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司机是什么意思:历史上为何东北迟迟不服王化? (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13:40:15
历史上为何东北迟迟不服王化? 分享 收藏 春华秋实当前离线
在线时间
2 小时
威望
22
经验
1553
魅力
0
最后登录
2012-2-13
注册时间
2011-8-14
帖子
470
精华
167
积分
1667
UID
81098

春华秋实

470篇帖子

167篇精华帖子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发表于 2012-2-13 18:07:45|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1楼.pcb{margin-right:0}

——这两天在考虑隋唐两代征高句丽的战役,隋没打下来不说,唐打下来了最后又没守住,便宜了新罗,也让北朝鲜从此脱离了中国版图。为何难打?而且打下来也守不住?第一反应是雨量的问题,农耕民族要跨出400mm(15英寸)等雨线总是代价巨大的,虽然朝鲜基本是农耕社会,但是夹在中间的东北好像是渔猎为主,从而导致两块农耕区域连不起来,自然无法保持控制。


但是马上就觉得不对,东北好像是富饶的平原为主的说,仔细一查,东北大部都是在400m等雨线以南的说,于是就觉得奇怪了,既然适合发展农耕,而且毗邻华北这个核心区域,为啥迟迟不归王化,除了把高句丽看做中国地方政权之外,明末似乎有个短暂的开发,这块肥沃的地方居然要到清朝末年才进入农业大开发,真是奇了怪了

想了下,可能这么几个解释:

1、交界处有些山脉丘陵,交通成本高,或者这些区域的渔猎蛮族形成了障碍


2、侧翼的游牧民族威胁不能解除,开发了防守成本太高,甚至根本守不住


3、古代的气候条件比现在差,东北地区降水要比现在低得多,不利农耕


4、或者东北的气温比现在冷得多,而棉花没进中国,防寒装备价格高昂,普及困难

5、原始森林为主,开发比较困难

6、在人口压力不大的情况下,东北比较江南无优势,有限的资源都投向南方了,东北方向的资源不足以征服本地蛮族和自然环境

个人感觉2和4似乎是主要因素,但是总觉得似乎说服力还是不够的说

——东北农业的主要问题不是降水而是冻土:东北冬季寒冷漫长,地表积雪时间长,导致其平原地区基本是被季节性冻土和永久性冻土覆盖的,林地、草甸和沼泽是其主要的自然地貌。

在东北进行大规模农业开发的步骤可以简单归纳为三个步骤:首先是要兴修水利,某些地区需要蓄水而某些地区需要排水;其次是要去除大片野草或树丛等地表植物;最后也是最耗人力的是深耕,只有破坏了整个冻土层土壤才有蓄水能力,农作物也才可以扎根生长。以上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积累的巨大工程,以现代以前的工具和人口密度是很难组织实施的。

因为冻土层本身不蓄水,从前的东北平原有大量永久性和季节性的沼泽与湿地,搞水利的难度比华北平原大得多。

至于深耕主要问题是深度和面积:基本上可见范围内的冻土都必须被翻出来,面积不够大雨水会从冻土面集中到农田、挖得不够深农田本身会积水。

辽东不属于东北的多年冻土带,但却是季节冻土区。

至于工程量可以参考近代对“北大荒”的开垦:这片地区约5万平方公里,最终开出耕地约3千万亩,整个垦荒过程主要是两个阶段:1954年至1958年先后有十四万转业官兵进军北大荒,而从1968年开始又陆续投入约50万城市知识青年、20万支边青年,农场自有职工则从1955年的2.9万人增至1975年的76.5万人。大致的垦殖速度:1955年拥有耕地336.8万亩,1966年耕地面积达1750万亩,1975年耕地面积增至2498万亩。

——主要是东北以前种不了粮食吧,高纬度生长的小麦是很晚近才培育成功的说,17还是18世纪,依稀记得有某篇文章歌颂发现这种小麦的俄国学者,土豆玉米之类美洲作物也是比较晚才普及,光靠小米支撑不了多少人口

有传入到种到东北去还要上百年时间……土豆、花生、玉米、烟草等全系列美洲作物,都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才引入东亚,在南方普遍种植还要到清乾隆时代。按崇祯1627年即位1644年上吊,这些作物往早里算也已是明末最后几年才出场,东北早就在满族手里了。高纬度生长的小麦的培育还要更晚一些。

参考《齐民要术》:“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犁,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也就是说那年头用于深耕的辽东犁的日生产力只有关内耧犁的十分之一左右,效率太低,所以空有肥沃土地而难以利用(除了辽南部分地区)。所以将游猎生活方式转化了农耕在当时做不到。