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皮肤科皮肤病医院:《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0:33:52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一、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fǔ),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晚年自号半山老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shì )文,又称王文公。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欧阳修等人的推荐下主持政事,锐意改革,曾提出“三不畏”:“天变不足畏,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后由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他的改革三起三落,他最后也忧愤而逝。

二、基础知识归纳:

(一)词类活用

l      唐浮屠慧褒始于其址

l      以其乃华山之阳之也

l      其后之曰褒禅

l      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l      火尚足以

l      则其好游者不能

l      常在于险远

l      有泉

l      问其

l      不得夫游之乐也

(二)古今异义词

l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l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l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l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l      于是余有叹焉

(三)重点字词

l      褒之庐冢

l      其人,其居,其书

l      有穴窈然

l      是时

l      其为犹可识曰

l      夫以近,则游者众

l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l      此岳阳楼之大

l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l      夫子

l      何可道也哉

(四)特殊句式

l      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l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

l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l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l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l      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l      此予之所得也

l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l      有碑仆道

(五)重点虚词

l      始舍于其址

l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l      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l      其下平旷

l      然视其左右

l      问其深

l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l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l      距其院东五里

l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l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l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l      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l      其孰能讥之乎

l      其可怪也欤

l      其皆出于此乎

l      汝其勿悲

l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l      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l      来而记之者已少

l      有怠而欲出者

l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l      而卒葬之

l      而人之所罕至焉

l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l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l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l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l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l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l      此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l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l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l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l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l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l      由山以上五六里

l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l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l      而又不随以怠

l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l      险以远,则至者少

l      夷以近,则游者众

l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l      火尚足以明也,力足以至焉

l      而卒葬之

l      来而记之者已少

l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l      此予之所得也

l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l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l      而人之所罕至焉

l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l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l      始舍于其址

l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l      于人为可讥

l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l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l      于是予有叹焉

l      余于仆碑

l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于是余有叹焉

而人之所罕至焉

然力足以至焉

(六)、一词多义

n      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

n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n      大王见臣列观

n      有穴窈(yáo)然

n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n      此余之所得也

n      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n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1.记游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呢?

 

 

2、本文得出了怎样的两个观点,你觉得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附课文释读:            游褒禅山记

褒禅āochán>山亦谓(叫做)华山á>,唐浮图(和尚)慧褒始(舍,名作动,建房子)è>于其址,而卒(死亡)葬之;以故其后(名,名作动,命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ǒng>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是,表判断)华山之阳(水之北,山之南面)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ī>,其文漫灭(模糊不清),独其为éi>(残存的[几个大]字)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   有穴窈然(昏暗的样子)ǎo>入之甚寒,问 深,深度,形容词做名词 ,则其虽好游者不能 穷,形容词做动词 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 见,动词做名词 )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将要)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 )(动词做名词,到达的人) 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形容词做动词,照明 )也。既(以后)其出,则 (有人)咎(责备)ù>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自己,第一人称)随之,而不得 ( )(形容词做动词,充分领略到)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取独)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相当于而)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瑰丽奇异)非常(不同寻常)之观,常在于 险远)(险峻而又遥远 ),而人之所ǎn>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 幽暗昏惑 )(形容词做名词)而无物以相(辅助)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根据语意,补充3个字:而不至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难道)孰能讥之(我)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 谬)(形容词做动词,弄错 ù>其传而莫能 名)(名词做动词,辨说清楚 者,何可胜(完)ēng>道也哉!此所以(什么什么的原因) 学者(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