都是净土,都是天堂。但是,我们常常不去思考大道理,甚至是故意地违反道理,于是人间就有了许多的烦恼,痛苦。古人说:天做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假如是老天,他要让我们的人间有烦恼痛苦,我们还可以去改善,我们可以避开这痛苦。但是如果是人自己制造的呢,那就不可活了。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乃至于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也都是这样。


在<论语>第一篇的第五章,孔子就曾经这样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千乘之国”算做一个大国家,要治理一个大国家,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做到三件事;第一件要敬事而信,恭敬你所做的事,先要知道敬业要解决的敬业,你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要敬事,而信,要有信用。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这是每一个人都要做的事不是只有一个领导要做的事。要节用而爱人,要节俭,不要随便乱花用,不要随便乱贪污,节用!要爱人,到爱民,这不是很应该的吗?然后大家就使民以时,古代的使民以时,要让人们去做一点,嗯,劳工,劳役,现在我们叫收税,收税要合理。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只要作到这三件事情,一个大国家就治理了。


所以孔子和孟子都曾经这样表示:要治理天下,就好象反掌之易,就好象把一个手掌从这边翻到这边那么容易,就好象我们伸开手掌看到我们的掌纹,看到我们的手纹一样,就这么清楚明白。所以天下的道理都很清楚明白。要把事情做好都非常地简单,何况是象教育这一种事情,那可以说是太容易了,虽然教育是所谓的百年大计。教育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民族的前途,它当然是大事,但是,不管是大事小事,只要按照道理去做,没有做不成的。而且教育本来就是以人来教人,我们是人,我们的孩子是人,我们既然是人我们对于人该成就怎么样的学问,成就什么样的才华,成就什么样的品德,我们每个人都大体有一个认识。那么,你有这个认识,你就会按照人治的道理,比如说一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候,本来是那么样的纯真,他的潜能是那么广大,你要有你的理想,他有他的可能性,你不违背人性,就很容易达到你的理想,所以教育是天底下最简单的事。不过,普天之下,全世界每个政府都在为教育而担忧,每个家庭为教育而烦恼,每个学校为了教育焦头烂额,何以如此呢?道理很简单,就是我们不按照教育的道理来做教育。更糟糕的是,我们是故意不按照教育的道理来做教育,什么叫故意?就是你明明懂得教育的道理,而故意毁灭这道理,这叫做自做孽,不可活!怎么会这样子呢?家长爱孩子,老师爱学生,我们国家的教育各层领导都希望把人才培养出来,何至于说故意违反教育的道理呢?一般人是不相信。


今天我们先检讨一下什么叫教育的道理,共三步;第一步。第二步,我们再来检讨一下这些道理我们是不是本来就明白,然后第三步,我们本来就明白这道理,我们有没有好好地按照这个道理去做,还是我们违背了它。假如你是明白的,却违背它,你这不是故意的吗?然后再来看,如果你是违背了这个教育的道理,是不是教育就会出现问题。再进一步说,我们今后这样了解以后,我们是不是能够从现在开始不要再这样子来自作孽呢,来残害我们的孩子了。所以最后的结论是,我们应该立刻努力实践我们原来所知道的教育道理。我希望今天的演讲能够完成这几个步骤,不过最后一个步骤---我们要从今天开始努力实践我们原来所知道的教育道理,这一件事情不是我所能做到的,我今天只负责把道理讲清楚而且还说明这是本来大家都知道的事,而指出我们就故意违背这个道理,然后呢还说明现在的教育为什么会这么多烦恼和痛苦。,至于要不要改呢,那不是我能做到的,是要我们天津市人来做的。不过,依照我到各处去演讲,每一个地方我大体都一一地这样说过,我走了以后呢?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是照这样做的。所以我就非常地感叹,但是我也知道,这是人之常情。假如人不这么愚昧,这个世界是可爱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可爱的。就是因为人的愚昧!当然,我今天来到我们天津来,我依然怀抱着希望,因为天津是一个不一样的城市,是一个有智慧的城市,是一个肯实践的城市,是一个令我可以敬佩的城市!


教育的道理在哪里呢?我觉得我们要探求一件事情的道理,最好不要从表面上来看,不要在枝微末节这里来考虑,固然,每一个细节都有它的作用,但是,假如你连根本的地方都没有把握,而去专门注意那些细节,这叫做舍本逐末,这叫做因小失大,这叫买椟还珠,天下没有比这个更愚笨的事情了。所以我们今天讨论教育的道理,教育的规则,我们一定要从最基本的地方,最根源的地方讲起。正本清源之后,那些枝叶必定茂盛,而且,下游呢,必定是顺畅。所以我们今天先来检讨一下教育的进本原理在哪里。你按照基本原理去实施你的教育工作,很容易,顺理成章,步向康庄大道,不费吹灰之力,这样整个国家人才辈出。如果不按照根本的道理,连根本道理都违背了,那成功的机会就很少了。纵使费力很多,收功很小。而一个人没有接受合乎教育原理的教育,这个人一辈子几乎被我们父母跟老师残害了。等到他自己觉醒,他的根基不够,他的学习产生困难的时候,他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想和各位探讨一下教育有哪些根本的道理。这是一定不可违背的。而教育的根本原理,原来就这么简单,如在目前,如在你的手掌上。一般人会因为这太简单所以反而不去注意,偏偏整天在玩,眼睛就看着那些枝微末节的东西。所以,所谓教改教改,象台湾做了近10年的教改,教育改革,依照我看,根本没有改革!为什么,因为没有接触到根本的道理。所有教育所产生的困难,都是因为基本的道理从根本处方向就走错了。而他们的教育改革呢,只在外表上改,改来改去,好象非常热闹,结果呢,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变本加厉!天下有这么愚昧的事情吗?有,到处都有!那么有人就说:“我又不是教育专家,那些教育专家都不知道教育的原理在哪里,我怎么会知道!”不是教育专家不知道原理在哪里,只是这些教育专家,他因为已经成专家了,他就在枝微末节那里想问题,所以专家的意思是对很少的东西知道很多的人。所以有人说:专家,专家,专门骗人家。你不要被专家所骗,专家也不是故意要骗你,他是因为他的学问特点就是在某一个地方钻牛角尖,这叫专家。专家并不是不知道根本的道理在哪里,只是他不负责讲根本的道理,最后他自己也把根本的道理都忘记了。而一般的群众呢?本来大家都知道根本道理在哪里,结果被专家所骗,结果大家到最后都失其本。《大学》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一定要对根本的道理有所了解,而根本的道理是最简单的,最明白的。

我举出三个教育的根本规则,是一定不可以违反的。
第一个,教育的根本规则是教育的时机要把握。这个谁不知道呢?教育是有时机的呀!首先,我们要知道教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然后我们要知道教育开始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注意哪些重要的基本能力,要在哪一时期奠定基础。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但是我们自己想一想,我们的教育真的把握了教育的时机了吗?假如连教育的时机都没有把握,我们称为错过时机。错过时机,永不再来!一辈子后悔!所以教育的时机要把握。现在我们来想一想,我们当今的教育,包括家长,老师,学校,以及我们的国家,对教育的时机把握了吗?还是故意地忽略了。我认为,是故意地忽略了。为什么会故意地忽略?因为西方人故意地忽略了,所以我们中国人只好故意地忽略了,这是中国人的悲哀!从今天开始,我们一定要把握教育的时机,这是教育过程中的第一个大关键。时机都没有把握,保证走向失败!

教育的第二个根本原理就是教育的内容要把握,就是教材要把握。这谁不知道呢?所以大家都知道,但我们偏偏不闻。请问我们把握了教育的内容了吗?也就是我们思考过教育的内容合理不合理了吗?还是蒙着头就教?所以从今天开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家长,老师,校长,乃至于教育的领导官员,头脑里时时都要时时想,“我要教那些东西给我们的孩子才是合理的?”假如连这个都不想,你怎么可以做教育!据我所知,现在几乎所有作教育工作的人包括家长和老师,通通不知道他在教他的学生,他的孩子学什么东西。这样的教育能够好吗?我说这样子的话,冤枉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我们问一个老师,“请问老师,你知道不知道你现在在教你的学生什么东西?”老师如果说知道,我们再进一步问,“那你知道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教这些东西?”那如果是家长,你天体那知道你的孩子功课,请问你为什么这么认真知道他这些功课?这个家长能回答吗?是的,可以回答,老师就这样回答:“因为校长叫我这样教,教这些东西。”


这象话吗?一个家长就说:“因为老师布置这些功课,所以我就努力指导我的孩子功课。”你在爱你的孩子吗?还是在爱这个老师的功课?你失其本啊!你本质都没有把握到啊!教育是在培养人才,你知道吗?教育不是要听老师的功课,你知道吗?老师的教育也不是只要听校长派下的功课就好,你知道吗?我现在不是说校长派下的功课和老师布置的功课一定不好,我在讲一个道理。假如好你要告诉我为什么好?!假如不好,你为什么还要做?所以这是一个头脑要明白的问题,而不是你教什么的问题。我这样并没有说你教的一定不对。那有一些人不会听讲,马上会说我在批评教育,我只是说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明白道理,不要蒙着头。从今天开始,每一个人都要清楚明白:“我为什么教这些东西?”这是最基本的教育良心啊!


教育的第三个基本原理就是教育的方法。教育方法要把握。这谁不知道呢?教育当然有方法,大家都知道。对,教育要有方法。没有方法怎么教呢?但是,教育的方法是应该依照不同的年龄而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呢,还是只是非常地刚强,不讲道理,不管什么年龄,资质我都只有一套教学方法,因为我的师范学校教我这样教,因为美国人只有一套方法,所以我就只有一套方法。这样合理吗?这样当然不合理嘛,对不对?还有,有的功课的学习叫做多元智能,关于多元智能是不是应该有多元智慧的教学方法?这好象是哦,对不对?但是,假如有一个人说了:“不管它,不管什么功课啦,我只有一套教学方法,除了我这套教学方法我就不教了。这合理吗?这不合理嘛!对不对?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就只有一套教学方法,不管你年龄多少。我们如果把人类的学习方式依照年龄来分,我们可以分为幼稚期和成熟期。方便以13岁为临界点。假如13岁之前叫幼稚期,13岁之后叫成熟期,我门是不是该对幼稚期跟成熟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那我当然说,依照我的观察,现在做起来并没有不同。只有一套教学方法啊!


那我们是用幼稚期的教学方法来教成熟期呢,还是要用成熟期的教学方法来教幼稚期呢?这个很容易走向用成熟期的教学方法来教幼稚期。因为成熟期的教学容易看到成果。于是大家就人为那一种教学方法才可以,那对于幼稚期,不容易看到成果的这个阶段,也按照可以看到成果那样的教学方法来教幼稚期,结果就把这个幼稚期教坏了。幼稚期教坏,成熟期也教不好。这个就是整个教育从小学到研究所,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是你只有一套教学方法。然后再说,人之所以有各种智慧,有各种功课要开展,有些是可以表现出来的,有些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有些是可以用观察统计的方式,拿出数据的,有些是不可能观察,不可能统计,你只能体会,它是拿不出数据的。但是这两种功课,本来应该有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你却只有一条,你是用哪一种呢?是用可以统计那一种来吞没那些不可统计的,还是用不可统计的来涵盖能统计的呢?人类很容易走向可以统计的,可以表现的,我可以拿出数据的,以为就是了不起,于是来吞没一切不能拿出数据的,所以国家在推动,所谓的素质教育,现在又要推动品德教育。为什么?因为这方面也很重要。但是这方面推广了几年了,有功效吗?假如你还是用科学统计来想要提升素质,来想要提升品德,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只有一套教学方法,这合理吗?这样教育会有成果吗?教育只不过是三件事,没有别的事了。这三件事情想好了,做好了,我们家家户户安居乐业,每一个家庭都没有教育的烦恼。每一个学校,老师非常轻松愉快。我们的孩子功课不必做那么多而有更多的进步。我们将来的国家人才用不完。假如,这三条基本规则依然象以前一样故意装作不知道,那我们的教改一定不能成功。很多地方,很多教育专家,知道我们国家对于教育非常重视,所以他就提很多的方案,立很多课题,国家给他很多的补助,奖励,依照我看,这些课题方案都是换汤不换药。很少是有人从根本处解决问题的。所以,这些教育改革的方案,课题,往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们不要再做自欺欺人的工作了。我们的孩子要紧,你再这样混几年,一代就被牺牲了。所以从今天开始,要面对自己,要好好地探讨问题。今天我提这三个基本问题,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纵使知道也没有提出这么严重的警告。这是非常严重的现象。而若提出严重的警告呢,他也只是在发牢骚,让大家听了心情更加沉重而已。这个也没有什么意义。今天我提出问题,我就要提出解决的方案,而且,立刻可以付诸实践。家家户户,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校立刻就可以改善。因为,既然已经明白道理,事情就简单了。我们就依照道理做嘛。我们怎么依照道理做?我们重新来想。第一个问题,教育的时机要把握。我们就把握教育时机嘛。怎么把握教育时机,那很简单。第一个问题要问教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有一个答案,供大家参考。教育应该从应该开始的时候就要开始了。这个答案是没有错的。教育要从应该开始的时候就要开始了。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从应该开始的时候就开始了吗?一般人,甚至连什么时候是应该开始的时候都故意装作不知道。平白地浪费了他教育的大好时机。等到浪费得差不多了,果然,他产生了学习上的困难。那时候很多的老师,很多的专家,很多的家长拼命地补救,告诉诸位,已经来不及了。凡是教育现象已经展现出来了,就代表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教育要在还没有发生问题的时候就做好了,就做完了。那么要把握两点。应该开始就要开始。在开始的时机,有一些重要的基本能力要完成就应该完成。那开始的时候到底要用哪些教材呢,要用哪些方法呢?我们必须把这三个,刚才的理论的分析,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才能够做实践。所以我们现在就从教育的时机做核心来讨论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什么教材,用什么方法,而可以是教育,不是再浪费孩子的生命,不辜负他的黄金时代。


好,我们说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要从可以开始的时候就要开始。什么时候是可以开始的时候?一般的,这个,教育专家或是说我们整个世界的教育制度,大概都从6岁才开始教育。我们一般民众也认为孩子6岁才可以开始教育。这是不对的。但是为什么国家要从6岁才开始给孩子教育呢?因为这是知识教育开始的时机。而我们的学校从西方传近来的,这个传统。学校只负责知识教育,所以它从6岁开始。我们应该知道,教育的意义是广大的,不应该从6岁。那从几岁呢?有人说从3岁,因为送去给老师教,这也不是教育的基本意义。教育,有人说从出生开始,其实,也不然。我们应该是他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接受教育,他有生命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接受教育了。什么时候是他有生命的时候?就是所谓的胎儿。所以从今以后,我们应该提倡胎教。在座有很多家长都是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所以我在这里本来不想多讲胎教,因为很多家长,我怕有一些家长等一下出门就去跳楼,但是为了演讲的,这个整体照顾起见,我还是要从头说起。那如果在座有一些还没有结婚的,或是刚结婚还没有怀孕的,或是刚怀孕孩子还没有出生的,这些人,那就特别恭喜你,你的孩子是很有福气的,今天遇到贵人了,我的名字叫王财贵!(众笑)


胎教有两方面可以说。第一方面,中国古人说的,性情智慧的酝酿从这个时候开始。第二点,西方人所说的,脑神经的发展从胎儿开始。什么叫脑神经的发展?—聪明。尤其在这个时代里面,许多的家长和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孩子。他忘了人还有更重要的成分,就是性情品德智慧。那,我们如果暂时把性情品德智慧这一边先放下,因为这一边是渺渺茫茫的,没有科学数据的。我们纵使看脑神经发展这一方面,有科学数据给你看,这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做胎教。因为一个人一辈子的聪明从胎儿句开始在决定啦。胎儿三个月到五个月就开始发展脑神经系统。如果他在发展的时候,你不给他发展,将来机会越来越少。尤其是在越早期形的胎儿,他是一片的空白,所有潜能都等待你去开发。那么我们怎么给他脑神经发展,乃至于他心灵的陶冶。我们要看人类是怎么去做教育的。人类接受世界的讯息,就能够成长他的心灵,而讯息只有五种信道::眼,耳,鼻,舌,身。在胎儿,是只有一种管道,就是只有耳朵可以接受世界的讯息。所以我们对胎儿的教育,只有一个办法—声音。用什么声音就要会选择了。


我们用丰富的声音刺激脑神经大量的发展,一辈子聪明,聪明绝顶。我们用优雅的声音陶冶他的性情,他将来性情平和,心胸广大,悲天悯人。所以,丰富而优雅的声音就是我们胎儿的教材。所以如何选择教育的内容,我们应该注意这个时代有一个盲点。这个时代都问,他懂吗?我教他的东西他懂吗?如果他不懂,有什么意义呢?甚至连对胎儿的教育都这样想。我们胎儿懂什么声音呢?所以胎儿一概不教。你一概不教,你没有用丰富而优雅的音乐教,其实你的胎儿也在接受教育,接受什么教育呢?接受又简陋又粗浅又有污染的声音。所以你不在他的心地上种下好种子,他必定种下坏种子。所以一般的家长不要认为我并没有残害我的胎儿,只要你的环境不够丰富,不够干净,他就在接受你的肤浅而污染的教育了。那么,丰富而优雅的音乐在哪里呢?我提供一个办法,这教学方法,让每一家都可以培养出天才。曾经有一个教育专家这样说:“任何孩子都是天才。”哪一家的孩子不是天才,是很特别的。为什么天下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庸才而不是天才呢?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原来是天才的孩子被庸俗的父母用庸俗的手段教他几年,他就变成庸才。如果父母还没有能力把一个天才教成庸才,因为要把天才教成庸才是很困难的,因为人的生命本来就那么旺盛,本来潜能就那么大,他本来就是天才,你想要把他教成庸才,是很难的,因为父母还不可能把他教成庸才。那再送去给学校,让老师教几年,必定成庸才。什么意思?就是你用庸俗的手段来教我们的孩子。首先第一步庸俗是你不知道我们越小的孩子他的学习能力越强,对他一辈子的影响力越大,你不知道这个道理就是庸俗了。第二步,你虽然把握到了他的时机了,而你却用那些没有意义的教材,甚至有污染的教材,天天教他,拼命地教。拼命地教,过了几年,他不仅成为庸才,他还成为一个社会上的麻烦。因为他愤性,他暴戾,要不然就萎靡不振。社会上往往有两种人,一种人是无精打采,一种人是愤性暴戾,有暴力倾向,不讲理。只有这两种。因为你并没有按照人性的光明来引导他的光明,你没有按照人性的潜能来开发他的潜能。这叫做庸俗的教育观念,因此我们把握了教育时机,把握了教育的内容,这个教育内容就是人类最伟大的,最高明的,最优美的智慧结晶。但是,这一种教材我们怎么教给这么小一个孩子,乃至于还没有出生的孩子?我们不是要研究教材,教学方法的吗?我们如果只用一种教学方法的话,他懂吗?只有这一种方法,我们要教,他懂才有用,那你就不可能教你的胎儿了,你就不可能选这种教材了。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那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呢?就是最自然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丝毫不费力气的办法,乃至于不必花钱的方法。家家户户培养天才。所以现在我建议家里有人怀孕了,要准备三架CD的机器,三架放碟机啦。第一架放天才的音乐,就是所谓的古典音乐,因为你的孩子是天才,正好用天才来培养他,用天才培养天才,他必定成为天才。第二架CD中放中文的经典诵读。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放中国人的声音,什么声音?一般是我们讲话的声音,一般日常生活的白话的声音。


现在生活的声音不用再重复了,我们所要给他的也是声音,但是是有智慧的声音,叫做经典的诵读。经典是民族智能的洁净,你把它读出来也是语言。,语言也就有刺激脑神经发展的作用,而这些语言背后的智能,背后的文化质量,就一点一滴地,默默地影响你孩子的气质。所以第二架放经典诵读,放得是中文经典诵读。如果你还想让你的孩子将来有更好的发展,你第三架就放外文的经典诵读,让一个孩子提早熟悉外国的语言。但是你只能选择一种。假如你要让你的孩子将来英文特别好,你从胎儿开始就让他听英文,而听英文不是听普通的英语会话。我们不必听英语,我们直接听英文,而且听经典性的英文。因为英文念出来也是英语,但是英文背后有文化的素质,背后有西方人的智慧。会了英文就会英语。那这三架CD准备好了,我们要花多少时间来教呢?用多少心血来教天才呢?每天只要花两秒锺。所以教育是一种智慧,不是你努力了多少,有智慧的人是不需要努力的,没有智慧的人,一直努力,就是所谓的精神抖擞,走向失败!!没有智慧嘛!有的也想教孩子呀,怎么教,我的孩子还小,所以给他听卡通,他喜欢的,给他看卡通他喜欢的。这叫没有智慧。买了很多教材,通通都是白话,通通都是讲故事,没有智慧。所以一天花两秒锺就够了。早上起来,对这三架CD放在不同的地方,按一个PLAY<播放>,REPLAY<重复播放>,PLAY, REPLAY, PLAY, REPLAY, 教完了。因为你按开始,重复人间最高明的,最有智慧的声音。,就在教到你的孩子了。要放多久呢?放24个小时。你就不要紧张啦,不要随便换片子啦。还有,第二天也是照常这个CD,这个碟子,放7天,总共转168遍。你想一想,一个世界名曲,转了168遍,对这孩子的一辈子有多重大的影响。你想一想就知道。你不要认为你看不到,不要认为现在的科学还不能够统计,你就一概不相信。所以我这样讲,我也不敢说一定是有多少的功效,我只是说信不信由你,总之没有坏处,为什么?因为他不听这些好的声音,他也一定听环境所有的声音。每一个人的耳朵都象录音机,尤其是越小的孩子,每一个人的耳朵随时都接触到10种,100种,甚至1000种声音。你不要认为你没有用这些好的声音,他就是一个空白。所以教育的声音是不嫌多的,人类的耳朵360度,24小时开放。这是吸收世界讯息最锐利的感官。所以教育的第一项指挥就是如何磨练耳朵,培养他高度的心灵发展,高度的脑神经发展,以及他的性情的发展。而这是在胎教可以做的,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大好时机。胎教有没有功效呢?一般人会依照他的经验直觉。当然有功效。象现在我们推广这一种教育已经十几年了,就有成千上百的家庭,他们给他的孩子做胎教。用这种方法做胎教出生的孩子现在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读经宝宝。读经就是诵读经典啊,我们把音乐也当成经典啊,我们选择经典音乐啊。所以不一定是要用文章的,文字经典。音乐也有经典。这一种孩子叫做读经宝宝。读经宝宝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一生下来相貌堂堂,然后不哭不闹,然后顺利成长,健康可爱。我在辽宁听说过一个有关胎教的故事。他说他的一个朋友怀孕了,但他说她心情不太好,所以常常带着大肚子去打麻将消遣。打了四个月麻将,孩子出生下来,那么,脾气特别暴躁,经常大哭大闹,家里人都没有什么办法。后来发现有一个办法可以治理,治理这个现象。就是只要把麻将在麻将桌上噼里啪啦一打,这个孩子就不哭了,就笑了。所以你想要这个孩子将来成为麻将之神,就照这样子来做胎教。(众笑)


假如不是,你就要想办法做你的胎教了。但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出世了呢?那我就只好提供一个办法了,他的孩子大不了长大后再生一个吧。我的意思也就是说,等30年之后,你有孙子的时候,好好做胎教。而有些人呢,他不一定是为自己的孩子,他心量广大,他要对于他的亲戚朋友,有人怀孕了,就赶快叫她做胎教。更有一些人呢,他要做功德,而且他本来就是有文化的,有文化教育的热心人士,像我们各级的领导。他要做功德,他要实施良好的教育非常简单,用他的身份,地位跟能力,在我们天津市,倡导胎儿教育。这个办法是很简单的。凡是有人家里怀孕,他一定可以取得数据,就把胎教的这个道理倡导给他听。他将造福我们的天津市。只要做这件事情,就叫做功德无量。提供给我们领导作参考。那我们一般的家庭呢?孩子如果出生了,机会还很大,3岁之内,我们的脑神经继续发展,还有80%的机会,所以3岁之内要听尽世界名曲。到眼睛开了,要让他看尽世界名画。刚才说过,不要再看卡通图片,不要再看漫画了,我们一般人都以为小孩子喜欢看这些简陋的东西,因为我们大人是一理解不理解为标准。而我们知道孩子的理解能力是很薄弱的,所以我们叫他只能理解一些非常浅陋的东西,与是我们的教材就用浅陋的东西教他。我们不知道一个孩子的学习特色不是理解,他是吸收,储藏,酝酿。所以我们一般人往往给我们孩子一些最简陋的东西,我们的孩子也照单全收,他也储藏在他的生命中,他也直接酝酿,但是这些简陋的东西酝酿不出高明的智能,一些污染的东西他也吸收,他也储藏,他也酝酿,就酝酿出他悲惨的人生。所以,各位,不要再用大人那一种只能理解的态度来教你的孩子了,不要再想这么高深的音乐,美术,我们的婴儿能懂吗?千万不要再这样想了。你如果这样想就不了解教育的道理。 所以只管给他吸收吧,吸收人间最好的东西。因为错过这个时机,一个人再也不能吸收了。等到长大已经来不及了。如果孩子超过3岁,6岁之内要完成。从早到晚,从晚到早,24小时常常接触世界名曲,世界名画。如果6岁还来不及,就推到13岁,剩下10%的机会,务必要把握。如果孩子超过13岁呢?我们人类的头脑和心灵,它的成长就像水泥一样。刚泡好了之后是软的,它可塑性很强,怎么捏成怎么形状,画上一些痕迹之后,它就永远磨灭不掉,但是水泥越放越硬,等到它全部硬了,到了13岁,我们人类的头脑神经发展蓝图完成,我们的心灵,潜意识跟下意识几乎完全关闭,只剩下意识。所以一辈子我们就用这个意识来过一生,我们就用13岁之前所发展出来的脑神经系统来用一辈子。 你也要补救补救,最少把你所发展出来的脑神经系统,以及你的性情,好好地保护它,好好地运用它,你也可以有小小的成就。要大成就,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各位,教育的时机明明摆在你的眼前,教材就这么容易,教学方法是丝毫不费力气的,只是因为你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错误而白白牺牲我们整个民族。我为此愤恨不平,所以我讲话就这样激昂慷慨!!(众鼓掌)

平常你和我交朋友,我是一个温文儒雅的人,我站在这里就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不可以浪费这么多人的这么多时间。我做一次演讲就要影响听众一辈子,乃至一百辈子。中华民族是有希望的!只要我们不要再迷信美国的教育观念,美国的教育观念不是没有好处,它的好处只在它的好处有好处,不是一切都对,中国人近100年来就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只有西方人的对,不一定的!!我并没有说我的对,我是要你自己去想一想,所以你若觉得我的对,是你自己想对了。你不是听从我的话,我也不想希望别人听从我的话。所以教育要知道它的道理,然后我们从它的道理来做教育,知道教育的的道理就是有教育的理念,也就是依照教育的道理而去起念头,而去思想,这叫理想。依照道理而想叫理想。现在我们有教育的理想了,我们来实践,叫做有理想的教育,那么怎么给他理想的教育呢?现在我把一个教育的历程再讲一遍,刚才用例子,因为讲到音乐,所以顺这个例子讲到13岁,一个人培养到13岁,几乎就不必再培养了,他就自己能够往前进,他一辈子好学。我们刚才说过,有那个三架的CD的机器,一架放音乐,一架放中文经典诵读,一架放外文经典诵读。我们要知道,人类最伟大的学习或者说是最有功效的教育,或者说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培养,应该是语文能力,音乐,美术知识辅佐。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学习在13岁之前,大概就是一个天才时代。尤其是语言的学习。我们几乎不用教,3岁就会讲话了,因此,语文,语文,语是不需要注重的,因为语是自然完成。所以人类的,这个教育,最重要的是文字的教育。文字的教育一方面它也是可以给你大量的信息刺激脑神经发展,二方面呢,它也有文字的训练思维,他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为人类所有的智能结晶几乎都靠文字流传。它将来要表达它的思想,要语言,也应该以文字来表现。所以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他必定是在文字方面或文章方面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这我们简称为高度语文能力。我们怎么培养一个孩子有高度语文能力呢?我们按照人类语文能力发展的规律就很容易培养出来。首先我们说3岁之前是语的天才,而语在日常生活中他就自然学到,我们要教他文,什么时候可以教他?首先从胎儿开始,我们让他听的是文章的诵读,我们就已经在开始教他文了。不过文,最后要以文字来表现,,所以我们首先要看看他什么时候可以接触文字?接触文字,第一项教他认字,第二项教他阅读,第三项要教他写作。所谓听,说,读,写,那么听跟说是属于语的方面,读跟写是属于文的方面。而"语",讲话没有所谓的高度不高度,一个人只要发音正确,或是发出来的声音大家可以听得懂,像天津市的孩子,能够讲一口标准的天津普通话,也就够了,不需要讲标准的北京普通话,对不对?所以,语不需要太过注重,那么文呢?就需要我们人类来用心教。所以世界上还有很多的民族,他只会讲话,他没有文字,凡是只会讲话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都是蛮荒的民族,而这永远是野蛮的民族,永远是没有文化的,因为他们的祖先的智慧不能够传下来,所以,语文教育,语文教育,,最重要的还是文的教育。那什么时候可以给他文的教育呢?他已经听了那么多的有关文章的诵读,一方面是语,一方面是文的训练。到了大概一岁半,两岁,最慢是3岁,我们就可以开始让他接触文字。那么我们现在就假定有一个孩子,2岁,这个时候,他不仅能够讲话了,而且呢,他也有认字的能力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教他开始经典诵读了,为什么?因为从经典诵读里面,我们就很容易地进入到高度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什么叫高度的语文能力培养?就是一个人在13岁之前,本来就是他语文教育的最好时机,语文基础奠定的时期。依照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个标准,一个人到13岁,就应该学会阅读经史子集。他能够操作文言文,而且能够操作一辈子,这样子才叫做有高度的语文能力或者说他的语文能力算尽了。那么我们怎么让他有这种能力呢?道理非常简单,就是你要把握教育时机,用对教材。什么教材?就是语文的学习有一个特色,你教他什么,他就会什么。你没有教,他就不会,而且到了13岁之后,几乎一辈子都不会。我再讲一遍,语文教育的特色,乃至于像音乐,美术也是这样。总之这些不是科学!而是非科学的教育科目,非科学的教育科目的特色就是你教他什么他就会什么,你没有教就永远不会。这个跟科学教育不一样。科学教育是他会什么你才教他什么,教会了什么才能往前进一步。语文教育的特色呢,是你希望他会什么就直接教他什么。那你如果希望他有高度的语文能力,有文言文的操作能力,有经史子集的阅读能力,你要怎么培养呢?就在13岁之前,你用经史子集来教他,他到13岁就会经史子集,而且一辈子都会。这一种教育的道理,如在目前,如在手上,大家都知道。但是这100年来的中国人就是故意装做不知道,所以我们教孩子什么呢?我们教孩子,教他懂得的语言,懂得的文章,那么什么是他懂得的呢?就是最简单的,无聊的那些东西,一辈子用不到的那些东西,我们一直拼命地教我们的孩子,教到13岁,我们的整个国民叫做语文程度低落。大家都在烦恼国民的语文程度低落,一代不如一代,烦恼了80几年了,还在烦恼!这是一夜之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只要你的头脑是清楚的,只要你知道科学教育跟语文教育是不一样的!科学教育是懂得才要教,教懂了才有用,语文教育是不懂也可以教,教不懂的也有用。所以一个2岁的孩子,你就教他什么?拿教材,什么教材?拿经典教材。尤其是经典中的经典。中华民族的5000年文化所留下来的经典,并没有多少。依照我的看法,我介绍一些经典,第一级的经典。第一级就是最高级的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是最高层次的经典。第二级经典,《易经》,《诗经》,《老子》,《庄子》。第三级的经典,一些顾问,诗词歌赋,所谓的唐诗,宋词,元曲。第四级的经典就是我们这些蒙书,蒙学的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其它所谓经史子集以下,那是第五级,第六级,第七级,第八级......,全天下最低级,最下层的,这个,最无聊的教材就是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两岁的孩子不读书便罢,一读书,第一本叫做《论语》,5,6岁开始读的也叫做《论语》,20岁,30岁,50岁开始读书,还是《论语》。我们怎么教2岁的孩子《论语》呢?我们的教学方法非常简单,为什么?合乎自然,合乎人性,每一个老师或是家长,只要学会一句话就可以当老师,就可以教你的孩子,这么高深的教材,就一句话请大家记住,而且只有这句话,没有别句话了。用别的方法都失败了,只有用这个方法教就成功了。这一句话只有6个字,就是:小朋友,跟我念。这是唯一的教学方法。人类学语言,你不要说小朋友跟你学,跟你说。他在胎儿开始到3岁,他天天听我们大人讲话,他就学会了人间的语言系统。我们如果教他,教他读文章呢?我们也使用这个方法,用这个人类学习语言的方法,就是:小朋友,跟我念,而且让他看书,他就有好几种效果。什么效果?第一种最直接的效果,最不起眼的效果,就是他会识字。会认字以后,他就会阅读,会阅读,他就自己走向自学之路。他懂得如何学习,而且读书读得越多,学习能力越好,思考能力越强,一辈子就不需要别人来教。所以你的孩子让我来教,只要2岁到3岁,或是3岁到4岁,这一辈子他就成为人才。人生只要教他一年。信不信?由你!他的最核心,最核心的教育成果是什么呢?就是一辈子的智慧用不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越长大越有用,乃至于带到下辈子去。现在为了让大家印象深刻,我们来实验一下这种教学方法到底真的可行吗?一个孩子2岁,3岁或是5岁,8岁,你说小朋友,跟我念,是不是真的能够实施呢?有没有效果呢?好,现在我当老师,各位当小朋友,你千万要把你的学习能力降到13岁以下,要不然,你这辈子是没救了。好,小朋友,跟我念,子曰,(众人齐读:子曰),巧言令色,(众人齐读:巧言令色),鲜矣仁,(众人齐读:鲜矣仁)。{现场记实:只有几个小朋友,声音响亮胜过众成人}你看,我们这里大部分都是大人,只有几个小孩,结果是小孩的声音特别大,可见大人已是~,算了,下辈子吧!好,再来一遍,小朋友,跟我念,子曰,(众人齐读:子曰),巧言令色,(众人齐读:巧言令色),鲜矣仁,(众人齐读:鲜矣仁)。{现场记实:小朋友声音更为响亮。}你看他们这么喜欢,而且人越多越喜欢,你越念越熟就越喜欢,所以让他念个100遍。现在我有个读经教学的标准模式,每天进度100个字,让他念100遍,所有的人几乎全都会背,会背就给他100分,不会背也给他100分,因为他已经在进步,为什么?因为这些声音的刺激,他必须听到声音,他的神经要做努力,他要短暂记忆,然后他要命令他的嘴巴照着它做一次,这个就构成脑神经回路的系统,而且他看着字。先教他指着字,教他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天下没有这么完整的教育,没有这么简单而有效的教育了,甚至有生下来天生有智能障碍的孩子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反复地读,反复地念,来治疗他心智的障,碍。这叫做语文治疗。一个2岁的孩子,你说小朋友,跟我念,他如果念得不想念了,我们念给他听,或是用CD给他听,偶尔指着字给他看,我们假设第一天教他,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念个50—60遍,70—80遍,100遍。第二天教他,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第三天教他,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第四天教他,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第五天,教他,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这样教了五章,教了5天,一个2岁的孩子至少会认得2个字,哪两个字?(众人答:子曰。)啊,你也知道!大家都知道,但是所有人都故意装做不知道。以为要认字,一定要从小猫,小狗开始认字,就不能够从《论语》认字,这岂不是自欺欺人,这岂不是自作孽!所以各位,不要再教白话文了。白话文是不需要教的啦,我们用经典他也可以认字,而且反复地念诵又刺激脑神经的发展,还有他的认知量是比学校还要大的。现在的学校用6年让我们的孩子认得2500个汉字,古人用经典诵读的方法,只要用6个月就认得2500个汉字了。你浪费我们的孩子多少时间,你知道吗?这是一个教育观念的胡涂!以为语文你要教得懂才有用,我就告诉你,他只要一直读,一直读,他就认字了,最少,认字以后就可以阅读。只要认得200个字就开始,读什么书?读白话文,大小猫,小狗的故事。所以,一切的白话文归他自己读,你就不要理他。而且一个认字的孩子,会读书的孩子,只要你不问他懂不懂,你开放给他读,这个孩子会手不释卷,他废寝忘食。现在所有的读经家庭的孩子,读经的班级的孩子,大竟学校的孩子,统统都是自己读书。一个孩子,一天只要读3本书,尤其是幼儿园,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孩子,他们的书都比较少,像课本那么厚的书,一天可以读3本书,一年就可以读1000本书。等到一个孩子读了1000本书,他的小学功课通统不用教了,你知道吗?一个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读了一两千本书,不仅是小学不用教,他三四五六年级就可以学初中的了,这个叫做培养人才,这个不叫做应试。每一个家长说我们的孩子功课那么多,我们要参加考试,我们要应付考试,你要应付考试还不简单吗?!所以各位,应付考试的结果将来一肚子都是草包。古人说满腹经纶,什么叫满腹经纶?在他还不知道深不深,在他还不知道难不难的时候,把人间最困难的书全部放在他肚子里面,作为一辈子发明创造的基础,做为一辈子成圣成贤的基础啦!所以各位,这是有关于教育之本的问题,教育见识的问题。要眼光有没有眼光?要智慧有没有智慧?而不是你教育工作有困难还是没有困难的问题。千万不要把它们混在一起了。教育是简单的,教越难的东西越简单。就是你不要迷信,懂不懂!只有科学才管懂不懂,不是科学的不要管懂不懂。尤其是老天给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时机就在13岁以前。你13岁之前没有培养好,你一辈子就受这个亏。而且语文能力好,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语文能力好,就是聪明。因为语文这种训练是最聪明的,刚才讲过了,有人认为,你的语文好,那数学呢?各位,你要知道,我们怎样让一个孩子数学好,你要知道教育的原理,我们的孩子数学才可以好。很多家长老师都烦恼我们的孩子数学不好,今天我就给你解决你孩子的数学问题,让你以后不要再烦恼。但是我们要明白道理。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孩子数学不好,怎么办?我说你孩子数学不好,你想办法让他好,他说我就是没办法啊。没有办法,可能没有办法吗?这是不可能的!那我就说,我有一个办法,你去看看哪一个人数学好,叫你的孩子像他一样学就好了。他就有办法。哪一个孩子数学好?我们孩子班上的班长数学好啊,那我就问他,那个班长数学为什么好,你有想一想吗?他说他也不知道。我说你怎么不知道呢?第一,老师是不是特别教他?他说没有啊!老师一班都是一样教。那所以数学好不好不关老师的事。千万不要再怪罪老师了。你的孩子数学好不好,老师是同样教的。所以数学要好不可以依附老师。第二点,这个班长的父母是不是特别认真地指导?他说也没有,更没有,所以数学好不关家长的事。第三点,这个班长是不是很认真地做数学?他才不认真呢!所以数学好不关你认真不认真的事。哦,那怎么办呢?数学好不好到底关系什么呢?问题不是很简单吗?数学要好只有一个条件,其它的都是假的。现在所有的天下的父母和老师通通在假的地方做工作。要么就是老师拼命教,要么让他拼命做功课,要么家长就拼命地压迫和督导,要么就去补习,这些都不是数学好的条件啊,各位啊!不要再做傻事了,数学要好只有一个关键,就是让他聪明起来嘛!因为班长聪明嘛,所以是聪明的人会算数学,不是算数学使人聪明!你一定要记住这点。我们整个国家就是拼命地教给我们的孩子算数学,不要说我们的国家要做,是我们的家长要做,我们老师要做,我们的校长一定要让数学好一点,将来可以考几个清华北大。既然这样做,结果我们国民的数学素质有好吗?没有!要数学好还不简单吗?聪明的人能算数学,不是算数学能使人聪明,就好像我们开一条高速公路就可以跑汽车,并不是跑汽车就可以跑出高速公路。而开高速公路的方法就是13岁之前给他聪明的头脑,给他丰富的讯息刺激,最丰富的讯息刺激就是一天到晚“小朋友,跟我念,小朋友,跟我念”一直念,一直念,一直念,把一章念个100遍,把一章念个200遍,一天念个2个小时,三个小时,甚至5个小时,8个小时,他一直在听一直在念,他就绝顶聪明,将来做大事。错过时机,永不再来哦!!教材不对,意义不大。你一直念小猫小狗的故事也可以聪明,但是将来小猫小狗的故事一辈子没有用,所以我们用智慧的书。
第三点教学方法太简单了,适应人性。不要再烦恼他懂不懂啦,这样子教,每天100个字,每天100遍,背下来了,忘记也没有关系,最好是让他再复习。 不复习也无所谓,因为背过的东西总是比别人强,他已经训练他的头脑了,他已经有印象,只要是一天100个字,一年就可以有3万个字,两三年之后就会有10几万个字,一个孩子会背10几万个字的经典,这一辈子就能自己读经史子集,成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孝子贤孙。现在我们整个国家教得我们国民拿到经史子集不能读,你能够了解中国文化吗?不能够了解中国文化,你能够继承优良的传统吗?还怎么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都是一堆废话!中国人要觉醒了,觉醒的第一步,让中国人自己做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灵魂,要能够读经史子集,古人只要私塾教育三年,他一辈子就能够读经史子集,我们如今受了多少教育?所以各位,问题不在事情难不难,也不在你努力不努力,问题只在你有没有智慧,我今天就提供教育的智慧给各位。那么现在,台湾,大陆以及全世界已经有3千万多个孩子在接受读经教育,你家的孩子还没有接受,你要小心,他落伍了!而且,还不仅是落伍不落伍的问题,而是你在辜负他,当然,我们天津市已经做得不错,是个实行读经教育的先行者,但是还是有一点迷惑,为什么呢?大部分的人还在教《三字经》,我不是说《三字经》不要教,不可以读,不是!咱们做实验,一个班教《论语》,一个班教《三字经》,《三字经》两千多字,假如已经全部背完了,这个《论语》也只教他两千多字,只背了1/6,但是叫读《三字经》的来读《论语》他感觉很困难。叫读《论语》的来读《三字经》,他感觉很容易。所以你要让一个孩子越走越困难还是越走越容易,越走越幸福,就取决于你的智慧了。所以很多学校都说,我们在教读经,教什么,不能教《三字经》吗?一二年级教《三字经》,三四年级的孩子教唐诗啊!这些统统都是小脚放大,裹小脚真能放大吗?能进一步不再进一步!还有,问他读多久的时间,他说,每个礼拜啊,抽出一节课两节课来教啊!这也是太可惜了,所以现在我建议,一天最少两个小时教读经,怎么教?在学校里面非常简单,我称这个为读经教学的课程融入法,不是排斥法,排斥就是我排了读经课,其它的课少排一点,这不对。这样子我们的教育体制就会说话了。所以融入法怎么融入?老师只要知道这个教读经的重要,每节打上课铃,就让他念5分锺到10分锺,一天就可以到1个小时。假如这个老师的认知更清楚,每节打上课铃,就让他念10分锺到20分锺,就保证了两个小时。每天打上课铃,小朋友还在吵闹的时候,就开始读经了,好了我们这个班开始读经,读多久呢?读个10分锺到20分锺,那假如这个孩子越读越高兴呢,就让他读30分锺乃至40分锺。你说我们的功课怎么办呢?一节课40分锺你20分锺读经,那剩下20分锺你教得完吗?各位,刚才不是讲过吗?一个学习能力强的人,那些功课是不值得学的,所以教师的,老师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来提升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他自愿学习的兴趣,假如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他自己很喜欢学习,那些功课是很容易的,只要5分锺就教完,不要多到还要20分锺。所以凡是教读经的班级,不仅是经典读了,而且他的应试都比别的班的孩子好。信不信由你!!!只是你的思想转不过来,不敢做,少少地做,一天读个10分锺,也有效,也很好,乃至于一辈子只读一句也好,但是为了你的孩子,各位一定要注意了,要大量读经,要长时间读经不会防碍他其它学科的学习!~像幼儿园也是这样,一定要开读经幼儿园,不要幼儿园来读经,什么叫幼儿园读经?幼儿园做幼儿园的功课,听到读经了,然后觉得读经不错,我就加一点点读经,这是附带的,这叫幼儿园来读经。我所说的是希望你幼儿园读经转接到读经幼儿园,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要开读经幼儿园,而是就为了读经开幼儿园。怎么开?把学习的一半时间都用来读经,剩下的时间学幼儿园的功课。那能够学得完吗?不需要一半时间,1/4就够了,乃至1/8,1/10就够了。只要1/10的时间来学习幼儿园的其它功课就够了,一个读经的孩子马上就学完。我们浪费多少时间你知道吗?而且浪费的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你浪费了两年三年就是浪费了一辈子,因为他现在正在成长,你不让他成长,他一辈子不得成长!所以各位,要有智慧,如果你想要让你的孩子成为大人才,国际性的人才,不辜负这个孩子来这个世界一趟,你如果真有这个心,我告诉你有一个办法,不是学校教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的问题,教两个小时也很不错,但还是不够,你若是要你的孩子真的成为人才,只有一个方法,从明天开始,不要再上学了!这句话讲起来让人听了会很奇怪。所有的教育人员,所有我们的教育阶层,他之所以领导我们教育就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孩子成人才,现在如果我们发现学校不足以培养出人才,我们家长自己培养人才,这是最大的爱国表现。而且在家自学,在家里自己学习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的新潮流。美国已经有超过3%的孩子在家自学了,也就是说美国有两百万的人在家自学,如果依照美国与中国的这个学生比例,我们中国最少要有六百万个孩子在家自学,才赶得上世界潮流。现在在家自学我已经推广了七八年,在家自学的人不仅是没有六百万,连六十万也没有,连六万也没有,连六千也没有。我们的教育差世界的先进国家差一千倍。所以各位,我们要睁开眼睛,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面对现代化。我是邓小平同志的支持者!你怎么面向世界?你怎么面向现代化?你怎么面向未来?首先你要把教育的观念理清楚,我们要把握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才,只有这个观念,我是培养人才,没有别的目的。这样子你的教育就解放了,那么在家自学不是让你在家自己教,你当然可以在家自己教,但是现在的双亲家庭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是建议结合几个家庭开一个私塾,读经的私塾,每天读经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最好是读八个小时,乃至有些读经私塾一天读经十个小时。你说他们是不是发疯了?不是!他们这些孩子学一年抵十年用,一年就可以背10万字到20万字的经典,一辈子不仅是才华横溢,而且是文化教养高深,品德智慧高明,这正符合我们国家的愿望。这个叫做读经的私塾,读经的学园。在天津,也已经有一两个地方是这种全天候读经,我们的主办单位,今天的主办单位,本来也是个幼儿园,他们也在读经,读中文读英文,但是时间还是不够的,一天大概有两个小时,两个半小时时间读经,,这还是不够的。一定要提升,提升到四个小时。因为他在学校里面如果有六个小时就可以用四个小时读经,用两个小时学教育,学幼儿园的基本功课。两个小时就够了,甚至一个小时就够,甚至不学也罢!因为只要一个孩子聪明起来,他是不需要学幼儿园这些功课的。但是你一定要头脑清楚。我们各位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幼儿园阶段,你一定要慎重选择幼儿园,唯一的办法就是看他有没有读经,读经的时间够不够,这是培养人才的唯一的广告。还有这个幼儿园读经的时间如果不多,你一定要要求增多读经时间。
最后讲一个故事,西藏有一个传统,就是认为他们的活佛会转世,这个,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但是,总之就是真的有这个现象。那么大概三岁就被认证,有人就会怀疑说,你们假如认错了,怎么办呢?他们说大概不会认错,因为有很多的迹象,不会认错的。那假如认错了,那也没有关系,为什么?因为三岁就被带到寺庙里面去,那么由最好的老师教他,教他什么你知道吗?就是教他读经,而且每天读10个小时,一个孩子从三岁开始教他读经,读10个小时,读了10年,如果不是活佛,也变活佛了。这是开发出来的最好方法,就是人的头脑假如被开发出来了,非常丰富了,他的身体也非常健康。你去看智能不足的孩子,五脏六腑都不能协调,他们的五脏六腑不是个和谐的社会,所以我们要建构我们自己和谐的五脏六腑社会,你也要把头脑建构起来。一些正常儿为什么会被怀疑头脑不健全,一些人为什么长得不良,头脑不健全。为什么有些人发展迟缓,头脑不足,学习能力低下,大脑不健全?所以各位,天下的道理只有一个,要培养孩子,尤其是在13岁之前。这个方法就是读经,其它的方法统统用不上,其它的统统自动完成。信不信由你!信的人先做,不信的人慢一点做,不过你慢了两年三年你的孩子就老了。有福气的孩子才能够读到经典,没有福气的孩子家长和老师拼命挡,拼命挡,这个孩子的福气就被耽误了。有福气的孩子读经典,没有福气的孩子不能读到,福气大的孩子读很多经典,他一生和圣贤相往来。福气小的孩子读个两三句也不错了。孩子的福气不是他天生带来的,他也不知道他的福气在哪里,要替我们的孩子造福,就要我们的家长跟老师,还有我们各级教育领导和长官,我希望我们大家要真的爱我们的孩子,不要再残害他们了。不要考虑太多太多的无聊的条件!只有一条路,培养我们的孩子吧,不要辜负他们。
今天我的演讲到这里,谢谢各位!(众鼓掌)
教育的智慧——2008年2月23日 王财贵讲于深圳「鹿鸣学堂」

赵伯毅整理? 王财贵润饰         

孟丹梅问:我们在座的,都是长期做读经教育的。近来常听老师提到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有「智慧」。究竟什么是教育的智慧?今天想祈请老师进一步给我们解说解说!(眾鼓掌)  

先生:(笑)本来说好的,过年来这里,是要让我休息几天的,结果天天有节目,不得闲。(先生笑,众亦笑) 现在又提出个大问题来,叫我从何说起呢? 就照刚才提到的怎么办读经班,一路谈下来好了。有人说读经班、读经私塾好办,有人说不好办,有人觉得读经的老师好当,有人觉得不好当。我认为昨天晚上赵升君说对了:「读经老师真的太佔便宜了!」其实不应只是读经老师,而是天下所有老师都「佔便宜」才是。但这要是一个有智慧的老师,用智慧来做教育,才能感受到这种效益。什么叫做「用智慧做教育」?直接对「教育的智慧」做概念的解释是没什么用的,我们不如从「怎么表现教育的智慧」来了解。原来所谓「智慧」,我们可以界定为:「对於高明或深远的事物及道理的洞见能力」,如果能见到高远的道理,而又能力行之,能力行之,而又能很快在自己现实生命中确实地实现出来,像顏渊那样,就更有智慧了。从教育的立场说,我常举教育有三个基本原则,本来,面对一件事,能从「基本原则」上思考之,已经可以断定是具有智慧心灵的人了,能思考之而真切见到其「基本原则」,真是有智慧了。所以,在教育的工作上,既然愿意思考而且能见到教育的「基本原则」,岂不就是「有教育的智慧」的人吗?进一步,如果能照「教育的基本原则」而行,我认为这个人几乎可以说就是一个「教育家」了。我所谓的教育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教育的时机要把握,二是教育的内容要把握,三是教育的方法要把握。不过,所谓教育的时机,往往是由家长把握的,不是老师能把握的,因为孩子送来受教时,或许已经错过时机了。而教育的内容,我们推广读经,极力劝导让学生读最有价值最高智慧的书,这是很容易把握到的。今天,我就专从教育的方法上说,这是教育界容易忽略的一个区块,而今天所注重的,不是一般的教学法,乃是一个老师「如何做一个好老师」的「心法」。   

如果一个老师是恶质的、怠惰的、懒散的,那他根本不足以为人师,这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但如果是负责任的老师,又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相当认真,花了很多力气去完成「任务」,这种认真,我们可以把它比喻做「挑砖头」。挑砖头的苦力是很费劲的,他依照「工头」的指示,一担一担死命地挑,工作完成了,他赚得了工钱,高兴地休息了。至於昨天为什么挑那种砖,今天为什么挑这种砖,为什么那些砖要摆在那里,这些砖又要摆在这里,明天又要挑那些砖去哪里,他是丝毫不管的。这种老师把孩子当砖头一样挑,把我们的孩子当死东西,也会有一定功效,就是把砖头从这里搬到那里的功效,把孩子从这个年级搬到那个年级的功效,老师不知道为何要这么搬,他所在意的,只是完成「领导」给他的「任务」,当然孩子也就在不知道为何这样被搬来搬去中长大。   

另外一种方式,是比较用心的,真心地照顾学生,照顾得很周到——他一直提防著学生,生怕哪个学生出差错,学生一旦出差错他一定要管,管得很精到。这不是挑砖头的模式,是「员警抓小偷」的模式。这个员警,他执法很认真的啊!他为了维持社会的安定,要除暴安良,他很细心地去防止社会这里那里出问题。这类型的老师,很认真改作业、管秩序,他很警觉地防制学生在这里那里疏忽或作怪,这种老师往往能把一个班级管得很好。他比挑砖头好像好多了,但是,因为也没有进到「人性」的层次上,做「启发」的教育,这些学生只在老师按表操课、严格作业、精致管理的教导下,用功再用功,应试再应试,但是不是真有生命的长进呢?还是在他管理的这一段时间内,有家长所认为的成效,但过一阵子时间呢?转了一手,换了老师呢?孩子毕业了呢?这一辈子的意义呢?  

有一次我去新加坡演讲,开始我赞扬新加坡,说:这么一个小小城市,人口那么多,街道那么挤,但是,新加坡政府把它治理成一个花园城市——新加坡就是一个城,可能整个国家还没有深圳大,但它到处井井有条,家家庭院都种树,窗口都种花,车子都很斯文,路上没有一片纸屑,我说新加坡人了不起!他们都鼓掌。接著我又说:不过呢,听说新加坡人到马来西亚,就乱丢垃圾了,(眾笑)因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就隔著一条海沟嘛,过了沟,就现出原形了!新加坡人听到我骂他们,骂得一针见血,更乐得哈哈大笑全体鼓掌(众笑、也鼓掌)。这是因为国家对人民没有信心,不信任人民,所以採用严刑峻罚,也真能维持社会安定的景象。但这种人民不一定就是真有品性道德真有文化涵养,他们只是守法的人民,这就是员警抓小偷的管理模式之结果。所以第一种老师很累,第二种老师也很累,而所教的学生都未必有真实的成就。   

更进一步的是理想中的老师,他也不是不认真,也不是不去管束学生,但他认真有另外的方式,他管学生有另外的手法。就是:你与其努力挑砖头,为什么不把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看成是有生命的,他的生命是能发展的,或者认为他也是可以自动的?你与其「抓小偷」,何不把你的子民培养成有德的君子,员警不就轻松了?所以,现在的教育体制中,一个在学校里教学认真的老师,一个被人称为模范教师的老师,不一定是个好老师。他或许只是个「教育匠」,而不是「教育家」。我去学校演讲,常常分析这两个观念的不同。  

我说有些老师很认真,管理学生很周到,布置作业特别多,批改作业一丝不苟,而且时常和家长联络。认真到最后,这个老师自己也受不了,又胃溃疡啦又肝病啦,我就说这个老师「活-该!」(先生笑,眾亦笑),为什么活该?谁叫他要害人!怎么说这样认真的老师害人?他没有智慧,当然害人!(伯毅按:这里我们做读经老师和家长的也要仔细反省,我们虽然教学的内容比体制内学校恰当,但在教育的智慧上是否也如此通达圆融?)  

所以做一个老师要有智慧,所谓的老师要有智慧,就是要对人性有深刻的瞭解,要通达人性!我们要知道,人都是有良心的——「良心」这个观念,我们讲得太多了,想必大家也都有相当的了解。今天我们换个说法——「人的生命深处,都有一种追求长进的动力,人性本来是光明的,而且他也希望自己是光明的!」老实说,一个人应该对人性要有这种深刻的体认,才可以生孩子养孩子,才可以让他当老师做教育。现实上的人,是真有一些毛病的,如怠惰懒散、自私自利、浮躁贪顽,但这些毛病都是外表的,都是在现实中蒙上的一层阴影而已。在这阴影之内,人还有他超越的、深刻的、内在的、本质性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天性,人有如是光明的超越的天性!  

所谓「天性」,笼统地说,是指一生下来就有,本来就有的「性质」或「性能」。如果完备地说,我们可以说人有两种天性:一种是《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的「性」,这是形而上的,超越的本性;但人也有另外一种「天性」,因为它也是从天而来,一生下来就有,诸如、好逸恶劳、愚昧盲从、争能斗胜、急功近利等等。但是严格来说,那《中庸》的「天命之谓性」之性,才是真天性!后面的那一种就不能叫「天性」,因为后一种的性,不是最原初的,不是超越的必然的,乃是属於阴阳气化以下的,形而下的偶然的「现实性」。这种现实性,只能叫做「动物性」。不过,既生而为人,有了此一形体,即佛家所谓「器界根身」,则亦必带有气化之杂,即亦必带有相当的动物性,甚至可以说那超越的本性,一生下来,就被动物性所包围了,外表上看,人,活脱脱地就是一只动物!  

所以人人都有光明的天命之性,又都有一定的动物劣根性。做为一个老师必须要知道这道理,这叫「深通人性」。但所谓「邪不胜正」,要知道人形而上的原初的天性,它具有无限而永恆的力量!它虽然必被埋藏,但也必不泯灭的,必随时可以冒出来的。只是有的人埋藏得比较深,被覆盖得很隐密,这种人的生命就显得比较混浊,有的人埋藏得比较浅,被覆盖得比较薄,这种人就显得比较清明,所谓「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孟子》)。尧舜的德是从他们的纯粹天性直发的,所以几乎没有障碍。自从汤武以下,总是有些障蔽,就要「反」一下,反省一下,回归一下,也就是要努力一下,衝破一下。要衝破生命现实的限制,才能显发天性!  

连汤武这样的圣人,也要「反」一下,何况我们一般人呢?人有现实的驳杂混浊,这是人类最深沉的悲哀!但有史以来,人类一直不容自己地要衝破它,这是人类最高贵的庄严!所以对人性要同时有两面的瞭解——对自己要这样瞭解,对别人也要这样瞭解,对学生更一定要这样瞭解!因此,在这里,你就起了一个无限的悲悯之情,也起了一个无限的希望和抱负。你对你自己和你的学生有无穷的希望,你有一种不可一世的抱负,你希望你的学生都成人成才。但是呢,人生谈何容易!此中又有无限的悲悯与同情。  

刚才说,这个内在的、光明的、本性的力道,它忍不住要发出来的力道,我们可以借用鲁迅的说法,叫它作「呐喊」,人性的呐喊!当然鲁迅的「呐喊」,不是这一类的。鲁迅之智能,够不到天命之性来,所以我常说鲁迅不行,在这里就知道他不行!乃至於五四一代的那些名人都不行,因为他们小看了人性,小看了文化,他们没有智慧!   

什么叫「人性的呐喊」?就是人的光明之性一直要衝破现实的封限,要消化现实污染,像「汤武反之也」,这才是真正人性的呐喊。你如果静下来听一听,它呼喊的声音是很大的,有如洪钟!近代人常吶喊我要争自由,我要争权利,我要争什么什么,这种呐喊,往往都是自私的,甚至是可怕的,所以我们不用「呐喊」这两个字了,因为这两个字带有埋怨、不安、衝突、甚至报復的色彩,不是个好东西。我们用什么辞语呢?我们用:「生命是一种——不是呐喊——是一种涌现、呈现」,像海底涌红轮,一轮红日啊,从深海之底,奋力地冒了出来,用这种形象来说明我们人性的光辉,一直想要涌现,就像太阳从茫茫黑暗中衝出来,光明遍照山河大地一样。   

一个有智慧的老师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引发那本来就存在於纯洁的——污染未深的——孩子性情中的光明本性!我们要有信心,那光明之性,是很容易被引发的。这本性不仅是他的「品德」上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孩子自然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虽然孩子也有很多坏毛病,虐待小动物啦,欺负人啦,喜欢作怪啦,笨的孩子「拖三拉四」啦,聪明的孩子「贡高我慢」啦,等等,但是我们很容易察觉,孩子的本性中有一种动人的悲悯情怀。──而在「学问」上呢,也有一种希望自己的生命充实、饱满的愿望。他学习长进的愿望是无穷无尽的,是来自於天性的,所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深切看到了人性的深处——一个人满足他的内在心灵要求,是何等可喜悦的事情啊。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的品德原是高尚的,孩子原是好学不倦的。一定要这样信任他,只有这样信任他,才能渐渐引导他。如果把孩子当贼来看,他就「民免而无耻」,如果把孩子当砖头来看,他就永远是心地粗糙而目光呆滞的。   

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该如何引导一个孩子呢?从现实工作上来看,这个老师能不动就不动,能不讲话就不讲话,能不管理就不管理,这就是教学的最高艺术,这是「智慧的教师」的本色。一切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让孩子自己愿意学习。而这样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愿意学习,我们很容易就发现他会有一种自豪感!他觉得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一件荣耀的事,他的现实表现是从内心发出来的,不是用一个被要求的自己去激励现实的自己,也不是用一个被规范的自己来责备自己。他的光明好学的自己跟现实的自己是合而为一的,这其中有一种深度的满足感、安全感,也就是幸福感。   

一般的教育,能教出——用「被要求的理想的自己」来激励或对抗「现实的自己」的孩子,已经不错了,表示孩子的光明还若隐若显。等而下之的是,教出——不是用「理想」来对抗自己,他完全现实化了,他会用他的现实需求来对抗老师和父母,他希望现实上受到要求和规范的自己不再受管束,他希望成为纯现实的接近动物的那个自己,所以起来对抗老师和父母。如果年纪还小,或性情比较温柔的孩子,这种对抗可能没显现出来,他在老师父母面前,会勉强去符合大人给他的标准,也就是暂时压抑他现实的自己,这种学生一时之间表面看起来是好学生,其实心理并不坦然。这不是真好,是一种病态的好,因为他的生命是分裂的,自己跟自己隔阂,自己跟自己对抗,他纵使拿到了许多「三好学生」的奖状,但他并不真的快乐,他是在消耗自己的生命力和智慧能量。这种「耗散生命」的生活方式,或许会维持一辈子,他在眾人面前,勉强维持著「好人」的形象,但他心里却不踏实、不坦荡,这种人虽已经很难得了,但也是相当可怜的。我常想,他们为什么不更上一层楼呢?但,习性已成,又没有人提醒他,他可能一辈子没有「向上一机」的福份。   

让孩子能够自己喜欢做一个「从内在通出来」的孩子,也就是做一个真有德的孩子,自己喜欢学习,喜欢长进,让他时时回归自己人性的光明,用光明无限的自己引导现实的受限制的自己,这是对他人生最大的开发。当人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他内心的喜悦是不可限量的!他也将得到人间最大的幸福!这种人可以称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一个人从小常有光明发用的经验,常有幸福的感觉,那么这样的能力便能保持一辈子,当他现实的自己跟光明的自己有一种摩擦的时候,他会很快警觉,警觉了,便很快调整,永保光明、永保幸福。所以我们教育的最大责任,是要让一个孩子养成自动自发自觉自治的能力,即使离开了家长离开了老师,依旧有不断的自我调理自我长进的能力。   

不过这种能力,很难由学生自己来养成。因为我们刚才说尧舜性者也,汤武还要「反之也」。汤武这种人的「反之也」,是障碍很少的反之也,孔子的障碍可能也不大,孔子的学生顏回或许更厉害一点,顏回的天性比孔子似乎还要更加清明一些。孔子的秉赋大概和汤武同等级,孔子不敢说自己和尧舜一样。而照牟宗三先生分析,天下是没有真尧舜的。天下间没有真尧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把尧舜当作一个理想中的人来看。汤武,则是非常快速敏捷就可以体贴自己天性的人,这一种人是世间实有的;那种从来没有障碍,一概都是从天性而发,这是没有的,那不是人,是神!  

尧舜在中国歷史上之所以这么重要,在中国哲学史上这样重要,因为他是理想中的人格,这个叫「立象作用」。就像易经立个卦,而有「象」可观,比如「乾卦」就是画六个划,就象徵了天地的创造性,象徵了无限的光明刚健,这个叫「象」!是个符号,是个象徵,是「理当有如此者」,不是时空中真实的存在。因此不要寄望我们的孩子成为尧舜,任何真实存在的人,都是要「反之也」一下,都是要衝破每个人个别的一些难关。而老师最重要的「功德」,就是对他光明的本性有无穷的信赖,而且要协助他衝破难关。一个人如果能衝破现实的限制——让刚才所说超越的、光明的自己和现实的自己合而为一,或用超越的自己引导现实的自己,而且是自愿如此——他将一辈子去克服自己现实的限制。能够克服这种种限制的人就是所谓的「内圣」。当他发现世上的光明,往往被不安、污染和拙劣所覆盖,他对世界人间将產生一种深刻的同情心,他就想用光明来改变这种不安、污染与拙劣,这种事业叫「外王」。   

所以「内圣外王」是人间永恒的理想,要做永远的奋斗!孟子所谓「扩充」,「扩而充之,足以保四海」!但这个永远而广大的功业,其实并不高远,就在你我每个人当下的一念中,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你在这个地方通达了人性,你在这里用人性的光明当老师,传导了你人性的光明,启发了学生人性的光明,其实整个人生的意义也不过在此,整个天地的精灵也不过在此!你的生命——虽然你只是坐在这里,面对几个孩子——其实你的生命与宇宙当下是相通贯的,与眾生当下是相感应的,於是一时之间,天下好像都在你的仁德的感召之中,就叫「一日克己復礼,天下归仁」。   

作老师父母的,必须有这样的能力,才可能引导学生。这种能力看起来似乎很困难——人间最困难的学问就是这个学问——但又是人生最必要的学问。如果谁说他做不到,凡做不到的,就必定受苦!不但自己受苦,也带著别人受苦。其实要做到,也不会太难,它虽然说是一种「能力」,其实,只是一个「心态」的转换,一个「心法」的把握!王阳明说「知行合一」,说「能知即能行」,不能做到的人,其实是还没有真知,行动才跟不上来。我们现在既把道理都讲清楚了,你现在知道了没有?或者说你现在知道了,等一下会不会忘记?如果怕忘记,那你就随时提醒自己,一直想著它,当你想得很透彻的时候,你自然很愿意这样做,而且马上这样做,马上得到效应,一步到位!这叫做「心法」。   

我自己做老师一辈子,回想起来,在二三十岁时,我也不是一个有智慧的老师。那时我很认真,我用我的体力和热情去工作,我也能把班级带得让同事们都说很好。越长大,到五六十岁,我渐渐有一种体会,──有的老师是越教越没有信心,越教越一无所获。但我是越教越有信心,──虽然学生越来越差。现在的学生真的是比以前差了,尤其是近几年退化得很快,大学生喜欢只选一些简单的课程,上课不听讲,让作一点作业就哇哇叫,他们在一种风气之中,已经养成懒散、投机的习性了,但我也勉励自己以一样光明的心态来教,纵使不能整班都见效,至少百分之一二的人会有起色,纵使现在似乎不关痛痒,但已经在他生命中种下了种子了。当然,教这样的大学生,还是难免会失望的,但我对小孩子,我绝对没有失望过。我们的孩子尚未被污染,他刚刚到世界来,就是有污染,也染得不深,人性的光明是很容易被提升起来的!   

一个老师要有这样的认定,用你的智慧启发他的智慧,用对光明的信赖、对人性的信赖引导他也能走向人性的光明!如果这样的话,这个孩子渐渐可以不去管,至少不必管得太多,只要他不过分。孩子总是活泼的嘛,他精力旺盛,总是喜欢表现小聪明嘛,贡高我慢一下,甚至捣蛋一下。所以我们也要立规矩,但这规矩要有弹性,如果只设规矩没有弹性,这条线画得太死,那老师的心也是死的,这孩子的心於是也死了,所以不能设一个非常死板的规矩。但你一定要有规矩,规矩是要随时讲的,随时提醒他。而规矩的外围有个弹性,弹性的空间要看老师,老师严格一点的,空间就小一些,老师放松一点的,空间就会舒展些。但是一定不可以越过这个弹性!规矩之外已经有弹性了,再越过这个弹性就是放肆了。所以不让孩子放肆,但是也不要要求孩子完全中规中矩,就在这个弹性空间中拿捏。   

一个老师要让孩子很快把握到他应守的规矩在哪里,弹性可以到哪里。当然,首先是这个老师要很明白,很有理性。不要一高兴起来就变成放纵,情绪来时就变成苛责,这样孩子永远把握不好你的规矩与弹性在哪里,孩子的心里会乱的。孩子的心一乱,就招致师生之间的不协调,你就感觉孩子常不如你的意,而孩子也随时提防老师,师生互相猜忌,都变成仇人了,还教什么学!老师应该一直安安稳稳地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如果孩子超越了弹性,就一定要规范他,或许只是一个警示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就好了。久而久之,一个班树立了风范了,有孩子一旦超越界限,旁边的孩子也会提醒他,孩子会管孩子,他也会警觉这样下去老师会生气的,最后,班级管理就不必大动干戈了。   所以《中庸》最后一章一定要读一读,一个人做事,很认真,固然已经很好了,但有没有更好情况的呢?《中庸》引《诗经》表示应进一步为「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心中怀有明德的人,是不需要经常大呼小叫的,不需要疾言厉色的。那么,不大声以色,就是最完美了吗?不是,《中庸》更进一步引了「德輶如毛」的诗句,「輶」是「轻」的意思,意思是说:一个有德者的「德」,要像羽毛一样,使人几乎感觉不到压力。不需要板起脸孔,好像向人宣佈说:「我是个有德者」,於是,摆出一副圣人的样子。你不要板起脸孔嘛,自自然然地,好像不费丝毫力气,但却实实在在是一个精进不已的有德者。这景况,已渐渐接近庄子说的「逍遥」了,但是《中庸》依旧批评它,说:「毛犹有伦」,羽毛轻是轻了,但它还有一个图样形状可以捉摸咧!要真逍遥,还要再进一步,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有如上天的运行,广大高明而却毫无声息,毫无痕跡,到此境界,《中庸》作者不免讚嘆说「至矣」!──达到极点了!《中庸》这篇三千六百字的大文章,到此戛然而止,留下有余不尽之意。朱子说这是「圣神功化之极」,十足令人掩卷慨嘆回味无穷!   

「达到极点了」!这句话里表示了一个君子要达到圣贤的境界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进展的,就好像佛家的修行,从十信,十行,十住,十迴向;初地二地到十地,等觉,妙觉等等,有许多阶位,只不过儒家分的阶位没那么详细就是了。你从一个凡夫要到「无声无臭」,请问有多少功德要修?多少德行要实践!再请问,《中庸》这「无声无臭」四个字中,哪个字最重要?就那两个「无」字!「声」「臭」这两个字是「借代」修辞,随便提提的,但两个「无」字有原则性的断定,规定要到「无」的地步,才算至高至极,这个地步我们称作「化境」──「超越境界」。   

《中庸》对道德实践的最高标准规定为「无」。看懂了中庸,千万不要再讲什么「道家比儒家高」了,如果要分什么儒家道家,不要从境界上分!难道道家有高明境界,儒家就不可以有吗?到这种境界,儒道还有什么不一样吗?佛家也一样啊!凡是到达这所谓的「超越境界」的,统统是一样!儒家的「无」不也是道家的「无」吗?佛家的「空」不也同於儒道的「无」吗?所以不会读书不要乱讲!什么儒家是现实的,道家是逍遥的、隐居的,佛家是出世的,所以佛家最高,道家次之,儒家最低。乱讲!看你从哪里讲,从实践的起步讲?还是从最高境界讲?开始实践之入路是有区别,到最高境界没区别,都相通!一样高,因为超越就是超越,没有两个超越。  

好了!儒家讲到最高,要「无声无臭」,退而求其次要「德輶如毛」,轻轻松松的。「羽扇纶巾谈笑间」不是很轻松吗?「檣櫓飞灰烟灭」,一切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不是很轻松吗?想要如此轻快,你应先从「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做起,你的表现不在声色上了,但这时还有一些隐忍的味道,──我在勉励自己更加光明,尽力接近天性,还要用一番力气。从用一些力气到几乎不用力气,到完全不用力气,完全没事情一般,老师要向这里琢磨他的教育智慧。开始时,能做到「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就不错了。我自己有明德,我随时思索做老师的智慧,我遵守著做老师的道理,我有做老师的样子,渐渐就可以「不大声以色」,不必大声叫骂,不必动粗,学生自然自动自主愤发向上。从此更上一层,「德輶如毛」老师只轻轻地走过来,站在学生面前,或坐在那里,以其清明的眼光关照一下,学生就能领会老师的心意,不必开口警诫,就已经教好了,学生感觉到好像没老师一样。「无声无臭」,则是大声小声都可以,管严管松,都恰到好处,有老师没老师根本都一样,呵呵!(眾笑)  

老师越使用智慧,就越不必用现实的生命力,越用智慧,自己内在的「涵养」就愈深,所表现出来的德业就愈高。因为人是活的,学生是活的,活的人是有光明的灵性的,有光明灵性的活人,他的灵性是很容易被感动的,他的光明是很容易被引发的。所以老师的涵养与德业,很容易在有意无意间,默默地感动学生,启发学生的清明本性,於是老师自己修了德,也同时成就了孩子的「德」,虽然孩子此时不知道这就是「德」,但越长大就越能体会出来,这种从内而体会出的德,叫「大德」!   

这种教育法一定要推广开来,推广到全世界!现在西方式的学校教育,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标准,管它什么「智慧」,认为那是不科学的,学生不学智慧,所以老师也不必有「智慧」了。我认为我们师范学校的培训内容,须要有很大的提升。现在的师范学校,根本不讲这些「心法」。师范学校当然也要求老师要有「素质」,但这「素质」,是以「认真」为标准,以能够操作既定的技术,所谓「体制的教材教法」为标准,其实这只是一些很初步的老师的本分。现在从师范学校训练出来的为人师者,没有「德」的观念,没有「智慧」的追求。现在体制的学校课程、应试制度,也不需要老师有这种能力,於是「以盲引盲」,人心败坏,不可收拾。  

我打算写一部「读经教育学」,其中,这样的教育哲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一定是从「通透人性」来讲教育,「通透人性」不是说说而已,要真有体会才行,真的付诸实践才行。从理想到实现,不见得马上会成功,一定会有曲折,但在曲折中信念坚定,老师自己会一步一步往前进,也渐渐会看到孩子心性的进境。一个学校或许不可能所有的老师同时都愿意做,可以一两个老师先有所感悟,立下心愿,自觉地这样做,久而久之,必见效应。   

以下,再落实地说说读经私塾教学的实务:因为这个时代堕落,人都牛头马面的,孩子像一群猴子一样,不来虎豹就不错了,呵呵。(眾亦笑)来一些猴子你要怎么办?当然要「教」,尤其要「化」,叫作「教化」。孟子说:「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你的德越高,你的影响力越大,变化就越快。你开了读经私塾,当了私塾的老师,家长好不容易把孩子交给了你,你是要为孩子一辈子的生命负责的。刚开始,你带著三五个孩子,这一开始的几个孩子的家庭一定是认可读经的,所以这几个孩子应该不会太难带,加上学堂刚开办,老师一定比较尽心尽力,这三五个孩子经过三、四个月的读经教育,他们的心性和读书习惯应该非常稳定了,就可以再招收一两个新学生。这一两个新生,不论其性情是否端正平和,既然已经有三五个稳定的学生做榜样,新生会很快进入轨道。这样逐渐增多,等有七八个、十几个都稳定一段时间了,纵使再收几个孙悟空进来,也就没什么关係了。(眾笑)老师尽量以「教育的智慧」来教学,而大部分孩子也基本接受了这种学习气氛的薰染薰陶,愈教愈觉得轻松时,你就教对了,就代表你可以立住脚了。当你能力还不够的时候,千万不要一来就七八个新生,要一个个来,不要著急,等稳定了,自然可以继续发展。  

所以读经私塾的发展,应该是只会进不会退的,因为我们把握到人性,我们开发了人性。我对一个读经私塾教得对不对,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如果一个读经私塾的老师告诉我说他愈教愈轻松愈愉快,那肯定是教对了;如果愈教愈麻烦愈辛苦,那肯定是教错了。所以,如果有读经班开了,后来倒掉了,我就知道他没有按我们所建议的教读经的方法和原则去做,这些老师也没有依人性来开发自己的能力,所以愈教愈难,愈教愈烦,老师受苦,学生也跟著受苦,於是愈费心愈努力而愈没有成效,只好关门了。所以,我认为读经教育者不一定要很有学问,不一定要精通一般的教育学,一般的教育学,说穿了,也无非是从智慧而来,但可能是浅陋化了、片面化了。能精通一般的教育学当然可以得到很多助力,但那只是助力,不是主力,不是主要的核心的力量。主要的核心力量还是来自於对人性光明的信念和实现。读经教育,本来即是为了开发人性而宣导的,读经老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他能在自己和学生的智慧的开发上用心,能在「智慧」的领域用心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最后看来,教育模式的选择,比的应该是「有没有智慧」,而不是什么成名不成名、流行不流行的理论,当然更不是美国人怎么做,我们就要就要跟著怎么做。  

有没有「智慧」,是教育成败的核心力量。而才华,只是週边的配备。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也许未必有才华,但一个有智慧者,一定不会排斥才华。一个用心於智慧的老师,或许没学过时下的教育学,但他只要一开始学,也可以很轻易地把各种教育学的内容吸收进来,并且因为他心中有个超越的主体,於是可以把各家的教育学理融会贯通起来。这样,一个用心於追求教育智慧的读经老师,经过两三年,他的教学能力就很快超过一般老师,因为他是一个有智慧又有才华的人。他也瞭解体制的教育——做一个老师当然不能失去核心智慧,但也不能孤陋寡闻,只是必须将其中的「本末、轻重」分得清楚。不过,我也曾看过一两个读经老师,学著学著现实的教育,就跑到那边去了,买櫝还珠、因小失大,如果那样,我们就一起笑他(笑)。  

在十几年前有一个开读经班的,他几乎听到读经教育的当天就实践了,很勇猛。首先教自己的孩子,进步很快,邻居就硬把孩子送来给他教。不得已,在自己家里开了个读经班。时间久了,一楼收满,二楼收满,最后连卧室也收满了。只好去外面租房子,慢慢就达到一定规模,达到一定规模就需要正规化了,申报了正式的幼儿园,就需要有一个「园长」资格,他就去学习如何做园长,修学分、考证照,两三年下来,却丧失了初衷,改变了教育的方向,他的幼稚园变成了只少量读经的幼稚园。捨本而逐末去了,真是没有智慧啊!  
     当然这种从读经为主到为辅的例子,是不多见的,大部分的情况是从少渐渐加多。我最近才遇到有一位朋友,男士,他家本来是开幼儿园的,他也帮忙教学。自从他听说读经以后,就在课程中加上了读经。他太太是园长,是幼稚教育科班出身的,科班的理论当然是反对读经的,於是夫妻两个就闹矛盾,导致家庭不和。——所以我多年来到处推广读经,是背负了不少「罪孽」呀!(先生笑,眾亦笑)因此,这位先生就怂恿他的园长太太,来接受我的「读经师资培训」,她一直不肯来,过了半年,终於还是来了,夫妻俩立刻就由矛盾转成了共识。渐渐就把这个幼稚园转成了以读经为主,其它教学为辅的幼儿园了。经过两、三个月,所有的老师和家长,都发现这个幼儿园的孩子不得了,学生自然多了起来。像这样,从一般的教学转到读经,乃至全天候读经的情形,是很多的,从读经再转回一般的教学,是极少数的。  

更要注意的是:我们不是要把读经和时下的教育理论看成是不可解决的矛盾,它们只是「轻重、本末」的问题。假如你当读经老师,你真知道读经理论涵有教育的智慧,实现了教育的真理,你的确可以目空一切,但最好也要有现实的学问。所以我常鼓励读经的老师,有空时,也要去研读那些流行的教育理论,不可以嫌麻烦。尤其那些东西都是很粗浅的,很容易的。花一点时间精神,就大体了解了。不过,你要真的学过,才知道人家的观念是什么,它是怎么来怎么去的?如果遇到不同的意见,你才知道怎么和他对话,甚至怎么说服他,因为你已经知己知彼了。如果你连那些「三脚猫」的本事都没有,对方看你不是专家,而他自认是专家,他才不会细心听你说话哩!一定要是他懂得的,你也都懂,而你懂得的,他还不懂,你的智慧和才华都盖过他,才有机会转变他。光有智慧,常常让人感觉不著边际,说空话,他们是不信服的。? ?

所以,先要做有智慧的人,有智慧,就很容易开知识,但,反过来,只有知识,很难有智慧,甚至有时知识太多,还会障碍智慧。因为有知识的人,容易自以为闻多识广,是了不起的,他就把自己的智慧之门关闭了。又,因为他顺应这个时代,所以在社会上容易一帆风顺,他就觉得自己颇有成就了。他不知道其实他只是做了时代的奴隶,却没有开启他的人性,但是他窃窃自喜,得此为足,跳不出来,这就造成了「知识障」。本来,知识并不一定就会產生障碍,有些学佛的人动不动就劝人不要读书,不要学习过多的知识,不要学西洋哲学,不要学逻辑思考,说这样容易堕入「所知障」。我说障不障是心态问题,不是读书不读书或知识不知识的问题,有所知不一定就有所障,虽然有有知识而成障的,但你也不能否认可以又有知识又不成障的,我就有知识而又不障,你看怎么样?!(先生笑,眾笑,并热烈鼓掌)  

人不要把自己限制在现实的层面里,要求其本,本中又有本。本中之本,最高的本就是人性,就是天地宇宙之性,这就是「道」。其实世间学问,无非就是此「道」的各方面各层级的展现,所有人间的学问也都多少抓到一点「味道」,只是有的抓的比较紧,有的抓得比较鬆,有的抓的比较核心,有的抓的比较外围。但是既然形成学问了,尤其在长远的歷史中,有了一定传统的学问,其中必有可观者。例如,各民族的主流文化传统,大概都不是「省油的灯」,大概都是原创於见本见道的有大智慧的人。但是在世界诸大学问传统中,依旧本中有本,人就应该在学问的天地中,尽量求其广大,求其高明。不是说你以前学什么,信仰什么,然后改学另外一门学问,就是叛徒了。不是叛徒!只要对天地宇宙不叛,对人性不叛,你就不是叛徒!若你执著于一个宗教,一个学派,入主出奴,坚持己见,自是非他,反倒当下就是叛徒!人性的叛徒!  

所以要放开心胸,要打开心量!世界上一大堆的这个那个宗教和理论,好像眾说纷紜,你不要怕,有诚意的一条一条思索去,你会渐渐明白其中的高下曲直,「出幽谷而迁於乔木」,你会渐渐看得高远,站得篤定。而一开始做事,必会有各式各样的颠簸曲折,你也不要太在意,一直走下去。黄河九曲终入于海,有时它向东有时会向南向北,有时还会向西咧!但是只要它的水一直在流,一定流到东海。  

孟子离娄下说:「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泉水从源头一直不断地流出来,混混(音:滚滚),不舍昼夜。所以孟子一定是读过《论语》的,因为《论语》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孟子在这里也用「不舍昼夜」,这应该是直接引用《论语》来的,泉源不断地涌出来,「盈科而后进」,科者「坎」也,「盈科而后进」就是「盈坎而后进」。坎就是低凹的地方,水一流到低凹的地方,会怎么样?水就停留下来,不能往前进了,但它一直储蓄,不管山峡有多深,直到把这低凹都填满,然后又继续前进,必定要流到海里才罢休。孟子说:「有本者如是」,这是孟子的大文章,这句话非常重要。有本就是有根本,有源头,人有本源的德──什么是本源的德?通人性通天地之性才是本源的德──就好像活的泉水一样,遇到坎坷也不怕,遇到深谷也不怕,就是要折腾十年百年,也一定把它填满,这叫有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本,我推广读经,经常有人问我:「你没遇到困难吗?你怎么能一直这样坚持?」我说:我「有本者如是」!他说听不懂!不管你懂不懂,我就是这样。(眾笑)盈科而后进嘛!推广读经有没有困难?当然会有啊!但有本者如是。一定要记住这句话!  

至於实地教学,你说读经教学有没有困难?当然会有啊!譬如:有个学生,以前是个乖孩子,今天怎么忽然会这样?他的父母说他一直是个好孩子,我也觉得他是个好孩子,今天却做了很过分的事,我们怎么办?虽然我们希望孩子一直都顺服受教,平安无事,但出了种种问题怎么办?人不可能保证永远不发生些状况,天地生万物也有困难啊,也不是那样顺利,但天地就是有本,所以能於穆不已,生生不息,天长地久啊!--有本者如是。  

每个老师都要嚮往於这种境界,没有「本」,你做什么老师啊?如果说:这种事,很艰难,没错!但这种事,也可以说很简单,只看你安的什么心!路很远没有错,一步就到位也没有错,这就叫智慧!有智慧者是一步到位的。但有智慧的人也必定生活在歷史中,生活在现实中,现实本来就是复杂的,歷史本来就是有波折的。有智慧的人就在复杂中表现简易,在波折中表现智慧!所以不要以为有智慧就一步登天,没有那回事!现实是很艰难险阻的,但是有智慧的人一定可以处理它,而使之改善,趋向完美。  
做什么事都如此,不止做老师如此。但老师的位置,最容易感触到,最容易体会智慧的重要,因为教育是乾净的事,学校是乾净的地方,尤其读经私塾是最乾净的地方。这个地方你都体会不上,你到现实社会上,掉到那个「刀光剑海」里面,你还能体贴人性吗?所以如果在教育中都不能体贴人性,你的智慧真是有限得很哩!  

还有,我们在这个地方尽力地培养孩子,也不能保证这个孩子出去一定不受污染,但至少受了长期经典薰陶的人,会比较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坚守道义的勇气,我们对他抗拒社会污染的能耐,有相当大的信心;如果连读经教育都无效了,我真的不知道我们还能从事什么更有效的教育啊!读经教育,除了有经典做保障之外,希望老师也都有大德、大才、大量、大智,这样才能开启自己,并开启学生,成就自己,并成就学生!学生们以后一定会走出去,但你老早就以你的教学「心法」告诉了他:「天理是常在的,人性是光明的,世间虽然有艰难,但有大德者,就不会被淹没。」  

我们一路走来推广读经,一步步的,从最简单的,有空时读两三分钟也好,十分钟也好;读三字经也好,读唐诗也好。然后慢慢提升到必须从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开始读,从每天读两三个小时,到愈多愈好的「大量读经」。到了读经私塾,就是八小时、十小时全天候读经了。就读经教育的「量」来说,读经私塾已经是读经量的最高展现。至於读经教学的「质」,如今,读经私塾已经到处都有,哪个老师愈有今天我们所说的「心法」,哪个老师就越教越轻松,学生和老师愈走越亲切;哪个读经私塾越採用我们的建议,它的管理麻烦就愈少,发展就越蒸蒸日上。   

所以一定要把眼光放远,从人性而行,从良知而行!以「心法」教学,以「智慧」教学!(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