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少儿英语培训:身负盛名却始终没封侯的飞将军李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44:01

身负盛名却始终没封侯的飞将军李广

2012年02月14日15:53腾讯读书我要评论(0) 字号:T|T

  文章摘自:《名将之死》
  作者:张锐强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
  版次:2011年08月第一版
  本书简介:中央电视台讲武堂推出的《名将之死》每期聚焦一位名将的命运,诸如吴起、伍子胥、白起、李牧、蒙恬、韩信、周亚夫、李广、岳飞、袁崇焕等。作者行文的着眼点,是他们身上的共性:都是能征惯战、立下无数功勋的名将;都是冤死、或者更加确切地说,都是非正常死亡。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将军的非正常死亡原本常事,但这十位名将的非正常死亡,不是由于敌方的刀枪,而是来自己方的暗箭……

导读:作为战将,李广可谓威名赫赫,光耀历史,无人不知。谎言不可能持续千年,他自然也不可能是浪得虚名,声望都是身经百战、一点点地积累起来的。既然如此,他为何未能封侯?卫青是汉武帝的舅子,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他们俩大受重用,权倾朝野,到底因为才干突出,还是因为裙带关系?霍去病身为名将,为何要放冷箭射死李广的儿子李敢?

国人之中,不知道白起、李牧者大有人在,但不知道飞将军李广的,肯定不多见。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在古诗文中,不时可以闻到李广的侠骨之香:君不见沙场征战死,至今犹忆李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不过流传最广的,大约应该是上面这首卢纶的《塞下曲》。只要您上过小学,就一定学过。据说其中的主人公便是飞将军李广。李广浑身上下都是传奇,然而箭术一直是其看家本领。《水浒传》里的好汉花荣,因为箭法出众,所以江湖上人称“小李广”,是为明证。

李广这个人,确实如同史书中的记载,很是“数奇”,运气不好,一生点子背。身负盛名,凭生与匈奴经历大小七十余战,竟然无一次建功立业,马上封侯。而同样的数目,白起则跻身武安君。

李广为何如此“数奇”?有人说汉武帝暗中偏袒,卫青私下嫉妒,关键时刻不让他立功。这主要指李广戎马生涯的最后一次出征,卫青按照汉武帝的意思,临时命令身为前将军的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会合出东路;也有人说,李广完全得益于司马迁寄予深切同情后的虚言美化,纯属浪得虚名,并无将才,理由是他的部队纪律松散,文牍往来很不规范,而且曾经抛弃部队,独自率领百骑追杀匈奴的神箭手。

这些说法的来源,都是《史记?李将军列传》与《汉书?李广苏建传》。刘知几认为,治史学需要具备“才、学、识”,后来章学诚又增加了一条“德”。对同样材料的不同解读和利用,体现的正是作者的“识”,也就是其见识到底如何。放到李广身上,上述两条都难以服众。汉武帝雄才大略,要对国家负责,所以多出将才符合其根本利益;至于卫青,很大程度上跟曾国藩具有相似性,深知自己身份特殊,因而老成持重、谦恭谨慎,从无压制下属之前科。而说到第二点,则更不靠谱。因为李广成名甚早,彼时司马迁尚未出道,他何从美化?而且《史记》并非严格的官方历史,司马迁修史时身份已非太史令,而是中书令,也就是说修史乃个人行为,在当时完全谈不上影响深远,其盛名纯粹来自于后代。他虽然深切同情李广的遭遇,但《史记》中对他擅杀霸陵尉的有失风度之举,也并未“隐恶”。一味美化之说,何从谈起?

那么造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到底何在呢?答案很简单,汉武帝、卫青没错,司马迁和李广也没错,出错的是当时的军功标准。它严格,但是不尽合理。

这个答案能不能令人信服,我们还是得细读《史记》与《汉书》。

名门之后

李广也是“关西出将”的有力论据。他是陇西成纪人。陇西者,陇山(今六盘山)之西也。至于成纪,这个地方实在值得单独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