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广巴赫 双硬盘:元青花瓷器的材料学特征及其鉴定要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5:32:17

元青花瓷器的材料学特征及其鉴定要素

东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邹壮辉

关键词:元青花瓷器,至正型元青花,苏料元青花,古瓷器,陶瓷材料,古瓷器鉴定,古瓷器仿制

 

  一位老朋友迷上了古瓷器收藏,对稀少的元代青花瓷器更是着迷,买了许多假货交足了学费之后,仍无太大长进,继续买假货被骗。他知道我是搞材料专业的,认为瓷器也属于材料,于是一个电话打过来,问我这个研究材料的人能不能鉴定古陶瓷和现代陶瓷。

  古陶瓷研究和材料学有些关联,但也和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博物学、古典美学和审美学等广泛关联。由于古陶瓷蕴涵的巨大财富效应,历代造假者疯狂仿制,尤其现代陶瓷技术可以模拟古代陶瓷的全部生产要素和过程,鉴定古瓷成为公认的难题,鉴定错误和争执也经常发生。

古陶瓷和现代陶瓷在材质上几乎没有差别,因为陶瓷(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硅烧结体,含少量氧化镁和氧化钙等金属氧化物杂质)是化学稳态的物质,耐腐蚀性极强,和石头差不多,谁能看出一块石头在300年前和现在的差别?不仅人的眼睛看不出来,即使是仪器也很难精确测出这种差别。但是,和当代材料科学的诸多前沿研究课题相比,鉴定古瓷器还是相对简单的。

 

古陶瓷鉴定方法

陶瓷材质和存世时间相关的不可复制的特征只有两个:一是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衰变量,它是材料形成时确定的原始身份代码;二是时效产生的材料表观改变,如:表面裂纹、老化失光、疏松、剥落、侵蚀着色等。

第一特征是绝对不可人工改变的,是材料存世年代鉴定的基本依据。但受限于实验条件,不是想测就能测的,只有大的专门研究机构或鉴定单位才会装备这样的仪器。放射性元素衰变量测定材料存世时间大约有10%左右的误差,可确定材料生成的年代区间,不能精确断代。例如:元青花存世约700年,测出的结果会是630~770年,这期间可能有朝代变更。

第二特征可以人工制造,但容易识别。材料的时效处理工艺有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两种方法。自然老化属于自然时效,作旧属于人工时效。但是,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产生的材料表观特征是完全不同的。例如:陶瓷表面裂纹,造假者对新瓷器采用加热急冷的人工时效方法形成表面裂纹,再往裂纹里涂抹灰土等作旧。这种人造裂纹很不自然,一眼即可识别。自然时效形成裂纹有3个原因:一是热应力释放造成,二是组织应力释放造成,三是自然温度变化导致材料热胀冷缩反复疲劳造成。热应力裂纹最先出现在尺寸形状急剧变化的应力集中部位,并由此向外扩展;组织应力裂纹最先出现于材料成分急剧变化的部位,并由此向外扩展;疲劳裂纹是在春夏秋冬的小温差下缓慢形成的,它表现为前两种裂纹的扩展和次生,而不单独形成新的裂纹。因此,自然时效裂纹象树干一样,有早期形成的主干,有中期形成的次干,有近期形成的末梢。主干裂纹宽而末梢裂纹窄,其分布也很有规律,人工时效永远做不出来这些特征。那些通体布满均匀的、看不出层次和走向的裂纹的瓷器,绝大多数是人工仿制的,不管它颜色如何老旧。

有两个例外需要注意:一是古瓷器的选料、造型都恰好达到最佳匹配,而烧制后又是非常缓慢随炉冷却到常温后出炉,这样的古瓷器经过数百年后仍没有或很少有裂纹出现,因为它的应力分布非常均匀,不会因为热应力或组织应力的集中和释放而产生裂纹。至正元青花属于此类,制作工艺和技术相当完美,出土至正元青花几乎找不到裂纹且釉面光洁如新,传世的部分瓷器仅有稀少裂纹;二是制成瓷器时人为快速冷却而使瓷器通体布满裂纹,在古代已经使用这种工艺;这两种情况需要根据其它特征鉴定,不能按有无裂纹和裂纹特征做依据。

由于第一特征不可复制,可以“一票认定”瓷器的制造年代。

由于第二特征可以人造,只要发现第二特征的表面裂纹、老化失光、疏松、剥落、侵蚀着色等诸项中任何一项有人工痕迹,即可一票否决。当然,各项特征的审定都是有其独特规律的。比如老化失光,玻璃的老化速度及其缓慢,保存完好的300年前的玻璃和现在的新玻璃没有明显的视觉差别。如果一个古瓷器被其主人每天擦拭,可能和新的一样铮亮,上仪器检测脱玻度结果可能也是一样的,这就需要更细微严格分析和评价。

除了上述两个基本特征外,其它特征都及其容易仿制的天衣无缝,甚至登峰造极。如:器形、胎料粗细和化学成分、釉彩的粗细和化学成分、呈色、制作工艺、烧结方法(柴、煤、电或气烧)和温度、文字款识、纹饰绘画的题材和风格、绘画技巧的运用和运笔习惯等等,都是可以复制的,只能作为鉴定的参考,算做参考特征。

显然,参考特征只能用来肯定基本特征,而不能用来否定基本特征。例如:一件瓷器的第一或第二特征表现为古瓷器,而它的造型或绘画有些许现代风格,只能认定它是古瓷器而不能认定它不是古瓷器。因为现代器形和绘画风格中,有许多传承下来的要素;某个现代人和某个古代人在审美观或习惯上,也可能发生巧合。当然,造型是汽车或飞机、或画上一个电脑图案、或采用了现代化工染料绘画以至于画出的毛发都一根一根清晰可见而绝无晕散,等等,这些极端例子除外。反之,一件瓷器仅参考特征与古瓷相符,只能认定它可能是古瓷器而不一定是。但也有特例,比如某种瓷器的某个参考特征是其独有而绝无可能仿制,该特征可以作为基本特征。

综上所述,古瓷鉴定的次序和方法如下:

1 根据基本特征确定瓷器的制成年代;

2 根据参考特征确定具体的制造朝代。

只要按这2点去做就足够了。即使你对古瓷器不是很了解,也不至于把新仿的瓷器当古瓷买。不过,做鉴定的时候必须坚持两个原则:(1)心无杂念。不要想“这东西是哪来的?”、“这是谁的东西?”、“有多大价值?”、“是真是假会有什么结果或影响?”,等等。如果不能排除杂念,零级鉴定师的资格也不够,不具备搞收藏和从事鉴定职业的基本条件。(2)进行第一步骤鉴定时,即:分析基本特征断其新旧时,先不要看参考特征,禁止把参考特征与基本特征混用;同样,基本特征鉴定完成后进入第二步参考特征鉴定时,只看参考特征。

 

关于经验鉴定法的评论

上述鉴定方法虽然也有些经验鉴定的成分,但核心技术是对陶瓷人工时效特征和自然时效特征的识别,对于只有粗浅经验或书本知识的人,也能应用。这里所说的经验鉴定法,是指那些对古董非常熟悉、见多识广的鉴定专家或古董商人广泛使用的鉴定方法。其基本要领是:望、看、拿、摸、闻、敲。望,指远看,观察器物的风格、气韵、光泽,以形成第一印象;看,指近距离观察或用放大镜观察各种细节,寻找仿制的痕迹和时代特征;拿,指掂重量;摸,指获得手感;闻、敲不用说了,也有用不着闻、敲的。实际鉴定时,这些鉴定步骤在很短时间内即可完成,给人的感觉是“他连看都不怎么看就出来鉴定结果了”,很神奇。

这样的经验鉴定很少有人能够掌握,奉劝大家最好不要模仿,交足了“学费”也未必有多少长进。有些搞了一辈子收藏却买了一辈子假货的人,都是这样模仿出来的。

经验鉴定的次序和选购古瓷器的次序相同,先望一眼,感觉可以才会拿、看、摸。没有足够经验的人要先学鉴定,在首先确定了不买的前提下学习鉴定,否则无法控制杂念,鉴定学不会,买的还一定是赝品。

即使是专家级鉴定师,用经验鉴定法也有交学费的时候。例如:遇到高仿品或遇到他不是很熟悉的品种,会经常出错。于是专家会告诉我们:和馆藏品一样的东西不要碰,不开门的东西或没有相似瓷片或考古依据的东西不要碰,在各种市场能见到两件以上的东西不要碰……等等。经验再加上这些戒律,可以减少失误,但许多时候却能把真的看成仿的,古的看成新的,放弃很多机会,误判许多珍品,损人又不利己,代价也很可观。

 

元青花鉴定的探讨

  元青花瓷器因为其存世稀少、制作精美而深受人们喜爱,又因为关于元青花的种种故事、传说和猜测无法考证、许多问题悬而未决而引起人们研究和收藏它的兴趣。一小块残缺的元青花瓷片,却价值几十万元,和钻石一样珍贵了。

  想得到元青花的人多,仿制元青花以图暴利的人多,想认识和识别真假元青花的人多,而见过元青花实物或瓷片的人少,鉴定元青花自然成为很热门的课题,意见不一致互相争论不休、甚至互相指责挖苦之声也经常听到,把假的鉴定成真的、真的被鉴定成假的也经常发生。

其实,鉴定元青花和鉴定其它古瓷器一样简单,并无特别之处。只要按照前述鉴定次序和方法,先按基本特征确定瓷器的新旧、是否元代瓷器,再按参考特征确定制成的朝代,鉴定工作就完成了。

把一个简单的问题搞到现在这样复杂、混乱,主要原因是:(1)鉴定人和被鉴定人不能做到心无杂念。即使资历很深的鉴定师,修养已达到相当的境界,而一遇到元青花,亦杂念顿生不能自己。有杂念就忘了讲科学了。(2)几乎所有鉴定人在进行鉴定时,把不足以确定年代的参考特征和决定年代的基本特征混用,鉴定失准并引发争执。(3)研究文献提出的待定的观点和个别结论被当作普遍的规律,并用于实际鉴定工作。以下分别论述这些问题。

3.1 杂念问题

这虽然不是技术问题,但却严重影响鉴定结果。一般人面对元青花时的杂念这里就不提了,料想大家都知道。这里只说职业鉴定师的杂念。

当面对一件待鉴定的“元青花”时,有哪个鉴定师说过:“我对元青花不熟悉,没有研究,不能做出鉴定”,没听说过吧?既然你找我鉴定,我就给你鉴定,交了鉴定费就给你鉴定结果,我们的职业鉴定师们不都是这样工作的么?而我们的职业鉴定师们究竟有多少人看见过、摸过、研究过真的元青花?不了解元青花的人鉴定元青花,算是有杂念吧?

当面对一件待鉴定的“元青花”时,有哪个鉴定师不怕把假的鉴定成真的而威望扫地砸了饭碗?“宁可把真的鉴定成假的,也决不能把假的鉴定成真的”,这也是业界的一条戒律,这个戒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么?不尊重科学不实事求是算是有杂念吧?

仅仅这两个杂念,请问哪个鉴定师在遇到元青花时没有?杂念和科学态度是不相容的,有了杂念一定不会有科学态度。可能有的鉴定师自认有杂念,但也有科学态度,这是自我安慰甚至是自欺其人,这种思想就不尊重科学。有杂念是不能做鉴定的,前面说过了。而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带着杂念鉴定元青花,混乱多由此产生。

3.2 元青花鉴定的特殊性——苏料元青花

鉴定只有2个结果:真或假,因此都采用排除法。在物品的所有特征里,只要找到一个做旧的痕迹,就判为赝品,这一点毫无争议。但是,需要强调“作旧的痕迹”绝不要和“开不开门”、“器形、胎釉、工艺、绘画”等参考特征是否和馆藏或考古结果相符混淆。前面说过,参考特征存疑不能否定基本特征。这是对各种古董鉴定都适用的通则。

元青花的特殊性在于元代晚期的部分高档瓷器使用了进口的苏料,而且这种进口料在明朝中期就用完了并不再进口(有研究报告说因为原产地的此种矿物枯竭)。也就是,明代中期以后生产的瓷器不再可能使用这种原料。苏料独有的烧结特征是堆料处(青花颜色深的部位)釉面稍微下凹,向光晃动瓷器观察釉面很容易发现,触感灵敏者手模大块深蓝部位亦有下凹感觉。从明代中期以后直到现在,所有青料未见这种烧结特征,也没有人能够复制出这种特征。由于苏料元青花的这一特殊性,可以把该特征升格为基本特征,一票认定瓷器生产年代为元末明初。使用苏料的青花即使有作旧痕迹,也应判为元末或明初的青花瓷。在一件瓷器的传承过程中,不能识别它是真品而当作赝品故意作旧以图高价,在小古董商那里是常有的事情。至于是明初还是元末,就容易断定了。

苏料,是至正元青花中精华瓷器的独有代码,可以认定它和放射性元素鉴定具有同等可靠性。而其独有的烧结表观特性——色重处釉面下凹,至今无法仿制,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有研究报告苏料青花的发色和铁锈斑、锡光等其它特征。由于青花发色受胎料、釉料成分和烧结温度的影响而变化;铁锈斑和锡光现在都能仿制出来,有些元青花(馆藏)没有明显铁锈斑;锡光是釉内金属原子过饱和析出而在釉面形成的一层薄膜,在反复擦拭后会有所消退也不很明显,这些次要特征只能作为苏料的辅助判据。

是否使用苏料可作为“一票认定至正元青花”的依据,但不能作为“一票否定元青花”的依据,元代的瓷器不可能都用进口的苏料。没用苏料的元青花也是元青花。

至此,对古瓷一无所知的人也应该会鉴定苏料元青花了,确实非常简单。

解决了苏料元青花鉴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因为苏料元青花是元青花中的精品,存世量稀少也是指苏料元青花,价格最昂贵的也是苏料元青花,企图用高仿品谋取暴利的还是苏料元青花。

也有明智的造假者了解苏料元青花的不可仿制性,专门仿制非苏料的精品元青花,给元青花的鉴定造成很大麻烦。

3.3 元青花鉴定的难点——非苏料元青花

仪器鉴定不用考虑,只讨论目视鉴定。

非苏料低仿品的器形、图案题材、绘画技法、作旧工艺等方面漏洞百出,一件东西能找出很多“一票否决”的地方,不必多说。鉴定问题集中于高仿品。

元代生产的瓷器不会全是精品、大器,也有普品、小件和小窑烧制的粗制滥造、不伦不类器皿。从元初(1206年)到元末(1369年)的163年间,大窑小窑、精品普品都存在时间上的演变过程。因此,广义的元青花瓷器的存世量不会太少,其品种、风格也相当丰富。这些价值不算太高的非苏料元青花,现在也有大量仿品出现。

地摊上常见的大量普品、小窑粗瓷制品,没有收藏价值,价钱也不贵,买了假的也有上当的乐趣和故事,造假的也就赚点劳务费,算计不精还可能赔本,鉴定这类瓷器意义不大。我们需要鉴定的是非苏料元青花中的大器或精品。

3.3.1 高仿青花瓷器的类别

1)临摹性高仿品

 以国内外馆藏元青花为标本进行仿制;

2)拼凑性高仿品

 以馆藏元青花和瓷片的分解要素为标本,拼凑而成整器。以绘画和器形的拼凑为例,造假者会把馆藏青花盘子、罐子、考古元青花瓷片上的绘画要素拼凑到一个梅瓶上,等等。

3)创新性或臆造性高仿品

 仿制者根据自己对元青花特征的理解,设计新的器形或图案。

3.3.2 非苏料高仿元青花瓷鉴定要点

总的鉴定原则还是先识别其是否作旧(时效特征),再观察其整体表现出来的神韵(参考特征)。

无论多高的作旧高手,总会留下人工的痕迹;不管多高级的画师和工艺师,他照仿别人的作品一定没有原创作品时那种自由的心态、那种随心所欲的流畅、潇洒、飘逸和不拘一格之神韵,每一笔都规规矩矩、工工整整、不偏不倚,线条该粗不粗该细不细,印刷品风格十足;偶尔刻意随心所欲一次,还经常出错,难免涂涂抹抹、疙疙瘩瘩,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不能兼顾,形成仿品和真品整体视觉上的巨大差别。

对临摹性高仿品,目视如果没有任何破绽,必须以仪器鉴定结果做依据,否则不能认定是真品。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上除了机器批量生产的物品可能完全相同之外,几百年前的两件以上艺术品完全相同的概率几乎是零。正因为这一点,鉴定专家才总结出了“与馆藏品相同的元青花不要买”,“市场上能见到两件以上的元青花不要买”。

对拼凑性高仿品,其图案主题或器形搭配一定存在某种不协调,其绘画布局一定不很连贯或不适当,其图画要素一定都能在典型的、为公众所知的著名藏品上找到来源。

创新性或臆造性高仿品,多数显示出过分的夸张或夹杂些许现代特征,怎么看它只有一个感觉:不开门。少数上乘作品,看上去似开门但又不开门,不能轻易裁定,最好上仪器鉴定。能够作出如此高档仿品的人,一定是超级大师级人物,甚至是几个顶级高手的合作,制成一件这样的仿品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其价值也非一般。

算的上高仿品的物件,都不是普通工匠所做,都会留有标记,须仔细观察。

3.3.3 对一些流行的元青花鉴定标准的评价

1)器形:元青花普遍具有明显的蒙古族风格和伊斯兰风格,早期瓷器掺杂辽金时代风格,晚期器形融入较多中原风格。器形极其容易仿制,只能作为参考特征,不能根据器形确定真假。

2)胎:厚,早期胎色灰黄,看似酥松;中晚期胎白而不细。胎也容易仿制,只能参考。但,胎细而薄十分纯净者,不是真品。

3)釉:馆藏苏料青花瓷器一律用青白釉,呈淡鸭蛋皮色或淡天青色,肥厚滋润,器内壁和底不施釉。釉容易仿制,只能参考。

4)气泡:有人提出元青花釉中无气泡,也有人提出只有稀疏大气泡且明亮,还有人提出有密集小气泡和稀疏大气泡而没有中等气泡,等等说法相差甚远。显然,对气泡的观察结果因人而异,不能作为鉴定标准。陶瓷是固相烧结物,玻璃质的釉中不可能没有气泡(古代没有真空烧结技术和设备)。温度高、保温时间长,或釉料中含有少量铈、钕等稀土元素,气泡可能少些;否则气泡就多些。以气泡作为鉴定标准缺少依据。

5)接胎纹:元代瓷器都有接胎纹,23条不等,小件内壁接胎纹很少修理,大件有修有不修。也有研究报告说棱瓶、梅瓶等接胎纹不明显者。接胎纹可以仿制,只能参考。

6)底足:有平足、极浅挖足(象征性挖一下——一刀平削过去,只留下旋纹几乎没削掉胎肉)、浅挖足(深1厘米左右),内墙斜削,外墙不修或草草斜削一刀,不刷底釉,多数呈土黄到浅土黄氧化色(浅火石红),也有传世器经反复擦洗磨掉氧化层露出白胎的,呈灰白色或青白色,能看出胎料颗粒,有“白而不细”特征。底足虽然可以仿制并作旧,但难度梢大,容易露出破绽,可作为重要参考。

7)呈色:苏料呈色由浓到浅依次呈黑蓝、宝石蓝、灰蓝,也有宝石蓝、艳蓝、浅蓝偏灰,有晕散,略显紫色素,呈色和晕散程度可能和烧结温度、胎料成分及釉的成分不同有关。非苏料呈色偏灰暗,紫色素不显现,晕散不如苏料明显。青花釉里红,色在釉中,挂胎少而在突起处露胎白,从堆釉到胎白处呈铜红、紫红、血红、白过渡,局部泛绿,晶莹剔透,立体感明显。呈色可以仿制,但釉里红仿到真品水平的及其罕见,不是透度不够,就是一片死红没有过渡,或红色挂胎下沉或漂浮釉上不在釉里,或不见泛绿。呈色可以仿制,只能作为参考。

8)绘画和题材:早期绘画疏朗随意,晚期绘画工整美满,大多布局满密,也有少数留白稍宽者,分层少则34层,多则78层不等。绘画技法题材他人多有论述,不再重复。绘画可以仿,只能参考。

9)开片纹:苏料元青花很少有开片,多数馆藏大型器上几乎找不到一个裂纹。个别小件上有稀疏裂纹。至今未见整体均匀开片的苏料元青花。是否开片不能作为鉴定标准,但通体开片可作为否定标准。

3.4 对元青花一些研究结论或观点的评价

3.4.1 关于元青花是否有文字款

多数专家认为元青花很少有书写文字款的,馆藏元青花瓷器和考古瓷片也支持这个观点。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对书写文字款的元青花,应该保持高度警惕。

明代初期以前的瓷器,都很少有文字款。古代在器物上书写文字有两个意义:一是纪录器物的制造者或使用者,以便于明确责任和物品归属,如:秦代的武器等所书写的人名。二是纪念或标志性,如大型青铜器上的铭文。

到了明代成化以后,为什么瓷器上开始大量出现文字款呢?我认为明代中期到清代康熙、雍正,瓷器上的文字款主要是为了标志该瓷器是仿制前朝作品,它伴随以收藏和艺术欣赏为目的的大量仿制品的出现而产生。古人做事老实,他仿制了前朝的器物,这种器物就古今混杂不易区别,于是在后仿品上做文字标识。元代之前也应该有仿制前朝瓷器的现象,但仿制的目的是使用而不是收藏,无须辨别和标识自找麻烦。至正时期的元青花,是中国瓷器的创新和发展高潮,产品和前朝的完全不同,虽然开始有收藏和观赏,不存在仿古问题,没有必要做辨识标记,个别好事者偶尔在瓷器上写几个字或标明瓷器归属也许可能,但属个别。

从雍正晚期到乾隆开始,瓷器的款可能有了装饰意义以及同时代不同生产厂家的标识意义,开始广泛使用。

3.4.2 关于元青花在清代以前无仿制品之说

北京故宫博物院叶佩兰先生提出此观点。我基本赞成这个观点。

我们所说的仿制是以仿造、作旧为特征,以欺骗牟利为目的,可称为造假。

造假是从清代晚期开始的,可能和外国人高价收购中国古瓷有关。清代中期以前也有仿前朝瓷器,但仿品都有本朝款识,带有本朝特征,无作旧,如:雍正仿成化斗彩高脚杯等。这时的仿制不是我们所说的仿,即:不是造假。小窑粗仿品也可能无款,但本朝特征明显。

由于精美的苏料元青花存世量及其稀少,到清末还无人认识,直到英国人霍布逊于 1929年向世界公布他发现的元青花云龙象耳瓶时,国人才认识了元青花的魅力和价值,才有可能开始仿制元青花。所以,元青花无旧仿之说成立。

1929年到1949年这20年间或许会有仿品,但是,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条件,做不出像样儿的仿品。现在市场上经常见到粗制滥造的、带有老气的类元代青花,可能是出于这20年间。1949年到1978年,中国没有流通的仿古瓷器,博物馆的少量仿古样品和陶瓷研究单位的试制品,都有存档。1978年后至今的20年间,特别是近3年由于至正元青花在英国拍出2亿多人民币天价,高仿品大量出现。

综合上述,元青花只有真品和新仿而没有旧仿之说成立。

3.4.3 关于元青花的存世量之争论

国家文物部门、主流派和学院派专家认为,元青花完整器的存世量大约400余件。收藏界和非主流专家认为元青花的存世量应为2000件左右。如此巨大的差别谁对谁错呢?

问题出在元青花怎么定义。400余件之说是建立在苏料元青花(或称至正元青花)基础上,是把元青花定义为以馆藏品特征为标本的“至正元青花”。按照国内外馆藏和对未来可能出土数量的估计,这个数字基本正确。2000件之说是建立在元代163年制造的所有青花瓷器基础上,把元青花定义为“元代制造的所有 青花”而不管它们的特征是否与馆藏标本一致。显然,存在差异是正常的。

我个人观点:即使专指至正元青花,400余之说仍偏于保守,一是对民间藏品数量估计不足。象至正元青花这样的顶级藏品,如果藏家不是想要出售的话,他不可能张扬出去让大家都知道。戒备森严的博物馆尚且对元青花深藏不露,何况毫无安全保障的普通藏家呢?之所以要“藏”,不就是怕人么?本人就曾在江西看见一个民间藏家深藏的高48CM至正青花釉里红捏塑缠枝纹八棱凤凰大瓶,不用细看远远一望便可认定是真品无疑,其精美、其神韵令人目瞪口呆。二是对现在尚未出土存世量的估计偏少。元代晚期墓葬没发现至正元青花,而是在明初洪武时期墓葬才有至正元青花。显然,苏料元青花是出产于至正朝(共28年)的最后几年,以至于本朝墓葬中没有。尽管可能存有元青花的明初高官墓葬几乎挖掘殆尽,但不至于一个不剩。再考虑江西景德镇至正元青花原产地一带地方的明初平民和小官吏大墓也可能有遗存,或在过去的80年间有出土的流散民间,至正元青花的大小件完整器总存世量应在600~800件。

对于广义的“元青花”,说2000余的存世量可能偏少。和明代比较,按元代160年、明代260年估算,再考虑生产力水平和平均损耗,广义的元青花存世量可达到明代瓷器存世量的5%左右,应有上万件。

如果说至正元青花存世有2000余,这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假定至正朝的后10年生产苏料元青花,以当时手工作坊的生产力水平,总产量就很少,去掉战乱毁坏和大量人口逃亡遗弃、水灾火灾地震等大量损耗和日常损耗(民间收藏从清康熙朝开始),特别是文化革命的毁灭性“破四旧”,存世2000余件只能是美好想像。

为什么至正元青花的残片也非常稀少?现在也应该有了结论。仅700年前十年间部分窑址遗存的碎片,散落在自宋(公元960年始)以来一千多年的历代碎片之间,其平均分布密度不到1%

3.4.4 关于至正元青花的突然出现——元青花之迷

元代中晚期墓出土的元青花与至正元青花有很大差别,基本特征不相符合而被博物学家视为两类,以至于至正元青花被认为是波斯工匠督造的专用出口产品,但这种推测没有任何史料可考,于是至正元青花的横空出世又被称为“元青花之迷”。

从材料的发展和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对元青花之迷的观点如下:

元代之前我国陶瓷工艺和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但胎料的质量不高,杂质多,因而元代中期以前瓷胎呈色灰黄,不适合绘画,瓷器以单色为主。到元代中晚期,胎料质量已经有了很大改进,呈色渐白杂质渐少,适合绘画,但青花颜料发色灰暗、浅淡,没有层次感,细节不能表达。绘画材料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条件,没有哪个大画师愿意用这样的颜料绘画,也没人愿意在这样的绘画上下功夫。因此,中前期元青花绘画是由小工匠、小画工所做,随心所欲、潦潦草草几笔完事。所以,至正前的元青花绘画特点是疏朗、随意,绝少精品。

到元末,中西贸易已经非常活跃,苏料进入中国。当苏料陶瓷呈现出神奇的宝石蓝并带有晕散仿佛水墨画一般的时候,哪个绘画大师不想一试身手?顶级画师和工匠迅速云集景德镇、创造出至正元青花就不奇怪了。从电子管计算机到应用半导体材料的当代计算机,这种快速进步和至正元青花的出现完全相似。700年后,人们想像同样计算量的计算机在短短20年间从好几间房子那么大突然变得象一本书这么小,会同样感到“迷”。这就是材料进步带来的神奇。

至于苏料具体怎样来到中国,是波斯人带来的?还是中国人有意采购的?或是和黔之驴一样有好事者为之?追究这些细节没有多少意义。至少,波斯是蓝色的故乡,当中国商人到了那里,看见到处都有的美丽蓝色绘画时,可能会想象这种蓝色如果画在洁白的中国瓷器上会是什么效果。当然,上述也是我个人的逻辑推测,没有证据。

 

结语

不管仿制的技术多么高超、精妙,都是很容易识别的。假的终究是假的决不会成为真的。元青花固然珍贵,但更珍贵的是创造元青花的创新精神。结晶釉是我们这个时代创造的,中国红是我们这个时代创造的,造假者耗费巨资和宝贵资源仿造元青花,不如研制新的、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陶瓷精品。

参考文献略

 

 

                                         2009年暑假写于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